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局重点工作汇报范文

2024-04-08

城管局重点工作汇报范文第1篇

领导和同志们: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局全力以赴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下面我分三点汇报推进情况:

一、把握关键,着力推进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市容环境卫生在我市创建中占有相当比重,可以说举足轻重。市容环境问题非常繁多,只有全市投入、全民动员才能解决。通过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动员全社会参与市容环境整治,实现市容环境长效管理,达到或超过创建标准,是确保打赢创建攻坚战的基本举措。对此我局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完成了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实施方案的制定。依据省《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和我市创建的实际情况,方案明确了责任主体、责任单位责任及范围、标准要求和保障措施,方案已报送市创建办下发实施。二是排查整治项目。为配合方案的实施,我局近10天组织市局、区局管理及执法人员100多人,对新浦、海州、连云和开发区主次干道、广场及窗口地段、城乡结合部等地段影响市容环境的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共排出需整改的共性问题2600多项。这些问题包括车辆乱停放、占道摊点、占道堆放、流动摊点、店外摆放、占到修理加工、占到洗车、违章搭建、户外广告设置、画面破损,空缺和“三

乱”小广告污迹,破损、陈旧墙体修复、刷新等;积存暴露垃圾清理、垃圾箱(池、桶)周边环境治理等;建设拆迁工地和待建地块围挡等;背街小巷和居住小区环境卫生等;裸露地面、人行道板、路牙石、窨井口盖缺失破损、绿化管养以及缺株死树,环卫设施、路灯、变电箱、邮筒、候车亭(棚、牌),公用电话亭、环卫保洁公示牌等问题,基本包括创建目标任务。根据问题所在地,我局提出了责任单位及整改的建议,已形成300多页的责任表于昨天报市文明城市创建办,并建议近日下发落实。三是强化落实。市局成立了市容环卫责任区工作办公室,由分管领导任主任。各区城管局都成立了办公室,抽调专人,配备专用车辆和办公用品,专职负责门前四包责任制落实。近几日,各区城管局城管执法人员和环卫工作人员逐家逐户到60条主次干道两侧单位进行责任书重新签订工作,已签订责任书近4100余家,

一、二类道路责任单位签订率约50%,三类道路责任单位签订率约30%。四是统一责任书。往年对市容环卫责任区责任书全市没有统一样式,也没要求张贴或悬挂。今年已制定出责任书样本,并明确要求责任单位挂在醒目处,以便于责任人对照履职,也便于城管部门监督。目前,正在组织印制。

二、抓住重点,推进市容环卫创建面上工作全面展开。抓重点、促亮点、带全局,开展了全市部分重点场所、路段集中整治。在市创建办领导下,我局配合各区政府和市相关部门制定了新浦地区连云港火车站广场、市人民医院周边地区、

龙河广场和连云地区中华中路中心商业街、海州地区幸福中路等五个重点地段的综合整治方案。自4月4日,我局领导分工对五个集中整治点实施组织和指导,有力地推进了整治,取得初步战果。新浦火车站广场由我局牵头分两个阶段整治。4月4日至今天,为第一阶段集中整治,目前已完成75项整治,其中完成汽车总站、亿家园景观围墙建设,仕方工地已建成370米围墙,8号、9号两天完成围墙画面;拆除店招23块,清除张贴物547处,清理小广告1100余处,清理卫生死角8处,清理店外经营32家,刷新墙面800平方米,清洗车体31台,拆除车辆检测台1处,修复人行道栏1处。采取疏堵结合方式,对广场中间摊点群和17处流动摊点进行清理和迁移,已基本达到规范管理要求。市交通和公安部门调整广场公交车线路11条,新上出租车隔离栏100多米,施划非机动车、机动车停放线500多米,调整了长途汽车上下客站点,今天在人民路广场段施划交通标志线和安装交通指挥灯。目前,火车站广场市容环境得到初步改变。从4月9日到4月15日,火车站广场整治将进入提档阶段,已排出80个实施项目。与此同时,其他四个重点地段市容环境整治也取得明显进步。在人民医院周边整治点,已取缔占道经营小吃点20余个,调整了自行车停放点,将水果摊点统一疏导到民主东路规范摆放。在龙河广场整治点,已清理占道亭棚6座,拆除违章广告12块,清除收旧手机占牌40多个,拆除违章搭建2处,取缔占道经营摊点

43个,清除张贴物100多处,完成振兴大厦楼梯刷新。在海州幸福中路整治点,拆除了店招64处,重新提档设置上墙店招64处,拆除幸福中路不符合市容规划的大型广告牌4块,拆除灯杆挂旗75根,清理沿街小广告(牛皮癣)1000余处,清理沿街垃圾近2吨,沿街1.5公里广告防护栏(45块)整治结束。在幸福中路两侧重新设置15处自行车停放线,配备停放器材。投资6.3万元,对幸福中路沿街百货商厦、康剂大药房、供销社、家得福超市等18处近6000平方米楼体进行清洗、粉刷。在连云中华路整治点,将12个流动摊点疏导到指定位置,清理占道堆放、店外摆放和落地灯箱70处,清除130多处张贴物,对非机动车进行规范停放。经过近几天的整治,这五个地段市容环境面貌已焕然一新。

三、毫不松懈,全面推进专项整治和创建相关工作。一是户外广告整治。以减量提档为重点,今年计划对市区55条主次道路990个项目户外广告进行整治,目前已完成695项约70%的整治任务。二是卫生死角整治。我局排查出城乡结合部等一些地方卫生死角100多处,已整治91处。三是马路市场整治。我局从3月初开始,计划用二个月时间整治20个马路市场,取缔和规范管理各10个。目前,已取缔马路市场4个,规范管理10个,正在进行整治的6个。四是景观围墙整治。市区49处需要进行围挡的在建工地和待建地块,已完成14项,正在施工或已经完成实体围墙施工11项,其余24项正在协调或进行方案设计。五是环卫设施建设工

作。粪便处理厂、预处理和封场扫尾工程正常进行,5月15日前确保投入使用。配合相关部门完成了旱厕的排查工作,共排查出103座旱厕,其中环卫产权旱厕17座,单位非环卫产权旱厕86座。环卫产权旱厕已有10座开始进行改造。单位产权旱厕已移交市爱卫办,我局将积极做好这些旱厕改造的指导工作。六是清理“三乱”户外小广告。近期,市区“三乱”小广告仍然泛滥,虽然我们采取近色覆盖、单项停机(50人次)和配合公安抓行为人(2人次),但仍未遏制,正在研究采取更有力措施进行打击。如不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将严重影响创建工作。七是推进美化亮化建设。采取目标推进、政策引导等措施,对道路两侧的陈旧楼体刷新美化,目前已完成22个项目计2.8万平方米刷新。已完成了20个城区夜景亮化项目落实。美化与亮化方案市政府已于近日下发实施。八是实施撤池换桶工作。完成100处撤池换桶任务,基本实现主次干道无敞开式垃圾收集池,目前已完成78处。九是设立创建公益广告牌。已会同规划部门对市区14处创建大型户外广告牌进行规划定点,其中瀛州路南城入口和解放东路丁字路入口处两个大型固定广告牌今天招标,本周开工建设,月底完成。积极推进现有广告设置创建广告的征用工作,已设置100余处,全市公益广告总数已达10%以上。此项工作我局将按创建序时逐渐增加比例,5月中旬达到20%标准。

城管局重点工作汇报范文第2篇

一、问题整改总体情况

自活动开展以来,我局通过采取上级点、自己查、基层找、“三送”寻、部门提等渠道征求意见建议,累计征集到意见建议63条,经梳理共56条,其中:反映“四风”方面问题的8条;共有3条意见建议纳入专项整治;5条意见建议纳入制度建设;48条意见建议作为具体问题整改。我局制定了立行立改工作方案,建立了问题台账,明确了责任,落实了工作措施,进行销号整改。到目前为止,已整改具体问题47个,正在整改问题1个(关于不要因循守旧,每年过年都是树上挂小灯笼,要有创新问题)。

二、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情况

根据制定的专项整治方案,我局已经开展了三项治理。一是针对群众提出的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切实整治“脏、乱、差”问题,组织开展了治脏、治乱、治堵专项整治。二是针对群众提出的把握的收费标准不统一,干部职工素质偏差,应加强人员素质的培训,不能重收费轻管理问题,组织开展了文明执法专项整治。三是针对群众提出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意识不够强问题,组织开展了铺张浪费专项整治。

三、开展制度建设情况

根据制定的制度建设计划,我局制定完善了五项计划。一是针对群众提出的公厕管理混乱问题,修改完善了公厕管

理制度。二是针对群众提出的加强城管人员管理,统一城管制服,提升城管形象问题,修改完善了着装管理规定。三是针对群众提出的学习风气不够浓的问题,修改完善了学习制度。四是针对群众提出的调研不深入问题,制定了工作调研制度。五是针对群众提出的密切联系群众做得不够好问题,制定了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城管局重点工作汇报范文第3篇

喜迎县人大 政协两会胜利召开

为以亮丽的市容环境喜迎县人大、政协“两会”胜利召开,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领导高度重视“两会”期间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了“两会”期间城区市容环境卫生专题工作会议,并明确了具体要求。一是以会议召开及食宿地点为中心,开展全面、有重点的整治工作。把滨河街、世纪路和东西迎宾大道列为整治重点区域,严格规范经营秩序,严格控制各类户外广告、临时性宣传活动的审批,杜绝会议召开期间宣传性噪音干扰。二是开展卫生大扫除,整治卫生死角。在加大日常保洁力度的同时,发动沿街各单位、各门店广泛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重点清理绿化带、各经营门店前的生活垃圾等。同时,组织专门的队伍,对城区结合部进行认真细致的排查,彻底清理卫生死角及露天垃圾等,确保城市环境整洁。三是加大“两会”期间街路清扫保洁检查考评力度,划分责任路段,增加巡查密度,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城管局重点工作汇报范文第4篇

2011年,我们将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巩固第二届曹禺文化周市容市貌整治成果,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探索建立数字化城管及“大城管”管理模式,积极推行城管领域内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全面推广“以钱养事”改革,切实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代征

代缴改革,努力加强城管执法保障,进一步规范执法人员行为,不断提高长效管理水平,促进水乡园林特色、历史人文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为把潜江早日建设成中部强市作贡献。

(二)目标任务及主要措施。

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数字城管)提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整体效能,从严从细从快管理好城市。

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架构,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城区、街道、社区的自治管理,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争取市政府支持,向社区拨付基本工作经费及奖励经费,重新启动“门前四包”工作。实行城市网格内的“以钱养事”改革,完善和落实绩效考评和目标管理责任制,提高基础管理能力。

努力构建“大城管”格局。借鉴宜昌市城管局做法,利用升格为政府工作部门的契机,争取市政府尽快成立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市长任主任,分管市领导为副主任,构建政府监督指挥、部门协调运作、各有关方面各司其责,各尽其责,相互配合的“大城管”格局。

切实推进“城市垃圾处理费代征代缴”改革工作。今年已拿出成本监审意见,调整了代征运行软件,制定了改革实施办法草案。2011年按照省物价局、省住建厅专题督办会要求,迅速组织实施。

启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申报工作。按照“一次报批,分布实施”的工作思路,拟定在潜江城区实行相对集中处罚权工作申报方案,按“先上市长办公会,再上市委常委会,向市人大汇报后,报省政府批准”的工作流程推进,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推行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处罚权工作,整体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完善城市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市政府加大城市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加快专业市场、环卫设施的建设速度,为城市管理创造必要条件。

规范城管执法人员管理。根据省政府办公厅(鄂政办发[2010]102号)文件精神,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坚持“逢进必考”,严把入口关;对现有人员统一考核,择优录用,对达不到要求的人员合理分流,妥善处理;规范后的城管执法人员争取纳入参公管理,提高城管系统干部职工待遇。

尽快解决垃圾处理场民调矛盾。积极争取市政府支持,加大与杨市垃圾处理场周边村民的协调力度,尽快恢复杨市垃圾处理场的正常运行。同时,停止在三江倾倒垃圾并妥善处理相应污染问题。

城管局重点工作汇报范文第5篇

2014年城市管理工作的具体任务是:

(一)加强城管网络体系建设,不断优化体制机制

一是加强属地化管理。以提升属地化管理能力为目的,进一步强化区级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建强街道(镇)城市管理的基础平台,进一步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本单元作用,推进执法管理力量向基层、向薄弱地段延伸,努力使区级城市管理基础作用日益显现。二是推进一体化管理。加强市、区一体的城市管理网络和权责体系建设,形成职责明确、运转高效、联动联合的运行体系。重点要明晰区与街道(镇)的职责职能,进一步完善区内一体化执法与管理架构。三是实施数字化管理。按照住建部有关标准和要求,全面推进市、区两级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重点开展基础数据(事件、部件)普查、应用软件开发、业务平台建设、组织机构构建等相关工作,力争年内建成并实现市区联网运行,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强化网格化管理,“城”以片划分万米单元网格、“乡”以道路、集镇划分综合网格进行划片包干,确保各项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二)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提升市容面貌

一是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按照三年整治规划确定的任务量,全面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加强城郊结合部、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周边整治,规范占道经营、户外广告管理等179项“九整治、三规范”项目,确保高标准完成目标任务。同时,充分发挥市整治推进小组办公室职能,加强指导、沟通、协调,健全工作制度,提升整治成效。通过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年内至少有1条道路或1-2个社区创成“省城市管理示范路”和“江苏省城市管理示范社区”。二是深化市容环境专项整治。继续加大对市容薄弱环节脏乱差等问题的整治力度,重点围绕占道经营、夜排档、广告店招、道板违停、违法建设、抛撒滴漏、偷倒垃圾、市场周边等方面,加大专项整治力度,确保市容环境提升改善。三是重点突出热点难点集中区域整治。围绕全市市容环境热点难点集中区域,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开展“灭点”行动,年内每区完成对辖区内6个热点难点的攻坚整治,其中对2个最突出的疑难问题,由市区两级共同会商整治方案,并通过持续攻坚整治,逐个突破解决。四是重点突出社区环境连片整治。结合旧住宅改造、棚户区整治、低洼易淹易涝片区治理等工作,继续实施社区环境连片整治,重点整治社区环境的薄弱点,确保全市社区环境整治全覆盖,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同时,全面抓好社区环境连片整治成果巩固,落实长效管理。

(三)强化改造出新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市容亮点

一是深化主要道路包装出新。继续对辖区主要道路实施“包装出新”,各城区要结合古运河风光带建设,包装出新的重点可向古运河两侧的主要道路转移,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二是加强广告店招规划设置。强化城市综合体形象设计、规范实施工作,坚持新建区域广告店招提前规划设计,做到应设计尽设计。健全广告店招技术规范,为各级城管部门审批许可提供范例和导则,使门头店招设计和设置管理更加趋于规范。深化户外广告市场化运作,组织开展广告拍卖、高速公路沿线广告出让等工作。三是实施背街小巷综合治理。以攻薄弱、重长效、创示范为目标,深化背街小巷综合治理改造活动,确保列入2014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任务的31条背街小巷做精做细、形成样板。同时,再确定28条(每区4条)背街小巷进一步提升综合治理成效。

(四)突出长效管理体系建设,有效落实常态管理

一是完善日常巡查制度。围绕“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对361条主要道路、背街小巷、重点区域,落实属地长效监管责任,加强每天巡查自纠,进一步提升发现率、覆盖率、整改率和巩固率。二是落实市容责任区制度。以强化违约查处、提升履约率为重点,进一步扩大深化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道路范围,每区选取5条主要道路,进一步落实沿街单位和经营户的市容环卫责任,提升市容环卫管理社会化参与程度。三是坚持责任岗守点制度。对重点路段、热点地段,整治后落实定人、定时、定岗、定责、定效的“五定”守点和“责任岗”等措施,通过加强守点巡查和执法整治,切实守住市容管理热点的整治成果。四是完善即时采集整改机制。进一步规范市容信息即时采集整改机制,加大市容信息员临时派工频次和轮岗流转力度,提高市容信息采集效率。进一步扩大样本框范围,并以此为单元网格加强定期巡查,提高市容问题即时发现、及时整改的效率。结合阶段性工作重点,加大对重点项目的专项采集力度,加强对未整改项目的考核,从而强化各地区、各部门的综合协调、高位监督和绩效考评。五是强化督查督办机制。结合投诉受理、日常巡查、检查考核等工作,对重大问题、重点事项,通过明查暗访、督查通知、市容专报、直接查办等形式,加大督查力度,跟踪督办到位。六是健全绩效考评机制。调整优化目标任务的考评内容和计分办法,更加注重对工作实效的检查考核,推动各级、各部门全面落实城市管理工作目标。

(五)完善环卫收运体系建设,全面增强服务能力

一是垃圾分类试点有新突破。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2014年在完成全市147个住宅小区、公共场所分类试点的基础上,同比例扩大试点范围,突出做好每区2个新增住宅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确保形成亮点和样板。二是背街小巷保洁有新突破。全面落实背街小巷环卫专业化保洁,完善市场化保洁运作管理机制,突出加强专业化作业质量检查和综合考评,进一步提升保洁管理成效。提高机械化清扫作业率,在四城区推广小型扫地车,提升保洁质量。三是环卫基础设施有新突破。加大城市公共厕所建设、改造和管理的力度,积极争取资金保障,视实际逐年增加新建、翻建和改造公厕的数量。规范生活垃圾大型转运站运行,加强供水站、废物箱、垃圾桶等环卫设施的整修和更新维护,提高环卫管理水平。四是垃圾终端处置有新突破。合理调配垃圾终端处置方式,最大限度发挥焚烧处置的能力,减轻桃花山填埋场压力。在此基础上,指导督促桃花山填埋场二期工程加快推进,并配合做好库区改造工作。推动建筑(装潢)垃圾处置场建设,年内建设1-2处消纳和资源化利用场所,实现建筑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五是垃圾机械收集有新突破。在保持建制乡镇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覆盖率100%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推行生活垃圾机械化收运从建成区向涉农地区全面覆盖,力争2014年实现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机械化收集率100%。

(六)狠抓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切实规范行政行为

一是抓规范。按照“精简审批环节、缩短流转周期”要求,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提升行政服务质量。以此为基础,重点抓好门头店招设计规划、依法许可后的规范设置,重点抓好新增公共停车泊位的联审联批、统一票据、收费管理员队伍建设等工作,切实做到规范许可、严格监管。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遵循执法程序和流程,严格把握自由裁量的范围、标准和幅度,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做到合法、规范。二是抓公开。推行网上办案系统,督促各级城管执法部门做到有案必立、有立必查、有查必果。结合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加强对行政处罚案件的监管,组织开展案件质量评查活动,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业务水平和案件办理质量。三是抓提效。依托网上案件报备系统,完善执法监督监管体系,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立案报备、督查督办、指定管辖、案件移送等监管制度,强化对行政执法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

(七)注重各级城管队伍建设,努力塑造良好形象

城管局重点工作汇报范文第6篇

一、及时认真传达贯彻区委、政府作风整顿大会精神

9月22日,我局班子成员召集所属各部门负责人等29位同志召开了城管局纪律作风整顿大会。传达了区委、政府纪律作风整顿大会精神,结合实际对加强纪律作风建设进行了部署。会上,制定印发了《兴庆区城管系统深入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具体任务要求。

二、加强作风纪律的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主要是学习贯彻,提高认识。动员大会后,根据区委、政府安排的学习内容,我们要求所属各部门开展作风纪律专题学习活动。通过集中学习,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对加强作风纪律整顿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作风纪律建设。

第二阶段:开门整风,查找问题广泛征集意见。

深入查找问题,局党总支和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以“9.22”会议精神,联系本单位实际进行分析,进一步排查属于本部门作风纪律中的问题。集中听取各部门排查问题的情况汇报,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部署要求。同时,加强督察力度,指派办公室人员对执法人员上街执法情况、出勤情况进行督察。

第三阶段:健全制度,巩固成果。

按照标本结合的整改要求,认真贯彻执行作风纪律各项制度,巩固和发展作风纪律整顿成果。

三、加强作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第一,加强领导。局党总支成立城管局作风纪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要求所属各部门负责人把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切实摆上突出位置,并建设一级抓一级的工作责任机制。在机关作风建设中提出,中层领导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第二、突出教育。把学习教育贯穿于机关作风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自觉运用“三个代表”的标准要求,通过联系实际,检查对照,促进思想解放,观念更新,转变职能,提高执法服务水平。

四、主要收获

上一篇:场面描写作文课汇编范文下一篇:采购业务员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