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训计划范文

2024-03-09

职业卫生训计划范文第1篇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广大员工了解国家有关新安全生产法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公司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隐患识别能力和预防能力,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熟悉公司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的后果、防范措施及应急措施,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和防治能力,自觉维护相关权益。

二、培训对象

上岗前的员工,在岗期间的员工,调岗员工。

三、培训内容

1、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相关标准等。主要包括《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条例》等。

2、上级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文件、会议精神。

3、公司制定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5、工伤保险的相关规定、工伤鉴定级别和范畴。

6、公司配备的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

7、公司存在粉尘、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的种类、产生的后果、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理措施等。

四、培训形式

1、定期开展各种安全培训。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培训。培训地点:会议室。

2、不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包括职业卫生公告栏公布内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中文警示说明牌板的内容、上级有关职业卫生文件及会议精神等。

五、培训要求

1、公司各系统、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职业卫生培训,把该项工作抓好、落实好,大力宣传职业卫生培训的重要意义,组织开展好公司组织的定期培训和本单位的日常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同时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意识和防治能力。

2、参加职业安全和职业卫生培训的人员不得迟到、早退和无故缺勤,否则每人次罚款50-100元。

3、培训考试不合格者,严禁上岗作业,至到补考合格后方可上岗。

山东XXXX科技有限公司

职业卫生训计划范文第2篇

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范围

我国卫生部规定的职业病共分为九大类:

1. 职业中毒: (1)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铍病;(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7)钒及其化合物中毒;(8)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9)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砷化氢);(10)砷化氢中毒;(11)氯气中毒;(12)硫化氢中毒;(13)光气中毒;(14)氨中毒;(15)氮氧化合物中毒;(16)一氧化碳中毒;(17)二硫化碳中毒;(18)硫化氢中毒(19)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铅中毒;(20)工业性氟病;(21)氰及腈类化合中毒;(22)四乙基铅中毒;(23)有机锡中毒;(24)羰基镍中毒;(25)苯中毒;(26)甲苯中毒;(27)二甲苯中毒;(28)正乙烷中毒;(29)汽油中毒;(30)有机氯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31)二氯乙烷中毒;(32)四氯化碳中毒;(33)氯乙烯中毒;(34)三氯乙烯中毒;(35)氯丙烯中毒;(36)氯丁二烯中毒;(37)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38)三硝基甲苯中毒;(39)甲醇中毒;(40)酚中毒;(41)五氯酚中毒;(42)甲醛中毒;(43)硫酸二甲酯中毒;(44)丙稀酰胺中毒;(45)有机磷农药中毒;(46)溴甲烷中毒;(49)拟除虫菊脂类农药中毒;(50)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可以诊断的中毒性肝病;(51)根据《职业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自理原则总则》可以诊断的其它职业性急性中毒。

2. 尘肺 (1) 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炭黑尘肺;(5)石棉肺;(6)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毒尘肺;(9)陶工尘肺;(10)铅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

3. 物理因素职业病 (1) 中暑;(2)减压病;(3)高原病;(4)航空病;(5)局部振动病;(6)放射性疾病(急性外照射放射病、慢性外照射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烧伤)。4. 职业性传染病 (1) 炭疽;(2)森林脑炎;(3)布氏杆菌病。

5. 职业性皮肤病 (1) 接触性皮炎;(2)光敏性皮炎;(3)电光性皮炎;(4)黑皮病;(5)痤疮;(6)溃疡;(7)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可以诊断的其它职业性皮肤病。

6. 职业性眼病 (1) 化学性眼部烧伤;(2)电光性眼炎;(3)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

7. 职业性耳鼻喉疾病 (1)噪声聋;(2)铬鼻病

8. 职业性肿瘤 (1) 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3)苯所致白血病;(4)氯甲醚所致肺癌;(5)砷导致的肺癌、皮肤癌;(6)氯乙烯所致血管肉瘤;(7)焦炉工人肺癌;(8)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9. 其它职业病 (1) 化学性烧伤;(2)金属烟雾热;(3)职业性哮喘;(4)职业性变态反应肺泡炎;(5)棉尘病;(6)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7)牙酸铁病。

职业病的特点

有明确的病因,职业危害因素和职业病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病因和临床表现均有特异性;职业因素的数量,决定了职业病的有无、轻重、缓急,即有剂量-反应的关系;有特定的发病范围,同样工作的其人,按照上述规律而发生不同的反应;控制病因和发病条件,即去除职业因素,可有效地降低其发病率,甚至使其绝迹或明显的改变职业危害因素的作用特征。如能早期发现,及时合理处理,预后较好,康复也容易;治疗方法,大多是对症的,目前较少有特效方法,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中发病。少数毒物(如铅、汞、镉、苯、二硫化碳等)可对中毒者的子代发生不良影响。因此,职业病是一类人为的疾病,其发生和发展规律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及职业病的防治工作的好坏直接有关。关键在于全面执行三级预防。 什么是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是造成职业病的原因,为便于了解和操作,卫生部发布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10类,并详细列举了有关行业和工种,是用人单位明确职业病危害控制内容,劳动者了解哪些工作可能造成职业病,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开展职业卫生检查的依据。

这10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分类

(1) 化学因素:①各种毒物引起的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职业肿瘤;②一些不溶或难溶的生产性粉尘引起的尘肺。

(2)物理因素:①高温、低温引起中暑或冻伤;②高湿使两手等处发生皮肤糜烂,促使皮肤病的发生;③高低气压,如潜水员及沉箱工的减压病,高山高原地区的高山病;④噪声引起的难听或耳聋,并对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也有不良影响;⑤振动,两上肢的局部振动引起血管痉挛、溶骨症及骨坏死。全身震动对神经系统、血管等也有不良影响;⑥电离辐射如X线、γ射线等引起的放射病;⑦非电离辐射中的微波与高频电磁场,场强过高可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⑧光线、紫外线引起电光性眼炎,红外线引起白内障,照明过强过弱引起眼疲劳;⑨机械刺激或击伤。

(3)生物因素:①微生物:布氏杆菌、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职业性传染病;发霉的谷尘、蔗尘中耐热性放线菌引起的农民肺、蔗尘肺和蘑菇肺;后三种疾病都属于与免疫有关的变态反应性肺泡炎;②昆虫和尾蚴引起谷痒症和稻田皮炎;③水生动物的体液,如明虾及一些海鱼表层体液中含有能溶解皮肤角质层的特殊组分;④植物,如黄山药可引起支气管哮喘;⑤各种生物的蛋白质,如牲畜蛋白质及稻壳的细尘大量吸人后引起发热。

(4)劳动损伤性因素:主要由于有关器官及肌群等长期紧张劳动过度疲劳或不适当的强迫性体位或工具引起的职业性肌肉骨胳损伤疾患,如局部肌肉疲劳和全身疲劳,反复紧张性损伤和腰背痛等。

职业多发病的特点

工作有关的疾病的特点为:其他职业人群也会发生这种疾病;职业因素可以促使疾病的发生和加重是多种发病因素之一;不是唯一的直接致病因素,或者职业因素只是诱因和加重因素;调离读职业或改善劳动条件后,该病可以缓解或停止发展。

职业病防治:

鉴于职业病易防难治的特点,职业病防治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维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生产发展,本公司员工须注意以下几点:

1.员工应自觉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2.车间,班组员工在作业前应按不同工种的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口罩、防毒面具、围裙、胶鞋等)

3.不得在作业场所吸烟,解渴喝茶水或用膳前,应先洗手消毒,搞好个人清洁卫生,

4.接触有毒有物质的岗位人员,下班后不准穿工作服回家进食堂用膳,下班时应脱下更换并经常清洗,防止第三者感染。 5.上下班时必须清理打扫生产现场,确保生产区域整洁卫生。 6.勤洗手,洗脸,下班后应冲凉,讲究个人卫生。 个人防护用品有哪几种类型,各起什么作用?

个人防护用品在预防职业危害的综合措施中,属于第一级预防部分,当劳动条件尚不能从设备上改善时,还是主要防护手段。在某些情况下,如发生中毒事故或设备检修时,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可起到重要的防护作用。

个人防护用品有防护服装、防护鞋帽、防护手套、防护面罩及眼镜,隔音器,呼吸防护器,皮肤防护剂等。

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隔热屏蔽和吸收过滤的作用。

起到隔热和屏蔽作用的有防护服装、口罩、帽、手套、防护面具、隔音器等。例如,根据接触职业的主要生产性有害因素,可以分别装备防尘、防酸碱腐蚀、防高温辐射和防放射性物质粘污的防护服装等;根据噪声的频谱和强度可装备内耳或外耳隔音器等,用以减小劳动者直接接触或受污染的程度,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起吸收和过滤作用的有防护眼镜和呼吸防护用具。例如,防护眼镜片可选择地吸收过滤紫外线等;过滤式防毒面具能吸收过滤有毒气体和粉尘等。

在选择个人防护用品时,不仅要注意防护效果,还应考虑是否符合生理要求,便于利用。在使用时还需加强管理和检查维护,才能达到应有的防护效果。 呼吸防护器的作用是什么?

呼吸防护器包括防尘口罩、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等,种类甚多。根据结构和作用原理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大类。

(1)过滤式呼吸防护器,也称净化式防护器。机械过滤式适用防御各种粉尘、烟或雾等有害物质,常称为防尘口罩。性能好的口罩能过滤掉细尘,并有较好的通气性,阻力小。这类口罩使用一段时间后,因粉尘等阻塞滤料孔隙,阻力会增大,须注意更换滤料。化学过滤式适用防毒,也称防毒面具。薄橡皮制的面罩,用一软管或直接连接药盒。如有害物质不刺激皮肤,可只用一个连接药盒的口罩。因要净化的毒物不同,需选用不同的滤料。常用的滤料活性碳对各种气体和蒸气都有不同程度的吸附作用。

职业卫生训计划范文第3篇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组织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知识、操作规程、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制度。

二、依据

以下文件是制定和执行本制度的主要依据,其他现行的相关文件也适用。

1、 《职业病防治法》

2、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2012)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

3、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2012)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9号

4、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止指南》GBZ/T225-2010

5、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58-2003

三、职责

1、 公司总经理是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赋有主要责任,职业卫生领导小组赋有专业管理职责;

2、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公司综合办公室和职业卫生领导小组;

(1)主管部门对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宣传普及职业健康知识,督促员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指导员工正确使用预防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防护用品;

(2)主管部门应根据法律规范等的要求、公司实际情况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宣传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3)主管部门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3、 其他各部门、车间对本部门的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工作负责。

(1)实行各部门(车间)负责人负责制,分别对本部门(车间)的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工作负责;

(2)安全员、技术员对分管岗位人员的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工作负责。

4、 如果因培训不符合,导致用人岗位发生职业危害事件(事故),除了公司负责外,同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四、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内容

1、 职业卫生宣传

(1)公司利用公示栏、黑板报(墙报)、厂报、公示栏、会议、培训、张贴标语等形式定期开展职业健康宣传;

(2)部门(车间、班组)要利用班前班后会、安全报阅读、现场岗位职业危害讲解以及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公告栏等进行职业卫生宣传。

2、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1)培训内容

①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

② 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③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④ 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和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

⑤ 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基本技能等;

⑥ 职业危害事故案例。

(2)培训的对象及方式

① 公司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参加经安监部门认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并持证上岗,根据证件有效时间,到期进行复训;

②入厂新员工职业卫生与安全教育培训,凡入厂新工人、新调入人员、新分配的大中专学生、来厂实习人员,由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公司、车间、班组三级职业卫生与安全生产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成绩归档存查。

3、 “三级教育培训”划分

(1)公司教育培训由主管部门负责,教育内容:

① 党和政府关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方针、政策、法令,《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止指南》、《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等;

② 公司安全生产奋斗目标、管理组织、实施措施及生产工艺基本情况;

③ 综合安全知识,公司主要危险区域和典型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④ 公司的各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⑤ 公司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治知识。

(2)车间级安全教育由车间(专、兼职安全员)负责组织进行培训,教育内容:① 本车间安全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流程;

② 本车间的安全技术规程、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安全制度与规定;

③ 本车间的主要职业卫生危害因素和典型事故的经验教训以及防范措施。

(3)班组教育由班组长或指定专人负责进行培训,主要内容:

① 本班组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流程;

② 本班组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急防范措施;

③ 本班组岗位劳动保护用品佩戴、使用规定;

④ 本班组主要设备性能及安全规程以及主要环节的危害防范注意事项;

⑤ 本班组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规定。

4、 调换新岗位和采用新工艺人员的教育培训

(1)凡调换新岗位人员和采用新设备、新工艺的岗位人员,要重新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职业卫生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内容按“入厂新员工职业卫生与安全教育培训”要求执行;

(3)采用新设备、新工艺的岗位人员,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技术培训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告知岗位工人,新设备、新设备存在的危害因素、注意事项以及防范措施。

5、 一般员工安全教育培训

(1)由公司每年对车间、班组、专职安全人员进行一次安全管理和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培训,并考试存档。要求必须有签到表、教案、考试卷纸及考分花名册。

(2)为了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防治职业危害意识,增强安全责任感。公司每年必须对在员工人进行不少于二十小时的安全教育培训,要有计划、签到表、培训教案、考试卷纸及考分花名表。

(3)培训方式:定期教育与不定期教育相结合,采用课堂教学、观看录像、现场教育、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邀请专家等形式;

五、培训时间: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执行

六、建立员工培训教育档案资料:

①三级安全教育卡;

②员工的安全试卷;

③相关培训证书的复印件;

④其他有关资料。

职业卫生训计划范文第4篇

[摘           要]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的职业道德素养,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中职护理专业课实训教学问题,并针对性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的职业道德素养下,中职护理专业课实训教学策略。期望能进一步提升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养,促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素养;护理专业;实训教学

新时期,人们对于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护理专业实训教学中,要提升学生专业护理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还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注重实训教学方法优化,在教学中实现实训教学与职业素养培养的综合发展。

一、研究背景

中职院校护理专业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中职院校仅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水平较低,这使得学生步入社会后,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难以适应岗位发展需要。新时期,国家对于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就应当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念,这样能优化护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进而实现抽象知识理论与社会实际问题的结合,使得学生做到知、情、意、信、行的协调统一,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中职护理专业课实训教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设计中,以《心肺复苏术》实训教学为例,重点调查实训教学现状及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情况,从中发现中职护理专业课实训教学问题并给出应对措施。本次调查选取我校18级护理1~3班、19级护理1~3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总计发放调查问卷288份,有效回收问卷288分,回收率为100%,调查对象分布见表1。

调查问题设计中,具体问题通过分条设计,分单选、多选多种形式,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1)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知情况;(2)心肺复苏术实训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况;(3)学生职业发展情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有60%的学生认为在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训教学中,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很有必要,这部分学生认为: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能实现德育与智育的相互呼应,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然而有的学生反映,当前中职院学生护理专业实训教学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在教学设计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专业课程教育相互分离,这使得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效果有限。(2)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较高的职业操作技能作为支撑,然而在心肺复苏术实训教学中,有部分教学内容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这使得学生对于心肺复苏护理技能的掌握水平有限。(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与实训教学融合的教学环境较差,这使得教学效果未能达到设计目标。

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专业课程教育相互分离问题而言,其根本原因在于中职院校对于护理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从教学过程来看,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护理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就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道德素质教学及学生的影响,然后以此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形式设计、教学内容设计,确保两者的协调性、统一性。然而现階段,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将教学重点放在了专业护理技能培训上,这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仅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未能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及职业发展。而就教学方法而言,教师仍处于教学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够,教学效果有限;同时部分教师未能充分分析本专业特点,并且对于学生知识结构、认知能力、思维特点缺乏考虑,这使得教学方法选择应用不够灵活,适用性不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的职业道德素养与专业课实训教学融合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受教学资金有限的影响,中职院校在实训教学中的资源投入相对有限,目前,有部分中职院校能使用经费建设专业护理技能培训实验室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这使得很多实践教学活动难以开展,阻碍了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四、中职护理专业课实训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的职业道德素养融合应用

(一)注重护理专业实训教学与职业道德素养融合设计

教师应从教学设计、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优化,在整体优化中,考虑课时设计、学生参与程度、教学方法适用性、教学内容针对性等要素,尽可能地将抽象的思想理念转化为生动丰富的实践活动[2]。譬如,针对《心肺复苏术》实训教学目标设计,要将学生对于心肺复苏术技能掌握情况与“敬业”理念联系起来,使得学生重视专业技能学习;另外,当前临床护理强调以人文本,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有意识地融入“友善”理念;这样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护理实训教学的结合,提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为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二)强化护理专业实训教学方法优化

传统教学实践中,针对《心肺复苏术》教学内容,教师会讲授较多的理论知识,学生实际练习少,这使得学生在心肺复苏操作中存在一定的误区。譬如,在进行意识、呼吸、脉搏判断时,会出现判断时间过长或忘记判断问题;而在开放气道操作中,容易出现气道未开放和开放不够问题,此外,在人工呼吸时,容易出现吹气量不足、漏气、出气量过大过小等问题。新时期,要确保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就必须从最基本的护理操作做起,使得学生掌握基本的护理技能。具体而言,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思维特点及兴趣爱好,随后采用多媒体教学、分组实训教学等方式,提升学生心肺复苏术护理的操作能力。而在传授学生先练单人心肺复苏术技能时,应教授学生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触摸颈动脉等操作的具体要领,在教授中,采取边教边学,边熟悉步骤边练习动作的方法,当学生出现动作错误时予以纠正,然后让其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

(三)为护理专业实训教学与职业道德素养融合创设良好环境

中职护理专业实训教学中,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还应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首先,中职护理专业首先应注重自身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要求内在文化属性符合本校特色,且融合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能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领。其次,在开展护理专业教学时,应积极宣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精神的主旋律,确保校园学习生活氛围的积极性,继而从个人层面实现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培养。最后,确保学生适应职业发展需要是中职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学中,还应通过职业规划课程进行学生的有效引导,并在职业规划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3]。

五、中职护理道德素质培养效果

本次研究中,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的职业道德素养在中职护理专业课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知、心肺复苏教学方法使用、教学环境评价、教学效果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考虑。单项评价分值为1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专業实践教学效果越好,学生职业道德素养越高。采用SPSS25.0对数据进行处理,P<0.05表示数据差异明显(见表2)。

由上表可知,我校19级护理1~3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知、教学方法使用、教学环境评价、教学效果评价的得分明显较高,这表明中职护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中,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出发,进行教学方法优化,能有效提升实训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

六、结论

价值观是人们通过实践论证而总结出来的,其充分地展示了人们看待事物的观念和人们内心的真实需求。中职护理专业实训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必要性,然后将其用于教学实践,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才能有效地提升护理实训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一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专业课的路径探析:以电子类实训教学为例[J].科学咨询,2018(3):31-32.

[2]蒋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护理专业课程的策略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7):246-248,251.

[3]陈建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职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65(31):169,171.

编辑 张 俐

职业卫生训计划范文第5篇

第1题: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实质上是( 所有人力资源规划的总称 )。

第2题: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一般在(五年)以上。

第3题:在企业中,( 直线职能制 )是一种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

第4题:直线制是一种最简单的集权式组织结构形式,又称( 军队式结构 )。

第5题: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 300 )%的工资报酬。

第6题:岗位评价的结果可以是分值形式、等级形式,也可以是排序形式,但是我们最为关心的是(岗位与薪酬的对应关系)。

第7题:岗位评价方法中成本相对较低的是( 排列法 )。第8题:关于分类法的不正确描述是( 对精度要求高 )。

第9题:工作岗位分析与评价的目的在于明确每个岗位的( 相对价值 )。

第10题:劳动者实际劳动给付的对象是(接受单位 )。

第11题:受派遣劳动者的工资和社会保险是由(劳动者派遣机构 )支付。

第12题:( 人的发展 )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高目标。

第13题:( 创新能力结构体系 )不属于人力资源创新能力运营体系。

第14题:( 美国模式 )不属于人力资源组织开发的方法。

第15题:( 科技手段 )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的手段。

第16题:在管理内容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以人为中心 )。

第17题:在管理形式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 动态管理 )。

第18题:在管理方式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采取( 人性化管理 )。

第19题:在管理策略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 战略与战术相结合 )。

第20题:在管理技术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追求科学性和艺术性)。

第21题:在管理体制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 主动开发型 )。

第22题:在管理手段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以计算机为主 )。

第23题:在管理层次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处于决策层 )。

第24题:企业管理的核心是( 人的管理 )。

第25题:( 员工的引进与培养 )不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

第26题:校园招聘的优点是( 学生的可塑性强 )。

第27题:所谓( 遮蔽广告 ),就是在招聘广告中不出现招聘企业的名称。

第28题:准备在北京地区招聘90名超市收银员,最合适的招聘信息发布渠道是( 报纸 )。 第29题:选择报纸刊登广告的好处是( 为公司做了广泛宣传 )。

第30题: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同一单位招聘申请表项目是相同的 )。

第31题:( 加权招聘申请表 )是根据企业过去的统计资料,或者由社会权威机构对应聘者的条件,按照重要程度确定相应的权数,从而对应聘者自身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的一种表格形式。 第32题: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实质上是( 企业各类人员需求的补充规划 )。

第33题:人力资源规划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占有( 重要地位 )。

第34题:岗位分析为企业员工的考核、晋升提供了( 基本依据 )。

第35题:岗位分析的最终成果是制作出岗位说明书和( 岗位规范 )。

第36题:( 工作扩大化 )能使员工完成任务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发生变化。

第37题:岗位设计工作的人手点不包括( 劳动关系的改善 )。

第38题: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 工作分析 )。

第39题: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是( 因事设岗 )。

第40题:根据生产总量核算定员人数属于( 按劳动效率定员 )。

第41题:( 企业基本制度 )被称为是企业的“宪法”。

第42题:( 共同发展的原则 )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原则。

第43题:不属于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基本要求的是( 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收益性 )。 第44题:( 态度 )是人对某种事物或特定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 第45题:( 工作满意度 )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

第46题:最早提出组织承诺的是( 贝克尔 )。

第47题:( 组织承诺 )与缺勤率和流动率成负相关。第48题:( 社会知觉 )是指个体对其他个体的知觉。

第49题:( 首因效应 )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所产生的强烈影响。

第50题:( 光环效应 )是指当对一个人的某些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就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

第51题:( 归因 )就是利用有关的信息资料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第52题:(内因)是指导致行为或事件的行为者本身可以控制的因素,包括行为者的人格、品质、情绪、心境、能力、需要和努力程度等。

第53题:下列不属于内部招募优点的是(费用较高)。

第54题:选择招聘渠道的主要步骤有:①选择适合的招聘方法;②分析潜在应聘人员的特点;③确定适合的招聘来源;④分析单位的招聘要求。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4231 )。

第55题:参加招聘会的主要步骤有:①准备展位;②招聘会后的工作;③招聘人员的准备;④与协作方沟通联系;⑤招聘会的宣传工作;⑥准备资料和设备。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163452 )。

第56题:下列属于外部招募方法的是( 熟人推荐 )。

第57题:关于发布广告,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广告是内部招募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

第58题:下列不属于借助中介的是(校园招聘)。

第59题:对于高级人才和尖端人才,比较适合的招聘渠道是( 猎头公司 )。

第60题:校园招聘亦称上门招聘,即由企业单位的招聘人员通过到学校招聘、参加毕业生交流会等形式( 直接 )招募人员。

第61题:面试不能够考察( 内在潜质 )。

第62题:下列不属于面试考官在面试中的目标的是( 决定应聘者是否被录用 )。

第63题:从内容上看,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区分为(不选企业组织费用规划 )。

第64题:企业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基本原则包括( 不选标准化原则 )。

第65题: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属于询问法的方法有( 不选行为记录法 )。

第66题:组织结构设计后的实施要则包括( 管理系统一元化原则、明确责任和权限的原则、分配职责的原则 )。 第67题:企业组织信息的采集方法有( 不选媒体采访 )。

第68题:岗位调查的方式主要有( 面谈、现场观测、书面调查 )。

第69题:岗位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不选本岗位在职人员的姓名)。

第70题:岗位调查的目的是( 不选未进行岗位分析提供材料 )。

第71题:工作岗位研究的原则包括( 不选经济性原则 )。

第72题:企业员工分类方式包括( 不选按职务类别分类 )。

第73题:内部招募来源有( 不选校园招聘 )。

第74题:人员招聘信息包括( 空缺岗位、工作描述、任职资格 )。

第75题:招聘广告的设计原则( 不选广告宣传 )。

第76题:撰写招聘广告应该注意( 内容真实、合法、简洁 )。

第77题:招聘申请表的特点是(节省时间、准确了解、提供后续选择的参考)。

第78题:公司简介的作用( 不选吸引行业内精英 )。第79题:属于编写公司简介原则的是( 全选 )。 第80题:企业人员选拔的意义( 保证组织得到高额回报、降低员工的辞退率与辞职率 )。

第81题:背景调查的内容包括( 全选 )。

第82题:假文凭的识别方法有( 观察法、提问法、核实法、网上查询 )。

第83题: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从内容上看,可以区分为(不选企业组织变革规划)。

第84题:工作岗位分析信息主要来源于( 全选 )。

第85题:为了使岗位工作丰富化,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有( 不选任务重要性 )。

第86题:岗位规范的内容包括( 不选工作权限 )。

第87题:工作说明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不选任职职员的详细信息)。

第88题: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不选能级原则)。

第89题:按照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企业定员标准可分为( 单项定员标准、综合定员标准 )。

第90题: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有( 全选 )。

第91题:审核人工成本预算时,应做到(全选)。

第92题: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原则包括( 不选标准化原则 )。

第93题:内部选拔的缺点有( 容易出现不公现象、容易抑制创新 )。第94题:外部招募的不足有( 全选 )。 第95题:关于借助中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全选)。第96题:下列属于网络招聘优点的是( 全选 )。 第97题:下列符合笔试描述的是( 不选成绩评定也比较主观 )。

第98题:下列属于简历中客观内容的是( 不选对自己的个性描述 )。

职业卫生训计划范文第6篇

摘 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条件,通过研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机制,总结以企业为主导的建设与管理模式的弊端,探索以学校为主导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即实现真实的生产环境,真实的产品生产,又满足教学需要的贴合当前实际的建设模式。

关键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学校主导 可持续发展

The campus productive practice base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ZHANG xuning

(jiangme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guangdong jiangmen,529090)

Key words:the campus productive practice base school dominan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校內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定义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高职院校在校内通过新建或改造原有实验实训室、引企入校、创办专业公司和组建研究所等方式,依据工厂化、车间式进行布局和设备选型,参照企业员工管理、成本控制、质量监控、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等管理模式建立起来,具有生产功能的学生实践教学场所。因此,实践教学功能和生产功能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两大基本功能,学生通过产品生产的真实过程。实现提升职业技能、培养职业道德的实践教学目标。

校内组织生产性实训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最大的区别在于目标不同:校内生产性实训,以培养人为主要目标,而企业生产的主要目标是赢利,正是目标上的区别,决定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不是生产的“机器”,而是“职业人”的培养。在实训过程中产品的选择需具有典型性、递进性,参加实训的学生和学生实训的岗位具有轮换性。

2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与使用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个职业院校都在尝试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其建设模式、运行机制、管理模式不尽相同,都在探索之中。在管理和运行中也存在各种问题。

从实践来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建设与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2.1 建设难度大,建设模式单一

企业在基地建设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缺乏人才战略的长远规划和承担提升人口素质的社会责任;因此,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往往是学校热情很高,企业却比较冷淡。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还缺乏更广阔的思路和能够提供借鉴的经验。学校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还不够;政府和相关部门缺乏法律制度和具体方案的指引。

由于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投资大,运行难度大,目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多以“引企入校”的模式建设,学校出场地,企业投资建设,并组织生产管理,企业人员和学校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造成学校在教学上的被动。

2.2 基地功能发挥不当,开发不力,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引企入校”的模式中,学校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企业注重生产效益;生产目标与实训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实施原则和方法的差异,生产会妨碍实训,实训也会影响生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重生产、轻实训的现象常常发生,企业经常以生产工艺复杂、工期紧、安全责任重大等理由减少学生参与生产实训的人数和时间,弱化了校内基地最重要的实践教学功能;对基地的技能考证、社会培训、技术研发和成果展示等其他功能开发不力,导致基地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明显,不能扩大校企合作共赢的结合点,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3 基地实践教学的组织水平较低,不能达到生产性实训的目的

(1)实训内容缺乏典型性、递进性和系统性。引进的企业生产什么产品,学生就实训什么内容。实训项目安排随意,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对接程度低,实训的生产过程和产品缺乏典型性和递进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校外基地缺乏互补性。

(2)实训目标模糊、实训方法机械。以单一的生产环节取代完整的工作过程,只重视生产环节的操作规范、安全管理、时间和耗材的控制,忽视实际生产前的任务分析、设备和原材料备选方案的论证,工艺方法和人员组织的优化、员工素养的要求、标准的制定,也不重视生产后的产品验收、评价与反思以及对产品没计及工艺的改进等。过于顾虑安全风险和时间成本,实践教学方法以灌输为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激发不够。

(3)实训指导教师数量不足、指导水平低。学校的老师往往实践技能比较弱,企业师傅只知道怎么做,但缺少教的经验;既懂做、又懂教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这种重硬件轻软件、实践教学组织水平低的状况,根源在于学校没有实现从“引企入校”到“引企入教”的提升。

该文依托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专业多年来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的实践经验,以优化校内实训资源,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为基本出发点,完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日常管理的各项制度及方案,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

3 改革思路

首先,生产性实训基地要有真实的生产过程,就必须有产品。学生只有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去动手,并且加工真实的产品,才能学到真本领。比如机械专业的学生,只有参与到真实生产环节中的工艺准备、毛坯准备、热处理、机加工、测量、检验等各个环节,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去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想办法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加工精度、降低废品率,这样才能真正将书本上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快速提升职业素养。模拟加工,或者没有精度要求的加工,充其量只能熟悉机床。

其次,为了满足教学需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要以学校为主导。以多年的实践教学管理经验和对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与管理体制探索,我认为:企业是以追求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学校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以企业为主的“引企入校”模式是不能满足生产性实训教学要求的。相比较而言,以前本科院校校办工厂的教学效果比目前的“引企入校”还要好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以学校为主导,教学与生产并重。如果以教学为主,势必影响生产,很难有合适的企业愿意放弃生产效益来满足教学需要。所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不能依靠企业,要靠学校自己。

第三,生产性实训基地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效益。由于投入大,如果没有生产效益,就不可能持续发展。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投入资金大,投入回报率很小;维持生产、实训需要投入大量的原材料、刀具量具、设备维护费用等,如果没有效益,学校是无法承担如此大的费用的。对于学校来说,最难的就是市场开发,有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才能有效益,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分步骤进行。

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并且正在不断地实践当中。主要围绕四个步骤展开,(1)将校内现有资源优化整合,提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生产能力。(2)选择适合的合作企业和适当的产品,变“引企入校”为“引产入校”,以外协加工和技术服务为主。(3)结合生产安排改革教学设计,改革管理模式和考核机制。(4)提高自身能力,支持师生创业项目,自主研发产品,实现可持续发展。

4 探索与实践

首先,我们以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为载体,在央财支持的实训基地和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有意识的整合资源。

结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整合原有的机械加工实训室、模具制造实训车间、数控实训车间、钳工实训室等实训资源,增加了慢走丝线切割机、中走丝线切割机、深孔机、四轴加工中心、五轴加工中心等设备,完善功能和管理体制,达到设备、场地优化。结合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适应当前先进制造技术的产品加工需要,新建先进制造技术实训中心,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和生产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次,发挥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合作机制,走出第一步。

在学院牵头成立的“江门市职业教育联合会”的框架下,加强与已有合作基础的企业合作。比如:与“引企入校”的智盈五金制品厂的合作,引入该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实践教学设计;在承接外来模具设计与制作中,与该企业技术人员密切合作,设计、试模可以在该企业进行。加强与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新会天健钢家具有限公司和新会宝力电器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选择企业适合的学生实训的零件或产品作为学生实训项目。

第三,大力推进协同融通的人才聘用机制,满足实训教师需求。

针对实训指导教师对企业核心岗位不熟,企业员工对教学管理不精的问题,与智盈五金制品厂、新会天健钢家具有限公司和新会宝力电器有限公司,共同建立校企双方协同融通的人才聘用机制。使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逐步实现工作团队的“同一”—— 相同的管理,一样的待遇;建立学校教师与企业人员身份协同融通机制,鼓励校企双方人员的相互聘任和兼职,即企业的技术和业务主管到学校承担专业实践课的教学,参与课程的开发,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教师在企业担任具體的技术或业务工作,参加企业一线的产品生产工作。

第四,加强服务意识,实现造血功能。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服务教学科研的能力,为科研提供设备和加工服务;支持师生创业项目,以校内电工电子实训、机电设备维修实训、汽车电器实训、汽车空调实训等实训项目为突破口,鼓励老师自主研发实训器材和实训设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服务为开端,逐步发掘自主产品,走向市场。

第五,轮班实训,以旧带新,熟手带新手,解决实训学生不能加工产品的问题。

学生进入实训阶段,不能立即单独操作设备,生产产品。需要将技能竞赛与实训教学结合,在全系范围内选拔成立兴趣小组,日常生产工作由兴趣小组具体负担,从中选拔技术能手参加技能竞赛;实训班级分批分组进行实训,以熟手带生手,逐班轮换,解决生产与实训脱节的问题。

最后,创新管理手段,完善考核机制。

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推进项目化管理,同时,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应打破原先的管理模式和薪酬制度,不分是从企业聘用的人员还是校内指导教师,薪酬与学生生产的产品质量和数量挂钩,与学生实训成绩挂钩。

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思路的实践探索,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机电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基地原来只单纯承担教学任务,年投入刀具、原材料经费约40万元,通过两年的实践探索,目前基地每年承接社会企业零件加工、模具制造等项目,产生效益20余万元。另外,基地积极服务于教改、教研、学生科研、技能竞赛等项目,目前,一批师生自主研发的教具与设备正在试产中,比如3D打印机研制、桌面数控机床研制等。在进一步扩大社会服务范围,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的同时,下一步将要选择自主产品,走自主造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5 结语

对职业院校来说,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条件,特别对机械、电子、模具、化工等制造类的专业,生产性实训是必不可少的。多年来探索的校企共建模式,多以企业投资为主,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以企业为主导,淡化教学目标,效果不好。以学校为主导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才是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只要创新管理手段,完善考核机制,调动师生的积极主动性,就能走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吴弋,张雪娟.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探索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4):118-120.

[2] 孟小雷.中职学校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的初步分析研究[J].华章,2011(29).

[3] 田正芳,胡细东,顾曙光.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及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3(9):35-37.

[4] 刁瑜.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29).

[5] 吴万敏,张辉.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技能训练模式[J].高教探索,2009(5):88-91.

[6] 李萃青,柴换成.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研究及案例分析[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10(4):2-6.

[7] 韦进,沈时仁.商贸类高职“校中厂”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2):175-177.

上一篇:幼小衔接发言稿范文下一篇:折纸花步骤图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