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调查报告范文

2023-05-14

乡村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一﹑初入xx村

整齐的新房,宽敞的新路,还有几座小洋房,一座典型的现代化新农村。到达目的地后,安顿好住宿和饮食,与当地政府部门取得联系。我们小组便出去到处走走,先对当地有个大体的了解,结果我们在村委旁发现了一座房子“xx村文化娱乐中心”,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二﹑乡村走访

首先,我们先来到了村长家里,他盛情接待我们,并与我们对本村的文化娱乐活动状况做了讨论。他说:“现在政府的‘三农’政策让农民得到经济的发展,那么群众就开始追求文化娱乐活动。现在乡村需要‘城市化的管理’,才能让大家获得更多的文化娱乐活动。”通过谈话,我们了解到,本村已经有一支秧歌队,而且正在进一步建设文化娱乐设施。例如:正在筹建的棋牌室,体育健身设施等。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秧歌队的组织者家里,她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奶奶。她说:“现在家庭条件都富裕了,我们年老的人都享福了,于是就自发组织了秧歌队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的帮助。”据介绍,现在秧歌队有二十几个人,有年轻的,有年老的,大多都在农闲时活动。

我们又到了几家村民家里,他们都热情的招待我们。我们分头把一些问卷到农家里进行调查,他们说,我们记录。他们大都提到,现在乡村文化娱乐活动没有以前丰富了,他们现在经济发展了,对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欲望很大。希望政府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强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

晚上我们来到了村里的“文化娱乐中心”,这里有很多人聚集,他们正在进行文化娱乐活动,大家都很认真,也都很有激情和情趣。他们说:“我们农闲时几乎每天都到这,比以前在大街上乘凉好多了,这样我们可以愉悦心情,锻炼身体。”

三﹑初入青州

新房和旧房交映,仍然有落后乡村的一面,一座正在从旧农村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农村。我们到达目的地后,与政府部门取得联系 ,安排好食宿,便开始到四周了解情况,这个乡村还是比较落后的。

四﹑四处走访

我们先来到村长家里,村长人是个年纪比较大的大爷。他说:“现在乡村经济发展相对比较快,但那些乡村文化娱乐活动却比以前少了。政府部门也正在实施相应的政策来鼓励大家参与,为广大群众提供好的设施。”通过了解,这里曾经文化娱乐活动还是比较多的,可是因为近几年经济得到了发展,大家都在家里守着电视﹑vcd等,很少出来参加文化娱乐活动。

我们去了几家农民家,把调查问卷分发给他们,并给他们介绍,他们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我们纪录。他们大都很热情,在谈话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他们对文化娱乐活动的热切盼望,他们热切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和辅助。

五﹑我们的感受

经济是脊柱,而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精神,和谐文化娱乐生活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发展才是可持续的,运用科学发展观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只有培养农民自己的文化娱乐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文化生活的情趣。一应该加强硬件建设。建好乡村图书馆、电影院和体育健身设施等文化娱乐硬件设施,使农民的文化活动有场所有器材。来鼓励广大农民参加文化娱乐活动。二要加大对农民文化的培训力度,使农民从心理上接受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培训班、“三下乡”等形式对农村中的文艺爱好者进行组织和培养,建立乡村文化娱乐团或乡村文化娱乐中心,是广大的乡村文化娱乐爱好者能够得到发展,以带动其他民众。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民文化活动,在春节、元宵节等农闲时节大张旗鼓地开展适合农民的文化活动,如舞龙狮、锣鼓、旱船、高跷等传统文艺表演;也可利用其他农闲时节组织农民举办农民喜欢的文艺活动,如戏曲歌曲比赛﹑卡拉ok等等。

我认为“电影下乡进村”应该从新作起,让乡村里的农民也能看到最新的电影,感受城市文化气氛。政府部门应该认识到农民对文化娱乐生活的渴求,努力克服困难,为送电影下乡创造有利条件,让露天电影为农村留下一道美丽的风景。还有网络文化,因该在乡村实施优惠政策,鼓励乡村网络文化的发展。

乡村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费县果业管理局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调研报告根据县农工办“关于开展乡村振兴调研的通知”要求,县果业局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立足全县果业工作实际,扎实开展了基层果业调研工作,对全县果业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汇总,进一步明确了8 2018 年及未来三年全县果业工作目标和主攻方向,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果业工作成效截至目前,全县果茶总面积达 5 75 万亩、果品年产量达 1 3.61 亿公斤、年产值达 11.5亿元。其中核桃 5 25 万亩、板栗 0 20 万亩,山楂、桃、梨、苹果 果等水果 0 30 万亩。全县形成了“三大果树优势产业带、十大优质果茶基地”生产格局,即以北部砂石山区为主的板栗产业带、南部青石山区为主的核桃产业带、中部山楂、桃、梨等为主的水果产业带,以核桃、板栗、梨、桃、山楂、葡萄、樱桃、苹果、大枣等为主的优质果品基地,逐步加大桃、葡萄等保护地栽培面积,提升果品产业在精准扶贫中的贡献率。全县成立 0 290 余家果业合作组织,注册了 0 40 多个果品商标,其中,“费县山楂”、“蒙山板栗”、“费县 脆枣”为地理标志商标,“芍药山核桃”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登记保护。核桃、大枣、茶叶取得有机认证;苹果、大樱桃、山楂、葡

萄、大枣、草莓获绿色果品认证。费县山楂、马庄镇核桃先后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名特新优”农产品称号。费县先后被命名为

“中国板栗之乡”、

“中国绿色生态山楂之乡”、“中国核桃之乡”、“全国核桃产业十强县”、“中国优质梨基地县”、“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等荣誉称号。二、存在问题规模化发展程度不高。在果品基地建设方面,由于土地流转困难,农户土地分散,绝大部分还是零星栽植,造成种植难连片,到处都是“ 插花园”,形不成规模效益。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我县还有部分乡镇尽管果园面积很大,但是由于果园基地水、电、路、渠基础设施不配套,抗拒自然灾害能力低,发挥不了示范推广、宣传带动作用,造成发展后劲不足。品牌创建意识淡薄、品牌效益不明显。一些企业和部门,对品牌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投入不够,还未形成抓品牌建设的强烈愿望和紧迫意识。知名品牌少,产品规模小、市场分散,难以形成培育品牌的合力。另外,由于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造成产品质量不高,且果品基地“三品”认证面积较小,商标注册、管理、品牌使用方, 面还不太规范, 品牌效益不明显。合作组织发挥作用不明显。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果品专业合作组织 0 290 余家,但是真正发挥作用的不多,部分合作组织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服务功能不强,社员与合作社之间缺乏凝聚力,管理跟不上,产品规模小、市场分散,难以发挥合作社的作用。产业化发

展后劲不足。全县果品销售信息渠道不够畅通,缺乏大型果品交易市场;果品加工企业不多,且规模小、实力弱,难以为果品基地品牌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产品贮藏加工能力差,效益不尽理想,总体上处于“卖原料”阶段。三、工作建议支持和引导土地流转工作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 ”和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要改变传统的小农生产意识,采取转包、转让、租赁、互换、或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经营、集体转包经营等形式依法合理流转土地。推动果品生产向“北部蒙山前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南部田园综合体示范园区”内的大户、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转移,加快果品生产种植规模化、品种区域化、经营产业化步伐。强力推进“北部蒙山前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南部田园综合体示范园区”建设 1 1 、加强两大示范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水、电、路综合配套,改善道路交通状况和水利设施建设,确保农用物资、果品进得来、出的去,确保果 园旱能灌、涝能排,增强基地发展后劲。2 2 、加大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力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引进适合本地发展的新优品种,建设一批良种试验示范基地,优化种植结构;推广壁蜂授粉、桃树主干形修剪、秸秆生物腐熟、肥水一体化管理等新技术。3 3 、加强果茶增量、提质增效工作。结合费县现代农业三年攻坚行动部署要求,因地制宜扩大“南部田园综合体示范园区”朱田镇、梁邱镇茶叶种植面积;通过实

施嫁接改良、树形改造、密植园间伐、肥水一体化管理、生物综合防治等综合配套措施,对“北部蒙山前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内南张庄乡、薛庄镇、胡阳镇 的山楂、梨、桃等老劣园区实施降本提质增效工程。4 4 、推进两大示范园区果业与乡村旅游业深度融合。深度挖掘北部大田庄乡、南张庄乡、薛庄镇、南部朱田镇、梁邱镇、新庄镇、马庄镇生态果业资源,拓展果业多种功能,构建集经济、生态、景观和旅游功能于一体休闲观光果业。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园、一园一景”的特色;精心组织果品主题节庆文化活动,拓展生态观光果业发展渠道。( ( 三) ) 加强品牌创建工作按照“品牌高端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产业的开放程度,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加强对现有知名品牌维护 和宣传工作。强力抓好果品质量安全工作组织开展果品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指导果农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灭虫灯、粘虫板等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果园推广生草覆草、增施有机肥等培肥地力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量。积极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积极引导组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果品专业合作组织,及时跟进技术培训和指导,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坚持集约发展,通过机制创新,实现果业种植从小规模分散经营向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的动能转换创新服务推广模式,培育果业发展新业态县果业局积极打造“互联网+ + 果业”服务三农新

模式,建成“费县 智慧果业云平台”,建立 3 13 个果业微信群,果农参与总人数达 0 800 余人。上传工作动态、农事提醒等信息 息 0 560 条、专家讲座 0 60 期,为涉农企业、新型经营主体提息 供包括政策、技术、人才、市场等信息 0 1000 余次。开通费县果业局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 0 400 余条。下一步重点做好丰富栏目种类、提高上传信息文稿数量和质量,增强技术栏目的新颖性、实用性、可操作性,进一步彰显互联网在果业服务方面的巨大作用。四、0 2020 年全县果业工作思路、任务目标及工作重点 工作思路 1 1 、坚持科学定位。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优化业产业结构,巩固提升现有产业,辐射带动适宜区域,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产业基地和优势产区。2 2 、坚持市场导向。尊重市场规律,培育合格市场主体,完善产前、产中、产后链条;实施品牌战略,培育知名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3 3 、坚持科技兴果。推广应用新技术,引进培育新品种,创新发展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实现产业提质增效。4 4 、坚持龙头带动。扶植发展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骨干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链核心环节,加快产业化进程。5 5 、坚持生态高效。用好生态补偿政策,推 行绿色生产,推动生态林果产业持续良性发展。任务目标围绕全县现代农业三年攻坚行动部署要求,结合“北部蒙山前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南部田园综合体示范园区”两大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到 0 2020 年,全县新发展果茶面积 1.5

万亩,引进新优品种 5 15 个、建设观光采摘园 0 40 个、标准示范园 5 15 个、实施低产园改造 0 3000 亩、完成果品“三品认证”认证 6 6 个、注册商标 8 18 个、举办各类现场果树技术培训班不少 0 120 期、网络视频授课指导不少于 0 180 期。重点工作 1 1 、果园新发展工作。帮助相关乡镇制定果园发展规划,发挥业务优势,开展服务指导工作。到 0 2020 年发展桃、山楂、梨、茶 苹果、茶叶等果茶 5 1.5 万亩。2 2 、果树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种 推广工作。引进果树新优品种 5 15 个;推广果园生草覆草、化学疏花蔬果、主干型修剪、壁蜂授粉、生物综合防治等 10项新技术,累计推广应用面积不少于 0 30 万亩。3 3 、观光果业县 采摘园及标准示范园建设工作。立足区域优势,在全县 13个乡镇建设大樱桃、山楂、葡萄、桃、火龙果等果品观光采摘园 0 40 个;规范提升标准示范园 5 15 个;参与组织节会 12次。4 4 、低产园改造工作。完成水果低产园改造 0 3000 亩;同时,加强改良后管理工作,确保完成改造任务。5 5 、“三品一标 ”认证注册工作。积极引导合作社、果品企业等新型果业经营主体完成果品“三品认证”认证 6 6 个、注册商标 8 18 个。6 6 、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积极引导广大果农及果品龙头企业建设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同时,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指导,进一步提升新旧合作组织服务功能,切实发挥应有作用。到 0 2020 年底,建设提升果品专业合作社 0 80 个、家庭农场 0 20 个。全县果品专业合作社达到 0 300 个、家庭农场达

到 到 0 360 家。7 7 、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工作。计划通过聘请省内外权威专家授课、会同县农广校、妇联等部门联合组织培训、局专家组会同乡镇站开展培训、网络视 频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果树技术培训工作。三年举办各类现场技术培训班 120 期,网络视频培训 0 180 期,培训果农不少于 5 1.5 、万人次。五、2018年果业工作目标及重点项目( ( 一) ) 工作目标 8 2018 年,全县计划新发展果茶面积 0 4500 亩;打造提升果品观光采摘园 15 个、完成标准示范园建设 5 5 个;组织举办各类果品节会 4 4 期;实施水果低产园改造 0 1000 亩;引进新品种 5 5 个、推广新技术 6 6项;实现绿色果品认证 2 2 个、注册商标 7 7 个;规范提升果品专业合作社 0 20 个、家庭农场 0 10 个;完成现场技术培训 50训 期、视频网络培训 0 40 期;完成县政府安排的其他工作 。重点项目 1 1 、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一是组织举办技术培训班不少于 6 6 次,培训人数不少于 0 300 人次。二是按时完成泰安试验站布置得各项调研工作;加强示范园区标准化建设、新建示范园不少于 0 400 亩。三是提供生产信息及防灾减灾等方面措施。四是开展园区数据调查等工作。2 2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一是组织举办技术培训班不少于 于 4 4 次,培训人数不少于 0 200 人次。二是按时完成葡萄体系工作站布置得各项调研工作;加强示范园区标准化建设、新建示范园不少于 0 300 亩。三是提供生产信息及防灾减灾等方面措施。四是开展园区数据调查等工 作。3 3 、生态茶园建- - 防

- - 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一是探讨茶、林、果、草间作种植模式,研究畜、沼、茶等生态模式对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的模式、间作树种、草种及关键配套技术,茶叶鲜叶氨基酸含量提升 10% 以上,制定我市生态茶园技术操作规程。二是研究主要病虫害及其天敌发生规律,明确主要天敌控制害虫潜能,研究主要害虫适用农药及其生物防治技术,筛选出对主要害虫高效、对主要天敌类群相对安全的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研究茶园诱虫灯“诱杀”、色板害虫“诱集”、性信息素

“诱扰”技术,制定我县生态茶园茶树害虫诱 控技术规程,茶园用药减少 80% 以上。

三是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配套技术研究,通过茶树肥料利用规律的研究,开展作物秸秆、有机肥一次施用、肥水一体化等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集成有机肥减量施用技术标准,促进茶树健壮,化肥减量 60% 以上。4 4 、费县茶标准示范园建设项目。在项目区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 200 亩,推广肥水一体化技术、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技术、推广茶园生草覆草技术。项目实施 施 3 3 年后,标准化基地基本建成,茶园鲜茶叶亩产量达到 100斤以上,亩创造经济效益

0 1500 元以上,总体经济效益达 30万元,带动周边面积 0 500 亩- -0 1000 亩,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5 5 、费县智慧果业云平台建设项目。一是建设提升费县智慧农业云平台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费县专家果农信息资源库、费县果业信息发布平台、果业科技推广直播交

乡村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01日 02 版)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着眼亿万农民福祉,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重大任务,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7个方面的重大部署,为亿万农民描绘了一幅美丽乡村的现代图景,是振兴乡村的总纲领,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路线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我们必须按照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总要求,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们必须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原则,立足“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着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把乡村建设好,让亿万农民有更多获得感。

走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这“七条道路”,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路径,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具体内涵。应当深刻认识到,城镇和乡村是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坚持质量兴农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实现乡村善治才能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走出的成功道路,必须坚定走好。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我们就能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具体部署,就要重塑城乡关系,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使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形成;就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就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就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就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就要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就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把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作为根本举措。把这些具体部署落到实处,才能激发振兴乡村的强大推动力。

乡村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根据县政协工作安排,近期,县政协调研组就我县xxxx年美好乡村建设情况开展调研。调研组深入部分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认真查看建设现场和成效,了解建设进展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部分乡镇和县美好办关于美好乡村建设情况介绍,就如何进一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进行交流讨论。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x3年,我县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6个美好乡村重点中心村示范点建设任务,初步呈现了“特色产业明显、生态环境优良、百姓生活和美”的农村新面貌,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头效应,为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今年我县美好乡村建设继续以抓点示范为主。在完善上示范点建设的基础上,确定了吴圩镇东大岗、连江镇岳庄、定城镇周庄、炉桥镇盐化新村、藕塘镇大杨新村和张桥镇北张胡等6个中心村为新的示范点。其中东大岗中心村为精品村,岳庄、周庄中心村为特色村,盐化新村、大杨新村和北张胡中心村为达标村。在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和部署下,责任乡镇高度重视示范点建设工作,及时分解落实建设任务,安排专人驻守工作一线,驻点现场监督施工,协调解决问题,推进建设,目前各项建设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其中,岳庄、盐化新村进展较快,已完成建设任务80%以上;周庄完成约60%;北张胡、大杨新村和东大岗是新启动的示范点,建设进度较慢,北张胡、大杨新村完成不足30%,东大岗完成了规划和拆迁任务,示范点内主干道基本建成,其他建设基本未动。从调研情况来看,今年的美好乡村示范点建设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重视规划引领作用,科学编制示范点发展规划。示范点选点、建设坚持群众意愿和科学规划的有机结合,注重选择基础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干群关系顺、干部服务意识强的中心村作为重点示范村;邀请专业规划编制机构和本县规划设计院专家实地座谈、评估、勘测,坚持从用地规模、人口集聚、服务功能配套、产业发展等方面完善编制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确保规划符合群众要求,彰显乡村风情和个性特色。特别是在建设规划中,坚持把“原貌整治、塑造特色”作为主导模式,尊重现状格局,不搞大拆大建,充分利用已有农房、基础设施等要素,统一规划实施,力求保持各村特色风貌。

二是突出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村庄建设和配套。中心村建设坚持以示范点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以安全饮水、垃圾污水处理、村内道路硬化、绿化、亮化、河塘清淤等事关民生的工程建设为重点,严格按建设规范、时间节点组织施工;县美好办科学统筹谋划、严格督查调度,指导督促各示范点主体工程和附属工程建设协同推进,各示范点在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例如,连江镇多渠道整合筹措资金对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项目进行全面修建完善,村民住宅及村庄绿化已全部建成,道路、水电、通讯和有线电视等已实现户户通,大戏台和民俗文化馆已完工,体育健身场所、水冲式公厕和便民超市已建成使用,每户卫生改厕及沟塘清淤已全面完成。

三是注重优化产业结构,为示范点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全县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示范点乡镇都编制了美好乡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土地整治、集中流转的优势,开展招商引资和合作社建设,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多数中心村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符合本村实际的产业,为中心村农民就地就业和自主创业创造了条件,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如连江镇引进的新海岸生态园林、穗园生态种植等农业投资公司建成了15000亩的环岳庄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发展林下养鹅、龙虾、泥鳅养殖、茭白种植、花卉苗木;吴圩镇示范点精整流转3xxxx亩土地种植特色经济苗木、草莓、水蜜桃和有机水稻等;张桥镇示范点农户已流转土地达76.2%,大力发展苗木花卉生产。

四是保障措施坚实有力,确保示范点建设推进有序。在运行机制上,坚持高位推进、多方联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临建设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县美好办和县直机关单位加强工作谋划指导,注重统筹协调,推动工作落实;各示范点乡镇都成立了美好乡村建设指挥部,主抓示范点建设;示范点村也组建了村民理事会等,明确工作职责、议事制度等,积极参与村庄建设和管理。在资金投入上,深化农美公司管理和运作模式,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整合项目、农民自筹、社会资助、部门帮扶、市场运作等多种途径,广辟融资渠道,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今年仅县财政投资用于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预计达3000万元。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美好乡村示范点建设总体行动较快,力度较大,并取得预期成效。但从实施情况来看,依然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县委、县政府对美好乡村建设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但是在部分干群中仍然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仍有一些干部群众认为美好乡村建设是政府行为,跟自己关系不大,等上级发话,靠上级支持意识较浓,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参与的热情不高。

二是资金整合难度较大。美好乡村建设无论是基础建设、自然村庄整治,还是长效管理等,镇、村除了上级补助资金外都需投入大量的配套资金。现有镇村经济水平和实力有限,配套不到位,社会资金参与美好乡村建设较少。相关部门专项资金用于示范点建设仍较分散,而且由于建设项目的申批程序多、流程长,导致专项资金拨付滞后,影响项目的建设进度。

三是整体进度差距较大。由于各村的基础不同、经济实力不同,再加认识不同,推进进度不

一、力度也不一,有些村力度很大,效果已很明显,有些村建设进展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吴圩镇东大岗示范点,由于老民居保护建设规划等迟迟不能落实,导致村庄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严重滞后,如不加快推进,势必影响我县美好乡村建设省市整体验收。

四是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农村承包地流转形式单

一、机制不完善,导致农村土地流转不顺畅,制约了土地流转速度和规模,土地、水面等资源不能很好利用,影响了农村种养殖业规模发展;一些中心村缺少区位优势或优势不能充分发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和产业发展的带头人还比较缺乏,短期内发展特色产业十分困难,农业收益低,多数农民的收入来源还是以外出打工为主。

五是长效管理机制乏力。美好乡村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部分乡村把建设当作一项阶段性的工作任务,重整治、轻管理,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健全,农民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一整套自治机制尚未真正建立,仅仅依靠村民理事会发挥有限作用,示范点建设明显出现了“三难”,即公共卫生保洁难、公共设施维护难、系统规划坚持难等。

三、工作建议

一要坚持规划引领,理清发展思路。着眼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局,立足村情,统筹谋划,修订完善村庄规划,找准发展路子。从农村长远发展出发,注重相关规划的协调和衔接,并注重发挥规划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严格按规划抓整治、搞建设。杜绝规划与建设不一的现象发生,做到少走“弯路”,减少损失。结合各村区位、资源、产业和群众现实需要,实行差异化指导,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抓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与管护,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有特色的示范点。

二要凝聚建设合力,加快建设进度。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认识水平,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激发他们投身建设的热情。要把准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真正以他们所愿、所想、所盼作为第一出发点,保证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要抓好各级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县美好办要对照标准,加强指导,组织学习先进,完善建设成果;各职能部门在抓好份内工作的同时,要增强协调配合意识;有关乡镇要自觉提高执行力,主动作为,加快工作进度,突出工作重点;县领导要加大调度的频次和力度,实行倒逼机制,强力推进建设进度。

三要加大整合力度,解决资金难题。美好乡村建设涉及面广,资金需求量大,乡村经济压力重,要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统筹安排,有效整合。县财政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整合资金力度,按照创建目标整合资源,进行项目包装,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扶持,并加大本级资金投入,全力支持中心村的建设;要及时拨付扶持资金和奖补资金,简化工作流程,开辟资金拨付绿色通道,确保美好乡村建设的稳步推进。要通过村企结对共建、金融资本参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社会捐资等方式,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新模式。

四要注重产业支撑,增强发展动力。美好乡村建设需要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既能为美好乡村建设积累资金,又能培育农民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我县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基础条件,这是我们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重要优势,要注重立足当地优势合理布局,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推进农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努力打造一村一品;要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的带动作用,培育壮大一批经营主体,促进土地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盘活集体资产,探索以集体资产入股、租赁等形式发展符合农村实际的产业,兴办一些公共服务项目,为农民群众发展农家乐、家庭工业等提供场所和服务,壮大集体经济,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持续的动力。

乡村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一、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乡村休闲旅游理论:

城市人都在做着“返乡”的梦。

都市人,都很向往乡村自然的慢生活,向往乡野趣味,休闲式旅游市场是将来的关注重点。

以乡村元素为主要特色的“生态、生活、生产”体验,让一大批周边城市的都市上班族流连忘返。

现代城市人对休闲乡村的渴望,包括田园绿色景观、无污染的生态环境、重温乡村记忆、有机健康食品、朴实的民风、适当参与体力劳动等。

“十二五”时期,将是中国休闲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休闲资源70%集中在乡村。

把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资源,发展美丽经济,打造“全域旅游”,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以景点的要求来建设农村。美丽乡村的公共配套服务程度和城市是一样的。农民和居民的基本生活没差别,而农村却变成了城里人向往的居所。

二、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通过对浙江省桐庐县县城及4个村庄的考察,总结桐庐县美丽乡村建设在规划上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供辽宁学习参考。

(一)结合旅游的全域乡村布局

我国已经从观光旅游时代,进入到休闲旅游时代。而桐庐正是通过休闲乡村游成功实现美丽乡村梦。

结合全县城乡统筹发展,将县域内183个美丽乡村统筹规划,特别是县域乡村休闲旅游路线组织上,将美丽村庄贯穿在旅游线路中,如慢行绿道线路等。成功吸引越来越多的都市人群来到农村,品味其美丽乡村,感受慢调生活。

(二)整洁舒适的优美乡村环境

1、基础设施

通过基础设施打造清洁村庄,污水处理是关键,而卫生厕所是农村污水收集的源头。通过生态污水处理方式将村庄原有水体恢复洁净,是村庄生态环境的基

安全饮用水。普及了自来水。

垃圾收集。实现了密集的定点收集和初步分类。

村庄道路及附属设施。主要交通道路采用黑色路面,并施划白色道路标线。所有道路上的架空线路均采用埋地敷设。有完整的步行系统,路面采用当地乡土材料。

2、绿化景观

将村庄重要节点和沿路闲置地块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建设,使村庄的流动空间处处成为精致的景点。尤其注重村庄的绿化建设,对原有大树进行保护,并以之为中心形成开敞绿地。景观建设中注重使用本地材料。

3、房屋整治

对破旧房屋进行了修缮治理,并不是全部拆除。对有历史回忆的老建筑进行了保留和重新利用。在修缮中对山墙、屋顶等有地方特色的符号进行强化。完整保留了村庄的肌理和形态,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原汁原味地保留老味道,与“土”零距离。

(三)随处可寻的旧居故土乡愁

保留和恢复了可以串起童年老家记忆的生活场景和故居。如遍布村庄的蓄水池,在恢复洁净后可以洗菜洗衣,还有老树,旧居等。所有能勾起故乡情的元素都得以保留,突出农村生活的原汁原味和原生态。

(四)善良淳朴的乡土人情风俗

美丽乡村的更可贵之处,在于保留了文化传统和乡风民俗。乡村休闲游格外吸引都市人的“秘密”,在于它能通过“对乡村既有文化的深度开发”,把简单的采摘、吃农家饭,升级为一种与时尚元素融合的个性休闲味道。大都市的工作压力和快节奏生活让人心灵疲惫,而以乡村风土人情打造的慢城,让都市人有一个一到这里,就能自然慢下来的去处。

(五)完善健全的长效管理体制

如何保持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可持续发展?健全的长效管理机制是桐庐美丽乡村建设的宝贵经验。

老百姓的新生活习惯,基础设施的维护,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要持续发展下去,除了把把美丽经济变为富民强村的载体,转化为生产力外,必要的管理体制非常重要。让村民的主动参与,主动维护。以村为主体,制定村民公约,派驻规

建设过程中的经验:

一是坚持普惠、特色、效益三原则

普惠就是全覆盖,使美丽乡村从盆景变成满园春色。工作的切入点选择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改水、改厕、改路、改房等。使农村具备基础生活条件,基础的通信设施,基础的公共服务。

特色是根据每一个村不同的产业特色、山水特质、饮食习惯、农村风情等等来规划,使得每个村每个地方都具魅力和吸引力。

效益,就是投入要有效益,建设要有效性。把美丽乡村的建设跟它最后的经营结合起来,把美丽作为内在的支撑力和未来的后续力。

二是发挥村民或者村的主体作用

强调发挥村民或者村的主体作用,同时把村民素质的提高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同步进行。

三是村村都有规划员

为进一步提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以景点要求建设每个镇村,针对城乡规划管理体系中存在县级规划监管人员不足、乡镇规划执行监督不够、村庄规划监管缺位等现状,组建 “村级规划员”队伍,并实现“三级管理有保障,规划监督全覆盖”。

三、辽宁“宜居城镇、美丽乡村”示范建设的思路

(一)、“宜居城镇”建设的规划体系及内容

1、“宜居城镇”镇(乡)域规划

选择县域内发展条件和现状基础较好的城镇进行示范建设规划,对示范城镇的总体规划进行核查,确保城镇建设的科学性和合法性。对城镇规划已过时效或编制时期过久已不适应城镇发展需要的要进行规划的修编。

对镇域内村庄发展潜力普遍较好的乡镇要加大镇村体系规划的深度,以全覆盖的全域规划替代镇村体系规划。

2、编制“宜居城镇”镇区绿地系统规划

镇区绿地系统的规划从全镇整体景观格局出发,结合原有的自然景观进行布局。在镇区规划范围以内,建成区以外,主要以生态农田、滨水绿化、林地及花卉基地为主,营造外围连续且不规则的绿色生态背景,使镇区镶嵌在绿色基质之中,有利于将外围的自然田园风光和新鲜空气引入镇区。

在建成区范围内,均衡布局块状绿地,包括公园绿地、居住小区游园绿地、

街头绿地和专用绿地等,形成遍布镇区的绿地斑块系统。

沿主要道路和渠道两侧规划5~10米宽的绿带,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镇区绿色廊道,这些线性廊道交织成网状,把镇区孤立的绿地斑块与外围的绿色基质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串珠式的绿色空间体系。

重点打造一条贯穿镇区景观慢行绿道系统。

3、“宜居城镇”重点街路城市设计

对重点街路的街景立面进行整治,对商业广告牌匾,建筑色彩,路灯,室外家具,铺装,沿路绿化,交通设施等界面进行设计。

4、“宜居城镇”重要景观节点设计

选择乡镇主要出入口、市民中心广场、重要公建前广场、历史故居周边等开敞空间进行精致地设计与建设,形成名片和亮点。

5、“宜居城镇”镇区内“美丽村庄”设计

按美丽村庄的标准,选择镇区内的村庄进行建设,形成“宜居城镇”内城乡完美和谐的布局形态。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体系及内容

以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为基础,继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发挥农村独特的自然风景资源优势,建设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产业特色鲜明、社区服务健全、乡土文化繁荣、农民生活幸福的新农村。

1、县域“美丽乡村”村庄布局规划

选择县域内可以形成一条乡村旅游线路的村庄群进行示范建设,打造“美丽乡村”生态长廊。将全县的所有村庄进行相应的布局,根据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和宜旅则旅的原则,孵化工业经济强村、农业特色强村和休闲旅游强村,在规划上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在起点上就保证美丽乡村建设的科学性、连续性和严肃性,保证领导班子能够做到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干给一任看。

完善建设连接广大农村地区的公路系统,使得乘车行驶在公路上,犹如穿行在一条如诗如画的长廊中,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

2、“美丽乡村”村域自然风光规划

村域内的农田大地景观及村庄与田野互相辉应的美景是乡村独特的资源,这种自然风光给人进入村庄前第一印象,需要进行沿路风光的整治规划,使美丽乡村镶嵌在周边美好的自然环境之中。

3、“美丽乡村”整洁村庄规划

在村庄整治改水、改气、改厕、改路的前期成果上,对村庄主要道路进行景观化建设。尤其是对道路路面,边沟,绿化,路灯等,进行精致的设计与建设。

彻底清除村庄公共空间的脏乱差现象。对所有的空地,闲置边角空间,进行见缝插针的绿化,不留死角。并对村入口,主干路沿线,主要广场,古树,旧居,坑塘水系地段及绿化节点进行重点详细设计,形成一条可游可赏的纯步行绿化景观廊道。

以朴实农庄风格对农房进行美化整治,拆除破旧危房及违建。

对农庄院落按关东风情进行整治,对宅前入户门周边,围墙,庭院进行每户逐一的设计,采用农家风格的材料和形式。

4、“美丽乡村”山水乡愁规划

每一个村庄都有浓郁的色彩,充分展示美丽的自然风光,挖掘农村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打造特色美丽村庄。

上一篇:大学生网购调查报告下一篇:城乡发展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