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范文

2023-09-18

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范文第1篇

【内容提要】 曼·辛格政府上台后,吸取瓦杰帕伊政府在经济高速增长中倒台的教训,虽然没有停止经济改革步伐,但却注意谨慎行事,使印度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作者认为,由于曼·辛格政府的坚持,印度经济改革仍将继续下去,印度经济也将在一段时期内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2003-2004年度,印度经济增长率达到8.5%的历史最好水平。执政的印度人民党瓦杰帕伊政府试图趁经济高速增长势头提前举行全国大选,但是在2004年全国大选中却意外落败。国大党组成的团结联盟获胜,曼·辛格出任政府总理。面对坚持经济改革的印度人民党政府的失败,曼·辛格政府继续坚持经济改革。当然,曼·辛格政府吸取前政府在大选中失败的教训,在继续坚持经济改革的同时,也注意实行诸多缓解社会经济矛盾的政策措施,从而使其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某些人性化色彩和谨慎意味。

一、曼·辛格政府坚持经济改革

曼·辛格联合进步联盟政府组成后,于2004年5月27日发布《最低共同纲领》,规定六项执政原则:一是保持和促进社会和谐,加强法制;二是在10年或更长时期内,保证国民生产总值在可持续基础上年增7-8%,扩大就业队伍,使每个家庭有稳定生活来源;三是提高农民、农工和工人福利;四是在政治、教育和经济等方面保证妇女权利;五是对表列种姓、表列部族和少数宗教教徒提供平等机会,特别是在教育和就业方面;六是发挥企业家、工商业者、科学家、工程师和其他专业人员等社会生产力的创造性能量。此外,还对就业、基础设施、行政改革、公营部门、财政和外交等诸多方面提出一些指导性规定和承诺。三年来,曼·辛格政府按照《最低共同纲领》,继续坚持进行经济改革,鼓励公营企业合并,鼓励私营经济发展,加大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力度,鼓励印度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区域贸易协定,坚持进行财政税收及货币金融改革。

1、继续坚持对公营经济的改革。公营部门改革是印度经济改革的重点,也是经济改革的难点。曼·辛格政府对此采取的重要措施是,鼓励公营企业合并。财政部长表示,政府将鼓励公有银行的合并和认购;政府乐于看到由于银行合并会扩大规模从而增强与国际级银行的竞争能力,但政府也不强迫银行业合并。为便于此类并购,印度政府于2005年2月修订《所得税法》。根据现行《所得税法》72A节规定,允许两家银行之间的合并可以抵消利润,而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合并则不允许抵消利润。为此,曼·辛格政府完成了两家国有大公司巴拉特电信公司与马哈纳贾电话公司的合并工作。(注:印度《金融快报》,2004年10月27日。)曼·辛格政府还坚持从公营部门撤资。2006年初政府以平均每股678.24卢比的价格,出售其在马鲁特商业公司8%的股份,价值约156.76亿卢比。政府决定全部退出该商业公司,其在马鲁特汽车公司所剩10.28%的股份将在合适时间出售。(注:印度《金融快报》,2006年1月13日。)

2、继续放松对私营经济的限制。一是鼓励私营部门建立经济特区。商工部部长卡迈勒·纳特在政府决定公布关于经济特区立法时指出,新法案鼓励公私合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特区。新法案颁布后,政府将以公有、私有、合作经济或政府及其代理等形式,陆续建立经济特区。二是允许私营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为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曼·辛格政府允许私营部门对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到2012年印度政府计划投资约1.85万亿卢比建设公路,其中1.5万亿卢比欲通过私人筹资。(注:印度《金融快报》,2006年1月12日。)为适应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引进竞争机制,曼·辛格政府允许私人企业开办铁路集装箱运输业务,鼓励私人企业建集装箱站,开展门到门运输服务,为主要港口货物进出口服务。三是出台发展食品加工业新政策。印度是世界上牛奶产量最多的国家,蔬菜、水果、海产品产量也很大。蔬菜、水果、粮食、牛奶、海鲜等加工主要为私营部门经营,发展迅速。目前该行业已成为重点行业,除已有食品加工外,政府鼓励肉类及海鲜产品加工。

3、继续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一是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加快外商投资申请审批速度。凡投资电力、电信、道路、机场、石油、采矿等基础设施的外商直接投资申请,保证7天内审批完毕。二是提高外资所占比例。政府希望将银行、保险的外商直接投资比例由26%提高到49%,并将电信业的比例由49%提高到74%;在“自动路线”下外资在绝大多数允许部门的比重升至100%。(注:印度《孟买经济时报》,2005年6月2日。)三是扩大外国投资领域。向外资开放零售商业,允许外商以合资形式投资零售业,使印度零售业发展成国际一流水平;原则同意向外资开放房地产市场,包括外资控股100%的独资项目;允许外资参与城镇和住房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放宽外资对国内航空投资的政策,对电信业外资政策、保险法案等也进行修改。(注:印度《金融快报》,2004年10月11日。)四是设立自由贸易仓储区。各地货物运进此仓储区一律免征销售税、货物入市税以及集市税等,并享受经济特区待遇。(注:印度《贸易标准报》,2005年6月9日)五是建立新出口加工区。泰米尔纳杜邦政府与农业加工食品出口开发部门在库达罗尔地区投资238万美元建立腰果出口加工区。六是建立经济特区。通过经济特区新法案,对开发商和区内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包括其在经营前5年免征所得税,随后5年免征50%,再随后5年50%出口利润可用于再投资。(注:印度《经济时报》,2005年5月11日。)政府鼓励海外印度人回国投资。政府与包括花旗集团副董事长、百事公司总裁、美印基金会副会长等侨居美国的印度大亨商谈过在印投资事宜。曼·辛格总理访美时会见了他们并鼓励他们到印度投资。

4、鼓励国内企业走向世界。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一是政府放松对外汇的管制,满足海外商业经营活动所需外汇。二是印度公司加强海外收购。印度公司海外收购数从2003年305项增加到2004年316项,收购金额翻一番多,达93亿美元。(注:印度《商业标准》,2005年5月20日。)三是增加海外投资。如印度开发非洲农业项目,以增加就业机会。继90年代中期在布基纳法索和2001年在塞内加尔农业项目成功后,安得拉邦及邻邦500名印度农民将前往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创办农场。将农业诀窍、技术、设备带往那里,以长期租赁土地、雇用当地农民的方式进行农业种植、加工和销售,并可为印度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带动出口,也可使这些非洲国家扩大就业渠道,提高土地收益,减少农业进口,增加税收。

5、继续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除建立经济特区外,曼·辛格政府采取了许多促进出口的政策。一是积极开展经济外交。印度对外政策的核心是,开展良好经济外交。政府建立高级贸易经济关系委员会,直接由总理领导,成员包括关键经济管理部门部长,负责协调对外经济贸易联系。近年来,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领导人相继访印;印度与泰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与智利签署优惠贸易协定,与新加坡、欧盟等签署全面经济合作协定;印孟缅斯泰自由贸易协定框架在积极进展中。(注:印度《金融快报》2005年5月12日。)二是继续执行贸易自由化政策。除继续降低关税外,印度按照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从2005年4月1日起对信息技术协议中217项IT产品进口免征关税。(注:印度《贸易标准报》,2005年4月1日。)三是充分利用纺织品配额取消的大好时机,取消纺织品配额,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为印度纺织业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印度出台鼓励黄麻生产和出口新政策,成立全国黄麻委员会,对黄麻产业技术改造给予25%的补贴。其目标是全球市场份额占8-10%,成为第二大纺织品出口国。印度纺织业已做好在国际舞台上竞争的准备。(注:印度《金融快报》,2005年5月16日。)四是加速制造业发展,促进制造品出口。通过鼓励私营经济发展和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制造业,要使印度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6、加速进行财政税收改革。一是调整财政投资方向。财政部部长表示:“国大党将会重视到有相当一部分印度人民没有从经济改革进程中获益,在提供高质量初等教育、清洁饮用水、基础医疗保障及乡村公路建设上,我们做得并不好。我们亟待完善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引入增值税。自2005年4月1日起印度引入增值税,这是印度十年来最重要一次税制改革,将对印度经济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印度各邦都组建相应管理机构,其中11个邦还向中央提交议案。引入增值税后,过去征收的中央销售税和附加货物税将逐渐取消。(注:印度《金融快报》,2004年12月31日)三是降低产品消费税。2004年7月新政府决定取消电子硬件产品8%的消费税,目的是促进电子硬件产品的消费与生产,但计算机外围设备的消费税维持8-16%的水平不变。同时,政府决定降低轿车等耐用产品的消费税,以促进其生产和销售。四是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新政府降低石油、钢材、粮食等的进口关税。

7、继续坚持金融制度改革。一是提高外汇存款利率。从2005年4月开始印度银行相继提高外汇存款利率。印度工商联合会银行将美元储蓄账户利率由2.79%提高到3.40%,巴罗达银行将1年期存款利率由4%提高到4.40%,2-3年存款利率由4.40%提高到4.80%。(注:印度《金融快报》,2005年4月3日。)二是运用金融措施控制通货膨胀。储备银行采取一系列金融措施如回收资金、流动性资金调整等来抑制通货膨胀。(注:印度《金融快报》,2004年9月13日。)三是保持外汇市场稳定。印度外汇市场整体秩序良好。2004年3月底至10月21日,卢比对美元汇率下跌5.2%。同期,对欧元汇率下跌7.9%,对英镑汇率下跌4.3%,对日元汇率下跌1.9%。四是使卢比在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随着外汇储备增加,银行金融改革深化,新政府适时允许卢比在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从而向卢比自由化迈出了重要一步。2006年3月印度储备银行成立资本账户兑换研究委员会,提出了推动卢比全面浮动的建议报告。(注:印度《商业标准报》,2006年7月29日。)

二、曼·辛格政府经济改革谨慎

为克服经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新政府对经济改革还是采取比较谨慎的做法。

1、稳步进行公营经济的改革。辛格政府在坚持公营经济改革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支持公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首先,为增加纺织品出口,政府拟对经营较好的国有纺织企业进行技术更新改造,对亏损企业采取与私有企业合资的方式恢复生产经营活力。印度共有119家亏损国有纺织企业,22家经营情况较好,决定进行技术改造,31家拟与私有企业合资,66家经营差的企业关闭。(注:印度《孟买经济时报》,2005年6月17日。)其次,重工业和国营企业部要求政府继续给予国营企业在投标中享受10%的价格优惠政策。根据该政策规定,在项目投标中,即使国营企业出价偏高,但只要不高于私营企业出价的10%,仍然可以中标。(注:印度《经济时报》,2005年7月1日。)再次,放慢从公营企业中撤资的步伐。瓦杰帕伊政府曾经通过减少政府在公营企业中持股的方法,大量从公营企业中撤走资金。此举受到左翼政党的猛烈批判,认为政府贱卖公共资产。为此,曼·辛格政府注意放慢了从公营企业中撤资的步伐。

2、稳步开展对外贸易改革。首先,加强反倾销工作。在对外开放市场后,为了不使外国商品大量涌入影响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印度加强反倾销工作,成为世界上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为切实保护印度工业,缓和由于与一些亚洲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引起的关税征收不平衡的矛盾,印度财政部考虑在基础关税降低5%、最高基础关税降至10%的基础上,对进口产品加收4%的反倾销税。(注:印度《孟买经济时报》,2006年2月17日。)其次,有选择地与外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印度商工部表示,印度不会与中国和海湾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而倾向于同欧盟、韩国、日本等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认为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又是贸易竞争对手,中国商品价格优势不利于印度商品出口,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会危及印度农业和制造业;认为与海湾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会对印度石油化工业产生消极影响。(注:印度《经济时报》,2006年7月23日。)再次,在多边贸易谈判中坚持维护国家利益。印度在与东盟自由贸易谈判中提出将852种产品列入排除产品名单,而东盟要求印度将排除产品数量削减至60种,双方一直僵持不下;印度不愿对东盟国家开放其棕榈油、胡椒粉、茶、咖啡等农产品市场,迫使东盟决定停止与印度进行自贸谈判。印度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中,也是坚持维护国家利益,不愿更多开放市场。

3、逐渐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在放松对外国投资限制同时,曼·辛格政府坚持逐渐扩大对外资开放领域,逐渐提高外资所占比例的原则。印度现行法律禁止外国航空公司持有印度地方航空公司股份。计划委员会将允许外国航空公司投资印航,并与美国和英国达成航班无限制对飞协议,取消航班飞行次数和飞行城市限制,对印度国有及私有航空公司航班飞行没有限制;飞往英国其他城市的航班无次数限制,允许印度私有航空公司航班飞英国。(注:印度《贸易标准报》,2005年4月14日。)2004年底曼·辛格政府出台允许外资在私有银行拥有74%股份的政策,包括允许外资优先进入基础设施、保险、金融等领域。曼·辛格政府还分阶段对广播业进行私有化。过去只允许外国机构投资私有调频广播公司,并不能超过20%;第二阶段允许外商直接投资私有调频广播业。政府取消本国公民向外国投资者转让除金融业股票和债券外的股票和可以自由兑换债券限制;政府计划允许外国钢铁和水泥公司直接投资开采生产用煤,其所持股份可达74%,电力公司外商直接投资开采煤可持有100%的股份等。该计划已获煤炭部和执政党联盟中的左派同意,待内阁同意后即可实施。(注:印度《贸易标准报》,2005年4月14日。)

4、注意实施对外国投资的管理。曼·辛格政府在放松对外国投资领域、所占比例等限制的同时,还注意保持对其监督与管理。在允许外国机构投资科技期刊出版业的同时,又规定外商投资科技期刊出版业需要得到印度外国投资促进委员会批准,证券投资科技期刊出版业需获得印度储备银行批准。(注:印度《孟买经济时报》,2005年6月2日。)在允许外资进入印度房地产开发市场的同时,规定外资进入须具备诸多条件:每个公共设施开发项目占地大于10公顷,房屋建筑面积大于5万平方米;外资独资开发项目投资额不低于1000万美元,合资开发项目投资额不低于500万美元;投资必须自项目批准之日起6个月内注入;注入项目投资三年内不得撤出;未完成开发的土地不得出让。在允许外资进入零售业的同时,提出印度零售业引进外资将采用本国特有模式,不会学沃尔玛或泰斯科模式。考虑外商直接投资名牌产品零售店问题,但为保证众多零售商的利益,要求现有合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在与印其他新合作伙伴建立类似合资企业前,必须提交原合作伙伴出具的无异议证明书。允许外商直接投资报纸和电视新闻频道,但所持股份不得超过26%,且不允许外国机构投资;外资对专业技术刊物投资不超过74%,对有线网络投资不超过49%。(注:印度《金融快报》,2005年2月16日。)关于经济特区,工商部长纳特承诺,在经济特区内,政府不允许违背劳工法的行为发生,这种立法旨在保护和加强国内外投资。同时,当经济特区征地损害农民利益时,政府坚决予以制止。

5、坚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坚持经济改革、放松对外国投资限制的同时,新政府坚持打击违法乱纪行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一是加强土地管理。修订《房地产管理法》,包括各邦对《印花税法》、《租赁管理法》、《城市土地管理法》等10部相关法律的修订。二是严厉打击证券投机行为。印度证券管理委员会对导致2004年5月17日股市暴跌负有责任的瑞士银行亚洲证券进行处罚,一年内禁止其分公司和代理在印度证券市场上从事离岸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并要求其按照该委员会对外国机构投资者的规定进行治理。瑞士银行当日卖总价值约为18.8亿卢比股票,获利5.937亿卢比。(注:印度《金融快报》,2005年5月18日。)三是禁止外国公民购买不动产。1999年外汇管理法规定,外国人不能购买印度不动产,只能租赁住房,且租赁期限不超过5年。果阿邦将不动产卖给外国公民后,印度储备银行警告有关部门禁止将不动产卖给外国公民,并重申外国公民不能购买印度的不动产。(注:印度《金融快报》,2004年7月21日.)四是规定安全原因是外商直接投资能否获准的重要条件。政府将安全评审列入批准外商直接投资的条件,在政府颁发的许可证中加注“政府可以安全原因撤消此证”字样,国内项目招标企业今后在标书中要加注印度政府有权以安全原因进行干预或不授标予某外资企业的相关条款。(注:印度《经济时报》,2006年7月29日。)对与外国直接投资有关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局建议,如有适当证据证明外国公司对当地公司的收购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政府将进行调查或阻止其收购;印度应设立类似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的机构。(注:印度《经济时报》,2006年7月14日。)要求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只有事先征得外交部同意后,才能邀请外国政府或非政府团组访印,包括来印参加交易会、展览会,或受邀出访;还要求政府各部门对外国使团联系的任何事情都须向外交部报告。(注:印度《经济时报》,2006年7月17日。)

6、坚定支持工农业生产。2004年选举可被看作印度必须在将来改革中平衡穷人和农村选民需求的警钟。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印度依然坚持保护农业政策。世界贸易组织希望就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等关键问题达成谈判框架,并敦促各成员国尽快就一揽子谈判模式达成共识。印度认为,尽管印方也希望加快谈判进展,但不会草率同意一切,因为在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等问题上的协议对于印度农业和工业影响长远,因而做出决定都要谨慎并经过深思熟虑 。(注:印度《金融快报》,2005年5月3日。)同时,政府还通过立法等手段,加速工农业发展。食品加工部部长萨海指出,为改变印度目前食品立法混乱的状况,食品加工部将向内阁提交统一的《食品法》草案;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食品加工部拟投资10亿卢比建设至少十个大型食品加工园。食品加工部与印度计划委员会密切协调,共同探讨将这些食品加工园纳入农业经济区的可行性。(注:印度《金融时报》,2005年5月18日。)新政府还提高14种秋季粮油作物保护价格,其中每公担稻谷、玉米、大豆等粮食产品保护价提高10卢比。新政府还对小茶农生产1公斤茶叶给予2卢比价格补贴,将其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并获得议会批准。自团结进步联盟上台以来,印度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制定3年内达到农信贷翻番的目标。财政部长宣布一揽子扶持农业的政策,包括当年度实现对农信贷增加30%。(注:印度《金融快报》,2004年9月9日。)继总理许诺免除阿姆拉瓦提等6个地区农民贷款利息并保证追加贷款数额之后,印度储备银行通知各银行免除2006年7月1日到期的3-5年期农民贷款利息,以帮助农民卸掉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注:印度《金融快报》,2006年7月18日。)商工部表示,印度农业改革需要10-15年,主要涉及到改善基础设施状况、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做好开放市场准备等方面。为保证本国粮食和人民生活的安全,只有发达国家取消农业补贴或农产品出口补贴后,印度才能考虑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印度开放农业还需要15年时间。 (注:印度《经济时报》,2004年10月31日。)

三、印度经济改革的前景

国大党曼·辛格政府在选举获胜后不久就指出,新政府将致力于增加外国投资并继续推进改革。2005年2月10日,财政部长奇丹巴拉姆指出,为实现拉动印度的经济发展的目标,一是继续实施自1991年开始的经济改革,保持对外开放;二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灌溉等关键领域的投资;三是不断提高印度产品的竞争力,增强竞争优势;四是保持审慎的财政政策;五是国内各方摒弃无谓的政治争吵,集中精力于经济改革。(注:印度《金融快报》,2005年2月11日。)可见,曼·辛格政府还是把坚持经济改革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曼·辛格政府坚持进行经济改革,是印度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政府执政的客观要求。

1、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独立后50多年的艰苦努力,印度虽然获得某种程度的发展,但依然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发展中国家。印度人口众多,长期以来,庞大的劳动力失业队伍和严重的人民生活贫困问题,一直阻碍着社会经济发展。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靠加速经济发展。而要加速经济发展,关键是必须消除阻碍经济发展的制度因素,这就要求进行经济改革。9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改革实践表明,正是市场化经济改革加速了印度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印度经济年均增长率只有3.5%;90年代达到6%,近年来更超过8%。

2、联合政府执政的需要。曼·辛格政府上台后,国大党重新成为执政党。作为执政党,尽管面对着来自国际国内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其中首要的问题是,必须解决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许多家庭的生活贫困问题等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生活的基本问题。同时,作为执政党,也必须在执政期内尽快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扩大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提高印度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只有把这些问题妥善解决了,执政党的地位才能得到巩固。而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首先要加速经济发展。而加速经济发展,首先要坚持经济改革。

3、各国经济改革成功的推动。8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先后进行经济政策调整与改革。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发展中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和改革的成效并不大,但是东亚国家特别是中国经济政策调整与改革却获得了巨大成功。80年代初期,印度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甚至还要略高于中国,但是由于中国经济政策调整和改革的巨大成功,印度经济改革比中国整整滞后10年,中国经济规模大大超过印度经济。中国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功,给印度社会各界以强烈震动,印度社会中“向中国学习”,加速经济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坚持经济改革,印度向中国学习,加速经济特区建设。

4、曼·辛格是经济改革设计师。当国大党在2004年大选中获胜的消息公布后,印度国内和国际社会曾一度认为,新政府可能背离经济改革轨道,使印度股票市场出现剧烈动荡。但是当国大党为主的团结联盟推出曼·辛格作为联合政府总理人选后,印度国内和国际社会对新政府的看法发生变化,印度证券市场也逐渐稳定下来,因为曼·辛格本来就是印度90年代初期经济改革的总设计师,尽管当时他只是拉奥政府财政部长。现在作为政府总理,人们对他寄予无限希望。为不辜负人们的厚望,曼·辛格政府必须坚持经济改革理念,继续坚持经济改革。

5、近年经济高速增长的鼓舞。近年来,印度经济出现高速增长的势头,年增长率大体保持在8%以上。2003-2004年度印度经济增长8.5%,2004-2005年度增长8.2%,2005-2006年度增长9.0%,2006-2007年度更增长9.2%。近年来,印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不断增多,从2004-2005年度的56.52亿美元增加到2005-2006年度的72.1亿美元,2006-2007年度进一步增加到110亿美元。印度出口年增长率超过20%,经济特区出口年增长率更是超过30%。过去三年里,印度手包、鞋类、化妆品等非服装类商品销售势头良好,增长率为25-30%,服装类商品增长率约12%。(注:印度《商业标准报》,2006年6月23日。)印度外汇储备充足,接近1800亿美元,足以应付不动产领域的不确定性、国际油价的波动以及财政领域的高额公共债务等情况对国家经济造成的冲击。

受近年经济高速增长的鼓舞,印度社会上下精神振奋,对加速经济增长信心十足。WTO六国集团谈判失败后,印度重申其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承诺,同时表示在WTO达成下一轮贸易自由化协议前将会倚重双边贸易协定以确保其经济增长不受影响。印度同欧盟、日本和东亚其他国家正在探讨签署双边贸易协定(FTA)的可行性;警告美国将会面临更多贸易救济措施,特别是享受出口补贴农产品如玉米、小麦、大豆、糖类和棉花。(注: 印度《经济时报》,2006年7月26日。)印度“十一五”计划草案GDP增长率目标为8.5%,其中“十一五”最后一年即2011-2012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定为9.5%。(注:印度《商业标准报》,2006年6月15日。)为此,曼·辛格政府必须审慎地坚持经济改革,以保证印度经济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仍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范文第2篇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关于修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镇(乡)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区属各单位:

根据区委、区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为进一步加大对区域非公有制经济及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现将《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海政发„2006‟85号)修改如下:

删除第十二条中“暂定连续安排三年”内容。

- 12

第二条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目标是:确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公平竞争,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向重质量、重信用、遵纪守法的规范经营转变,全面提升区域内非公有制经济的整体素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条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措施是:深入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强和改进政府监督管理和服务,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优化科技创新和创业环境、优化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环境、优化监督和管理环境、优化市场和舆论环境,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第二章 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在海淀投资创业 第四条 全面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加快垄断行业的改革,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第五条 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高科技领域。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高端、高值、高效、高辐射力产业,推动产业不断向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方向发展。

第六条 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充分利用海淀教育、文化等资源丰富的条件,支持、

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投资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领域,推动社会事业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多样化和建设运营市场化试点。

第七条 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凡符合海淀区促进金融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享受其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

第八条 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吸引非公有资本积极参与海淀北部新区建设的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与运营。允许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区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建设。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市政公用企业、事业单位的产权制度和经营方式改革。

第九条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海淀新农村经济建设;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延伸产业链。

第十条 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改进政府采购办法,进一步完善招投标方式,增加透明度并向社会公示。在政府采购中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由区商务局牵头,建立政府及中介服务机构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拓国外市场的绿色通道。

第十一条 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在海淀区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对于在区投资并建立总部的大型非公有制企业,区政府提供政策咨询和协调服务。

- 56

务机构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创业辅导、筹资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认证认可、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研究制定海淀区规范和发展行业协会的办法。按照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整顿中介服务市场秩序,规范中介服务行为。

第二十二条 积极开展创业服务。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创业服务基地和创业服务机构;鼓励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引导、扶持境内外创业投资企业增强对本区中小创业企业的投资。

第二十三条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发挥区域教育资源优势,创新培训方式,形成政府引导、区工商联等社团组织、社会支持和企业自主相结合的长效培训机制。

第二十四条 加强科技创新服务,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适合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特点的信息和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推进非公有制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大力培育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让。支持非公有资本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研开发机构。

第二十五条 建立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体制,努力做好育才、引才、用才、聚才工作。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参与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积极采取措施,培养非公有制经济领军人物。由区人事局负责,进一步完善

人才引进、人才激励、人才流动制度,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第四章 努力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第二十六条 由区法制办负责区政府规范性文件的清理。按照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消除各种歧视与不合理规定,废除或修改体现所有制差别和不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特点的地方政策与管理规定,构建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与管理平台。

第二十七条 依法保护私有财产。严格执行保护合法私有财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非公有制企业依法取得的生产经营场所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占用、破坏。因城市建设需要拆迁的,要依法予以补偿。

第二十八条 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非公有制企业依法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依法保护企业主的名誉、人身和财产等各项合法权益。政府各部门不得非法强制要求企业参加培训,必须参加培训的,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严禁以各种理由强行要求企业提供各种赞助或接受有偿服务。企业有权拒绝和举报无证收费和不合法收费行为。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提出的行政复议、举报投诉等,政府部门必须依法及时受理,认真查实,公平对待,限时答复。

第二十九条 减轻企业负担。严格执行国家和北京市行政机关涉及非公有制企业的收费政策。

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范文第3篇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确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公平竞争;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监督管理和服务,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健全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此,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

(一)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

(二)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

(三)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

(四)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

(五)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

(六)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

(七)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

(八)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

二、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

(九)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十一)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十二)鼓励金融服务创新。

(十三)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

三、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

(十四)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服务。

(十五)积极开展创业服务。

(十六)支持开展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培训。

(十七)加强科技创新服务。

(十八)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十九)推进企业信用制度建设。

四、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十)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

(二十一)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二十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二十三)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二十四)建立健全企业工会组织。

五、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自身素质

(二十五)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二十六)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

(二十七)完善企业组织制度。

(二十八)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

(二十九)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

(三十)推进专业化协作和产业集群发展。

六、改进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管

(三十一)改进监管方式。

(三十二)加强劳动监察和劳动关系协调。

(三十三)规范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收费行为。

七、加强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的指导和政策协调

(三十四)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

(三十五)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范文第4篇

作者简介:葛守昆(1954- ),男,江苏连云港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摘 要:“十二五”期间,受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江苏发展面临的环境比以往更为复杂,但机遇也有不少。能否化危为机,抓住机遇,关键在于注重经济转型,强化科技创新,强调绿色增长,注重城乡统筹,实现民生幸福。

关键词:“十二五”;江苏;经济发展;形势;任务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编制年。根据我们近期的调查,从有些地方对编制规划的要求看,存在着追求过高经济增长速度的现象,没有很好准确把握今后经济发展的增长走势与总体要求。主要是地方领导经济增长的压力大、要求高,在总体思路上,仍然是前些年“大干快上”的思维,希望有很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指标定得相当高,GDP增速都在15%-20%左右;在资本积累没有很好完成的情况下,主要的措施仍然是大规模地招商引资。虽然也提到了科技创新和转变发展方式,但力度不大。我认为,速度能快则快没有问题,招商引资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速度过高能否实现,都去招商引资实际上是招商抢资,能否如愿。为什么出现这种比较普遍的情况,关键是我们对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缺少足够清醒的认识。

一、“十二五”期间江苏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受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影响,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发展的时代,国内外形势将发生较大变化,江苏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面临的宏观环境比以往更为复杂。

1.世界经济运行模式面临深度调整

(1)全球经济增长处于低速时期。由价格虚高、资产泡沫、投机猖獗、生产过剩等引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波及到实体经济衰退的经济危机,必然有一个资产缩水、价格走低、失业增多、投机退潮、商品存货减少的过程,幻想在危机中高速增长、就业增加,不符合应对危机的规律性要求。危机从经历了萧条再到复苏是个缓慢的过程,决定了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恢复将充满许多不确定性风险。目前,国际贸易及国际投资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贸易摩擦和争端增多、货币战愈演愈烈等,在一定意义上都与后危机缓慢复杂的复苏有关。同时,金融经济危机对原有经济和产业结构提出迫切的调整需求,全球经济格局、国际分工与贸易、投资的模式与格局有可能发生重大调整。这也决定了全球经济不大可能沿袭前些年高的增长速度。

(2)世界各国将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发达国家通过对危机的反思,检讨过去的产业投资政策,出现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的调整。同时,经历了危机的国家和地区将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寻找新的增长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酝酿新的重大突破,以新能源和低碳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经济,将重塑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创新密集时代,产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调整。

(3)国际贸易结构发生新的变化。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将调整消费模式和贸易结构,改变进口依赖和消费信贷,注重储蓄和出口。外向度高的国家将更加注重开发国内消费市场,拉动内需以弥补外需不足成为宏观政策的重要调整取向。企业经营战略及模式也将随之调整,在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同时更多地面向国内市场。因此,在十二五时期,全球性的国际市场需求不会增长太快。

(4)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经济体在国际经济中的份额将逐步上升,新兴市场间的国际投资与合作将明显增强,在国际政治经济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考虑到以前对国际经济的较大依赖,增长的速度也不可能太快。

2.我国经济社会政策导向面临重大转变

“十二五”期间,全球经济面临的深度调整、增长速度放缓,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相对复杂,原有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如发展模式粗放、经济结构失调、贫富差距拉大、体制改革滞后等问题将更加突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深化体制改革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我国经济社会政策导向将面临重大转变。

(1)积极扩大内需,实现增长的双轮驱动

受国际危机的影响,国外市场需求相对萎缩将导致我国出口增长趋缓,经济增长乏力,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难以持续。因此,充分培育、增强经济内生可持续增长能力成为迫切要求。“十二五”期间,在继续重视出口、投资拉动作用的基础上,我国将继续扩大内需政策,通过鼓励国内消费需求、重点是居民消费需求,由过度依赖外需转变为内外需并重,由过度依靠投资转变为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2)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十二五”期间,因应全球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重大调整,我国将顺势进行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等手段,加快现有优势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加大政策优惠和扶持力度,培育具有战略意义的创新型产业,抢占新时期产业发展制高点。

(3)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哥本哈根会议”为契机,继续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围绕绿色经济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环保产业、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将成为产业政策扶持重点。资源品价格提升、资源开发补偿与生态环境项目投资等相关领域的政策将陆续出台,大力倡导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开发利用,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4)扩大公共服务,增进民生幸福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致力于推动社会发展模式转型,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对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需求。通过着力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劳动者报酬,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扩大内需、优化内需结构、形成消费驱动的发展模式提供有力支撑。

二、“十二五”期间江苏发展机遇

综观国内外发展趋势,结合江苏实际,后危机期间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机遇。

(1)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江苏积极发展内需型、消费类产品的生产。江苏利用外资的水平较高,外贸依存度大,反映了江苏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国家政策的调整,有利于适应内需市场的变化,提高江苏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

(2)随着新时期绿色增长、低碳经济战略的实施,江苏新兴产业将呈现成倍发展的趋势。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环境保护遇到的问题多,发现的矛盾早,环保产业发展也比较快;加之前些年发展新兴产业起步早,速度快,基础好,有利于“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使包括现代服务业在内的新兴产业有一个大发展。

(3)随着区域性经济分工和协作的深化,江苏经济发展将形成更加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尤其是《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区域性经济分工和协作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江苏经济与周边地区错位竞争发展。苏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进程加快,沿海地区新兴产业带加快形成,加之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的迅速转型,将进一步培育和确立江苏经济新的特色与比较优势。

(4)江苏总体上面临较为有利的发展条件,仍将在全国保持率先发展的基本态势。尽管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经济增长放慢,但江苏经济发展不缺一些热点和亮点,因而不影响江苏或部分地区抢抓“后危机”新机遇,打造“后危机”新优势,实现超常规跨越发展。比如,江苏沿海地区可望作为新的投资热点地区,是江苏“十二五”时期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苏南地区通过产业转型和升级,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会有大的发展;其他地区得益于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可能从集聚与辐射中共同分享较快的经济增长。

三、“十二五”期间江苏发展的主要任务

当前,江苏已进入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并进、优化转型的重要时期,目前人均GDP50000元人民币左右,按经济发展阶段性理论的初步判断,江苏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正向工业化后期迈进。后危机时期的经济发展,既要尽可能争取较高的增长速度,更要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等方面有深刻的转变。关键是在发展思路上,要彻底摆脱多年来主要依靠拼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劳动力低成本竞争谋求高速增长的经济思维,切实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发展目标上,要坚持好中见快,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不再追求过高的增长速度。实际上,发展新兴产业、强调低碳环保、经济转型升级,都不宜也不可能保持太高的增长速度;在发展模式上,要由出口导向转向进口替代,重在满足内需和技术创新,由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逐步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均衡拉动,重在由“江苏制造”转向“江苏创造”。具体应该突出这样几个方面的任务:

1.注重经济转型。江苏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短缺,环境容量有限。适应后危机时期全球经济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效优先型经济发展的道路。重点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着力发展新兴产业,注重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促进产业链条的延伸及向高端的发展,扩大优势产业的集聚和辐射,打造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基地;加速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特、做专的步伐,鼓励中小成长型企业做专、做优、做特,脱颖而出为大型骨干企业,鼓励大企业通过购并重组和企业上市,成为具有垄断竞争优势的旗舰型企业。同时,应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机遇,增加内需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坚持依靠两个市场、抢占两个市场,提高江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2.强化科技创新。多年来,江苏经济增长所依靠的传统劳动力资源优势已不再显著,并逐步丧失。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必须走提高劳动者素质、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道路,将劳动力资源大省变为劳动力资源强省。在创新强省战略中,必须突出人才强省,在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方面创建良好的环境机制。要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以科技进步支撑和引领经济转型和升级。要加快和完善创新体系构建,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以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生态等领域的创新增长作为未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和重要支撑。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突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产学研相结合,重点加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技术创新,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并以此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培育新型战略型产业,优化整体经济结构。

3.强调绿色增长。随着小康和现代化的迈进,环境生态不仅是生产先进的重要条件,也是人们消费追求的重要目标。在一定意义上,现代生产与消费必须以环境安全为前提,接受环境友好的检验。人类在解决温饱以后,良好的环境生态就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否则,即使收入提高了,住房宽敞了,如果水不干净、空气不干净,食品和治安环境缺少安全感,大的环境不理想,小环境再好也是白搭,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满意度就要大打折扣。所以,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绿色增长的基础上。重点是依托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构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产业体系。要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引导公众自觉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排放型的消费模式;围绕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坚持旅游发展与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发展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多元并存的旅游经济。

4.注重城乡统筹。城乡统筹的实质是城乡平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出路。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以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以优化配置资源为手段,进一步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率先探索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协调、共同繁荣”的互动机制;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突出抓好重点中心镇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夯实“三农”发展基础,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5.实现民生幸福。按照经济学的本原定义,民生幸福既是人类经济活动的起点,又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进一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坚持把民生工程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在加强社会事业和改善人民生活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是江苏“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必须大力扶持和鼓励居民创业,努力扩大就业,让更多的人获得幸福的基础;认真协调好劳资关系,积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不断增加劳动者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必须明确,社会保障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政府是社会保障的主体,全体居民都是社会保障的对象,并且越是困难群体越要享受社会保障。要按照这个理念,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十二五”时期,将是江苏老龄化人口迅速增加的时期,社会化养老将成为比较紧迫的任务,应主动迎接老龄化社会的来临,积极探索社会化的养老服务。在江苏实现小康与基本现代化的进程中,让每一个人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参考文献:

[1]渭南文集:卷二十[Z].

[2]顾松年等.苏南模式研究[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0:1-11.

[3]李雪根.对“苏南模式”的再认识[J].江海学刊,1987(2).

[4]李雪根.苏南模式正在创新中发展[J].苏州经济论坛,2006(5).

[5]黄文虎,王庆五等.新苏南模式: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全面小康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曹新平.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兼谈政府在地方发展中的引导与促进作用[J].内部打印稿,2006-3-28.

责任编辑:彭安玉

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范文第5篇

[摘 要]经济发展是文化进步的源泉,而文化又是经济发展与演变的动力和基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作为全球化的经济形态,商品经济必然内蕴着一种深厚的文化因素,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特定文化体系的配合。全赢的利益观、契约思想与诚信原则、法制观念与正义精神、多元文化和开放意识,这些都构成了商品经济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文化动力和支撑。

[关键词]商品经济;文化;文化基础

[文献标识码]A

经济与文化向来是相生相荣的,经济发展是文化进步的源泉,而文化又是经济发展与演变的动力和基础。一种缺乏文化支撑的经济,其发展必然是畸形和无力的。弗朗奈瓦·佩鲁曾经说过:“经济体系总是沉浸于文化环境的汪洋大海之中。”[1](P19)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每一次经济形态的演变都伴随着社会文化的相应更新。广义上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我们这里所讲的商品经济的文化是狭义上的文化范畴,它是指与商品经济形态相适应的价值观念、道德范畴、伦理习俗、行为规范等观念文化。作为全球化的经济形态,商品经济必然也内蕴着一种深厚的文化因素,那么,是何种体系的文化基础促成了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而且后来又支撑了商品经济如此高效、有序的发展呢?商品经济究竟需要怎样的文化为基础?

一、“利利相生”的全赢利益观

人性假设是与任一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观念文化的核心,特定的人性假设是特定社会经济形态得以形成和维系的逻辑前提。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们就把人类行为动机的自利原则纳入了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体系之中,即引出了“经济人”的假设,长期以来,这一假设便成为经济领域中实践运作和理论分析的基点。然而,随着人们的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人类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人的本性远比“经济人”假设要复杂的多。阿·玛蒂亚·K·森在《论伦理学与经济学》中明确指出:“对自身利益的追逐只是人类许许多多动机中最为重要的动机,其他的如人性、公正、慈爱和公共精神等品质也相当重要。”[2](P41)现实社会中存在三种利益:自我利益、他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在商品经济时代,要弘扬“利人利己”的全赢利益观,即承认个人利益,以个人为主体,但追求个人利益要在不损害他人和公共利益的原则下进行,以尽可能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商品经济的有利之处就在于:它使得人们在追求利益的驱动下,能最大限度地将自身潜力挖掘出来。的确,竞争是极其激烈和残酷的,但依靠你死我活的搏杀并不是取胜的唯一办法,并且,经济主体会在其经济性的指引下,越来越发现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只有“利人”才能更好地“利己”,掺杂使假、强买强卖、假冒伪劣、欺行霸市、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污染环境等损人利己的行为将导致恶性的市场竞争,两败俱伤自食苦果。现代商品经济中更注重“非零和博弈”,即达成共存共荣的合作互利关系,实现全赢的经济增长。人们都遵守“各有所让、各取所需、利己利他”的原则,形成大家都赢的利益“正和”关系,避免出现你亏我赢、你死我活的“零和”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商品经济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二、契约思想与诚信原则

契约源于拉丁语conbtractus,基本意思为交易,而契约思想指的是商品经济所派生的契约关系及其内在原则,是一种平等、尚法、守信的品格和思想。商品经济需要契约思想。在西方商品经济形态的萌芽、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契约思想传统曾作为重要的精神文化条件发挥作用。但契约是不完善的,任何契约都不可能做到把所有情况都估计全面,这种不足就需要诚信的道德原则来加以弥补,这也是商品经济文化本质的主要表现之一。商品经济是以诚信为原则的经济,诚信原则要求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的各行为主体之间在经济交往过程中讲究信用。信用意味着秩序,无论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还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诚信原则都是各主体和谐共处的道德准则。

人与人之间讲不讲信用,是决定商品经济能否存在的基础条件,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交换,必须以交换者互相之间的身份认可和交换原则的共同认可为前提。一百多年前,我国历史上第一家专营异地汇兑和存、放款业务的票号——山西平遥县的“日升票”票号,在没有公正、监督机关的情况下,它之所以能取得全国各地商贾百姓长久信任的最重要原则就在于讲究商德、讲究诚信。因此,契约思想辅之以诚信原则,是商品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文化基础条件。

三、法制观念与正义精神

商品经济是法制经济,商品经济离不开法律至上的法制观念,没有法制保障的商品经济,根本不是真正的商品经济,既不会有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更不会有社会公正。因为在商品经济大潮中,人们被各种各样的利益包围着,不时有诱惑袭来,抵御住外部诱惑、扼制人性中恶的冲动,仅仅依靠根植于心的道德信念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强制性的法律规则来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使法与德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塑造稳定、有序的商品经济秩序。一个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是商品经济良性运行的有力保障,否则,市场就会严重变形,成为阴谋家的乐园、行善者的墓地。

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法制观念淡薄,侵害他人利益时,抱着侥幸、投机、冒险的心理,行使一些违反规则的非法行为,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在自身利益无端受到侵害时,不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使违法行为一再得逞,甚至更加嚣张。近年来,我国虽然加快了立法的步伐,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大量存在,严重妨碍了经济高效、有序的运转,民众法律意识的淡化和执法的疲软,使法律惩恶扬善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但是,权大于法的现象在我国某些地区和部门仍然非常严重。法制观念源于一种正义的文化精神,弘揚社会正义,惩治邪恶犯罪。只有培养起整个民族的正义精神,才能更自觉地遵守法律,并主动以法律为武器,打击违法行为。因此,我们必须致力于增强全民族的法制观念和正义精神,在加快推进立法的同时,切实加强执法力度,真正实现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而为我国商品经济的高效运转提供基础性的精神文化条件。

四、多元文化与开放意识

商品经济打破了自然经济的地域狭隘性和封闭性。世界市场出现,国际贸易交往日益频繁,各民族的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这些都使得世界范围的商品经济文化体系呈现多元性和开放性。西方国家作为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其文化模式必然在世界商品经济文化体系中占据优势和主导地位,发展商品经济,要以开放的襟怀,在挖掘和发挥本民族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吸收外国在发展商品经济过程中积累的优秀经验。

在这一点上,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能给我们一定的启示。日本在立足于本国特点和传统的基础上,消化和吸收东西方文化,尤其是东方的儒家思想,把东西方文化有机地融合和运用于国力增强和经济发展之中,高速地实现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在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浙江地区,也正是强烈的开放意识使浙江人不断超越自己,保持了经济的强劲活力和发展后劲。浙江人在改革开放后,率先走向全国开拓市场,而如今,浙江人又不断走出国门,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外向型开放发展道路的成功又反过来进一步激励和强化了浙江人的开放意识。因此,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掘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创造性地吸收西方文化中符合我国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有益因素,使传统文化现代化,使西方文化中国化,真正发挥文化在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支撑作用。

总之,作为全球性经济发展形态的商品经济具有其复杂和深厚的文化基础,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特定文化体系的配合。全赢的利益观、契约思想与诚信原则、法制观念与正义精神、多元文化和开放意识,这些都是商品经济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文化动力和支撑。我们必须解放旧的文化观念,将上述文化基础的建立与弘扬融人经济发展的总体考虑中,从而以先进的文化基础条件推动现代商品经济更高效、更高质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I法]佩鲁.新发展现[M].张宁,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朱绍文.国富论中“经济人”的属性及其品德问题[J].经济研究,1987,(4).

[责任编辑:青 水]

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范文第6篇

一、经济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

(一)合理的经济结构激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不同地区因为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等各方面存在差异,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实现全产业发展。同一区域中,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可以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与科学分工。这样一来,各地区既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同时又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进而推进区域经济实现长足发展。通过优化区域内部的经济结构,消除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短板”,让每一个城市都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而激发了内生动力。进入新常态以后,各地区都在寻找转型之路,进行供给侧改革。如果相邻的几个地市能够达成战略合作,实现产业分工,无疑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二)互联网金融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充足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大量中小微企业的出现,成为了新常态下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动力。但是传统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少、贷款利息高,“融资难”的问题制约了小微企业的壮大与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极大的上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资金难题,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以及极低的审核门槛、极快的放款速度,让小微企业能够解决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互联网金融通过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并帮助小微企业做大、做强,间接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特别是我国东部、中部的部分地区,小微企业贡献了30%~50%的GDP。随着各地对于电商产业、互联网经济支持力度的增加,互联网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也将越来越重要。

(三)产业集群为区域经济发展诸如了新的活力

目前国内外许多经济区域,都是通过实施集群战略,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如美国的硅谷、印度班家罗尔地区的软件业、英国的剑桥工业园、法国的索菲亚和我国的温州等。发展产业集群的对策主要有:一是完善相关的政策框架、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为产业集群发展营造优越的综合环境,特别是对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效率寻求型、战略资本寻求型和不同规模类型的产业提供理想的差异性环境。二是及时发现正在形成中的区域产业群,为已成雏形的产业群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积极鼓励对同产业进行持续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培育优势产业;运用财税政策,引导企业提高技术、扩大规模、推动产业升级;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有知名度和有影响力的大企业来区域落户,带动产业群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仍然面临较大的难度

同一区域内的不同城市,只有相互合作、形成合力,才能发挥区域优势,在经济发展中取得更为理想的成绩。但是这些城市因为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发展政策等各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给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了阻力。例如,经济基础较好的城市,希望与经济水平更好,或是持平的城市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强强联合”实现共同发展,而不希望与那些经济发展落后的城市合作;同一区域内,许多城市都想发展以服务业、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而不愿意发展经济效益差、投资周期长的第一、二产业。因此,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让同一区域内,不同城市能够找准自己的定位,实现分工合作,是现阶段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中低端产能过剩,缺乏地方经济特色

产业升级是新常态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无论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产业,都需要借助于技术手段,尽快完成升级,增加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但是目前来看,许多地区还是存在中低端产能过多,严重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升。在第一产业中,虽然经过多轮调控,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有一定增加,但是相比于种子、化肥、农药以及人工成本的快速上涨,农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不高,甚至出现收益为负的情况。在第二产业中,中低端制造业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加上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的存在,大量的制造业企业濒临破产甚至是已经破产。区域经济发展中没有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和区位优势的经济增长点,也难以实现良性、持续的发展。

三、经济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实现要素合理配置,实现区域统筹发展

统筹推进区域经济发展,首先要找到每个地区的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然后按照统一部署,实现产业科学分工和要素合理配置,让经济、技术、资本、人才等各类要素,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进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例如,同一区域内,有些城市虽然经济基础较差,但是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可以将其打造成为地方性甚至是全国性的自然风景区,着重发展森林旅游业。在各类要素中,资金是最关键的,也是决定技术、人才等其他要素的基础。新常态下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因此应该加大对地方金融发展的政策供给,推动区域金融业和经济协调发展。具体来说,针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需要,应采取差异化信贷政策,重点支持经济落后地区积极承接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针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可更多地发挥中长期信贷的作用,缩小与地区的差距。

(二)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打造区域经济特色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避免“同质化”问题,并且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区域经济特色。既要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性竞争态势,又要营造优势互补、资源错配的友好合作氛围。

1. 发展互联网经济

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近年来在国家及地方政策支持下,实现了快速发展,也确实创造了超预期的经济价值。现阶段,传统产业正经历转型的“阵痛期”,能够创造的经济价值降低,只有将互联网经济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抢占发展先机,在经济新常态下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必须要有1~2个城市重点发展互联网经济。当然,还要牢牢把握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连接点,充分发挥互联网经济的带动作用。例如,互联网经济与第一产业结合,推进电商产业下沉,着力构建符合乡镇、农村地区的电商产业模式。利用电商平台,实现“农-超对接”“农—消对接”,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问题;互联网经济与第二产业结合,将大数据、云计算、AI(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到制造业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实现制造业向高端发展。

2. 发展旅游经济

随着国民消费的不断升级,“旅游热”的兴起,让旅游业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力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也要注重挖掘内部资源优势,打造多个旅游景点,并且通过多渠道的宣传、推广,提升旅游景点知名度,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在挖掘旅游资源时,除了要关注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外,还要重视对于人文资源的利用。例如近年来“红色旅游”成为许多游客的一种选择,可以尝试将区域内部的革命历史博物馆、红色遗址等串联起来,打造“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另外,还要围绕旅游景点,大力开发配套产业,包括餐饮业、住宿业等,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3. 发展高端制造业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及地方经济重新振兴的关键所在。发展高端制造业,首先要清理无效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对于区域内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企业,通过限期整改、设备升级等方式,减少生产与运行中的污染排放,实现绿色发展。对于僵尸企业要按照程序进行清理、淘汰。同时,提供专项资金,或是出台配套的政策,鼓励制造业企业向高端转型。在转型过程中,要做到:一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降低资源的漏损率。要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为抓手,对不利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企业进行绿色升级改造,淘汰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低端和过剩产能,有效控制区域内的碳排放,鼓励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提升资源能源的集约化管理和利用。二是重视高端制造业人才的吸纳。一种模式是依托区域集群优势,实现区域内部人才资源的定向流动和不断汇集;另一种模式则是营造尊重人才的环境氛围,以及出台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吸纳全国范围内,甚至是海外的优秀人才,为发展高端制造业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以加速完成制造业从中低端向高端的转型升级,为区域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结束语:

面对经济新常态,同一区域内的多个城市,必须要加强合作、密切联系,通过整合区域资源,发挥区位优势,提高对市场风险的抵抗能力;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合理分工,打造更多区域经济增长点;通过发展多元经济模式,形成以高端制造业为基础,以互联网经济、旅游经济等第三产业为辅的立体化经济发展体系,支持区域经济实现持续发展。通过探索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把新常态下的挑战变成机遇,才能走出一条符合地方实情的特色化经济发展道路。

摘要:进入经济新常态,国民经济发展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成为一项热门的研究课题。由于不同区域之间在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均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在新常态下,着力提升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成为打破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辩证分析了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迎来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随后从合理配置资源要素、提升资源共享水平,以及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等方面,提出了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区域经济发展,资源共享,集群产业

参考文献

[1] 曾坤升.区域经济一体化视域下厦漳泉同城化优势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9(01):75-76.

[2] 张琦,李同昇,宋琼.陕西发展枢纽经济的经济地理学解析:机遇、挑战与对策[J].未来与发展,2019(03):105-108.

上一篇:广西大学调剂范文下一篇: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