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现状及优化策略

2023-03-03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结合钢琴演奏技巧、乐理、视唱练耳、和声、键盘和声、作曲理论等各相关学科知识为一身的综合课程。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全方位体现了学生音乐理论、钢琴演奏技能、和声知识、音乐创造力和感悟力的综合能力, 也是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体现, 是反映学生整体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 同时也是合格的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学习即兴伴奏, 需要全面扎实钢琴基础、和声基础、歌曲分析基础。

钢琴演奏基础是钢琴即兴伴奏必备的条件。它程度的深浅、水平的高低都对即兴伴奏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钢琴基础是以机械练习为主, 通过反复磨练, 从而获得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而即兴伴奏则是运用有关的作曲技巧, 为歌曲编配即兴伴奏并演奏出来, 继而与演唱者合作, 共同完成表现歌曲内容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既是技巧, 又是能力。学好即兴伴奏就是要在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相关课程, 并且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完成。和声基础是钢琴即兴伴奏的理论基础。它对即兴伴奏的效果与表现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和声课的学习中, 我们接受过专门的和声训练, 但在即兴伴奏的学习中, 和声的运用与我们平时所做的和声作业是有很大区别的, 不但要重视排列和连接、逻辑与功能, 更需要注意的是和声的表现力。这些内容相对要比单一的和声课本丰富的多, 并且是通过大量实践而灵活运用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讲, 即兴伴奏中的和声问题有很多是在基本和声习题中根本接触不到的, 在实际运用中又是必须要处理好的。第三类基础就是歌曲分析基础。歌曲分析基础是钢琴即兴伴奏如何编配和演奏的根本依据。它是即兴伴奏成功与否的最关键。从音乐内容方面来分析, 这样才能知道歌曲究竟表现的是什么, 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从乐曲的结构上来进行分析, 才会知道歌曲的和声、曲式、体裁、表现形式、调性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无论在歌曲整体形象的把握, 还是在歌曲各个局部的处理, 都必然要建立在对歌曲正确的分析之上。

通过笔者几年的教学体验, 与多位专家座谈和对其他兄弟院校学生的调查中发现,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误区。课程的时间安排, 内容安排, 授课方式, 学习内容和社会实际需求的隔绝, 忽视小调、转调练习, 忽视民族调式学习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从而造成学生在学习前没有科学的准备, 学习过程中没有合理的方法, 学习结束后死搬硬套, 新的曲目出现后就手足无措。新思路的教学应从实际出发, 以发展的眼光申时度势, 探求和创新适应社会发展, 市场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使学习者在学习中应更有目的、更有手段、更有方法、立足实践、学而有效、学而有成。, 这就要求我们基本技巧练习之余, 同时在和声技巧、织体选择、艺术处理、前奏间奏设计、伴奏手法等诸多技巧上, 力求创新、不等同、不雷同、从而达到更实用、更有效、更务实的即兴伴奏方法。

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是多方面的, 从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应着重培养学生如下能力:即兴编配能力、即兴应变能力、即兴综合能力。

即兴编配能力是音乐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根据具体作品和不同用途的需要而当时进行的编配。在音乐的创作中, 这种即兴感觉的写作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启发学生, 要善于观察和捕捉音乐的素材, 启发灵感。在即兴伴奏中同样需要这样的能力。从而可以即兴的编配出实用、合理、简练、有效果的即兴伴奏。

即兴应变能力的内容十分广泛, 首先是对键盘上各个调的熟悉程度和钢琴技巧的熟练程度。它可以使在即兴伴奏中遇到的有关移调问题, 在各调中发挥相应水平方面有很大帮助。否则, 只能在有限的几个 (C、F、G) 调上发挥, 其它的调根本就不敢触摸。其次是与演唱者实际配合的灵活程度。钢琴即兴伴奏的根本目的就是与演唱者的合二为一, 无论是在校园里, 还是将来步入社会的艺术实践中, 学生演奏时, 乐曲的进行以及歌唱者的演唱, 不完全是按照提前事先约定的程序, 像公式一样严谨的进行, 更何况我们即兴伴奏本身的性质就是非常灵活的。因此, 在实际演奏中这种应变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平时的学习中, 同学们经常是稍微有些许变化就手忙脚乱, 这就是缺少应变能力的最明显表现。最后造成的后果, 音乐无法正常的进行下去。这样就引申出来, 对各类教学活动和演出活动的适应性与心理承受能力。音乐本身就是一门表演艺术, 即兴伴奏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各类教学活动和演出服务。而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各种场合, 都能很自如的发挥即兴伴奏水平的, 才属于真正具有很强应变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合格演奏者。特别是临时活动和紧急任务需要时, 就更需要这样的能力。怎样才能具备这样的素质呢?要在诸多方面进行准备, 以适应具体任务的需要。教学与观摩的内容与级别、演出的档次、演职人员的水平、歌曲曲目难易程度的搭配、台下观众的欣赏层次等这些, 都是直接需要相应的应变能力, 而那些按部就班的所谓习惯性程序不能适应这样多方面要求。

即兴综合能力就是把即兴伴奏中所涉及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的具体需要进行科学的取舍, 以适应当时现状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是需要长期正确的学习和大量高质量艺术实践的。因此, 要对即兴伴奏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树立长远的目标, 并且要在实践当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同时还要不断的加强学习音乐创作理论与技术手段, 不断提高有选择的有针对性的钢琴实际演奏技巧。只要这样坚持不懈的保持下去, 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一定会更上一层楼的。

摘要:合理分析钢琴即兴伴奏现行讲授方式, 提出创造性意见, 合理有效的创造性的优化本课程。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优化

参考文献

[1] 刘聪, 韩冬.钢琴即兴伴奏教程新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

[2] 刘爱民.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技巧[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3.

[3] 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策略探究下一篇:石油化工装置工艺管道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