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霸权的西方文化论文范文

2024-05-20

基于霸权的西方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基于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素质已经成为教育主要的目标,素质教育不单单只是局限于学生专业课能力,同时也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学生通过学习美术课程能够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从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内容进行讨论,分析通过美术赏析使学生能够发现艺术的美,并逐渐具备艺术创造力,以期为我国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美术欣赏  高职院校  创造力

美术教育作为促进人才发展的教学科目,在目前高职院校中并没有受到足够多的重视。在学生日常学习中,学校教学重点集中在培养学生文化课知识以及专业技术能力等方面,这样的教学方向过于单一化,忽视了对高职生人文素养方面以及其他能力方面的培养。高职院校开设的美术欣赏课程,不仅能够弥补传统高职教育中的不足,同时也能促进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目前高职院校美术欣赏课程现状

(一)教师对于美术赏析课程重视程度不足

从目前高職院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来说,部分教师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忽视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上依旧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缺乏创新意识。基于此,学生在美术欣赏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教师传授学生绘画知识,学生按照教师教授的内容进行学习,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虽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美术知识,但是自我思考、探究能力并不强,相应的学生学习兴趣也难以得到培养。比如,美术教师在教授学生美术创作技法时,通常会对技法进行简单的讲解,之后再让学生进行练习,并没有基于学生可理解的角度探究美术技法,这很难将学生学习的美术知识与实践有效的连接起来,从而难以使学生将所学习的基础知识与美术作品赏析相联系,导致学生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受到限制。

(二)教师自身水平不足

高职院校很多美术教师虽然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但是美术作品鉴赏方面的理论知识教学的能力并不足。在美术赏析课堂上,教师按照书本上的知识点按部就班的给学生讲解,并没有将美术作品中更深一层的含义教授给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下,学生学习到的只是简单的理论知识,对于美术作品赏析能力并不高。其次,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只需要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美术欣赏课程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所以没有必要专门研究美术欣赏课程的开展方式。传统的教学思想导致美术课程展开的模式较为单一,同样也影响了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

二、高职院校美术赏析课程的作用

高职院校开展美术赏析课程主要的原因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所学习的美术知识不只是局限于美术技巧的掌握上,同样也对不同美术作品产生自己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创作和审美能力。在信息化时代当中,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对于学生教育方面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素质教育理念下,学校也需要开展多元化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术赏析课程是让学生结合优秀的美术作品,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之下,对不同的美术作品产生自己的理解,懂得欣赏,才能进一步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同时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也会在欣赏的过程中,迸发出更多灵感。

其次,在美术鉴赏课程中,不同于传统美术课堂由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相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完成。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充分被调动起来,提升学生在美术课堂的主动性,也在无形当中培养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能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在美术欣赏课程中,教师要意识到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足,采取适合学生的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三、高职美术欣赏课程教学重点分析

(一)注重美术作品中的内涵

在传统美术欣赏课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重点在于美术流派以及作者的介绍,进而分析不同美术作品的价值。这种教学方式属于纯理论性的教学,也会使学生产生自己学习的美术知识过于空泛,缺乏实际内涵的思想,那么学生学习兴趣也就难以提升。基于此,教师在展开美术欣赏课程时,需要注重表达出美术作品中的内涵,让学生在美术欣赏过程中看到的不但是知识构图、色彩、美术表达手法等专业性的内容,同时也对美术作品的内涵进行分析,更为深入地了解作者作品中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情感思想。不同的美术作品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对作者自身的体验和思想的加工和表达,作者生长环境,所见、所闻、所感等都是创作的源泉,也正是因为这些内容,才使美术作品更加丰富。在实际的美术作品欣赏课程中,教师的引导不能过于单一或片面化,需要深入挖掘不同美术作品创作的背景、作者自身的经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美术欣赏的能力,同样也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印象。

(二)注重情感分析

在美术作品欣赏中,教师也要注重情感分析,作者会将自身的情感通过画笔呈现到美术作品当中,也正是作者情感的倾注,才使美术作品更加丰富,欣赏美术作品的人才会与之产生情感共鸣,也正因如此,这些美术作品才被人们称之为艺术品。同样,如果作者在创作时,并没有将情感融入其中,那么所表达的作品的就只是美术技巧,虽然具备艺术效果,但是却缺乏灵魂。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欣赏课程时,需要让学生懂得欣赏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使学生对美术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比如,在欣赏美术作品《星月夜》时,可以看出作者在美术作品中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从创作背景入手,让学生对这幅美术作品表达的情感形成一个轮廓。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谈一谈自身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之间,了解学生的想法。当学生与学生思维碰撞的同时,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的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不安情绪以及风格独特的幻觉世界。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高职美术欣赏课程具体实践措施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保障教学质量

为有效激发高职学生对美术的赏析能力和人文素养发展能力,首先,高职美术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一方面,教师需要具备基础的道德品质与思想意识,同时更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的美术欣赏能力。美术教育作为提升学生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科目,美术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课程开展的方式也决定了美术课堂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当运用专业的教学手法,带领学生正确的欣赏美术作品。在教师正确的带领下,学生学会思考,并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之中,提升学生对艺术欣赏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爱上美术欣赏实践活动。其次,美术作为一门多元化的课程,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会涉及到很多学科知识,比如美术、历史、文学等,教师在进行美术课程欣赏活动时,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不仅要从美术的角度探究美术作品更深层次的含义,也要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背景,从而使学生将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思考能力。

比如,教师让学生欣赏西方绘画的实践活动时,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西方历史文化背景。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文化艺术泉源,教师需要补充这方面背景,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美术作品,欣赏西方艺术文化的魅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美术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作为课堂导入部分,为之后的美术课程奠定基础。以《天使报喜》这一作品为例,如果教师单纯的讲解这幅美术作品的技巧,那么学生学习到的只是表面知识,教师可以结合《新约》中的故事情节,完善学生的知识架构,将故事的主要情节给学生讲解,从而使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创新教学理念,开展特色的欣赏教学活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联系起来,提升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也能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课堂。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图片、音乐、视频等元素融入到美术欣赏课程中,使学生通过更为直观的方式,提升对美术欣赏的热情程度。教师在以往的美术欣赏课程中可以发现,大多数美术作品的欣赏只是结果,缺少应有的过程,如果只是依靠课程教材内容,那么学生对美术作品学习过于浅显。因此,教师在美术欣赏课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将美术作品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创建一个更加活跃的课程氛围。

比如,学生在欣赏西方美术作品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呈现不同作品,同时也能通过互联网技术,融合多元化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搜索美术作品创作过程,将学生被动欣赏转化为主动获取,激发学生的灵感,从而创建一个更加多元化的美术欣赏课堂。

(三)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增强自主欣赏意识

高职院校开展美术欣赏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不再只是局限于掌握美术技巧,同样也要学习欣赏美术作品,提升学生综合实力。基于此,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美术水平,基于学生欣赏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对美术的欣赏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发挥出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体会美术作品的创作情境,深化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从而让学生能够深入到美术作品当中,正确理解不同美术作品中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赏析的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尊重学生想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在欣赏课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学生课堂上掌握主动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欣赏美术作品。其次,教师不仅要传授美术知识,同样,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将教学重点由结论转化到过程当中,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专业能力以及素质。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美术能力,自行观察美术作品,在锻炼学生对美术的技巧时,也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比如针对《劳动》这一美术作品欣赏时,需要学生以时代为基准,了解美术作品中“劳作”不同的表达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可以先让学生搜集相关的美术作品,运用信息技术制作成短篇,在短篇中融入相应的音乐和动画效果,让学生在制作短视频的同时,能够结合不同美术作品表达的意境制作相应视频。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选择不同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使学生能够相互欣赏,体会不同作品创作的情感和思想价值。

(四)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活动,注重艺术素养发展

在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从不同的美术作品中吸收到更多养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美术教学的意义,不只是让学生掌握艺术作品的创作形式和内涵,也要使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能够感受到美术作品所传达的智慧和高尚的情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种教育属于无形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教育”的职责,一方面是教学,另一方面就是育人,运用不同的知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在之后面对更多的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去解决。基于此,教师在提升学生美术欣赏能力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比如,学生在欣赏《劳作》这一美术作品时,从美术层面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绘画技巧,同时,教师也要使学生观察美术作品中的细节,从人们脸上的喜悦以及农作物成熟所运用的色彩等探析美术作品。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全面观察,启发学生形成热爱生活的优良品质。

五、结语

美术作品欣赏是高职美术课程不可缺少的内容。在美术欣赏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从美术作品的内涵以及情感思想等两方面入手,找准教学方向。同时,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理念,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之下,学生在美術欣赏课程中学习到的不单单只是美术技巧,同样也能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创作能力以及辨别能力,懂得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使美术欣赏课程更有意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炼.促进高职美术欣赏教学  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J].艺术家,2021(02):95.

[2]陈媛.高职美术教学中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探讨[J].美与时代(中),2020(12):99-100.

[3]李博.高职院校美术欣赏课程的实践与探讨[J].大观(论坛),2020(10):135-136.

[4]雷盼盼.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重要作用[J].艺术品鉴,2019(29):351-352.

[5]阳柳.“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美术欣赏》课程理念革新与实践[J].知识经济,2019(28):179-180.

基于霸权的西方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在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方面,中国文化重视集体主义、个人关系网的建立、曲线型思维模式。与中国的商业文化相比,西方的商业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崇尚个人主义,追求平等,直线式思维。

在谈判过程上,中方倾向于使用委婉、间接的沟通交流方式,信息交换前先会对信息进行详细的解释;会用提问等方式作为说服对方的手段,谈判时间通常较长,喜欢循序渐进,目标在于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不同于中国,西方谈判人员更多的使用简单直接的沟通交流方式,信息交流前会提出建议;使用争辩、不耐心的方式说服对方,喜欢速战速决,目标是做成“一笔买卖”。

二、国际商务谈判的成败因素

(一)谈判开始前的准备阶段,谈判双方需建立好良好的相互信任关系

在这个阶段,谈判双方应专注于信息的收集、计划策略的制定和对方文化和团队成员背景的了解。另外,要进行有效的谈判,信任必须是先建立。在中国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里,中国人需要更长的时间比其他文化的人更容易产生对非家庭成员的信任感成员。谈判前人际关系的建设也很重要。中方喜欢在正式谈判前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然而,受西方商业文化的影响,大多数西方人以任务为中心,以美国人为例,他们通常是客观看待手头的问题,不愿意浪费时间建立人际关系。如果谈判者能充分利用谈判前的准备期间,双方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收集好信息,充分了解对方,评估可能的沟通障碍,培养文化敏感性,制定好谈判战略,便能将正式谈判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小化。

(二)正式谈判时,注重冲突管理,使用正确的谈判技巧

在通常情况下,正式谈判分成三个部分:信息交流、说服对方以及做出让步和达成协议。在信息交流阶段,通常谈判双方陈述他们的立场,并讨论涉及的问题。双方都有能提出问题并澄清要点。西方谈判者倾向于更直接的信息共享。然而,中采取更间接的方式。此外,西方公司通常会给谈判人员充分的决策权,然而,中国谈判代表的决策权是有限的。在说服对方阶段,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来为各自代表的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在此阶段,价格是双方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谈判双方方在议价过程中可采用适当的方式探知对方的价格底线,并采用适当的议价战略。在让步达成协议阶段,双方让步或妥协,寻求解决办法。使用正确的谈判技巧,时取得谈判成功的要素之一。谈判过程中,可以选取让步式进攻、耐心等待、建立良好的谈判氛围、认真倾听对方观点,找出对方真正的意图等谈判技巧。

在中西方的谈判过程中,由于谈判双方文化差异,各自代表不同公司的利益,常常产生矛盾冲突。如果对矛盾冲突不加以管理,不断上升,达到不可控的时候,会导致双方沟通和谈判的中断。在冲突处理方面,中国谈判代表倾向于通过回避和妥协的方式,而西方代表则倾向于直接面对冲突。西方谈判代表在直面冲突时,需考虑文化差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自由和自我表达,中国文化注重和谐和“面子”,西方代表的坦率(例如,直接批评中国企业公开场合的合作伙伴)可能会让中国的商业伙伴丢掉面子。西方代表在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时,需给中方代表足够的尊重。

(三)谈判结束后,双方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

在大多数西方代表眼中,合同签订完成代表谈判彻底结束。然而,在中国,合同签订完成只是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的开始。谈判结束后,双方可进一步维系信赖、友好合作的商业合作关系,为双方获得更多的利益。

结束语:

中西方文化影响着中西方谈判代表的思维方式及谈判方式。中方重视和谐、信任、良好的人际关系、面子,喜欢采用间接的沟通方式。西方重视个人主义、喜欢直接的沟通交流方式。由于不同的交流的风格,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时间观,中西谈判时会出现沟通障碍,会出现矛盾,产生紧张、复杂的谈判氛围。因此,在谈判前,双方需充分准备,学习对方文化,了解对方背景,了解对方谈判方式,制定好谈判策略,建立好良好的相互信任关系;谈判中,双方需尊重对方文化,遵循谈判过程,看透对方战略、倾听对方观点,管理好冲突;谈判后,不能着眼于短期利益,而是要建立和发展双方的长期关系。这些都是中西方进行有效的商务谈判并取得双赢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Faure,G.O.(1999),The Cultural Dimension of Negotiation:The Chinese Case,in:Group Decision and Negotiation 8(3),187-215

基于霸权的西方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外国文学中对于英雄形象的描写,从完美、大写的古典英雄到注重个人价值体现的个人主义英雄,再到“反英雄”式的英雄,经历了一条英雄形象的嬗变之路,反映了作者对英雄的崇拜、消解、还原的心路历程。本文通过对英雄形象的嬗变分析,对西方文学作品中折射出来的人文思想做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外国文学 英雄形象 嬗变 理想

一 外国文学中英雄形象概论

1 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

在以西方文学为代表的外国文学中,塑造英雄的形象是人物描写的传统,整个西方文学史可以说是英雄形象的历史。从古希腊史诗中首个英雄形象的诞生开始,英雄形象在西方文学中就一直有着支配和主导的地位。无论是中世纪的骑士形象,还是文艺复兴时代文学中那些高贵的巨人,或是浪漫主义文学中独来独往、行事天马行空的超人,或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为了个人命运改变而不懈斗争的奋斗者,都被认为是英雄在不同时期的形象映射。

西方人文学家将人类社会分为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和人的时代三个部分,而英雄的形象主要出现于神的时代和英雄的时代。在神的时代中,英雄具有着明显的神性和宗教色彩,是先民心中超自然力量的代表者。他们由神所选择,作为人群的统治者而出现。在英雄的时代,人类超越自我之外世界的心理得以体现,因此英雄身上的神性逐渐地褪去,不再是超自然力量而是人的代表。在人类对自身力量的渴求和崇拜之中,英雄作为独立的个人出现,代表了人类的理想和激情。

2 英雄形象出现的原因

西方文学中描述英雄形象的传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人文主义和自由意识的推动。这种人文主义对人的主体性予以充分的肯定,对人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的评价。因此英雄的文学可以看做是人类自信心和自豪感的表现,是人类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肯定。在英雄文学中,总会有一种对立的关系存在,比如人和社会、自然的对立、自由和个人命运、自我与非我、英雄和懦夫的对立等等,其中英雄的形象永远占支配的地位,无论英雄的结局是喜剧还是悲剧,都一定是事件的推动者和正面价值的实现者。

二 古典英雄形象

1 古典英雄形象的形成

古典英雄指的是有宏大的救世理想或者道德理想的英雄形象,这些英雄形象身上体现了人类最初对正义的向往和赞美。希腊古典神话和史诗是西方文学的起源,希腊古典神话的英雄们无一例外有着超人的力量,如赫拉克拉斯、阿基琉斯、西绪福斯等。在古代史诗之中,英雄大部分是神和人结合的后代,其身上有着一定的神性,他们是人类的保护者,为了人类的利益而斗争。随着时间的变迁,英雄们身上的神性渐渐的消失,英雄不再是人类之外的力量,而是作为普通平凡的人,存在于世界之上。

2 古代史诗中的古典英雄形象

在希腊史诗《伊利亚特》中,充满了对战斗英雄的歌颂和赞美。以希腊英雄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为主线剧情,体现了西方文化起源中强烈的个人自由意识。阿基琉斯为了个人的尊严和荣誉,不顾整个联军的利益,致使联军遭受了重大的损失,后来又因为好友的仇恨而毅然决然地奔赴战场,其思想核心是为了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而非集体和民族的利益,这样的形象正是西方文学中自由主义精神的体现。而另一个英雄形象赫克托耳则是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其形象带有悲剧性的色彩。《奥德赛》中英雄奥德修斯的遭遇,则采用了隐喻的方式,表现了古希腊人对自然的抗争。每一个时代都有很多作品来对奥德修斯十年漂泊的意义做阐述,古典作品侧重于对英雄本身遭遇的关注,而近现代文学则更加重视其漂泊的象征意义。

3 文艺复兴时代的古典英雄形象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外国文学作品中,有两位英雄形象较为突出:唐·吉诃德和哈姆雷特。唐·吉诃德是一个嫉恶如仇、维护正义、锄强扶弱、见义勇为的骑士形象,随时准备着为了理想而献身。他生活在孤独的環境中,其主持正义的行为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反而被所有人嘲笑。唐·吉诃德的悲剧是内在人性的悲剧,他的英雄形象反映了在理想和现实相冲突的环境之中,人类的道义和理想接受这个世界考验的过程。

哈姆雷特由一个幸福的王子经历了父亲被害、母亲改嫁、情人和朋友的背叛等一连串的打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肩负了为父报仇和扭转乾坤的责任。然而由于他所面对的邪恶势力太过强大,因此他只能在伪装疯狂的过程中思考“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迷茫、焦虑、不安的情绪充斥在哈姆雷特的复仇过程中,让他感觉到了人的渺小和不完美。哈姆雷特这一文学形象,象征着西方文艺复兴时代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矛盾心理。哈姆雷特作为一个高贵、纯洁、有道德的人,却被既不能放下又无法承担的责任所毁灭。这样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表现了当时人们对新的社会和道德理想的呼唤。

三 个人主义英雄形象

1 个人主义英雄的形成

相对于古典英雄形象注重对“道德理想”和“社会责任”的表述,个人主义英雄更加偏向于对个人理想和自由精神的表述,注重对个人情感、个人体验、个人意志和自身价值的追求表达。这一时期的英雄形象大多有着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和对社会的反抗精神,如拜伦所塑造的一系列性格叛逆的人物形象:康拉德、曼弗雷德、恰尔德等等,这些人物大都出身高贵,然而有着忧郁、傲慢、孤独、玩世不恭的性格和情绪,在对社会的反抗中总是以失败而告终。这些“拜伦式”的英雄形象折射出了带有人道主义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色彩的英雄主义,体现了人对自身尊严和价值的追求和维护。既有人道主义的因素,又有着对个人主义的追求,这才是个人主义英雄形象的含义。

2 个人主义英雄的代表形象

司汤达在《红与黑》中塑造的于连·索黑尔的形象,正是资产阶级个人奋斗欲望的典型表述。于连有着成为上层社会人士的理想,渴望以个人奋斗来实现自己社会地位的改变,他不同于只求温饱、毫无上进心的普通青年,又不甘愿和腐朽的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在其野心之外更有着高贵之处。作者对他同障碍物所斗争的过程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着重表述了他的奋斗过程而非其小人得志的快乐。于连冒犯的是整个上流社会,因此他的死亡成为了必然,这是个人在等级秩序中所付出的必然代价,而死亡也为于连这个奋斗的形象披上了崇高的色彩。这种孤军奋斗的悲剧英雄形象,正是对个人与不平等社会抗争中不幸命运的表述。

《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和美国文学作品中许多其他人物一样,是一个不幸的失败英雄,海明威在这部作品里阐述了人物对待不幸时应有的态度。桑提亚哥在连续84天没有收获的情况之下仍然要出海,他藐视困难甚至死亡,在危险面前毫不畏惧,经过艰苦奋战终于捕到大鱼,返航时遇到鲨鱼,明知会失败,仍然竭尽全力和鲨鱼搏斗。作为海明威作品中最后的英雄形象,桑提亚哥遇到了比死亡更加不幸的问题:失败,然而桑提亚哥给出了“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就是打不垮他”的回答。桑提亚哥的形象是崇高人格和非凡意志的显现,是作者对解决自身矛盾方法的思考和个人意志的体现。值得注意的是,桑提亚哥这一形象所代表的个人英雄主义,始终伴随着绝望、孤独等情感,其最终结果必然是努力之后的失败,这使《老人与海》有了一定的消极基调,也是个人主义英雄形象所特有的特点。

四 反英雄的英雄形象

1 反英雄形象的出现

20世纪以来,人类的文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甚至遭到了完全的颠覆。新的思想对人类的传统价值观发出了挑战,在这种环境下,20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蕴含了非理性的人本意识,英雄形象不再像传统文学那样蕴含着崇高的美感,反而逐渐沦为“反英雄”或者“非英雄”。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出现了很多作为个体而存在的英雄形象,他们不再是理想的符号和群体意志的升华,而是带有自身主体性和个体性的人。他们通常都是在道德或者身体上有着瑕疵的人物,不再是某种制度的代言人,却依然向社会制度发起了挑战,他们的反抗总是无效的,最终将被社会制度所吞噬。

随着20世纪西方工业文明物质化在精神领域造成的信仰危机,人们逐渐失去了对崇高信念的追求,文学作品中也不再描写对古代英雄的崇拜,转而去表述卑微的现代人,以求感受生命的存在。

2 反英雄形象出现和发展的意义

后现代主义的发展,使得人们不断对普通人和英雄之间的关联做出新的诠释和探索,于是“反英雄”的英雄形象就此出现。这种“反英雄”形象的发展过程正是人类社会中崇高理想的衰微和转变的过程。人类失去了英雄的魄力之后,活动空间和伸缩能力变得越来越小,对社会的满足程度也在逐渐的下降,人类的生存状态正随着价值观念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很多作家觉察到了时代发生变迁之后,人类社会中价值观的差异,于是通过“反英雄”对命运的抗争和失败结果,来暗示社会价值观念的沦丧和贬值,通过“反英雄”形象,来表达人类对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3 外国文学中“反英雄”的代表形象

在作品《尤利西斯》中,乔伊斯描述了一幅庸俗、平凡、肮脏、乏味的都市生活的景象,而传统的英雄形象也被平庸、精神畸形的小人物所取代。布鲁姆作为一个普通的广告推销员,虽然也会流露出对合理社会的向往之情,但其身上的无能和庸俗却更加的突出。面对他人的侮辱和暴力袭击只能够选择忍气吞声,明知妻子出轨但只有委屈求全。发生在他身上的偷窥女人内衣、在抽屉里面偷藏黄色照片等行为,是卑微、渺小而平庸的现代西方人的映射。

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海勒描绘了一个为了灵魂和自由而生存的角色:尤索林。尤索林这一人物形象和周围的人物相比属于难得的反叛者、清醒者和逃避者。他清醒地意识到了所谓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是权力的拥有者用来控制和压制人的手段,尤索林不愿意参与其中为战争的受益者们卖命,因此选择了反抗,最终得以逃离。在作品中,尤索林是唯一敢于反抗的士兵,虽然势单力薄,却依然选择站在心中的正义一方,表现了其起码的正义感和良知。在小说最后,尤索林作为一个逃兵脱离了战争和荒诞的军营,飞往自由国度瑞典。然而直到最后他也无法战胜“第二十二条军规”所代表的荒诞悖论。尤索林对现实的逃避这一行为,本质上也是一种悲剧,在充满了希望的结局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绝望。

五 结语

纵观外国文学中英雄形象演变的过程,不难发现,人类对理想的渴望从未改变。古典英雄坚持的救世理想和社会理想,表达了人类对公理、正义的向往和赞美。个人主义英雄们追求的是自身情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表达了人类对个体生命的重视。而“反英雄”的英雄形象看似是对英雄内涵的消解,但却并不意味着人类对理想的放弃,作家通过“反英雄”的方式来表达了人类对理想和前路的思考,揭示了人类对理想的渴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英雄,还是“反英雄”,都会永远在文学作品中存在下去。

参考文献:

[1] 许明:《荷马史诗中英雄形象的人本主义解读》,《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2] 程春兰:《〈吉尔伽美什〉英雄形象解读》,《衡水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3] 杜小明:《对英雄的崇拜与消解——兼论外国文学对提高国民素质的积极作用》,《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12期。

[4] 尹虹霓:《〈巴黎的忧郁〉中的浪荡子形象》,《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5] 孙秀昌:《反形式·反英雄·反传统——略论西方荒诞派艺术的审美趣向》,《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6] 桑杰措:《〈吉尔伽美什〉与〈格萨尔王传〉之比较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7] 倪方:《重压下的优雅——论海明威小说中的“硬汉”形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8] 陈建:《〈老人与海〉人物形象塑造及其象征意义》,《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作者简介:刘家玲,女,1962—,重慶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素质教育,工作单位: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基于霸权的西方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各民族文化方面的异同,导致了人们对动物的认识和情感也不尽相同,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动物习语。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异同的角度对比分析动物习语的翻译方法,旨在说明熟悉中西方文化背景下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习语内涵的异同是准确把握翻译的关键,同时也是避免跨文化交流障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 动物习语 翻译方法 异同比较

1.引言

习语idiom包括比喻性词组(metaphorical phrase)、俚语(slang)、俗语(colloquialism)、谚语(proverb)等,是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提炼而成的,是语言中的精华。习语同时受文化的限制,它与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等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习语一般都运用恰当的比喻,如运用动物、植物、颜色、数字等词类进行比喻,其中动物形象的习语在中西方文化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这些动物习语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在翻译这些富含文化意韵的英汉动物习语时,如果不能理解辨析它们的文化背景和差异,我们就很难翻译出这些习语的正确含义,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对等性。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异同的角度入手,具体分析英汉动物习语的翻译方法。

2.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翻译是通过一种语言转达另一语言的文化信息,它作为信息的语际转换过程,是语际间进行文化交流的活动,是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必然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可以说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que Nide)认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1]这说明必须将翻译与中西文化结合起来,如果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则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在翻译实践中,应从文化角度看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

3.从中西方文化异同的角度看动物习语的翻译方法

3.1存在文化对应的动物习语翻译方法

在英汉动物类习语中存在着一部分动物的喻义和使用的动物喻体在两种文化中是基本对等的现象,也就是说它们在文化上存在着一定的对应性。因为同种动物在其自然特性上并没有因为国度而产生的区别,所以一些动物名称在不同文化中会被用来作相同或相似的比喻,形成了完全具有对应性的习语。对于此类情况,在翻译过程中一般多采用对等翻译法,把源语言中字面上是什么动物翻译成目的语里的什么动物,译语在形式上也采用与源语言一致的形式,同时这种异化并不会导致翻译的晦涩和生硬。例如,无论是在中方还是西方文化中,狐狸种种自然特性直接与诡异狡诈联系,所以在两种文化中,我们多用狐狸来比喻具有奸猾性格的人,“as sly as a fox”翻译过来就是“像狐狸一样狡猾”,这就是典型的直接翻译法。再如,中西方国家都认同鹦鹉有学人类说话的模仿能力,但这种能力仅仅只限于模仿,而不能再创造,所以,汉语中的“鹦鹉学舌”在英语中就有对应的“talk like a parrot”。类似的还有:

duck’s egg鸭蛋——零分

The frog in the well knows nothing of the great ocean.井底之蛙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

a bird’s eye view鸟瞰

as 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忙碌

make a monkey out of somebody拿某人当猴耍

The great fish eats up the small.大鱼吃小鱼。

Barking dogs seldom bite.吠犬不咬人。

3.2存在文化不对应的动物习语翻译方法

3.2.1存在文化错位时用替换法

作为不同的社会地域环境中的两种不同的生活经验的产物,有些英语习语中的动物形象在西方人和中国人心目中的认同感是不同的,这种文化现象的背后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处于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评定标准不同,从而造成看待同一事物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异。如,英语表达中形容人胆量过小时,采用的动物喻体为兔,“as timid as a hare/rabbit”,而汉语里形容人胆小,用老鼠来打比方,有“胆小如鼠”一说,但这两者在意义的终极传达上是一致的。针对这种文化错位性,我们可以把“as timid as a hare/rabbit”直接翻译成为“胆小如鼠”,而不是“胆小如兔”,尽管兔子和老鼠在某些情况下都会表现出胆小的生理特质,但这样翻译更能有效地避免产生误解,在翻译时达到意义的成功等值再现。这种从中文意思中选择一种符合中国人认同的动物来替换进行翻译的方法就是替换法。还比如,在生活习惯上,古代的英国人们用马来犁地,而在中国则用牛。这种不同直接导致了在动物习语上的不同,中国文化中“吹牛”的说法,在西方则是相应的“talk horse”,而英语中的“as strong as horse”,在中文翻译时就要译成“壮如牛”,显然这两者之间仅仅只是形式上错位了,实质意义是完全对等的,再如:

black sheep害群之马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杀鸡取卵

drink like a fish牛饮

neither fish nor fowl非驴非马

goose-flesh鸡皮疙瘩

lion’s mouth虎口

like a cat on a hot tin roof热锅上的蚂蚁

like a drowned rat落汤鸡

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牛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

3.2.2存在文化空缺时用意译法

除了以上提到错位现象外,还有一种是文化中存在的空缺现象。也就是指在源语言中存在的某些动物习语的表达方式在目的语中根本不存在,是空缺的。针对这种现象,在翻译时多用意译法,即不求字面上意义的对等传达,而是以将深层含义译出,重点在于正确而不在于原文内容,通常译其比喻意义及语法意义。

空缺现象的产生的原因复杂,有关于宗教的,比如“to eat no fish”按字面意思理解为“不吃鱼”,实际来源于在英国历史上新旧宗教派发生激烈的斗争时,新教推翻了旧教后,新教徒拒绝再按旧教规定只在斋日吃鱼,以表示皈依新教,忠于新政。所以在翻译时可以用“忠诚”来意译。也有关于传统信仰的,比如:西方人认为bat蝙蝠是一种邪恶的动物,它象征着丑陋和罪恶,而在中国文化中,蝙蝠的“蝠”与“福”同音,被中国人看作是吉祥幸福的象征。所以在翻译与之有关的习语如crazy as a bat时,我们翻译成“疯狂”,as blind as a bat则翻译成“有眼无珠”。还有一个原因是生活习惯,由该原因产生的习语最多,如果不知其来源或从未见过该词语,而只对该词语采取异化方法进行直译的话,最终译过来的东西是无法让人明白的。比如:汉语中的“狗咬狗”,含有贬义色彩,指争斗双方都不怀好意,但如果我们翻译成为“dog bite dog”话,就会有歧义,英语中“dog bite dog”不含任何贬义色彩。存在文化空缺现象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

rain cats and dogs下倾盆大雨

sow dragon’s teeth播下仇恨与敌意的种子

as proud as a peacock骄傲的神态。

have other fish to fry有其他的事要做

live a cat and dog life整天吵架不和

smell a rat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头

dog one’s step s追随某人

have a wolf in one’s stomach饿到极点

4.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语言都能反映特定的文化内容。动物类习语作为语言中的一种独特的修辞手段,丰富了中西方文化,赋予语言以无比的生机与活力。但不同民族在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及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异同,给我们翻译这些习语带来了困难,一些错误的翻译甚至成为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障碍,所以,熟悉不同文化背景下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是准确把握翻译的关键。在翻译这些动物习语时,有必要多了解其负载的民族文化信息,因為我们对源语文化的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翻译的结果。找到两种文化异同并将两者相结合,才能实现正确的理解和恰当的文化转换。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8:59.

[2]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李双玲.浅析英语动物习语的翻译[J].中国校外教育,2007.10,(下).

[4]殷莉.从习语中的动物喻体看汉英词语文化上的不对应[J].安徽大学学报,2001.7.

[5]武会芳.归化和异化在动物类词语翻译中的应用[J].双语学习,2007.9.

基于霸权的西方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在当今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的价值观选择易出现多元化倾向甚至出现偏位,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形势越来越严峻。全面了解高职学生价值观选择现状,科学分析其成因,积极探索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既是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价值多元;高职院校;价值观

当今社会是一个价值多元和价值共生的时代。在此背景下,高职学生价值观也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高职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与此同时,职场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取向代替学历取向成为职场的首选职业价值观和态度,并成为职业评价的首要目标。正确的价值观不仅是高尚职业道德的基础,也是制约个人未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企业、社会、乃至国家凝聚人心、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全面了解高职学生价值观选择的现状,科学分析其成因,积极探索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既是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价值多元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

价值观选择的现状及不良影响

当前,高职大学生的价值观在总体上是好的,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总体上符合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但部分学生在价值观选择方面陷入了误区,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和挑战,价值观选择趋向多样化 社会环境是影响价值观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向世界敞开了大门,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传入中国,中国长期以来比较封闭、单一的传统价值观被多元价值观所代替。价值多元背景下,中国传统价值观,如谦让、奉献、勤劳、节俭、团结、助人、重义、轻利、利他、诚信等观点受到冲击和挑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集体主义”受到质疑和漠视。享乐、利己、自保、奢侈、重利、个人意识、追求权利等价值取向在学生中出现。大部分高职学生集体观念较强,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荣誉,但部分学生集体观念淡漠,不遵守校规校纪,不参加集体活动。在公共场合,大部分高职学生能够做到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尊老爱幼,表现出了较高的修养和素质,但也有部分学生无视社会公德。多元价值背景下,传统核心价值观受到质疑和挑战,符合时代精神的新的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势必造成个人内心价值观选择的困惑和迷茫,理想目标定位的失误和不当,会影响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影响我国社会凝聚力和国际竞争力。

个人本位盛行,社会责任感淡漠 与集体意识淡漠、公德意识不强相应,当代高职学生在价值观选择方面更多奉行个人本位主义。虽然在总体上能够尊重和服从集体或国家利益,但其更多关注的是与自己实际利益关系密切的理想目标的实现,并不希望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当他人或社会需要其提供帮助或服务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是否能从中获得实惠,能获得多少实惠。部分学生在其个人利益与他人或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强调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来决定其价值取向与价值目标,不考虑或很少考虑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在个人理想的追求上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其理想追求也更趋现实化和功利化,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缺乏,甚至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如考试作弊、简历造假。因以自我为本位的价值选择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部分高职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只会考虑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不会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很难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也不会有真正的成就感。对用人单位来讲,不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难以形成真正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

职业价值观趋向功利主义 西方价值观的传播和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使得追求经济效益日益成为人们价值追求的主要目标。在这种注重实利、实惠的社会背景下,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亦不可避免地受功利原则的强力冲击,在职业选择方面以个人需要为中心,在职业追求方面更注重职业所带来的实际利益和目标职业赋予自己的发展空间,把轻松的工作环境和丰厚的工作待遇作为择业的首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强烈。在校学习期间,只重视专业课,而对人文素质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尤其是思政课重视不足。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固然必要,但社会最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现代高技能人才,高尚的情趣、健康的人格、高超的情商等人文素养是现代高技能人才最具竞争力的软实力,忽视人文素质的有意识的培养,可能造就的是一个知识结构欠缺、意志毅力不强、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发展空间狭小的学生。

价值多元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成因

高职学生身心特殊期的必然反映 高职学生大部分刚刚迈进成年,在生理上虽然进入了成熟期,但在心理上还不成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个性张扬,追求个性独立。他们虽然具备了基本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但还不定性,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且逆反心理较强,喜欢标新立异,比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受阅历和经验所限,看问题比较肤浅,是非辨别能力不强,亟须加强教育和引导。

家庭教育的不当甚至缺失 家庭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也是唯一的终生教育场所。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价值观对孩子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先入为主和持续强化的作用。然而,不容乐观的是,价值多元背景下,已经高度社会化了的、总体取向功利化了的父母难免会把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灌输给子女。更有一些空巢家庭的孩子,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造成了家庭思想教育的缺失,其价值观的形成难免会受到不良影响。

学校教育的空洞 纠正家庭早期教育的不当,弥补早期家庭教育的缺失,随后的学校教育应该是责无旁贷。但实际情况是,对于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大多采用的是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方式,空洞的说教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果,陈旧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无助于解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具体情况,更无法应对学生的疑惑和质疑。学生要么是知而不信,要么是知而不行,大大降低了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价值多元背景下,传统核心价值观“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经历的人,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包括利己、奢侈、享乐等一些之前备受谴责的价值观受到公开追捧,适应时代精神的主流价值观尚未建立。反映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道德的滑坡,诚信的缺失,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高职学生在网络、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耳濡目染这些现实,无疑会对之前已经接受和正在接受的价值观教育产生怀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的效果。

价值多元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教育对策

尊重价值多元的事实和学生的多元价值选择 当今社会是一个价值多元和价值共生的时代,在价值多元的背景下,学生的多元价值观取向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尊重价值多元的事实和学生的多元价值选择是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时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价值多元背景下,教育者要正视多元价值存在的合理性,教育者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标准,帮助学生辨明多元价值的高低优劣,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选择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把自己的价值观或教科书的价值观生硬的强加给学生。

重视家庭教育在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 在一个人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以父母为首的家庭成员的影响和教育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如一张白纸一般、头脑中无任何是非观和荣辱观的孩子,助其形成其价值观的第一种力量就是家人的言行举止、是非取舍。因此,在早期的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首先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和荣辱观,并言行一致,切实践行,以榜样的力量和父母在子女心目中的自然权威严格要求,帮助子女建立正确的是非观,绝不无原则地溺爱、姑息、甚至纵容孩子。

发挥学校教育的核心作用 学校教育是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力量。因此,注重发挥学校教育的核心作用,尤其是发挥思政课在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在对高职院校学生政治思想课教学过程中,应力争避免把思政课当做一种单纯的政治传声筒或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课,思政课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应付考试,会答题,能拿高分,思政课说到底就是既要教会学生“做事”,更要教会学生“做人”,而这两方面绝不是学生考个好成绩就能达到目的的。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基础价值观教育。为此,首先,教师必须转换自己的角色,当学生价值取向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应帮助学生辨认其已有的价值观,辨别社会多元价值观的社会基础和其优缺点,帮学生确立恰当的价值标准。其次,教师必须要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更新教学内容,选择密切关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教学案例,真正帮助学生厘清在实际生活中有关价值选择的疑难和困惑。再次,改变传统的你说我听的教育方式,采取商榷、讨论、质疑、辩论、等方式,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协商的氛围。通过对话、交流等方式,相信学生会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注重教师的价值观教育。教师是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教育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人对教育内容是否真正相信,能否真正践行。在价值观教育方面,“身教”的教育效果比“言传”更重要、更有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考虑教师的在学识方面的优势,教师的言行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示范性,不管教师本人是否意识到,教师的言行、观念、思维方式、思想品质、知识结构甚至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等,无形中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教师的价值观成为影响学生价值观选择的重要因素。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学生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习得的价值观必然要经过社会的检验和重塑,如果学生先前接受的价值观得到了社会大多人的肯定,这种价值观才会最终为学生接受并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取舍的准则。反之,如果学生习得的价值观在社会上没有多少人奉行甚至受到大家的反对,这种价值观也会受到学生的质疑并最终被抛弃。可以说,社会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最后的但却是最重要的塑造作用。因此,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尤其应该注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积极培育和践行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抓好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增强社会认同感,把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在人们心里播下种子并持续浇灌,使其能生根、开花、结果,并转化为崇德向善的实际行动。在此基础上着力加强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方面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同时,利用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积极宣传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孝道爱亲典型事例,在全社会宣传正能量、传递正能量、创造正能量。

结语

当前,职场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取向已代替学历取向成为职场的首选目标,职业价值观和态度成为职业评价的首要目标。因此,高职教育在着力培养未来高素质劳动者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更要把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态度放在首位。价值观教育既是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价值观教育应成为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曾辉.价值多样化背景下的学校德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1).

[2]宇文利.中国人的价值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1).

[3]曹福春.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8).

[4]欧阳华勇.高职学生价值观特点及教育路径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9(12).

(责任编辑:付安莉)

上一篇:电气工程项目教学法论文范文下一篇:定格偶动画制作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