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轮胎节能减排论文范文

2024-01-26

绿色轮胎节能减排论文范文第1篇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9年,我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安排预算内资金,支持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等项目2983个;推广节能空调500多万台、高效照明灯具1﹒5亿只;继续推理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造林88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万平方公里。

材料二:2009年12月7日至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成为当下的流行语。

材料三:2009年11月26日,中国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这就是“低碳”的要求指标。

【知识链接】

1、有关的战略、发展观、意识、国策

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兴国战略

发展观: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

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危机意识。

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3、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4、我国资源的开发与消耗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5、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6、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低碳生活

7、高效利用能源在于科技创新

8、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实行依法治国

9、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建和谐社会

10、正确处理经济与环境保护关系

【问题设计】

1、阅读材料一,我们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

2、中学生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呢?

及时关掉多余的电灯,做到人走灯灭;及时关掉电脑;少用一次性生活用品;少吃口香糖;拒绝使用塑料袋,自备环保购物袋;出门少开私家车,多步行,骑车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垃圾分类处理;节约用水,生活用水循环使用;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3、今年“两会”期间,“低碳”成为两会代表和委员热议的话题。请问“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为什么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①目前我国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资源环境问题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②“低碳经济”、“低碳生活”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等的排放,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科学发展;

③保护资源和环境也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4、请你简要谈谈开展“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有利于增强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进面付诸行动;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5、为了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我国必须怎么做?(或如何实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或请你为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①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②积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鼓励科技与创新,依靠科技力量保护环境,使经济增长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民节约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④坚持依法治国。健全法制,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使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走上法制化轨道。

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中学生能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做些什么?

①积极宣传我国的资源环境国情,增强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②养成节能环保好习惯,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如:;③自觉同破坏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7、为我市发展循环经济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①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荆门新一轮总抓手;②依靠科技创新,为发展循环经提供技术支撑;坚持科学发展观,广泛宣传发动,让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深入人心;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在地域、产业、、社会等层面,全方位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时政背景材料: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被专家认为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3月22日——28日定为石家庄市首届“低碳宣传周”于3月27日晚在省会文化广场举办“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活动主题:是倡导低碳生活,呵护生态家园。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向世界作出了负责任的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

问题:

1、图表材料表明了什么?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刻不容缓。有时还表明我国在资源环境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正在努力构建“两型”社会。

2、世界各国为什么积极关注气候变化?

①气候变化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②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胀环境恶化。

③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直接制约世界各国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怎么做?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②加强国际合作,树立责任意识,积极承担责任;

③坚持科教兴国战略,通过鼓励科技创新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提高应对气候能力;

④坚持依法治国方略,要逐步完善与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4、为什么要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必要性)?

①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主要问题,气候变化会加剧自然灾害频发,影响人类生存发展,我国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

②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需要;

③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④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⑤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5、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意义?

①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②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③培养人们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

④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

6、为了融入低碳生活,青少年应怎么做?

①在全民中宣传低碳生活的意义以及倡导低碳生活必要性;

②有计划地购物,适度消费,减少浪费,提倡废物利用;

③节约用水用电用气,如使用节能灯,节水型水龙头和马桶,生活用水循环用;家用电器不待机,自觉提高空调制冷温度;

④全面倡导以低碳食物为主导的饮食,提倡素食;

⑤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出行方式,尽量使用公共交通;

7、实现低碳生活方式,国家应该做些什么?(提建议)

①制定政策法规,加大对低碳生活推广和监督力度;

②建立健全低碳消费的制度体系,引导公众合理消费;

③加大科研力度,增加对低碳产品研发的投入,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④营造低碳生活环境,引导健康生活方式;

⑤加大宣传力度,向公众普及低碳生活知识,引导舆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摒弃陋习。

8、低碳生活体现了我国哪些国策、战略和发展观?

国策: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战略: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

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绿色轮胎节能减排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经济发展到目前阶段,生态环境问题引发了一系列发展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节能减排恰恰是处理能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政府代表全体公民,是节能减排的支配力量,必须要维护公民权益。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节能减排的主要载体。因此在节能减排的问题上政府和企业都应承担起责任,共同发挥作用。

【关键词】节能减排 政府责任 企业责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持续的粗放型经济使污染物的排放远远超过正常标准,使污染程度大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造成污染。据调查,我国近些年的自然环境状况虽略有好转,但是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以城市为主体的污染正在向广大乡村地区扩散,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下面本文对节能减排问题展开分析:

一、政府和企业之间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责任意识不强。政府作为行政权力的执行者,为了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长久持续,有责任在环境问题方面出台相关规定和制度,并要求企业严格执行。但是就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现状来看,很显然政府并没有履行好职责,这在全国发生的一系列严重污染事件中可以体现出来。

(二)政府和企业之间沟通不良。企业的营运项目繁多,类型更是难以计数,致使政府在节能减排信息搜集方面难度较大,治理方面成本增多。在我国,企业经常有意回避节能减排问题,并隐瞒相关信息,不向政府上报,致使政府缺乏相关信息,造成两者之间存在信息掌握的偏差。政府在此情况下着手进行节能减排工作,必然表现出动向不明,制度法规有失偏颇,因而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能恰如其分地解决问题,难以达成节能减排的目的。

(三)企业责任意识不强。任何企业的设立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根本目的。节能减排工作需要付出相应的资金,这就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相应增加,违背了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意愿,因此企业会主动忽视在这方面的投入,放弃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政府的地位

(一)支配地位。企业具有追求利益的天性,因而不把节能减排放在各项活动的首位,导致污染不断严重扩散,但污染是须要治理的,这时候政府再也不能处于被动地位,而应该自动转向支配地位,积极主动处理企业造成的污染问题。基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政府就必须发挥其应有职能,主动引导企业走向环保之路,为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二)监管地位。监督是一项公众事业,任何企业、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对于节能减排也是如此。企业和企业之间可以互相监督。理论上,它们之间可以达成双方不排放污染物的默契,环境污染也就不复存在,但是这样是毫无根据的,现实状况证明这个想法是无效且错误的。因此,企业之间的互相监督没有可行性。大众监督具有其广泛性、有效性和迫切性。但是广大人民群众缺乏强制力,只能进行监督,而无法采取强制行动,无法阻止企业的排污动作。因此,大众监督也不具备可行性。综合以上因素,政府必须出面肩负起监管责任,使企业走向节能减排的道路。

(三)有效决策制定地位。政府是一个机构复杂,结构类别齐全的大型组织,虽然缺失那些企业隐瞒的相关信息,但是政府获得其他信息的能力是企业无法办到的,方方面面的信息为政府出台相关治理政策提供了直接保障。

三、企业的地位

(一)积极行动者。从我国现状可以得知,节能减排向来都是政府处于主动地位。政府主动安排相关工作,而企业从来都是被动接受,从不主动承担治理环境的责任。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节能减排的概念在我国提出的时间有限,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导致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没有相关法律制度可以遵循,只能等待政府给出明确的方向和标准。再者企业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采取投机行为,只按照政府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制定的标准执行,必然导致行工作收效甚微,乃至无效。

(二)政府的合作伙伴。政府掌握各种资源,拥有各项行政权力,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居于主导支配地位。与此同时也承受着出台各项政策制度的重压,从节能减排工作来说,这种重压主要是由企业引起的。节能减排工作的成败主要看企业是否完全配合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现实证明,企业只有和政府默契配合才能完成节能减排的工作。因此,企业需要做好政府的合作伙伴。

四、政府和企业建立良性沟通机制

(一)企业排污,政府罚款。这项制度属于法律手段,具有强制性,其主要内容是政府针对企业的排污行为,视其轻重,予以不同程度处罚。如此,企业排污成本必然增高,为了减少相关成本,企业自然会随之降低排污频率。

(二)政府补贴。补贴制度属于经济手段,具有激励性,其主要内容是政府针对企业具有严重污染性质的相关产业的排污项目治理工作进行拨款支持。如此,企业的节能减排成本降低,企业也就不会像以前那么抵触,节能减排工作自然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

(三)企业向政府提出合理建议。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在节能减排问题上应该持包容态度,广开言路,接纳来自各方的建议,尤其是来自企业的建议。企业是污染的制造者,是对污染事件了解最全面最直观的当事人,因此企业能够提出最具有针对性、最为有效的合理建议。所以政府应该对企业的建议进行认真分析,并作为制定政策时的第一手参考资料。再者,政府如果按照企业的建议制定出台相关政策,企业也会非常愿意配合执行,这会使节能减排的工作效率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在节能减排事业中,政府和企业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节能减排之所会出现问题,是因为政府和企业之间出现了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政府和企业各自扮演的角色,进而建立良性的沟通机制,以便于节能减排事业能够用顺利地进行下去,为国家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洪斌.节能减排政府责任保障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2]战百仁.节能减排政府经济手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3]王海霞.节能减排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

绿色轮胎节能减排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结合呼东铁路站房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具体阐述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并对站房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益进行分析。

关键词:铁路站房;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构成及功能。

0、引 言

太阳能作为清洁、无污染、方便易得的可再生建筑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在建筑中的应用有着其它能源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正在全球飞速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安全可靠、无噪音、无振动、无污染、无需消耗燃料,无需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建设周期短、可靠性高、维护简便,对于缓解常规能源的短缺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在太阳能利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呼东站房作为呼和浩特地区重要的特大型铁路客运站房,具有重要的地理交通位置,这一新技术的应用,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能源技术与系统在铁路站房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篇章。

1、呼东站房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势

1)呼和浩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为太阳能资源的利用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我国幅员辽阔,全国各地的太阳能资源储量存在很大差异。根据各地太阳总辐射量的多少,可将全国划分为4类地区,如下图、表所示。

由此可见,呼和浩特处于太阳能较丰富的Ⅱ类地区,年日照量约6000MJ/(m2·a)。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太阳能资源来发展经济,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实现太阳能的无限利用。

2)呼和浩特处于内蒙旅游胜地,建造在铁路站房的光伏并网发电技术的实施,随着人员的流动,对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宣传将会起到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太阳能高端利用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3)呼东站房建筑体系庞大,光伏发电系统功能与建筑造型的有机结合,既能节省太阳能电池板的放置空间及支撑结构,降低系统建设成本,又能利用光电池的特性减少室内外温差引起的热能损失,利于建筑节能,同时使建筑外观更具技术魅力及节能宣传效果。

4)呼东站房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将会为我国铁路建设的科技化、高速化、节能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2、站房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内容

光伏发电系统一般由光电池板、逆变器、控制器、蓄电池及监控装置几部分组成。其中光电池板是直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关键组件。目前国内外的太阳能电池板有三类,即单晶硅、多晶硅及非晶硅薄膜电池板。

2.1 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选择

根据电池板的特性,结合呼东站房所处的气候环境特点及工程投资情况,并考虑到建筑的美观性,设计选择了非晶硅薄膜电池板。这种光电池材料和制造工艺成本低,具备弱光发电的性能;非晶硅薄膜电池受风沙、雨雪等天气的影响很小,工作不受环境影响;具有透光性,不同透光度的电池板显示的颜色也不一样,可以更好的表现建筑创意。

太阳能光电池板与建筑的结合形式有两大类: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将光伏方阵依附于建筑物上,建筑物作为光伏方阵载体,起支承作用;另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光伏组件以一种建筑材料的形式出现,光伏方阵成为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光电瓦屋顶、光电幕墙和光电采光顶等。结合站房的建筑特点及节能要求,采用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形式,穹顶外围的屋顶均采用白色铝合金屋面,设计考虑将光伏方阵直接铺设在穹顶四周的六角形斜屋面上,来充分接收太阳光,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利用率。如下图所示:

2.2 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方式

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方式主要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形式。设计时考虑到独立系统需要配备大容量的蓄电池来储能,这必然会增加系统的投资,而且站房内必须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合适的环境来放置这些蓄电池。综合站房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就是将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直流电通过逆变器变换成交流电输送到电网,或与电网端接同时输出到低压负载,也就是当时发电当时使用。其优点是节省了蓄电池占用的空间,发电容量可做得很大,并可保障用电设备电源的可靠性。但由于逆变器输出与电网并联,必须保持两组电源电压、相位、频率等电气特性的一致性,否则会造成两组电源之间的充放电,引起整个电源系统的内耗和不稳定。站房用电负荷远大于太阳能发电电力,采用太阳能所发的电与市电并联形式后向用电负荷供电,原则是优先使用太阳能所产生的电力。当太阳能所产生的电力小于用电量时,市电作为补充。由于太阳能所发电力未直接接入市电网络,也无须与供电部门联络,因此十分灵活便利。此系统适合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适用于全面改造城市电网阻力大的城市或地区。

2.3 光伏发电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1)系统构成

整个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光伏方阵安装面积4200m2,总共828大块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组成,安装在屋面六边形区域上,直流峰值总功率132.48kW。828大块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按照建筑屋面造型及布局分成了六大部分,每部分有138块组件,分成3.5个子阵列,其中3个采用2串20并方式组成,多出的18块太阳能电池组件与相邻部分的18块合并组成一个2串18并子阵列。整个屋面光伏方阵由21个光伏子阵列构成,每个子阵列将直流接线汇集到一个安装有浪涌保护器的二极管集线盒内,通过光伏电缆输送到并网逆变器,将直流电逆变为单相220V交流电。21台并网逆变器的输出送到并网控制器,通过均衡匹配组成三相交流电,直接接入站房低压电力系统供负载使用,做到即时消耗电能。

为了保证光伏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环境数据,系统设计了一套光伏通讯与监测系统。21台并网逆变器的运行数据传输给一台数据采集器,采集器将它接收到的信息存储处理后,通过RS485通讯线发送给与之相连的计算机,计算机利用所安装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整个电站的运行性能、运行趋势、故障和潜在问题都能够得到快速检测并及时发送给用户进行处理。

2)系统主要功能

同步闭环控制功能:实时对外部电网的电压、相位、频率等信号进行采样并比较,始终保证逆变器输出与外部电网同步。

最大功率跟踪功能:逆变器最基本的功能,保证逆变的电能最大化。

具有自动关闭与运行功能:逆变器实时对外部电网电能质量参数、直流输入、交流输出的电压、电流等信号进行检测,当出现异常情况时会自动保护关闭,断开外部输出;当外部电网或其它恢复正常时,逆变器系统进行检测并延时一定时间,才恢复交流输出并自动并网运行。

具有完善的保护功能,包括过压、欠压、过载过流、短路、漏电及防孤岛效应等保护功能;在小功率状态高效运行,转换效率达96.1%。

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并网系统的核心设备,选择高品质的逆变产品是整个

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基本条件。并网逆变器均带有隔离变压器,使得逆变器的直流输入和交流输出之间电气隔离开来,具有防孤岛保护单元,能有效地防止孤岛效应。此外,在并网逆变器检测到电网失电后,会立即停止工作,当电网恢复供电时,并网逆变器并不会立即投入运行,而是需要持续检测电网信号在一段时间内完全正常,才重新投入运行。

3、呼东站房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益分析

3.1 社会效益分析

能源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人类获得绝大多数能源式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此类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的,并随着这些能源的消耗,已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当今世界上已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作为主要的技术研究和科学发展的课题,运用自然能源、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逐步增加。自然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而地球能获得的太阳能相当于2亿个中型核电站的总发电量,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因而我们通过高科技手段将太阳能转变成电能,并加以高效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它不需要燃料,不产生废气,无余热,无废渣,无噪音污染,可用来发电。

3.2 经济效益分析

呼和浩特位于中国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土默川平原上,东径110°46ˊ至112°10ˊ,北纬39°35ˊ至40°51ˊ。年平均温度3℃,极端最低温度32.8℃,极端最高温度37℃,年均日照数为2945小时,年平均日辐射量为16574KJ/m2

根据热功当量:1千瓦小时=3600千焦耳,将日辐射量换算为标准光强(1000W/m2)下的平均日辐射时数H为:H=Ht÷3600-16574÷3600=4.6(小时)

呼和浩特东站太阳能电池板直流额定功率为132.48千瓦

则日平均发电量为:132.48×4.6=609(度)

年平均发电量:609×365=222285(度)

3.3 环保效益分析

光伏发电系统不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环保效益,发电系统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光电池在发电过程中,不会排放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等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有害气体,对环境没有产生污染,也不会产生噪音,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光电板成分中没有有毒物质,不会在建筑物起火时出现任何诸如释放有毒气体等危险。

根据专家统计:每节约1度(千瓦时)电,就相应节约了0.379升燃油或0.4千克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尘、0.997千克二氧化碳(CO2)、0.03千克二氧化硫(SO2)、0.015千克氮氧化物,节约用水40升。则该光伏发电系统建成后,可节省轻柴油8.42万升或标准煤88.91吨,这也意味着少排放221.62吨的二氧化碳、6.69吨的二氧化硫和3.33吨氮氧化物。同时减少因火力发电产生的60.46吨粉尘,节约88.91万升净水,在社会效益和节能减排方面效果显著。

4、结束语

我国的光伏发电技术及其产业还需做好以下工作:

1)降低太阳光伏组件的价格,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2)提高逆变电器的性能指标,提高转换效率和降低畸变系数。

3)太阳光伏组件应多样化,以满足建筑物设计要求。

4)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并网光伏发电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太阳能屋顶发电的最终实施既要吸取国外成功经验,又要结合我国国情,针对具体工程对配电系统运行方式和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将屋顶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组件与建筑物设计融为一体,特别是与建筑物节能设计和改造结合起来,做到既美观大方,又经济实用。

参考文献:

[1]李安定,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程,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2]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编(纪雯主编),电力系统设计手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3]黄磊,太阳能光伏发电市电并网电站的应用,低压电器,2007

绿色轮胎节能减排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我国是电力大国。对电力科技方面既体现为高需求的特征,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者紧缺的状况。而在环保理念高度普及的今天,节能减排也成为势不可挡的一个趋势。如今,电力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都是我国电力行业所急需的。而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又存在着关联。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推动电力科技的发展,努力做到能够满足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的目标。以下我们围绕着“电力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来进行讨论。

【关键词】电力;科技创新;节能减排

在全球节能减排的背景下,我国电力工业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不可忽视,采用科技创新的办法进行节能减排也势在必行[1]。如今是一个大力倡导环保、倡导可持续性发展的时代。为此,电力科技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做到创新?我们又应当如何实现电力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这个目标?应该来说,这个课题是任重而道远的。本人专门浅谈电力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根据这个课题,从中寻找到具有代表性的方案来。

1.电力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关联

前面提到,电力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之间存在着诸多关联。电力工业的载体主要是发电厂,当前,我国的发电模式已 经有比较多的类型,比如煤炭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能 发电、光能发电等,除了煤炭火力发电之外,其他的都属于清洁能源发电,基本不会排出一些对自然环境有害的污染物,但是 虽然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电,但是对很多地方來说并 没有办法全部利用清洁能源来取代传统的煤炭发电。以山东省为例,每年可消耗3.87 亿吨标准煤的能源,其发电就是主要 采用煤炭火力发电,因此占用了大量的煤炭资源,而即便是经 过排放前的环保处理,使用煤炭本身就带来了环境污染。因此,电力科技创新一方面是对电力发电模式进行科技创新,也就是进行新旧动能的转换;一方面是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进行 科技创新,需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来提高节能减排的效果。

2.节能减排背景下电力科技创新的策略

2.1 强化节能减排指标管理,进行脱硫在线监测

在节能减排的背景要求下,我国的电力科技创新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为了加快科技创新的脚步,相关管理部门应强 化节能减排的指标管理,将节能减排的要求落实在具体的指标上。与此同时再去推动相关的电力企业去进行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比如,当前火力发电企业存在的最大污染就是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因此,对相关企业进行脱硫检测也是必须进行的项目。为了提高电力企业的脱硫检测结果,可以基于科技 创新的角度,进行脱硫在线监测,这样就可以随时监测污染物 的排放。而且脱硫在线监测是国家级文件中所明确要求的,是节能发电调度的一项重要举措。脱硫监测的前提是采用相设备进行脱硫改造,才能减少对大气有害的二氧化硫的排放。

2.2构建国家智能电网,继续优化电力调度

当前我国的智能电网都是联网的,可以直接从网上进行监测,也可以看到我国各个不同地区的用电情况,智能电网的构建可以从更高层级的视角来观察国家电力能源的配置情况,也可以为电力能源的调整提供有效的参考,但是也有一些地区并 没有被纳入到国家智能电网的监管中来,因此,还需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构建更为完善的国家智能电网。国家电网是在不 断优化的过程中的,但是想要实现进一步的电力调度的优化,比如将中西部地区多余的电力调度到东部地区,这就需要进行科技创新。在路途遥远的电力调度中,电力会出现损耗,而损 耗的程度和电网本身的材质有关,想要减少电力损耗就必须采 用高成本的电网传输线路,还必须建立一些相应的电网中转站,进行电力的存储和转运。而电力科技的创新可为国家电网的优化提供节约成本、人力和设备的方案,从而让电力的运营更加便利,从而有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2.3积极使用电力节能设备,降低电力设备能耗

电力节能设备的使用是电力企业发电的关键,而且在电力企业中,电力设备都是大功率的设备,这些设备的应用本身就 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一个发电厂的电力损耗可能数字并不足为奇,可是全国发电厂电力设备的能耗就非常大,如果每个发电厂的能耗都能够节约下来,那么全国每年可以节约大量的电力能耗。这也是在电力节能减排过程中不得不去面对和改善 的项目。具体来看,发电设备的节能创新需要对发电端、输电和用电端都进行节能创新,采用节能型的设备。发电端的节能设备使用与发电方式有关,我国的火力发电 设备的使用占比最大,虽然清洁能源发电的比重有所增大,但是火力发电设备仍然保持着较高的使用率和使用量的增长,因此,要重点对火力发电端设备进行新技术的改进,从而实现能 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当前正在采用发电站的空冷设备代 替水冷设备,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而封闭式的热循环 系统也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另外,新设备采用新技术也可以节约相应的电力资源。输电环节也需要进行节能设备的改进,比如通过电网的优化建设来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力损耗,尤其是超高压的输电线路的使用可以比原有的高压线路发挥 更好的节能作用。另外,在用电端也存在很高的电力损耗情况,必须要将节能减排的理念也宣传到用电端。除了日常的民用电正在大力推广节能电器之外,在建筑、化工、金属冶炼等行业中都有非常大的用电量,因此也有很大的电力节能空间,这些行业占据着我国总电力消耗的三分之一以上,并且由于设备设施很多都没有进行改进,存在很大的电力浪费情况,因此,必须加强科技创新,改进设备,提高节能减排的效果。

结束语

电力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之间,可以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两者犹如车之两轮一般,共同推动着我国电力产业的提高。尤其在环保理念高度普及,并为党中央、国务院所大力推广的今天,我们更是有必要通过电力科技方面的创新,来做到节能减排的目标。这是我们今后所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之处。

参考文献:

[1]傅世均.基于电力协调监管的燃煤发电企业碳减排市场组合设计理论与实践[D].重庆大学,2017:25-26.

[2]杜猛.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 论研究(电子版),2017(17):87-88.

[3]刘波.我国电厂节能减排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9):98-99.

[4]黄舟萍.关于电力节能减排问题的思考[J] .西部皮革,2016(06):105-106.

[5]贾正源,魏智超.发电企业节能减排效果分析与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19):312-313.

绿色轮胎节能减排论文范文第5篇

活动期间,第三批20个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几经甄选新鲜出炉,又一次掀起了业内节能减排浪潮。

活动期间还将公布《全国运输行业“十一五”第二批营运车辆节能产品(技术)目录》,同时还将在部机关开展“能源紧缺体验日”活动。

这意味着交通运输部节能减排示范历经两年多时间的持续渗透,使得行业内渐次燃起的节能减排星火开始呈燎原之势铺开。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基本要求,是缓解能源供需短缺矛盾,降低全国能耗总量,减少污染排放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交通运输发展模式的重要切入点。

早在2006年,交通运输部就提出开展节能减排示范活动,截至目前,已经进入了第三轮的推优工作。自活动开展以来,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减排有了实际的抓手,通过这种优选典型并在业内示范推广的途径,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节能减排意识得到极大增强。

2008岁末以来,金融危机对各行业的发展冲击不小,交通运输业也未能避免,这更让不少运输企业真切体会到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而示范项目的开展可谓恰逢其时,不仅充分调动了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而且还很好地帮助了各地交通运输企业制定或进一步完善切实可行的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和工作措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运输企业非常支持示范活动的开展,认为这有助于他们学习、借鉴优秀项目的成果和经验,全面提高节能降耗水平,降低成本,提升效益。

同时,这种以点带面的效应也非常有利于节能减排工作向纵深开展。活动开展期间,专家组对每一个项目都进行了实地调研,并进行了高度提炼、总结,最终形成了方便其他省市借鉴的示范推广材料,包括项目的基本原理、主要做法、适用范围和改进措施等。

因此,不少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表示,活动的开展不仅使示范项目及项目所在单位的节能工作再次得到提升,而且也让他们在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落实中央政策的过程中找到了关键点和突破口。

纵览三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项目的遴选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丰富。公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装卸、物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及运营管理)等各领域均有涉及,且颇具代表性。

随着我国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在已公布的第三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中,记者还惊喜地看到城市交通领域的项目,这充分表明,每年一批次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示范项目的筛选周全考虑了国家的改革与发展政策,并紧随形势,调整着范围与标准。

此外,分析诸多亮点纷呈、极具创新性的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往往是管理节能与技术节能双管齐下,并肩而行,这不仅能有效发挥项目典型的示范引路作用,而且还能从多角度在行业内营造良好的节能减排氛围。

可以说,节能减排示范项目的开展为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减排积累了经验,这些“宝库”将对今后工作规律的总结把握、具体政策的制定实施发挥重大作用。

如今,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大树上结出累累硕果,为了让那些曾用智慧和辛劳换回的经验存留,不被历史的车辙碾压进昨日的沟壑,为了让曾经的成绩转化为今后发展路上的动力,我们特进行一番梳理,留待岁月萃取精华,化为经典。

绿色轮胎节能减排论文范文第6篇

一、利用现状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和《轮胎产业政策》的贯彻实施,将加快推进废旧轮胎资源综合利用,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1 300万辆,居世界首位。由于轮胎生产消耗的橡胶资源约占全国橡胶消费总量的70%,这使我国的橡胶消费量和进口量日益增加,其中天然橡胶的进口依存度已连续多年超过75%。我国既是橡胶消费第一大国,同时也是轮胎生产大国,轮胎年产量达4.4亿多条,产生的废旧轮胎2010年达3亿条。加上近年来废旧轮胎进口量有增无减,带来了日益严峻的回收处理和环境问题。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废旧轮胎带来的环保和资源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国内燃油价格攀升,巨大的利润空间导致土法废轮胎炼油一度盛行屡禁不止,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大力发展废旧轮胎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对于保障橡胶产业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意义重大。

为使我国废旧橡胶综合利用步入规范化轨道,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组织起草了《废旧橡胶综合利用指导意见》,表明我国将规范废旧橡胶综合利用。橡胶是我国的四大战略物资之一,我国70%的橡胶资源需依赖进口,因此做好国内废旧橡胶综合利用工作意义重大。

据工信部介绍,近几年来,我国废旧橡胶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旧轮胎翻新量逐年上升,占废旧轮胎生成量的比例已从7%上升到10%左右;再生橡胶产业蓬勃发展,再生橡胶已成为重要的橡胶补充资源;我国目前已建成十几条万吨以上的胶粉生产线,生产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废橡胶热裂解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不能加工再形成橡胶类资源的废橡胶分解成燃料油,实现了废橡胶的完全综合利用。

我国废旧橡胶的利用方式,主要为再生胶、胶粉和轮胎翻新三种。目前,在我国废旧橡胶综合利用的各种形式中,再生胶占71.3%,胶粉占7.5%,轮胎翻新占11.8%,其他形式占9.38%。

中国已经成为再生胶工业最发达的国家。我国的再生胶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在国际市场也占一席之地。近十多年,我国再生胶产品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用再生胶加工而成的橡胶制品更是受到了国外的欢迎,仅胶板的出口每年就达10万吨。而且,不仅产品出口、制品出口,成套装备及生产技术也出口。随着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成功地开发出高品质复原橡胶,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这个再生胶大国一定会成为再生胶强国。

从2003年开始,我国再生胶产量每年都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9和2010年我国再生胶和胶粉总产量分别达到291万吨和317万吨,其中再生胶265万吨和288万吨以上,除满足国内使用外还远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再生橡胶成为重要橡胶资源补充。我国开发的“废橡胶动态脱硫新工艺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再生胶行业污染严重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开发的新型感应加热装置代替再生罐传统的导热和电阻热传导方式,大大减低了工艺能耗和建设投资。如开发的高速比1:2.16的高线速精炼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开发的生物法、物理法尾气的治理装置,根本上解决了生产过程产生恶臭和脱硫尾气的治理问题;开发了生产过程的集散控制系统程序控制技术,实现了智能化全程控制,2009年全行业达到了减排15%的目标。

硫化胶粉开辟了废旧橡胶利用新渠道,近年来,行业采用活化剂使胶粉表面活化,扩大了胶粉在各类橡胶制品中的应用。此外,将胶粉作为改性沥青,对于低噪音公路建设效果显著。据悉,四川自贡高技术产业园区于2010年5月开始建设废旧轮胎胶粉改性沥青产业化项目,达产后每年可处理废旧橡胶20万吨,并形成年产40万吨改性沥青、12万吨精细胶粉能力。

另据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对42家会员重点企业总产量统计,2009年,再生胶产量仍保持增长势头,总产量达55.87万吨,同比增长11.5%;其中胶粉9.28万吨,同比增长0.9%。实现销售收入总额29.41亿元,同比下降8.41%;实现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19.38%;利税总额同比增长3.5%。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消费大国,又是橡胶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每年75%以上的天然橡胶和40%以上的合成橡胶依赖进口,再生橡胶已经成为我国的第三大胶源。2011年末,我国再生橡胶制造工业企业达147家,行业总资产达52.35亿元,同比增长29.99%。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再生橡胶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77.36亿元,同比增长32.56%;实现利润总额达11.68亿元,同比增长48.16%。天然橡胶是一种典型的资源约束型产业,它对环境气候的选择性较强,具有区域的不可替代性,其种植面积有限,产量增长有限,合成橡胶主要材料是石油,每8吨原油才生产1吨的合成橡胶,因此,大力发展再生橡胶工业在我国市场潜力巨大。

多年来,我国已形成了以再生胶为主,适度生产胶粉,加快以轮胎大企业为主力发展翻新旧轮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废旧橡胶综合利用格局。目前我国废橡胶综合利用率已达70%以上,不仅实现了天然胶的再生,还突破了合成胶再生的世界性难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废橡胶资源循环利用的典范。

目前,再生胶已在胶板、垫带、内胎等制品中获得大量应用,在农用胎等低速轮胎中再生胶也可以与天然胶或合成胶按一定比例掺用。胶粉改性沥青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仍处试用阶段,热裂解技术在我国尚未成熟。

国家发改委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废旧轮胎综合利用。计划到2015年,我国客货胎翻新率提高到20%,废胎无害化加工利用率提高到15%。

二、三种循环利用方法

目前国内对于废旧橡胶的循环利用主要有三种方法:生产硫化橡胶粉、再生橡胶和热裂解回收利用。

硫化橡胶粉法

硫化橡胶粉是以废橡胶为原料,通过机械加工粉碎或研磨制成不同粒度的粉状物质,简称胶粉。它依据废橡胶来源不同和加工成粉末的粒度不同,分很多品种和牌号,是重要的橡胶回收利用材料。

胶粉工业是废橡胶综合利用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枝,在我国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目前工业化胶粉生产工艺路线主要有两种:常温法和冷冻法。两种工艺路线均需要经过粉碎前预加工、粉碎、分离与输送、筛分和包装等过程。常温粉碎分为粗碎(大于2目),中碎(大于20目)和细碎(大于40目)。冷冻法粉碎废橡胶在国外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工业化,采用冷媒多为液氮。冷冻粉碎工艺有两种:一是废橡胶全部在冷冻环境下进行粉碎;二是冷冻和常温并用的粉碎工艺,即先将废橡胶在常温状态下粉碎达到一定粒度后再进入冷冻系统完成细碎。

再生橡胶法

再生胶生产是目前我国废旧轮胎再利用的主要方法。再生胶技术早期是建立在天然橡胶逆向化学脱硫工艺技术基础上,生产中的再生(脱硫)化学反应过程会产生较严重的废气,这些酸性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本高,技术复杂。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已停止生产再生胶,很多国家将再生胶列为有二次污染和能耗高的淘汰产品,加以限制。但我国由于历史性原因和橡胶资源长期匮乏,加之再生胶行业起步较早发展成熟,因此国内一直稳定持续发展,目前已形成近百万吨的生产能力。

废旧轮胎热裂解回收利用法

将废轮胎转化为再生资源的另一种途径是废轮胎热裂解回收利用,裂解后的产品主要为油品、碳黑、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可回收作为热裂解炉的加热能源,碳黑又可以作化工生产原料。随着我国能源紧张状况的进一步加剧和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近年来利用废旧轮胎土法炼油在全国蔓延,一部分企业和个人采用简单的砖砌式热解炉将废轮胎烧熔,用钢管引流出液体沉淀后作为锅炉燃油,甚至掺入加油站的成品油中坑害消费者。土法炼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和沉淀的油渣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炼油场地周边土壤、地表和地下水遭到严重破坏。一个土法炼油加工点每年烧掉2万吨左右的废旧轮胎,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因此必须加以遏制。采用先进的废轮胎高温热裂解工艺技术及成套设备才是替代土法炼油、保护环境、提高轮胎橡胶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目前对于废橡胶的循环利用的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并且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使用情况也不尽相同。

废旧橡胶资源循环利用是典型的发展循环经济的范例,中国作为世界橡胶大国,应该在遵循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上做出应有的贡献。目前轮胎资源循环利用已经被列为《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目录》之中,可以相信,我国的轮胎资源循环利用必将出现一个新的快速发展的局面。

三、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

2008年以来,废旧轮胎回收利用方面的政策密集出台。如旧轮胎回收利用方面的两项国家标准《载重汽车翻新轮胎》、《轿车翻新轮胎》和一项行业标准《工程机械翻新轮胎》从2008年4月1日起实施。这三项标准不仅为轮胎翻新行业提供了新的技术规范,更认可了轮胎翻新行业的价值。此外我国还将轮胎翻修工确定为新职业。“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废旧机电产品和塑胶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已作为课题申报,其中涉及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项目占到30%。我国2008年12月已将废旧轮胎再利用产业列入增值税全免产品目录,2010年1月1日又颁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对部分废旧橡胶利用产业进行扶持。

根据我国废旧橡胶利用的现状,其发展方式仍应延续中国特色的废旧橡胶综合利用格局,即以再生胶为主,适度发展胶粉,加快以轮胎大企业为主发展翻新轮胎。从统计数据上看,也证明了这条道路是正确的。再生胶一直是我国废旧橡胶利用的主体,占我国废旧橡胶利用总量的71.3%。这一方面解决了废旧橡胶回收利用的难题,另一方面缓解了国内橡胶资源的不足。今后5~10年内,再生胶仍将在废旧橡胶利用行业占重要地位。中国是世界第一轮胎生产大国,轮胎产品档次较多,对再生胶将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较大的需求量。

从长远发展来看,胶粉是非常有前途的产品,尤其在建筑、公路用材料等方面市场潜力较大。目前胶粉在国外废旧橡胶利用方面占有较大的比例,但在中国推广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要循序渐进,通过改进胶粉的质量和应用,并进一步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才能使胶粉的发展达到理想的状态。

据了解,翻胎是旧轮胎利用的最好方式。中国轮胎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努力,产品质量已经达到国外水平,但我国在轮胎使用方面还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超载以及不重视轮胎磨耗导致可供翻新的合格旧轮胎数量不足,轮胎翻新率低。翻胎的发展离不开整个轮胎工业的发展和轮胎质量的提高,同时翻胎行业本身的技术及设备水平也要提高。

目前国内已形成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四川等十大区域为主的废橡胶综合利用格局,但区域间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地区生产方法原始粗放,环保治理不完备。虽然主流再生橡胶企业污染物治理已达到并超过国家标准,但也存在少数不规范生产的小、乱、差企业。从产品结构来看,2010年特级轮胎再生橡胶仅占再生橡胶总量的14%~15%,三元乙丙、丁腈、氯丁及特种橡胶中的氟橡胶、硅橡胶尚未得到量化应用,产品附加值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完成的《废轮胎橡胶综合利用行业准入条件》于2011年内出台。这个准入条件强调,今后,新建、改扩建废轮胎橡胶加工利用项目,将鼓励采用无害化回收、环保型利用方式,年综合处理能力不得低于2万吨,必须采用节能环保技术与生产装备,新建项目投资中自有资金比例不得低于50%。已经建立的废轮胎橡胶加工利用企业,废轮胎橡胶年综合处理能力不得低于1万吨。废轮胎橡胶加工利用过程中,要对废橡胶部分100%利用,对废轮胎橡胶中的废纤维、废钢丝进行回收并100%利用;企业不具备利用条件的,应委托其他企业进行再加工利用,不得丢弃、倾倒,焚烧与填埋。准入条件提出,新建和改扩建废轮胎橡胶加工利用企业必须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及设备。准入条件要求,废轮胎橡胶加工利用企业的主要生产、检测、实验设备及公用工程、生产辅助设施等必须符合国家、行业相关规定要求。

轮胎翻新处在废旧轮胎综合利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最前端,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再生橡胶是橡胶工业的重要原料,应努力实现清洁生产和产品的升级换代;胶粉在公路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等非橡胶工业领域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热裂解和热能利用等其他废旧轮胎利用方式有必要进行技术储备,贴近特定市场领域开展针对性的开发研究。

“十二五”期间,我国应尽快建立起规范的废轮胎回收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宽松的财政政策,解禁废轮胎进口,以此推动废轮胎再生利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中国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纲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废旧轮胎中子午胎比例将占90%~92%。为了适应废旧轮胎产品结构的变化,有效利用废旧子午胎橡胶部分的最大剩余价值,必须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优化产品结构。以环保和节能减排为中心,以提高废旧橡胶剩余利用价值、优化产品结构。

发展规划提纲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仍将坚持以再生胶为主、同时发展翻胎和胶粉的中国特色废橡胶综合利用格局;要控制产能过热膨胀,保持年均10%的稳定增长,“十二五”末废旧橡胶综合利用率应达到85%,再生胶年产能达到418万吨、胶粉50万吨、翻胎2 200万条。

“十二五”期间废橡胶利用的工作重点:一是优化翻胎工艺,使用预硫化胎面技术的翻胎中全钢子午胎翻胎年产能达到1 500万条,轻载、农用、工程胎翻胎达到700万条;二是借鉴相邻学科的优势,研发新一代无臭味、无迁移污染的新型再生活化剂和再生软化剂,无臭味再生胶产量达到总产量的70%;三是扩大特级轮胎再生胶规模,到“十二五”末其比例达到再生胶总产能的15%,年产能达到50万吨;四是合理利用废半钢子午胎资源,生产再生胶和公路改性沥青专用硫化胶粉,年产能分别达到80万吨和45万吨;五是稳定丁基再生胶生产,扩大三元乙丙胶、氯丁胶、丁苯胶以及氟橡胶和硅橡胶等再生合成胶产能,其占再生胶总产能的比例由“十一五”的8%提高到20%,“十二五”末年产能达到85万吨。

上一篇:环境监测项目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行政执法行政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