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兴趣激发的实践探索

2023-02-02

兴趣就是“味”, 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 学生兴趣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 学生感兴趣就会深入地、轻松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遇到困难能够钻研。否则, 他只是被动地、形式上去掌握所学的知识, 随时可能丧失信心, 放弃学习。因此, 要实现真正的有效课堂, 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情景, 将课堂还给学生, 将探索的空间还给学生, 把自主还给学生, 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乳交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1 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引导思维方向, 学习才有动力。创设问题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能使学生进入浓浓的兴趣境界。如在讲授《动画效果》时, 让学生先浏览教师作品, 使学生观察幻灯片间动画效果, 这就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进而抛出问题, 肯定同学们也能设置出这样的动画效果。学生跃跃欲试, 我就通过网络下传相关资源至学生计算机, 明确学习方向、学习内容及重点要集中解决的问题后, 适时点拔,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学尝试。这样就不限制学生的探索思维, 也不限制学法, 学生可以自己直接尝试体验,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要想了解的新知识, 和老师共同商讨。在“我要学”的思想下主动学会新知,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创设生活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讲有关Excel内容时, 提供一份某家庭一周收入和支出详细帐单, 请同学们帮忙算算帐, 同学们一看, 数字较小, 很容易;又提供一个小区物管收支帐目, 计算量逐渐增大;我又讲到银行、医院, 还有淘宝去年双十一350亿元交易总额, 都离不开算帐问题;电脑能帮助人们计算的最有成就的可以说就是电子表格Excel了, 随即演示如何用Excel快速处理学生成绩。这样学生很容易地对EXCEL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强大的计算功能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为学生要主动学好Excel做了积极的铺垫。

1.3 创设操作情景, 激发学生自主探索

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以惊人的速度更新, 能极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计算机又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学生尽情想象未来;计算机是交流平台, 合作与沟通贯穿始终。信息技术比其他课程更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 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主动学习状态中去。我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去自学探索, 不全是演示讲解, 给学生留下逻辑思维空间, 让他们充分沉浸于发现的喜悦中。

2 讨论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思路开阔, 易于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提高, 更能增长学生学习积极性,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在讲授有关幻灯片制作相关知识时, 学生能迅速掌握基础知识, 但对作品展示主题内涵并没有深刻的理解。所以我就找了很多精品范例, 组织学生自学, 小组讨论, 幻灯片内容编排?动画效果强调的重要性?切换效果对主题影响?设置美观的母版?这些问题提出来, 通过交流、碰撞,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 课堂练习质量也明显提高。

3 展示学生作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评价信息技术课是否成功, 绝不仅仅是看教师的教, 更重要的是看学生的学, 看学生是否完成像样的作品, 进而能够展示学生的作品, 这包括展示其操作过程, 也包括最终成果。对于被展示学生来说, 是一种鼓励, 对于其他同学来说, 是树立一个目标, 是一种鞭策。每一节课我都安排一个固定的环节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 并让学生对这个环节产生期待, 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自于学习的成就感和同学、教师的认同感,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时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 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 给予充分的鼓励, 即使是一个很简陋的作品, 只要有独特之处就应该予以肯定, 赏识学生的每一件作品。

4 运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任何学科来说, 学生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差错、失误, 教师对之以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 当然对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 作为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 降低激励标准, 让学生在课堂上容易获取成功, 轻松尝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对于学习较困难学生, 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 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或示范一些简单的操作。如果答对了、做对了, 就立即加以表扬。例如:“其实你很聪明, 只要多一些努力, 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 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 只要努力, 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 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 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 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 学生才会喜欢老师, 喜欢这门科。

总之, 只用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将课堂还给学生, 将探索的空间还给学生, 把自主还给学生,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才能更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摘要:本文探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 围绕转变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和引导学生兴趣, 鼓励学生在讨论中成长, 在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在教师激励中提高。从而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形态,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兴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讨论,激励评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提高建筑机电工程质量的策略分析下一篇:水环境质量检测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