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失误中奋起——棉花生产试验总结

2023-02-06

棉花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江苏省是我国传统棉区之一, 也是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 棉花的生产水平直接关系到棉农利益、直接关系到纺织工业和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

1 我镇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

今年, 我们五里镇农技站在五个村搞了棉花生产试验。我镇棉花生产有以下问题。

1.1 前紧后松

由于我镇多年来没有种过棉花, 从干部到一般群众对棉花生产的新行势认识不足。在区农业局的督促和指导下, 镇政府前期对棉花生产抓得比较紧, 特别是从苗床准备到移栽, 先后开了十次现场会, 大大促进了我镇前期的棉花生产。首先苗势很好, 老香郑洼两村菜苗长势喜人, 真正达到壮苗的标准, 曾多次受到区领导的表扬, 在移栽时及时召开移栽现场会, 移栽的规格质量都到规定的标准。移栽后由于多种原因使群众对种棉的积极性不高, 造成了大部分棉田没有及时灭茬松土, 开沟绛渍, 补施肥料, 防病治虫, 使我镇棉花生产形势急转直下, 大部分田块苗饥廋, 后来又其他原因引起棉田形势才有所改变。

1.2 生产不平衡性较大

由于群众对棉花的积极性不高, 使我镇今年棉花生产出现了极大的不平衡状态。

1.3 新技术没有被群众所接受

对棉花生产新技术以及管理措施没有被广大种植户所接受, 主要表现在育苗移栽上以及化调方面: (1) 营养钵育苗移栽, 是棉花夺取高产的一项主要措施, 但是有不少的村组农户不愿接受, 在老香有一块35亩棉田, 都没有制钵, 搞直播, 由于干旱地下害虫影响, 出苗迟, 而且严重缺苗, 长势缓慢, 造成产量低。 (2) 足苗也是棉花产量的一个重要基础, 是高产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但是有部分农户不愿接受, 按老规矩办, 一般亩留苗2500株左右, 没达到3500株以上, 因此产量也搞不上去。 (3) 在化调方面, 不少农户不相信化调, 搞喷施的仅有1/3。

1.4 苗期病害发生严重

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是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等, 棉花播种后遇低温高湿天气, 常引起烂芽、烂种, 或出苗后生长缓慢。另外, 一些播种过早或过深的棉田, 幼根生长缓慢, 遇倒春寒阴雨天气, 病原菌侵染频繁, 也容易造成烂种、烂芽, 导致棉花苗病的发生。

1.5 盲目施肥

目前棉田种植的都是抗虫棉, 经过农技人员的大力宣传, 棉农意识到钾肥的重要性, 可市场上的钾肥其含量出入很大, 而直观又不好辨认, 棉农虽花了钱却不到应有的效果。另外有机肥用量因家中没有积肥, 施入量仍然较少。

1.6 棉花后期早衰问题严重

诱发棉花早衰的因素很多, 除品种的特性外, 病虫害的危害, 后期干旱、脱肥、涝渍、整枝化控不及时等, 都不同程度地引起棉花早衰。早衰棉田轻则减产20%~30%重则减产50%以上, 同时严重影响棉花品质。

1.7 棉田先耕后浇

部分棉农采用先耕后浇的方法, 这样容易造成土壤板结, 湿度过大, 出苗困难苗期病害严重。

1.8 后期不注意棉田管理

棉田进入吐絮期, 大部分棉农就以拾花为主, 不再进行田间管理, 而此时注意田间管理对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作用。

2 今年棉花生产的体会及经验

2.1 通过制钵育苗

我们认为:营养土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棉苗的素质, 好的营养土是培育壮苗的前提, 反之, 苗小, 瘦, 抗性差。

2.2 移栽时基肥要足

移栽是要带足基肥, 有利于促进棉花早发, 争取更多的伏前桃, 对夺取棉花高产极为有利。

2.3 沟系要配套土地要勤锄

棉花是喜温, 喜光, 怕渍作物, 沟畦是否配套, 地下水是否能降得下, 是棉花夺得高产另一重要因素。特别在今年, 雨水较多, 沟早开的田块比迟开的田块受渍程度大不一样。7月20日我们测查时发现:张同家棉花在移栽时开沟的, 生长茂盛, 单株化铃以达12个, 而张春芳和张同她们两家地在一起, 张春芳家是7月15日才开沟, 棉花生长小, 根系发黄, 部分棉叶脱落, 单株化铃只有2.3个, 另外, 勤锄能提高土壤温度改善通气性, 利于耕系下扎。

2.4 化调非搞不可

棉花施用缩节胺, 节间明显短, 茎粗桃多, 我们测查不少田块, 用缩节胺比不用缩节胺产量要高的多。应用过的农户都深有感触地说, 别看这小小的家伙, 还真管用。同时, 要选用高产抗病品种:磷肥、钾肥一次性足量底施, 注意补施锌、硼等微肥, 有条件的尽量多用有机肥。氮肥最好分期追施;对于有早衰隐患或早衰迹象的棉田, 结合防治病虫喷施叶面肥3~5次, 避免或减轻早衰的效果显著;花铃期是需水的高峰期, 中午出现叶片稍微打蔫时就应及时浇水。遇涝注意及时排水;根据地力、雨量、棉株长势等因素而合理化控。

除上述体会与经验之外, 我镇要发展好棉花生产, 还必须做到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要规范栽培技术, 普及推广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 依靠科技手段, 全面提升棉花生产水平。目前, 农业部已颁布实施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个棉花生产技术规程, 通过对广大棉农和基层农技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 落实应用棉花生产技术规程, 实行棉花生产全程质量技术控制, 从而实现棉花生产的优质高效。另一方面, 要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要经常组织棉花产业化调研, 积极探索有效的产业化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 健全利益机制, 变生产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之间的自然松散的利益联结为契约式的紧密联结。要加大对棉农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工作, 采取加强引导、民办公助等激励措施, 积极发展和培育棉农合作经济组织, 不断探索和完善运行机制, 使棉农合作经济组织尽快成为市场的主体。

总的来说, 通过我镇五村的棉花试验, 发现失误的地方不少, 但是, 我们绝不灰心, 要从失误中奋起, 明年要在今年的基础扬长避短, 扎扎实实的抓好棉花生产, 从而确保棉花生产的稳定发展, 实现产量、质量、效益的同步提高。

摘要:棉花是中国的主要经济作物, 它既是中国2亿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又关系到纺织等行业近2千万人员的就业。因此, 全面了解植棉状况和棉花质量, 进而采取有力措施, 对于促进棉花生产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江苏省淮安五里镇农技站在五个村搞的棉花生产试验, 提出我国目前棉花生产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关键词:棉花生产,试验,总结

参考文献

[1] 朱荷琴.棉花主要病害研究概要[J].棉花学报, 2007, 19 (5) .

[2] 毛树春.我国棉花耕作栽培技术研究和应用[J].棉花学报, 2007, 19 (5) .

[3] 中国种子协会.中国农作物种业:1949~2005[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4] 吴昭华, 朱猛, 虞邦富.沿江棉区生产问题及栽培技术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 2009 (3) .

[5] 程吴, 孙寒冰.我国棉花生产波动的原因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3)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网络购物消费者权利法律保护机制的完善下一篇:纪录片解说词的情感把握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