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浪费粮食

2022-10-30

第一篇:为什么不能浪费粮食

粮食一个粒也不能浪费

——宣传贯彻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精神

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体现着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会议圆满成功,于3月13日胜利闭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农业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坚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总理的报告进行热烈地讨论,纷纷表示,“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 绝对安全、在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也要节约粮食。粮食一个粒也不能浪费。”这是因为:

一、要认识到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和形势

我国耕地资源最突出的特点是:“三少”:一是人均耕地少。我国现有耕地18.26亿亩,人均耕地面积1.39亩。仅及世界人均面积的1/3。二是优质耕地少。我国中低产田与高产田的比例约为7:3。三是后备资源少。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约2亿亩,担水、土、光、热条件比较好的只占40%,能开垦成耕地的只有约8000万亩。联合国划定的人均耕地

1

警戒线为0.8亩,但我国2000多个县级城市中,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警戒线,其中463个县人均耕地甚至不足0.5亩。目前,土地粗放、浪费现象严重。随着人口的增加,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继续占用耕地的情况不可避免,耕地保护工作十分严重,因此,中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二、要认识到所生产的每一粒粮食,农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所投入的大量资金。

我们每天所吃的大米、面粉等粮食,都是经过从春天耕地播种,夏天中耕锄草、秋天收割到加工出成品等多种生产环节。每个环节都要付出很多人力、畜力、机械力量。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生产活动各环节中,农民购买拖拉机、锄草机、收割机、脱谷机等生产资料,还有购买化肥、农药、籽种、油料等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全国粮食生产连续10年丰收。每年产粮1万1千亿斤至1万2千亿斤(黑龙江是产粮大省,每年产粮占全国

2

10分之1,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

国家对农业生产投入大量资金,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并对购买化肥、农药、油料进行补助。每生产一斤粮食国家投入近1元人民币。

三、要牢记我们国家在历史上缺粮食吃的教训

旧社会的中国,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广大人民群众被饿死冻死的不计其数。“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粒;四海无闭田,农夫尤饿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旧社会的真实写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粮食由开始靠进口实现了自产自足。

从1958年起,曾发动了持续三年之久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和全国“大炼钢铁”运动,犯了不附合中国国情,违反科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和生产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失。在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紧缺,实行定量供应,定量标准不够吃, 就用瓜菜代替。1962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总结和改正“大跃进”以来的错误。毛主席在讲话中作了自我批评,邓小平、周恩来在大会上讲话,分别代表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作自我批评。这次大会取得了积极成果。正在国民经济处于恢复发展时期,突然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从1966年5月

3

开始到1976年10月持续10年之久。这场灾难,使我们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领域都 受到了最严重的破坏。在农业生产上喊出了反科学的口号,说什么“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在极左路线影响下,严重破坏了粮食生产。从1958年“大跃进”时就开始缺粮食吃,粮、油、肉,还有些工业品凭证凭票供应持续10几年。这些年粮食缺,鱼、肉、蛋、菜等副食品都缺,广大人民群众尝到了肚子吃不饱,心里恐慌的滋味。

四、俭朴的生活总是伟大而高尚的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周恩来总理从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叶。每次吃完饭,他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

当然也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周恩来说:“这比人民群众吃的好多了!”他不仅自己这样做,还要求其他领导干部也这样做。

一位专机机长的回忆,颇为传神地反映了周恩来在饮食方面的律己要求。有一次,这位机长看见周恩来吃饭时掉了个饭粒在桌上,周恩来连夹两次才夹住放进嘴里,笑着吃了。

1958年3月5日,周恩来到重庆考察长寿湖规划,正值他60岁生日。周总理特地打招呼,不要虚张声势、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吃饭要简单,只吃工作餐。这天饭菜异常简单,桌上最好的菜是工作人员到长寿湖上游打捞的长寿湖鲫

4

鱼。事后,大家才知道那天是周总理生日,不少人都后悔没祝总理生日快乐。

1975年重新“出山”不久。邓小平便在一次高级干部会议上强调:像我这样的人,到下面去调查研究,不要给地方干部增加负担,不要搞什么招待,生活方面特别是吃的问题上,工作餐,我看西红柿炒鸡蛋就很不错了。

去年12月28日,总书记来到北京庆丰包子铺,自己买单,端盘子、取包子,一碗炒肝、一份芥菜,共消费21元,并吃得干干净净。

居住在黑河市第二福利院的200多名老人。每次都把预订的饭菜吃光。虽然有些老人的手脚不太好使,但尽量不掉饭粒,特别珍惜粮食。

“常将有日思无日,没待无时想有时。”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发言中强调“粮食一个粒也不能浪费”是有道理的。节省粮食,一是保障全国13亿人民有饭吃;二是为备战备荒做足够的粮食储备。一旦发生意外,我们不会措手不及。

节约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口众多,节约潜力大。每人不浪费1两粮食,全国就节省粮食1亿3千万斤。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全国人口1400人。我们每人节省的1两粮食够他们吃20年。

科学发展观适合社会科学,也适合自然科学。对饮食量

5

也应讲科学。

《人生格言录》对节食的格言:

1、要让食欲服从理智。---西塞罗

2、食欲节制常常使人头脑清醒思想敏捷。---富兰克林

3、克制了食欲,你便征服了人的本能。---狄更斯

4、有节制的饮食能延长生命,放纵食欲就缩短生命。---韦.德.利萨尔迪

5、对于营养过好的人,肉体反而会打击他们。---罗曼.罗兰

五、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慰然成风 党中央《八项规定》中明确规定要“励行勤俭节约”。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中指出:

“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基本国情,我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但受讲排场、比阔气、爱面子等不良风气影响,加之相关监管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食品浪费现象广泛存在,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据笔者调查,当前浪费粮食和食品的行为,在层次上表现为生活富裕的家庭;在年龄结构上表现为中年和青年;浪费粮食和食品的场地主要为饭店和食堂等公共饮食场所。)

中央文件第一条,杜绝公务活动用餐浪费。第二条,推

6

进单位食堂节俭用餐。单位食堂应按照健康、从简原则提供饮食,合理搭配菜品,注重膳食平衡。条件具备的地方实行自助点餐计量收费,多供应小份食品,方便用餐人员适量选取。第三条,推行科学文明的餐饮消费模式。鼓舞餐饮企业积极发展大众餐饮,提供标准化菜品,方便消费者自主调味,推行商务餐分餐制,发展可选择套菜,多提供小份菜。倡导一料多菜,一菜多味,物尽其用,避免浪费食材。第四条,减少各环节粮食损失浪费。第五条,推进食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第六条,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第七条,健全法律法规,第八条,加强监督检查。

伟大的中华民族,英雄的中华儿女。做为一名中华儿女,要为社会创造价值,特别是青少年,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过紧日子的心态,不浪费每一粒粮食,不浪费食品,节省一切可以节省的物质,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使我们的生活更幸福更美好。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黑河市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宣讲团

黑河市“五老”宣讲团

二O一四年三月十九日

联系电话:13114561106 (赵志诚)

第二篇: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水车小学五年级黄媛媛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人们传诵了几千年的古诗,也许同学们在幼儿园就背得滚瓜烂熟了。然而不知同学们是否留意,我们每天在校园里活动时常常会见到只吃了几口的馒头和水果等等被扔在地上,却没有一个人主动捡起来。有的同学家庭条件好,吃饭时就挑三捡四,爱吃这个,不爱吃那个,如饭菜稍不合自己的口味,便会将只吃了几口的饭菜倒进垃圾桶,更有甚者,有些同学在活动时竟将手中的馒头、水果等食物当作武器,扔来扔去。但又有几个同学认识到这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糟蹋、浪费粮食的现象和恶劣的不良生活习惯呢!

同学们,不知你们可否知道,在我们严重的糟蹋、浪费粮食的同时,那些贫困地区的同学们吃得是什么?一个馒头加一碗白开水,就是他们的午餐,把咸菜、萝卜干、马铃薯之类当做食物,那是家常便饭,我们常喝的牛奶、吃的鸡蛋,对于他们来说那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向往,比过年还难得啊!有的同学可能认++为,现在粮食这么多,浪费一点算什么!可是同学们可曾想过,如果大家都不知珍惜粮食,都不知节约粮食,都不知粮食的来之不易,你浪费一点、他浪费一点,那将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浪费啊!老师曾给我们讲,据有关部门统计如果全世界每人每月节约一斤粮食,就可供1200万人生活一年。

同学们又可曾知道,在我们肆意的糟蹋、浪费粮食,吃饭时挑三捡四的同时,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有许多的国家因为缺乏粮食,每年都会有很多的人是因为饥饿而死,这其中还有许多是比我们还小的小

朋友啊。

古人曾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当念物力唯艰。”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就有节约粮食的优良传统。同学们,浪费粮食就是犯罪、浪费粮食最可耻。就让我们向老祖宗学习,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反对浪费,提倡节约。

当然,反对浪费,提倡节约,不能只挂在口头上,我们应传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崇尚节约的优良传统,从小就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从每天的一粥一饭开始,不挑不捡,不剩不扔,吃多少盛多少,向农民伯伯学习,知道农民生产粮食的艰辛,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尊重和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真正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深刻含义,在自己做好的同时,带动、影响身边的人,把“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中华美德发扬光大,让“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的观念深入人心,让每个家庭、社区乃至全社会、全人类形成一个“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良好风尚,并将此观念推广至珍惜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每一寸土地、每一份资源,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让我们的社会更美好,让我们唯一能赖以生存的地球妈妈更美丽。

同学们,“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学生吧!

第三篇:节约粮食的作文:不再浪费粮食

今天,我刚吃完饭,从食堂出来,看到一个小男孩拿着一个包子,咬了一口,随手就扔了,我见此情景就赶紧跑了过去,要劝劝那个小男孩。小朋友,你是几年级的啊?我是四年级的,你要干什么呀?你不应该把没吃完的包子扔掉呀!因为那是粮食呀!我想扔就扔,不用你管!你这么说就错了,因为那都是农民们脸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吃饱了,再吃就吐了。再说了我扔包子关你什么事,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你这么说就错了,粮食的用处可大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除了可以吃,还可以做酒,制做味精。如果钱是宝,粮食就是宝中宝。现在生活虽然好了,但是也不可以浪费啊!假如我们一天浪费一个包子,全校所有人一天浪费多少多少个包子,一年能浪费多少个包子呢?就从小事说起吧,浪费东西就是浪费钱,你知道父母挣钱有多么不容易吗?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浪费东西了!我希望你按你说的做,再见!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了现在的人太浪费了,我也做过这样的事情,比如说有了一个东西再买,再买的东西就故意弄坏了。我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不再浪费东西了!

第四篇:不要浪费粮食

一个星期四的下午,我一进家门就对着在厨房间忙的不亦乐乎的爸爸嚷道:“饿死了!饿死了!啥时候可以吃饭呀!”爸爸回声应道:“你快去洗手,马上就可以开饭了。”果真等我洗完手,餐桌上已摆满了一盆盆香味扑鼻的饭菜。饭菜可丰富了,有香喷喷的红烧鱼、绿油油的青菜、黄澄澄的炒鸡蛋……,令我垂涎欲滴。我盛了满满一碗饭,迫不及待的把各种美味往我的嘴巴里塞,等我快吃饱时才发现还剩下大半碗的饭。肚子已经开始发胀了,我实在是吃不下了,心想:“爸爸肯定会说我,光知道吃菜不知道吃饭……”,正当我望着这碗饭发愁时,突然脑子里闪过一条妙计:“我把饭倒在马桶里抽调,他们不就不知道啦”。我暗自庆幸自己拥有这个聪明脑袋。于是,乘他们不注意就把这个“完美计划”实施了。可不想由于匆忙行动中,散落在四周的饭粒成了我的“罪证”,还是被聪明的爸爸发现了。“你怎么可以倒饭呢?你那么大的人了,难道不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浪费粮食是很可耻的行为。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何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难道这个道理还不懂?……”被爸爸很严厉的批评了。他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现在生活在那么优越的环境里,不愁吃,不愁穿,可是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人们还在为吃穿发愁,现在全世界自然灾害不断,许多的农民可能辛辛苦苦了好长时间,最后由于洪水、干旱等情况而颗粒不收。这些农民如果看见你今天所浪费的白花花的米饭,他们该多么心疼呀!”听了这些话语,我真是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惭

愧。这使我想到我们学校每天的午饭后,都能看见许多的小朋友把白花花的大米饭倒掉,这些米饭可以让多少山区的孩子吃饱呀!

在这里,我要呼吁同学们不要浪费粮食,虽然同学们也许会认为浪费粮食是件微不足道的事,但小事非小,我们应该从生活的琐小事做起,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

统。爱惜每一粒粮食,懂得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第五篇:浪费粮食

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五千万人吃一年,多么惊人的浪费啊!

所以,以中国有全世界1/5人口来计算,全世界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2亿以上的人吃一年!!

如果不浪费粮食,全世界因为饥饿而死的人会少很多啦,至少要饭的乞丐就肯定没有了……

反正我很气愤也很感慨,我不由想起唐代杜甫和李绅的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解:设每人每天浪费X粒粮食 根据资料 5万粒米重量为1公斤

如下 13亿人每天将浪费:13亿*X/5万/1公斤

简化 假设每人每天浪费1粒 13亿/5万/1公斤=26000公斤每个人每天按照早上1两米 中午3两米 晚上2两米计算 一天为6两米。

26000公斤/6两=86666天 86666天/365天=237年每人一天浪费一粒米 够一个人吃237年 够237个人吃1年!够86666个人吃一天

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粒 浪费1年 就是26000*365=949万公斤

一亩田按照高产 算800斤大米 一年一收 13亿人一人一天浪费一粒 浪费一年的量 949万公斤/800斤=23725亩田一年的收入 一家人按照农村计算为4亩田吧

23725/4=5931家人 就是说 我们一年浪费下来 将有5931家人会因此没有饭吃 饿一年的肚子。算算吧 一个组 一个队 才多少户人? 有将是怎样的灾荒?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卫生服务站工作总结下一篇:网上国防教育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