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校论文范文

2023-09-16

教育学校论文范文第1篇

一、关于“学校人文教育”的认识

谈到学校人文教育,对于“人文”的概念把握是无法避开的。关于“人文”的定义,去“百度”搜索,可谓是五花八门。针对师生员工的学校“人文”,笔者认为,要把“人文”二字分开来理解,“人”就是要关心人———师生员工素质的发展,“文”就是要关注“文”———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教育家高焕祥在《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一书提出:每一个人都有三种世界,即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心灵世界要通过人文教育来完成。从学校层面上看,人文教育涵盖人文积淀、人文体验和人文实践。

二、文化元典与人文教育的内在联系

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的培育,而人文精神的源头在文化元典,人文教育需要元典精神的指引。

“文化元典”指的是在人类文明的初始阶段,那些杰出的圣贤先哲集原始文明之大成,而后首创的文化经典,包括著作和经后人整理而成的著作。武汉大学历史系冯天瑜教授说:“这种典籍因其首创性及涵盖的广阔性、思考的深邃性,而在该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成为生活的指针,我们把它们称为文化元典。”

冯天瑜教授认为元典精神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所集中体现的原创精神。丘吉尔曾说:“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就因为有它独立于世界的科学和哲学,有它的文化,有它古老的智慧和杰出的人才。”无论人文精神在其时代性上如何变迁,人文精神都具有民族性,文化传统特别是文化元典都是其根植的基础。文化元典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形成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具有其他载体不可替代的作用。探讨人文精神,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绕不开传统文化。我们无法绕开文化元典去讲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中小学生适当诵读文化元典,既有利于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又有利于培养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学校以文化元典为载体加强人文教育的实践思考

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应该有机地融合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理念之中。建设“人文学校”,才能为实施人文教育提供保障。所谓的“人文学校”,就是有利于师生员工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符合人类精神家园构筑需求的学校。

1.营造以文化元典为主的人文环境。思想家爱尔维修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古今中外的一切教育家,都重视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对于人文教育而言,环境的作用和价值也许会更重要。建设人文环境,营造以文化元典为主的人文校园,是我们重要的办学理念。我们的目标是将学校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家园,在学校的每一处角落都浸润着文化元典的因子,让师生员工处身其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得到无声的教育,从而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

我们可以创设以文化元典为主的石刻碑林,每一块石刻碑林都追求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运用“超级链接”的理念传播人文知识,让每一块石刻碑林起到“化育、熏陶、感染、导向”的作用。例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教无类,学而不厌”“祖逖闻鸡”等。

建设以文化元典为主的“元典书屋”。书屋里除了陈列文化元典书籍,还展览古代教育家的生平史略,介绍其教育思想。走进“元典书屋”,学习圣贤先哲的理想追求,感悟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在与古人的思想碰撞中,激发教师的教育理想和创造欲。

倡导师生一起建设以文化元典为主的人文环境。学校向师生征集与文化元典相关的道路命名,如,“景行路”“文心路”等。学校的走廊墙壁悬挂师生创作的以文化元典为题材的作品。发动毕业生建设与文化元典有关的孔子雕塑等“爱校工程”。努力做到无处不人文,无处不教育。

2.开展以文化元典为主的人文教育实践活动。人文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实践,人文精神是实践出来的、体验出来的、感受和感悟出来的。人文教育需要人文精神的实践,包括读书实践。有人认为,目前我们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见识,因此,不提倡诵读人文经典而大力提倡创新。但我们试想一下,创新要有基础,要有积累,没有文化积淀,没有厚积薄发,就很难有创新。没有承传,何以创新?又遑论建树?学生经典诵读,是“取法乎上”的策略。读文化元典未必能读出“大师级”的人才,但是,要想培养出“大师级”的人才,却离不开坚实的文化底蕴,离不开丰厚的人文素养。

学校要积极制定文化元典读书活动方案,精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推荐书目,利用校园广播、网站、学生刊物等文化媒体为读文化元典创设文化氛围,通过开设专家讲座、阅读课、展览读书笔记、举办读书报告会、举办征文演讲、网上读书论坛等系列活动,让师生的心灵得到舒展,个性得到张扬,精神与智慧得到成长。

3.倡导以文化元典所体现的人文价值为主导的学校精神文化。学校文化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学校的精神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开展一切工作和行为的理念导向。学校精神文化有其稳定的“文化力”导向,这种“文化力”具有“感染与熏陶之力”“导向与化育之力”。而校训就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积淀,因此要积极倡导以文化元典所体现的人文价值为主导的校训,从而在今后的学校教育活动中弘扬校训、实践校训。哈佛大学的校训就是一例。

因此,我们要倡导以文化元典所体现的人文价值为主导的学校精神文化,借鉴和学习文化元典和先贤的智慧及品格,形成基本的文化认同,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惠安县东周中学)

教育学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新中国三线建设孕育了伟大的三线精神,三线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奋斗精神的组成部分。三线精神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产物,代表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三线精神源于传统优秀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文化品质。通过实践研学、课堂教学、调查访学、网络自学等多种途径,推动三线精神融入学校思想教育,拓展学校开展新中国史教育的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形成区域特色教育资源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关键词:三线建设;三线精神;思想教育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三线精神是民族精神、奋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推动三线精神融入学校思想教育,是在学生当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是新时代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的需要,也是落实中央构建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一、三线精神的内涵与时代特点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特殊的国际局势背景下实施的重大经济社会建设战略。三线建设构筑了我国国防工业的强大基础,促进了工业布局的东西部平衡,促进了广大中西部地区的长足发展,有效遏制了外部势力对中国的战争威胁,为新中国的和平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线建设战略核心在于备战,却有力牵引了国防军工、基础设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是新中国技术创新、区域开发、东西互动的最早的综合性探索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2月在四川视察期间对三线建设做出过重要评价。横跨三个五年计划、历经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三线建设不仅是共和国建设史上的壮举,更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即三线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产生的精神文化,三线精神有着特别意义和内涵。

(一)三线精神的内涵

三线建设是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既是国家安全战略,也是经济建设行动;既是举国体制动员的结果,也是人民群众主动作为的成就。三线精神集中概括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十六个字。艰苦创业是三线精神的价值内核。三线建设前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不久,物质生产极为不丰富,叠加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处境极为艰难。但外部环境突然变化,促使党中央迅速作出战略决策。在三线建设过程中,全国人民共克时艰,面对生活困难、技术落后、条件艰苦的多重挑战,三线建设者在祖国西部的崇山峻岭中战天斗地,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开工建设了近2000个大中型项目。无私奉献是三线精神的基础。三线建设开始后,毛泽东同志曾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几十万上百万的建设者,响应党的召唤,背井离乡,奔赴偏远乡村,扎根祖国西部地区。他们不计报酬,不畏艰辛,怀着“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忠诚担当和无私奉献精神,义无反顾地投身三线建设事业。团结协作精神是三线建设的重要保障。在国家层面,发挥“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和实施国家重点投入政策,集中全国资源建设三线;在地方和行业层面,采用东部企业整体或部分搬迁到三线地区,行业企业直接对口承接或援建等方式;在个人层面,或组织选拔,或主动请缨,或现场招工,短时间内几十万建设大军齐聚三线区域。精诚合作、鼎力相持的团结协作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精神的重要体现。这种精神正在新时代国家抗震救灾、扶贫攻坚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勇于创新是三线精神的时代特色。从战略决策、组织实施到项目的科技攻關,整个三线建设都体现了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敢于创新的学科精神。

(二)三线精神的特点

三线精神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产物,代表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三线建设历经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建设期基本在改革开放前已经完成,改革后主要是调整改造。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一直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也走了不少弯路,党的决议已经对历史经验和教训都进行了深刻的总结。三线建设是这段历史中最重大的国家战略,其持续时间长、资金投入高、成就影响大,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三线建设和三线精神是我们开展 “新四史”之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最好的素材和案例。三线精神与同时代的“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等都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优秀文化,是民族精神、奋斗精神的体现,构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来源。

三线精神源于传统优秀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文化品质。三线精神的形成,是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承、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召唤和广大人民家国情怀深度融合的结果,是特定背景下国家命运、社会需要和个人责任三者成为价值共同体的文化表达。三线精神是时代精神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的一种复合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继承创新。以“创业、奉献、创新”为特质的三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吻合,与新时代倡导的“双创”型社会建设完全吻合。正是因为三线精神与时俱进的文化品质,在大力培育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今天,三线建设和三线精神才超越了特定的时代,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鲜活素材和精神食粮。

二、三线精神融入学校思想教育的价值

(一)推动区域特色教育资源协同育人机制的形成

中国区域性特色文化特别丰富,且种类多、品质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广泛分布于各省区市,都是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区域教育资源具有分散性和地域性特点,开发利用前必须进行形式再造和内容提升。资源所在的地方政府、企业需要联合学校等教育机构,对特色教育新源进行开发,形成适应学校教育需要的载体和内容,构建多方协同运行管理机制。三线建设持续时间长,覆盖广大中西部区域,建设成就巨大,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三线精神文化特色鲜明,全面融入了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像攀枝花、六盘水、绵阳、成都、重庆、贵阳等城市,都是三线建设的重地,同时也成为三线精神传承发展的典型。政府打造文化名片、企业塑造企业文化、高校引领文化育人,高校、政府、企业构建共享共建共用的文化模式,推动三线精神整体融入经济社会生活,形成地方教育资源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

(二)丰富学校开展“新四史”教育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讲话上指出,“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把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作为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三线建设是新中国经济建设史上的光辉一页,在国防工业发展、平衡工业布局和促进西部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作出了重大贡献。三线建设的实施主要在改革开放前,虽然与“文化大革命”在时间上有很大的重叠,却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党和国家长达三个五年计划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二十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 [1]三线建设作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史的重要内容,现在已经写进了学校课本,成为了开展新中国史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光荣历史的见证,它渗透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尚道德和优良品质,包含了体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价值目标的精神形态,要大力予以传承和弘扬。[2]三线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最初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为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三线精神与党的红色革命精神一脉相承,是革命精神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继承和发展[3],是中华民族精神、奋斗精神的组成部分,充实完善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它的“根”,革命文化是它的“魂”,三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源、同向、同质,在新时代下发挥着更广泛更充分的独特价值。[4]青少年认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有真实的载体,在实践过程中体悟和感受精神的价值与力量。三线建设留存了大量的遗址遗迹,是离我们最近的工业文化遗产。很多三线建设的亲历者、英雄模范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是最好的三线历史讲述者,也是践行爱国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的道德标杆。通过社会实践、课堂教学、人物访谈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对新中国史的教育学习,培育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和信仰,促进他们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三线精神融入学校思想教育的路径

(一)利用三线建设资源开展社会实践研修研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社会实践是学校各阶段教育中都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开拓社会认知视野,教育主管部门相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社会实践研修研学活动。利用三线建设文化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最大的优势在于三线建设不仅保存了大量的遗址遗存,像攀枝花钢铁基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绵阳核工业基地等这些三线建设重大项目,至今仍然在发挥巨大作用,甚至成为国之重器。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绵阳“两弹城”、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等,这类以展陈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均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类学校社会实践基地,适合所有类别的学生参观学习。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每年寒暑假都要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开展夏令营活动,研修研学活动效果非常好。攀枝花钢铁基地、绵阳科技城等,包括长安集团、成飞集团、贵航集团这些在市场经济中勇立潮头的科技创新型三线企业,更适合学生去开展社会调研,培育他们的市场经济意识,激励他们养成勇于创新的品质。遵义1964文化产业园、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六盘水三线文化创意小镇、江津2383热火文创园等,是属于依托三线建设工业遗址遗存建成的三线文化创意产业园,这些园区的三线文化氛围浓厚,是各类学生开展文化创意认知、大学生开展文化创新创业活动的理想场所。在利用三线建设资源开展实践育人的探索中,攀枝花市的学校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三线建设宝贵财富”的重要指示,攀枝花市委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开展以三线文化助推公共文化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攀枝花独特的三线文化作为学生开展研修研学的重要资源。攀枝花学院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色更加鲜明,学校每年设置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实践项目,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参与调查研究,形成了系列主题鲜明的调研报告或活动视频。实践活动被各级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攀枝花学院“共和国三线建设历史与文化考察”社会实践团队获得团中央的表彰,以三線建设为主题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经验被四川教育网以优秀案例的形式刊登并在全省推广。

(二)组织编写教材开展课堂教学

学生的思想教育离不开课堂教学,即便是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网络教学普及的今天,传统的课堂教学仍然是学生思想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想理论课重在课堂讲授和启发,依托的是教材或读本,因此编写适用于各学段学生的教材尤为重要。在高校,此类课程可作为思想政治选修课或通识课开设,教材编写侧重于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成就贡献、问题不足和三线精神的挖掘与解读。通过教学,主要引导大学生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强化大学生的“四个自信”。攀枝花学院是最早探索在大学生中以课程教学形式开展三线建设历史文化教育的高校,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攀枝花学院面向在校学生开设了“三线建设历史与文化”通识课程,作为全国首门三线建设类网络慕课,该门课程已经在超星学习平台上线,十多所高校6000多师生在线学习。

(三)走进田野开展口述历史调查

三线建设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其调整改造階段甚至已经延伸到本世纪初,三线建设历史并不遥远。三线建设的亲历者大多已入耄耋之年,部分老人已经离开人世。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抢救三线建设亲历者鲜活的记忆,是学者的职责担当,也是运用三线历史教书育人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口述历史不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崔永元曾在北京一零一中学以“口述历史:给后人留下一个千百年以后可以与先人温馨对话的机会”为题,讲述自己如何结缘口述历史以及做这件事的意义。高校学生最适合在老师指导下做三线建设亲历者的口述历史。上海大学历史系徐有威教授带领他的学生团队,开展小三线建设口述历史研究,出版《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等多部口述史专著。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从2013年开始组织本科生、研究生从事口述历史实践教学活动,专门成立了“四川大学口述史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心”。该中心以历史文化学院师生为参与主体,针对成都平原近代经济社会发展、三线建设等广泛开展口述历史实践教学活动。中心在李德英教授的带领下,承接了成都市高新区中和街道“中和场口述史”项目,获得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三线建设历史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的立项。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中心已经出版《多元视角下口述历史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尘封的记忆——中和场口述史》等多部著作,并即将出版成昆铁路建设口述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与法学院张勇教授,也是较早从事三线建设及其移民研究的专家,成立了“三线建设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在学术研究之外,作为社科普及专家张勇教授还倡导历史书写的公众参与、研究成果的普及与推广,做了大量的口述访谈和田野调查。他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地域与群体——三线建设移民的调查与研究”项目获得省级特等奖并入围国家总决赛。攀枝花学院依托当地丰富的三线建设资源,把研究重点放在三线历史文化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推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协同育人。学校成立“三线建设历史与文化教学与研究创新团队”,开展三线建设精神文化的内涵挖掘、三线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推动三线建设精神文化融入到学生思想教育过程。攀枝花学院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或立项科研课题等形式,组织师生广泛开展三线建设亲历者口述史的访谈和整理,形成了《战成昆》等系列成果。

通过参加课题调研、口述访谈、田野考察等实践活动,青少年学生能有兴趣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感受新中国道路建设探索的艰难历程,感动于三线建设时期广大建设者舍家为国、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容易产生价值的共鸣。上海大学张程程同学在《跟着徐老师从事小三线研究的四个一工程》一文中写到:“他们当年奋战在三线建设的不同岗位上,尽管分工不同,但大家怀有的理想却是惊人的一致。我在同这些老同志沟通交流中,总有一种‘似是故人来’的亲切感,仿佛我也置身当年的三线建设一样,体验着他们在大山深处的工作与生活。”正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访谈,两代人之间形成了对历史和价值的共同认知。[5]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专业的蔡茂竹同学有幸参加了本校张勇教授的三线建设田野调研,由此彻底改变了他对专业的认识和职业发展。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篇长文《从旁观者到探索者:重庆90后大学生的三线建设研究分享》。“坦白来讲,我当时没有特别深入的了解这个项目,甚至连三线建设这场运动都没有完全明白,只是内心评估了一下,觉得自己平时有剩余的时间,可以去尝试一下新的专业调研,于是我就报了名。但令我没想到的是,三线建设这个项目完全改变了我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看法,也由此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5]蔡茂竹同学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在文章最后他说“希望我能保持对田野的热情,同时也能有致力于学术研究的精神。”攀枝花学院长期开展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社会调查,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学校每年汇编学生的优秀调研报告,推荐学生的优秀论文到期刊公开发表。何悦老师指导李诺辉、王琳、张蓉等多名学生撰写并公开了《试论三线建设中的抗争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新时代下三线精神的传扬路径探究——以四川省攀枝花市为例》《民族精神视野下的三线精神探究》等系列文章。文以载道,只有进行了深刻的体验和深入的思考,学生才能创作优秀的文章。

(四)邀请亲历者讲述三线建设历史

事件亲历者讲述历史故事,最能还原历史的真相,也最容易打动人心。中央电视台青年励志类节目“开讲啦”就是邀请各行各业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代表与当代青年共话成长,达到引导和教育青年人的目的。在利用中国革命遗址遗存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时,主办方通常会邀请老红军或他们的后代来现场分享革命经历,或讲述上辈人的革命生涯。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最能使听众达到精神上的共鸣,而且这种教育方式可以覆盖包括学生在内的所有听众,教育效果也最好。三线建设期间,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的民工建设者,成为主力军,担负起修铁路、钻矿井、开煤矿、架电线、建高炉、办工厂等繁重的建设任务。[6]三线建设不仅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国防元勋和杰出科学家,在生产一线还造就了一大批敬岗爱业、勇于创新的劳动模范和技术标兵,不少建设者甚至为祖国的需要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时代英烈。三线建设发生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距离现今五六十年的时间,当年的建设者很多人都健在,他们是讲述三线故事、传播三线文化、弘扬三线精神最宝贵、最直接的资源。学校可以在开学典礼、传统节庆日、重大纪念日等有特殊意义的时段,邀请三线建设劳模到学校开展专题宣讲活动。在学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社会主义初期建设、国防工业历史、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时,邀请三线建设亲历者走进课堂,讲述当年的建设史。三线建设的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可以直接聘请三线建设劳模或有能力的普通建设者定期举办讲座,甚至直接做现场的讲解员或导游。丁爱谱1971年从山东来攀枝花参加三线建设,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曾连续378个星期天没有休息,18个春节没与家人吃团年饭,先后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劳模、冶金战线先进个人等100多项荣誉称号。雷永1965年通过招工来到攀枝花,成为矿务局建材总厂电杆厂的锅炉工,并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45个春秋。他在最普通的岗位上做出了最不平凡的成绩,曾先后多次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十大杰出劳动模范等荣誉和称号。丁爱谱和雷永,他们是千千万万三线建设者中的一员,是从生产一线走出来的英雄模范代表。他们走进大中小学校的课堂,讲述三线建设的人生经历,分享艰苦创业的英雄故事,是对三线精神最好的诠释和展示。亲历者的讲述,内容真实、历史感强、感染力大,三线精神育人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云端学习

互联网和教育的融合催生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教育的传统生态。现代网络使得各类教学资源的获取变得简单和高效,当代学生早已习惯通过网络搜索利用各类资源。利用三线建设教育资源育人,也必须顺应现代技术的发展趋势,适应学生的网络化生活学习方式。三线建设的网络教育资源大体有四种模式。一是利用实体博物館的网络化展示资源。目前几乎所有实体类三线建设博物馆都建立了自己的专属网站,对博物馆的基本情况有比较全面地介绍。为了更好地宣传推广,有的博物馆进行了数字化建设或利用VR技术把整个博物馆都“搬迁”到了网上。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就建设有360度全景展示的网络博物馆,用户可以在手机上浏览博物馆的展陈内容,收听重要内容的详细解说。二是利用以研究、介绍、讲述三线建设历史为主要内容的专栏、网站、公众号等教学资源。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主办的“中国三线建设”网站、公众号“三线视点”“小三线今昔”“三线文化遗产”“红色三线”等是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新媒体。学生很容易搜索到这些资源,并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浏览和阅读。三是利用网络慕课教学资源。慕课是最近几年开始流行的致力于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的网络课程。攀枝花学院开发了全国首门以三线建设为教学内容的网络慕课“共和国三线建设的前世今生”。该课程全面介绍了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决策实施过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入阐释了三线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该课程已经在超星学习平台上线运行两年,有超过5000名学生选修或自学,对三线建设历史与三线精神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四是利用VR虚拟仿真教学资源。通过虚拟仿真技术,重现三线建设时期的真实场景,复原人物故事和历史瞬间。学生穿戴特殊设备在虚拟环境中可以体验和感受三线建设者坚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攀枝花学院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开发了首个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为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共和国三线建设史提供更好的途径和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11-112.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26.

[3]朱云生,何悦.三线精神的历史生成逻辑与精神内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4):12-14.

[4]何悦,朱云生.三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研究[J].理论观察,2020(2):35-38.

[5]徐有威,陈东林.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六辑)[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20.

[6]朱云生.致敬共和国:三线精神永放光芒[N].攀枝花日报,2019-9-3.

教育学校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通用技术是以培养学生技术素养为目标的技术类课程。文章着眼点是在梳理国内外通用技术教学模式发展轨迹及特点的基础上,透过此视角反思传统通用技术教学模式,以期为通用技术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建构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通用技术;教学模式;发展轨迹;反思

一、前言

技术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前进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及现代生物等新技术,正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及对世界的认识。因此,技术素养是现代青少年的最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也是普通高中生必须修学的课程。

“通用技术”是指普通高中新课程技术领域中的通用技术学科,是指信息技术以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它是从技术体系中根据高中技术课程的任务和性质选择出来的,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的生活中,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它不同于劳动技术课,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是主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等,注重学生对某一基本技能的掌握,强调劳动的德育功能与技能培训,当然也不同于专攻一技之长的职业技术教育。通用技术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创新精神及技术素养,内容是与国际上先进国家的技术教育相关。《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二、国外技术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在1866年就提出将教育技术作为普通教育的一部分,并且对当时处于工艺学校、工业学校和农业学校的工人阶级子女进行了最基本的、综合的技术教育,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技术教育在普通教育中的地位一直不高。但是进入工业革命以后,由于技术的进步,导致对工业发展、生产起到了重大的影响,使得技术课程慢慢进入到各个普通学校中。技术教育现已成为国际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在各国受到很大的重视。在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3个发展中国家进行调查后指出:“几乎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已经或者开始采取措施,把技术类课程列入普通教育的课程计划之中”。

技术教育进入高中,大致始于上世纪初,但早在手工业时期,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中就已经含有技术教学模式的雏形。在这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对我国的技术教育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笔者从时间的维度对技术教学模式的演变进行了梳理。

(1)手工业时期

在早期的西方国家,学校的教育体系中技术基本上是没有地位的。技术的保存和传承基本上是通过师徒相传、父子相继等口述的方式进行的。其中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中就记载着学徒制,它是集培养、操作为一体的,以全面培养为目标,技术为中心,重视从操作中获得和领悟的直接经验和隐形经验。其过程一般可以表现为“模仿操作-训练操作-半独立操作-独立操作”4个步骤。

(2)文艺复兴时期

在这个时期,课程设置上已经出现和技术相关的科目了。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中,他把学校的四种不同层次特点分别与人的四个智力发展阶段相结合起来,这样除大学以外其他三种学校均都包含一些技术课程,但遗憾的是这些都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并未涉及到实践操作问题(即动手操作)。

另外从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自然科学、艺术、语文等三门学科教学上的详细论述来看,显然他提倡分科教学,但他所提出的教学模式对各门学科基本上都适用,是具有通用性的,并没有提出针对技术学科的专用教学模式。

(3)启蒙运动时期

到18世纪后期,技术课程已经普遍存在于普教的初等学校教育中,不过此时的技术教育主要是以手工教育的形态出现的。这个阶段的技术教学模式与夸美纽斯的教学模式相比较,有四点不同:首先,它以学生通过获取谋生的本事、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能力,从而达到改善生活条件、获得一定的经济成效为主要教学目的;其次,以手工作业为主要教学内容;再次,教学环境主要由专门的手工操作教室或者现实的劳动场所提供;最后,教学过程是学生通过模仿、观察教师的操作,并理解意会教师的解说,然后在教师的指引下一步一步的动手操作,所以教学程序可以理解为:操作示范——模仿练习。

(4)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爆发,机器大工业代替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厂手工业。这时技术教育开始在欧洲(如英、法等国)中等教育教学体系中逐渐显现出来,扮演起了为机器大工业革命的兴盛和发展而培养社会所需技术型人才的职责和义务。

在这个时期,心理学家赫尔巴特从统觉论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模式: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来他的徒弟莱因对此进行了改良与扩充,成为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五段教学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教学模式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得到了较好的推广,成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经典教学模式。

(5)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迅速的发展,技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技术的提高与进步越来越离不开科学原理来的支撑。此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促使欧美各国的经济不断迅猛发展,而且社会生活因此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欧洲新教育运动作为欧美社会改革的一部分,也逐渐兴盛起来,其中一些代表人物先后创办了一系列学校,都普遍重视技术教育,并将技术课程作为十分重要的必修课程。在此期间,如幻灯、投影、电影和电视等新技术手段不断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因此技术教学模式开始从原来只注重学生单纯技能的获得,逐渐转变为既注重学生对技术知识的理解又注重学生技能的获得。

欧洲的这种新教育思潮很快传播到了美国,促使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兴起并发展,这对美国的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此期间,杜威对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给出了一番评价,指出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重知识的传授、不重独立思维的发展,重教材,不重活动的组织形式。对此他从实用主义哲学理论、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和儿童中心主义的教学观角度出发,提出了“以活动为中心”、“以兴趣为中心”和“以儿童为中心”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其基本过程可归纳为:疑难的情境-确定问题-提出假设-推论-验证等五个环节。

(6)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

二战后以计算机技术、原子能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的爆发,使社会对精英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上升,因此世界各国开始越来越重视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问题,如美、日、法、英等国家纷纷将技术教育纳入到基础教育体系,从此高中阶段的技术教育也开始受到重视。

同时,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越来越明显。美国的布鲁纳在60年代提出了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发现的过程,“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

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他主张学生扮演发现者的角色,要求教师能够激发学生潜在的内部学习动机,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的教学模式,其基本教学过程:即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材料-作出假设-检验假设-作出结论

(7)20世纪80年代以后

在1987年-1998年期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KarcnZuga教授对220项技术教育研究成果进行了研究分析,其研究结果:大部分研究其中在课程(49%)、职业,教育(18%),只有一小部分涉及教学模式。

2003年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Thomas Lankan,Wolfgang Haunt和Jorgen Welling等人向国际设计与技术教育研究会议提交的论文《Technology learnmg byTheatre-playing》中认为,“角色表演”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因为技术的大部分教学内容都具有某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即使是歌舞、绘画等在技术教学的“角色表演”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所以这一切还是取决于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跨学科的综合性这一特征。芬兰学者Aki Rosaune在《An Analysis oftheTechnology Education Curriculum ofsix counties》中通过分析详细阐述了英国、美国、法国等六国技术教育课程的相关文献资料及其实施现状。其中法国在技术课标中提出:学生的技术学习必须置身于现实的生活环境,并让他们学以致用,即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而瑞典在技术课标中则指出,技术课程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

以上内容看出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技术教育是未来社会成员基本素养的教育,是开发人类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和经历的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大多数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仅在课程改革中突出了技术教育的地位,而且在思想上也越来越重视对技术问题的设计与解决,并强调学习过程的“做中学”等方式,同时注重不同学科和技术之间的联系。

三、国内通用技术教学模式的发展轨迹

通用技术是我国第八次课改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从建国后技术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通用技术教育在中国共经历了三种具体形式:综合技术教育、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因此,通用技术课程的出现是劳动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20世纪50年代初期,学校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技术能力,让学生了解一般的生产原理和操作使用方法,通过让学生参观、模仿等实物教学法进行教学,强调课堂教学与社会生产的密切结合。如在初等教育体系中设置以技能训练为主的劳作课和制图课。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全国文化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在全国中小学课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教育部于1956年5月颁发了《关于普通学校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提示(草案)》,其中明确提出“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需要具有文化科学的知识,同时还要具有现代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正式提出“技术教育”的概念,而且在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学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开设与劳动技术教育相关的课程。计划中还提出要求中小学生既要学习现代生产技术的基本知识,又要参加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等各种基本技能,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为今后从业打下基础。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一的教材是这个时期的特色。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教委明确提出,“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并要求将中小学劳动技术科都列入课程计划范围之内,并根据实际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大纲,并在全国进行试验。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的意见》,重申“在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课,是改革中学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所确定的目标,适应新形势对基础教育提出的要求,必须加强普通中学的劳技教育。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开始了规模浩大的“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研究国际技术教育改革的趋势基础上,进行了我国技术教育的改革,把技术教育提高到了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是技术教育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2001年,我国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技术教育是小学至高中学生必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并提出在高中阶段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技术类课程”。正是在此纲要的指引下,最终研制出《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进入课改实验区后,与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相关的研究逐年增多。笔者通过文献分析法,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搜索与通用技术相关的文章,通过筛选却发现,大部分教学模式都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与社会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联系不够。

四、传统通用技术教学模式的反思

纵观古今中外通用技术教育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出;通用技术的教学模式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社会需求下,以不同的形态存在着。它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而变化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理论的更新而发展着。但从国内外整体来看,讲解一操练式的通用技术教学模式还是具有一定的主导地位。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一般性教学模式上,且较为零散。过去这种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技术能力方面确实有一定效果,它仅要求学生能够模仿教师所传授的技术操作手法和技巧即可,但现在社会的技术教育正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注重的是与初等教育中其他学科的教学相区分,主要提倡在师生之间营造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即在教师的讲解操练与学生的自主学习之间建立一种动态平衡关系,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课程的发展与演变不仅是文化不断创新的结果,更是是新旧文化之间不断对立、冲突和融合的过程。在充分吸收和借鉴传统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把对通用技术教学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是通用技术教学模式未来发展必须正视的问题。

基金来源:本文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通用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金资助(批准号新教高[2010]50号)

作者简介:刘君玲,昌吉学院物理系,硕士。

收稿日期:2011年9月9日

编辑:小禾

教育学校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城市化的发展给乡村道德建设特别是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家庭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的乏力,使学校道德教育在乡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凸显,乡村学校承担着更重的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任务,但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创新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十分紧迫。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进行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等理念。推动乡村学校道德教育路径的创新,应调整道德教育目标、完善道德教育内容、挖掘道德教育资源、改革道德教育方法。

关键词: 城市化;乡村学校;道德教育

城市化一般是指一个地区的人口向城市、城镇相对集中的过程,这种人口向城市集聚、空间向城市融合的过程也即“乡土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过程。在城市化过程中,相伴发生的是以农业的工业化、农村的城镇化和农民的市民化为基本内容的乡村社会变迁。传统农业乡村社会的这一变迁,推动了乡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使得乡村道德价值观念和伦理关系的图景发生改变,进而对乡村道德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城市化进程中,家庭、家族、邻里等传统血缘或地缘共同体在乡村道德发展中的影响力趋于弱化,各种现实的原因也使社会道德教育效果不够明显,在此背景下,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城市化的推进使乡村学校道德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创新成为乡村社会道德建设极为紧迫的任务。

一、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城市化的发展,首先表现出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乡村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都提升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城市化在带动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会加强乡村的对外交流,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进入乡村社会则会改变乡村居民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囯”的转型发展在提升乡村道德水平的同时,也给乡村道德建设特别是学校道德教育带来诸多挑战。

1.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社会呈现道德迷茫状态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向城镇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传统的乡土伦理在城市化过程中渐趋淡化,新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在道德观念上感到迷茫。在乡土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在新的道德观念体系形成前,社会仍然处于一种道德“真空状态”。城市化发展导致传统乡土伦理中的家庭伦理观念淡薄,部分家庭成员之间情感淡漠,亲情缺失,责任感模糊。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一些人环境保护意识缺乏,遵章守纪观念淡薄,社会公德意识不强。一些乡村居民进入城镇企业工作后,对企业规章制度的要求感到不适,也不能很好地遵守爱岗敬业的道德规范。此外,乡村的城市化变迁必然会伴随着各种价值观念的涌入,西方文化中消极、不健康的因素造成了乡村居民道德观念的消解。一些人受此不良影响,出现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迷惘、道德观混乱、个人主义膨胀等现象。“由于传统道德所构筑的理想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因素之间的巨大反差造成了一个信仰的断代期。” ① 这些现象在乡村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中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城市化发展中家庭和社会道德教育的乏力使学校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凸显

随着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家庭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父母过分溺爱子女,设法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要求,但却漠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良行为,放松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导致一些中小学生道德意识淡薄、道德行为失范,而一些父母甚至未能意识到子女道德成长问题的严重性。城市化背景下,一些家长自身的道德意识呈现混乱、迷茫状态,家庭道德教育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乡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上,父母外出打工后,绝大多数孩子是由祖父母监护的。父母道德教育的缺位,祖父母监护和教育的不力,使留守儿童在成长中面临很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道德问题的易生性表现为道德认知易欠缺、道德品质易弱化、道德行为易失范等。 ② 市场经济的局限性给乡村市场主体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市场的逐利性使得一些乡村居民拜金主义、金钱至上观念膨胀,甚至有一些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乡村经济交往中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坑蒙拐骗的现象时有发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使乡村社会道德教育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于是,促进乡村青少年的道德成长、开展对乡村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任务就转移到了学校。

3.乡村学校道德教育效果不明显

虽然乡村社会道德教育及家庭道德教育所遭遇的问题使学校道德教育的地位凸显,但是,目前我国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与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学生们在道德規范遵循、道德心理发展、道德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表现,总体上还有较大上升空间。一些乡村学校的道德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法陈旧、教育效果较差,再加上学校对道德教育工作考核的漠视,导致预期的道德教育目标难以实现。大多数乡村学校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学时间没有保障,常被其他课程挤占;德育师资队伍情况更是堪忧,专职的德育教师严重缺乏。在乡村中小学,德育教育课程安排课时较少且常常被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教师占用。德育相关课程也常常由行政管理人员或其他课程的教师兼任。一些学校开展道德教育也仅是进行道德说教,不强调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道德观念的培育,不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难以让学生实现道德上的知行统一。所以,乡村学校的学生也随之形成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

二、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理念的更新

城市化已经深刻影响乡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在城市化背景下面临的各种挑战也呼唤道德教育理念的更新。道德教育理念是相关的教育主体在道德教育工作中形成的对于道德教育目标、作用、方法等问题上的总体观念。目前,乡村学校在应试教育观念支配下总体上仍然是重智育轻德育,陈旧的道德教育理念不能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在破解乡村学校道德教育难题中,道德教育理念的更新是首要任务。

1.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立德树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教育事业的核心要求。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思想文化发展的环境极为复杂。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定位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应该是乡村道德教育要坚持的根本理念。良好的道德素质是乡村青少年发展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条件,乡村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就要求道德教育工作者要把青少年道德观念培养与青少年全面发展、人的现代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强调对青少年的发展性关注,实现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人性化。乡村学校道德教育中应该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道德教育工作中应该注重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因人施教,把握学生的道德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需求,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既要努力实现社会对学生成长的要求,又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

2.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道德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意义,这必然要求教育工作要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为新时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学校要面对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道德教育成为乡村中小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依托。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乡村学校应该改变一直以来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改变重视学生考试分数、轻视学生成人的思想,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乡村学校应该强化育人为本、立德为先的理念,认真落实德育课程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地位,确保德育课程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推动德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升道德教育效果,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找寻教育本真。乡村学校在坚持立德为先的理念中还应该充分发掘各学科课程所蕴含的道德教育资源,强化道德教育的学科渗透,形成学校道德教育的合力,实现全员育人的任务。

3.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理念

一些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理念陈旧,不能与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注重倡导平等、竞争、权利、义务、法治、效率、创新等意识。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反对只讲金钱不讲道德、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错误倾向;坚持尊重合法的个人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又充分尊重合法个人利益的义利观;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在全社会形成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价值观念;要把道德教育的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要为全社会树立先进的道德榜样,又要从实际出发,區分层次,照顾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 ③ 。总之,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注重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更新理念,实现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效率与公平、权利与责任等的有机统一。

4.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树立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理念

传统的乡村学校道德教育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往往是在发现受教育者出现道德失范问题时才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告知正确的做法,这种消极取向的道德教育俨然成了对问题的纠偏或者对行为的矫枉过正,容易使受教育者产生厌烦情绪,也容易使道德教育效果不佳。乡村学校道德教育中应该探索树立积极取向的教育理念。“积极取向道德教育倡导从受教育者的积极道德品质、道德发展愿望与潜能出发,采用以肯定、鼓励、欣赏、强化等积极、正面为主的道德教育方法,营造充满尊重、真诚、理解、关爱、信任、公正的道德的教育关系,以增进受教育者的积极情绪体验为教育契机与途径,激发受教育者道德发展的愿望和潜能,促成受教育者积极道德品质的培养,并在积极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消除不良的道德品质,预防恶习的萌芽与产生。” ④ 这种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理念从肯定人性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人的需求,促进人的自我主动调节,易于实现较好的教育效果。对于乡村中小学生而言,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展现出对他们的关怀、爱护、尊重、理解,也会受到他们的欢迎。

三、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创新的路径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念的更新、思想观念的变化为实践提供了一个指导方向。为了提升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乡村学校应从调整道德教育目标、完善道德教育内容、挖掘道德教育资源、改革道德教育方法等道德教育路径的创新上进行探索。

1.调整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目标

道德教育目标是指在人才培养工作中道德教育的标准、规格和方向。根据《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教社政〔2005〕11号)文件精神,小学教育阶段德育的目标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情感目标,主要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二是认知目标,主要帮助小学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三是行为目标,主要帮助小学生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中学教育阶段德育目标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国家观念上教育帮助中学生初步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学习的理想,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二是在个人素质上逐步形成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科学意识以及诚实正直、积极进取、自立自强、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中等职业学校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和正确的职业理想。

从目前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目标设置情况看,道德教育目标明确且全面,包含了情感、认知、行为上的目标,内容涉及国家意识、集体观念、法律意识、个人品质等方面。道德教育目标已经注意到了不同施教对象的层次性,结合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客观实际,分别确立了不同阶段的德育目标,“初步”“逐步”等词也体现了发展性的特点,目标也注重把社会要求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但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目标首先强调的是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其次才谈个人行为规范。国家利益、集体意识固然重要,但从个人道德成长的规律看,这样自上而下、由远及近的要求不利于个体道德品质的养成与发展。国家意识、集体观念容易成为口号,容易脱离实际,因此难于实践。“在教育中多注重抽象的理性思维的训练和僵硬的政治教条的灌输;而对人的愿望、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科学的人性价值、社会功能和伦理规范等人文精神较少涉及。结果造成了德育内容空洞化、功能虚置化、地位边缘化,使得许多学生患上了厌学、畏学等心理疾病。” ⑤

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在国家统一目标框架下,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和生源实际,合理设定具体的道德教育目标。在目标的确定上,应该继续细分层次,小学可以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层次。在目标的设定上,要先强调个人的道德规范养成,继而强调国家意识、集体观念等。也即在道德教育目标的创新上,学校應首先注重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公民个人所需具备的各种素质的培育,然后再强调对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应有的素质培养。一些农村学校积极探索设置合理的道德教育目标,通过不同层次的孝道、感恩等教育活动,培养不同年级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遵守适合年龄特征的道德规范。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做法。

2.完善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内容

道德教育内容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设定的具体教育条目。目前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内容基本完善。小学教育阶段德育的主要内容涉及爱国情感教育、立志成才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等。中学教育阶段德育的主要内容涉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传统道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公德和劳动技能教育等。中等职业学校还涉及职业道德教育、劳动纪律教育和职业规范教育。

虽然目前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内容已经比较全面,但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学校道德教育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开展传统乡土伦理教育、革命道德教育等活动,来打造农村道德教育的“农村”特色和“地域”特征。新时期乡村学校道德教育还应该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现代礼仪教育、生命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等。现代礼仪教育是指在个人仪表、仪态、仪容以及生活、交往中应该遵守一定规则的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后会产生一种道德的力量。乡村学校应该帮助学生根据现代文明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一言一行能合乎时代礼仪的要求,能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生命道德是调节人与生命关系的道德,生命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知生命、珍爱生命、了解追求生命的意义,从而能够尊重生命、关心生命、敬畏生命。城市化进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手机的广泛应用,给农村生活带来了新的气象,中小学生开始学会运用手机及网络,因此对于农村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乡村学校要教育中小学生增强网络责任意识和网络道德观念,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虚拟世界,提升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主动拒绝不良信息;教育学生拒绝使用低俗语言,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学会在网络环境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生态道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观点出发,教育学生为了人类自身更长远的利益以及更好地利用自然,养成爱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道德责任感。

3.挖掘乡村学校道德教育资源

乡村社会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挖掘乡村学校道德教育资源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从传统节日活动中挖掘道德教育资源。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不仅是民族历史发展中的文化积淀,也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道德观念,是道德教育的有效资源。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都凝结着一定的道德情感,乡村学校可以发挥道德传承的功能,通过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习俗及节日文化,培育学生感恩他人、热爱祖国、敬老爱老、勤俭节约等品质。二是从本地区的革命历史中挖掘道德教育资源。乡村学校可以通过介绍本地区的革命历史,宣传革命中的优秀人物事迹,树立榜样,激发学生崇敬英雄,学习英雄人物的革命事迹和优良传统。三是从新时期本地区先进典型中挖掘道德教育资源。乡村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创业人才、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通过学习身边的典型事迹,发挥典型人物的标杆作用,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共鸣,使他们认同相应的道德原则与规范,增强道德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实效性。

4.改革乡村学校道德教育方法

创新乡村学校道德教育还需要改革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学校道德教育效果的提升需要改变传统道德说教的方式,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道德成长的积极性。现实德育教育中,枯燥的概念、抽象的原则等往往会让受教育者敬而远之,甚或出现反感、回避的现象。道德叙事和道德情境教育法是值得推广的道德教育新方法。道德叙事是指教师把道德理念、道德价值、道德规范融入故事叙述中,让学生体悟生动、亲切的教学内容,自然接受教育,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发展的活动,是一种易于让学生接受的道德教育方式。“德育叙事是用别具匠心的方式为德育研究提供了不同于理论表述的另一种话语体系,在提供语言工具的同时,引进表述内容的变革,关注德育事件的真实。” ⑥ 情境教育是一种较好的道德教育方式,它通过设立特定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进行道德思考,做出道德判断。学生通过心理和行为的道德体验来提升道德兴趣,这对学生的道德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道德情境教育活动中,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也会得到增强。

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工作中还应加强道德实践活动。道德教育只有走进中小学生的生活才能收到实效。乡村学校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把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校要重视中小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实践性,充分考虑学生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需求,通过开展各种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素养。唯有如此,乡村学校才能使青少年在“乡土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注释

①唐奇林、刘镇江:《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的若干思考》,《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②王露璐、李明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年第6期。

③陈敏:《论当前道德教育的创新问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5年第35期。

④周围:《道德教育的理念更新:论积极取向道德教育》,《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第12期。

⑤俞冬梅:《创新: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4期。

⑥孙燕:《德育叙事:关注德育事件的真实》,《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1期。

责任编辑:思 齐

教育学校论文范文第5篇

学校艺术教育对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推行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艺术教育对于学生培养审美观、提高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增强创新意识、形成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艺术教育仍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对艺术教育认知不足、艺术教育体系不健全、教育实践流于表面等问题仍然制约着学校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束缚着艺术教育育人作用的发挥。

教育部曾出台《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就如何推进艺术教育做出具体指导;当前“双减”政策的出台,使艺术教育成为课后服务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愈发凸显。在新的教育发展阶段,如何完善艺术教育体系,提高艺术教育质量,使学校艺术教育真正在学生灵魂中植入真善美的基因,切实以艺术化育人心?本次论坛邀请教育专家、一线教育工作者就学校艺术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议题一     学校艺术教育的本质与发展

学校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当前,学校是如何联系发展实际,推动艺术教育发展的?

其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三部分的实施情况如何?

曹京蓉: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旨在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帮助学生掌握一至两项艺术特长。浙江省杭州春芽实验学校在建校初就确定了“营造书香氛围,创建书法特色”的办学工程,提出了“一笔一画写好字,一撇一捺做好人”的书法教育总目标,打造春芽书苑精品课程,彰显办学品质。

校园景观营造书法氛围。学校先后四次改善校园环境,添加了水写书法体验区“墨醒园”“篆刻小径”、书法长廊、书法艺术展厅,以及含有经典作品展示区、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区、文房清供展示区的书法门厅,为学生营造更为开放的书写氛围。学校还邀请著名书法家参与学校建设,骆恒光先生为学校题写校名,吴莹先生为“春芽书苑”题写匾额。

名家名社助力学校发展。学校借力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书法家协会、西泠印社等机构,邀请杭城书法界名家骆恒光、杭州师范大学莫小不、西泠印社方国梁等专家多次来校指导,形成高起点、高站位的教学优势。目前,学校已成为浙江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实验基地学校、中国印学博物馆杭州市中小学生第二课堂教育基地校。

学校还尝试跨学科融合育人,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三方面进行课程开发,并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共享课三个层面和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两条途径来实施。春芽书苑兼容并蓄,打造“观、学、摹、练、游、评+书法文化”的沉浸式教学体系,鼓励学生以书法为载体,进行跨学科研究和知识分享。

如今,00后、10后一代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元化,学习方式更加信息化,对艺术文化的学习更注重体验感知,因此,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打造让学生充分享受书写体验的课堂十分重要。春芽实验学校在书法课堂植入人工智能教学思维,引进基于人工智能的书法测评系统,运用AI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手段,使书法学习更加精准化、高效化、智慧化。

2020年初居家学习期间,春芽摸索打造出“自主课堂+AI交互+系列微课+战疫作品”的书法线上学习内容,让特殊时期的书法教学变得有趣且高效。借助智慧书法系统,学生的书法练习可以得到实时的精准化测评,从而实现作业自评。

方业菊:艺术素养是人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一部分,其目标是挖掘潜能、张扬个性,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提高鉴赏和创造能力。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小学坚持“博”文化的办学之道,培养全体师生的博学之识、博雅之趣,提高师生的审美素养和精神情操。

20世纪60年代,学校小百灵合唱团成立,多次在国际、国内大赛中获得荣誉。去年建党百年之际,“歌声中的党史”“指尖上的党史”活动在校园内全面展开,师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党的祝福,让艺术绽放时代的光芒。

营造校园艺美环境。学校用师生作品代替制度、标语,校园里的主题雕塑、楼梯区角、艺术景墙、过道长廊均是巧设计、精施工,力图构建“美的空间、艺的意境”。2019年,承载学生课后活动和社团服务的“星宫”投入使用,其融入科技、生态、艺术、关爱四大元素,力图以美的环境熏陶、滋养孩子的成长。

驱动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将“营造艺术教育教研氛围、锻造优秀艺术队伍、打造艺术特色课程”作为艺术教育规划要求。每周三上午,来自不同校区的艺术教师们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开展学科教研活动,进行课例研究、案例分享。学校还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师专业成长,成功立项省级课题“美育视角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舞蹈表演模块的教学研究”,并以梯队培养为引领,建立新进教师、种子教师、骨干教师、名师队伍梯队培养模式,打造高质量教师团队,构筑“金字塔”型师资队伍结构。

推动课程体系建设。学校在艺术课程架构与实施上充分做到整体架构,特色打造。首先,确保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学校建立了“教、研、评”一体化考评机制,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严禁占课、挪课,提高艺术课质量。其次,丰富校本课程和社团课程。学校以每日一曲、年度专场音乐会、小百灵合唱团、文化艺术节等方式丰富艺术教育的内容和载体,整合校内外优质艺术教育资源,把国画、纸雕、戏剧、经典诵读等近40门特色艺术社团课程纳入课后服务。第三,开启学科分项等级评价模式。学校立足学生差异,关注学习过程,分项目评价学习成效,分等级激励学生可持续发展,着力发挥评价的增值性、激励性、表现性和导向性功能。

学校的追求是让师生在教育中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用艺术教育培养每个人体验幸福、获得幸福的能力,讓每一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李纯旭: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第三中学(以下简称“揭东三中”)创办于2010年,置于市区名校之中举步艰难。要快速走出困境,唯有根据学校实际,与周边名校错位发展,走特色教育办学之路。

揭东三中打造艺术教育特色校有其发展优势和前景:一是天时。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广受关注,尤其在艺术方面,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高等院校艺术专业设置也是层出不穷。二是地利。学校坐落在中国玉都阳美腹地,“天下美石,阳美成器”,这里孕育出大批玉雕大师,精雕细琢的玉器艺术品在中国乃至世界屡获大奖,一年一度的揭阳玉文化节如火如荼。三是人和。学校发展艺术教育特色得到了当地群众,尤其是中国玉都的企业家、艺术家的大力支持,他们主动到校出谋划策,参与活动。此外,学校艺术组教师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决心大,信心足;学生热情高、干劲足,对艺术学习充满期待。

凝聚师资力量。学校艺术教师均毕业于重点高校,学校还邀请国家级玉雕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书画家、声乐、器樂界名师为学生授课,壮大师资力量。

优化环境设备。学校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不断加大艺术教育投入。学校成立了多个学生社团,并为每个社团安排活动场所,配备相应设备,还组织了音乐会、观摩会、书画展览、摄影展览、文艺汇演、现场书画比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

形成特色理念。学校认为,高中美术特长教育属于基础性教育,基础的打造和培养是否科学,决定了人才发展的可持续性。艺术教育应该回归学科本真,教学要紧扣学科素养,为艺术学科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制定培养方案。学校以技能为基础,以审美为导向,以人文为提升,以创造为目标,以素养为追求,制定合乎校本实际的教学方案和计划。学校及学生都制定三年计划、一年计划、学期计划和阶段计划,既做好学校统一部署,又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经过长期的努力,揭东三中艺术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学生在各类书画比赛、音乐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一些美术生毕业后从事玉雕创作,反哺家乡,推动玉都产业提质升级,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2017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艺术特色学校,学校拍摄的快闪视频《我和我的祖国》被广东省“学习强国”采用,随后又在“学习强国”全国平台展播。

康建华:小学艺术教育更强调的是参与性、体验性,以艺怡情,以情育美,以美修德。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宾山小学始终坚持艺术教育的根本宗旨,从技能到审美,从审美到情操,全方位、常态化开展艺术教育。

做好顶层设计。在严格执行艺术类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学校会同南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课程专家,从增强学生审美意识和增进幸福体验的层面,对学校社团进行全方面、多层次的顶层设计,共开设科学技术类、音乐类、信息技术类、美术类、体育类49个社团,艺术社团活动定人、定时、定场地,每个社团每周集中活动两次以上。学校行政导护人员每天进入活动场地检查社团活动开展情况,察看学生参与率与活动效果。

完善培训机制。学校为一二年级开设“小红花”艺术课程,三年级开设软笔书法课程,学生可根据爱好和专长选择各层次的社团与兴趣小组。为了弥补师资的不足,学校完善“培训者再培训”机制,利用教师优势开展“一带多”培训。比如,冯宗兵是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在开设学生软笔书法课的同时,还举办教师书法团队活动,邀请县书法家协会成员切磋书艺,促进学校书法指导团队水平的快速提升。

发挥教师作用。学校的艺术教育坚持以现有师资力量为主,发挥教师的艺术专长,尽可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艺术素养发展需要,并在社团活动中锻炼艺体教师的能力;学校还适度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做好社会类培训活动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以学校教师为主,少量有专长的志愿者为辅的艺术教育培训格局。

培育大美情怀。学校着力发挥校园文化环境对审美情操的陶冶作用,利用学生艺术作品布置校园,荷园、子园中景观石上的所有题字皆出于学生之手;依托“新教育”实验,每个班级都积极创建“完美教室”,发挥每个学生的创造性;“生态课堂”教学着力打造“真、简、活、乐、思、美”的课堂愿景,让学生的德行得到锻炼。

学校教育在任何时候都要以育人为本,坚持以情育美,以美修德,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宾山小学在“智能杯”小巧手比赛中成绩喜人,在县三独(独唱、独奏、独舞)比赛中荣获九个单项一等奖、四个二等奖。此外,学生的自信与大方也传递给教师,在基本功比赛和优课评比中,三名教师获省现场比赛一等奖。

吴天书:顶层设计,孕艺术之思想。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四小学校秉承“海军精神”和“生本理念”两大校园文化,深化五育融合实施路径,提出“德育情境化”“智育优质化”“体育序列化”“美育泛在化”“劳动教育日常化”的校本实施策略,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还先后制定《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四小学校课程规划》《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四小学校体育艺术“2+1”的实施办法》《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四小学校艺术教育特色班级创建制度》等,确保艺术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巧构课程,行艺术之大道。学校聚焦学生发展的根基力、生长力和视野力,以跨学科整合、校内外资源融合为切入点,纵向建立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三大课程群,横向建立“本心”“本慧”“本体”“本美”“本创”课程,形成系统的课程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在丰富课程方面,学校将艺术学科与“海军文化”相融合,开设军事歌曲、海军绘画、海军旗语操等课程;结合本土传统文化,以古驿文化为主题,组织蜀绣、剪纸、书法、四川清音、舞蹈、淡彩等艺术社团活动,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认同感。

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学校充分挖掘艺术和国防教育资源,建立与军营、纪念馆、艺术馆、旅游景点等场所的长期合作机制,建设了一批主题鲜明、体验丰富的艺术审美基地。在拓展专家资源方面,学校邀请专业艺术家、民间艺人,以及拥有特长的家长走进课堂,成立由非遗传人、古驿文化传承人、航空学院专家、退伍军人、骨干教师等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

活动多元,开艺术之天地。在学校的升旗仪式、新生入学典礼、分批入队仪式上,每个学生都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艺。每年建队节前后,学校都要开展班级合唱比赛,还组建了校级合唱团,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类赛事活动。学校还举办“春之约”艺体节、“夏之乐”创造节、“秋之韵”教学节和“冬之梦”体育节,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

桃李芳妍,结艺术之硕果。近年来,学校艺术教育硕果累累,很多作品在国家、省、市、区分别获奖,但学生们自信、优雅的谈吐、丰富的审美情趣是艺术教育的更大收获。学校还培养出一批优秀教师,在校长的带领下写作《二十四节气歌》《大运会主题歌》等作品,充盈内心。

议题二     学校艺术教育如何走出误区,提质增效

长期以来,重视少数特长生,忽视大多数学生;重艺术赛课,轻课堂教学是普遍存在的艺术教育问题。此外,艺术教育还存在哪些誤区,学校应当如何走出误区,实现艺术教育的提质增效?

王善刚:艺术是生命的教育,无论到什么时候,青少年艺术教育都是教育最重要的存在之一。

学科“等级制”需要打破。当下,学校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艺术教育途径都还未达到理想程度,城市和乡村对于基础艺术教育的实施也存在不小差距。无论是重视程度,还是师资配备和授课时间,艺术课程都处于弱势地位,艺术教师受重视程度也不如其他科目教师。要做好艺术教育,必须打破这种“等级制”,将艺术类教育教学置于更重要的位置。

艺术教师素养需要提高。过去的艺术教育是兴趣教育、技能型教育,是局限的、不完整的,而理想的艺术教育是素养导向、能力导向,是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其核心是培养健全的人。

理想的艺术教育要发挥作用,艺术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不断学习,以更开阔的视野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课程。比如,要设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艺术课程,需要教师充分运用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如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城阳附属学校教师以抗美援朝纪念日等主题为设计框架,在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展开富有文化内涵的美育教学。

艺术教育范围需要强调。以音乐、美术作为范本的艺术教育,在中小学中普遍成为艺术教育的全部指代,这在艺术教育初期,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随着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音乐和美术已经不能满足青少年越来越高的文化素养需求。比如,美术教育中,更多地以绘画作品为主体,书法、剪纸、泥塑等艺术形式却经常被排除在美术教育之外,亟须扩大视野,容纳多元艺术,形成多样化艺术教育格局。

此外,戏剧、戏曲、书法、舞蹈、电影都是提高青少年艺术素养、媒介素养和应对智能时代的多维素养的需要。北师大青岛城阳附校以话剧形式展现海洋教育等德育内涵,鼓励学生参与家长、教师的服装设计、舞台美化过程,掌握艺术技巧,熏陶艺术精神,提高艺术的鲜活感和领受力。

线上艺术教育空间需要发掘。疫情期间,电视传媒和互联网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方式,学生们通过网络观看各式各样的艺术短视频,感知多元艺术气息。学校音乐组教师发出线上音乐会的倡议,为学生举行了一场线上音乐会,有效利用网络给予青少年艺术教育和熏陶。

肖节长:艺术教育是精神文明教育,是修养的教育、灵魂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真实的艺术教育是“以美育人”。湖南省长沙市湘郡长德实验学校坚持去除艺术教育功利化、技术化,回归育人本位,在提升素养、陶冶情操、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以美育德。艺术教育能启发人性中求知、乐善、好动、爱美的本能,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学校选用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内容研发校本教材,多方面、多角度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强化全校音乐、美术、书法教师德育意识,带领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德育内容,把德育作为集体备课的研究重点;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将德育、美育理念渗透教学全过程;联系实际开展教学,摒弃生硬说教;拓展教学空间,在社会实践与研学中开展艺术的体验活动。

以美启智。艺术教育侧重形象思维的开发,灵活多样的艺术形式更能给学生直接的、感性的影响,使人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儿童就是天生的艺术家。湘郡长德小学部在国家课程基础上每周增加了两节艺术课程,还开设多种艺术选修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艺术教育一大功能,艺术教育正是以其特有的手法和方式,通过视听、想象来解放学生深层的素质和能力。著名科学家及小提琴爱好者爱因斯坦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学校推崇“双优”教育理念,即在保证学业的同时,让孩子发展一项体育、艺术方面的特长。学校校本课程实行“2+2”模式,即每个学生必修2门校本课程,再选2门兴趣爱好课程(书法、民族舞、街舞、钢琴、创意美术等)。学校艺术课程实行小班化教学,充分考虑个性化学习需求,学生可选用不同表达方式,进行富有个性的艺术活动,使自身的创造潜能得到极大开发。

以美润心。学校积极探索美育与各学科教学过程的有机融合,一是教学目标设计要融入美育内容,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二是教学过程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视觉、听觉的最佳方式展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三是增强教师美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书写美、语言美、形象美。

索曼莉:艺术是通向幸福的,广东深圳盐田区盐港小学一直非常重视艺术教育工作,将“尚美”作为学生的五大素养之一,坚持用艺术教育表现真、呼唤善、创造美。

面向全体,做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学校根据音乐课标,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开设唱歌课、欣赏课、创编课、器乐课四大课型,并在教学中对每个年级各有侧重,打造特色课堂教学。在美术方面,学校把现有的美术课程从人与自然、社会、自我三个维度进行学科内融合,开展综合性美术学习。

打造多元化社团课程,推动个性发展。学校开设多个舞蹈社团、音乐社团,以及数十种根植生活美育的美术社团,精品社团一经选择,必须坚持学习三年以上,以此帮助学生培养长期的艺术技能和美好品格。

依托艺术节,创设艺术实践环境。学校举办面向全校学生的才艺大赛、书画作品展、艺术节目展演,以美的方式和内容回顾一年的课程发展,为学生搭建展示美、创造美的平台。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创造美好生活。校园里充满幻想和童趣的手绘墙、楼梯间分画种展示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浸润在艺术的海洋里,图书室、餐厅也成了“小画家”们一展身手的天地。学校还设置“创美空间”,用于把学生们的优秀美术作品加工成文创产品。

课题引领,打造新型家庭教育模式。学校开展“灵性音乐教育在提升亲子关系中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将灵性音乐教育融入家庭教育,通过改善亲子关系的灵性音乐活动方案设计,如亲子才艺大赛、音乐情景剧、情绪管理等研究灵性音乐教育,让家庭成为孩子成长的幸福港湾。

让艺术教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桥梁。《诗经》是我国诗歌的生命起点,学校用《诗经》搭建美好之桥,组织教师唱诗班、学生唱诗班,通过歌唱《诗经》,传承经典,丰厚知识涵养,收获传统文化的温润与美好。

艺术教育要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接受艺术教育,又要因材施教,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要重视艺术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艺术的价值追求。经过多年努力,盐港小学获评广东省首批艺术特色学校、深圳市创意示范校、深圳市艺术教育典范学校,《少儿国画》《超轻黏土制作》《诗情画意——小学生画(诗经)》等多门校本课程成为“深圳市好课程”。

万菁:艺术教育实施的策略、方式必须随着后疫情时代、“双减”政策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创新,学校要拥有创变思维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才能在艺术教育上得心应手。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墨水湖小学根据“尚自然、有灵气、启智慧”的学生成长目标,实施“3C”发展模式,让每一个学生拥有自己的成长舞台。

创设每一个学生都做主角的“C位”环境。学校每层楼的玩乐吧、墨慧大厅的展台,随处可见学生的艺术作品;每一个功能室的墙壁上,都展现着学生在课程中的精彩瞬间。学校非常注重校园铃声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自制了一套四季歌单,每到换季,就拿出学生最喜爱的符合季节特点的歌单作为铃声。

开设每一个学生都能创造的“C位”课程。墨小构建了“墨慧”课程,并打造“礼”“艺”“思”“行”四大课程群,让学生形成优雅从容的生活情趣和自由独立的精神境界。学校制定了个性化的“艺”课程菜单,以网络自主选课、走班式学习的方式组成95个社团,带领学生感悟艺术之美,用艺术的语言展现自我风采。

学校的“行”课程开发了具有古典韵味的四季节日课程。学校举办“多彩的秋天”月亮节,带领学生走进田园,学习传统礼仪,用画笔创作自然筆记,用天文望远镜在校园操场观月,接触自然,探索生活。

“思”课程为学科特色拓展课程,学校引传统乐器鸣鸠琴进入音乐课堂,鼓励音乐团队在专业培训中学技法,在教研活动中勤练习,培养了学生对中华传统音乐的热爱,还获评“全国鸣鸠琴教学示范学校”。

“礼”课程包括问候礼、进餐礼、运动礼、清洁礼、集会礼、课间礼、上课礼和社交礼,学校将“国旗下讲话”变成周一“礼”课堂,作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以歌舞、情景剧等形式融创艺术之新。此外,学校编写了“墨水湖小学礼仪码书”“小墨带你学礼仪”等校本课程。

构建每一个学生都被激励的“C位”评价体系。学校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考核成绩,还注重挖掘学生的素养潜能。线上进行实践创新、艺术审美、心灵手巧等方面的评价,线下开展“礼仪魔法书”“礼仪号强国列车”等综合评价,为每一位学生制作专属的评价档案。评价主体由教师、学生、家长等承担,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充分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过程的动态化、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充分享受成长的快乐。

教育学校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构建;安全教育;体系;加强;安全工作

学校安全教育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学校安全事件的不时发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学校安全教育的滞后和缺失。其主要原因:一是仅单纯依靠学校力量进行学校安全教育,学校安全教育力量薄弱,没有形成系统健全的安全教育力量体系;二是校园安全建设缺乏充分的制度支持,我国现有校园安全法规从规范的主体和内容而言,比较泛化,缺乏可操作性,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其他法规和强有力的措施;三是教师开展安全教育,仅凭苍白无力的说教,无系统安全教育课程指导,显得无所适从,教育效果不明显。因此,要夯实学校的安全教育的基础,我们需针对以上原因,有的放矢,不仅要相应建立、健全、完善学校安全教育体系和校园安全法律体系,而且要在全国各学校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的同时,发动各方力量,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发力的安全维护力量体系,共同协调和维护校园安全。

一、形成共同参与的教育资源体系

在每起校园惨案的背后,都折射出社会各方面的影子,这也显示出校园安全问题不能仅靠一个社会部门来解决,而需要整个社会来协调和维护。因此,要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就不仅仅靠学校力量,同时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校园安全的保护之中。

在学校的安全教育上,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可以形成多方合力,构筑教育网络,形成学校主导、家长配合、全社会参与的中学安全教育局面,确保社会和谐。同时,极大地拓展教育资源,既丰富安全教育的渠道和内容,又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特定的真实的社会情景中,切实增强学校安全教育的震撼性和实效性,而非苍白的说教。

(一)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延伸到社区

社区(村居)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宣传防溺水、防火、防灾、交通等各类安全知识,帮助社区(村居)民众树立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进一步增强辖区内学生对自己在校园中所学安全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并不断强化。

(二)把学校的安全教育延伸到家庭

在每学期期初、期中和期末阶段,寒暑假前以及节假日,学校要通过安全提醒、家长会和给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将相关安全教育和有关安全情况向家长进行通报。就不同阶段要求学生注意什么样的安全问题,向家长们提出预警。就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安全工作,向家长提出具体的建议与要求。通过这样,达到家校沟通渠道的畅通,助力建立家校共育体系,敦促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对自己的孩子开展校外和家庭的安全教育。使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建立一种共同的责任,使安全教育更加有的放矢,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把学校的安全教育延伸到社会

邀请公检法部门、消防单位以及食品卫生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到校,为师生们举行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教育和食品卫生等安全知识讲座和图片展示。这些讲座和展示联系社会实际,教育性强,震撼力大。其中来自社会生活前沿的相关案例,更能促使师生们深入反思,进而有效增强师生们的法制、交通、消防和食品等安全意识。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法规体系

如果要达到校园安全教育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目的,就必须通过相关的立法程序建立和完善校园安全法律体系。

(一)出台校园相关安全法规

国家应当尽快出台校园安全法等相关法规,在明确学校建设安全环境的目标和管理机制,厘清政府、学校管理者和社会其他各团体三者在维护校园安全中的安全教育责任、法律义务的前提下,相应建立安全事故赔偿和补偿机制,以便学校一旦发生安全问题,相应的责任承担和事后补救措施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落实。

(二)制定校园安全管理规范

在国家校园安全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依法依规相应制定切合自己的具体可行的安全教育等校园安全管理规范。

(三)在法律上强化教育效力

一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的“学校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很多国家都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了学校应当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将安全内化于学生“心”,外化于学生“行”。国家应当将对青少年安全教育列为学校的必修课程,安排财政专款建立学校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演习机制,帮助学生提高应对侵害的能力,并通过法律强化这一做法,从而切实地培养起学生日常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二是要在法律上规范媒体报道和宣传有关校园安全事件的“尺度”。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和正视媒体报道在安全事件中的负面影响。对于此类事件的细节和受害者的悲惨情况,如果媒体进行过多的描述和渲染,就会诱发社会中的潜在犯罪,从而模仿其犯罪的模式,实施类似的暴力行为。因此,必须要在法律上为媒体戴上“紧箍咒”,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对媒体报道的相关事件的范围、内容进行规范,限制媒体报道校园安全事件的范围和内容。加强对相关报道的审查,要求媒体在报道相关事件时,必须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件本身,而不能一味地迎合猎奇心理,对于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报道,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

只有从立法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校园安全法律体系,在开展校园安全教育时,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行,责任分明。

三、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

(一)编写系统的安全教育教材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徐美贞副研究员在一次调查中表明,受访的教师中有59.1%表示,学校对学生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的时间,每学期累计并不超过10课时。受访的教师都认为,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的时间之所以少,是因为学校缺乏相应的安全教育课程,教师开展安全教育无本可依,无从下手。从这个角度来看,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是势在必行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尽快组织力量编写一套系统可行的中学安全教育教材,开设安全教育课程,使教师在开展安全教育时有本可依、有的放矢,使学校安全教育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中学安全教育教材的内容首先是要注重学生安全意识的养成。引导中学生了解在自身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安全因素,认识这些不安全因素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其次是要注重学生安全知识的学习。多形式让中学生了解交通、溺水、校园欺凌、毒品、食品卫生、消防、网络、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雷击、坍塌和地震等)等各种安全问题,分析这些安全问题的原因,并施以具体应对方法。其三是要注重安全技能的培训。安全教育课程要理论结合实际,在安全意识养成和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定期进行地震、消防等避震防灾安全演练,促使中学生实实在在掌握在遇到安全问题时的避险本领和措施,学会自救和救人。最后是要注重安全心理学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心理素质,促使中學生加深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在面对突发安全问题时不慌乱,能够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去积极应对险情。

(二)构建独特的安全教育模式

各地各校要在国家相关法规的框架下,在统一的安全教育教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校的实用性强的校本安全教育内容,进行每学期不少于12课时的安全教育课程。中学应该构建开放式安全教育模式,“走出去”,大胆鼓励学生在教师组织带领下,走进水库、湖泊、道路等安全隐患地,进行实地学习安全知识;“请进来”,学校与驻地公安派出所开展共建工作,以警察驻校、校园周边巡查和放学路段驻守等方式维护学校安全。同时,定期邀请当地公检法部门宣教人员、消防官兵、医生、卫生防疫等专业人员进校园举行安全知识讲座、座谈、安全演练等活动。通过系统可行的防范方法、触目惊心的图片展示、详实而活生生的安全事件案例、切实有效的安全演练,促进中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正确有效地掌握相关安全防范技能。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电子屏幕、横幅、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课、板报等宣传途径,举行知识竞赛、辩论赛、故事会、手抄报比赛等多种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从中受感染、受教育,把学到的安全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为长久的安全防范技能。

(三)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

从一个教师的成长历程看,无论是在学生时代,还是从教以后,绝大多数教师都缺乏必要的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多数教师获取的安全知识主要来源于生活经验,其次是电视、报刊、网络等。因此,随着校园安全形势不断严峻,加强师范生、教师的安全教育培训迫在眉睫。师范院校要未雨绸缪,根据当前严峻的校园安全形势,在师范生即将毕业的学期设立安全教育必修课程,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能只着眼于教师的业务和班级管理能力培训,更应该在每学期对教师开展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培训,组织师范生或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其安全意识,形成科学的安全观。引导师范生从教后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特点、学生特点,预判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地点和激发因素,从而针对课堂安全(实验课程及室外课程)、活动安全等作出积极的有效的防范措施。同时培训师范生或教师正确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关键时刻能够自救和救人。

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它需要一个长期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任务,必须通过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必须警钟长鸣,坚持安全教育和宣传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校园安全让多国百姓揪心血腥惨案频现多国校园[EB/OL].环球网.

[2]孙晔.国外校园安全措施及启示[J].山東警察学院学报,2010,5.

上一篇:教育相关论文范文下一篇:土木在线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