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的年数总和法范文

2023-09-18

固定资产的年数总和法范文第1篇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想一想,填一填。

1.艺术家们利用几何学中的()、()和()变换,设计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2.()立方米=98立方分米=()升 。

3.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 一瓶矿泉水约500();

② 一瓶眼药水约10():

③ 运货集装箱的容积约5()。

4.自然数(0除外),按照因数的个数可分为()、()和()三类。

5.20以内的素数有()个。

6.用最小的质数,合数和0,写出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三位数是()。最小三位数是()。

7.一个三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最小的质数,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3倍,百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2,这个三位数是()。

8.正方体棱长和是48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9.一个长方体水池,长6米,宽3米,深3米,占地面积是(),它的容积是()。

10.把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拼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0厘米,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11.长方体的体积=(),用字母表示为()。

正方体的体积=(),用字母表示为()。

12.一个正方体水池占地6平方米,切成两个相等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分米。

13. a表示的意义是(),a表示的意义是()。

14.有一根长方体木料体积是540立方分米,它的截面面积是20平方分米,这根木料的长应是()。 32

15.一个正方体水池占地6平方米,切成两个相等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分米。

16.用12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铁丝框,3边长度是总长度的(),每边长是()米。

17.分数x5,当x= ()时,它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当X=()时,它是最大的真分数;当x=()时,它是最小的假分数;

当x=()时,它是最小的带分数。

18. 5

12的分数单位是(),再添上()个这样的单

位,就是1。

19.五年一班有学生48人,其中有女生28人,男生占全班总人数()。

二、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旋转和平移都只是改变图形的()。

A.大小B.形状C.位置D.a方向

b2. ()个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A.4B.8C.12

3.正方形的边长是质数,它的面积一定是()。

A.质数B.合数C.偶数D.奇数

4.同时是

2、

3、5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

A.120B.990C.960D.930

5.把一块棱长是4分米正方体大面包切成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小面包,最多可以切(

A.4B.16C.32D.64

三、判断正误。(在括号里,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正方体有两条对称轴。----------------------------()

2.长方体的各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3.任何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因数至少有两个。------------()

4. 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与它的体积一样大。()

5.大于1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块。

6.在自然数中,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12.5X0.1=9.8÷0.01=3.4+13=

0.64÷16=10-9.12=0.7÷3.5=

0.8×125=0.9×100=0.2=210=3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商保留两位小数)。

0.63÷0.62.3÷0.469.4÷62.08×7.

53.用简便方法计算。

1.5×1052.33×0.5×

424.6+18.7+15.41.2×2.5+0.8×2.5

4.解下列方程(18分)

1.3÷x=0.5210.2-5x=2.

23×1.5+6x=335.6x-3.8=1.8

4.列式计算。 (用方程解答)

① 65减去多少个2.5后还剩17.5?

② 一个数的一半与20的和是120,求这个数。

五、解决问题。

1.小明的妈妈去超市买牛奶,有下面这样三种瓶装的牛奶,你认为买哪种瓶装的最合算?为什么? ① 250ml/2.00元② 500ml/4.60元③ 1L/9.00元

2.在一块长45米,宽28米的长方形地上铺一层4厘米厚的沙土,如果用一辆每次只能运3.5方沙土的汽车来运这些沙土,这辆汽车至少要运多少次?

3.一段长方体木材,长1.2米,如果锯短2分米,它的体积就减少40立方分米。求原来这段木材的体积。

4.把两个棱长都是3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求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5.把棱长30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宽15厘米,高为9厘米的长方体钢条,它的长是多少厘米?

6.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的水箱,水箱的长和宽都是5分米,高是4分米。做这个水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铁皮?最多盛水多少立方米?

7.东东家有一些鸡蛋,5个5的数,6个6的数,12个12的数,都多4个,已知这些鸡蛋在100-130个之

间。你知道东东家有多少个鸡蛋吗?

固定资产的年数总和法范文第2篇

姓名:

座号: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每空1分,共29分)

1、既是3的倍数,又是2和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

2、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3、一个正方体棱长3dm,这个正方体棱长之和是(

)dm,它的表面积是(

)dm2,它的体积是(

)dm3。

4、自然数1~20中,奇数有(

),合数有(

),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是(

),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有(

),质数有(

)。

5、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24,这三个偶数分别是(

)、(

)、(

)。

6、把一个棱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体积之和是(

)立方厘米,表面积之和是(

)平方厘米。

7、一个长方体棱长之和是84cm,它的长是8cm,宽是7cm,高是(

)cm,它的表面积是(

)cm2,体积是(

)dm3。

8、单位换算

35dm3=(

)m

3 9400ml=(

)L=(

)dm3 2040cm3 =(

)dm3

6.2升=(

)毫升=(

)立方厘米

9、用铁丝焊接成一个长12厘米,宽10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的框架,至少需要铁丝(

)厘米。

10、26至少增加(

)就是3的倍数,至少减少(

)就是5的倍数。

二、仔细推敲,认真判断。(每小题1分,共5分)

1、所有的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

)

2、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

)

3、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

4、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 cm、4 cm和4 cm,其中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

5、如果a是b的2倍(b≠0)那么a、b的最大公因数是a。

(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每小题1分,共5分)

1. 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

)米。

A.

1 B.

5C.4545

2. 求金鱼缸能装水多少升,就是求金鱼缸的(

)。

A.表面积

B.体积

C.容积

3. 至少用(

)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A.4

B.8

C.6

4. 一个立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体积就扩大(

)。

A.2倍

B.4倍

C.8倍

5.一个分母是5的分数 ,当分子是0﹤a﹤5时, 是( )

A.假分数

B.带分数

C.真分数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共41分)

1、用短除法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每题2分)

22和77

18和6

8和12

9和21

28和12

6、把下列的分数化成分母是1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每题2分)

2、把下面分数约成最简分数。(每题1分)

2045=

242630=

39=

7032=

5168=

2149=

3、比较大小。(每题1分)

513○91

3 772311○13

3○

44、假分数带分数互化。(每题1分)

4115=

369=

6053=

834=

9517=

42=

1221=

4460=

430○21

5 1536=

2012=

89○562713= 335= 72=

35=

382420=

30=

五、活用知识,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20分)

1、501班有男生27人,比女生多5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一块正方体的石料,棱长8分米,如果1立方分米的石料重3.6千克,这块石料重多少千克?

3、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从外面量长0.8m,宽0.5m,高0.5m。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固定资产的年数总和法范文第3篇

小明说:“马大叔,我是你这的常客,这些鱼全卖给我,便宜点。”

马大叔一听,哈哈一笑,说:“小小年纪就会讨价还价了,行,给你个机会!”只见他拿起称连同筐子称了一下,说:“这筐鱼原来连筐重28千克,有一家饭店一次买走了一半,然后又来了一位顾客,买走了剩下的一半,现在连筐重14千克,你能算出现在还剩多少千克鱼,我就以最低价卖给你!”

小明可是个倔强、不轻易服输的人,他开动脑筋思考了起来:“38千克和14千克里都包含了鱼筐的重量,用38—14可以求出卖掉了24千克。然后倒过来想,把现在剩下的鱼看作一份,那位顾客来之前还有2份,于是就可以知道在顾客来之前还有两份,那家饭店买走的鱼就是2份,因此筐里的鱼原来就是4份,一共卖出了三份。”

想到这里,小明高兴的说:“我算出来了,现在筐里还剩24÷3=8(千克),这个鱼筐重2千克!”

固定资产的年数总和法范文第4篇

1、试卷结构

本试卷共三大题2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大题为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第二大题为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15分;第三大题为解答题,共8个小题共65分。试题结构合理,分值安排和中考不符。

2、内容与范围

从考查内容看,几乎覆盖了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册数学教材中所有主要的知识点,试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图形的初步认识、相交线和平行线四个章节。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隶属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纵观全卷,所有试题所涉知识点均遵循《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试题特点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有利于良好习惯和正确价值观形成。其具体特点如下: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例如:

1、

2、

4、

6、

7、11题等基础试题。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例如:填空题5题、解答题18题、20题都与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及应用价值。

(3)试题更注重对应用能力的考查。

为了考查考生综合应用方面的能力,或者说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所谓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本试卷能够联系生活巧设题目,例如;解答题16题借助小乐同学的计算过程考查学生的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能力;再如:解答题20题真正的考查了学生能否学以致用。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根据抽样卷统计,得分情况是: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1、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如第

1、2题主要是考查基础知识难度低,但得分率仅为左右;又如第

16、19题涉及的内容主要是有理数、代数式、的基本运算,难度不高,但得分率不到;再如第

5、12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简单的建模思想,要求不高,但得分率仅为。

2、学生的数学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如,第22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为了降低难度,本题设置了3个连贯的小问题,逐层深入,为问题的最终解决做了铺垫,但得分率仅为;又如第20题(2)是将

实际问题转化化为数线段问题

但得分率为。

3、运算技能偏低。计算上产生的错误几乎遍及所有涉及到计算的问题。其表现是:算理不清,不能正确应用符号语言表明数学关系,计算技能低,不能按照一定的程序步骤进行运算,不善于通过观察题目的特点寻求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造成解题速度慢,在大量的“相对难度”的试题上浪费了时间 。 如第

10、19题。

4、在推理论证过程中不能合乎逻辑地、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出现层次不清、逻辑不严密、语言表述混乱的现象。例如:第23题。

三、今后教学工作的措施 1.立足教材,夯实“双基”。

立足教材。试卷中大多数题相当于教材中的随堂练习题和习题,我们在教学中,要立足教材,重视教材,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特别要注意教材中典型例题和习题的研究与延伸,讲清、讲深、讲透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锤炼学生扎实熟练的基本功;同时,我们在教学中也要注意,有些内容的难度有所下降,但能力的要求没有下降,需要通过一定的综合培养进行提升。一是注意表达要有逻辑性,推理要严谨、严密,不要漏掉重要的得分点,否则即使答案正确,也会被阅卷老师视为理由不够充分而扣分。二是书写要整洁规范。

2.重视过程,培养能力。

(1)重视数学阅读过程,培养数学阅读能力。学习语文知识要阅读,学习数学知识也要阅读,在阅读中掌握概念,在阅读中体会定理内涵,在阅读中理解题意,在阅读中体会证明题的推理过程、寻找逻辑关系。审题就是一个阅读过程,教师要在“细”字上做文章。

(2)重视数学运算过程,培养运算能力。数学离不开运算,运算离不开法则,法则离不开算理。运算的过程,就是法则的展开过程,算理的充实过程。在教学中,要充分展示运算过程,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的算理。

(3)重视数学分析过程,培养分析能力。

固定资产的年数总和法范文第5篇

一、复习对象分析。

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的学生对英语已经有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学习态度比较端正,逐步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还是存在着一些差距,班级中大部分的学生英语水平不错,好的同学学习习惯较好,上课爱开口,动脑筋,作业完成较及时,课堂听讲认真。有小部分学生作业时常要漏做或是少做,学习上有教大的困难,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我将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复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关于复习

为了使学生学习的内容得到巩固、强化和发展,老师需要带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梳理,加深理解及掌握,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复习内容与目标:

1.词汇:能准确记住本学期课本要求的四会词及词组;对课本中的三会词汇能听、说、读理解,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记住尽量多的词汇。

2.对话:能流利朗读、鼓励背诵课文里的dialogues,并能准确理解对话的情景和主题功能。

3.句型结构:熟练理解每个单元的主要句型结构,并能在情境中准确运用。

(二)复习要点:

1、突破重点和难点。

(1).学生明确各课学习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多读、多记、多写(四会要求的单词和句子)。

(2).单词记忆是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难点,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记忆单词的良好习惯,如根据发音规则记忆、根据词义记忆、联想记忆等等,并帮助学生由单独记一个词转为记几个、一串词。

(3).对于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师要通过多检查、多反馈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

2、回归课文、联系实际。

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须经过意义性的训练。教材内容有情景、有意义、有完整的情节,所以引导学生把语言知识放入语篇中记忆,复习阶段宜回归教材,对教材内容要求学生读得滚瓜烂熟。在复习日常交际用语和句型时,更宜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具体措施: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尽快地进入复习的状态。

2、把好全体学生的单词关,充分利用单词卡片,采用填空、翻译、听写等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3、在教学中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复习旧单词,增加学生听的输入量,减少遗忘现象.

4、设计练习,把每单元的句型重点复习并巩固。精讲容易做错的题目,多读多背。

5、设计不同类型的题型,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做题能力。

6、重点辅导中下生,坚持做好课后的个别辅导及时做好检测工作。

7、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中下生的成绩尽可能地提高。并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让他们恢复学习的自信心

固定资产的年数总和法范文第6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知道“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运用千克、克、吨的有关知识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提高估计能力,感受质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掌握“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个故事吧。同学一定要认真看,看完故事还要回答提出的问题呢!(出示微视频,讲“曹冲称象”的故事。) (课件)出示1头大象的问题情境“你知道我有多重吗?

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认为合适吗?从而自然引出质量单位“吨”。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

(引出课题:1吨有多重,并板书)

二、探究交流,感知新知

1、利用多媒体出示书上画面。

(1)出示图片,请同学读一下数学信息。

(2)请同学列算式独立算一算,然后交流一下计算结果。

2头牛约重1000千克;10桶油约重1000千克;

20袋面粉约重1000千克;40人约重1000千克。

(3)小组汇报。你发现什么?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吨=1000千克,

并介绍用字母表示:1 t=1000 kg。

2、联系生活,理解新知。

(1)小活动:先了解自己同桌的体重,在背一背,说一说感受 (2)举例说明生活中有许多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

(多媒体出示) 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教师进行补充。

(3)让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师生共同进行分析。

三、综合应用,巩固拓展

1、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一练,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独立思考再反馈交流,请几名学生汇报思考方法)

2、谈收获

四、拓展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质量单位吨的内容,请同学们调查生活中“吨”的影子,多少个什么东西合起来大约是一吨。

板书设计

1吨有多重

1吨=1000千克

上一篇:门诊申请书范文下一篇:儒家的德育思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