怀孕子宫在肚子位置图

2023-02-11

第一篇:怀孕子宫在肚子位置图

肚子里有虫,能怀孕吗

概述:

现在的人在怀孕前几个月一般都会对父母双方做很多检查,确保身体必须是健康状态的,还要补充很多营养,还要把烟酒这些不良嗜好就戒除了。可见为了有个健康的宝宝有多么重视。如果身体有一点问题,都会担心会不会怀孕,所以,如果发现肚子里有寄生虫,那更是很为难了。像这种情况能怀孕吗?理论上来讲,是可以的,但是要从现代人的健康理念的角度来讲还是不要怀孕的好,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步骤/方法:

1.首先我们说一下体内有寄生虫对怀孕的影响。寄生虫在身体里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吸取人体的营养。我们都知道,怀孕的时候,婴儿胚胎都是从母体中获得营养才能生长的,如果体内有寄生虫,就会和婴儿的胚胎争夺营养,是有可能造成胚胎的发育不良的,这样就有可能让孩子今后的体质虚弱。所以,当身体里有寄生虫的时候,最好不要怀孕,最好是等体内的寄生虫清除掉了,在医院检查确定身体健康,可以要小孩的时候再怀孕。

2.如果孕前没有注意,等怀孕了才发现身体有寄生虫了该怎么办呢?这个孩子还能不能要呢?这个可能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怀孕的时候,孕妇对药物是有禁忌的,就连普通的感冒发烧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用药治疗。如果怀孕了发现身体有寄生虫,千万不要自己吃驱虫的药,那样可能会发生危险的。这个时候如果不是很严重,建议等生了孩子以后再治疗。即使必须要清除寄生虫,也应该选用对身体影响小特别是不容易引起腹泻的药物,而且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

3.怀孕前如果身体没有寄生虫,也要注意积极预防。寄生虫进入体内的最重要的途径是从饮食。如果这方面疏忽了,寄生虫的虫卵很容易进入身体内,而且不容易被消化液杀灭,于是寄生虫就生长在体内了。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不喝生水,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肉、虾、蟹,不吃米猪肉,这些食物中可能有寄生虫的虫卵,一定要煮透。另外,有些瓜果和蔬菜是生吃的,一定要清洗赶紧,比如用洗涤剂清洗后再吃,或者少吃不吃这些生吃的瓜果、蔬菜,都吃煮熟的,就不会给虫卵存活的机会了。

注意事项:

除了上面说的以外,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要注意预防。比如孕妇尽量不要接触土壤和农作物,这些都是寄生虫活跃的场所。怀孕前和怀孕期间家里不要养猫狗等宠物,积极消除屋内的蚊子苍蝇等。这些预防工作都很重要。另外,如果发现有寄生虫,切记不要自己吃药,一定要去医院看医生。

第二篇:《在妈妈的肚子里》教案

一、活动目标1、用重复图象装饰,学习运用深浅对比的良种颜色进行配色。

2、感受深浅色彩的美。

二、活动准备

蜡笔、红色水粉色。

三、活动过程

1、欣赏与讨论

(1)、你们是谁生的?动物有的生下来是蛋,有的就像妈妈,哪些动物生下来像妈妈?

(2)、欣赏作品。什么地方最好看?分辨有几种颜色?哪里的颜色深?哪里的颜色浅?体会深浅的不固定。

(3)、讨论:怎样涂色好?周围有什么?

2、幼儿作画

(1)、提醒幼儿把妈妈画得大一点。

(2)、大胆想象妈妈衣服上不同的图象,选择深浅不同的颜色配色。

(3)、在画的周围用红色的爱心进行装扮。

3、引导评价

看看用了哪些深浅不同的颜色来画妈妈的?

第三篇:小班美术活动我在妈妈肚子里教案(精选)

活动目标1.能表现出妈妈的外貌特钲和动作神态;

2.学习运用渐变色方式进行配色;

3.进一步感受妈妈对自己的关爱,同时表达出热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每人带一张妈妈怀孕时的照片;

2.油画笔、记号笔诺干,

活动过程

1.欣赏与讨论;

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到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妈妈生的。

“你们是谁生的?老师是谁生的?”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妈妈的特征,请幼儿出示妈妈的照片,向大家介绍自己妈妈的外形特征。

“你的妈妈长得什么样子?”

引导幼儿从深到浅或从浅到深涂色。

妈妈的肚子里有没有小宝宝呢?妈妈肚子里的小宝宝一天天长大,妈妈都穿上了宽大的衣服,这些衣服有美丽的花纹,又有美丽的颜色,那么,哪几种颜色是一家子呢?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提示幼儿把人物画得大一点,方便将想象到的不同花样画在衣服上。

引导幼儿注意颜色选配,引导幼儿相互学习。

3.引导评价。

引导幼儿观察妈妈的衣服上的有些什么花纹,讨论怎样为妈妈的衣服选配颜色。

把妈妈的照片和画像放在一起展览,请妈妈们一起参与欣赏与评价。

第四篇: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5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及宫腔镜检查, 将检查结果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比较诊断符合率。结果 B超诊断符合率为57.33%(43/75), 宫腔镜诊断符合率为86.67%(65/75),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符合率更高, 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宫腔镜;B超;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5.081

异常子宫出血是临床常见妇科病, 经期持续时间过长、月经量大、非经期出血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长期子宫异常出血会造成妇女贫血的发生, 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为进一步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本院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7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 年龄27~55岁, 平均年龄(37.56±6.43)岁, 其中已婚52例, 未婚23例, 异常子宫出血时间14~35 d, 平均时间(23.21±4.43)d。上述患者均伴有子宫长期异常出血, 且未采用性激素类药物治疗, 排除合并生殖器感染及完全子宫纵隔等疾病患者、子宫恶性肿瘤病变患者。

1. 2 方法

1. 2. 1 B超检查方法 取患者仰卧位, 经阴检查, 于患者盆腔内行斜切位、横切位、纵切位等多个切位的动态检查, 记录相应检查结果, 后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1. 2. 2 宫腔镜检查方法 宫腔镜检查前, 叮嘱患者禁食4~6 h, 检查前4 h给予米索前列醇肛塞。排空膀胱后取患者截石位, 经由含碘伏棉签进行宫颈消毒。采用扩张器扩张宫颈口至7号, 注入生理盐水并维持膨宫压力为13~20 kPa, 后采用宫腔镜进行观察。观察过程中, 首先对宫颈管异常情况进行查看, 注意应从宫腔底部开始进行由内至外的检查, 同时确保对宫腔颜色、内膜厚度等的观察, 后进行输卵管开口、形态及宫腔口形态的观察, 必要情况下行局部详细检查。各项检查完成后, 退出镜体并查看宫腔及宫颈情况, 避免发生漏诊, 后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超诊断符合率为57.33%(43/75), 宫腔镜诊断符合率为86.67%(65/75),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多发疾病, 临床报道表明[2]该病具有发病范围广、年龄跨度大、病理原因复杂等特点, 且较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病机制复杂, 但有临床研究认为[3], 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感染等是造成异常子宫出血的重要原因, 如不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诊断及治疗, 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

临床以往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主要采用B超、细胞学检查及诊断性刮宫等方法, 其中B超检查是妇科进行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 其具有操作简便、无创、痛苦小等优点, 可对患者盆腔内包块情况进行检测, 是一种有效的影像学判定方式。B超检查主要是通过光点大小、亮暗、灰度等方式进行图像特性的显示, 将患者各组织声抗情况作为依据而生成对应的回声及界面, 且经由患者膀胱所构成的透声窗, 可对患者盆腔组织病变情况及子宫轮廓进行详细观察。但是该种诊断方式并不具备特异性, 较难获取准确的诊断结果[4], 且通常情况下妇科疾病病因复杂、影响因素较多, 在进行异常子宫检查的过程中, 并不能仅依靠病史、B超检查结果进行确定性诊断。

伴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及微创技术在临床中的推广, 宫腔镜在妇科疾病检查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采用宫腔镜进行妇科检查, 可对患者宫腔内病灶情况进行直观、清晰展示, 同时可有效确定患者病灶大小及病灶部位, 利于异常子宫出血诊断特异性的提升[5]。且有临床报道表明[6], 宫腔镜在微小子宫内膜息肉及<10 mm黏膜下肌瘤患者诊断中的优势作用明显, 且经由宫腔镜辅助, 可有效提升病变组织清除率, 临床应用价值高。在本次研究中, 对75例患者均采用B超及宫腔镜检查, 结果表明宫腔镜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B超诊断符合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可有效提升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诊断符合率, 利于早期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 可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谢秀连.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的 B 超形态学改变与异常子宫出血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1):33-34.

[2] 刘东华, 李斌.诺舒子宫内膜切除系统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19):3190-3191.

[3] 刘玉兰, 王燕, 孙冬岩, 等.两种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比较.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4, 30(6):465-466.

[4] 王娟.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比较.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14):2307-2308.

[5] 张洁.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分析.基层医学论坛, 2014(31):4308-4309.

[6] 郑淑青.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12):36-37.

[收稿日期:2015-12-15]

第五篇: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摘 要】目的:分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36例,乙组行常规护理,甲组在乙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乙组(77.8%),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也高于乙组,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显著提升其治疗效果,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子宫肌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o理质量;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in nursing quality continuous improvement.Methods:in our hospital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in 72 cases of uterine fibroids were treated from March 2016 to March 2017,take a random draw will be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quali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Results:the treatment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94.4%)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 (77.8%),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P is less than 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the nursing quality in the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in continuous improve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uterine fibroid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care; quality of care;clinical efficacy;nursing satisfaction

【中图分类号】R4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2-03-0-01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又被称为子宫纤维瘤、纤维肌瘤,该病可采用肌瘤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等多种方式治疗[1]。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提升护理质量已成为各医院研究的热门课题。持续质量改进是基于全面质量管理而发展来的一项标准化诊疗护理模式,其内涵是工作指标的持续性提升和不断改善服务内容、服务水平。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对收治的部分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作如下总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36例。甲组患者年龄30―59岁,平均年龄(43.1±3.6)岁;病程5个月―5年,平均(2.2±0.6)年;临床分期:Ⅰ期9例,Ⅱ期18例,Ⅲ期6例,Ⅳ期3例。乙组患者年龄32―62岁,平均年龄(44.0±3.8)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2.4±0.7)年;临床分期:Ⅰ期10例,Ⅱ期17例,Ⅲ期5例,Ⅳ期4例。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甲乙两组患者上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组间对比。

1.2 方法

乙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给予患者恰当的心理疏导,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嘱咐其多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的食物,提升身体免疫力。

甲组患者在乙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具体措施如下:(1)成立护理质量改进小组。明确工作流程,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护理人员,并实行相应的奖惩机制,制定统一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2)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注重对一线护理人员的培训,以提升其专业水平,并培养其良好的职业态度,在日常工作中认真、细致的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杜绝安全隐患。(3)规范工作流程。在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详细的检查,给予其灵活多样、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讲解相关注意事项,提升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配合度。(4)明确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定期组织会议分析、总结日常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整改措施,以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1.3 评价标准

1.3.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治愈:子宫肌瘤完全消失,子宫大小恢复正常;显效:子宫肌瘤三维径线缩小至术前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者。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3.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

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具体涉及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文书书写、护理安全四个维度,每项满分均为100分,得分与护理质量成正比。

1.3.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采用我科室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甲乙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分为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三类,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病例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对甲乙两组患者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检验,组间?τΦ募剖?资料与计量资料统计对比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显著水平为95%,P<0.05代表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甲乙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乙组的77.8%,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

甲组患者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文书书写、护理安全的评分均显著高于乙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1.7%)明显高于乙组(72.2%),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一类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诸多研究认为可能是性激素及局部生长因子、正常肌层的细胞突变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一般可表现出子宫出血、疼痛、白带增多、经期延长、贫血、腹部包块及压迫等症状,该病一旦确诊需及时治疗,否则会给患者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2]。所以,护理质量与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密切相关。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一类新型的护理质量管理方式,这一管理方式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加强缓解控制与过程管理,在原有护理水平的基础上加以突破和提升[3]。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目前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初步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医护人员和患者均给予高度评价[4]。本次研究发现,在对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后,其治疗效果明显提升,治疗总有效率达94.4%,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文书书写、护理安全的评分均显著提升,这一护理模式受到患者一致好评,护理满意度达91.7%,本组患者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结果与于霞[5]的研究结果一致。

由上可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晓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7):2420-2421.

2李宇瑾,陈晓华,杨晓群,等.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7):1345-1345.

3袁凤霞.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15):50-51.

4张秀杰.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有效性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5,28(3):1391-1391.

5于霞.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8):2347-234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还幼儿一片纯净的天空下一篇:孩子健康成长家庭教育

热门文章

怀孕辞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