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式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游戏式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宪法学研讨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其教学理念包括以人为本的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的目标层面的教学理念和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宪法学;研讨式教学;教学理念

作者简介:尹长海(1969-),男,苗族,湖南绥宁人,博士,邵阳学院政法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宪法研究与教学。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教学理念是指导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仰或信念。教学理念有理论层面、目标层面和操作层面之分。科学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宪法学研讨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与宪法研讨式教学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宪法研讨式教学理念包括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目标层面的教学理念和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

一、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现代最主要的教育理念。“本”是指事物的根本,在世界万物万事中,“人”才是根本。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全面地了解学生,深入地研究学生,有效地服务学生。教师只要落实好“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教学工作才能做实、做好,才能把促进全面学生发展。

在宪法学研讨式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要以人为主、以人为重、以人为先,面对当今越来越多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而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学生观”是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教鞭下,对学生采取同一评价标准和整体划一的评价方式,教师是教书的机器,学生是学习的机器,教师看重的是学生的分数,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传统教学上的失误或失败,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学生观”必须得到彻底的改革。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教师在宪法学研讨式教学中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差异,研究差异,从学生的角度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既关注那些将来可能成为“家”的少数学生,更要关心那些将来成为“匠”的大多数学生,实现教育教学面前无差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宪法研讨式教学中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在宪法研讨式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具有“服务”意识,宪法研讨式教师不再是唱“独角戏”,教师不再是课堂上高高在上的权威神圣不可挑战。在宪法研讨式教学中,教师必须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服务,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服务意识。

在宪法研讨式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来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宪法研讨式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给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讨论、有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特别是学生的不同意见,教师不要强求课堂上一致的标准答案,而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宪法研讨式教学中自己来推导出结论,领悟发现、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在宪法研讨式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教师必须具备宽容的心态。当今学生个性越来越张扬,也许会在宪法研讨式中出现突发事件,学生提出与当今主流价值观相悖的观点和看法,给宪法研讨式教学带来不利影响。面对突发情况,教师首先要冷静,不要以言语压制学生,要允许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次,教师要宽容,换位思考,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主流价值观思考。教师具备宽容的心态,就具备了教师的爱心。爱和感动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宽容,因为宽容是一种无声而有力的教育,是一种爱和感动的教育,换来的必是教学的双赢。

二、目标层面的教学理念——有效教学

宪法研讨式教学有其教学目标,即实现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作为宪法研讨式教学目标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丰富学生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所储备知识的结构体系,是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宪法研讨式教学要求学生所达到的目标是既有宪法学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宪法学拓展知识。宪法研讨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学生将来担任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

宪法研讨式教学既注重宪法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也注重相关知识的介绍,学生在掌握宪法学基础知识基础上,通过讨论或辩论向外延伸和拓展相关知识。学生为了在完成教师布置的研讨式教学的任务,必须查阅相关资料,拓展与宪法学相关的课外知识。因此,宪法研讨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合理、丰富的知识结构。

(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宪法研讨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提高学生文献检索能力。教师布置宪法学研讨式教学选题后,要求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解决每个选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文献检索能力提高了。

第二、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宪法研讨式教学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

第三、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宪法研讨式教学要求学生对查阅资料,并对每个选题撰写1000字左右的发言稿,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提高了。

第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宪法学研讨式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而且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或辩论,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了。

宪法研讨式教学这种民主、和谐、开放式的教学,有助于解放学生的口,让其去问、去说、去讲、去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长才干;有助于建立“主—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三)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人格是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是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映的特征。人格包括两部分:性格与气质。宪法学研讨式教学中学生之间互动、师生之间互动,这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懂得尊重和合作,懂得如何面对课堂上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利于学生形成沉稳的性格和良好的气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三、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自主、探究、合作、创新

宪法研讨式教学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具有自立性,即学习主体都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人;自主学习具有自为性,即学习主体能够进行自我学习和思考;自主学习具有自律性,即学习主体对自己学习的自我约束性和规范性。

宪法学研讨式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课堂研讨选题后,要求学生根据选题查找相关资料,对选题进行分析、思考。改变传统教学中强调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宪法学研讨式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具有四个方面特点:第一、探究学习的主体是学生;第二、探究学习离不开教师指导;第三、探究学习从问题或任务出发;第四、探究学习必须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

宪法学研讨式教学强调学生探究学习,学生在对教师布置的选题进行深入探究式的研究,即对选题所涉及到的研究现状、观点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要进行创新研究,在辩证分析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宪法学研讨式教学的探究学习,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更重要的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究和创新能力,增加他们的情感体验。在探究学习中,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获得同样重要。

(三)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学习策略,通过分组方法,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和任务。合作学习是一种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的学习策略。

宪法学研讨式教学通过分组讨论对选题形成小组观点,然后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进行课堂研讨,通过课堂研讨环节,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宪法学研讨式教学中的分组讨论和课堂研讨都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

宪法学研讨式教学属于问题式合作学习。问题式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互为解答、互作教师、既答疑解难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种合作学习形式。这种合作学习模式又可分为生问生答、生问师答、师问生答等方式。在宪法学合作学习中,能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交往能力、竞争意识。

(四)创新学习

创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教材,不盲从于权威观点,不依循于常规方法,也不全盘否定已有观点,而是以现有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等学习活动。

宪法学研讨式教学中学生独立探索、小组讨论、课堂研讨和总结提高等环节都要求学生进行创新学习,都体现了创新学习的精神。宪法学研讨式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世健.“体验式教学法”在宪法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J].教学实践与研究,2011(8):181-182.

[2]邹扬.宪法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6(2):134-136.

[3]王太高.深化宪法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4(6):88-89.

[4]王艳萍.“宪法”课程的重构与教学方法[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2009(6):12-15.

游戏式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将高中英语尤其是高考英语知识点整合到高中生物教学中,以学习生物知识为主要学习目标,以回忆英语知识为辅助学习目标,两者相互渗透式双语教学。本人通过自己的双语教学探索,对高中生物与英语相互渗透式双语教学总结了几点做法以及对实施双语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 ;高中英语 ;相互渗透 ;双语教学

从20世纪90年代起,双语教学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全国各地。其中上海是实施双语教学最早的城市,他们在计算机、生物、化学、物理等多学科中进行课题研究,并积极引进和改编国外教材,力图为国家快速培养更多的适应国际化视野人才。为使双语教学发展具有延续性,我国国家教育部在2003年提出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

早在2001年就已有中学生物教师开始尝试高中生物双语教学,经过十多年的探索,虽然高中生物双语教学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还未能在大多数高中普及,仅仅局限于一些重点高中实验班。高中生物双语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既有效地提高双语教学的课堂效率,又使得学科外语和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够同时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个问题再一次被摆上了双语教学的议程。本人认为,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实施双语教学,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与英语学科知识不能很好的结合。

1 生物学科知识与英语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

高考是国内教育的实际需要,不能因实施双语教学而影响高考。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双语教学给学生带来的知识量增大和学生多门课程的学习负担。将高中生物知识点与英语知识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在学习生物知识点中学习英语知识点,双管齐下,学好生物,提高英语。

根据本人实施双语教学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

1.1 高中生物老师对高中英语知识点的学习

(1)高中生物老师应对高中英语3500左右的词汇尤其是高频词汇、常考句型及语法等知识点进行回顾学习,直到对它们十分熟悉为止。

(2)在空余时间里,研究近10年的高考英语真题,做到能把握英语高考试题中的重要知识点。

1.2 将高中英语知识点整合入生物知识点,实施双语教学

(1)在高一高二生物学习《必修1》—《必修3》(人教版)的新内容时,将自己平时上课的中文课件,进行修改,把中文内容翻译成能体现英语常考知识点的句子,如有超纲词汇,在超纲词汇后附上中文。市场上有较好的生物全英文版教材,可以拿来参考,有助于对中文课件修改。如:《life science》。

(2)在修改后的课件中,我们将中文的生物专业名词后加上括号,在括号里写上英文专业术语,这些英文专业术语在人教版教材中都有。对于我们授课内容的英文句子,在PPT中用“红色加粗”或“下划线加粗”等方式,来标记高中英语的高频词汇。

课件中超纲词汇已列出中文,大家都认识的简单词汇不做任何标记,剩下的就是被标记的显眼高频英语词汇,这些被标记过的显眼词汇都是学生要在英语课堂中要掌握的。这样的英文PPT,学生基本上都能看懂。在生物课堂上又将英语高频词汇再一次体现出来,加深学生对这些高频词汇的记忆。

1.3 定期开展章节知识点总结课程,与高频词汇总结。

在章节知识点总结课程中,使用全英文的段落展开总结,给出超纲词汇中文,并对高频词汇总结。

举例说明《必修2》(人教版)第4章“中心法则”相关内容进行扩展总结。

The three main activities of genes are information storing, replication, and accumulating mutations(突变). Proteins, or polypeptides(多肽链), are polymers(多聚体) of amino(氨基) acid linked through peptide bonds. Most genes contain the information for making one polypeptide and are expressed in a two-step process: transcription(转录) or synthesis of an mRNA copy of the gene, followed by translation of this message to protein. Translation takes place on complex structures called ribosomes(核糖体), the cell’s protein factories. Translation also requires adapter (受體)molecules(分子) that can recognize both the genetic code in mRNA and the amino acids the mRNA encodes. Transfer RNAs(tRNAs), with their two business ends, fill this role.

高中階段需要掌握的词汇: *为高频词汇

* Information storing n.信息储存 accumulate v. 累积;积聚

Proteins n.蛋白质 *express vt. 表达;快递

synthesis n. 综合,[化学] 合成;综合体 translation n. 翻译;译文

*structure n. 结构;构造;建筑物 *require vt. 需要;要求;命令

*recognize vt. 认出,识别;承认 *genetic adj. 遗传的;基因的;起源的

将以上英文段落及词汇作为PPT的内容,带着学生解读此段落,并在黑板上写出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最后告诉学生重点词汇。对于基础较好的教学班,教师可以进行更深入的英文教学。根据各班学生英语基础情况,老师可以自行把握英文教学程度。但是一定要把重点英语词汇告诉学生。

2 实施双语教学的感受与思考

2.1 实施双语教学的感受

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尝试将高中英语知识点整合到高中生物教学中,以学习生物知识为主要学习目标,以回忆英语知识为辅助学习目标,不会增加考试的学习内容,反而增加了对学习内容的回顾次数。

在教学反馈中得知,学生都很喜欢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尤其是英语基础差的学生能听懂老师讲的生物知识,还有很多常考的英语词汇能得到及时的巩固。

2.2 对实施双语教学的思考

2.2.1 “双语教学”并非“英语教学”

双语教学不同于英语教学,我们是用英语来进行生物学科的教学,因此它的基本目标首先应是学科教学的目标,而不是在課堂中用语法、用英语口语的要求去教学。换句话说,高中生物双语教学首先应该是完成高中生物的教学目标,同时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生物教学目标是主,提高英语为次。

2.2.2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以启发引导学生为主,给学生学习的空间。双语课堂的特色就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阅读和交流,由于学生占有主体地位,而教师则起着主导作用,

其次,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生物双语教学应兼顾生物教学和英语教学的共同特点,如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flash、 ppt幻灯片,还可以是增加录像、录音等视听手段的使用频率和幅度,以降低语言理解的难度。再者我认为像我们这样年轻的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讲解的同时可以用肢体语言表达启发学生跨越这种语言带来的障碍。

参考文献:

[1] 赵玥. 基于新课程下中学生物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9.

[2] 何托亮. 農村高中生物双语教学的尝试 [J]. 当代教育论坛,2011(12):122-123.

[3] 何典翼. 高中生物双语教学中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的研究 [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论文) ,2014.

游戏式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表演系表演专业已将广泛出现在各高等院校与基础教育中,钢琴教学是音乐表演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但在我国各学校的钢琴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体验式教学,即为让学生在音乐教学的环境中,通过体验、观摩、感悟和体会来学习相应的音乐知识,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音乐体验和对钢琴的感悟与理解。本文从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与重要性解读入手,全方位透视了钢琴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对体验式教学在钢琴教学中的构建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钢琴 教学体验 革新 教学质量

现阶段,我国的钢琴教学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与现代的教学模式衔接,其中夹杂了很多问题,影响教学的质量。所以在钢琴教学中,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及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体验式的钢琴教学不仅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单一注重演奏的理论与技巧的模式,而且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体验与音乐素养,学生不仅熟练的掌握的钢琴的基本技能,还能从中获得更多的音乐体验与感悟。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与重要性解读

体验式教学,是指创建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进行教学的模式,让学生们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和技巧,还在学习中获得学习体验与学习感悟,提高学的个人能力与素养。在体验式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发现学生的潜力,使学生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我国现阶段的钢琴教学中,只注重对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的教学,而不注重音乐的体验与感悟。而新时期的教育模式鼓励教师使用更自由、更多变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对音乐深入理解的前提下,再将学习音乐技能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我国的钢琴教学老师也要改变单纯注重培养音乐技能的教学模式,而更加注重培养学的音乐审美的感悟。

对于钢琴学习而言,并不是一味的掌握钢琴技巧,而是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寻找真我与本质价值的审美体验。所以钢琴的学习并不是简单反复的练习,而是一种情感与本质特征的自然流露,所以,学习钢琴要注重在情感上的体验,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二、钢琴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分析

(一)培养学生新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知识的状态中,而教师评价一个学生或为其制订学习计划的标准也是学生的演奏水平,不注重学生的音乐情感的体验,所以许多学生不会独立思考,缺乏对音乐内涵的理解与感悟。二体验式的钢琴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演奏技能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与审美能力,培养自信心,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在学生体验音乐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并给予充分的鼓励与建议,使学生真正融入到学习音乐的环境中,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方法,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分享自己对音乐欣赏和演奏技巧的体会,互相交流演奏经验,分享学习方法与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丰富教学内容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丰富教学内容,在传授给学生演奏的理论知识之前,教师应该现对音乐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与准备,包括音乐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创作时的情感,便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使学生们获得多方面的审美体验。

(三)丰富学生在听觉上的体验

在钢琴的学习中,强调对听觉的体验是很重要的。因为钢琴的学习不仅对学生弹奏的技巧、弹奏的理论知识、弹奏的力度具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还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广泛的聆听音乐作品,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对不同风格、不同形式和题材的音乐的体会,学习对不同节奏、不同演奏方法的驾驭能力,锻炼自己的音乐感觉,丰富自己的听觉感受。更重要的是加以对自己的训练,反复磨合自己的技巧,在聆听与训练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老师与学生之间往往处于上下级或者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而在体验式的钢琴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种自由、信任、平等的民主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老师是充当一种导师的角色,在传授理论知识与演奏技巧的同时,引导学生走进音乐盒钢琴的学习环境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学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索精神。教师对学生应以鼓励与建议为主,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与动力。教师为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时,不应单一的以学生的演奏水平作为标准,要结合学生的个性技特长,尽可能的使学生发挥最大的潜力。

三、结语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的改革,钢琴的教育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在钢琴的教育中,应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中单一的教学方法与主动被动的师生关系。而通过体验式的钢琴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体验式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革新,完善与优化了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形成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体验试的钢琴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在愉快的心情中掌握钢琴弹奏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巧,还能使学生在音乐的学习环境中,产生情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得到新的音乐体验。体验式的钢琴教学提高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音乐素质,对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邵红红.体验式教学在钢琴教学中的构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11).

[2]栗琳.高师钢琴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探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3]刘水.体验式教学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0,(18).

[4]王学东.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10).

游戏式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朗读属于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有感情地朗读不仅能够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热情,还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文学素养,从而使得自身获得更大的进步。在当前的乡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朗读式阅读教学法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阅读体会,并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乡村小学;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朗读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一部分,教学中应让学生做到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做到声音响亮、咬字清晰,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但在当前的乡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并未意识到朗读的作用与价值,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时,也仅仅是一笔带过,完全没有想过学生能够从朗读中取得什么收获,从而导致朗读的价值无法发挥[1]。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必须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朗读教学纳入到阅读教学当中,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一、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教学必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且需要明确教学的目标与重点,从而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相应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有所获”,并防止教学出现无头绪、无重点,甚至是舍本逐末的情况[2]。朗读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其重点在于读,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的过程中,应当突出朗读价值,并实现“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学习到《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时,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有关师生之爱的故事,重点在于师生情,并不在于地震。因此,教学重点就是文章的主人公谭千秋老师为了挽救学生的生命牺牲了自己。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自行阅读这篇课文,并让其注意文中是如何描写人物的语言、性格特点等,从而让学生尽快找到文章的重点以及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与此同时,教师可对教学的目标进行细化,并主要分为以下3点:(1)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整篇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2)让学生重点朗读描写人物特点的语句或者段落,比如人物的外貌、行为、语言等,感受这位老师的伟大;(3)让学生仔细品味“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话,感受到主人公身上的师德灵魂。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教学能够实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现代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现今,大多数乡村小学已经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开始采用更为先进的设备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并获得更为美好的学习体验,进而对语文产生强烈的热爱之情[3]。一般而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图片或者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并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如学习到《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可能并没有去过黄山,不知道黄山的松树到底是怎样的,此时,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进行情境教学。首先,教师可在网上查阅与黄山风景有关的资料,并下载相关的图片、视频,制作成相应的课件。随后,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播放相关的视频与图片,并将文章的内容复制到相应的图片上,让学生一边浏览美丽的图片一边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松之美。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朗读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示范性朗读,朗读的内容就是描写黄山“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的段落,从而增强学生的朗读体验。

三、设计多种朗读方式

学生之所以对朗读提不起任何的兴趣与热情,主要在于传统的朗读教学太过于古板,就是让学生一起朗读一段或者整篇课文,没有任何的生动与特色之处,从而导致学生对朗读提不起兴趣[4]。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适当丰富朗读的方式与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其朗读的效果。

朗读的方式有许多种,下面重点介绍几种可行性较高、效果也相对较好的朗读方式:(1)引导朗读:引导朗读也就是教师进行示范性朗读,在朗读完一句话之后,学生跟着教师进行朗读。同时,教师可以先读一句,让学生读下一句,从而实现朗读的无缝承接,以此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2)领读: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基础相对较差,教师可从学生中选出一个比较好的领读者,要求其他学生跟着领读者一起朗读课文。领读的学生每日一换,以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实现朗读效果的提高。(3)分合读:这种朗读方式一般用于層次较为清晰的文章,如学习到《灰椋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男女生轮流朗读相应的段落,如女生朗读第一段,男生则接着朗读第二段,女生再接着朗读第三段……以此类推,从而活跃课堂阅读教学的效果。

总而言之,乡村地区的教学条件比城市地区的相对要差一些,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朗读式教学法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乐趣与价值,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永兰.个性化的“朗读与思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腾飞的双翅”[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4(24):50.

[2]李春明.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语文:基于民族地区乡村小学语文朗读式阅读教学的思考[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7(2):47-48.

[3]李辉.关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179.

[4]雷世碧.关于加强和改进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的理性思考[J].教育,2016(11):114.

游戏式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课改的核心。地理学科需要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微专题教学有着切口小、主题明确、针对性强的优点。在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中实施微专题教学策略,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高考试题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庞大的知识体系,出题又受题量小、时间短的限制,所以是覆盖的知识点有限,通过对近几年高考的梳理后发现:高考对于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形式,多是“小切口,大纵深”,更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要将知识点精细化。微专题课比较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多角度拓展延伸,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把教学“利器”。

本文以“喀斯特地貌”为主题,以“喀斯特地貌——天坑”作为主题情境,创设始终贯穿课堂、具体可感知的教学情境,由浅入深,用“问题串、思维链”的形式将教学重难点有机联系在一起。要求学生通过视频资料、学案上的阅读材料、观察景观图和地图等方式完成探究活动并解决与喀斯特地貌相关的真实问题。

一、基于主题式情景教学的“喀斯特地貌”微专题案例设计

教学环节一:视频导入

首先,播放视频“喀斯特地貌”。教师要求学生回答出卡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和分类,并识别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学生回答出典型喀斯特地貌,并解释说明相关地貌的成因。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喀斯特漏斗”地貌,方便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在于利用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回顾温习高一基础知识,为后面微课里的探究活动铺垫背景知识。

过渡承接:在中国境内最出名的“喀斯特漏斗”就是它——中国天眼(贵州平塘县大窝凼)。

教学环节二:过程分析(一)

教师:同学们,中国天眼所选择的喀斯特地貌区,有什么适合建设此项工程的条件?

学生:围绕地质、地下水、气候、人文等多方面因素展开热烈讨论。

学生:①地形独特、建设工程量小;②喀斯特地貌利于雨水下滲;③远离城市、电磁波干扰小;④ 搬迁难度小。

设计意图:通过对中国天眼的选址成因分析,让学生明白大型工程的修建往往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有利于培养学生时空综合、要素综合和地方综合的思维能力。

过渡承接:中国喀斯特地貌广布,被誉为“喀斯特地貌的博物馆”。2005年,继峰林和峰丛之后,第三个由中国人定义并用汉语和拼音命名的喀斯特地貌术语——“天坑”出现了。

教学环节三:过程分析(二)

教师:播放“天坑”的影像视频并给出世界最深、容积最大的小寨天坑的图片,请学生归纳总结天坑的形态特征。

学生:汇报得出结论:天坑规模要大,宽度和深度都要超过100米,否则就叫竖井或漏斗。形态上,坑壁陡峭,呈深陷的桶状或井状。

教师:补充“有一条地下河或曾有河流作用是天坑发育的关键”,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思考。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图文转化能力,需要学生认真观察地貌形态,并用科学准确的地理术语描述。

教学环节四:过程分析(三)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两组景观图的分析讨论,对天坑地貌的形成过程充分思考后,在学案上分步骤写出过程性分析的结论。

教师:对小组呈现的答案进行总结评价并进行示范性建构。

教学环节五:过程分析(四)

教师:随着对天坑地貌的发掘,很多天坑地貌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也有很多天坑蕴含着地理原理。

学生:经过小组合作探究,画出热力环流,解释这一自然现象。

教师:探讨此处“地下河”的作用?地下河既可以为此地大雾提供水汽供应,还能带走松散碎屑物。

设计意图:知识的迁移把大气运动中的热力环流原理应用迁移过来,让知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

通过对地下河作用的分析,让学生知道全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地理问题,事物普遍联系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点得到很好的体现。

过渡承接:如果说天坑是大地之眼,那么我们将目光转向海洋,那里还有奇幻无比的海洋瞳孔!

教学环节六:过程分析(五)

设计意图:契合高考旅游地理出题的思路,将“蓝洞”这种地貌景观引入进来,作为过程性分析的有益补充,结合全球变暖、海陆变迁等基础知识,将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过渡承接:当天坑这一新定义的科学概念,被逐渐认可后,科学工作者陆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天坑。2019年底,我国境内的天坑数量已经被刷新至数百个。探寻天坑的价值在哪里,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体会。

教学环节七:过程分析(六)

教师:落溪天坑所在的湖北恩施地区在经济上曾为全省倒数第一,有人认为是喀斯特地貌导致了这里的贫困,也有人认为喀斯特地貌是这里宝贵的财富,请说出的你的观点和依据?

教师:身处喀斯特地貌区,贫困与富裕的转换往往就在一线之间。比如重庆武隆,在天坑资源被开发之前,它是非常落后贫困的,现在这个县的人均GDP超我们哈尔滨了,靠的是什么?

立足现有资源,将资源转化为资本,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从武隆所取得的称号里,我们能出,当地对天坑资源的开放秉承着怎样的原则呢?

学生:保护性开发,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建设等。

设计意图:通过对天坑实际价值的分析、思辨,使学生掌握辩证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树立正确的地理观、思维观,能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人地和谐的关键在于人类对待自然的方式是否合理?通过活动探究,让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自然而然的渗透入学生们的意识里。

总结提升:

教师: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整节课的知识体系构建起来,并呈现给学生。

设计意图:落实知识体系,由喀斯特地貌的普遍性原理基础上体现出“天坑”这一微景观的特殊性。

本课依托主题式情境“喀斯特地貌——天坑”的形成,创设问题链条与一系列探究活动,实现了深挖掘,并建构地貌形成的过程性分析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北方学生缺乏对分布于南方的喀斯特地貌的感性认识,导致在探究过程中出现了偏差。教师通过播放相关短视频等方式,通过图文结合的展现形式,创设主题情境,增加学生对地理事项的了解和认识。本案例的重点是在引导学生开展主题情境探究的过程中,渗透情境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帮助学生在遇到同类型问题时能够进行思维的迁移应用。

二、基于地理课堂中微专题教学策略的思考

本节课之所以选择“喀斯特地貌——天坑”,是想以“天坑”这个新版本教材中的新概念作为切口,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得展开教学。通过微景观透视还原至“喀斯特地貌”再上升还原至流水地貌,再还原至外力作用与地貌上,从而形成思维链贯穿基础知识。在一轮复习中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有了大致的掌握,但是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知识之间缺乏逻辑,没有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因此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非常有限,因此我们在进行微专题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体系,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针对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选取什么样的主题,设计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采取何种实施策略,这都是教师在进行微专题教学之前必须深思熟虑的问题,也是影响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

(一)微专题的选取

首先,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点,找到他们所面对的难点和不足,结合教学重难点进行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建构。

其次,微专题的选取要精准、细致,解决易错点和易混淆点。比如以地理成因分析类为例:《影响气温的因素》《影响降水的因素》《影响雪线的因素》《影响垂直自然带的因素》以人文地理成因方面,我们可以设计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影响高铁线建设的因素》等成因分析,再比如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也可以设计成微专题《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荒漠化与沙漠化》《城市化與再城市化》等。

最后,微专题可以聚焦热点、把握高考新动向。高考新课程标准,把“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高考命题也重点面向生活,联系实际,与热点问题紧密联系。

地理综合题大多以社会热点和热门问题为背景,结合实际具体情况来设问,选取和设计面向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切口来做微专题能够提较高学习、复习的有效性。

(二)微专题的实施

在实际微专题课的实施中要确保灵活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练结合、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并做好及时巩固教学,这是微专题实效性提高的关键。另外,灵活性还体现在根据微专题课的实施学段,做好不同的课前准备。如果是高三复习课,容量大时间紧,学生需要提前做知识铺垫和学案预习,如果是高一高二的微专题课则需要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去查阅和搜集相关背景信息。

其次,学生个体的接受能力也存在差异,也会产生不同的问题,所以要做好课后的个别学生学习状况的追踪,才能真正实现结合学生实际来构建微专题,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微专题课中得到促进,真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微专题课的应用价值。

最为重要的是微专题课又别于传统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也比较高,要有把控课堂和引导教学的能力,在课上也能充分挖掘课堂生成的资源,激发学生潜能,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微专题课在高中地理学科的应用,是对传统专题课的有益补充。它的有效应用,能更好地解决传统专题复习过程中存在重难点不突出、复习时间冗长而效率低下的问题,微专题课的实施,有针对性地、高效地、高质地促进学生地理学科能力水平的提升,为课堂带去了新的活力。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良性的认知结构,深化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但需要认识到的是,微专题课不是“万能法宝”,不能盲目、大频率地实施于实际教学,要有选择性、恰到好处地运用,还要结合校情、学情等实际状况,才能产生预期的教学效果,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让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

■ 编辑/李    莉

游戏式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新时期,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全国各地中小学校掀起了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新浪潮,我校与时俱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模式,并承接了《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我通过本文与同行探讨体验式作文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初中 体验式作文 教学模式

体验式作文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也会让学生积攒更多有价值的写作素材,进而写出更多质量更好的文章。体验式教学不仅需要深化对于学生的有效引导,通常也需要一个有效的积累过程。教师要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看问题的角度与视野给予更多的引导,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写出更多充实且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这也是提升初中语文体验式作文教学成效的核心所在。

一、拒绝情感的矫揉造作

很多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真实情感的缺乏,要么整篇文章空洞乏味,要么就是刻意的进行情感的矫揉造作。这些都不是好的写作方式,这也是体验式教学中首先需要更正的学生的一个不正确的观念。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各种情感有更为直观的体验,只有丰富自身的情感积累才能够在自己的文章中表达出更多触动人的内容。一方面,教师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范畴,尤其是让学生对于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增强理解与感受。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好的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本的写作技巧,让学生能够对于正确的在文章中表达情感的方式形成良好认知,这样才能够体现体验式教学的效用。

学生在作文中情感表达的空洞或者是情感的矫揉造作非常普遍,这也是体验式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改善的一个问题。如在让学生以“亲情”为话题作文时,很多学生不约而同地写自己生病了,父母怎样地心急如焚、不分昼夜地照顾,或者是写父母顶风冒雨送自己去医院看病,累得身体瘦了或者是头发白了等等,几乎没有学生写父母生病的时候自己怎样去照顾父母。另有一些学生的作文,感情泛滥却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小题大做或者是无病呻吟,这种矫揉造作的作文归根结底也是由于学生缺乏体验、缺乏情感的正确定位造成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也让我们意识到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在文章中表达情感的重要性。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的教学引导,要让学生在文章中表达更多的真情实感,拒绝情感的矫揉造作。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这也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教学过程所在。

二、结合文本,丰富自身体验

体验式作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与感知也非常重要,这是帮助学生积攒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的一个有效过程。很多学生都缺乏对于生活的观察与感受能力,无论是生活中那些触动人的瞬间,还是生活中一些美丽的细节,学生对这些都熟视无睹。这是教师很有必要改善的一个现状,教师要透过积极的教学引导让学生养成观察与感受生活的习惯,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生活体验更加丰富。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特定的文本来丰富学生自身的体验,让学生结合文本来回忆自身的生活经历与生活感受。这给学生的体验过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能够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观察与感受生活的习惯。

以朱自清的《春》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从多角度细致观察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充分调动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活泼地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让你描写春天,你会从哪些角度,抓住哪些代表性景物,运用怎样的手法来进行描写?如果让你写秋天呢,你又会抓住哪些景物的什么特点来表现呢?这便给学生的观察与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引导,让学生能够首先思考体验的方向。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生活体验能力,进而让学生从生活中积攒更多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三、深化体验,注重语言积累

体验式教学还可以渗透到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透过语言的积累来加强对于生活的体验与感受。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勤练笔的习惯,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式的写作训练内容。在具体的写作任务的指引下学生会有更明确的体验与观察的目标,也会更自由的进行写作。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乐趣是帮助学生建立写作兴趣与写作信心的重要前提,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更愿意表达,进而促进其体验能力的提升。这也是深化体验式教学的方式。

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专用的体验日记本,规定好每周要完成的体验日记篇数。可以给他们规定体验的主题,如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类,或者让学生自己在体验日记本当中分不同栏目。这样会使积累眉目清楚,可以在写作时迅速而充分地搜索到相关的生活体验。“真实再现”是体验式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与目标,这就是要求学生如实记录每次的生活体验经历,写出自己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做。而自己的所想、所感、所悟又会是对于学生生活感受能力的一种积累,这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生活的感知能力,进而让学生的思想情感与习作素材都得到有效积累,这样才能够逐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体验式作文教学对于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有效的教学引导,要杜绝学生习作中情感的矫揉造作。同时,加强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与感知也非常重要,这是帮助学生积攒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的一个有效过程。体验式教学还可以渗透到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透过语言的积累来加强对于生活的体验与感受,这样才能够逐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责任编辑 刘 馨)

上一篇:传染病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跨文化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