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伦理建设论文范文

2024-01-02

营销伦理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近年来,渠道关系的双赢模式越来越被广大企业及学者所重视,人们在探讨其是什么,及其建立的途径和方法之后,必须面临渠道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渠道管理与维护。本文依据关系营销理论,对关系营销在双赢渠道模式管理与维护中的作用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关系营销 赢渠道模式管理

一、关系营销的内涵

对于关系营销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引用次数较多的Gronroos是这样定义的:“关系营销就是找出和建立、维持和增进与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以便所有涉及各方的目标都能达到。这是通过相互交换和实现承诺而完成的”。简言之,关系营销就是长期互惠的协作,双方通过创造令人满意的交易把精力放在价值的提高上。

(一)关系营销是现代营销观念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它与传统营销相比无论从内容、实质、范围,还是从实现的手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下图列出了传统营销与关系营销的主要区别。

1、理论基础不同。传统营销基础是4p,即企业为中心,关系营销是4c,即消费者为中心。2、核心不同。传统营销是交易,诱使对方发生交易而获利;关系营销是关系,满足顾客而获利。3、视野不同,传统营销是目标市场;关系营销包裹供应商、顾客以及企业内部员工。4、强调重点不同。传统营销关注生产;关系营销关注保持现有顾客。5、服务重点不同了。传统营销不注重顾客服务;关系营销注重顾客服务。

(二)通过上表关系营销与传统交易营销的对比,我们可以提炼出有关关系营销的一些基本特征

首先,关系营销强调信息交流的双向性。营销的本质在于传播,在于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信息在营销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企业与其诸多影响因素方面,各自之间保持充分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确保正确、准确地理解企业的营销理念等,是企业对其客户、供应商、渠道中间商、特殊渠道成员以及企业内部成员等进行成功的关系营销的前提条件。其次,关系营销注重以协同为基础的战略合作过程。正如前面提到的,关系营销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这就要求持关系营销观点的企业将企业所涉及的各影响因素方面综合考虑,确保营销系统的方方面面都能从集体的、长期的利益出发,保持整个营销系统的均衡发展,以此争取到自身的长期发展。要达成这样的发展,势必要求营销系统的各个方面建立起协同的战略合作关系及过程。再次,关系营销重视以实现多赢为目标的营销活动。关系营销的存在在于关系各方能够从整个营销系统中获得各自认为的合理的利益上的满足。因此,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关系的关键在于了解关系各方的利益需求,寻找关系各方的利益共同点,并努力使共同的利益得到实现,为此,关系营销必须重视以实现多赢为目标的营销活动。要实现关系各方的多赢,在关系各方之间就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伦理规范,比如诚信、和谐、互惠互利以及集体主义和义利并重等。最后,关系营销讲究以反馈为职能的管理控制系统。由于现代营销系统涉及到诸多利益方而导致系统的复杂性增强,这自然要求关系营销企业建立相关的关系管理部门,用以追踪消费者、渠道中间商、上游供应商、特殊渠道成员以及竞争者和企业内部成员等营销系统中相关参与方的态度、行为等情况,并根据监控反馈获得的信息及时、合理地协调企业内外的各种关系。

(三)关系营销中的基本关系

下图列出了现代企业需要处理关系的全部对象-客户与其他利益相关者。

从该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关系营销策略是从建立并维持双赢、长期关系的角度出发进行以营销为中心内容的各种活动,对内能协调处理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关系,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完善内部营销;对外能妥善处理与顾客、竞争者、影响者及各种公众的关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正因为这个原因,本文选择了以关系营销理论为研究视角,旨在探索关系营销在双赢渠道模式管理中的应用,从而建立渠道关系的双赢模式。关系营销需要处理以下三种关系:

1、建立并保持同客户的良好关系。2、与关联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市场。表现在渠道建设上为重视与各渠道成员的交互、沟通、合作与双赢,并最终在搭建起的关系营销网中,吸引和留住顾客,从而促进业务发展,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3、与政府及公众团体协调一致。

二、双赢渠道模式

双赢渠道模式即通过渠道成员之间的合作机制,使双方成员的利润提高,成本下降,效率增加,冲突减少的双赢局面。我们可以通过下图更加清晰地了解双赢渠道模式的内涵。图中的“+”表示增加或提高,相应的“-”则表示减少。

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从原料的生产到产品的销售完全独立完成,较为普遍的模式是供应商——企业——分销商——最终顾客,即企业从供应商那里获取原材料,通过分销商销售产品。因为供应商提供原材料的费用和产品由分销商销售产生的分销费用构成了企业产品的成本。因此,一般认为,供应商和分销商会使企业的收益降低,企业与供应商和分销商之间存在着竞争。但实际上,企业与供应商、中间分销商之间也有共同利益。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明智的市场营销者会和供应商、分销商建立起长期的、彼此信任的互利关系。

我们分两种情况来分析:第一种情况称之为“不合作”,即各成员互不合作,它们的定价目的是使自身利润最大化;第二种情况称之为“合作”,各成员合作定价,以使整个渠道的利润及各厂商的利润都实现最大化。实践证明:合作时的收益要比不合作时的收益高(两个厂商的利润都增加),同时,可通过产品价格的制定使额外利润在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公平分配。

大量实践证明,各成员间互相竞争并不是最佳的策略,如果彼此相互协调与合作,就能实现双赢或多赢。如用分析工具,如博弈论,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

三、关系营销在双赢渠道模式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通过上面对关系营销理论以及双赢渠道模式的分析,我们看到关系营销具体到营销渠道上,表现为重视与各渠道成员的交互、沟通、合作与双赢,并最终在搭建起的关系营销网中,吸引和留住顾客,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的目标。

下面我们对关系营销在双贏渠道模式管理中的作用进行详细分析。

(一)关系是减少不确定性手段

企业在变化急剧的环境下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从供应商方面看,供应商可能根据市场情况提高价格使企业付出更高的成本,供应商也可能转向更加有利的客户而使企业不得不付出更换供应商的成本和不确定性,特别是因不确定性而使原材料供应中断使客户遭受重大的损失。企业可以通过供货合同约束供应商行为,但这种约束在一定的情况下并没有很大约束力;从客户方面看,需求的变化常常使企业的生产量供应不足或大量过剩,难以预期。

关系性交易提供了解决复杂性的有效方法。为了克服不确

定性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企业可能选择一次性交易与内部交易的折中,重复交易。一次性交易代表的是典型的市场行为,而内部交易则是企业内的计划组织,长期的关系交易恰好可以克服两种机制的不足而具有灵活性和效率。关系方法是市场价格创制、科展组织行政手段之间的配制资源的有效方式。

(二)关系营销可降低交易成本

在关系营销中,有几方面因素可减少交易成本。(1)有限的供应商数量减少交易成本。包括花费较少的时间收集信息和评估新的供应商,谈判、协调、行为的控制和检查等;(2)因双方行为协调而降低单位成本,以及共同学习、经济规模交易而降低价格。(3)因减少在几个供应商之间转换而降低的运作成本,其中包括双方磨合成本。

(三)利用外部资源实现效率

单个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企业必须具备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同时,在变化迅速的环境下,企业拥有全部所需要的资源也使企业失去灵活性。为解决内部资源的有限性与企业经营的灵活性矛盾,企业从孤立地依靠自有资源转向建立关系。关系营销在提高新产品开发速度、构筑进入壁垒、能力互补等方面具有优势。

(四)关系营销可使企业获得经济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

在单个公司来说,关系是一个重要资产。其价值不仅表现在创造效率和创新上,还表现在提供信息、影响其他公司上。在许多公司,关系可能是最重要的资产。关系是组织之间学习的良好途径。

(五)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及战略联盟可以减少渠道成员之间的冲突并使利润增加

近几年,诸如分销伙伴关系、渠道伙伴、分销商伙伴、经销商伙伴及战略联盟这样的术语在营销渠道文献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及战略联盟是实现双赢渠道模式的重要途径。这种伙伴关系或战略联盟强调的是制造商与渠道成员间持续的和相互的支持关系,其目的是建立更加主动的团队、网络或者渠道伙伴的联盟。在这种渠道伙伴关系或战略联盟中,传统的“我们、他们”的观念已经被“我们”所取代。

营销渠道通常由许多各自谋求自身利益的公司组成,因为这些利益是相互竞争的,所以渠道成员常常无法合作,甚至各自目标完全相反,由此产生的渠道冲突往往导致渠道效率下降。分销中的联盟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出现的。在一个战略联盟中,两个或更多的组织发生联系从而使得他们按照各方的共同利益进行运作。

四、结束语

关系营销是营销理论上的一大突破,由一般营销向关系营销的转变是当今营销学科变革的重要趋势。制造商与其渠道成员在批发或零售业务上的亲密关系问题受到了理论界的极大重视,大部分学者认为制造商与渠道成员之间应该建立亲密关系。关系营销为处理渠道成员关系提供了一种思路,即每个企业都应从实际出发,确定与其渠道成员应保持何种程度的关系。建立在坦率、双向和经常性的沟通基础上的战略联盟对渠道关系的处理十分重要,当然维持联盟需要时间、耐心和资源。

营销伦理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在市场经济社会,商业伦理已经成为整个社会伦理的最直接最一般的表现形式,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日常道德和文明程度。商业道德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工业化国家最大的社会资本,它表现为一种秩序、一种价值观念、一种个体自我选择的权利,并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商业伦理问题的分析,进而对我国商业伦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以阐述,找出原因并提出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商业伦理 现状 原因 建议

自从人类开始了商业活动,商业伦理也就有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时至今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现代化、信息化条件下,商业活动由初始的物物交换发展到今日的现代商业。与此相适应,商业伦理也被赋予了全新的涵义,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且在现代商业社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现代商业伦理是现代商业的道德必然,是构建和谐商业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商业精神的思想基础。

一、我国商业伦理现状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相当一批企业已经完成原始积累,具备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规模优势。但回头再看看走过来的路,心情又是格外的沉重。“中国制造”以其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席卷全球,在这背后是许多企业盘剥、克扣、拖欠工人工资,肆意延长工作时间、无视生产环境与安全的违法行为。

中国企业一直走的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有资料表明,中国原油消耗量占世界的7.4%,原煤占31%,铁矿石占30%,氧化铝占25%,而创造的GDP仅是世界的4%。让环境做出了巨大牺牲,也对资源形成了巨大浪费。中国企业信用缺失严重,造假账,偷逃枕款,不尊重知识产权,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无视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是中国企业的严重问题,也是今天中国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最大障碍,后果已经在逐渐显现并放大:因为无视劳工权益,从2006年开始,许多地方陆续出现“民工荒”现象;因为无视生产安全,矿难连连,许多煤矿被政府强制关闭;因为“为富不仁”,贫富差距急剧拉大,社会“仇富”心态越来越浓,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二、商业伦理问题的提出

商业活动主要是通过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买卖行为而实现的经济活动方式,因此协调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伦理关系就成为商业伦理的主要内容。此外,协调商家与供货方、商家与商家之间的伦理关系,也是商业伦理所要规范和协调的内容。由此,交换自由、诚实守信、服务至上、公平竞争等原则就成为商业伦理的基本原则。

在美国,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商业伦理的说法; 70年代,西方各国开始有学者专门从事商业伦理的研究,发表了有关商业伦理的专题文章,出版了有关商业伦理的专题杂志和教科书,同时产生了以商业伦理为研究课题的社会团体。在日本,商业伦理的研究,不仅有专题杂志的出版,而且产生了一批社会团体和组织,成立了商业伦理问题的专题研究组。

三、我国商业伦理问题原因分析

商业作为企业的一种特殊的行业,是沟通企业与消费者、生产与消费的纽带,是通过市场交换的方式促进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单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商业的伦理思考和建设也就成为经济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国内企业在市场交易中因信用缺乏造成的无效成本已占国内GDP的百分之十至二十。商业伦理已经成为我国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国内市场经济环境下信用危机和道德缺失的广泛批评。

我国市场经济处于转型时期,伦理道德问题十分突出,其现状可由“危机四伏”四字来形容。我国的商业伦理问题相当严重,其中有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遵守交换自由原则

交换自由原则是商业伦理的首要原则。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碘含量超标被曝光;肯德基“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被发现含有可能致癌的“苏丹红一号”成分;亨氏被发现“苏丹红一号”成分。外资品牌不再是优质的代名词,它们接二连三地“跌下了神坛”,这些著名品牌所暴露的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商业领域作为市场经济中从事商品流通的专门行业,自由交换的法则更是其必备的伦理原则。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也使商家信誉受损。平等互利是商家与企业生产者、供货方建立交往关系的基础,而平等互利首先就要建立在交换自由的基础上,没有双方自由、自愿的交换活动,也就谈不上平等互利也就会破坏双方之间的交易关系和合作关系。

2.违背诚实守信原则

诚实与守信既是社会道德的准则,也是经济伦理的主要原则,更是商业伦理的基本原则。生产领域中的假冒伪劣、以次充好,销售领域的坑蒙拐骗、尔虞我诈,管理领域的贪污腐化欺上瞒下,科研领域的抄袭剽窃、欺世盗名,学术领域的弄虚作假、哗众取宠,人际交往中的不守信用、表里不一,都是信用危机的表现。从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来看,也需要从法律和制度上确立信用至上、信誉至上的伦理原则,做到诚实无欺、买卖公平、货真价实、真诚服务。诚实守信可以说是商业的生命,有了良好的信誉才会赢得效益,不讲信用就会失去市场、失去效益,信誉至上是商业的立足之本。

3.忽视服务至上的基本原则

商家不能忽视商品供应者的利益与需要一方面,商家要将供货方视为“顾客”,为商品供应者提供服务,不能损害供货方的积极性和权利;另一方面,商家还有义务将消费者的购买率及时反馈给企业和供应方,以有利于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所以,对商家而言“顾客至上”有着双重含义,既要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又要兼顾供货方的权益,只有获得顾客和厂家双方的满意,才有商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服务方式上,要求商家及其从业者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和周到服务。在服务环节上,要做到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环节的衔接与沟通,保证顾客的需要的及时满足。

4.挑战公平竞争是商业伦理的内在道德准则

经济领域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生产的竞争,一是利润的竞争。一些行业的垄断行为常常会受到地方利益的保护,使公平竞争难以实行,也极大地挫伤了厂家和商家的积极性。就商家来看,其自身的特殊利益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使其忽视道德建设的内在原因。出现了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只讲小集团利益不顾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只讲物质利益不讲精神利益等各种问题。市场经济造成的一切向钱看,会使一些不法商贩靠不择手段巧取豪夺而迅速致富,这势必也会影响到商业行业的行风建设,容易使商業行业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丧失道德要求和伦理自律。

商业交易中,利益主体侵害其它公司的利益。首先是竞争中的伦理问题。垄断经营是破坏竞争体制的一个主要原因,垄断企业往往会采取收购与之竞争的公司或削减产品价格来消除竞争对手,获得垄断造成的超额利润,这种做法并不违法,但它无疑对市场产生了抑制作用,并给小公司和消费者带来伤害。致使我国企业信用程度很低,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商务中的形象。企业侵害职工的利益。许多企业没有给职工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国家法定的福利保障金。有些企业随意让员工加班,随意加大工作量,使员工不堪重负。如华为科技的员工过劳死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些小企业更是随意雇用童工,随意打骂员工,随意剥夺员工的假期,从来没有给员工发过加班费。这些现象在中国非常普遍,在中小企业,特别是私企工作过的人都对此深有体会。

四、对我国的适当对策及建议

伦理是道德问题和道德思想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商业伦理研究商业活动中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问题的学问。它包括商业活动中的伦理要求,如商业竞争中的伦理要求,契约与合同中的伦理要求、市场营销中的伦理要求等,也包括商业体的伦理观念、道德行为与道德活动,同时也涉及人的品质与人的素质、商业活动的环境、商业伦理的教育与普及等诸多问题。

1.努力形成良好有序的经济环境

我国应在经济环境的建设上狠下工夫。在道德上,社会以公认的最低准则来要求,低于最低准则的行为应该受到道义的谴责;在执法上,社会要以是否违法作为基本依据,只要触犯就加以惩处。制度的作用在于让不讲商德者在市场中寸步难行。政府应通过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及经济手段来规范市场秩序。当有好的商业道德的时候,商业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反而是一种相对低成本的关系员工也更愿意为公司效力。这些都会促进商业效率的提高。

2.建立信用评价系统

商业信用是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诚信和信誉程度的综合性反映。它体现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特征、经营方式、信誉状况、信贷能力和在市场中的公众形象。了解一个企业机构的商务信用状况有利于经营者们在商务活动中做出准确的判斷和正确的决定,而良好而完整的信用将有助于客户对企业的合作信心。从更深一层的意义看,它有利于规范企业的市场经济行为,增大经营透明度,从而有效防范经济欺诈等犯罪活动,因而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信用评价系统十分必要。

3.努力形成诚实守信的商业文化

商业伦理的建设需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考虑现实可操作性,并反映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商业伦理回避不了,也不是一个人就可以改善,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既需要经济的繁荣,又需要包括企业伦理在内的文化道德的同步发展。商业伦理形成以公平竞争等制度环境为前提从这个角度看,尽管我国传统文化所涉的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等都有许多关于道德方面的论述,但还是不足以构建支撑商业运作的完整伦理框架。因为,这些论述更多地强调的是个人内修,而不是制度上的平等。所以,在继承的同时,还要有所发展。

4.企业应建立基于责任的伦理机制

首先要提高商业主体的伦理道德意识。商人从事经济活动的主导动机都是谋利,但要做到遵纪守法,遵守商业游戏规则,在经营活动中做到诚信同时注意平衡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社会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和谐。企业要做到赚钱不忘良心,利己不忘利他,发达不忘社会,做一个伦理型企业。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具有广阔的外延,这些责任的履行有利于维护行业的健康和市场的繁荣,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还有利于企业构建起实实在在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信誉优势。

其次,建立公司系统的伦理制度。公司成立时应制定一套伦理道德的行为准则,然后让每个员工学习和遵守。当有这种制度时,公司首先会从内部得到约束,当公司内部有良好的约束和秩序时,它就不会轻易触犯政府的各种法律和社会道德准则。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指出,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目标,从表面上看是为了博得更多的认同和社会影响,而实质上,则有利于公司竞争力的加强。

5.公民应养成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

在法律要求与道德要求之间存在很大的个人选择空间,这就需要有个人的人格自律来把握商业行为的伦理尺度。当一个人明白了遵守商业道德的原因后,就要养成一种好的习惯和价值观。如果忽视了对商业伦理的重视,日后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加强制度监督和舆论监督,也会为商业伦理的建设提供有效的途径。通过法律的监督、制度的监督,可以加强商业伦理的底线规范的建设,做到对商业伦理的基本规范的遵守。商业伦理建设虽然要依靠法律、制度的他律作用,但也要依靠伦理道德的自律,只有加强自律与他律建设的统一,才能切实保障商业伦理原则和规范的普遍遵守与实现。加强商业伦理建设,除了法律、制度建设之外,还需要通过道德教育、伦理规范等形式来进行建设,这是商业伦理的确立与实施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李燕:《论诚信制度及其社会人文原则》.《管理世界》

[2]孔子 论语(四库全书•经部)[M]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3]哈达 马力:商业伦理势在必行[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1(5)

[4]周学勇:《企业诚信问肠初探》.《宁夏大学学报》

[5]复春艳:《企业城信建设的对策建议》.《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6]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7

[7]王学军 李福刚:商业伦理与和谐社会构建[N].光明日报 ,2006-02-06

[8]贺雪娟:《论企业诚信的经济价值》.《湖南商学院学报》

营销伦理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基层公职人员作为我国公共服务最基础的细胞,虽然微小,但是却输送着血液,缺一不可。这一群体是政府最基础公职的具体执行者,社会公共事务的具体实施者,其伦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形象,影响着公民对政府的认同感,也影响着政府政务执行的情况。因此加强其行政伦理方面的研究,不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队伍的人才梯队理念的深入贯彻和具体实施,更是在现阶段提高基层公职人员行政执政能力的道德要求。本文主要调研Y县在基层公职人员行政伦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并初步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行政伦理 基层公职人员 个人 制度

1 Y縣加强基层公职人员行政伦理建设的基本情况

Y县地处湖南省东南部,县域总面积2000平方公里,总人口70万人,辖14镇7乡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产业集中区。作为一个拥有1万多公职人员的县城,Y县公职人员行政伦理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Y县“开放促发展,优势化强势,对接珠三角,建设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的总体目标的实现,也关系着美丽Y县的构建。

在基层公职人员履行自身职责,进行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多元化社会的冲突,多种利益的矛盾,多种价值观的考验,多种权力的诱惑,在多种角色身份的扮演和转化时往往会不自觉的陷入利益取舍和价值选择的两难。这种两难境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基层公职人员的行政伦理困境所在。此次调研通过多方访谈和对Y县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的公职人员进行抽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186份。发现目前Y县基层公职人员行政伦理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从业动机偏差

在问卷调查中第一项则是从事公务员的动机调查“您为什么选择成为公务员?”其中有12.90%的公职人员选“为人民服务”,73.12%的公职人员选“福利好、社会地位高、工作稳定”,13.98%的公职人员选其他。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人选择成为一名公职人员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和追求个人利益,只有少部分人是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而进入政府部门。

从业动机是人们参加工作的航向标。基层公职人员的从业目的应符合正确的行政伦理观。反之,错误的目的则会使公职人员的行为方向产生偏差,甚至酿成不可挽回的大错,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例如, Y县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曹丽珠不能树立正确的行政伦理观,多次利用职务便利,于2007年至2012年,为亲属经营活动“提篮子”,谋取私利,2016年7月,曹丽珠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这就是严重的个人从业动机偏离,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之上。其实,基层公职人员的基本福利待遇并不是很高,如果公职人员是为了追求私利而从业,那不如一开始就改行。习近平总书记就说过,“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公职人员如果本着想发财的从业动机,势必会与公务员清贫的收入现实产生冲突,必将影响个人行为违反行政伦理,甚至触犯法纪法规。

1.2 角色定位冲突

基层公职人员经常面临各种角色冲突。在现实生活中,一名公职人员的身份是多重的,既是某单位的工作人员,也是家里的父母、儿女、配偶,还是社会人等等。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义务,有时处理事务时不同的身份承担的责任可能会产生冲突,即为角色冲突。

通过调查统计发现,Y县43.01%的公职人员在角色冲突时,不知道怎么选择。32.80%的公职人员在家庭和工作角色冲突时选择先顧及家庭;24.19%的公职人员在家庭和工作角色冲突时选择先顾及工作。事实上,将公职人员身份摆在首选的例子,在Y县基层公职人员身上并不少见。例如,2010年,Y县公安局破获的“9.22”涉黑案,在长达7个月的全封闭办案中,专案民警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一两点钟。80多位民警,牵扯着80多个家庭,有的民警因连续参与专案侦办,从结婚到小孩出生,与家人一起生活的时间不超过几天。有的民警长期不能回家,因保密工作的需要,又不能向家人透露任何工作信息,还要把自己工资垫付在办案中,家人对其产生有外遇的误解,导致家庭不和。角色的冲突由此凸显出来,作为父亲、丈夫,理应陪伴在孩子和妻子身边;而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又应该以人民利益为重。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公职人员还可能遇到这样的角色冲突:某公职人员发现他的爱人犯了法,但是别人并不知道此事。作为家人,需要守护好家庭成员;作为公职人员,则需要秉公执法或者检举揭发。公职人员和爱人的角色在这个案例中形成了尖锐的对立和冲突。事实上,角色冲突一直是行政伦理建设中比较关注的议题。

1.3 “责权相对”错位

责任与权力是并行的,国家赋予公职人员行政权力的同时,也规定了公职人员应履行的责任。在访谈和问卷调查统计后发现,部分公职人员不能明确自身应承担的工作责任。29.03%的基层公职人员存在主要以“喝茶看报”、“玩电脑游戏”、“炒股”打发工作时间的现象, 其中45岁以上的基层公职人员占83.33%,主要认为自己年纪大了,不需要再做些什么,也做不了什么工作,失去了对岗位的责任意识。还有19.35%的公职人员带有消极情绪,不愿意选择长期在基层工作,认为在基层工作“难有工作成就,个人兴趣和特长无法发挥”,“工作条件艰苦或其他”,另有17.2%的基层公职人员认为自己“在基层只是挂职锻炼,为以后升迁做准备”。由此可看出多数基层公职人员内心未对自己做出正确定位,未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只行使了相应的权利,担任公职主要出于自身的考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并未深入广大基层公职人员心中。

2 Y县基层公职人员行政伦理失范的影响因素

2.1 录用机制不完善

由于公职人员录用机制的漏洞导致基层公职人员缺乏行政认知也是现在政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Y县公职人员逢进必考,考试招录程序参照国家公职人员招录标准。笔试环节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行政能力测试,一是申论。行政能力测试主要包括了常识考察、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理解和资料分析等,全部属于客观性试题,申论部分则是通过对给定材料的理解归纳概括加工,主要考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言语表达能力。整体而言,除了要求应试者具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之外,很少涉及自身道德或者行政伦理道德以及对行政职业道德的考察。即使在政审中有考察思想品德,但也只是初步座谈,很难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因此在考录筛选阶段,很难对新录入人员进行系统的行政伦理考量。

2.2 传统官本位行政文化的影响

中国旧儒学思想中的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重要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影响着中国几千的年封建政治文化,主要表现为“官本位”。官本位思想中蕴涵着“君臣父子”式的尊卑有序观念,一方面,拥有权力的行政领导者大多不易接受批评和反对意见,更多是统筹大局颁布命令,不够重视人民群众在日常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参与权。另一方面,由于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人民群众对行政领导者的心理是矛盾的,既畏惧又依赖。这些传统思想严重影响着基层公职人员的行政伦理观和行政行为。

2.3 基层政府行政伦理规范体系建设不健全

国家大环境发展处于转型期,全面依法行政的前提是有健全的法制体系保障,但是目前国家的法治体制机制建设正从入轨启动转入良性运行阶段,Y县的法规、制度、章程有待进一步完善,法律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这些都成为行政管理上的“漏洞”和行政伦理失范的隐患。主要归因:部分需清晰规范的制度条文只有定性的要求,没有定量的要求,因此不易界定行为,具体操作执行可左可右;有些制度制定缺乏必要的程序性规定,在执行中容易出现多部门相互推诿的现象;有些行政伦理规范较笼统抽象,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执行效力减弱。基层公职人员需要刚性的外部约束环境,如果制度体系“肌无力”,从而在客观上易导致一定程度的行政伦理失范。

2.4 基层政府缺乏相应的伦理监督机制

中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虽然法治中国建设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随着时代步伐的“快进”,行政伦理规范中的新问题也是层出不穷的,对权利的社会监督和制约机制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重要,尤其是基层政府,因为基层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最紧密,服务于各项民计民生。Y县公职人员行政伦理失范也源于Y县监督机制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没有形成健全灵活的监督机制。人大的监督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社会民众参与监督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当然,有些监督还是事后监督,失范行为出现后才进行责任倒追,未能发挥事前和事中监督意识,防患于未然。完善的行政伦理监督机制看起来是公职人员的“紧箍咒”,实际上是公职人员的“防弹衣”。

3 完善基层公职人员行政伦理建设的基本路径

行政伦理包含两方面的维度: 内在的自觉约束维度和外在的制度规范维度。因此,行政伦理建设包括个人伦理建设的制度伦理建设。

3.1 个人伦理建设

(1)加强基层公职人员的道德“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从伦理角度讲,道德自律就是公职人员将制度规范等外在约束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自律”意识对基层公职人员树立正确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有着深远的影响。新时代,价值取向多元化,对于公职人员的要求更高,但是诱惑也越多,尤其是部分岗位的公职人員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他们在行为选择的过程中拥有着更大的空间。因此,公职人员尤其需要加强学习与自省,面对善与恶、正与邪等冲突时能理性选择,摆脱人性中恶的一面,抵制诱惑,做出与公共利益和社会发展相一致的裁决,保证公共权力服务于公共利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做服务于人民的带头人、践行者。

(2)提高基层公职人员的自身修养水平,树立正确的行政伦理观。正确认识眼前的利益和使用手中权力是公职人员行政伦理观是否健全的评判标准。首先,要加强学习,尤其是理论学习。Y县要把公职人员的行政伦理观教育摆在干部培养的首位,加强党性教育及警示教育,促进基层公职人员树立正确的行政伦理观。再次,要通过开展廉政主题读书会、理论征文,举办廉政书画展、公益广告等实践形式鼓励公职人员自觉参与到廉政宣传中来,形成自觉践行和宣传的先锋队。

3.2 制度伦理建设

(1)在基层公职人员的录用与选拔过程中把行政伦理观引入进来。Y县基层公职人员的录用过程要加入行政伦理考评,重点考察拟录用人员的道德素质,通过人格分析、心理测试、档案审查、政审座谈等形式多角度分析把关;再则,基层公职人员们在任职前必须宣誓履行行政伦理法律要求及规范准则。当然,录用的过程更应当公开透明,让真正的贤者、能者能加入政府部门,为人民做实事、办好事。具体操作原则必须符合公开公正、公平竞争、公开选拔的要求。

(2)在基层公职人员日常的绩效考核与评比中把行政伦理观纳入进来。行政伦理是日常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虽然目前Y县的年终考核中“德绩勤能廉”德排在首位,但是考核公职人员是否优秀的主要标志还是绩效、能力、廉洁。因此,道德考评还需加强力度。单位领导者可通过组织成员制定的计划对其日常工作中体现出的行政伦理行为进行上下级评判,同级评判,并将结果制定出绩效等级公示出来。如果评价过低者,扣除绩效的同时还应进行单独谈话、教育引导,以便了解组织成员的行政伦理思想状况并及时进行纠偏。另外, Y县基层公职人员晋升职位时除了考评政绩,还要对拟提拔干部的忠诚度以及公众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努力造就一大批思想道德素质高尚的为人民服务队伍。

(3)完善基层政府行政伦理监督机制。首先要健全伦理监督的约束机制,充分利用政府机关内部监督,行政体制内的法律监督以及党内监督,还要合理利用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第三方监督,系统的将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相结合,并且以事前监督为主,事后监督为辅,充分发挥制度机制的引导作用。其次,在Y县基层政府中设立恰当的激励机制。在基层政府行政伦理制度规范中,详细设立对道德模范的奖励与典型榜样的宣传,并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在公职人员系统中达到自我提高,自我监督的良性氛围。再次,对触动伦理底线的基层公职人员加大处罚力度和宣传范围,不仅是受害者的补偿,更为其他公职人员敲响警钟,使其时刻谨记自身职责,恪尽职守,为民服务。最后,设立专门的行政伦理评价咨询机构,负责对行政伦理制度的各项内容进行详细的解释,使公职人员时刻明白该做什么,该如何做,充分发挥伦理制度的调控作用。完善公职人员录用机制,从源头开始始终保证公职人员伦理制度始终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行政能力。

参考文献

[1] 伍洪杏.行政问责的困境及其伦理超越[J].中国行政管理,2011(7).

[2] 陈鑫峰,郗永勤.库珀行政伦理理论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借鉴[J].中国集体经济,2009(1).

[3] 王云萍.公共行政伦理:普遍价值与中国特色[J].中国行政管理,2011(12).

[4] 张治忠.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下的当代中国行政价值观建构[J].伦理学研究,2009(2).

[5] 肖俊奇.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及其管理策略[J].中国行政管理,2011(2).

[6] 余达淮,张永博.《尚书》伦理思想探析[J].伦理学研究,2012(1).

[7] 李春成.行政伦理两难的深度案例分析[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4).

[8] 黄孟玉.试论我国基层公务员行政伦理的法制化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0(8).

营销伦理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中国社会的转型促进了制度伦理的发展,制度的伦理性诉求与伦理的制度化建设相互作用,推动了制度的完善和道德的重建。制度伦理建设既适应并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成为当前道德建设的关键和突破口。制度伦理建设本身需要通过多途径的努力得以实现,同时,制度伦理建设侧重外在规范性要求,必须与个体道德建设相结合。

[关键词]制度伦理;制度中心论;伦理中心论;制度伦理论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当前我国既处于“黄金发展期”,也到了“矛盾凸显期”。伴随着社会的转型,两大问题日益突现:如何完善制度?如何重建道德?要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使其在有序的状态下不断得到疏通、调整和解决,根本上必须着眼于制度建设。制度伦理正因兼有制度与道德的双重功能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伦理学界重点讨论的话题之一。

一、制度伦理的内涵

当前学界对制度伦理内涵的界定仍未达成一致,总的来说,有3种不同理解,分别是“伦理中心论”、“制度中心论”和“制度伦理论”。

在持“伦理中心论”的学者看来,制度伦理就是制度蕴涵的伦理价值、道德原则,也可以称为“制度中的伦理”;或者指制度的合道德性,也就是对制度的伦理评价,即“制度的伦理”。此类看法是从制度的设立要依据特定的伦理原则、道德要求和人们对制度的正当、合理与否的伦理评价两个方面来考察制度伦理的内容的。它以道德为参照系,强调制度的建设问题。“从概念上分析,制度伦理不外乎两种:制度的伦理对制度的正当、合理与否的伦理评价和制度中的伦理制度本身内蕴着一定的伦理追求、道德原则和价值判断。”[1]虽然学者们对具体的概念表述有所不同,如“制度伦理”、“制度德性”、“制度的道德”、“制度性伦理道德”、“体制伦理”、“体制的道德性”等等,但其实质都是以伦理为中心的制度伦理。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万俊人先生的观点,他认为“所谓制度伦理,主要是指以社会基本制度、结构和秩序的伦理维度为中心主题的社会性伦理文化、伦理规范和公民道德体系,如制度正义、社会公平、社会信用体系、公民道德自律等等”[2]。除此以外,持“伦理中心论”的学者在剖析制度时从伦理的视角来考察制度伦理时认为:“制度伦理包括制度设计伦理与制度运行伦理。制度设计伦理就是人们在设计和建立制度时对伦理的考虑,它既指制度建立的伦理观基础,又指制度是否具有道德合理性”[3];“制度伦理是对社会性正式组织为主体的规范体系和运行机制的内在联系的伦理思考和要求。它既包括对制度主体的伦理要求,也包括对规范体系和运行机制的伦理安排,既包括对制度本身的道德要求,也包括对制度运行中一系列环节的道德评判和价值判断”[4]。“伦理中心说”的制度伦理认识到并主要强调伦理在制度中的积极意义。

在 “制度中心论” 的学者那里,他们主张制度伦理就是一种制度化的道德规范和原则,亦即伦理道德的制度化。有的学者认为可以把制度伦理称之为伦理制度,并把它作为与经济制度、政治法律制度相并列的独立的制度体系。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以制度为参照系,强调当前中国社会伦理道德的建设途径问题。“制度伦理就是指:作为与政治法律制度相并存的、且借助于这些制度力量所形成的‘道德法庭’,即针对全社会个体与群体行为所采取的道德约束、监督及激励机制”[5];“就是着重从制度方面来解决市场经济中的伦理问题,具体表现为制定、完善并执行各种符合伦理要求问题研究的规则”[6];“道德需要制度的伦理关怀。通过制度的合理安排使各种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得到正当解决,这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7]

第三种观点实际上是前两种看法的综合,可以称为“制度伦理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制度伦理是存在于社会基本结构与基本制度中的伦理要求和实现伦理道德的一系列制度化安排的辩证统一。换而言之,制度伦理既包含制度的合乎伦理道德性,又包含人们把一定社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提升、规定为制度;它凝结了制度评价和道德实现两个问题,体现了两者的辩证关系。在他们看来,前两种观点即“制度中心观”和“伦理中心观”各自都有片面性,两者的结合可谓之为“制度伦理观”或曰“两者统一论”。有代表性的观点如龚天平先生所提出的:“制度伦理是人们从制度系统中汲取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与人们把一定社会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提升、规定为制度,即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两个方面双向互动的有机统一。”[8]

虽然学者们对制度伦理内涵的具体理解各不相同,但这种争议恰恰促进了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研究和理解。综合上述3种观点,我们可以得到关于制度伦理的共识:一是就“制度伦理”的本质意义说,可以概括其二重性内容:一方面对制度的道德评价与约束,即关于任何一个制度本身是否合乎公正、正义的伦理原则问题;另一方面是关于道德规范本身的制度化建设与操作问题,也就是如何将抽象、神圣和不确定的道德情感、理想和现存的各种具体社会制度相结合,使其“物化”成为普遍的、强制的、约束人们行为的现实制度力量。二是就“制度伦理”的特征来说,主要可以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个人美德伦理与规范伦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角度来加以把握,相比较前者,制度伦理具有普适性、外在强制性和客观性等特征。

二、制度伦理研究的现实意义

不论在西方还是在我国,制度伦理研究都越来越成为热点,其背后则是整个社会制度化强化的发展趋势。如开篇所述,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制度伦理或许正能适应当前的需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和伦理支撑。

首先,制度伦理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正在全力以赴地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基本伦理问题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指向和基本判断问题,即市场经济是中性的,还是利己的?由于市场的价值设计是“经济人”,因而市场经济应当承认利己性。既然市场经济是利己的,那么对市场经济的利己性就要予以尊重。如果利己性要得到尊重,那么能否任其发展?市场经济运行几百年的实践表明,“经济人”是有理性的,但只是有限的理性。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对自我利益的始终关心,对货币的直接追求,容易形成个人中心主义和拜金主义,而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残酷性又极易使人们不择手段,忽视伦理道德。同时,由于种种原因,遵守道德在一定情况下往往是直接利益的损失,从而更容易诱使背离道德原则情况的发生。“经济人”在其经济活动中,既可能是在主观追求私利的同时,客观上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又会纯粹以损人利己的手段来谋利,甚至在冠冕堂皇的幌子下干有损他人、有损社会的勾当。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趋利活动,追逐利润是经济活动的本质属性,所以在现实中“经济人”的理性更多地表现为一旦某种经济行为导致效益递减,“经济人”就会自动终止这种行为,而转向能带来更大效益的行为。所以,“经济人”的道德理性只有在特定的制度安排下才有其现实可能性,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必须是在完善的正式制度(法律、法规和政策)和非正式制度(文化传统、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伦理规范、风俗习惯、意识形态)之上才有可能。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必须是一种制度经济,制度的背后,则是需要何种制度支撑,制度伦理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其次,制度伦理是解决当前价值支撑缺位的需要。众所周知,我国传统伦理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人性的过高设计,要求人人都做君子、圣人。不做君子,就是小人。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人人可以为尧舜”,荀子则认为“涂之人可以为禹”,毛泽东也曾坚信:“六亿神州尽舜尧”。诸多思想家都从人性善的立场上努力阐述每个人成为圣人的可能性,并希望现实中每个人都做到这一点。这种高估人性的道德理想主义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计划经济相结合,更获得了极大的宣扬。因为计划体制的思想特点就是通过道德激励,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从几十年的道德实践中,我们看到,传统的道德理想主义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这是因为:第一,人性本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综合,从自然属性上来说,趋利避害,自我保全乃是应有之意;从人的本质来说“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在劳动尚且只是个人谋生手段的现阶段,让每个人做圣人是不现实的,反而会导致“双重人格”;第二,高调伦理讲多了,在现实中反倒会忽视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建设,使道德建设无从着落。虽然目前对道德现状存在着“滑坡”与“爬坡”的争论,但不管是“滑坡论”还是“爬坡论”,其背后的原因是相同的:一方面,传统伦理文化不能有效因应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道德尚未引起市场主体的完全认同和社会的完全确认。这种原因致使社会生活作为存在的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及其规范要求或者缺位、或者缺失有效性,不能对社会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而制度伦理从承认人性的弱点出发,它要求从制度上来防范人性的弱点,通过制度规范来建构和保障道德,因而能有效地为现代社会提供价值支撑。

最后,制度伦理可以有效应对制度设计的挑战。当前,制度设计面临着重大挑战:一方面,我国当前政治体制大大滞后于经济发展,制度的设计如何因应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其必要条件就是必须进行伦理的考量;另一方面,政治领域中权力腐败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实践证明,教育引导不是万能的,靠法律约束也是不够的。现实迫使我们从更本源的问题上来思考问题,这就是制度和体制问题”[10]。邓小平也曾从制度建设的高度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我们今天再不健全社会主义制度,人们就会说,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所能解决的一些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反而不能解决呢?……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11]“制度是影响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生存的重要资源,是支配现代社会的根本而又优先的力量。”[12]但不论是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还是就我国现状来说,制度化并不一定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有些制度能引导社会向善,有些制度可能是无济于事,有些制度甚至是胁迫人们从恶。制度的双刃剑作用表明,制度在设置、安排以及运行过程中必须进行伦理考量,而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要建立在伦理的基础之上,从而使制度具有道德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这些正是制度伦理研究的任务。

三、制度伦理建设的途径

综合前面关于制度伦理内涵和现实必要性的探讨来看,制度伦理研究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制度安排、制度设计如何体现其道德性、合理性?第二,道德伦理要求如何规范化、制度化?第三,制度及其运行对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有什么影响?由这些问题出发,制度伦理建设应该遵循如下路径。

首先,关于制度伦理建设路径的选择,主要有两种:一是从制度本身入手。“制度设计体现一种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反映一种分工和理性,一种制度安排给人以一种价值导向”,“必须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第一,制度设计时,要考虑怎样处理伦理与政治、经济等社会其他方面的关系;第二,制度安排时,以什么伦理价值观作为参照系;第三,制度设计时,有一个是社会本位,还是个体本位问题。如果是个体本位,还有一个是强者本位,还是弱者本位的问题”[10]。具体来说,第一,一个社会的任何制度选择与安排都应该体现正义的伦理道德价值(关于“正义”本身的伦理道德内涵,不是此处讨论的范围)。如果说个人负有支持制度的义务,那么制度首先应是正义、公平、公正的。如果制度的结构不合理,甚至不道德,个人的道德行为就不可能起到多大的社会作用,而只能作为独善其身的手段,甚或造成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的境况。美国学者萨拜因认为“当人们处于从恶能得到好处的制度下,要劝人从善是徒劳的”[13]。人是在制度中生活的,大量事实说明,社会道德要求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可,并转化为多数人的行为规范,首先取决于制度标志着什么样的价值导向,并在多大程度上贯彻了基本道德原则。所以制度本身的道德合理性问题,是制度伦理建设和道德建设的根本问题之一。

其次是伦理的法律化、制度化建设,即把社会基本道德上升为法律、制度,同时在贯彻其基本制度的过程中宣传渗透其道德观和价值观。从国家的角度来看,这是管理社会、提高社会成员道德水准的一种必要而有效的手段。把相对抽象的伦理要求、道德命令具体化为群体成员所必须遵循的一系列可操作的道德规范和制度而形成的伦理制度,有助于监督人们遵循由伦理制度化所滋生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例如前面提过的“道德立法”,就是要求以社会的名义把道德的基本要求从法律、制度角度予以确认。这对切实保证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的贯彻执行有重要作用。这也或许可以说明我国所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契合。

最后,在制度伦理建设的具体手段上,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做起:第一,从职业道德入手。目前我国的道德建设包括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相比较而言,职业道德建设更具有外显性和操作性,我们要根据基本道德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制定和完善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准则与规范并强化落实和实践,从而提高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水平,进而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第二,从法制建设入手。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大环境里,加强道德立法,改变传统文化中对法律本质的工具化解释,建立新的法律观念,使广大社会成员能自觉地将法当作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来看待。第三,多管齐下,强化监督管理。比如社会呼声很高的“诚信制度”的建设,就是主要从经济约束的角度强化道德责任;另外,新闻媒体作为当代的“第四种权力”,有着不可推卸的“铁肩担道义”的道德责任,可以通过其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为制度伦理建设提供外在的监督监控;此外,还可以建立权威的评价机构,而不只是停留在泛泛的群众监督的水平上。

四、制度伦理的限度

从制度伦理含义的解释我们可以知道,不管是从制度的角度来谈伦理,还是从伦理的角度讨论制度,亦或是持综合论,他们的最终目的都决不是取消道德的作用,而是使道德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制度伦理有着自身的限度。

第一,就道德建设而言,我们应该克服两种片面性:一是片面迷信道德教育,二是走向反面,片面依赖规范约束。事实上,就道德建设来说,道德教育和制度建设缺一不可,也就是德性伦理和制度伦理不能片面强调一方,忽视另一方。从现实中我们看到,道德建设如果单纯注重说教而缺乏制度的伦理性和制度化的道德措施,实际上很难有成效,既不能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也很难使基本制度所规定的伦理原则转化为现实社会的道德行为;但另一方面,决不可忽视个人内在自觉性即德性伦理的重要作用。制度缺陷固然是造成我国现实生活中出现道德水准下降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某些人不具备与制度要求相适应的精神品质,不理解制度所展示的伦理意义和精神价值,从而不能把外在的规范约束内化为人的某种需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一个社会中,良好的精神面貌(这是社会成员德性伦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制度能健康运作并有效发挥作用的粘合剂。德性伦理强调个体的内在性和自律性,缺少了德性伦理,制度伦理在执行和运作时便不能得到有效贯彻。

第二,从制度本身来说,制度是由人来制定的,也是靠人来实施,并且是为人服务的。在这里,人的主体性不仅不能被消解,反而应是更加地突显。所以制度伦理不能代替伦理,我们不能把所有的伦理都制度化。“人的道德生活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综合性系统,这一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层次:终极信仰层次、社会交往层次和个人心性修养层次,具体到伦理学的理论结构来说,应该是‘信仰伦理’、‘规范伦理’和‘美德伦理’。制度伦理是以社会规范伦理为基本理论维度的,它虽然必须结合信仰伦理和美德伦理来发挥作用,因为信仰伦理对于社会规范伦理具有某种导向作用,同时规范伦理也只有为道德个体所普遍接受才具有真实的社会意义,但是我们却不能把信仰伦理和美德伦理都制度化。在这一点上明确了道德和制度的根本性区别。”[14]

第三,自律是道德的基础,更是道德的根本特征,所以道德作用的发挥绝不只是停留在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和外在约束上。传统的道德教育以及道德修养其重点在于培养人们的道德自觉,提高道德自律意识,但制度伦理立足于否定性的人性把握方式,依靠外在他律起作用。我们不能因制度伦理的出现而否认自律这一伦理学的基本特征,我们必须认识到制度伦理只是我们在当今社会条件下进行伦理建设的一种特殊形式,而不是道德建设的最高形式。

[参考文献]

[1]方 军.制度伦理与制度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1997(3):54-66.

[2]万俊人.制度伦理与当代伦理学范式的转移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看[J].浙江学刊,2002(4):11-16.

[3]彭定光.制度运行伦理:制度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1):27-31.

[4]倪愫襄.制度伦理的论域[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5-18.

[5]刘怀玉.“制度伦理学”研究的近况[J].哲学动态,1998(5):14-16.

[6]陈筠泉.制度伦理与公民道德建设[J].道德与文明,1998(6):6-11.

[7]李克海.制度的伦理化和伦理的制度化[J].江海学刊,2004(5):99-103.

[8]龚天平.论制度伦理的内涵及其意义[J].宁夏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3):23-27.

[9]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10]何建华. “制度伦理与社会发展”研讨会综述[J].道德与文明,2000(4):61-62.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12]彭定光.和谐社会建构的制度伦理基础[J].江西社会科学,2006(4):41-46.

[13]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Ⅰ:自然与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8.

[14]李永华.道德失范以及制度伦理的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10-11.

(责任编辑 顾正彤)

On the Studies of Systemic Ethics

JIANG Zuo-jun1,YU Ren-wu2

(1.Department of Organization,Soochow University;2.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21,China)

Key words:systemic ethics;system centrism;ethics centrism;theory of systemic ethics

营销伦理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高校教师专业伦理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它是提升师资素质,促进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本文着重对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实践方面存在的困境进行探析,并从教育导向、教育伦理内化、文化氛围和规范建设等角度为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实践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教师 专业伦理 教育伦理内化 伦理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行业专业化趋势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了主流,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特征是知识专业化、技能专业化和伦理专业化。高校教师专业伦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有些国家在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已经注意到教师伦理建设的重要性,如: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澳大利亚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将教师是否具备事业心作为衡量教师专业性的一项标准。专业伦理是教育发展的灵魂,教师专业发展如果缺少了专业伦理的内涵,那么教师的工作将成为教育的机器,教育将成为没有灵魂的工作。从20世纪末至今,在国内外已经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教育伦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在我国,从实践的层面来看,高校教师的知识和技能专业化实践效果明显,高校教师的专业伦理实践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实践由于只关注了形式或过分的人为规准,挤压了高校教师伦理发展的内在和自由的空间。因此,有必要对影响高校教师伦理发展实践所面临的困惑作深度思考,从而为高校教师伦理建设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参考。

一 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内涵及规范标准

高校要在实践中推行教师专业伦理建设,首先必须要正确理解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内涵,并以内涵为基础,建立行事的规准,找准途径。笔者认为,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内涵,概括起来应包含这几方面的内容,即教学伦理、师生伦理、学术伦理和社会伦理。(1)教学伦理体现为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通过教学活动传授知识,更要促进学生智慧的形成,培育学生的精神品质。因此,高校教师既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及追求知识的能力,同时要建立正确的教学价值观,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2)师生伦理则体现为高校教师对待学生的公平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大学生平等相处、真诚关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学术伦理体现为高等教育既是知识传授的行业,也是学术研究的行业,学术研究是高校教师的重要职责。高校教师应保持学术的独立地位,使学术研究不受政治与行政的干涉,致力于研究工作,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4)社会伦理,高校的三大职能是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因此,以知识服务社会,引导社会风气,乃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如何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恪守适当的伦理准则,实现大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建设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高校教师应在教学与科研之外,积极关怀并参与社会事务;应具有专业的技能,以社会公益为基本目的来参与社会各界活动;与外界互动时,应遵守自律原则,避免接受不合理的馈赠和宴请,同时不应忽视对本校应尽的责任。

高校教师专业伦理是高校教师在教育生涯中所参照的专业规准,即教师在实施教学策略、辅导学生或进行班级管理方面,应遵循的道德原则或伦理规约。高校教师要善于将工作价值内化为积极的工作态度,乐意为工作积极奉献自己的时间与心力,并从工作中获得满足与乐趣。高校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不仅来源于教学本身,还在于社会大众对高校教师专业或高校教师本身的善的信任。也就是说,高校教师之所以成为“专业”,除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专业素养外,公众对该专业人员的道德也必然抱有很高的信任与期待,否则这个专业将无法成为真正的专业。因此,要想提升高校教师专业化的程度,就一定要建立相应的专业伦理的规范和约束,否则势必难以赢得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的高度信任和尊重,那么教师这个职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专业地位的取得也必然难以实现。专业伦理与职业道德不同,高校教师专业伦理更强调教师的自律。它要求在明确的教育范围内,在服务学生及责任关系的基础上,自觉遵守本专业的行为规范,以维持与发展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

二 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实践的困惑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高校教师专业化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不少高等院校很重视师资的专业素质培养,以各种形式重点加强对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增强教师对学校教学和学术工作发展的认同感与责任心,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对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伦理精神和教育态度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致使教育伦理在实践上遭遇困境。

1.强调技术优先,对专业伦理缺乏明确的认识

高等院校都很重视教师专业素质的打造和提升,也强调教师品德的重要性,但对教师对专业性的把握却不够全面和深入,对专业伦理的认识状态模糊和笼统。一些教师缺乏伦理角色意识、尚未建立专业伦理思维,仅仅将教育看作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技术行为,重心仍放在传授知识、课堂组织等方面,尚未意识到渗透在其中的伦理意义,更谈不上主动反思和研究教学活动中的专业伦理实践。即使部分教师具有伦理意识,对专业伦理的理解却各持己见。在教师教育实践中,在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出现了技能优先的行为主义,片面讲究专业发展与教学实效的唯专业主义,在伦理决策方面,多数教师是依靠个人品德、价值观念和狭隘经验来进行判断的。

2.无法形成职业幸福感,教师专业伦理内驱力被弱化

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困境主要源于职业动机与职业场景间的关联性。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高校教师们固有的职业基本特性受到较大的冲击,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新问题、新矛盾,产生新的压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高校教师理应从职业生活中体会到自豪感和愉悦感。但过度细化的规约机制剥夺了教师的精神满足感,使教育成为机械又繁琐的算计。把管理和行为的规范化视作职业成功的标志,将教师的职业行为控制在狭小的范围内,导致行为与结果的分离,弱化了教师职业追求的内驱力。高校管理模式依赖建立理性化的规则、政策和程序,甚至以非人格化的外显形式否决了教师的情感需要和愿望达成,掩盖了教师的困惑,影响了教师伦理发展的积极性。

3.培养内容不全,专业伦理教育定位不准

对于教师专业发展,高校更注重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等“硬件”的培养,对伦理、态度、情志等“软件”却涉足不够。从整体内容来看,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应该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教育伦理三方面,但在实际培训的过程中,教师教育常侧重于教师教学水平、技能的培训与提高,专业伦理、专业态度等内容较少;从培养的过程来看,包括专业伦理在内的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发展过程,但目前高校对教师不同阶段伦理培养的目标区分不够,内容定位不清,培养容易出现断层甚至难以为继,导致伦理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教师专业伦理实际上被虚置。

4.以行政手段规范,专业伦理规准的质量不高

教师的专业伦理的困惑,另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是高校还习惯于以行政手段来规范教师的伦理行为。首先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来看,教育伦理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是全面的,包含有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因素,但目前的状况是,高校教师普遍迫于外在压力,如为了挣得学历、职称、晋升加薪等而奋力拼搏,却不是源于教师自身对教育工作、对学生的热爱。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把专业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或者是必须完成的学校下达的工作任务。高校教师的职称普遍都在提升,但教师的专业精神并未随之显著地改善。其次是在通过行政规范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高校往往对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教师专业化的特殊性没有认真审视。部分高校没有制定教师专业伦理规范,部分高校虽将其纳入学校教师行为管理规范中,但条文表述常常较为原则、笼统、抽象和概括,未能很好地体现出教师的专业性。另外,没有在规范中建立教师专业伦理的具体评价标准,对相关权利、义务、行为和责任规定得不明确、不具体、不全面,致使规范可操作性不强,难以成为指导与约束教师专业伦理行为的准则。

三 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实践的对策

前文对教师在专业伦理实践中所遭遇的几种困境进行了阐析,但仅仅理清这些伦理困境,还不会有助于教师在实践层面进行恰当的伦理判断,教师们还得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依据自己的伦理判断来独自应对。因此,如何支持教师走出专业伦理困境,是研究者应该更深入探讨的议题。下面就这个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1.加强教育,培养高校教师的教育观念和伦理精神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想提高专业伦理素质就必须培养教师的专业伦理观念和精神。伦理精神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爱岗敬业,献身于教育事业的道德精神。具有教育伦理精神,应成为高校教师的基本人格条件。对教师专业伦理的培养和教育要贯穿始终,要通过教育丰富教师的伦理知识,使他们建立伦理意识,培养伦理思维,同时培养专业认同感,建立专业服务意识,整体地加强教师主动进行伦理观和伦理精神的建构。一方面,要首先更新教师传统的师德观,传统的师德观主要是以经验和典型为根本出发点,外在地规准教师的教育行为,不是教师内在意愿的真实追求,已经无法适应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另外,学校应围绕教师伦理素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在教师群体中不断催生对自身伦理、道德的关注与反思,解决教师教育伦理中的突出问题,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强化内在信念,将专业伦理融入教师生命

提高教师素质,强化教师内在信念,将专业伦理融入生命,形成不懈追求的精神品质,是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教师信念是内发的,需要经过心灵的培育才能生长。但在我国,目前教师专业伦理的建设过于重视和强调对教师行为方面的外在约束和规范,这些外在的约束和规范,对提升教师专业伦理只具有表面或短期的作用,只能在特殊情况下规范教师的行为,无法形成教师在专业伦理中的自觉行为,只有将自觉变成坚定不移的信念,才能将教育事业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从而在教育中体现自我,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一定要规范和提高教师准入制度的门槛、要建构职业过程中一体化的教师专业伦理要求,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让教师真正感受到作为专业人员的“幸”与“福”,自觉把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纳入到自身的信念体系中,使教师工作成为生命需要,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3.多方位健全制度,提高专业伦理规范的质量

以单一的行政手段规范教育伦理,只能遏制其健康发展,只有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教师教育和教学活动实践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形成、实施或修改专业伦理规范的过程中,才能有好的收效。首先,应继承发扬优良的传统师德,然后通过伦理学精神,指导教师在工作中按照其专业的特殊要求,进行有选择的实践。其次,教育伦理规范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教师进行沟通协商,理解、尊重教师的意愿,并从教师伦理修养的实际水平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从而达到既能很好地约束又能很好地激励教师为教育而不懈努力的目的。最后就是要讲究规范内容的选择,应既包括伦理的一般性原则,又要对权利、义务、行为和责任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以提升教师对规范的认同感,增强执行规范的自觉性。

4.打造人文环境,营造高校和谐的教育伦理文化氛围

美好而和谐的人文环境有助于培养人美好的精神品质。学校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力量,在教师专业伦理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专业伦理的实践者与传播者,其伦理决策、判断与具体行为,都与周围其他教师、学生、管理者的价值观、态度、情感、行为等相互发生影响。而规范、制度与文化的区别之处在于:规范是外在的、表面的,文化是内在的、隐含的;规范是强制的、刚性的;文化是自愿的、逐渐渗透的。没有校园文化的支持,单纯依靠制度建设与伦理教育的展开,专业伦理将很难融入到个人精神之中。只有营造和谐的校园专业伦理文化氛围,使追求伦理价值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形成引导、促进教师专业态度、专业伦理不断提升的文化,使专业伦理渗透在教师工作的各方面,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将专业伦理规范与要求内化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体系中并表达于实际行动中,专业伦理建设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杨晓平、刘义兵.论教师专业伦理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11(12)

[2]王有兰、曾子桐.教师专业伦理的失落与重塑[J].教育学术月刊,2010(12)

[3]李春晓.加强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迫切性及策略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1)

[4]任为民、王悦、吴淑萍.高等院校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初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1)

[5]王丽娟.大学教师自我伦理:危机与重构[J].江苏高教,2011(2)

〔责任编辑:庞远燕〕

营销伦理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企业伦理常常以其特殊价值和难以模仿性,而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不少企业却没有相应的伦理制度和具体规范,其伦理行为仅为即兴之举。而一些较成熟的企业,则将企业伦理制度化,并在企业内部稳步推行。那么,企业伦理制度化与否,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效果,进而又对组织的绩效是否会产生影响上的差异呢?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和验证伦理制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效应,并引入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伦理制度、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和组织绩效三者之间的研究模型。以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为调查对象,通过167份有效数据分析发现,伦理制度对组织绩效并未产生直接正向影响,但伦理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组织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在伦理制度与组织绩效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因此,企业的发展和伦理道德建设应该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企业必须通过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伦理管理,才能带来整个组织绩效的提升。

关键词 伦理制度;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组织绩效;利益相关者

本文作者在调查中曾经发现,有一些企业老板为加入“狮子会”等慈善组织,动辄捐款几十乃至上百万元,但却不愿为员工购买基本的“五险一金”,履行社会责任常常成为老板们的即兴之举。另有一些企业,在组织文化策划中,明确地写上了企业要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环境负责等等,但是却没有相应的伦理制度和伦理规范。这些现象表明,相当一部分企业,对于企业伦理和社会责任等议题,并非一无所知,而是缺乏长久的规划和制度化的安排,履行社会责任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仅仅是偶然事件、即兴之举,或者其社会责任理念与行为是分离的。那么,企业伦理制度化与否,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效果是否会产生差异?制度化的企业伦理又能否为组织提供持久的动力呢?我们发现,当前学者们对企业伦理的研究,更多侧重于理念、规范和宏观对策领域,而较少涉及伦理的制度层面和相应的影响路径。基于上述现实问题和理论局限,本研究拟展开相应研究,以厘清伦理制度、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路径。

1 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

1.1 伦理制度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有学者指出,卓越伦理以其有价值、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成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1]。企业伦理是其它企业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能够提升企业的公众形象,带来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提升,使企业实现道德和经济的双赢,因此企业的伦理道德逐渐成为企业生产实践管理运作和投资的资本[2]。王小锡认为伦理道德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能够将之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并且进一步创造出财富的能力[3]。佩因强调建立在合乎情理的伦理准则基础之上的企业价值体系能为企业带来多项收益,企业伦理是高绩效的基石[4]

Verschoor研究发现,在年报中公布伦理规范的企业其财务绩效明显高于未报告其伦理规范的企业[5]。Gregory等人研究发现企业对伦理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与组织的绩效成果是显著相关的[6]。Weaver等人指出企业的伦理道德实践能够很好反映企业的社会绩效[7],组织的伦理行为也会影响员工的公平感知[8]。Hunt通过研究伦理制度与企业伦理价值的关系,发现伦理制度会影响到员工的组织承诺和员工工作满意度,伦理制度能够更加全面以及值得信任的话,那么往往企业更可能公平对待员工[9]。对此,Vitell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伦理制度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组织承诺产生显著影响[10]。总结近年来一些代表性学者的观点,发现伦理制度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会产生一定影响,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伦理制度与组织绩效的研究多数侧重规范性研究,较少文献实证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将重点探讨伦理制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1.2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随着学者对两者之间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已从单纯的理论争论逐步转向了更具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领域。李纪明统计国外1972年至2009年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绩效的实证研究文献,结果表明接近一半的研究是支持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绩效正相关的理论,而只有8篇研究表明负相关关系,20篇研究结果没有得出明确结论[11]。张剑总结国外9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主要国外文献,结果为正相关的文献为18篇,负相关的为3篇,不相关或者无固定关系的为7篇[12]。本文统计了09年到10年的20篇实证研究,其中16篇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绩效呈正相关,4篇研究没有得出结论或者认为不相关。本研究认为样本的规模和内在构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研究结论造成影响。

1.3 伦理制度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关系

Frederick等人指出,企业的社会分析和伦理选择对于企业整体发展具有重大贡献,在伦理决策的过程中采用一定的伦理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企业做出更有效的决策,同时也为履行对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13]。Lussier认为社会责任是为所有关系人创造一个双赢情况的自觉及努力,而遵循企业伦理的企业行为也常是善尽社会责任的表现,所以二者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因果关系[14]。王凤生和蔡丰隆研究发现企业的关怀与企业伦理行为存在相关性,企业伦理行为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响应社会需求也存在高度相关[15]。佘溪水通过对台湾企业调查研究证实,企业通过建立明确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它们愿意更积极履行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责任[16]。制度因素是促使或改变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17] 。通过不同学者的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受到企业伦理管理的影响。伦理制度是企业伦理管理的体现,企业的伦理制度必然影响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

1.4 伦理制度、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Sean 研究认为公司提供伦理道德规范的培训能够引导员工的伦理行为,进而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同时发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伦理道德规则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18]。有学者指出,企业的伦理道德实践能够很好的反映企业社会绩效[6-7],影响员工的满意度和公平感知[8]。企业对伦理制度的关注程度,与组织绩效成果有显著相关性。也有学者从体现伦理制度的道德标准[16]、行为准则、企业伦理行为[15]等内容出发,研究它们与社会责任行为的关系,发现企业伦理制度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存在高度相关。从企业伦理的视角看,企业伦理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同时又对组织绩效产生影响作用,可见企业伦理在社会责任行为和组织绩效中起着重要作用。

基于上述理论研究,结合制度——行为——绩效这种逻辑影响关系,我们将企业伦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组织绩效这三个变量结合起来,提出如下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在本研究中,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企业对员工、消费者、股东、环境的责任;组织绩效包括财务绩效及非财务绩效两个维度。

根据上述文献和模型,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伦理制度对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2:伦理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3: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4: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在伦理制度与组织绩效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及数据收集

此次正式问卷主要是通过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形式收集,问卷发放地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及其他地区。共回收167份有效问卷。样本组织特征分布情况分别是:民营企业占样本总量的56.3 %,国有企业25.1%,外资独资企业占8.4%,其他类型占10.2%,与我国目前以民营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现状相符。

2.2 问卷设计及变量测量

伦理制度:主要是反映企业管理者将商业伦理以及社会责任纳入管理决策并制度化的程度,本文主要采用Vitell等人开发的伦理制度量表[10]。利用Brenner的伦理制度研究框架[19],Jose和Thibodeaux开发了组织内可能执行制度化伦理的方式[20],具体包括伦理决策意识、伦理奖励、伦理惩罚以及伦理问题沟通、伦理守则、道德培训、伦理管理委员会等。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本文将探讨企业对员工、消费者、股东和环境的社会责任行为,并借鉴晁罡 “企业社会责任取向的结构及其效应”中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量表[21],并作了简化。

组织绩效:组织绩效包括了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财务绩效是企业的经济目标,是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例如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市场扩张速度、盈利能力以及整体的竞争实力。非财务绩效主要是体现在企业的人力绩效方面,也就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目前经营现状的整体满意度,对企业提供的薪酬、工作环境的满意度,以及对未来的发展预期如何。测量量表借鉴刘善仕开发的组织绩效量表[22]

3 数据分析

3.1 变量测量的信度和效度评价

本文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变量测量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首先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在分析之前,对样本的KMO测试和Bartlett测试表明,原始数据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伦理制度、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组织绩效各测量变量的Cranach’s α系数分别为0.888、0.942、0.887,均大于0.7,表明各个测量条款具有非常好的内部一致性。

3.2 路径分析

在模型检验之前,对问卷各个分维度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未超过0.75,表明这些变量之间没有共线性问题。AMOS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卡方与自由度之比小于3,表示模型可以接受。另外,RMSEA小于临界值0.08,本模型的拟合指数CFI和TLI都接近0.9,说明该模型拟合结果可以接受。路径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路径分析结果显示,伦理制度对组织绩效没有直接的显著正向影响(β=0.28,p>0.05),伦理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呈显著正向影响(β=0.81,p<0.001),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组织绩效呈显著正向影响(β=0.57,p<0.001)。假设H1未得到实证支持,假设H2和假设H3成立。

从表1可以看出,伦理制度对组织绩效的总效应等于伦理制度对组织绩效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总和,间接效应与直接效应之比为0.815×0.570/0.279=166.51%,说明间接效应远大于直接效应,而在此起中介作用的为企业社会行为变量,假设H4得到实证支持。

3.3 全模型检验

为了进一步分析伦理制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本研究将伦理制度、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组织绩效的两个维度进行模型构建。第一次运行部分路径未达到显著,故对模型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模型如图3。

由图3可以看出,伦理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财务绩效、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非财务绩效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78、0.47、0.81在P<0.001水平达到显著。因此假设H2、假设H3、假设H4进一步得到部分验证,假设H1未获得验证。

4 结果讨论及建议

4.1 结果讨论

(1)伦理制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通过全模型检验可以看出,企业伦理制度对组织绩效的并没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伦理制度通过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这一变量的间接效应却是显著的。这表明企业伦理制度的建设与管理并不能直接影响企业的绩效。按照“价值观-行为-结果”这一理论框架,伦理制度属于组织的价值系统,而绩效属于企业行为带来的结果,在二者之间应有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等中介。因此,企业只是有一些想法或制度是不够的,还要落实到相应的行为方式。

(2)伦理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由全模型检验可知,伦理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正向影响是显著的。这说明企业伦理制度建设愈完善,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才能更加彰显,这与佘溪水的研究结果一致。目前,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一般由企业领导者引发,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但是通过伦理制度的建设可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落实,使后者更具有长期性、稳定性。企业在伦理制度管理中,通过道德领导及决策,将伦理理念贯

彻到日常的管理活动中,企业整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认知水平得到很大提升,那么必将促进全体员工积极履行和监督企业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行为,而且能有效规避企业的非伦理道德决策及行为的发生。

(3)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由全模型检验可知,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组织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组织绩效的两个维度均显著正相关,这一研究结果与田虹等人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即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越好,组织绩效越高,反之亦然。从实际情况分析,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确会对组织绩效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但是,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对企业短期绩效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企业能够通过伦理制度的建设,使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保持其履行的长期性,那么对组织绩效即可形成长期而持续的影响。

(4)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在伦理制度与组织绩效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由全模型检验得知,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在企业伦理制度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企业伦理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是直接,而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是间接的,需要通过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这一中介。这一结论证明“伦理制度—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组织绩效”一路经的成立,同时也验证了Sean、佘溪水的研究。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企业的伦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企业的发展和伦理道德建设应该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企业必须通过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伦理管理才能带来整个组织绩效的提升,即伦理制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作用需要依靠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表现才能发挥,企业的伦理制度建设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充分重视企业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行为。

4.2 管理建议

(1)企业应加强伦理制度的建设。根据本文的上述研究,我们发现,在伦理制度、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组织绩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中,伦理制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并进而对组织绩效均产生着显著影响,而并非仅仅是一些可有可无的摆设。一家企业若经过伦理精神的塑造,必然对企业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心目中会有一定的道德底线。如若能够将伦理精神制度化、规范化,使相关伦理精神在企业运营中得到切实地执行,各级员工的行为均可依据相关的伦理条款,做到有章可依,有据可循,那么企业制定战略方案和项目策划,开展流程管理或客户服务时,行为将会更加规范,不会轻易逾越社会伦理的要求。这最终对于企业的绩效和长期发展,将产生长期和持续的正向影响。

孔子曰:“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遵守伦理制度以行道义,履行道义则可带来利益,进而可以安定百姓,这是为政管理的重要法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亦为同样道理,遵守礼义道德和社会责任,最终将有利于企业的绩效和持续发展。因此,伦理建设和经济诉求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企业应树立义利统一、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正所谓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相反,惟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观点,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经营管理者所摒弃。

(2)伦理制度只有落实到对多个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方可最终提升组织绩效。根据上述实证数据可知,伦理制度对组织绩效并未产生直接显著影响,而是要借助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这一重要中介,才能最终带来组织绩效的提升。因此,企业在构建伦理制度时应具体明确,特别是要落实到对多个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行为,如为员工购买法定保险,满足基本的福利,为消费者开展良好的售后服务,保护环境,不排放污染物等。这说明,仅有精神和制度是不够的,还力行践履。惟如此,员工、消费者和社区等利益相关者才可能与企业进行良性互动,互利合作,并最终推动组织绩效的提升。

(编辑:刘呈庆)

参考文献

[1]周祖成. 基于卓越伦理的竞争优势[J].南开管理评论,2002,(2):59-63.

[2]张秋惠,孙鑫.组织伦理对工作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 (5):97-100.

[3]王小锡.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伦理学使命[J].道德与文明,1999,(3):22-23.

[4]林恩·夏普·佩因. 领导、伦理与组织信誉案例:战略的观点[M].韩经纶,王永贵,杨永恒,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180-181.

[5]Verschoor C C. A Study of the Link Between a Corporation’s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Its Commitment to Ethics [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998,17(13): 1509-1516.

[6]Gregory J K, Drozdenko R G. Relationships among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Core Value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thics,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Outcomes: An Empirical Stud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0,92(3): 341-359.

[7]Weaver G R, Trevino L K, Philip L C. Integrated and Decoupled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 Commitments, External Pressures, and Corporate Ethics Practices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42(5):539-552.

[8]Trevino L K. Weaver G R.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Ethics Program ‘Followthrough’: Influences on Employees’ Harmful and Helpful Behavior [J].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 2001, 11(4):651-671.

[9]Hunt S N, Vitell S J. A General Theory of Marketing Ethics [J].Journal of Macromarketing, 1986, (8):5-16.

[10]Singhapakdi A, Vitell S J. System of Ethics and Its Consequences: A Survey of Marketing Professionals [J].Journal of the Academy Marketing Science, 2007, 35:284-294.

[11]李纪明.资源观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绩效研究[D]. 浙江:浙江工商大学,2009.

[12]张剑.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66-67.

[13]Frederick B, Gandz J. Good Management: Business Ethics in Action Scarborough [M].Ontario: prenticehall Canada inc., 1991:182-186.

[14]罗伯特·N·卢西尔.管理学基础:概念、应用与技能提高[M].高俊山,戴淑芬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5]王凤生,蔡丰隆.企业伦理气候、伦理行为与企业社会绩效[J].亚太经济管理评论,2003,(2):103-119.

[16]佘溪水,纪婉仪,张聪钦.企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J].公司治理评论,2010, (2):137-152.

[17]Brickson S.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Orientation: The Genesis of the Role of the Firm and Distinct Forms of Social Valu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7, 32(3): 864-888.

[18]Valentine S, Fleischman G G. Ethics Programs, Perceive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Job Satisfaction [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8, 77(2): 159-172.

[19]Brenner S N. Ethic’s programs and their dimensions [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2, (11):391-399.

[20]Jose A,Thibodeaux M S.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Ethics: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rs [J].Journal of Marketing,1999, 57:53-70 .

[21]晁罡,袁品,段文,等.企业领导者的社会责任取向、企业社会表现和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08, (3):445-454.

[22]刘善仕,刘婷婷,刘向阳.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创新能力与组织绩效关系——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J].科学学研究,2007,(4): 764-771.

上一篇:绿色餐饮发展论文范文下一篇:媒介概况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