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总结范文

2023-09-22

初三历史总结范文第1篇

(一)掌握正确的阅读历史教材的方法

阅读是我们从事学习的基本活动,是获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学会阅读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阅读课文有以下三个步骤,即粗读、细读、精读。所谓“粗读”,就是浏览教材,知其大意。所谓“细读”,就是要逐字逐句地读,掌握时间、地点、人物等基础知识。所谓“精读”,就是对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成要点。在具体的学习中,我们还要学会读目录,构建知识体系;读诱发性导语,了解教材重点;读正文。把握主体知识;读平面地图和形象插图,掌握历史活动空间和强化学习的直观效果;读注释,拓宽历史知识;读大事年表,理清繁杂的历史头绪,形成完整的时空概念。

初三历史总结范文第2篇

一、明确指导思想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数学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各层次的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还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德、较强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面向全体性。复习阶段时间短、任务重。在此阶段要处理好全体与部分的关系,既要推动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又要照顾到部分学生,使他们更加出类拔萃。坚持面向全体,就是体现我校的办学理念,就是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2、强调复习的全面性。初中阶段时间跨度长,内容多。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数学复习好,突出的一点就是注意复习要全面。认真梳理知识体系,分清重点,合理分配时间;注意知识间的渗透,以点牵线,以线成面,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注重计划性。制订详细的计划,在复习阶段处理好三个阶段(即章节、专题、综合)、几何与代数、课堂与练习、基础与能力、基础与创新等方面的关系,按部就班、循环渐进。

4、强调能力性。在系统复习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性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实践与创新的能力。

5、注意学科间的渗透,体现应用性和时代性。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学用结合。选题要精练,要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选题尽量体现数学的应用性和时代性,避免题海战。

三、方法和措施

1、认真学习大纲和考纲,统一认识。

认真学习大纲和考纲,特别是苏州市有关中考的精神和中考说明,梳理清楚知识点,把握准应知应会。哪些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哪些要让学生灵活运用,哪些方面有待整合提高,教师对要复习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心,这样就能驾驭复习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复习的质量。

2、循序渐进,系统复习

初三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我们的想法是:将整个复习工作划分为四个阶段,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系统复习。

第一阶段: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近几年的中考题安排了较大比例(70%以上)的试题来考查"双基"。全卷的基础知识的覆盖面较广,起点低,许多试题源于课本,在课本中能找到原型,有的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同时关注新教材中的新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变能力。具体做法是:①结合苏州市教研室编写的自测丛书,对各章节按《数与式》、《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函数》《概率及统计初步》、《几何基本概念和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圆|》这几个单元进行系统复习。此单元复习主要进行查漏补缺,不留任何盲点,强化巩固重要的、易错的知识点,努力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规律。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就中考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一些资料,①应用型问题:2004年应用类的试题仍将是热点,且题型背景将更加丰富多彩。市场经济、人文社会、环境保护、学科交融、方案设计、操作决策;②突出科技发展、信息资源的转化的图表信息题;③体现自学能力考查的阅读理解题;④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性试题;⑤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归纳猜想、操作探究性试题;(6)几代综合题(数行结合)(7)图形与证明(8)填空题训练(9)选择题训练(10)中考新题型。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

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本阶段从5月27日~6月10日,约15天左右)

第四阶段:模拟练习 回味练习

从模拟试卷中精选十份进行训练,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重点讲评。在中考的前一周,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分八块编成回味练习,扫清盲点。

3、加强教学研究,发挥群体优势

(1)对各单元重点部分进行重点备课,相互切磋,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2)努力寻求高质量的复习方法,随时小范围的调整,提高复习效率。

(3 )研讨复习模式,认真上课

复习模式 :

①构造知识网络:把本节课所要复习的知识点串成线,形成知识的整体结构,然后把这些知识纳入基础训练中,由学生独立完成后,并进行点评。

②例题分析:根据本课的内容,精心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题,经过教师的启发、点拨、解题规律、解题的技巧,努力采用题组的方式,对课本例题进行整合、拓展和提高,力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③课内练习:把所讲例题进行变式、拓宽,以"疑为主轴,练为主线"的原则,疑难问题中的关键,由学生讨论,老师点拨;切不可以讲而取而代之。并重视运算的正确性和解题的规范性。

④布置作业;设置时要有针对性,有较明显的梯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分必做题和拓展提高题);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老师应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评讲,不留隐患。

⑤对复习课的模式进行充实提高,加强研讨,并总结写成经验文章。

初三历史总结范文第3篇

本学期初中历史教研组要在校长室、教务处的领导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切实抓好新课程改革和会考复习两项工作,创造性地完成本学期的各项教科研工作。

二、目标和任务

1、着眼新课改,继续加强对新课程改革方面的深入研究。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研究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用新的理念打造新的课堂,用新的思想塑造新的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课改心得和体会,将新课改和课堂教学新模式结合起来,形成有本教研组特色的教学模式。

2、切实抓好初三年级的复习迎考工作。

初三历史备课组要依据《会考纲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复习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组织复习。摸清中考的命题方向和趋势,选取典型试题,加强训练。复习时必须以课本为中心,以提高课堂复习效率为目标。切实夯实基础,第一轮的复习时间要长一些,步子迈得要小一点,练得要扎实一点。同时注意处理好纲内与纲外、讲与练、课改与非课改等几组关系。力争中考历史成绩能有新的提高。

3、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备课组成员的整体水平。

各备课组认真落实学校对集体备课的相关要求,做到“四落实”中、“五备”和“四统一”,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要加强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促进各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使初三复习课更加规范化。

4、认真组织好“一课三上”和“三课一上”,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按照校长室和教务处的统一部署,本学期开始,学校实行“三课一上”和“一课三上”制度。历史教研组要领会学校的意图,切实搞好这项工作。确定好上课人员名单,鼓励教师多听多评,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并对教学薄弱的教师重点帮扶,群策群力,使其尽快赶上,通过这两项工作,形成组内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

5、搞好教育科研工作,提高历史组教科研水平。

鼓励本组教师结合《教学案例反思》的撰写,对课堂所教、所学、所感、所思进行总结和提升。鼓励教师多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论文的评比和优质课的评选,并为每位教师提供相关方面的帮助。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推动教研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1、继续加强新课程教学培训。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点;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认清目标,更

合理地把握标高;加强对新教材的学习,认识规律,更新教法与学法。

2、以高效、学活、牢记为宗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建一些适应本地实际的课型,着重构建活动式、探究式、合作式、学案式等课型,革除死记硬背填充式的费时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精讲、熟读、巧练、深评的课堂模式,使历史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兴趣盎然,让历史课易学易懂,成效明显。

3、大力开展视频、网络教学教研活动,以彭场一中为试点,集中全市教师智慧,循序渐进,整合出全套教材的历史教学课件,帮助全体教师提高教学水准。

初三历史总结范文第4篇

一、基本情况

本次历史考试成绩,总分60分,前30名平均分为:7班49.0

4、

8班42.

28、9班46.7

3、 10班47.82,平均分8班和其他班级差距较大,个人成绩最高分60分,总体来看,考出了学生的水平。

二、试题分析

本次历史试题总的来说综合性强,知识的涵盖面广,难易程度适中,题型也较全面,分为选择题、填空题,材料分析题、综合探究题,做到了与中考题型相吻合,试题灵活,能考出学生的水平,是一份成功的阶段性试题。

三、试卷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学生出错率较高的试题有

3、

15、

18、23几个试题。第15小题,试题考察的是三角贸易航程中转运黑人重要的一环,学生答题失误是没抓住题中“罪恶”一词。第18小题失误是没抓住“主要”一词,导致出错。第23小题,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是(),学生出错是没抓住题中体现的重要的时间。

(二)填空题

2题时间不准确,应答到几月几日,3题、4题失误是字写错。

(三)材料分析题

出错率较高的试题是1小题中的(4),评价不全面;2小题中的(2)、(3)路线认识不清。

(四)综合探究题

出错的试题及原因:第1小题,(3)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处死的国王为查理一世和路易十六,学生答颠倒,(4)为什么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学生答了一点,忘了另一点,答案不全。第2小题,(1)第二问是让答工业革命是近代社会确立的标志的原因,不是答工业革命的影响,(3)第二问工人运动的进步性是什么?学生对宪章运动工人的要求理解不透。

四、采取措施

1.夯实基础知识,狠抓基本技能。

对于最基本的知识,一定要重点落实,让学生掌握准确无误。就学生答卷的总体情况来看,选择题是失分较高的题,满分和高分的试卷很少,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还是要突出注重对基本知识点的落实,进而提高基本技能。

2.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掌握与活用,注重以小专题纵横向整理归纳知识。

学习的第一阶段要着重把握主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与其他历史事件的联系,构建学科知识网络体系。建议以精读课本、背诵检查为主。第二阶段的小专题知识归纳复习,老师指导学生精选专题进行归纳练习,学会围绕主干知识设置专题,学会如何进行专题归纳。第三阶段可以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复习,着重加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3.加强材料处理与材料题的训练

强化“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观念和基本方法。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对材料中出现的新的观点的敏感性,能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4.要重视读图、识图、填图和析图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掌握好基本的课本图;注意读图、析图的思路、方法和步骤。以图读史,以图讲史,建立紧密的图文联系,进而挖掘课本图的隐性知识。

5.应狠抓审题能力的培养、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性训练。

①认真审题、避免出现答错题;

②规范答题、提高得分率,要求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段落化。

③加强针对性的练习。有针对性的进行强化训练,着重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方法、掌握规律,也应训练文字表达的简洁、正确与准确。

6.加强比较教学,尤其是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与比较。

初三历史总结范文第5篇

本次期中考试采用县教研室试卷,现做考试质量分析如下:

一、考试成绩统计:

本次期中考试年段最高分48分,及格人及格率91.7%;年段平均分37.7分。

二、命题设计:

考试范围为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上下册。考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

本次考试目的是检测开学以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下阶段教与学提供有效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与学质量。

三、存在问题:

教师课堂虽对重点,难点花足功夫,细致讲解,重复强调,而且课上检测,课后反馈。但课后,由于学生没能自觉及时做好复习,练习巩固,使学生知识消化不良,课本基础知识不熟悉或理解不透甚至混乱,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适当的识记,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生考试过程中审题作答存在随意性,考试技巧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知识无法得以有效运用,客观题失误频频;主观题有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述不规范,要点不突出,逻辑性不强;阅读不认真,有效信息获取不足,概括归纳信息的能力欠缺;旧教材的知识点学生了解的少,得分不多。 学生与老师学与教不同步,特别是学生学习主动性,考试结果没有预期的好。

四、今后的改进措施:

1、继续抓基础,反复练习。

2、放慢新授课的速度,使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达到更好的效果。

3、培养学生阅读、概括、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4、考试作业的批改,评讲要及时,应注意审题技巧,答题规范性等问题的指导与训练,对症下药,适当的训练是巩固和理解知识点的必备途径。

5、加强学法指导:指导笔记。

6、对个别学生进行试卷的书写指导

教学建议:

1、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年中考、统考试题,把握教学复习备考的大方向。

2、抓一个理念:始终坚持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学习,咬定基础不放松,能力培养是关键。近年中考试题的命题特点是向于新角度,新材料,新观点,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平时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能力培养,学生面对高考试题才能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在掌握双基基础上,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要准确分析问题,首先要掌握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把它运用到历史思维中去,做到融会贯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体会。

3、抓好三个依据“一是课标、教材,二是学情,三是考纲与考试说明。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中考强调能力考查,强调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方法,只

有真正落实《考试说明》中各项能力考核目标,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才能适应考试要求。

4、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初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形式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

5、指导学生全面地、牢固地掌握学科知识。复习中要稳扎稳打,依据教材落实知识要点和知识结构。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探究,记忆知识要点,通过把握知识点间的线状联系,块状联系,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结构。

初三历史总结范文第6篇

初三历史的教学与复习必须要注意到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应注意历史知识的整体、系统把握及历史知识的疏理与应用。特别是学生自我学习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因为大家都明白,我们这个学科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课时比较少、而知识量又很多,所以,学生的自学应用能力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得培养。

在中考复习过程中,也要结合课标、考试说明来进行复习。我认为中考的复习可分为四个方面的:第一个方面,结合课标要求来复习,第二个方面,结合考试说明要求来复习,第三个方面,综合巩固的复习。第四方面,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及训练。

第一方面结合课标的复习, 要依据课标对课本进行逐册、逐章、逐节全面复习,但要注意不要弄成上新课。复习不是简单知识的重复,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这章节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知识点。特别是要注意课本中的图片与文字材料,并让学生做好知识点目录。然后配以相关的练习进行训练,来巩固复习的基础知识。最关键的是要通过复习让学生熟悉教材,知道哪个知识点是出现在哪本教材的哪个章节,这样才能在考试时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最佳的答案。

第二方面是结合考试说明要求的复习,我个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方面。因为考试说明是中考的重要指南针。考试说明所要求的知识层次,就是中考的的要求层次。也就是说,考试说明里面属于识记部分的知识点正常情况下是考在选择题和辨析题。那么这一部分的复习就只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点就可以,不用过于深入和延伸。考试说明里面属于理解和运用部分的知识点正常情况下是考在材料题和问答题,当然也可以考在选择与辨析题中,那么这部分的复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点,还必须要求学生懂得这些知识点的纵横联系、懂得拓展,懂得结合实际。

那第三方面是综合巩固的复习,也就是一方面要进行综合复习,查漏补缺,

突出重点;一方面要进行强化训练,巩固复习。综合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点再复习,而是要把已复习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比如复习到日本明治维新时,纵的话,上可以复习到大化改新,下可以复习到甲午中日战争,横的话,左可以复习中国的戊戌变法,右可以复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巩固复习主要是通过模拟练习卷等来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做好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要针对中考的题型和要求进行专项指导。同时必须在复习当中,针对每一种题型进行分析指导,特别是解题的方法、解题思路、回答问题规范化的分析和指导。并且严格要求学生书写必须工整、规范作答,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在考试中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比如说材料分析题的解答,从泉州质检与晋江质检及一些模拟试卷来看,材料分析题通常考查的内容,会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回答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②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③归纳材料的中心思想;④根据提问在材料中找有效信息,也包括比较几则材料的异同;⑤依据材料提炼、概括出观点;⑥联系实际,谈谈启示。

而考查的方式则会这样,也就是每一道材料题正常会有三个问题,题目的题干往往会表现为这三种方式:第一种,“根据材料,请回答……”;第二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第三种,“不写根据材料,也不写结合所学知识,直接提出问题”。

那对于这三种题目的回答,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的:第一种“根据材料,请回答……”那么这个题目的答案往往是原本地出现在材料中,这就得指导学生从材料中找出答案;第二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那么这个题目的答案就会出现在课本当中,这就得指导学生用材料所给的信息去课本及资料找相关的答案;第三种,“不写根据材料,也不写结合所学知识,直接提出问题”,那么这个题目的答案要么直接从课本中找,要么根据材料结合课本来回答。这样,把中考题型的特点分析一下,学生的复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总的来说,中考的教学复习要基于课标与考试说明,立足基础掌握与能力培

养,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做到事半功倍:

1、抓住目录,把握总体

“翻开课本觉得什么都懂,合上课本一片空白”。要解决这一问题,利用目录进行复习是最好的方法之一。目录是课本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教材的浓缩和提炼,同时也是课本知识最简要的提纲和线索。利用目录复习历史的方法是:首先翻开目录,划分出历史阶段,并回忆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阶段特征、标志性大事等;其次再仔细回忆每课的内容,对每课所叙述的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影响、启示等,及每一个历史人物的重要活动作全面回忆;再次观看目录的顺序,找出课与课、子目与子目之间的内在关系。遇到不能正确再现的内容时,及时打开课本,巩固知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查漏补缺,强化知识。另一方面也能使我们正确区分历史概念和从宏观上把握住全书的总体结构和基本体系,形成历史框架。

2、浓缩内容,巧记要点

将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高度浓缩和提炼,在串记时以少带多,减轻记忆负担,避免死记硬背。如记忆《马关条约》的内容可用“一厂、二亿、三岛、四口”这几个词概括。识记战国形势图时,利用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就能牢牢记住战国七雄的位置。

3、中外结合,纵横交叉

将中外历史的相互照应,可以整体地把握历史脉搏,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程度。如复习鸦片战争背景时,要联想到世界史的资本主义发展,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再如复习世界史十月革命的影响时,要联系中国史的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作用。复习时要进行科学分析,要善于归纳和综合,提高复习效果。

我拟将复习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四月12-14日第一次月考之前完成新课和世界历史的复习;第二阶段:在五月份模拟考试之前完成对中国历史的复习,第一轮结束;第三阶段:中考前进行第二轮有针对性的综合复习。在复习过程中主要以课本为本,在此基础上选用《中考开卷一本全》作为资料对知识加以系统

的归纳,辅之以《综合练习册》的练习和自己精选的习题加以巩固。

我想所谓有效复习,就是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让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复习目标,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及应试能力。所以在复习阶段中我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整合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网络。

中考既然强调对知识的灵活运用,那就需要进行知识的系统和整合,概括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认识重要历史阶段的本质性的特征,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框架体系,使知识之间的联系线索清晰,为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奠定基础。根据复习阶段,可分别建立章节知识结构体系、单元内专题知识结构体系、模块式专题知识结构体系、热点问题知识结构体系等。有了知识间的联系线索,就会打破教材中的章节界限,使知识的综合运用成为可能,也更加符合中考的要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做:

1、以本为本,夯实基础知识。

课本首先是基础,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课本的方法。第一轮复习主要是以单元为体系,学生需整体认识单元知识框架,这就要布置学生有计划地阅读课文,阅读课文正文时要注意结合书中图片和史料(黑体字部分)学习,学会分析和概括;注意课本的目录,探求课与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梳理线索、融会贯通、融合构建,学会阐释历史等。如果阅读方法得当,会获得更多的新信息,从而激发复习的兴趣,提高复习效率。

2、整理各个知识点内容,利用资料建立知识点基本内容速查表,以备查用,现在书店里的速查资料很多,要指导学生切勿盲目使用,应以一种资料为主,加强日常整理,在考试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我在课堂上会就拓展问题提示学生,结合课本及资料及时进行整理.。

3、对各知识点的巩固要经常性,要精选相关试题,归类分析,特别是复习阶段,我会在备课时收集相关试题,多方面多形式地考查某一知识点,最大程度地加深学生的认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能力。

4、加强中外历史的结合,在课本复习中注意横向联系,尤其是近现代史部分,这也是历年中考常考查的。

第二、紧抓课堂教学,力争45分钟出效益。

教师手头应该有几套复习资料,然后综合各种资料,取其精华,认真对教材进行归纳总结。着重掌握好中外历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等。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生是否能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尤其是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也要高标准、严要求,即使口答也不放松,要加强学生表述的规范性,出现了与课本叙述重合时我都要求学生在课本上以较快的速度找到,利用知识的再现来加强记忆。要落实各种资料上的相关题目,尤其是主观性题目必须落实到书面上,强调规范答题,加大检查力度,坚决杜绝只做选择题、主观性题目只看答案不动手不动脑的坏习惯。所以在复习课上同样可以多提问,大部分同学还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尤其像言之有理类的题目,我都经常让学生探讨。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我都按照规范的给分标准给以评分,使他们有一个更具体的方向,在日常的练习甚至是发言中提高能力。

第三,关注现实,关注热点问题。

历史中考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近几年的中考历史考题都注重联系现实。因此在中考复习时,也要多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发展的重大热点事件。如:能源问题、战争与和平、三农问题、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等等。具体到2010年例如: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与经济全球化、两岸关系的发展、二战结束65周年、联合国成立65周年等等。但是,在了解这些热点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依据课本中历史知识。这些热点问题在中考中出现只是作为考题的切入点,中考考察的更多的还是课本中的具体的知识点。因此,在复习热点问题的时候,还是应该在了解热点的基础上,回归课本,巩固基础知识点,提升能力目标。针对与历史知识有联系的社会现实问题,确定主题进行综合认识、多角度认识,并提出解决方案。注意思维的完整性、逻辑性、严谨性、针对性。

第四、强化思维能力训练,学会多角度迁移和转化知识。

无论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是原有知识的重新建构,都离不开思维能力的训练,在这我想说两点:

1、在第二轮复习中,要加强专题知识的练习,放大这些习题的功能,多进行思维方面的研究。往年各地的中考试题是进行思维训练的好素材,要与学生一同研究这些题目的设计意图、设问角度、思维方向以及得分点等,对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2、在中考冲刺阶段,要注重综合模拟,加强对试卷的点评,及时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的问题指导正确的审题方法和解题方法。同时在自主复习的过程中查缺补漏,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一、依据考纲,把握方向

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识目标的课程,综合复习量大、时间紧,是对所有知识的大检阅。因此,必须仔细研究考试纲要,紧紧把握考试方向,使学生明白那些知识是识记内容,那些是理解、运用的内容,使我们能够突出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做到既不增加学生负担,也不减低复习要求。具体做法:

1、在按课本顺序复习同时通过辅导练习使学生走出了开卷考试不用背的误区,如:让学生练习排序题,考察学生对时间记忆的准确性;再如:近代中国为挽救民族危机主要的阶级阶层开展了什么活动,应从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三方面回答,这是典型的再认性试题。还通过练习材料解析、简答等有关记忆的问题,使学生感觉到对历史上的一些基本知识,必须通过记诵才能更深刻的理解。

2、用具体事例让学生认识到开卷考试也必须理解课本内容,单靠临时翻书是不行的。如:和学生一起分析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异同,美国内战与独立战争的区别,五四运动为什么是新民主革命的开端等类似问题,调动了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分析、理解课文的积极性。通过这样多方面的练习,让同学们明白开卷考试不仅仅是考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考能力。那么能力的来源取决于知识的积累,这就是说在学知识的同时要多学一些方法,使学习形成感知、积累、理解,然后转为能力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适合中考形势的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循序渐进,分化梳理

复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遵循从整体到细节逐步加深、逐层分化的原则,多轮复习,逐层充实,从高到低渐次构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在复习中国历史第三册时,先将中国近代史的阶段划分及主要内容概述一下,让同学们对从1840年到1949年这段历史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然后再分成两个阶段,即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来分别复习,基本的历史知识让学生看书掌握,我只讲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如;让同学们把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列成表格,将战争的名称、时间、原因、签定的条约、结果或影响归纳整理在一起,然后根据表格内容找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条主线,两大矛盾,三大条约等。一条主线即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勾结,把中国一步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两大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三大条约即《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与此同时还把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史实结合了进去,并配合多种题型进行多角度变换训练,提高学生理解、运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训练,使同学们走出了开卷考试只须在书上抄题、划线不必多费工夫的误区。

三、融会贯通,全面提高

为考核学生综合评价能力,中考势必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综合题,因而教师要提供典型习题加以训练,我认为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理清线索,如复习世界近代史时让学生在读课本的基础上,指出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怎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这条主线,然后以线穿珠,把近代史上的英、法、美三个国家的四次资产阶级革命,俄、日两次维新改革和德、意的统一都串了起来,指导学生以线带面。(二)是勤作比较,如:魏源与严复的比较,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比较,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的不同路线及结果进行比较,还有中、俄、日三国变法与改革的比较等,并运用选择题、材料题加强训练,逐步增加跨度与难度,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三)是指导评价,评价是最高水平的认知结果,难度也是最大的,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组织团体,这时教师要充分指导,

教会学生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其基本策略是一分为二,分清主次,评述结合。如:对康熙帝、左宗棠、孙中山、拿破仑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先引导学生开拓视野,把历史人物放在时代背景中,从社会、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评价,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较准确的评价人或事。

四、分类练习,回顾巩固

先按课本顺序复习,再把同类知识归类、比较、列表、记忆,这种纵横复习法能加深印象,而且纵横交错,对此形成了一个大致完整的知识网,但关键还在于知识的巩固。在复习了一段时间后,让学生想想前边的内容是否掌握牢靠,为此:

1、为学生设置了专题训练,如:将侵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日、美、俄的史实及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的史实等,利用选择、材料解析、简答等多种题型进行巩固练习,这一方面可加强记忆内容的牢固性,另一方面又不致太枯燥,使学生兴趣盎然。

2、适度的分类强化训练,根据选择题、列举题、材料题、问答题这四种基本的题型教师遴选一定数量的题目让学生在考前集中练习一下,这种集中练习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频繁接触知识点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材料进一步熟悉,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以前的知识得到巩固、强化。

上一篇:采购员转正总结范文下一篇:细胞的生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