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坚定文化自信范文

2024-02-28

怎样坚定文化自信范文第1篇

2017年10月1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

习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内容多,范围广,涉及到国际国内、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我对十九大报告印象最深的就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习近平在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图书馆作为文化信息中心,其中一个突出作用就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有精华有糟粕,我们要去其糟粕,择其精华,发扬传承下去。

作为图书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和一名普通党员,我们应该带头发展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在阅读推广工作中,为读者推荐好的、优秀的、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图书文献资料,引导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单位故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怎样坚定文化自信范文第2篇

开场白:亲爱的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发表一篇有关时政热点的演讲,这也是我第一次以一种比较正式的方式发表演讲,所以说一定会免不了出些差错,还请在坐的各位多多海涵。我演讲的主题是坚定文化自信,演讲的题目是“文化自信,从我做起”,接下来开始我的演讲。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再加上中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之多更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为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而感到自豪,应该具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更应该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缺乏文化自信,这个国家就会缺少生命与活力。坚定文化自信是当代人民走向世界的基础,是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石。

谈到文化自信,很对人都会觉得很模糊,或者会觉得中国的文化不值得自信,这是对文化本身不了解的表现,在中国这种现象比较多,也是有原因的。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国门被迫打开,中国被迫由封闭转为开放。许多新的事物、新的思想纷纷流入中国,让封闭了好几百年的中国人开了眼界,瞬间发现国外有这么多“先进”的事物,思想,让整个民族很难适应过来,就出现了不少错误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的人对外来文化全盘接受,崇洋媚外,也有人对此顾步自封,从不过问,为持有“绝对”的文化自信而感到自豪,少有人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和别人的文化。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很简单,刚才我已经提到了,就是对文化的认识不够。为什么我们对文化的认识不够,是因为对文化调查地不够彻底,没有在充分调查下总结的结论,含水量注定是很高的。所以,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充分的文化调查,对文化没有充分的认识,文化自信将无从谈起。调查文化就是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问题,也就是弄清楚我们有什么,别人有什么,大家都很清楚我们有什么,我们有植根于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勤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勤劳的象征,这是西方所不能比的;我们有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汉语;我们有着其他国家无比羡慕的饮食文化;我们还有中华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孔子,他的儒学思想渗透到了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还有在社会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传统节日——春节……一个拥有充分文化自信的前提是他本身具备足够多代表民族、代表国家的优秀文化,很幸运我们的国家拥有这个条件,而且完全是过之无不及,在此基础上,我们完全有资本、有理由、有底气相信我们自己的文化,中国已成为世界多级化的文化一级,为了让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走向international,我们更需要坚定文化自信。

怎样坚定文化自信范文第3篇

刘奇葆

2017年04月15日09:21 来源:《求是》

核心要点:

■ 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更好地延续下去、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顺应时代、向前展望,在保持自身特征、优长的同时,突破自身局限、扬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内容,以科学的理论校正发展方向,以开放的胸襟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我们党倡导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开关,也是新形势下处理“守”和“变”关系的科学指南。“两创”方针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 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传统文化,都要突出实践标准,主要看能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和需求,能不能回应时代的课题和挑战,能不能转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要通过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的文化,有利于培育时代精神和时代新人的文化。

■ 正确处理文化上“中”和“外”的关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立足本土,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又面向世界,在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实现创新发展。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前不久,党中央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党中央文件形式全面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在全党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下发的《意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是时代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形成的理性思维、积淀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卓然屹立的坚实根基。

在人类历史流变中,任何一个民族走过的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骼”,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民族特性,架构起中华儿女的心灵空间。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五行”相生、太虚即气的朴素唯物主义,阴阳相对、阳生阴长的朴素辩证法,苟日新日日新、与时俱进的世界观,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追求,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点等,已经深入中华儿女的思想意识深处。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络”,维系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维系着泱泱大国的社会秩序,维系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在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优良品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标注着传统文化的鲜明底色,为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肉”,极大激发了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崇尚仁爱、坚守正义的为人之道,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修齐治平、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观念,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滋养了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为人类文明史增添了厚重的中国色彩和中国气质。可以说,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这三个方面相互贯通、互为支撑,共同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体。今天,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在这些主要内容上下功夫,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智慧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增强中华儿女做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和底气。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总书记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鲜明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要求,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梳理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源流、思想精华和鲜明特质,集中阐明了我们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立场态度。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回答了传统文化“从哪里来、向哪里去”和“传承什么、怎样传承”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文化观,充分反映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文化担当。党中央下发的《意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方针原则、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是传承中华文脉、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宣言,必将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的关系,坚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什么样的立场、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首要问题。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热情很高,同时也存在一些理解偏差和错误认识。比如,有人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搞尊孔复古,有人借机提出“以儒代马”,认为应该把马克思主义请下指导地位,主张用儒家思想来治理国家、治理社会。这些观点毫无疑问是错误的。如何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1. 充分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文化的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在近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人类社会全球大视野条件下产生的理论,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谨、最有生命力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为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为广大人民实现解放、谋求幸福、追求理想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并确立指导地位,经历了长期的实践检验,是各种主义和主张竞技中的优胜者。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深刻结合,包括同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深刻结合,也包括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结合。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化道路,既在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中创新发展,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了新的科学元素,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孕育了光辉的革命文化、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朴素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朴素进步历史观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可以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必然性,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文化的选择。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2. 辩证看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优长和局限。儒家思想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哲理和道德资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对形成和维护我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我们党十分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比如,“实事求是”就是毛泽东同志从历史典故中撷取出来,创造性地用以概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等思想的创新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儒家思想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正是它不能从根本上挽救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历史危局的重要原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更好地延续下去、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顺应时代、向前展望,在保持自身特质、优长的同时,突破自身局限、扬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内容,以科学的理论校正发展方向,以开放的胸襟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鉴别、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开创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新生面。

3.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客观科学礼敬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中央下发的《意见》,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态度,概括起来就是“客观、科学、礼敬”。客观,就是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混杂、积极与消极并存,不照搬复制,不简单否定,坚持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科学,就是要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要求进行正确取舍,推动传统文化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更好地融入当下、服务今人。礼敬,就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敬重和珍视先人创造的优秀精神文化财富,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坚决维护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客观、科学、礼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只有坚持以这种态度和方法对待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基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往开来、发扬光大。

三、把握好“守”和“变”的关系,坚持在扬弃继承中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

这些年,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日益加深,追溯文化源流,瞩望文化振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守”“变”错位现象。比如复古泥古问题,重表象、轻实质问题,庸俗化功利化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把握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和“变”的关系,拿出有力举措、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往前推进。

1. 全面贯彻落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世代传承积淀,又在不断推陈出新中赓续绵延。2013年11月,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4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提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此后,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坚持这一基本方针。“两创”方针与我们党倡导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同时又结合新的时代要求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开关,也是新形势下处理“守”和“变”关系的科学指南。“两创”方针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二为”方向深刻回答了文化发展的目标方向问题,“双百”“两创”方针深刻回答了文化发展的路径方法问题,三者都是管根本、管长远的,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党中央印发的《意见》,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写入指导思想,作为必须遵循的方针原则。要深刻领会“两创”方针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用以指导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全部工作。

2. 坚持实践标准,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实到工作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怎样“守”的问题,一个是怎样“变”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扬弃继承,就是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坚持不忘本根、辩证取舍,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守住中华文化本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只有扬弃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充分挖掘,价值才能充分显现,生命力才会充分激发。比如,“孝”在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许多封建统治者都强调“孝治天下”,今天“孝”仍然是我们倡导的传统美德,但类似“郭巨埋儿”式的愚孝,有悖人性、有违法律,就应该摒弃。转化创新,就是着眼服务当代、面向未来,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开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充分弘扬,为今人所取、为今人所用。比如,我们立足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实践,创新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忠恕之道”等向上向善的思想价值,为形成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借鉴。需要强调的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只有适应深刻变化的时代和日新月异的中国,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文化支撑。因此,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传统文化,都要突出实践标准,主要看能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和需求,能不能回应时代的课题和挑战,能不能转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要通过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的文化,有利于培育时代精神和时代新人的文化。

3. 抓住重点环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只有从基础工作做起、从每件事情抓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具体来说,就是要形成以研究梳理为基础、以“四个融入”为支撑的工作布局。

做好研究梳理这项基础工作,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极大丰富,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地继承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自古就有研究、梳理和总结文化遗产的优良传统。汉代整理古籍、编撰形成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别录》,唐代组织整理经学经文形成儒学经典《五经正义》,明代编纂的《永乐大典》,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都是古代文献的集大成者。这些整理工作,虽然有其历史局限,但对文化传承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我们的物质资源比较充裕,技术手段更为先进,有更好的条件开展传统文化资源的整理梳理工作。首先要摸清我们的文化家底,深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古村落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撰等工程,尽快启动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国家古籍保护等工程,分门别类稳步实施。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组织更多力量、投入更多精力,做好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工作,校正和深化我们对历史文化的认知。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今天的研究梳理,目的是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在浩瀚的文化遗产中把那些具有代表性、富有当代价值的文化内容挖掘出来,使其中的精华闪亮起来,而不是重复地搞规模浩大、大而全的古籍编纂工作。

抓好四个方面的结合融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一是融入国民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进入课堂教学和教材体系,提升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涵养。把知识教育和文化熏陶结合起来,推动戏曲、书法、武术等进校园,让青少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沐浴中成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普及,发挥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作用,推出更多“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栏目,广泛开展“经典诵读”等实践活动,为人们传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便利条件。二是融入道德建设。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资源,进行合乎时代精神的阐发运用,使之成为涵养主流价值、涵育美德善行的重要源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其纳入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深化孝老爱亲教育、诚信教育、勤劳节俭教育,培养传承优良家风校训、企业精神、新乡贤文化,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风尚。三是融入文化创造。珍视先人创造的宝贵遗产,加强对中华诗词、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传统文学艺术的扶持,着力振兴传统戏曲,积极发展民族民间文化,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提炼题材、激发灵感、汲取养分,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优秀作品,使当代文艺创作具有更加鲜明的中国风格。四是融入生产生活。强化实践养成,注重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融入到人们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与法律法规、节日庆典、礼仪规范、民风民俗相衔接,与文艺体育、旅游休闲、饮食医药、服装服饰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内涵更好地融入生活场景。弘扬中国传统建筑美学,鼓励建筑设计继承创新,重现中国建筑之美,延续城市文脉、建设美丽乡村,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四、把握好“中”和“外”的关系,坚持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中华文化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也是在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化不断交流互鉴中发展的。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都彰显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气度。近代以来,伴随民族兴衰和国运沉浮,传统文化遭遇空前危机,文化上“中”和“外”的关系变得复杂。当前主要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唯洋是举、唯洋是从,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时落后,不如西方文化;另一种是故步自封、盲目排外,以复兴传统文化之名贬抑外来优秀文化、抵制外来优秀文化。正确处理“中”和“外”的关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立足本土,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又面向世界,在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实现创新发展。

1. 不忘本来,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长期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以与生俱来的民族特色,以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卓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绽放夺目的光彩。体现中国独特思想智慧的《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在海外有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戏曲,舞台上只有一桌二椅,却能够“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这种写意的美学品格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在与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中,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我为主,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使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文化传承中生生不息。

2. 吸收外来,广泛借鉴各国文化优秀成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都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逐步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深刻影响。近现代以来,中华文化和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更加广泛。从文艺领域看,中国近现代的绘画、电影、话剧等,既借鉴了国外的有益元素,又进行了民族化的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比如,著名画家徐悲鸿,就是借鉴了西方油画的技法,讲求光线、造型和对人体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开辟了中国画新的艺术境界。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当今中国是开放的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展开。我们只有敞开胸襟、放眼世界,广泛借鉴吸收各国各民族思想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使其长处和精华为我所用,才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 面向未来,努力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当今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全球治理中越来越体现大国责任和担当,我们的发展道路、价值理念、制度模式影响日益增强,国际社会对创造“中国奇迹”的中华文化兴趣与日俱增。同时也要看到,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大国地位还不相称,文化走出去与经济走出去还没有形成相应的匹配。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就应当不断提高文化对外开放水平,统筹好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着力传播中国价值观念,打造中华文化品牌,让世界了解一个文化的中国、多彩的中国、博大的中国。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大国,理应有高度的担当意识,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宽广胸襟,围绕破解人类社会共同难题和开创人类世界美好未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思想资源挖掘出来、传播出去,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提供更多中国方案,与其他文化一道携手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怎样坚定文化自信范文第4篇

一、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意义

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 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文化自信归结到底是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我认同。而我们只有在文化自我认同的基础上, 才能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才能在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保证实现提升国际话语权、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意义。

(一) 有利于提高国际话语权

“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3]文化的力量贯穿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始终。随着社会的发展, 文化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 西方抛出所谓的“普世价值”等价值论来渗透我国的文化领域, 妄图削弱我们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认同。针对西方国家采取的这种文化渗透方式, 我们有必要提高警惕性, 增强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 真正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4]所以说, 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居于首要地位, 它是继续坚持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必要前提。同时, 只有坚定文化自信, 才能保证中国的文化特色, 避免中国在与世界的交往中被“西化”;只有坚定文化自信, 才能不断增强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 改变近代以来的“文化不自信”状况, 促使我们主动自觉地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 打破外国人对我国文化的误解;只有坚定文化自信, 才能实现立足于优秀传统基础上的文化创新, 才能不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步繁荣, 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文化话语权。因此, 新时代背景下, 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我国优秀文化的精神力量, 实现我们思想上的高度团结, 既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提供了契机, 也向世界展示出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还有利于减少“西方话语体系”下对我国文化的误解与排斥, 促使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出自己的话语特色, 进而有效抵制西方话语下对我们思想的渗透与“和平演变”, 筑牢思想的防线。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 是我们不断保持我国文化的优越性、独特性、时代性的必然选择, 是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下, 不断挖掘文化的优秀基因, 增强我们的文化底蕴, 坚定文化自信, 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走向。

(二) 有利于促进实现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文化兴国运兴, 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对于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来说, 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促进实现中国梦。思想是最有力的武器,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必然要增强文化自信。这种自信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指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其优越性, 它是中华文明的高度凝练与反映, 蕴含着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与行为准则。坚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既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一种保护方式, 也是对其精神内涵的深度传承, 更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二是指对中国革命文化的自信。在中国近现代的革命历史中, 无数仁人志士在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在实践中制定着“中国方案”, 谱写着“中国故事”, 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化。三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满自信。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和繁荣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在不断发展与进步,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 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 有利于我们旗帜鲜明地反对“西方优越论”, 改变以往的“文化自卑”心态, 凝聚中国力量, 努力发出中国声音, 在中西文化的冲击中,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 以革命文化为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梁, 建设文化堤坝, 促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树立文化自信的客观依据

坚定文化自信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马克思曾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6]这表明精神生活的发展必须以物质生活的发展为基础, 而物质生活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自信作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是精神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球化的今天, 我国在经济、政治上都取得了长足的飞跃。经济方面, 我国经济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随着供给侧结构的调整, 我国经济的后驱动力在不断提升, 在国际上经济的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强。政治方面, 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进程, 同时加大反腐倡廉的工作力度, 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经济、政治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为文化结构的大调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基础支撑。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 新时代背景下, 西方国家为了渗透自己的价值观念, 不断通过文化宣传的方式推行着文化霸权主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文化上的自卑必然引起思想上的蜕化, 进而造成其行动上的自负, 所以, 加强思想建设, 尤其是文化建设, 对我们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必要。坚定文化自信, 实际上就是建筑思想领域的一道防线, 这道防线筑牢了, 西方的文化渗透就进不来, 这道防线一旦突破, 就如同久久信仰的东西突然崩塌, 产生的连锁反应不亚于一次战争。同时,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动力不足, 自主文化品牌较少, 文化产权的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在某些领域我们也的确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是还有一部分高技术产品我们实际上是受制于人, 尤其在影视、互联网技术方面。目前, 我国大量的影视作品都只是停留在翻拍的阶段, 而有些综艺节目也是直接购买国外产权, 缺乏对文化的创新性。对于互联网技术来说, 这是一个新兴产业, 而且它的更新换代速度远远快于之前任何产品的发展, 针对“苹果”公司与“华为”公司之间的贸易战来说, 虽然它本质上是一场经济战, 但是它背后隐藏的实际还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只有掌握先进的文化知识产权, 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 才能真正打破他国对我国的技术壁垒, 才能实现文化自信。因此, 针对目前我国文化市场中文化产业参差不齐、文化产品良莠混杂的情况, 我们必须要改变“文化自卑”的心态, 努力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树立起文化自信。同时, 文化自信是对发展中国文化的科学把握。文化的超强包容性和生命力是永葆文化自信的支撑基石, 兼容并包的发展品质是其核心的特色要义。几千年来, 中国文化开放包容、兼收并蓄, 既继承传统精华, 又吸收外来成果, 使中国文化越来越具有包容性和生命力。当前,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科学把握了发展中国文化的脉搏和走向, 才提出文化自信问题的。文化自信是对世界发展大势的理性批判。在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新殖民主义扩张的今天, 谁能够率先占领文化发展的高地, 谁就能在文化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权。中国正是基于当前世界发展大势, 尤其是世界文化发展大势的影响, 才不失时机地做出理性判断, 把文化自信提到“四个自信”的战略高度, 以此来提升本国人民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力和对外来文化侵略的抵抗力。

三、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 一个跑起来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 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 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7]坚定文化自信是我们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是我们坚持中国道路的必要抓手;是我们实现“四个伟大”的精神力量与必经之途。只有坚定文化自信, 才能不断推进人民对我国国家制度的认可, 对执政党的认同, 才能为理论实践提供契机, 促使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我们的理论体系, 从而增强领域的文化建设, 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文化自信是我们面对中华文化的态度, 是我们向世界宣传和弘扬中华文明的胸襟, 只有坚持文化自信, 我们才能在传承中将马克思主义同在中国的具体实际更好的融合, 才能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 能不断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造理论基础, 才能不断催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诞生。同时, 坚定文化自信, 还是保障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动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 为中华文化创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质的社会主义文化。一定的文化对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具有反作用。坚定文化自信, 就是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作用, 通过文化自信, 不断推动我国的经济、政治的整体推进。新时代条件下, 文化自信为经济新常态提供了理论底气和法理底气, 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法治氛围, 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精神支柱。

四、拓宽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

(一)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在2014年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很快,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很快。同时, 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 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 观念没有善恶, 行为没有底线, 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病根都在这里。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8]解决的方法是什么呢?首要还是靠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当前, 纵观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随之而来的也有文化渗透、文化绑架、文化摩擦等问题。新时期我国的文化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以“西方文化”为主的文化作品, 为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提供了可乘之机。作为新一代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我们必须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底气, 自主创新, 坚信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优越性, 在传承中学习与掌握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 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提高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同时, 我们还要善于通过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以包容开放的胸襟接纳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 并在其基础上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 避免同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冲突摩擦, 学会求同存异。杜勒斯在1957年7月2日说, 如果他们 (这里指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 继续要孩子的话, 而他们“孩子又有孩子, 那么他们的后代将获得自由”。[9]言下之意, 社会主义国家到了第三代、第四代人就会被资本主义和平演变过去。文化渗透是一场看不见的硝烟, 为了防止青年一代被“和平演变”战略所“同化”, 学校必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和熟知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政府必须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力度, 增大教育经费的比重, 制定相关的文化政策, 鼓励创办文化企业, 支持多种形式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比赛, 为开展文化事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同时, 我们要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教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工具, 只有加强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 才能领悟文化精髓, 才能增强文化自信。

(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 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1]当今世界,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大势所趋, 在如此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加强文化的话语权。新时代背景下, 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联系密切、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文化自信的本质和核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新遵循、新视角、新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 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 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4]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学习、贯彻和落实十九大精神的最好体现, 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打下更加坚实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引出正确方向。文化价值观念决定文化性质, 因此影响着文化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的道德基础,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文化自信的载体, 也为文化自信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支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就是要求我们采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强人民的文化底气, 改变“文化自卑”的心态, 使我国在同世界进行经济交流、文化交流、政治磋商的过程中,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同时, 只有通过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系列教育活动, 才能将中华文明融入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心, 进而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传播中的中坚力量, 促使文化自觉向文化自信的跨越, 为引领时代的价值导向创设条件。

(三) 推动文化创新

创新是文化的灵魂, 是社会活力的命脉所系。随着社会信息化、学习化社会的逐步形成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日益来临, 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生存和发展, 将最终取决于在竞争和选择的环境中的综合能力。[11]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 就是要求我们不断推动文化创新, 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结合时代特色, 兼收并蓄地学习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 并结合当前我国的文化氛围, 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同时, 还要不断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通过创新文化的载体建设和平台搭建, 促进多层次、多领域的文化发展。其次, 还要坚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着眼于文化的现代化, 加快“两创”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坚强领导下, 我国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这与文化自信以及对文化自信的践行是分不开的。文化以立世, 文化以兴邦。推动文化创新是坚定文化自信的不竭动力。要不断加大对文化领域的科研投入力度, 加强对文化的开发力度, 树立自主文化品牌, 推动以文化品牌为辐射的系列文化产品, 在创新的过程中增强人民对文化的认同感和骄傲感, 坚定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

五、结语

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是推动中国走向世界的必要举措。文化自信思想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战略思考和科学把握, 为推进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只有坚定文化自信, 才能更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实现“四个伟大”,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不断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让中华文化傲然于世界文化之中。

【相关链接】

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 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2015年5月4日他与北京大学学子座谈, 也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习近平在国内外不同场合的活动与讲话中, 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志气, 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 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我们的文化自信, 不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 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 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兴旺, 文化必然兴盛,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们党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中华文化正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期。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 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正如习近平所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 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 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 我们走自己的路, 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 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 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的确, 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

"欲人勿疑, 必先自信"。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 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 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 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文化立世, 文化兴邦。坚定文化自信, 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为中国经济、外交和安全影响力的扩展提供更加有效地软保护、构筑更有利的软环境, 为我们的强国自信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时代课题。

摘要: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是时代的要求与必然。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依靠, 是一个国家的核心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只有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认同, 保持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才能推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自信,研究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2016年版) [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4.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二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

[4] 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6] 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18.

[8] 边芹.谁在导演世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

[9] 刘从德, 王晓.“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与提升路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思想的重要论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8 (02) :1-5.

[10] 王资博.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三个维度[J].中华文化论坛, 2016 (11) :82-89.

怎样坚定文化自信范文第5篇

以上种种情况着实让国人开始恐慌, 但是在《关于实施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的“指导思想”部分提出“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在“基本原则”中, 也明确的提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等内容。在洋节来袭的时代, 作为青年学生的教育工作者, 我认为教育中应做到:通过培养主人公意识、营造教育氛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坚定青年文化自信, 使青年学生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时, 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 文化强则民族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 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增强文化自信, 以此来使青年学生认识和接受传统文化, 从而积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结合学校发展和青年学生的成长需求, 我明确了教育重心:

一、培养主人公意识

以提高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为重点, 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 增强青年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人公意识。通过深入学习中国伟人精神, 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强化青年学生文化创新意识和文化传承的主人公意识;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伟人精神植根的沃土, 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现阶段文化关系。引导青年学生完善人格修养, 关心国家梦想, 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坚定实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的主人公意识。

引导青年学生完善人格修养, 关心社会发展, 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目标、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坚定实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的主人公意识, 我院组织青年学生成立“青年学习社”。

“青年学习社”致力于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切实增强“四个意识”, 树立“四个自信”, 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展现青春的风采。

“青年学习社”会议精神学习, 使青年学生更加坚定信念, 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 结合人生航向, 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坚定实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的主人公意识。

二、营造教育氛围

要通过举办讲座、座谈会、主题班会等组织青年学生学习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提高青年学生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通过举办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继往开来”党日活动、“祭奠英灵, 共卫历史”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举办国家公祭日宣传教育活动、“念伟大总理周恩来, 做当代新青年”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朗诵会、“包汤圆, 送温暖”“庆元宵, 送温暖”活动、空一座城, 等三十万亡魂;点一盏灯, 祭八十年乾坤“不容忘却的历史”图片展活动、“敬老、爱老、助老”敬老院送温暖活动等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 唤起青年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把坚定文化自信, 激发文化活力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通过通俗易懂的伟人故事, 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简洁语言风格和通俗化方式表达出来, 让青年学生在学中乐, 乐中学, 并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烙上了传统文化的独特印记。

通过利用宣传橱窗、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服端等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 唤起青年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把坚定文化自信, 激发文化活力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2018年3月2日 (农历正月十五) 中午12点30分, 我院的青年学生在学生食堂参加了由我院学生会举办的“喜迎佳节, 共庆元宵”的活动。青年学生积极参与了包元宵活动, 过程中他们亲自动手, 互帮互助, 其乐融融, 在对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的同时, 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而老师们也与同学们一起包汤圆, 参与到学生的课外生活中去, 共同享受劳动成果, 拉近了老师与同学之间的距离, 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在吃汤圆的同时, 同学们还参与了“线上猜灯谜, 红包抢不停”活动。

此次活动唤起青年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把坚定文化自信, 激发文化活力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特点, 讲究方式方法。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 对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作出通俗易懂的表达, 赋予其切合时代的内涵, 使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当代先进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切合。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实现社会全民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 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青年学生为人民服务、传播正能量, 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培育文化自信过程中真正起到精神导航的作用。为此我院学生自发组织参加烈士纪念碑祭扫仪式、助抗战老兵攀登中山陵活动、“关怀独居空巢老人”志愿活动、“三点一线”送温暖等活动, 通过活动, 让青年学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一)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实现

社会全民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 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为铭记历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 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 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我院青年学生自发参与“万寿宴——致敬一个民族的历史”系列活动之同抗战老兵攀登中山陵, 让更多人关爱抗战英雄。本次活动邀请了近百名抗战老兵参加, 我院青年学生担任接送老兵的任务, 以及参与和老兵同游中山陵园的活动。活动过程中, 我院青年学生以高标准、严要求完成了1213志愿者联合会安排的所有任务, 接待了第一批来宁参加活动的老兵同志, 并与南师大致远社共同在南京南站和南京站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21名老兵, 老兵家属及近百名相关志愿者。

(二) 通过青年学生为人民服务、传播正能量, 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培育文化自信过程中真正起到精神导航的作用

通过江苏省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与江苏省儿童少年福利基金会的新闻媒体报道, 为了让青海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在寒冬中感受到温暖, 2017年1月4日上午9点30分我院青年学生发起“温暖多一度·高原助学公益行动”, 呼吁大家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活动持续进行, 同学们为义卖准备的物品一个个被取走, 而募捐箱里的善款在不断增多, 同学们都希望为高原山的孩子献上绵薄之力。截至到下午, 募捐共收到善款2274.9元, 这些善款并已汇至江苏省儿童少年福利基金会, 委托他们转交至青海贫困地区的孩子们。

本次活动通过青年学生为人民服务、传播正能量, 让青年学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新的时代, 只有坚定青年文化自信, 才能在洋节来袭时, 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摘要:在洋节来袭的时代, 作为青年学生的教育工作者, 我认为教育中应做到:通过培养主人公意识、营造教育氛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坚定青年文化自信, 使青年学生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时, 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关键词:洋节来袭,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王文承.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核心价值观——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体会[J].文史杂志, 2018.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J].中国勘察设计, 2017 (2) :30-34.

怎样坚定文化自信范文第6篇

[关键词]民族复兴阶段性奋斗目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觉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以更明确的语言,宣告了中华民族在本世纪实现民族复兴的两个阶段性奋斗目标,这两个阶段性奋斗目标与两个百年相关,这就是在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建国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常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可预期的将来,也就是这两个阶段性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这两个阶段性奋斗目标时,第一次用了“三个自信’’来表达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坚定信念,这就是“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一、中华民族复兴两个阶段性奋斗标的实现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走过道路的所取得成果的回顾,我们可以断言,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两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是完全具有现实的可能性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顺应民意和时代潮流,恢复了因“文化大革命”而被中断十余的、由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确立的“到本纪末,实现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科技和国防”这“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然而,随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以及对国情和十年**所造成的破坏的严重性认识的深化,邓小平意识到,再过20年就实现“四个现代化”,是难以达到的目标,于是,他开始重新设计中国的发展战略。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调整了到2 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他说:“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对于这一目标,邓小平又考虑“大体上分步走,前十年打好基础,后十年高速发展”亦即到1990年,先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从1990年到2000年,再翻一番。他的这些设想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被作为战略任务确定了下来。经过几年的实践,十二大确定的战略目标被证明是有可能实现的。为了增强战略任务的连续性和预见性,邓小平又提出第三步战略目标。1987年4月,他在会见外国客人时说:“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为此,党的十三大确认了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和步骤:第一步,到1990年GDP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00年再翻一番,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再翻两番,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以前,我国也曾不止一次地提出长远的经济发展设想或宏伟目标,如1958年的“大跃进”中提出的1 5年里主要工业产品赶上美国、超过英国的口号。相比这些超越现实可能性的目标,甚至1965年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目标,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一,它既是宏伟的、又不是过急的目标,而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发展速度适当、经过艰苦奋斗切实可行的目标;其二,它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具有量化的科学性和目标步骤 的明确性,既讲GDP,又讲人均GDP,可进行国际比较,体现了实现现代化的自信;其三,“三步走”的每一步,都既有经济指标,又有人民生活指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个五年计划的努力,1995年已实现GDP比1 9 80年翻两番的任务,预期到2000年实现人均GDP翻两番也指日可待。于是,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新世纪如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作了新的前瞻性的战略思考0199 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2 1世纪头十年实现GDP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

到2 00 0年,中国人均GDP已超过9 0 0美元,表明总体上达到了邓小平原设想的“小康社会”目标。为此,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新世纪头20年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提出在20年里GDP就翻两番的任务。2007年,党的十七大则进一步提出了人均GDP20年里翻两番的任务。

到2010年,中国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头十年就实现原定20年的翻两番任务,达到了邓小平当年提出的2 1世纪前30到5 0年的经济总量的目标。在这一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 0 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生活上的目标: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 1 0年翻一番。

如果能在建党一百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在经济生活上,2020年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4万元人民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接近1.5万元人民币,则基本达到了民富国强。这就为再过3 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如磐石的基础。因此,实现两个阶段性奋斗目标,关键是前一个目标能否实现。而从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发展所走过的道路看,经过艰苦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要实现十年里GDP翻两番,年增长率只要达到70以上即可,而30多年来,中国GDP的年均增长率接近10%。尽管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出口会下降,粗放型的大规模投资也不可能持续,但中国每年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进展,可拉动基本消费,而随着人民群众收入的增长和社会保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和水平的逐步提升,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的作用会迅速发挥,加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越来越成为上下相通的共识,GDP再稳定增长1 0年,是可以预期的。其必要条件,是社会总体上的稳定。

难度在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十年里也得翻一番,因为其一,从经济角度讲,它是指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实际收入的翻番,而不是名义收入的增加;其二,它要求反映人民群众的缩小收入差距后的翻番,而不是大部分人的“被翻番”,也就是说,对于多数收入偏低的人群而言,其收入十年里要超过翻一番的水平,而对于高收入群体,则增长可能没有翻番,这就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政策甚至涉及政治体制问题了。

因此看来,尽管建党一百周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具有现实可能性的,但并不是无条件的。无论是实现第一个阶段性目标中的GDP翻番所必需的社会稳定,还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所必需的社会政策调整和政治体制改革,都需要引入超越经济因素的保障因素。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的条件:“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o"而最根本的,是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实现两个阶段性奋斗目标的保障是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两个阶段性奋斗目标,特别是建党一百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过程,会遇到各种新的风险考验和各种思潮干扰,要排除风险和干扰,关键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所谓“道路自信’’,其一是坚信我们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有独特性,又蕴涵着丰富人类文明的重要价值。因为这条道路既摆脱了前苏联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文化上高度同

一、社会上高度统一因而缺乏活力和效率的社会主义模式,又没有照搬西方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盛行商品拜物教甚至货币拜物教、而且以强权建立起不公平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现代化模式,它首先是适合中国国情和人民需要的,同时又是符合时代特征和世界潮流的。

其二是坚信在我们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时,这一道路能使我们“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曲折、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所积累的宝贵经验,能帮助我们更客观地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从而以此既坚定方向、又随时调整政策,做到应对自如、攻坚克难。

所谓“理论自信”,其一是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具有不可磨灭的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式和理论特性,具有相对于其他思想理论的比较优势。因为无论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劳动批判、商品和货币拜物教批判以及现代性批判等理论内容,依然是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锐利武器,是探索社会主义新道路的指导原则,是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矛盾的方法论指导,是人类朝着自身解放努力的精神力量。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可以赋予中国道路和经验以理论特色,把握中国社会朝公平正义价值目标前进的方向,推进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并在社会转型中发挥思想的“稳定仪”作用。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式中,其思维方式,是以实践观为基础、以社会基本矛盾分析作为社会结构分析的主线;其价值取向,是通过无产阶级解放而实现人类的解放。因而这一理论范式,是客观性和主体性、科学性和价值性的高度统一,从而具有理论魅力。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彻底批判性,正如马克思强烈主张的,“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它立足于“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无情,就是说,这种批判既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也不怕同现有各种势力发生冲突”。这一批判性特性,包含了理论批判与实 践批判的结合、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总体性批判以及自我批判,因而是对资产阶级理性批判精神的继承和超越,从而具有对现实的穿透力。

其二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能够引导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因为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它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关系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党的执政规律乃至人类发展规律的一系列最大问题。因为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党的领导,体现了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因为这一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将随着永无止境的实践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从而能使我们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所谓“制度自信’’,其一是坚信我们形成的基本制度是我国发展成就的制度化体现,具有比较优势。因为坚持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自主性,可以避免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附庸;中国共产党一党领导并与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可以为国家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并保持大政方针的连续性,使人民群众对于国家的未来具有可预期性,而避免西方多党制受金钱政治的干扰和因选战需要而忽视国家的长远发展规划的弊端;中国权力结构中“三权”相对分立的议行合一制度,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具有决策和执行的高效率,并能对各种突发风险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而避免西方“三权分立’’制度中重大问题决策时相互掣肘甚至不惜拆台而难以形成符合社会最大利益决策的弊端;全面完整的干部培养和选拔制度,可以造就大规模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人才;等等。

其二是坚信中国政治制度的选择可以丰富和发展人类的政治文明。因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国家制度层面上的民主,既有人类的共同性,也有历史性和阶级性。而西方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制度,尽管适合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在形式上演化得也比较完善,但它并非人类民主发展的终极形式,也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和发展民主政治的需要,更不是根治腐败的灵丹妙药。尽管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还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但它毕竟既符合当下中国国情,又顺应时代潮流,总体上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以及发展进步,从而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宝库。

三、以理论自觉为前提的理论自信是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思想基础

在坚持“三个自信”中,理论自信是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思想基础。坚持什么样的道路和制度,涉及政治信念和立场问题。而立场坚定取决于思想清醒,思想清醒则取决于理论彻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面临各种风险考验和思潮干扰时,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就必须使我们的理论具有对现实问题的揭示力、对社会矛盾的批判力和对群众困惑的解释力,才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当代价值以及理论范式和理论特性的比较优势,都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今天,我们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并不是期待马克思能给我们提供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各种问题的具体方案,而是要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比较优势,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以更准确地揭示实际问题、更深刻地批判社会矛盾、更科学地把握未来价值,为我们在回答社会现实热点、思想理论难点和群众困惑疑点时,在评价各种文化传统和社会思潮时,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以理论自觉为前提的理论自信,才能做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所谓理论自觉,是指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包括自我批判)武器而所具有的反思能力。当前,特别要自觉反思两种“绝对普遍主义’’的观念。

一种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曾经存在并且依然对今天有消极影响的对马克思主义作“绝对普遍主义”阐释的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不是从基于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而对资本主义现实矛盾进行批判的逻辑展开,而是以先验设定的所谓“物质的绝对普遍性”为逻辑起点,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从而使历史规律似乎在宇宙大爆炸最初三秒钟就被“预设”好的。由此,历史规律就被演绎成从某一社会形态到另一社会形态都是线性发展的“自然规律”,人类的历史发展不存在任何人的主体性和选择性,历史规律成了外在于人的“冷冰冰’’的机械的东西,而每一个社会形态都有规定好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是绝对普遍的,任何民族在某一历史时期,都一定要实行这样的社会形态,而不存在人类历史的丰富性和各民族发展的特殊性。这套阉割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话语,不仅造成了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误,而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话语产生严重冲突,更无法回应当代世界和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因此,不排除这套理论话语的影响,是

不可能确立理论自信的。

在自觉反思对马克思主义作“绝对普遍主义”阐释的同时,还须自觉反思把西方价值观念当作“普世价值”的“绝对普遍主义’’的话语体系。这种话语体系的逻辑起点,依然是先验化的观念,只不过它不是“自然物质”,而是人的理性精神或宇宙的“绝对精神”。它从所谓的“理性的绝对普遍性”出发,把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需要的,并且在资本主义政治法律制度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积淀下来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念,当作先验的“普世价值”。只是由于资本主义所实行的社会化大生产和所开拓的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和民族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于是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具有反封建专制主义意义的价值观念,便笼罩上了“绝对普遍性”的意识形态虚假性。如果我们沉湎于这一“绝对普遍性”的虚假性,动辄以渗透着西方文化所积淀的价值观的各种理论和话语来解释中国经验,甚至要求以此来规范中国道路,这实质是西方中心主义的表现,它将同样丧失对现实的批判能力。因此,不对这种“绝对普遍性”保持警惕,不消除它的影响,我们就不可能具有理论自信。

上一篇:做一名有道德的人范文下一篇:质押合同工商银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