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范文

2024-01-19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范文第1篇

摘 要:文章在回顾了上海邮政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总结科技发展的基本经验和体会的基础上,探索了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思路及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邮政科技;经验;发展;思考

文献标识码:A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对资源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吉林省敦化市和磐石市等的具体案例,提出了此类型地区在自主创新进程中,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经济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资源型;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进步;战略选择

资源型经济欠发达地区作为一种区域经济类型,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关系到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因此,在自主创新进程中有必要深入研究,资源型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依据自身客观存在的优势与劣势,有所为有所不为,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资源型地区向创新型地区转变。

一、资源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特征

(一)资源型经济欠发达地区是生产力基本要素匮乏的低度市场化地区

资源型经济欠发达地区是生产力基本要素匮乏的低度市场化地区,主要指我国中西部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区和较贫困地区。总体上讲,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落后不仅仅表现为国内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落后,更突出的表现是资金投入不足、资源利用率低下、科技人才和熟练劳动力匮乏、缺乏市场体系规则及运用市场机制调控经济运行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

(二)资源型经济欠发达地区是可利用资源较丰富的资源型地区

资源型经济欠发达地区是资源尚未枯竭、可利用资源较丰富的资源型地区。虽然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为落后,但其优势在于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由于早年未遭到破坏性的开发,在现今资源、能源紧缺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发展经济的后发优势。

(三)资源型经济欠发达地区是科学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力相对落后地区

资源型经济欠发达地区从客观上来说,科技力量薄弱、国民文化教育水平不高,是科学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力相对落后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中除少部分地区(如陕西西安周边地区、四川成都周边地区)以外,绝大部分地区科研技术开发能力非常薄弱,应用能力也捉襟见肘。这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做不强、做不大,高科技企业招不进、优质资金引不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研究在这样的科技条件下,此类型地区如何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经济。

二、资源型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资源型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过程中除了存在资源型城市和欠发达地区区位优势不明显、信息相对闭塞、中高层次人才不足、产业结构不够优化、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之外,以吉林省敦化市和磐石市为例,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主导产业群聚集效应不强

资源型经济欠发达地区,以资源的开发、利用的企业数量较多,但企业规模多为中小型企业,产品趋同,在市场竞争中往往会自克。资源共享、协作分工不够,缺乏整合,没有形成整体的区域竞争力。以吉林省敦化市为例,2002年全市有工业企业3270家,其中大规模及以上企业66家,仅占工业企业数量的2.0%。

(二)接续性产业的选择尚不明确

资源型经济欠发达地区,作为资源型城市在开发现存资源的同时,虽然居安思危,考虑接续产业的选择和发展问题,以保证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但接续产业的选择尚不明确。以磐石市旅游产业为例,2004年全口径收入9600万元,仅占全市GDP的1.1%,发展速度缓慢,还不能成为接续性主导产业。

(三)科技创新体系尚不完善

资源型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不足,企业内部科技研发机构的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层次不高,无法对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影响了企业产品的更新和质量的提高。同时,在自身无法进行科技创新的情况下,企业还缺乏与域内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联合办科研的意识,影响了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四)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

资源型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其资源处于开采期,必然要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解决资源型城市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办企业、上项目发展工业的同时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这不仅需要政府、企业、全体市民具备良好的环保意识,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这无形中给全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了企业产品和生产经营的成本,造成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

三、资源型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战略选择

(一)实施特色资源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延伸主导产业

特色资源战略即差异化资源战略,其强调的是由于地区的土地、气候、水、矿产等条件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色资源,通过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形成特色经济区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获得竞争优势。

吉林省敦化市是一个资源型经济欠发达的县级市,地处长白山腹地,远离大中城市,交通不便。20世纪80年代,立足长白山特色自然资源,引进新技术发展了制药业、木制品加工业;90年代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了特色食品加工业。目前,这三个产业已成为敦化市的主导产业,产值占GDP的51.3%。特别是敖东药业等医药企业在吉林省以至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优势,使敦化市成为吉林省三大药城之一。敦化市成功发展经济的例子表明,在实施特色资源战略的同时,要不断地利用科技进步,与时俱进地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特色产业的生命力,才能使区域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二)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产业集群主要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非常有效的、非自觉的制度选择,会带来经济的外部效应或外溢效应,实现范围经济,使区域具有经济发展的低成本优势、技术制度创新优势、市场优势,尤其对资源型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更具有使其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意义。如印度提若普尔地区的针织产业集群的发展,该地区充分发挥集群对促进企业衍生和增加集群内资本积累、技术创新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成为全印度棉纺织品加工出口中心,产品占据印度国内市场的85%,并且在同期实现出口产品的多样化和生产技术的世界领先水平。

(三)实施区位品牌规模战略,营造区域品牌效应

区位品牌规模战略是区域政府通过对区域某一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的品牌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以品牌资产为纽带,将诸多的小型同类企业捆绑在一起,借助品牌营销手段,以获取集聚规模经济效益。

如吉林省敦化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宜的气候条件使敦化市成为全国优质小粒黄豆主要出口基地,占全国出口量的90%,使敦化市小粒黄豆的品牌效应享誉海内外。敦化市以此为契机发展相关特色食品深加工产业,把全市大小特色食品加工企业捆绑在一起,做大做强长白山腹地特色食品加工业,打造敦化特色食品城。

(四)实施区域借用发展战略,增强经济发展实力

区域借用发展战略是指资源型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远离大中城市,经济不发达,信息较为闭塞,缺少其发展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为增强经济发展实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吸引资金,把科研机构和营销网络设置在发达地区,借助发达区域的资金、技术、人才来增强实力,发展经济。

吉林省敦化市近些年一些企业把研发基地和销售网络总部设在北京等大中城市,本着“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发达地区的科技资源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信息条件,为敦化市经济发展创造支撑条件;而地处山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东阿阿胶集团由于地处偏僻地区,经济条件差,高级专业人才请不来,留不住,在发展过程中,曾一度为人才的缺乏而感到困惑。集团领导层从实际出发,把技术创新和人才的吸引瞄准了社会科技资源,到高校科研院所借人才买技术,走企业出题目、出资金,对方出技术,协同攻关的路子。靠技术引进,阿胶集团在生产工艺方面进行了一项项改革,先后获得了2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和15项国家专利,一直领导着阿胶生产技术的新潮流。

(五)实施大区域战略,构建区域经济中心

大区域战略是指通过在大区域范围中科学地对本区域的功能进行定位,突破本区域范围,打破传统狭小区域概念,实施大区域战略,整合资源,努力创造和争取区域内外资源的协同效应,充分借助周边区域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资金等生产要素,为本地区发展经济服务。

资源型经济欠发达地区虽有一定资源优势,但资源毕竟具有稀缺性,只有通过整合,将分散的资源变成集中的资源;闲置的或低效的资源变成活性的和高效的资源;外部资源变成内部资源,充分利用周边资源确定主导产业和上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集聚,创造良好的吸引资源、人才、技术的政策环境,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使之成为区域经济中心,从而走出资源型地区从繁荣到衰退的怪圈。如敦化市实施大敦化战略,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使周边地区的资源、人才、技术不断向其聚集,成为了区域经济、文化中心。200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999元,高于延边州7100元的人均水平;农民人均收入达2901元,高于延边州、吉林省的平均水平。

(六)实施循环经济战略,推动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循环经济战略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

一般说来,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大都会经历开发建设—中兴鼎盛—经济衰退—产业调整—繁荣发展这样一个过程。在前两个阶段,资源型城市的问题还不是很突出,在经历了中兴鼎盛之后,资源型城市往往会暴露出许多问题:资源消耗速度增加、转换和利用效率低;经济结构畸形、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治理设施不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城市社会问题突出。解决资源型城市资源与环境问题应从经济发展入手,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如义马市初步建立了以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降低率、资源回收率、资源循环率、废弃物最终处置降低率等为基本框架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出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建设的道路,力争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和社会形态的顺利转型。

参考资料:

1、黄景洲,饶超.对欠发达地区战略选择问题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

2、吴晓军.论产业集群对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的意义[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4(3).

3、张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J].中国软科学,2003(1).

4、陆立军.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5、黄本笑.科技进步与区域发展[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6、M.波特.竞争论[M].中信出版社,2003.

7、毕军贤.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途径分析[J].城市问题,2002(4).

8、张志云,朱小虎.生态城市——城市发展的必然[J].山西建筑,2004(11).

9、陈朝宗,张春霞.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战略思考[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3(9).

10、李玉锋,张天柱.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5(12).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范文第3篇

镇科技进步工作汇报如下:

一、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认识,加快推进科技进步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科技进步程度。作为科技进步的行政推动力,不断强化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注重发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两年来,我镇始终将科技工作作为政府工作重点列入议事日程,调动班子成员积极性,发挥政府班子集体力量,明确主要领导、主要部门职责,做到科技与其他各项工作同部署一起抓。在发展实践中,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到,我镇农业土地资源有限,增收幅度不大;工业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后劲不足;林业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面临这样的困难仅依靠量的扩张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科技和人才,坚持实施科技兴镇战略,走内涵发展之路。几年来,镇班子成员先后就我镇的重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并赋予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思路新的内涵。在处理关系镇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时,还注重发挥科技顾问团的重要作用,认真听取专家顾问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近两年来,先后科学地作出了加快农业综合开发进程,对集镇实施整体经营开发,规划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制定工业经济发展优惠政策,这些工作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二、认真落实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深入实施科教兴镇战略

1、以科学的发展观念部署科技工作。一是在研究确立全镇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坚持将“科教兴镇”贯穿于发展经济的全过程,确立了向科技要质量,以科技增效益,用科技求发展的工作思路。二是镇人民政府每年召开三次以上办公会议,专门听取科技工作汇报,研究部署科技工作,及时、有效地解决科技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三是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目标责任制。始终将科技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镇人民政府每年与分管领导落实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明确职责,强化落实,严格考核,形成了全镇抓科技的良好氛围。

2、以项目实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我镇始终把科技项目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积极论证、严格筛选,认真实施。同时坚持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3、以企业和农村为重点加强科技示范推广。在科技向经济转化的过程中,我们坚持面向企业和农村,建立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有效机制,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示范,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一是狠抓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近年来,把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和农作物新品种传授和推广给农民,提升了农业生产经营的档次、科技含量和产量。如推广较为成熟的**片马铃薯、西红柿等项目。西红柿、马铃薯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03元。目前,全镇农业科技覆盖面达到90%以上,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9.1%,农业已开始由粗放型向科技型、由数量型向效益型方向跨越。二是确立技术创新示范户,做好带头作用。如**村的三元杂仔猪生产基地,就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带动农民养殖的积极性。

4、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科技发展后劲。为了增加科技投入,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千方百计争取经费,保证科技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镇人民政府每年坚持把科技三项费列入预算盘子,优先考虑,重点保证。两年来,我镇科技三项费均达到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1%以上。二是制定优惠措施加快科技进步。如200

3、2004年为了鼓励农民进行生猪养殖,在动物防疫方面就采取政府多头财政投入的措施,减轻村民的负担。

5、大力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始终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围绕特色产业开发,采取综合与单项、骨干与普及、课堂与现场、项目与生产四结合的办法,开展科技培训,提高科技进步程度。一是建立科技人才库,大力实施乡村干部“素质工程”,编制了乡土人才登记册。同时,还采取组织科技人员到村组示范、参加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使现有人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成为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人才。

三、科技进步工作不足及努力方向

我镇的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县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还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人才综合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今后,我们将继续按照县的安排部署,做到机制上再创新,措施上再完善,工作上再落实,继续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全力实施“科教兴镇”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范文第4篇

摘要: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农村民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民生科技是最贴近人民生活、直接服务于人民的科技。从总体看来,农村民生科技工作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以关注民生为目标的民生科技,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既是紧迫问题,也是长期任务。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民生问题;民生科技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七大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新农村建设走以民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农村民生,这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

一、民生科技的内涵及发展民生科技的重大意义

“民生科技”是一个新概念。所谓民生科技,就是与民生最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即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相关的科学技术。发展民生科技也就是要解决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就业等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包括食品安全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疾病防治技术、减灾防灾技术等都是典型的民生科学技术。

新农村建设发展民生科技的目的,就是让广大农村居民实现生存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1.从实质来说,民生科技是改革发展成果通过科技手段让全民共享的问题。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是服务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技成果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科技,全力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发展以关注民生为目标的民生科技势在必行。

2.从全球来看,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政府制定科技政策的重要导向,已成为一种新的国际趋势。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围绕民生科技制定了明确的科技政策目標和具体任务。关注民生科技,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政府制定科技政策或设立科研项目的重要导向,已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和趋势。

3.从社会来说,民生科技有利于减轻科技自身带来的风险。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利用它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今天人类面临着来自技术、经济发展、自然带来的风险。注重民生科技,农业科技等就应建立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这样就降低了科技自身带来的风险。

4.从经济来说,民生科技是经济增长的最亮点。科技与经济是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科技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依靠科技进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农村民生得到明显改善。

二、廊坊市农村民生科技的发展现状及其民生需求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依靠科技支撑,廊坊市农村民生科技工作有了较快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1.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2010年,廊坊市努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使科技进步最大范围惠及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了科技兴农项目带动战略,开展科技富民强县示范专项行动,引进国家和省科技资金支持419万元。围绕全市农业主导产业开展技术攻关,实施了“肉牛产业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国外优质肉羊快速繁育产业化开发”等技术攻关专项,带动了全市畜牧产业发展壮大。组织建设了固安、永清等四个蔬菜科技示范区,引进、推广蔬菜优良品种,开展蔬菜产业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促进了农民增收。

2.推广了农村信息“户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为农民解难题。过去农民经常遇到一些农业难题,解决不了又不知道到哪里去咨询,很容易造成经济损失,但从去年开始,廊坊市建成148家乡村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站,开通了“12396”服务热线、农业专家视频互动平台、农科短信服务平台,群众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和电话得到专家的技术指导。建设了5个星火科普示范乡镇和20个示范村。聘请中国农大等高校院所及涉农部门技术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到全市重点村街开展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和服务,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3.加强了科学普及适用技术传播,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廊坊市每年定期举办科技活动周,科技宣传、科技下乡、科普进社区、知识产权成果展成为科技活动周的“固定节目”。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采用国际通用的测试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对廊坊市近2500名成年公众进行了调查。去年以来,先后成功举办了三次科技成果展,集中展示了廊坊市近年来在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制造等领域取得的成果。

(二)民生需求

廊坊市改善民生的科技工作惠及了百姓,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但从总体看来,全市农村民生科技工作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科技支撑作用还不足。技术手段跟不上农村发展的要求,已成为制约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问题。

1.农村人口健康科技需求。农村健康卫生发展滞后,迫切需要科技支撑。农村看病难、看病贵,公共卫生薄弱,饮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简单、易用、低成本的农村医疗卫生技术和装备缺乏。绝大部分农民缺少必要的营养、卫生、健康和防疫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农村普遍存在营养不平衡、膳食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

2.农村群众人居环境科技需求。农村人居环境令人担忧,迫切需要科技支撑。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还比较多,低成本、适合本地特色的采暖降温、集中废弃物处理和能源利用技术与装备缺乏,大部分农民的居住、餐饮、采暖降温等仍沿用传统方式。改善农村地区人民群众人居环境,必须在农村地区深入开展人居环境科技促进活动,从而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3.农村地区信息化服务科技需求。从全市整体来看,农村公共服务和管理信息化水平低,简单、易用的现代信息化操作技术缺乏。农村宣传和培训内容比较单一,针对性不强,科技要素缺乏。以农村地区基础信息获取为手段,开发面向农村地区政务、教育、文化等事务的科技信息系统还不健全。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的信息管理和服务能力,迫切需要科技的支撑。

4.农村地区能源开发利用科技需求。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能源结构不合理、利用效率低下问题,急需依靠现代科技开发农村新型能源,加强农村地区新能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十分迫切,必须依靠科技的支撑。

5.农村民生科技人才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关键在人才。农村民生科技人才严重不足,专业化科技服务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总体上讲,廊坊市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致富能力不强。据统计,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农民较少,在农村外出劳动力中大多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这既制约了农民就业致富的机会和途径,也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三、促进廊坊市农村民生科技发展的对策与实施措施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科技进步对改善农村民生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是廊坊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廊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强农村民生科技工作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科技工作中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加强政府领导,创新农村民生科技的机制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将民生科技行动作为廊坊市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结合实际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新农村民生科技行动。要鼓励企业开发服务农村民生的科技产品,发展农村民生产业,引导社会资源进入农村民生。要加强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新兴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创建一批新农村建设科技服务示范体系。要以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基础,培育一批农村民生科技服务中介组织。要整合现有农业与农村信息科技资源,大力推进全市星火12396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二)增加投入,为农村民生科技行动提供经费支持

为了保障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行动顺利实施,市里每年在科技经费中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农村民生科技行动示范项目的实施,这项措施应继续保持;此外,还要逐步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企业、农户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农村民生科技投入体系,引导非农企业发展民生科技。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要把农村民生科技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在原有农村科技投入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村民生科技的投入。各市县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组织实施农村民生科技行动。

(三)项目带动,争取更多民生科技示范项目

加强科技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积极争取把廊坊市农村民生科技项目列入省科技攻关计划、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省社会发展科研计划等科技计划中,围绕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集成、转化和综合示范,总结和探索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技术和服务模式。同时,在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创建中,注重农村民生科技的示范推广。

(四)提升能力,加强农村民生科技基础性工作

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建立一批研发基地,扶持一批服务机构,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培训一支科技服务队伍。引导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强农村民生科技领域学科建设,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培育一批研究开发农村民生关联产品的骨干企业,确保农村民生科技可持续发展。

(五)强化科普,帮助广大农民树立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意识

通过开展网络远程教育、电视讲座、科技下乡、科技宣传周等活动,加强对农民进行科学知识普及教育,普及农村民生科技知识,提高农民认知水平和意识,帮助农民建立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强化农村知识青年、农村能工巧匠的培训,着力提高农村青年的创业能力。以提高农民自主增收为目标,以基层干部、专业大户、骨干农民为重点,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造就一批新农村建设急需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六)加大宣传,营造推进农村民生科技工作的良好环境

充分利用廊坊市传媒载体,加强对农村民生科技工作的宣传。加强经验交流,总结推广各地促进农村民生科技工作的有效模式和做法,建立宣传阵地,报道在民生科技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对有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和奖励,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和促进农村民生科技工作的良好环境。

上一篇: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范文下一篇: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