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范文

2024-03-04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范文第1篇

摘要:从1993年至今我国一直施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四级技术等级制度。新时期,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群众体育发展中将持续发挥着关键作用,以及近年来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中呈现出的各种问题,都要求对现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进行反思。通过对国内外志愿者制度的梳理分析,以及对实行等级制度及指导员分类的探讨,建议对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进行等级+分类形式改革。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制度改革;指导员分类

Key words: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skill-grading system; system reform;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 classification

1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进行改革的反思

1.1党和国家对全民健身及健康中国建设的高度重视

新时期,全民健身及健康中国的大战略格局以及社会体育指导的特有属性,需要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进行改革。1993年版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及2011年版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均是在当时特定的社会发展背景下,适应群众健身发展需求,为推动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服务而颁布的部门法制规章。其中1993年社会体育指导员四级技术等级制度的制定是参考了当时的教练员、裁判员等级制度,并想与教练员、裁判员融合发展,共同促进大众体育及竞技体育的发展。但经过20几年的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已明确是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志愿者,属于我国志愿者队伍中的体育志愿者,是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力军,基本已形成了独立发展路线。

1.2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开展中逐渐显现出的一些问题

在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开展中逐渐显现出的一些问题,需要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进行改革。

近几年通过对指导员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发现,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纯的现象。既存在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力与所具备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不相符的现象;又存在一些人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证书却不参加志愿指导服务的现象。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不纯,一方面造成那些真正服务于第一线及具有同等等级证书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心理的不平衡,另一方面造成大众对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错误印象判断,认为社会体育指导员谁都能当,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能力不行,进而造成大众降低了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向往度。

存在培训经费的大量投入与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岗服务率不高的问题。目前,线下集中培训的模式,每一场培训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目前我国的四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均实行线下培训模式,其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由国家组织培训,一、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分别由各省、地市、区县体育行政部门组织培训。如,北京市一年要培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16人,培训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00人,培训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 920人,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 410人,其中国家级培训经费标准为每人2 500元。

存在各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内容跨度大,专业技能培训不足的问题。我国现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只有等级之分,没有类别之分。培训内容虽覆盖广泛, 但各项内容均是浅尝辄止,针对性不足。如天津市体育局主办,由天津市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承办的一级指导员培训,社会体育指导需要掌握各类知识和技能,如体育人文社会学知识、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体育健身方法知识,但专业技能中的健身指导类目仅涉及健身操和太极拳两个专项运动实践。目前这种没有根据运动项目、运动人群进行详细分类和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形式,造成了各专项运动项目专业型人才的缺失,进而造成指导员无法满足健身群众对健身项目多样化、指导水平专业化的需求。

2国内外志愿者等级及分类制度情况

2.1国内各类志愿者的等级划分情况

相关文件未明确规定实行志愿者等级制度。中央文明委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央文明委〔2008〕6号)、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中国助残志愿者注冊管理办法(试行)》〔残联发〔2013〕9号〕、团中央2013年11月印发的《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中央文明委2014年2月印发的《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教育部印发的《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教思政〔2015〕1号),以及各省市印发的《(青年)志愿服务条例》几个与志愿者有关的法律法规均没有提及对志愿者实行等级制度,此外,其他行业,如党员志愿者、消防志愿者、交通志愿者、医院志愿者等,也没有提及对本行业志愿者实行等级制度,仅提及对志愿者的服务能力进行星级评价,并据此为志愿者颁发奖励。

“骨干志愿者”实为将志愿者队伍潜在性地分为两级。虽然相关志愿者法规中均没有提及对志愿者进行等级制度划分,但明确指出专业性强的志愿服务需要骨干志愿者参加培训后开展。这实际上即是将志愿者队伍分为了两级——基础和骨干。其中专业性涉及领域包括医疗、法律、心理、体育、文化等。如《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指出“高校应建立健全学生志愿者骨干专业化培训体系,对于应急救援、特殊群体等专业性要求高的志愿服务,未经专业化培训合格不得参加”。《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指出“定期向注册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相关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向志愿者骨干提供专门的培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2.2国外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等级及分类划分情况

美国体育指导员只有类别之分,没有等级之分。美国的体育指导员主要由4个部门管理,不同管理部门认定的体育指导员的类别不同。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认证的体育指导员主要分为6个类别:健康体适能体系——运动领导者、体适能指导者、体适能管理师;治疗性运动处方体系——运动测验师、运动指导师、运动计划师。美国有氧体适能协会(AFAA)认证的体育指导员主要分为7个类别:拳击有氧指导员、国际基本有氧舞蹈指导员、阶梯有氧指导员、个人训练员与体适能顾问、重量训练员、紧急处理指导员、体适能从业员。美国肌力与体能训练协会(NSCA)认证的体育指导员主要分为2个类别:肌力与体能训练专业员和私人训练员。美国运动委员会(ACE)认证的体育指导员主要分为4个类别:私人指导员、临床医学运动指导员、团体运动体适能指导员、生活型态与体重管理咨询师[6]。

德国体育指导员采用分级+分类制度。德国体育联盟(DSB)是德国国内名符其实的民间体育活动的组织核心,该组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在德国的民间体育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德国体育指导员共分为体育指导员(普通性的)、特定项目指导员、青少年指导员、体育经营指导者4类,其中体育经营指导者分为初、中、高、专家四级,特定项目指导员的培养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学位级4个级别。德国认证的体育指导员,工作主要涉及健身指导、技能传授、训练、体育经营等领域。德国体育指导员所指的并非只是“社会体育”方面的工作,还涉及到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等体育的各个领域。

英国体育指导员采用分级+分类制度。英国的体育指导员由英国最大的休闲体育机构CCPR(英国社会体育中央审议会)管理,由各单项团体独自进行资格认定。体育指导员共分为社区体育指导员、高级指导员、基础户外训练指导员三类。其中高级指导员是在社区体育指导员培训内容基础上增加更多培训内容后进行的分类,比社区体育指导员的能力更强。因此,实际上英国的三类指导员相当于分为两大类——基础户外训练(航海航空)指导员和其他项目指导员两类,其中其他项目的指导员分为社区体育指导员、高级指导员两级。

日本体育指导员采用分级+分类制度。日本当前实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是其在2005年10月以原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为基础,经改革后实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认定制度。当前日本的指导者类型主要有基础的体育运动指导者资格、竞技类体育指导者资格、健身体育指导者资格、体育运动医生资格、体育俱乐部管理者资格五大类。其中竞技类体育指导者资格分为指导者、教练、教师三种資格,每种资格还分普通和上级两个等级;健身体育指导专业者资格分为青少年体育指导者和运动计划制定指导者两种资格,这两种资格不分等级;体育运动医生资格包括体育医生和体育运动训练员两种资格,这两种资格不分等级;俱乐部管理者资格包括助理经理人和俱乐部经理人两种资格,这两种资格不分等级。

3继续实行指导员等级制度的必要性

3.1等级制度具有职业目标激励作用

早在1930年亨利·法约尔就提出“激励是管理的核心”。美国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仅为20%~30%;如果施以适当的激励,通过其自身努力可使能力发挥出80%~90%。行为科学认为,激励是对实现需要动机的强化,是联结需要与目标之间的桥梁。

无论亚伯拉罕·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对自我实现需要的论述还是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中对个人成长发展因素的论述,或是克雷顿·奥尔德弗生存—关系—成长(ERG)理论中对成长需要的论述,或是戴维·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中对成就需要的论述,都从理论上说明了设置等级制度,为社会体育指导员设置发展目标、营造上升空间,提供实现个人成长、实现自身更高价值的机会,能够有效激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热情和成长动力。

3.2等级制度能够保障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培训选择的自主性权益

社会体育指导员属于志愿者大类,除了具有通过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满足志愿服务需要的义务外,志愿者还具有根据自身意愿选择参与何种培训的权利。因此,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等级和类型划分,可以保障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培训选择的自主性权益,即有意愿提升自己能力的志愿者可继续选择参加更高水平、更高难度的培训;没有学习更高水平知识能力的,或者没有学习时间及只想依据现有能力为大众服务的可以只参加基础培训,不必参加高层次的培训,这样可以吸纳低层次志愿者毫无顾虑地加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中来。

3.3等级制度能够促使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更具有针对性,节约培训资本

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方式,依据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国家和地方省市正在加快筹建社会体育指导员信息服务平台,平台将具备在线培训、在线考核等功能)。对指导员采取分级+分类的形式:一是可以使指导员的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各类指导员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和擅长项目集中于某一项目的专攻学习,从而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二是根据自身学习能力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可以节约由完全线下学习产生的培训资本支出。如,理论知识学习类目,完全可以采用线上培训方式;专项技能培训类目,指导员可以根据自身学习能力,灵活采取完全线上学习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3.4等级制度能够促使社会体育指导员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

参加健身群众的项目技能掌握程度是有高低之分的,这就造成其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能力水平的需求是不同的。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实行等级制度,将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为基础和骨干两级,可以合理安排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源,满足不同项目技能掌握程度的大众的健身需求,做到人尽其用。

4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进行技术等级+分类制度改革

通过对国内外志愿者等级及分类情況的梳理,以及对实行等级制度必要性的分析,建议我国继续保留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但取消原有的四级划分制度,同时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类别细分,即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进行等级+分类制度改革。

在等级划分方面,建议将指导员分为基础型指导员和骨干型指导员两个等级。通俗来讲,基础型指导员相当于原来的三级和二级指导员,骨干型指导员相当于原来的一级和国家级指导员。

在类别划分方面,建议将指导员分为组织管理型指导员、技能指导型指导员、医学调控型指导员三个大类别。其中,组织管理型指导员又可细分为活动组织管理指导员、工作站运行管理指导员两小类;技能指导型指导员又可细分为青少年人群指导员、中高龄人群指导员、残疾人群指导员三小类;医学调控型指导员又可细分为体质监测指导员、体育保健指导员两小类。各类型及各等级指导员的工作职责详见表1。

5小结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全民健身工作的牛鼻子。具有强烈志愿者属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应一味强调其等级数量的发展,而应重视其社会价值的发挥。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进行等级+分类形式改革,能够有效解决现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中存在的指导员培训针对性不足、培训支出与上岗率不匹配、人力资源分配不科学、无法满足健身大众多样化健身需求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姚向颖.中国、日本、美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体制比较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7(5):76-80.

[2]戴俭慧,刘小平,罗时铭,陈瑞琴.英、美、德三国体育指导员制度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4):26-31.

[3]张长立.西方管理组织理论创新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3.

[4]张庆武.中美志愿者激励的差异性比较[J].中国青年研究,2008(8):64-67.

[5]刘凤瑞.行为科学基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6]刘赟.我国志愿者激励机制的构建和完善[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3.

[7]徐云.日本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经验给我们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5):99-101.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范文第2篇

摘  要  在全民健身的体育浪潮中和在和谐社会的发展作用下,提高人文素质及人民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而体育运动是提高人文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体育运动在构建和谐化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体育运动的开展则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所以在社会体育中的领军人物——社会体育指导员,就变得十分重要。因此在我国当前社会体育的状况下,社会体育指导员应该向规范化、标准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也应该根据其专业分类进行培养,并且在不同地区要满足不同年龄的人群以及对体育层次的不同需要。但是我国目前社会体育指導员的发展却不是很景气,其发展过程也不是太顺利。因此,对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就变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分析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和应对方法进行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  社会体育  指导员  培训

一、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不科学

目前,在我国国家体育总局的带领下,并且由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管理下,对社会体育指导员仍缺乏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从而导致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实际管理工作无法正常有序地进行下去。这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使人们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概念产生了模糊,给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实际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目标不够合理

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中,我国目前还没有进行相应的分类培训,只是笼统地进行培训教学。

(三)社会体育指导员对群众健身指导率不高

经过多方面的调查显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会上的指导率不是很高,效果不是很好,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率只占59.11%,而其他发达国家的指导率可以达到98%以上,从而能够说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社会指导率并不高。

(四)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和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与体育人口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1999年我国共有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十五万人,人均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为8500:1。目前全国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四十三万人,人均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为3400:1,比1999年翻一番。虽说近年来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在不断增多,但如果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的“城市平均每千人体育人口中有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农村平均每个乡镇有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要求来看,全国共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六十万人。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的短缺同时许多指导员技术单一、指导力量薄弱、无法保证实际指导工作质量。

(五)社会体育指导员分类不够细致、年龄结构偏高

在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从级别上看,可分为国家级、一级、二级、三级;从工作性质和特点上看,可分为组织管理型和锻炼指导型,但却没有针对不同锻炼群体、服务对象进行详细的类别划分。此外,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偏高,这很难满足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健身计划指导工作需要。

(六)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不完善

虽然我国已拥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但社会体育指导员在资格晋升、等级确认等管理上没有形成系统管理。

二、造成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1.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时间较短,相关的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在一步步制定,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和社会体育的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还没有得到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也存在很多的不足。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要是由体育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但体育部门不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特定管理单位,这就导致了管理的职权划分不明确和交叉管理现象,出现了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有些管理部门对于区域内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缺乏管理和监督,导致很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处于种自发和盲目的状态。同时这也导致了部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道德得不到监管,发生违法乱纪的行为。此外,目前很多人对社会指导员这个行业缺乏正确的认知,体育指导员的薪酬也没有得到规范,许多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不愿意做社会体育指导员。

2.造成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目标不够合理是由于在社会上,社会体育指导员将要面临的是不同年龄阶段及身体健康情况都不相同的人群,如有老年人、中年人和小孩。并且我国公民活动的场所也不固定,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与之相对应的培训,如社区体育指导员、休闲娱乐体育指导员及医疗康复体育指导员等等,因此使得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目标不够合理。

3.社会体育指导员对群众健身指导率不高,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培训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体育指导员的发挥,从而影响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国民薪资的作用力。另外,由于我国国民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群比较少,参加体育运动的社区和团体还不到国民总数的2%,这些因素都会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指导服务和指导率产生影响。

4.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和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这是因为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大多是体育爱好者,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缺乏系统的知识理论和实战经验,指导意识缺乏、效率低、效果差,因而很难满足群众体育锻炼的需要。此外,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据调查,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大专及以上专业体育学院毕业的约占总数的14%,其他许多指导员则是徒有虚名。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快速更新、新的规章制度的出台以及再培训机制的短缺,许多指导员技术单一、指导力量薄弱、无法保证实际指导工作质量。

5.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不完善,这是因为很多社会体育指导员没有将该职业作为第一职业,没有全身心地投入职业中;没有统一的组织管理机构,社区或俱乐部对其认识程度不够,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率低、无证上岗者占有很大比例;相关法律法规和组织机构缺乏自我发展机制,造成社会体育指导员在资格晋升、等级确认等管理上没有形成系统管理。

三、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现状的解决措施

(一)培养专职社会体育指导员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体育事业的建设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我国现代化体育建设工作中,培养专职社会体育指导员可以能够更大限度地提升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和人文素质。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员比例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培养专职社会体育指导员可以使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使用率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化

社会体育指导员长期而稳定并积极服务于大众的前提条件就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化发展。就目前而言,“买健康”进行体育锻炼的观念还有待进一步宣传。

(三)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分类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目前只存在级别的划分,没有项目类别的区分。社会体育指导员除了等级的划分,应根据知道对象进行划分,如指导孩子、青年人、老人等不同的年龄段划分指导员类别。此外,指导对象对体育项目的个人喜好不同,但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可能擅长每个项目。所以,应根据体育项目类别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划分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指导训练过程中对社会体育指導员进行分类,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培养,培养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四)建立专门的培养和管理机构

现代社会中,群众体育运动已呈现出高度化、普及化和多样化趋势。为适应这一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还要具备高超的教学技巧。在国外,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主要依托大学或学院体育系来进行,我国也可以借鉴这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来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高校不仅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人才优势,还拥有先进的教学手段、完善齐全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因而依托高校体育院系建立专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机构,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同时也应根据目前我国实际形势的需要,在全国及各省市县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的监督管理,此外还要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管理法规,使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形成系统管理。

(五)完善培训制度,优化培训内容

培训对于任何行业都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我国目前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培训的效果。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应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和培训机制。首先,应设立特定的管理机构,对培训活动进行组织,制定培训方案,考评培训的结果,并定期对体育指导员的资质和指导行为进行审核。在培训次数方面应适当的增加,增加培训的人数并提高培训的效果,但又不会流于形式,给体育指导员的日常工作造成负担。其次,在培训内容方面,应该在注重理论知识,在教授培训对象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最后,在培训结果的考核方面,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

(六)充分发掘体育人才、细化分类

丰富的体育人才是实现社会体育指导员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充分发掘和调动社会上优秀的体育专业人士参与到社会体育事业中来,才能使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提升。如鼓励体育教师、体育爱好者和懂得科学锻炼的人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加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中来。为适应体育指导的多层次化需求,同时应当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更加细致地分类。社会体育指导员不仅应当针对年龄、性别进行详细的分类,还应当根据项目的不同,对其进行更加细致地分类,如不仅可以划分为青少年体育指导员、老年人体育指导员等,还可分为球类、健身类、娱乐类等体育指导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工作。

四、结语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全民健身的重要推动者,对于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具有关键作用。但目前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优化队伍质量和结构、细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类别、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制度和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体制是改善现状,促进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不断发现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改善和解决的措施,以建设具有高素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促进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国民综合素质。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范文第3篇

农村社区体育是农村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和家庭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精神文明水平和经济实力。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发挥行政部门和群众团体两方面作用。以农民为主要参与对象,以增强体质、丰富农村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有序的开展的区域性、群众性体育活动。但也应看到,当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广大的农民身体素质也不尽如人意。农民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等大部分指标城市人员。其实造成这些缘由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农民生活水平尚需提高以外,相当一部分农民甚至是农村领导干部观念落后。认为农民是体力劳动者,不需要锻炼。一些地方政府忽视农村社区体育工作,没有把体育作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摆到重要位置。也有些地方可能存在贪污腐败现象,使得农村社区的体育场地、器材十分匮乏。而有的地方有场地、有器材,却没有人组织、没有人管理。致使文化体育等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没有进入到农民的生活中去。

最近这几年,农村物质条件的好转使得许多农民都在往城市发展。他们都想在城里面买房子,所以许多到城市的农民把城市的体育活动带到了农村。由于各地农民的价值观念或兴趣爱好、社会习俗不同,对体育的需要也不尽相同。农民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兴趣爱好等“各取所需”,如:跳广场舞、打乒乓球、打篮球、打羽毛球等等。

相对于历史悠久、传统的地方,也有很多优秀的体育活动项目。如:新年的龙灯舞狮、正月十五的踩高跷、端午节的龙舟比赛、重阳节的登山活动,北方的农村社区还有赛马的习俗。各个民族也有各个民族自己的传统项目。各个地方的文化差异不同,进行的项目也就不同。同时通过制定和完善这些项目的竞赛规则,使其规范化、条理化、民族风格更加突出,使得我国农村社区体育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吸引更多的农民来参与。社区农民参与体育活动除了有时表现出有组织、有领导的群众行为以外,常常表现为一种非组织、非领导的自发行为。通常情况下,只要社区农民主观上热爱或希望参与体育活动,就可以通过人际间的情绪交流和感染而互相组成临时的运动队进行活动或比赛。在这种广泛参与基础上的自发参与,奠定了农村体育发展空间。除此之外,社区农民参与体育活动受到农忙季节的影响。在农忙季节,群众参与较少,相应的农村社区体育活动也较少。只有在农闲季节或节日,体育活动才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群众参与比较广泛,农村不同年龄段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口比例明显低于城镇人口,且随年龄增长差异不断加大,呈起伏下降趋势。这一趋势与城镇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趋势有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农村社区特有的生活习惯和较低的体育参与意识是重要的原因。因此,政府需要积极号召、宣传、增加社会力量的介入。探索适合农民特点的体育活动方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大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比重。作为社会体育指导专业的学生,我们以后在指导农村体育的时候应该有计划的进行体育科学素养和信息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的体育科学素养,使农村社区成为体育信息交流畅通、体育科学素养不断提高的现代化农村社会。以适应农民对精神产品的需求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丰富体育活动内容、合理正确地通过体育活动取得理想的锻炼效果。扩大社区之间、农村与外界之间体育文化交流以及整个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以后面对的将是文化素养相对地较低的人。所以我们要履行好我们的三个职能:

1、宣传职能

2、组织职能

3、协调职能。宣传职能是我们要科学的宣传体育活动的科普知识和体育锻炼得健身原理,帮助农民树立体育意识,增强农民体育科学素养,更新体育价值观念;应积极宣传现代文明社会中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项目和体育锻炼方法,使得农民正确合理的参与体育活动、体验体育所带来的乐趣和益处、鉴定他们的体育观念、纠正他们错误的体育锻炼方法。组织职能包括活动开展前的动员组织、后勤准备工作组织。开展活动时的活动组织、人员组织、场地组织。社区体育组织应起领头人、带头人、负责人的作用。使零散的农民体育活动加强规范性、组织性,为农民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协调职能只要是组织扮演好中间人的角色对于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贯彻和实施起到实际意义。有些时候,他们在体育锻炼得时候难免会发生矛盾得时候。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站出来协调好他们的关系。实际上,农信社区的体育工作开展的如何,很大一部分在于组织能否起到好的中介作用,能否打通各种通道使体育工作顺畅开展。

开展农村体育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经济水平。经济是发展体育的基础,也是制约农村社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提高了,才能提高农民对体育的需求。事实证明,我国的农民社会体育活动开展好的地区都会乡镇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高。体育活动的特殊之一是必须在规范的场地中进行活动。因此场地条件便成为开展社区体育的重要前提。场地设施的兴建、添置、维修等都需要经费的投入。而国家政府对农村社区的经费投入有限,再加上体育场地不断的被侵蚀。这更使得农村舍社区体育难以稳定和持续发展。农村社区居民固有的生活方式和农村的地理环境也会为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地理位置较偏,空余时间由农业生产而定,造成农村社区体育的开展缺乏必要的环境条件和自主性。在当前,我们应当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社区工作的投入。切实做好体育宣传工作、更新体育观念、增强健身意识、健全社区体育组织结构、加强管理力度、明确职能划分;鼓励民间性组织;开展集体性、趣味性、易行性、健美性和实用性的体育项目。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为了能加快学校发展,让学校教师队伍扩充和更新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决定对新教师进行培训。使新教师及早了解校情,了解教育改革的形势,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进入角色,从而提升新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新教师的个人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也为学校发展夯实基础。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让新教师在短时间内熟悉学校,熟悉工作岗位,进一步巩固新教师的专业思想,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能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初步掌握学科的教学常规和技能,理解学科的业务知识和内容体系,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逐步走向规范化。

三、参训人员

于云霞

李明军

郭明亚

李丙起

郜红安

于西乐

四、培训内容

(一)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办学理念

(二)教育教学常规培训

1、教学计划、备课、上课、听课的有关标准及要求。

2、作业设计、布置、批改作业要求和单元检测要求。

3、教学上的有关规章制度。

(三)如何当好一名老师

五、培训时间安排 培训分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两个阶段。

(一)

集中培训阶段 分三期

第一期:10月11日(星期四)下午放学后 培训主讲人:杨校长

培训内容: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办学理念 培训地点:校长办公室

第二期:10月15日(星期一)下午放学后 培训主讲人:于西乐

培训内容:《于村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培训地点:于村小学集体办公室

第三期:10月17日(星期三)下午放学后 培训主讲人:于云霞 培训内容:如何当好一名老师 培训地点:于村小学集体办公室

(二)分散培训阶段(10月18——11月18日)

各新教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进行研修,进一步巩固新教师的专业思想,进一步掌握学科的教学常规和技能,理解学科的业务知识和内容体系,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逐步走向规范化。

六、培训要求

1、新教师应按时参加培训活动,不得迟到和早退。

2、认真听课,作好笔记,为今后的实际教学工作做好铺垫。

七、考核(指教师参加该内容的培训后所取得的效果的检测)方式: 随堂听新教师的课,并对新教师的常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

辛集镇于村小学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范文第5篇

(一)指导教师在指导寒假实践中要言传身教,关心学生的思想、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督促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纪律和所在单位纪律,对学生严格要求,全面负责。对违纪学生,应及时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经查实,可直接将寒假实践成绩定为不合格。

(二)教师在评定成绩应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严格按照寒假实践成果评定标准从内容和格式上进行评判,保证实习成绩的合理性和严肃性,避免对实习成绩随意评判现象的发生。

(三)成绩确定后及时录入教务系统,进行成绩登记并打印出成绩单签字确认后交教务部门。

(四)保持上交资料的整洁,不得在上交资料中出现无关的字迹。

(五)成绩评定后必须进行认真复查。对成绩不合格的情况,要对的上交资料逐一进行认真、细致的复查,严防误判、漏判。

(六)由专人负责对实习资料的安排和检查工作;批改结束后,应对实习报告的上交资料质量进行抽查;

(七)教师在实习报告批改过程中,应及时汇报出现的新问题,由教研室统一研究解决。

(八)具体指导安排为:10社区1班吴凯老师,10社区2班卢子敏老师,11社区1班林珍老师,11社区2班刘玉老师。

为保证整个实践指导有效进行,拟申请为每位指导教师补贴课时。每个班级申请课时补贴为12课时,共计申请补贴课时为48课时。

社区管理与服务教研室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范文第6篇

航空宇航学院

暑期社会实践指导手册

2010年6月

一、学院重点主题

1、把握“三化”融合进程,深化青年国防教育。

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融合已成为促进国防工业在高起点加快发展的长期任务。结合我国航空、航天、民航事业飞速发展的势头,注重我校“三航”特色与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鼓励学生利用暑期通过参观、走访国防企事业单位,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将自身所学转化为创新的源泉和技能,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

2、通过生涯探索和规划,切实提升未来职业能力

鼓励青年学生参与暑期实习生计划,进行体验式社会实践。青年学生可充分利用我校大学生暑期实习实践岗位双向选择会的机会,选择校外企事业单位和校内部门进行暑期实习或志愿实践,体验工作的心境和责任、工作过程中的辛劳和感悟、工作结束的体会和收获,切实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水平。

二、实践总结

立项小分队在实践活动结束后两周内整理相关材料,以邮件方式上交至院社会实践部(邮箱aeroshsj@126.com)。

1、各实践队服务期间要按计划完成任务,并于实践结束一周内,至少报送一篇通讯稿(600—1000字)到实践部公共邮箱。由学院通讯员整理后上报学校团委。

2、下学期开学第一周各团队将实践团队电子材料和书面材料上交。格式均为A4纸、小四号字。

需提交的材料要求为“六个一”:

A、一篇2000字以内的总结报告(团队成员每人另须提交800字的实践收获) B、一份社会实践日志(表格)(下载地址:aeroshsj@126.com,密码:aero8888) C、一份实践单位评价表或证明材料

D、一篇地级市以上媒体的宣传报道(不包括网络报道)、

E、一份6分钟以内制作完整的DV(包括视频和照片(至少十五张),并请保存DV制作素材)

F、一篇宣传稿(活动中或一周内传送至aeroshsj@126.com)

3、个人需上交如下电子材料: A、个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000字以内)。 B、个人总结报告一份(800字左右)

C、 能证明参加社会实践的照片或视频(照片至少5张,视频长度至少3分钟)。

需交如下书面材料:

A、个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打印稿

B、接收单位评语(即实践活动意见反馈表)

注意: ⑴、校级院级重点团队须上交的材料直接与后期的资助发放和活动评比挂钩,希望各个团队对此予以高度重视,严格遵守;

⑵、有条件的团队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提交宣传海报、反映社会实践过程的ppt、自行拍摄编辑的DV短片、当地领导或者知名人士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题词以及其它相关实物和文档等实践成果,并将在评比过程中酌情加分。

三、优秀团队参照指标

A、实践论文,调查报告或其他形式的实践成果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有实质性的成果上报(包括实践论文发表,为当地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设计方案受到当地政府企业重视等)。

B、在实践过程中主动与地方媒体联系,有媒体对团体的认可并进行正面报道(主要依据报纸,录像等图文资料以及有媒体单位盖章的采访证明);着力宣传南航精神,树立南航的良好形象,实践活动在当地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也可有重点地突破各种类别和级别的媒体,例如工信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简报、《风流一代》、《中国法制报》、《研究生教育》、《中国研究生》。 C、社会实践的主题、形式或内容新颖,有创意。

D、建立或巩固了与实践基地的伙伴关系和长久的合作意向(主要依据共建基地协议书)。

E、在实践地的群众中引起良好反响(主要依据回收的群众意见调查表,其他形式亦可,如感谢信,寄语等等)。

F、所到单位评价表中,当地单位党团组织对团队有较高的评价。 G、团队有特殊贡献或实践成果特别显著。

四、报销制度说明

为鼓励和支持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和学院分别设立了专项资助。为保证资助的严肃性,特制定本报销制度,接受资助的各团队必须严格遵守。 基本制度:

1、有支出必须有正式发票,正式发票须经被资助团队队长(有带队老师的团队为带队老师签字)在发票右上角签字后方可报销。对不符合财务制度的发票,不规范的发票(如假发票,大小写数额不符,未盖发票专用章的,特别是收据)不能报销,根据学校规定,电话费、购月票发票不予报销。若发票上物品一栏为货号,即摘要不清楚的要注明物品,说明用途。

2、长途交通费有效票据限定为火车硬座票和长途汽车票(乘坐长途汽车特指实践地区为山区等火车不方便到达的地方);短途交通费有效票据限定为汽车票(包括小公共汽车)。

3、报销金额:

校级重点团队视最后完成的成果予以1000—2000元的资助(学院一年能申请不超过2支);院级立项重点团队视最后完成成果予以300—500元的资助。同时保留部分名额留给未立项的团队。个人立项视最后完成情况予以300—500元的资助。 报销流程:

1.活动过程中,各队领队妥善保存好车票;团队队员住宿费及因公花费的开销须开具正式发票(凡报销发票均须写清具体用途和物品,如只写文具,办公用品、礼品等字样的发票、宾馆餐饮类发票则不予报销),并交领队汇总,以便作最后报销之据。

2.活动结束后,各队领队须将报销凭证(车票,发票)整理好;各领队返校上交团队总结报告,个人社会实践报告(论文)等实践成果的同时,上交《报帐项目明细表》;票据统一交至各年级辅导员处审核。

上一篇:时代的奋斗者演讲稿范文下一篇:上海政府采购网注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