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施工论文范文

2024-03-07

给排水施工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由于城市步伐的全面与持续加快,城市建筑工程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在建筑工程当中,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存在较多缺陷,对建筑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得到更好运用,本文重点分析给排水工程施工工艺改进对策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改进策略

引言

现阶段,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极大地促进了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建筑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必须要对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予以高度重视。尤其当前市场竞争局势愈演愈烈,建筑企业要想获得较高的竞争优势,必须要提高对给排水工程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建筑功能。其中,要想使给排水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应加强施工方案的合理制订,并加大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力度,确保各个流程操作与规范化要求相符。基于此,可以将工程使用年限予以延长,将后期维护修理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 现阶段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所存在的问题

1.1 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设计方案缺乏合理性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内容包括准备阶段、建设阶段和检测阶段,整个工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具有很长的周期, 若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得到严格地把控会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要求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均要充分协调工作方案,以此将各项施工技术应用于项目施工建设中。但现阶段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设计,部分施工单位虽然可以给予设计工作足够的重视,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缺少统筹管理与分项管理[1]。一方面,在施工技术方案设计前,没有认真对施工现场的地质地形情况进行勘测或者勘测太过粗略,没有获得准确有效的设计数据便急于开展设计。另一方面,建筑中各个施工环节均与其他施工环节有密切关联,某一个分项施工设计方案的确定会对其他分项施工内容造成影响。而在统一协调方面,目前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最终导致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设计方案缺乏合理性,严重时对后续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1.2 监管力度比较薄弱

当前,一些监理单位只重视建筑质量和外观等方面,对于给排水工程的细节问题没有做到细致考虑,再加上监理部门缺少专业性技术人员,不利于更好地发挥监理作用。同时,施工单位对于给排水施工质量的重视意识比较淡薄,从而使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1.3 缺乏合理的技术指导

施工人员在开展给排水施工时,存在盲目施工的现象,未根据施工标准落实各环节的施工。如孔洞位置预留不合理,导致工程施工存在安全隐患,影响整体施工进展,降低施工质量。

部分工程由于缺乏前期规划,后期需要通过补救措施对施工中未涉及的地方进行处理,造成了施工资源的浪费[2]。施工后期对主体建筑进行新孔洞开凿操作,影响了施工进程,浪费了施工资源,易使建筑主体结构出现损坏的情况。

1.4 监管力度比较薄弱

当前,一些监理单位只重视建筑质量和外观等方面,对于给排水工程的细节问题没有做到细致考虑,再加上监理部门缺少专业性技术人员,不利于更好地发挥监理作用。同时,施工单位对于给排水施工质量的重视意识比较淡薄,从而使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 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改进与发展研究

2.1 提升给排水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在建筑给排水施工准备环节,施工作业人员要全面了解该地区的环境,做好施工安全隐患排除工作,为具体的给排水施工作业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对于施工企业来讲,要选择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并根据其实际的工作情况,加强有关知识培训,有效提高给排水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施工企业可以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让施工作业人员能够更好的了解具体施工中要特别注意的安全问题[3]。

另外,施工企业还要为施工作业人员制定相应的培训标准,结合施工方案的具体实施状况,制定良好的施工计划方案,结合该施工计划方案进行给排水施工,保证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得到更好处理。施工企业在采购各项材料时,要进行合理的把关,遵守有关标准实施材料采购,并将采购完毕的施工材料进行有效保存。

2.2 加强工程监督体系的完善

首先,要对工程监督体系予以不断完善,严格规范和约束所有施工成本,不断提高工作的控制效果,避免监管力度不足现象的出现。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相关监督体系的完善,合理化控制施工质量,如果规范性不足,极容易为后期问题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从而影响到实际操作质量。在各项工作实施过程中,应将标准性约束力度提升上来,并与相关监督体系配合,以更好地控制工作质量。如果监督体系的配合力度缺失,很难保证所有技术操作成果和质量。

2.3 完善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设计方案

为了对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改进,必须从施工技术方案制定和后续施工技术过程控制等方面着手,实现全过程管控,提升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目的。针对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设计方案不尽合理的问题,建筑施工单位需要给予充分重视,做到分项管理和统筹管理,实现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方案设计的一致性与有效性。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建筑施工单位不仅要给予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方案设计充分的重视,而且要在实际技术方案设计中加大管理力度,提升各个施工主体的协作能力。比如在设计前,组织给排水施工技术方案设计的技术负责人,开展初步的技术研讨,明确给排水施工技术设计所需要把控的重点和难点,进而实现针对性解决。后期协同设计时,将各个施工主体的设计方案组合,展示同一张图纸上,以此更加清晰明确的判定设计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②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一種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可以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检查与排查,其所遵循的规划、执行、查核与行动流程,确保施工目标达成,并促进施工品质得到改善。因此,建筑给排水施工在开展施工技术方案设计时,可以引入PDCA循环管理模式,以此提升技术设计方案的可行性[4]。

3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1)太阳能技术。在新型环保的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前,电力能源消耗现象比较严重,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且在建筑取暖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制约,所以,加强太阳能加热方式的应用非常重要,满足经济性和环保性需求。(2)新型管道连接板材质。目前, 塑料管道的应用比较普遍化,相比于不锈钢管道,在拆卸和维修方面具有较高的便捷性优势,而且可以预防生锈现象的出现,从而给予优质水质一定的保障,适用于建筑行业。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主动针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展开研究,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合理制订施工规划、加强工程监督体系的完善、做好施工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将其应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为建筑工程的开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龚海宁.隔震建筑中给排水管道穿越隔震层(沟)的技术措施探讨[J].给水排水,2019,55(02):92-98.

[2] 张玲霞.浅析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居舍, 2019,(03):21.

[3] 马晓娟.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节能技术的路径探究[J].居舍,2019,(03):86.

[4]兰东秀.对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旬刊,2019,(3):207-209.

给排水施工论文范文第2篇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某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及消防系统进行分析,提出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一些心得体会,为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积累经验, 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工程设计;分析与探讨

给排水工程设计是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不恰当的设计和施工会极大地影响住户的生活质量,从而降低高层住宅的品质。高层建筑具有层数多、高度大、功能复杂、用水要求高、排水量大等特点,这些都对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人员对于实际工程的把握,既要满足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规,规范及规程,同时又要优化设计和合理设计,达到设计人性化,使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的优越和舒适。笔者现就结合实例,对某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及消防设计进行分析。

一、工程概况

某办公大楼属于一类高层建筑,建筑面积22954.24㎡。地下2层,地上28层,其中负1层为车库,负2层为设备用房;地上部分1至3层为餐饮、酒店;4至10层为民用住宅用房,11至28层为办公用房。13层为设备层,设有水箱供水。本工程给排水设计内容较多,设计包括工程主体建筑内部生活给水系统、排水系统设计和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等。

二、生活给水系统设计

本工程给水水源选用城市自来水系统,由当地市政给水管网接入DN150 给水管至本地块,并在本工程进水管上设置总水表。给水采用竖向分区供给,供水方式采用水泵、水箱联合给水,该方式供水安全可靠,水泵设备集中设置在地下二层,管理维护方便,运行动力费用经济,但需设置高位水箱,这将增加土建结构成本。

本建筑给水设计为竖向分三区给水:负2层~3层为低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包括地下贮水池补水、洗衣房用水、停车场冲洗地面用水、餐饮厨房以及卫生间用水等;4层~12层为中区,由水泵向设备层13层的水箱供水,经水箱调节后采取加压的上行下给式供水,给水主横管设于13层;14F~28F 为高区,由水泵向天面水箱供水,经水箱调节的上行下给式供水,给水主横管设于天面。整个给水系统分区压力不超过0.45MPa,卫生间用水引入管接口处压力大于0.35MPa时,均应设置支管减压阀。

地下蓄水池的有效容积为40.0m ,中区生活水箱有效容积为5.3m ,高区生活水箱有效容积为6.5 m ,采用的均是不锈钢水箱。另外,中区管网加压设备采用管道泵GDD 100-12B,水泵参数:扬程H=11~8.3m,Q=14.4~29.1L/s;配套电机功率4kW。

三、排水系统设计

本工程市政道路上已有城市雨污水管网,可供本工程雨水和污水排水接管使用。排水采用生活污废水和雨水分流制。本工程预设污废水日排量最高值为1068 m /d。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共用一套管道,餐厅废水经隔油器处理后,通过重力流排入室外污水管网,并且经过生化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由于是高层建筑,为减少排水时气压波动,防止管道水封破坏,设专用通气。

屋面雨水排出应优先选用既安全又经济的雨水系统。天面雨水由经天面雨水斗流经雨水立管,再排至室外雨水管网。本工程屋面采用87型雨水斗屋面雨水系统。对于处在住户上部的屋面,设计采用侧墙式雨水斗。为杜绝屋面雨水从阳台溢出,阳台雨水系统应单独设置,而不应该接到屋面雨水立管上。为防止阳台地漏泛臭,应设计阳台雨水立管底部间接排水。当阳台设有洗衣机时,可利用洗衣机地漏兼做地面排水地漏。这可以减少阳台的排水立管和地漏数量。空调冷凝水单独设置排水管收集后排至室外雨水管网。

地下车库的排水设计,采用排水沟汇集至集水池内,用潜水排污泵提升后排至室外雨水管道。

四、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结合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GB 50084-200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自动喷淋灭火系统以地下车库为标准,按中危险级Ⅱ级设计。故消防用水量标准及一次灭火用水量见表1。

表1 消防用水标准及用水量

系统名称 消防用水量标准/L•s

火灾延续时间/h 一次灭火用水量/m

备注

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0 1 108 由消防水池供水

2 室内消火栓系统 20 2 144

3 室外消火栓系统 20 2 144

合计 396

4.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本工程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各层均设自动喷水系统。厨房喷头动作温度为93℃,其它喷头动作温度均为68℃,车库采用直立型喷头外,其余处均采用吊顶型喷头。喷头布置中危Ⅱ级为3.4m×3.4m,喷头距离墙不小于0.5m,不大于1.7m,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喷头距离。为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各层均设置了末端试压装置,废水排入专设的废水立管内。低区排入试水时,水排入卫生间,车库直接外排,在室外设置2个水泵接合器。根据规范,每个湿式报警阀控制喷头不超过800个,每个报警阀最高和最低的喷头高差不超过50m,报警阀后压力不超过1.2MPa,每个防火分区都要设置水流指示器,根据上述喷淋布置的要求进行布置。各防火分区均设置水流指示器及信号阀,其信号均送入消防控制中心进行处理。

系统供水为:前10min 由高位水箱供水,10min后由自喷泵供水。消防加压泵采用2台消防泵,型号为125D-25,一用一备,泵的参数为:Q=20~33L/s,H=153.6~105.0m,配套电机功率55kW。

4.2消火栓给水系统

本工程室外消防部分,主要利用市政消火栓系统保证,室内供水方式采用分区减压给水,该方式设备利用率高且集中,便于管理,投资省,由于消火栓水泵系统启用时间较少,故减压供水造成的运营成本可作为次要因素考虑。但减压阀易损坏,需常维护。本工程消火栓系统竖向为2个区,且消火栓系统的静水压满足最大静水压的要求。2个区的划分:负2层~6层为低区,火灾初期由高区消防水箱经过减压装置供水,10min后由消防水泵经减压阀装置后直接供水;7层~28层为高区,火灾初期由高区消防水箱经过稳压装置供水,10min 后由消防主水泵直接供水。消火栓布置在楼梯间两侧,且间距不大于消火栓设置间距21.9m。为了定期检查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供水能力,在转换层、屋顶分设试验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箱内设远距离启动消防泵的按钮,以便在使用消火栓灭火的同时,启动消防泵;室外设5个水泵接合器,3个供高区,2个供低区,以便消防车向室内消防管网供水;在室外设有消防车取水口。

设计采用组合式消防箱。型号为:SG24D65Z-J(单栓),内配SG65栓口、25m衬胶水带、19mm水枪、消防软管卷盘及启泵按钮各一只,下带灭火器箱。消火栓出口出水压力大于0.50MPa时,采用减压稳压型消火栓箱。

五、本工程设计采用的管材

生活给水管设计采用球墨铸铁管(室外)和内筋嵌入式衬塑钢管(室内)。污废水管设计采用柔性抗震铸铁排水管(立管)及塑料排水管(支管),雨水管设计采用UPVC 管材。消防给水管管径为DN100,设计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消防给水管管径大于DN100,设计采用热镀锌钢管,卡箍连接。

结束语

对高层建筑整个给排水体系的设计和布置过程,归根到底就是一个逐渐优化的过程。只有结合工程实际,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和遵循相关设计规范,才能将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控制在最为合理的范围内,使整个给排水体系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GB 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

[2] GB 50084-200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S].

[3] 武璞.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J].科技资讯,2011(08).

给排水施工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在中国的城市建设中,确保城市经济建设与人民群众平常生活的基础是城市给排水工程,城市基础实施越来越完善的关键标志是给排水系统的合理规划和建设。所以,在给排水项目施工的时候,管理就变得非常关键。在项目施工中,排水工程整体作用可不可以有效的发挥主要由可不可以达到施工管理的预期目标来决定的。所以,增强城市给排水工程施工的管理就变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城市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要点

1、引言

在城市建设的时候,城市经济建设和居民生活水平要通过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因为合理规划和建设也渐渐的提高了。所以,在给排水项目施工的时候,最为关键的就是管理。在项目施工中,可不可以达到施工管理的预期目标,肯定会影响到给排水项目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所以,增强市政给排水项目施工的管理是特别重要的。

2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在人们的生活中市政給排水项目占有非常大的作用,对于正常生活、日常办公等都是市政给排水系统中关键的组成部门,很多都是在地下的位置,如果是无法合理的进行管理,就会发生较大的工程问题,如此就会关系到非常多行业的正常工作。相对严重点的影响就会有严重的后果,部分安全事故的出现也是有因素的。此外,在后期的维修中,也是比较繁杂的,需要相对长的时间去修复。建设市政给排水的项目是相对复杂的,而且具备必然的特殊性。如果是无法合理的管理,就会发生部分项目质量的问题,如此就会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活。所以,在市政给排水的质量问题中有效的控制是特别重要的,我们要严格的控制市政给排水项目的施工管理,而且实施有效的施工管理。

3、城市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要点

3.1图纸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施工图纸的设计和规划是进行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是保证工程正常开展的先决条件。在进行给排水管道设计规划时,首先要结合国家建设的具体要求进行现场的实地考核,保证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其次,对施工中所需的材料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与标准规范相符合;最后,对施工中涉及到尺寸和规格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计算工作,确保其准确性,以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加快施工的效率。

3.2放线测量与沟槽的开挖

对城市给排水工程施工而言,总体施工均应当给予测量。所以,测量数据的正确性成为确保工程施工品质的主要方面。如果在测量数据时具有误差,则会令施工质量备受影响,甚至会产生倒坡的状况,所以在施工前应当融合设计图纸在施工现场给予数据测量,保护测量的数据点,确保工程能够正常运转。在施工当中,测量点不可以任意给予更改,谨防其会对管道的正常铺设造成影响,在施工当中一旦具有建筑物,则应当尽可能规避,再通过设计人员给予修改。并且,在排水施工当中,沟槽开挖成为工程施工的关键工序,在施工中应当融合当地状况挑选适宜的方式以及位置给予开挖。还应当测量周遭的土质以及水位,挑选适宜的位置给予施工。并且,土方与开挖处的间距应当控制在80cm区间,如此才不会发生地下水渗漏的情况。

3.3加强对检查井施工的质量控制

在城市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检查井是一项常规的设施,在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以及通信系统中都普遍使用。检查井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因此,给排水管道检查井施工时需要和沟槽以及支护同时施工,对其尺寸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其施工的质量。在检查井施工的后期,根据工程的质量进行评估,保证符合工程施工的标准。

4、提高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的措施

4.1建立健全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质量保障体系

落实管理责任制制定给排水工程建设的各项管理制度,对工程施工合同签订、材料选型定样、项目人员确定、工程施工管理、工程竣工验收等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对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跟踪管理。建立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相关施工监督部门要派专业技术人员对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各环节质量进行监督,将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工作进行拆分,把施工质量的管理责任追究到个人。加强监督部门的质量监督及处罚力度。此外,在工程项目招标时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相关建筑招投标制度来进行,择优选择施工质量好,信誉好、价格合理的施工队伍。

4.2加强施工单位的安全质量监督工作

施工单位本身要加强其在给排水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监督和控制,通过制定自身施工安全质量控制制度,规范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施工行为,保证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的顺利达标。同时,政府相关的监管部门要加大对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监督和检测,对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项目及综合情况进行跟踪监控,通过不定期的实地抽查和定期的项目检测对工程的施工投入、施工合同、施工材料设备、施工机构设置和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等相关方面进行监督和控制,及时的了解和掌控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安全质量情况。

5、 增强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与控制的相关措施

5.1  标准市政给排水的建设制度

市政给排水建设主管部门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而且规范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单位,规范管理单位的施工资质和禁止项目分包、转包等情况,管理单位要定期检验或者不定期的抽查市政给排水的施工现场,避免出现违规施工。此外,市政给排水项目工程要拟定工程法人制度、合同制度和监理制度,这样就产生更加完善的施工管理系统,然后确保项目的质量。

5.2  监督体制要构建完善

在市政给排水项目完成以后要实施验收项目,这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其不但要依照项目技术,还要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实施审查,同时监督管理机制不但存在项目完工以后,监督管理机制还在项目的每一个阶段中都存在,有关技术人员要实施具体的质量交接审查,并把记录做好,质量安全问题一旦出现了要马上终止项目,并监督违规人员实施及时的改正。另外,还要建立明确的赏罚方法,处罚违规操作的员工,对优异的员工要进行表扬与奖励。

5.3  把协调工作做好, 落实质量责任制度

给排水管线施工牵涉到相对多的单位,在之前的施工管理中,因为管线单位各自为政,它只接受管主单位的管理,在管理工作中没有统一的纳入。因此,在管线施工的时候,管线单位的施工质量与进度是管理人员要随时监督,要严格的依照质量要求实施检验,在进度上监督施工单位,假如有拖延,则需要马上使用相关的赶工方法,同时向管线主管单位通报状况,甚至使用别的经济、合同等方面的方法来监督施工单位实施。

6、结束语

总体来说,城市特别关键的基础设施是给排水工程。城市给排水施工管理确保着给排水项目的成功运作,对保持正常的城市秩序,使城市内涝危害减少,都具备积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城市给排水施工单位,唯有城市给排水项目每一个施工阶段的每一项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才可以从基本上保证城市给排水项目质量的提高,进而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强.论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12,(24).

[2] 趙景丽,宿鸿鹏.谈城市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2:254.

[3] 王超群,许涛.城市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工程经济,2014,04:29-32.

(辽阳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辽宁  辽阳  111000)

给排水施工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市政工程,顾名思义,具体是指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是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向居民提供的无偿或有偿公共服务及产品的各类建筑物和设备, 常见的市政工程有桥梁工程、公路工程、给排水工程等。市政工程与居民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同时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所以, 做好市政工程施工管理, 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 增强施工管理力度, 提高施工质量,保障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现状;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城镇化成为一种趋势, 市政工程发展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市政工程主要是指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包括城市的公共交通设施、燃气系统、照明系统、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 这些工程极大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 市政建设发展的趋势呈现出规模越来越大, 难度越来越大的趋势。市政施工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值得我们深思。

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1.1质量管理意识淡薄

近年来, 市政工程项目数量增速越来越快, 但是市场监管分身乏术, 这就使得一些资质不足的施工单位滥竽充数。这些施工单位既没有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其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也比较低, 不能满足具体施工管理工作的需要,严重影响了市政工程各项环节和整体的质量。众所周知, 对于市政工程而言, 其出資建设方是政府, 所以人们重视程度高, 但是很多施工单位在上级检查时往往采取应付的态度, 过于关注施工监督, 盲目加快施工速度, 忽视了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的同步进行。另外, 由于技术能力水平有限, 很多施工单位都没有在实际施工之前根据具体道路与给排水工程的结构进行安全分析, 导致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出现质量不达标的问题,这就需要返工,不但造成资源和成本的严重浪费,同时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运行,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带来了极大不便。

1.2施工现场问题

市政工程施工中既有高空作业,也有地下工作,例如,城市高空立交桥的建设和地下隧道的建设等,既会涉及到高空,还会涉及到地下工作。地上空间具有复杂的特点,地下管线又交叉拥挤,很多市政工程施工投资建设的项目工程,很多情况下会关系到原项目的改造和维护工作,这时很容易破坏原项目已有管线,引发安全问题,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愈加复杂的环境变化都对市政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车流量大,人口密度大,这就给市政工程施工带来了很大难度,例如,在城市主干道建设立交桥时,高空作业和地下施工作业并存。由于工程的复杂性,具体施工需要的设备也是数量众多,这些设备不仅会影响到当地交通和人们的休息,也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也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1.3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目前我国市政建设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同时受市政建设技术水平的限制,燃眉之急我们首先要更新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明确每个人的权利和责任。同时还应该加强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工作是市政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但是我国目前的市政安全管理现状呈现出政府和相关单位安全理念缺失,在市政管理安全问题上重视不足,因此我国的市政施工中问题频发。

2、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提高措施

2.1创新管理理念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庞繁复杂,其管理内容涉及市政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只有工程管理人员具有科学的施工管理意识,才能确保各项施工工程质量的有效实现。目前来看,观念落后是导致管理效率低、质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受此影响现有的各项施工管理措施得不到有效的实施,施工管理形式化、程序化问题尤为严重,无法发挥施工管理的实际效用。因此,市政管理单位应从企业管理者开始转变传统的施工管理理念,创新管理理念,提高施工单位整体的施工管理意识,为具体施工工作的提高创建良好的基础。

2.2充分发挥监理监管作用

对于监理单位而言,其自身监理监管作用在保障工程质量中意义重大,作为监理单位,应当不断完善与自身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监理工作有法可依,做到有法必依。同时,监理从业人员作为直接参与者,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充分发挥自身监理权利,发挥监管作用,保证工程各个环节的质量都能够达到相关标准。此外,监理部门应当根据市政工程施工实际情况,科学调节和控制工程造价、进度、质量以及合同管理,合理协调各单位的关系,保证各单位积极发挥自身作用。监理从业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具体来说,监理单位应不定期的对监理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水平,有效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

2.3明确自身职责,完善制度管理

对于市政工程来说,科学的管理制度以及责任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关键。因此,企业应从完善工程管理制度入手,明确各项工程责任,发挥出每个工程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是市政工程的主体,在施工时要做到科学规划,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内,保证其建设与具体区的建设同步进行,相互促进。公用工程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明确工程管理责任, 切实落实工程管理制度, 保证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性达到标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各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合作,保障工程质量。

2.4 加强施工管理工作验收

施工管理工作的验收是施工过程的最后环节, 也是重要的环节。企业应当严把质量关, 科学验收工程各项工作成果,保证工程的各项质量检查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的要求。

结语:

市政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加强其施工管理不仅可以保证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 对整体质量的保障也意义深远。因此, 作为施工单位,必须加强重视,提高质量意识,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措施,但由于市政工程的施工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企业在具体施工时,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其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黄晔瑛.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J].江西建材,2017,05:246-247.

[2]覃茂好.研究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难点及改进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11:167-168.

[3]裴广彬.加强市政施工管理提高市政工程质量[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9):15.

给排水施工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针对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结合建筑的真实情况,分析影响建筑给排水机采暖工程质量的非主观原因,并分析非主观原因对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的具体影响,再结合具体的非主观原因制定适宜的质量控制措施,旨在为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基础,提升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的质量,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建筑产品。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 采暖工程 质量 非主观原因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主要是服务于建筑内部居民,影响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的非主观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是原材料质量原因;第二,是对规范的理解不够深刻;第三,存在曲解和设备问题。这三类非主观原因严重影响建筑给排水机采暖工程质量,导致给排水系统、采暖系统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导致采暖效果不佳等情况,影响建筑内部住户的日常生活。基于此,该文结合实例,对影响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的非主观原因,具体内容如下。

1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概况

以某小区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为例,总占地面积18.545 hm2,总户数为3 000,建筑为4层住宅建筑,建筑南侧有DN300的市政管网、东侧为DN800的给水管道,南侧为d1300的雨水管网,污水管网位于南侧、东部,且污水管线主要采用DN700。此外,建筑的外层为5 cm的保温层,设计热源泵10台,末端配置风机盘管,单独作用时能够使得室内温度达到21 ℃~23 ℃,楼道可以达到18 ℃,再与市政热网相连接,有效地完成对建筑内部温度的保障。

针对建筑给排水采暖工程的基本情况,对影响建筑给排水和采暖工程质量的非主观原因进行了分析,为完善该建筑给排水水平和采暖工程效果提供基础,达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目的,提升建筑内部住户的生活品质。

2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的非主观原因

结合上述工程实例的基本情况,可以得到影响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的主观原因,主要体现在原材料质量原因,对规范的理解不够深刻以及存在曲解、设备问题,使得该小区的存在部分楼层渗漏水,采暖达不到目标温度,影响建筑内部住户的生活质量。

2.1 原材料质量因素

原材料质量对建筑给排水和采暖工程的影响明显,如果相关管件、阀门的质量不过关,出现明显的质量问题,必然会导致热力管网和给排水管线出现渗漏、滴漏等情况,严重影响建筑内部居民的日常生活。

2.1.1 管材

例如:稳态PP-R给水塑料管是属于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新型材料,诸多建筑工程的给排水和采暖工程中均有应用。普通PP-R给水塑料管具有成本低廉的特点,也存在强度差和热变形大的劣势,如果验收时没有严格的根据标准进行验收,就有可能会引发质量隐患。故此,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合理选用管材,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国家有关规范执行,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验收。

2.1.2 阀门

阀门是给排水工程和采暖工程的重要部分,主要有完成开关、节流等作用,是保障建筑工程服务性的关键。且根据工程的具体需求,阀门的结构和类型也存在明显差异,如果阀门的本身质量不能达到标准,使得阀门不严或是存在渗漏的情况,必然会影响给排水工程和采暖工程的整体质量。阀门本身的质量因素主要体现在阀门结构设计上,如果阀门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导致阀门的服务寿命较低,容易出现故障,影响阀门的功能性。以采暖工程为例,采暖工程中具有诸多球阀,容易出现扳把和阀芯脱离的情况,如果结构出现问题,严重时可能会出现采暖工程渗漏的情况。除去阀门自身质量因素,阀门在实际的应用中可能会受到给排水系统中砂石、沉积物等的影响,导致阀门的功能受到影响。

2.1.3 给排水管件

给排水管线是给排水的关键部分,管线的服务年限,对给排水工程维护和更新的影响明显。如果给排水管线的质量不达标,出现砂眼、破损等情况,导致管线的功能不够合理。另外,给排水管件中的三通或是四通的基本结构不够合理,会导致给排水管道中水流效果不够理想。

2.2 设备问题

设备问题在给排水系统中主要体现在卫生设备和施工设备两个部分,卫生设备主要是完成对废水和污水的采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如果卫生设备的质量控制不够合理,就会影响建筑给排水和采暖工程的整体质量不达标。

此外,施工设备问题对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的质量影响明显。给排水和采暖工程中需要合理的水准仪、卡尺和线坠等部分进行应用。以水准仪的应用为例,如果水准仪本身精度存在问题,就可能会导致相关管线的布置出现偏差,使得管道稳定性不佳,影响给排水和采暖工程的整体质量。

2.3 对规范的解读不够深刻或是存在曲解

施工规范对施工的整体质量的影响显著,规范能够涵盖工程所遇见的基本问题,并对其做出了相关规定和控制措施,对提升工程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故此,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中,如果对规范的解读不够深刻或是存在曲解的情况,就可能会导致施工中的细节问题处理不够合理,导致隐患的存在,危及工程的整体安全和质量。以采暖供水水平管的坡度问题为例,规范中规定坡度需要>2%,且要求是必须执行,然而在实际的施工中,部分区域很难完成对坡度的控制,施工过程并没有严格的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对坡度的控制较为随意,严重影响采暖工程的采暖效果。

3 影响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非主观原因的应对措施

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与工程中具体的非主观原因,选择适宜的控制措施,完成对非主观问题的控制,在提升施工效率的基础上,保障施工的质量。

(1)原材料质量控制。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采购机制,强化对原材料采购控制,由专业的检测人员,完成对采购材料的采购,尽可能地保障所选的材料均能够达到工程使用标准。其次,根据市场基本情况,建设合格供应商清单,选择信用良好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提高原材料质量。最后,重视对新材料的应用,合理选用管材、设备等进行使用,确保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的相关材料质量达标,并强化对工程验收,避免永久性缺陷的存在。

(2)重视对设备的控制。针对卫生设备,在保障其节水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基础上,重视其基本质量的选择。避免砂眼和漏洞的情况,并合理地对卫生设备展开设计。针对施工设备,需要结合设备的具体应用标准,完成對设备的检测检验工作,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设备,必须完成相关校检工作,确保设备的精度达标,保障施工的有效性。

(3)合理解读规范。针对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的规范情况,必须加强对规范的解读和理解,在完成施工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控制施工误差,严格地按照规范的基本内容完成对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的施工。根据规范的基本要求,完成对通球试验、压力试验等内容,是并保障试验的有效性,推动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的质量。

4 结语

结合具体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实例,完成对影响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的非主观原因的分析,针对具体的非主观原因,提出适宜的应对措施,完成对规范的正确解读,严格控制原材料和相关设备的质量,提升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的质量,营造健康、舒适、便利的建筑空间,推动人们生活品质提升。

参考文献

[1] 伏银存.影响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的非主观原因分析[J].甘肃科技,2015,31(13):103-105.

[2] 张乐.浅析建筑给排水及采暖施工中常见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4):149.

[3] 张红花.简析在建筑工程给排水和采暖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2).

[4] 梁永利.浅析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预防[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

上一篇:多功能建筑论文下一篇:给排水工程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