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论文范文

2023-09-16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水土保持;规划;问题

水土保持规划在水土资源保护工作上起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科学、有效、合理化的制定和设计水土保持规划,并且长期正确的去运用,可以促进水土资源的保护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还能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化运用以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可是在现阶段的水土保持规划设计过程中,一些设计问题也在不断的出现,比如说:设计思想落后,技术参数不正确,设计的时间不充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水平的提高,急需有效的方案去解决这些问题。

1 水土保持规划的相关内容

1.1 保护和预防

针对一些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在其保护的方向以及保护的方法上面做规划,这些重要区域主要有:高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域、饮用水的保护区域、湿地保护区等。这些重点保护区保护的方向是水土保持以及生态维护。

1.2 综合性的防治

根据水土流失的相关特点、治理的要求以及自然经济条件等因素,对那些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区域做出综合性的防治。这些区域主要有:小流域的防治、坡面的防治、果园地的防治、农耕地的防治、居住环境的防治等。

1.3 综合性的监督和管理

针对人类活动所引发的水土流失现象进行综合性的监督和管理,采用一些监管方案的同时还要进行合理化的统筹和规划。内容主要是:建立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机构,管理和制度上的创新,法律法规的设立等。

1.4 水土保持的定期监测

具体的内容有:按照水土保持的相关监测职责和监测要求,去规划监测点的布置;在监测体系完善的基础上,综合提高监测的水平和制度的保障能力;对重点的防护区域以及一些重点的治理工程项目要提出监测管理的目标和监测的要求,同时还要制定出监测的方案和相应的管理制度。

2 水土保持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水土规划设计的方法不先进

水土保持的相关技术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并且目标多样化的技术体系。可是,目前在水土保持的规划设计当中,设计的目标比较单一,而且技术方法也不先进,同时还没有进行比较 具体的调查和研究,这些情况制约着水土保持治理目标的实现。

2.2 相关资料的收集方法不先进

在水土保持规划的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对资料的采集基本上是通过对实地的调查,相关人员的谈话以及查看当地的统计资料来获得。这些方法很容易出现误差,因为土地相关部门提供的那些资料并不是很全面,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与实际情况不符。要想采集到更加准确的资料,需要应用更加高科技的手段,比如可以使用导航定位测量仪。

2.3 规划设计的参数不是很准确

目前在制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时所应用的相关技术参数不是很准确。一直以来,因为资料不全,相关技术人员大部分时候都是估计或者是借鉴类似地区的相关资料来制定规划,这样设计的目标就很容易出现误差。为了能够使水土保持规划的设计与实际相符,进一步提高设计的水平,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技术参数。

2.4 对规划的编制时间较短

要想设计出一个比较详细,与实际相符,操作性强的水土保持规划,一定要给水土保持规划的技术人员足够的时间。首先要去实地进行考察,按照规划的目标去布设水土保持的相关措施;之后要进行内部的编写,计算以及绘图等;最后要完成一个完整的水土保持规划报告。

2.5 计算的模式不是很合理

水土保持规划在设计的过程中,一些相关报告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同时也没有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地域之间的温度、季节、地质等的差异考虑的也比较少,之后就比较盲目性的去应用一个水土保持规划的设计模式,这样就造成了很多雷同现象的发生,规划的意义就不大了。因此,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由于一些自然因素以及一些社会经济条件存在很多的差异,一定不能对国家的标准进行生搬硬套。比如:国家在有关水土保持方面的相关规定中要求,在三到五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防护方法中,可采用改垄的方法。可是有一些规划在设计过程中并没用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特点,也进行改垄和修地埂,这样严重的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这就属于没有按照实际的情况去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防治方法。

3 水土保持规划问题的解决方案

有关水土保持规划问题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水土保持规划的相关设计人员一定要严格坚持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才能防止千篇一律设置水土保持方案现象的发生。

2)有效利用先进水土保持的监测方法,正确的判断出水土流失的强度,之后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根据不同的水土流失程度去布设不同的水土保持方法,从而使保证措施布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最终实现最大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

3)要不断的加强和提高水土保持规划相关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业务能力,逐步的加强和完善规划设计部门的审核资质,尽早建立好水土保持监测的数据信息库,为水土保持规划的设计提供更加科学、有效和准确的数据信息。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水土保持规划的设计水平,同时还能让水土保持的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真正的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化运用以及水土资源的健康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和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家在水土保持规划上面做的工作也越来越多,减少水土保持规划中的问题可以让水土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化的运用,同时还能实现其可持续的发展。本文对目前水土保持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论述,希望相关规划设计部门对这些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治国,王春红.对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与规划中若干问题的认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王治国,郭索彦,姜德文.我国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现状与任务[J].中国水土保持,2002(06).

[3]刘军会,傅小锋.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区划方法的探讨[M].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我国企业中女性员工的不断增加,如何突破传统观念束缚,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途径,有效发挥女性员工的特质优势,开发其职业潜能,使之取得更好的绩效成果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成为了现今企业的一大课题。文章从当前企业中女性员工的工作现状出发,分析了其未能更有效发挥特质优势,提高其工作效能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女性员工;性别差异;特质优势;工作效能

作为人类繁衍的主要承担者和子女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女性员工如何平衡自身角色,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潜能,获得更好的工作效能,取得更高的成绩,无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其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说,都值得思考和探讨。

一、女性员工的特质和优势

女性员工具有的一些先天特质和优势,已成为企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经济运行效益和效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动因。它们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女性员工一般来说稳定性比较高,变动工作的机率较低,这样在一些需要比较稳定的岗位上可以充分地发挥作用。第二,女性员工一般来说细心、敏感、认真和富有责任感,在一些如财务控管、专案核查等比较重要和细致的工作岗位上可以得到充分体现。第三,女性员工一般来说热情、亲和、善解人意,协调性和相融性较强。这是调和企业员工人际关系所需的特质,也是企业中“柔性管理”的成功要素。女性员工所在的团队普遍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人事关系处理较为细赋和周到。企业可以安排女性员工扮演更多催化、润滑及活络的角色,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周折和动荡,为企业运作营造良好的氛围。总之,女性员工所具备的上述特殊素质,是男性员工很少或者根本不具有的。其天赋的创造性、道德价值观、直觉和敏感、热情和亲和的特质可以与男性员工形成互补,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更加圆满、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二、工作效能的概念

工作效能即工作效率,单位时间内的产出水平。指在特定的时间内,组织的各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可以看做是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工作,达成预期结果或影响的程度。本文中谈到的工作效能主要包括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和工作绩效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工作满意度。从概念来看,工作满意度是个人对其工作的评价,是一种情绪状态。分解开来,有10种与工作满意度直接相关的工作维度:工作本身、报酬、提职、他人认可、工作条件、福利、自我、管理者、同事及组织以外的人。第二,组织承诺。组织承诺最早被定义为员工对组织的一种情感依赖,而近年来学者们更倾向于认为组织承诺由三方面因素组成:感情承诺、连续承诺和规范承诺。第三,工作绩效。早期的工作绩效理论框架包括三个方面:(1)加入并留在组织中;(2)达到或超过规定的绩效标准;(3)自发地参与规定之外的组织活动。现代理论中的工作绩效应划分为作业绩效和关系绩效。其中作业绩效的定义是为完成职责所从事的作业活动的情况,即职务说明书中规定的绩效;关系绩效则是指与职责以外的有利于组织和他人的活动,主要包括心理和社会关系方面。

三、女性员工工作现状及无法取得更高工作效能的原因

1.女性员工缺乏对自身的了解认识,难以找到最适合的发展方向。虽然在一些方面女性员工不如男性员工表现抢眼,但女性员工也具有许多男性员工不具备的特质优势,例如细心、敏感、富有韧性、忠诚度高。这些特质都有助于女性员工找到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而当今许多企业中的女性员工对于自身缺乏了解认识,在规划职业及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方面总是以男性员工为标准并与之相比。多数企业,也缺乏女性员工的沟通平台,不能做到帮助女性员工分析自身优势和劣势、提高知识技能、找准职业定位、明确需求和动机。

2.女性员工自身对于角色的转换还不太适应,需要面临多重压力。传统的女性形象是贤妻良母型,为家庭而放弃自己的事业。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更多的女性追求独市,想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于是她们踏人职场,从传统型转向职业型。这时,她们一方面要做好本职工作,不断为工作奔波,处理好工作上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必须扮演好传统给她们带来的更重的家庭角色,照顾好家人和孩子。这种角色的转换可能会造成女性员工心理上的冲突,并且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女性承担的双重角色的矛盾愈加明显。而且,在为企业服务的同时,女性员工还必须考虑生理上的竞争弱势。例如,绝大多数适龄女性员工都会经历怀孕、生子、哺乳的过程。国家法律规定怀孕妇女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在这期间享受同等的工资等其他待遇。虽然女性员工在自己的职位上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从她怀孕到产子这段时间都不能与平时做同等的工作,而在此期间单位却在不停地发展,许多机会就此错过,而中国的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育龄妇女在产假期间享有同样的升职机会,这样当产妇生产完后回到工作岗位时,已是“物是人非”。

3.社会上依旧存在传统性别观念,女性员工缺乏锻炼成长的机会。现如今,社会性别观念的偏见一定程度上还在造成女性在工作中遭遇不公平的待遇,比如升职、就业方面。首先,一项调查显示,65%的高校女毕业生认为自己找工作的最大障碍是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要求“只要男生”或“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这样的偏见使女性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就面临一些歧视和挑战。其次,美国两位社会主义心理学家合著了《管理界的新女性》一书,书中记载了他们对125位管理界妇女的访问和面谈结果。通过研究,他们认为,大多数女性从来就没有进入高层领导层锻炼的机会。受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员工在企业中的发展空间显得十分狭小。过多的女性管理人员被重复不变地安排在从事公共关系的岗位上,如党务、人事工作等。尤其在参与决策和经济活动中,对女性员工的利用普遍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副职多、低层次多、传统领域多;正职少、高层管理少、新兴领域少。

四、有效地利用特质优势,提高女性员工工作效能的建议

1.消除实际工作中的性别差异,帮助女性员工提高绩效。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以下三点十分突出的问题。这些由于传统偏见造成的性别差异,使得女性员工不能发挥其最大潜能,为企业更好地服务。

第一,传统上,企业管理者由于不信任女性员工可以担任较高的职位,因此对女性员工的期望标准都定的很低,对其工作绩效也无实求。这种情况会剥夺女性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认为自己只完成简单工作就够了,不要说为企业做出多大的贡献。

第二,企业管理者在授予男性员工一项附加的责任和权利的时候,都会将这一附加权责通告给其他员工。而当其授予女性员工时,却往往会忽略这一工作。这就会造成被授权的女性员工不受公认,工作受阻,能力发挥受到限制。

第三,目前仍然有许多人认为女性员工不具备作为企业领导者的能力。而事实上,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领导者,需要的并不是力气,而是协调控制的技巧以及启发指导他人的能力。在这些能力上,女性员工并不逊于男性员工,但往往由于世俗偏见,她们无法获得和男性员工同样的机会。

现代企业,应该摒除传统偏见,充分信任女性员工,给予她们同等的机会和帮助。让她们即使身处服务或是机关勤杂岗位,都有机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获得晋升的激励,这样才能使她们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实现更高的职业理想。

2.在企业内部建立女性自己的人际网络平台。在企业内部应主张建立女性自己的网络,无论是建立正式还是非正式的人际网络,对于实现企业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都非常重要。目前,国外各种女性专业人士网络在公司内外不断涌现,有许多计划在帮助公司各个部门的女性职员充分发挥潜能,并在她们的职业选择上给予支持。如果女性觉得公司在考虑提升时忽略了自己,或者缺乏自信,不能像傲慢的男同事那样主动表现自己,这些人际网络就能给予她们支持和鼓励。例如,作为IT界的领导企业,微软为了帮助女性员工获得更多的成功,得到更多的培养,提升领导力,就成立了女性员工协会(Women @ Microsoft)。经过多年的发展,微软女性员工协会如今已发展成为微软最大的多元文化团体。微软女性员工协会每年都会组织女性员工大会,安排各种关于女性职业发展的相关活动,为女员工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社交平台,非常受女员工的欢迎。

所以,企业女性网络是女性员工寻找各种职业发展机会非常有效的途径。通过这种女性网络让女性员工一起讨论她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事业发展机会和培训、个人发展需要等方面的探讨,可以帮助女性员工改善思维,提升自身悦纳程度,让她们在敢于表现自己的同时,工作业绩也能得到认可和公正的对待。

3.以更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给予女性员工更高的组织承诺。首先,企业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收集女性员工对目前工作岗位的职责要求,并对工作量等情况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工作岗位的重新设计,使女性员工的体能素质与其工作岗位的要求保持最佳配合。有条件的话,可以将工作时间做一些灵活性的变动,比如规定一个核心工作时间,其余时间可以通过临时申请去处理家庭事务,再抽时间补足工作时间。这样就能够为那些家庭有老人或小孩的女性员工创造一种可选择的工作安排的可能性,不仅可以减少女性员工的缺勤次数,也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人性关怀。

其次,女性天生的生理弱势也是影响女性员工的重要因素。现在已经有公司开始针对女性员工的生理特点,为其提供“女士生理假”这一福利。对于女性员工来说,除了享受怀孕哺乳的假期外,“生理假”也应该是现代企业考虑的必要福利。实行“生理假”这一政策,不但可以避免女性员工在生理期工作效率降低,容易出错的情况,同时,也会使包括男性在内的所有员工感受到企业的人性化管理,获得更高的凝聚力。

4.发挥女性特质优势,建立由女性员工主持参与的企业内部EAP服务项目。EAP即员工援助计划,旨在利用公司政策及相关程序帮助员工解决某些直接或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个人和情绪问题,最早起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EAP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咨询模式,是解决企业员工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第一,EAP可以为她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女性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让其了解自己的优势,同时也看到本身的不足之处,为她们在工作、生活中正确地评价自己提供依据。在面对多重角色时,帮助她们适应这些角色的转换,正确处理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

第二,EAP可以为女性员工提供心理健康培训,心理压力和身心疾病是威胁职业女性心理健康的消极因素。职业女性要保持心理健康,必须学会调适心理压力,找到正确释放压力的途径。EAP通过减压训练,帮助女性员工降低心理压力和身心疾病,通过对女性员工心理应对技巧的培训,提高女性的自信心。另外,EAP也面向员工家属,必要时进行家庭干预,对于女性员工来说可以增强她们的社会支持。这些有效方法,都可以帮助女性员工学会有效处理压力,变压力为动力,提高她们的工作绩效。

其次,女性员工所具有的热情、亲和、善解人意,是调和企业员工人际关系所需的天然优势。同时,女性的直觉能够更容易洞悉一切,女性的温柔能够得到更好的沟通效果,女性的仔细和耐心在工作中更少出错,甚至妈妈这个女性角色能够更宽容待人对事。这都使得女性员工能更敏锐地观察他人的细微变化,对企业凝聚力起到积极作用。而这些因素都使得女性员工也更加适合主持参与企业内部的EAP服务项目,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秀娟.在华跨国公司中女性员工经济地位的影响因素分

析[J].教育培训,2010,(3).

[2] 陈建宝,段景辉.中国性别工资差异的分位数回归分析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0).

[3] 蒋媛.中国现代组织行为中的性别差异[J].人力资源管

理,2009,(10).

[4] 葛玉好,赵媛媛.中国性别工资差距实证研究综述[J].

妇女研究论丛,2010,(11).

[5] 吴杏秋.谈如何发挥女性员工的才能[J].企业家天地,

2010,(6).

[6] 王禄宁.关于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若干问题思考[J].上

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

[7] 孙芬,曹家和.国外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性别研究理论评述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9).

[8] 于梅好,徐爱萍.以上海为例研究休假制度调整的性别差

异[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4).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范文第3篇

一、从小立志做教师,偏爱地理学科

小学二年级参加学校举办的演讲比赛获第一名,班主任陈磊老师抚摸着我的头说:“将来是当教师的好料子。”从小学到中学遇到许多好老师,教师在我心目中的形象非常神圣崇高,立志长大要做教师。有人论断:“喜欢当教师的人,大多数是受教师的影响。”就本人情况而言,诚然!我的童年正处抗日战争时期,1939—1949十年间,随着战乱动荡、父亲工作调动、家庭搬迁,我先后从梅县到河源→南雄→新丰→桂林→重庆→昆明等地;1944年还跟随时任中国航空公司飞行员的父亲“飞越驼峰”,到过印度加尔各答;1947年回居香港。每到一地,我都奇异地睁大眼睛观看、感受各地景色:大自然的千差万别、美妙变幻令人陶醉、遐想;各地迥异的风土人情令人好奇、感奋……从小学到中学地理课是我最爱、易学的一门课。1953年于广州广雅中学高中毕业升入大学时,如愿以偿,以第一志愿入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

1.中学教师的生涯

1957年毕业分配到内蒙古丰镇中学。1958年调回广东惠州,在惠州一中任教21年。我国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的中学地理课程体系,主要学习前苏联:初一自然地理;初二世界地理;初三中国地理;高中经济地理。那年代各年级地理课都上过。60年代我国与苏联关系恶化后,政治上反苏反修也殃及地理教育,大砍学校地理课程。1963年取消高中地理;随之初中地理课时压缩至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开设。在惠州一中除任课、当班主任,还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校园小山包上建立地理园主要配合自然地理教学以及进行气象观测、地震测报等活动。惠州一中小气象哨每天作出当地小气象预报,准确率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受惠阳地区气象局表扬、纳入地区气象哨联网。地震测报小组被省地震局评为先进群测单位。1978年编写《地震群测群防手册》由惠州市科技局编印出版。

2.难忘的点点滴滴

北京师大学习期间得益于王钧衡教授任地理教学法课程,他的启发式教学,特别强调教学过程的“活”,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在动脑、动手过程中进行学习。回顾工作可以自豪地说:我的地理课颇受欢迎,数十年后与惠州一中的老学生相聚,还会津津乐道上课情景:老师怎样让他们学会看地图、辨方向;记住什么……带领他们上麦地山、飞鹅岭观察辨认山地、丘陵、平原、惠州的湖光山色、城市特色等。

作为地理教师,从我步入惠州就有志于惠州乡土地理考察研究。1959年大跃进年代,惠州一中地理科组编写《惠阳地理》向国庆十周年献礼。自然地理部分由我执笔,为此查阅不少地图、地志、地史等资料、实地考察惠州地区的山川河湖、土壤、植被……1980年编写《惠州西湖》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惠州西湖的形成和演变”一文1982年刊于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我热爱中学地理教师工作,当年报考师大地理系还受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的影响,是怀着要像电影中的女主角、优秀教师华尔华拉那样抱着地球仪走上讲台的梦想,献身祖国的教育事业。遗憾的是从1957反右到1977年文革结束,在中国大陆的政治环境下,正值精力最充沛的青年时期,不能正常工作,浪费了许多时日。

二、迎改革开放,为培养新一代地理师资尽力

1979年调入广州师范学院地理系承担地理教学法课程,由一名中学地理教师转化为肩负培训中学地理师资使命的大学教师。为适应新时期新教学岗位的要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和武装自己

二战结束后国际上科学技术、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大促进教育改革发展。而20世纪60~70年代我国教育事业遭受严重破坏,必须急起直追,尽快赶上世界水平。本人努力学习国际新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地理专业教学工作。如学习前苏联教育改革先驱赞可夫的理论和实践后,写出“从赞可夫的教学实验看地理课对发展智力的作用”(《地理教学研究》第 一 辑,1983年);学习研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查罗姆·布鲁纳学科知识结构学说后,撰文“试探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课程教材教法》1985年第4期)等文。

2.发挥自身优势,推介国际地理教育改革

我是海外归侨,有众多海外关系;广州毗邻港澳,是全国改革前哨、对外开放窗口。国门打开之后,首先要求海外亲友尽可能提供国外有关地理教育刊物书籍。很幸运,1979年刚调入广州师院后,即得到香港培侨中学地理教师何杰老师大力相助,赠送《香港地理教学通讯》、《香港新高中地理课程》、《现代地理学》等一大批书籍,这些海外出版物主要用英语撰写。自1950年回到中国大陆,基本没有接触英语,幸亏小时在海外学习打下基础,在荒废数十年后重新捡起,还能较快上手。掌握英语优势使我能在大量阅读原始资料基础上,写出“香港新高中地理课程简介”(出席1980年中国地理学会主办“恢复高中地理研讨会〔杭州会议〕论文,刊1981年《地理教育》);“当代地理教育的改革及其趋势”(《课程教材教法》1984年第1期、入选优秀论文集;获广东省地理学会1984年度科教论文一等奖)等文。

3.创新地理教学法课程,培养新一代地理师资

除使用当时高师统编教材外,还根据自己的学习、研究、经验、实践等,编写有关地理教学法讲义、论文,努力提高地理教学法学科的科学性、艺术性、技巧性。其著述计有:试论地理教学语言;地理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地理学习能力培养和训练;地理课爱国主义教育运用情感教学的一些方法;国外地理游戏教学评价;地理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教学实习紧抓学生教学技能训练。教育实习是把教育教学理论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遵循技能形成规律,指导实习生实践课强调实练,要求进行预讲,直到通过才准正式上讲台。起初有些学生很反感,认为学了四年的大学生上中学一堂课有何难处,要他们反复预讲是刁难。要能上出高质量好课、做学生欢迎喜爱的老师,教学艺木及技能技巧只能在反复思考设计、实践训练过程中形成。一位当年实习被反复预讲到哭、最后深受欢迎、广获好评的学生,现已是某地经验丰富地理教研员,她为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常去听课、评课,狠抓教师课前预讲练习,也培训出一批优秀地理教师。

进行微型教学实验,提高教学评议科学性、客观性、可操控性。1985年从一些资料得知国际上把现代电化教学手段运用于师资培训中,进行微型(也有译作微格)教学。微型教学即把录像技术运用于教学形象的反馈中,特别是用于师范生教学评议中,如摄录其讲课某些片段或全过程,再通过放映课程进行评议,这比单凭听课者个人主观印象评议更科学客观,具有可操控性及自我反馈等优点。地理教学法与电教室合作进行微型教学实验取得良好效果。广州师院地理系毕业生走向社会后,普遍反映素质较高、教学能力较强,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三、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开阔视野

1.密切与港澳地理教育界学术交流活动

1987年初应香港大学梁一鸣先生和香港中文大学冯以浤先生邀请赴港作学术交流并为香港地理教育界作“中国(大陆)地理教育概况”报告。考察香港地理教育,写出“香港中学地理教室的装置和设备”(《地理教学》1987年第5期)、“香港中学地理课程的发展与教学概况”(《课程教材教法》1988年第3期)、“香港师范教育考察评述”(《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第4期)。

与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薛恬晨博士(Dr. Philip Stimpson英国)进行“中港地理教育比较”合作研究。考察香港地理师资培训、观摩中学地理课堂、参与课堂教学评议等一系列活动,并在香港大学举行讲座,介绍中国大陆地理教育概况。在与Stimpson博士合作研究过程中,从理论到实践学到不少东西,收获颇大,深受启发,为后继学习和研究提供条件并打下基础。

1984—1986年间,受广东省地理学会委托主编由澳门黄就顺先生资助刊物《现代地理教学》,得到港澳地理教育界大力支持。冯以浤、罗庆麟、黄就顺等港澳地理教育界元老为之供稿,对省内外地理教育产生一定影响。办刊过程中广泛联系和接触地理教育界,得到磨练,也很有收获。可惜限于各方面条件,该刊只出四期即停刊。与港澳地理教育界交往,曾写下“记几位港、澳地理教育界朋友对我的帮助和影响”一文,发表于为纪念广东省地理学会成立50周年论文集《地理学在广东发展的回顾》(2002年)。

2.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概况

1990年9月初出席国际地理学会(IGU)在香港举行的地理教育会议;随后出席10月16~19日由我国主办在上海举行的“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国际研讨会;1993年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主办“东南亚地区华人社会的课程改革研讨会”:1995年应邀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国际环境教育研讨会(因赴澳未出席,提供论文“初中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以沿海版初中地理课本为例”收入会议论文集中)。参加国际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交流、相互学习、广交朋友、相得益彰。还有一些奇遇、意外的收获。一位到日本留学的学生来信告诉我,他持我的推荐信报考研究生,导师竟是我在香港IGU会议中结识的筑波大学教授Hiroshi Sasaki,当得知他是我的学生时特别高兴。当年主持香港IGU会议的主席Don.Biddle 博士是澳大利亚人,正是他70年代在香港大学工作时促进和指导香港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会议中香港朋友介绍我与他结识,告诉他是我率先向中国大陆介绍他主编的香港新高中地理教材。Don. Biddle是资深地理教育家、国际地理教育界德高望重老前辈。我到澳大利亚后与他成为忘年交,他不时提供新地理信息及自己的著述。

四、主编九年义务教育“沿海版”地理教材

1.编写教材历程

1986年受国家教委聘请,参与制定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学大纲。1988年广东省承担编写‘沿海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被任命为地理科主编。从1988年至1994年间,率领编写组(副主编郑粤飞,组员:韩延、袁书祺、郭建——参加一、二册)按教学大纲要求先后完成供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使用的地理课本四册、配套地图册两册、练习册四册;供教师使用教学参考书四册共十四册书稿的编写工作。1990—1992年组织、指导在福建泉州地区、广东珠海等地区进行的教学实验;1992年总结、送审、通过;1992—1993年开展师资培训;1993年正式推广使用。主编沿海版地理教材是进行地理教育改革最好的实践机会。在编写、实验过程中陆续写出下列文稿:“怎样把地理课本编得使学生喜爱”(《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国际研讨会论文选》1990年),“沿海版地理教材素质教育的功能及其特色”,此文在1992年所编教材通过审查、决定推广使用后,应国家教委要求作教材介绍。“我国中学地理课程的改革及沿海版地理教材之特点”(《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3年某期);“初中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以沿海版初中课本为例”,该文收入1995年国际环境教育研讨会论文集。主编沿海版教材,自我感觉是:迎接时代挑战,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努力编写出一套颇获好评、受到欢迎的新地理教材。这是我在地理教师生涯中最后的冲剌,总算为热爱的地理教育事业做了实事。

2.海外余波——在澳地理活动及著述

结识澳大利亚地理教育界,参加澳洲新南威尔士州地理教师协会:抵澳后首先探访澳大利亚地理教育界资深老前辈杰夫·康诺利(Geeff·Conolly)教授。20世纪80年代曾在国内介绍他有关地理技能论著(《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某期)。1995—2005年十年间,我成为新南威尔士州地理教师协会会员,先后写出“澳大利亚地理教育漫谈——访杰夫·康诺利教授”、“美国的18项国家地理教育标准”、“澳大利亚2000年地理活动周的防灾减害教育”等文(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课程教材教法》等期)。迎悉尼奥运会,写出“绿色奥运——悉尼2000奥运会场的建设”(《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人在澳洲,感受实地环境,在当地华文报刊发表“唯一能称洲的国家——澳大利亚”、“春月度中秋”等一些地理常识小品。多年来,游遍澳大利亚行政区划的六大州、两大领地。整理出一册册旅游册、写出“同窗结伴西澳游”、“只身参团去看大岩石”等地理游记;与陈炳协作编制出《冈得瓦纳雨林之旅》、《塔岛游》等具浓厚地理内涵的DVD音像光盘……▲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结课;总结;预习;作业

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对于一堂有效的初中数学课而言,结课与收口的作用是相同的。正因如此,很多一线初中数学教师为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都很重视结课,甚至还有部分数学教师会在结课方面深下功夫。如今,国内关于数学结课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并提出诸多有效的结课策略。本文受到相关研究的启发并结合多年数学教学实践,认为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具体可采用如下结课策略。

一、总结式结课法

总结式结课法即在课堂结尾阶段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让学生清晰了解本节所学。在观摩其他初中数学教师上课时发现,总结式结课法是数学教师较为常用的结课方法之一。该结课方法虽然较为简单,但却极为实用且有效。例如,教授“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在课堂结尾阶段,数学教师这样说道:“同学们,经过一堂课的紧张学习,相信大家都非常累了,也非常期盼下课。接下来,就让我们放松一下。哪位同学可以站起来说说我们本节课都学习了哪些内容?”问题提出后,经过短暂思考,很快就有同学站起来答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为: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对应高线、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哪位同学还可以补充一下?”又有同学站起来回答道:“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也是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待同学们回答完毕后,数学教师又用粉笔总结性地在黑板上写下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并让学生再一次对相关内容进行回忆和思考。

总结式结课法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一次总结,数学教师运用总结式结课法进行结课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相关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学习架构。因此,数学教师应有的放矢地采用总结式结课法进行结课。

二、预习式结课法

预习式结课法是指在课堂结尾阶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下节课学习内容进行预习的方式进行结课的一种结课方法。这样结课方式的运用,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学习内容的预习,同样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结课方法。例如,教授“图形的平移”时,在课堂结尾阶段,数学教师说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图形平移相关知识已经充分掌握和了解。下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新课内容为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旋转是一种图形的基本变换方式。请同学们打开‘图形的旋转’相关教材内容,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图形的旋转’相关知识内容。”说完之后,数学教师便通过极其概括的方式引导同学们对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并要求学生在课后积极对新课学习内容进行探索研究,提前对新课学习内容进行预习。

研究表明,预习式结课法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结课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结尾阶段,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接下来学习内容进行预习的过程中,应充分把握好课堂剩余时间。如若课堂剩余时间充足,则可更为细致地带领学生对新课内容进行预习。如若课堂剩余时间有限,则应简练地带领学生对接下来的新课内容进行预习。这样的做法是灵活且科学的,同时也利于提升预习式结课法的运用质量。

三、作业式结课法

作业式结课法是指运用布置作业的形式进行结课的一种方法。这种结课方法也是初中数学教师常用的结课方法,且在具体的结课实践中取得了理想的成效。因此,数学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积极运用作业式结课法进行结课。例如,教授“因式分解”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结尾阶段,有的放矢地布置了如下作业:因式分解(1)3a3b2c-12a2b2c2+9ab2c3;(2)16x2-81;(3)xy+6-2x-3y;(4)x2(x-y)+y2(y-x);(5)……并說道:“同学们,课后大家需完成上述作业,明天将作业上交给老师批阅。除此之外,大家还可通过其他途径搜索与因式分解相关的练习题,针对因式分解进行系统练习。需要注意的是,在作业完成后,大家需要对答案进行反复认真的检查,从而确保答题的正确率。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对因式分解相关解题思路进行总结,下节课时我们共同对该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

作业式结课法虽然较为传统,但切不可忽视其重要作用。作业式结课法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与此同时,教师还可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采用作业式结课法进行结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数学课堂教学而言,结课与新课导入同样重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对结课策略进行探索、研究与实践,总结出适宜的结课策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结课策略的运用切不可偏废其一,应将其综合起来进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初中生更多的新鲜感,最大程度地发挥结课成效。

参考文献:

[1]许瑞珠.当前高中数学课堂小结现状调查及案例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2]石锁华.中学数学课堂小结的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3]张源.让课堂小结成为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杠杆解——以中学数学教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08(05).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今社会、家庭、学生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整合并利用高校、企业和专业机构的现有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优化结构,共同做好大学生实践教育工作,是全面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一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问题。职业生涯实践环节教育的有效途径包括设计阶段性的职业生涯教育类型,实现就业指导观向规划及教育观的转变,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体验活动,提供充分的培训机会。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职业定位;教育类型;教育观;多元化教育平台;学习计划

近几年,由于扩招等各种原因,高校毕业生数量增长明显,而与之对应的经济增长速度则呈现放缓的趋势,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就业形势严峻。为了解决这一关乎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关键问题,党和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提出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和教育,以期实现高质量就业,促进就业工作更好的发展。教育部2007年下发了《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要求各高校充分认识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人才培养和教学计划。这种通过行政手段深化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教育改革,为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职业生涯规划也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个体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欢迎。因此,如何有效地将高校、企业和职业规划机构联系起来,构建一套彼此适应、相互补充的完整体系,全面准确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指导工作,是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进一步解决当今就业难问题的关键环节。

一、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人生发展的助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但能够帮助选择准确的职业方向,而且能够进行快速定位,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全面准确地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保证办学质量,实现为社会提供所需人才的办学目的。对于学生,从自身实际需求出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早日认识自己,发现自身优缺点,有助于找准自身发展方向,进行合理定位。此外,职业生涯规划在帮助学生找准未来学习目标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其学习动力,使其学习的动力源于自身的发展需要,明确自身需求和价值,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真正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帮助其不断深化职业生涯规划的效果,获得更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强,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职业规划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课程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兴趣不高

目前,大部分高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仅从理论层面上提供一些面试技巧、择业心理、如何写求职信、应聘信等浅层次的服务,不能很好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难、职业发展错位等问题。[1]实际上,职业生涯规划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使其能够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学习计划、树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并能够适时进行调整,从而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二)简单地将职业规划等同于择业

调查显示,多数人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还不能准确认识,只是简单地将职业规划等同于择业,作为其就业的选择工具。实际上,职业生涯规划除包括职业选择外,还体现在个人发展的多个方面,如职业的评估和反馈、目标的选择与确定等,可见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性的复杂过程。如果简单地将职业规划等同于择业,必然会忽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破坏职业生涯规划的完整性。

(三)混淆就业指导中心和职业规划专门机构

目前,学生对职业规划机构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仅有不到一半的学生愿意接受职业规划机构的指导或曾经接受过其指导。这充分说明职业规划机构发展的不足,如何更好地发展还有待市场的检验。相反,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近八成的学生表示愿意接受就业部门的职业规划服务,一方面说明学生对于就业指导部门的认可度较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其不能清晰辨识职业规划专门机构和就业指导部门的区别,造成混淆。可见,在目前我国职业规划市场发展不完善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实践性教育,满足其进行合理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需求,将是非常重要的。

二、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环节教育的重要性

(一)形成准确职业倾向的内在需求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论结合实践,从古至今,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学生通过实践和社会更紧密的接触,不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最主要的是加强其对于社会生活的进一步理解,培养更完善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了解到自身与职业的适应性如何,从而更好地确定职业倾向。

(二)进行职业生涯机会评估的重要方式

每个人都处在其特定的环境中,离开或者不适应周边环境,便无法很好地生存与发展。职业生涯规划主要任务便是通过对周边环境的分析,评估出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只有充分对环境特点、变化情况以及与自身的关系等有一定了解,才能克服多变复杂的环境所带来的诸多影响,做出客观准确的分析,合理有效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我们无法预知职业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只有认真做好实践环节的教育,才能使学生熟悉职业环境,并依据自身和环境特点,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估,如组织发展战略、人力资源需求、晋升发展机会等。

(三)进行职业定位的必要准备

职业定位,就是清晰地明确一个人在职业上的发展方向,它是人在整个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中的战略性问题也是根本性问题。具体而言,从长远上看是找准一个人的职业类别,就阶段性而言是明确所处阶段的对应行业和职能,就是说在职场中自己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2]很多人工作不顺利、发展不顺心,并不完全是因为自身能力欠缺,而是没有很好地考虑过“我是谁”“我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也正因为认识不清晰,目标不明确,而无法取得突出的成绩和不断成长的满足感。可见,准确的职业定位是人生发展的必要准备,当代大学生只有通过进行实践,将自身置于社会环境中,才能了解所从事的工作,进一步了解该行业与自身的适应性,从而对自身进行客观的评价,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做出调整,寻找最符合自身需求的职业定位。

三、职业生涯实践环节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设计阶段性的职业生涯教育类型

随着课程逐渐深入和学生价值观趋于成熟,可将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分为课堂实践教育、专业实践教育和综合性实践教育三部分。其中,课堂实践教育要通过参考查阅前沿理论文献、了解社会环境,并结合教学设施进行可行性分析,设计出适合课程架构的若干实践单元;专业实践教育应安排在课堂教学之后,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应随着学生课程学习的深入不断加强专业实践教育的难度;综合性实践教育应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后,有针对性的开展,主要对象一般是高年级的学生。比如组织毕业班学生到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顶岗实习。

(二)实现就业指导观向规划及教育观的转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计划招生和市场就业的相互掣肘凸显出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和冲突,这种冲突又集中体现在教育的理念和观念上。在保证就业稳定的前提下,学校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终身成长。[3]将单纯的就业指导观念转变为职业规划教育观念,不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观念的转变,需要我们在理论论证的前提下,不断开展实践活动,在符合社会、市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不断改善培养方式,提高培养质量,构建多元化的培养平台,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三)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体验活动

高校应积极搭建由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的职业教育互通平台,加强各方的资源共享与相互协作,按照大学生创业就业愿望和实际需求,为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专业性的创业就业指导和职业实践服务,帮助大学生迈好成功创业与走向社会就业的第一步。[4] 第一,通过讲授、座谈等灵活的课堂教学,将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和形式传授给学生;第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特别是寒暑假,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或到企业工作的机会,亲身体会社会环境和岗位需求,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估和自我认识,进一步改善自己的职业规划,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目标;第三,学校可将实践环节教育纳入到正常的教学计划中,由“选择性动作”变成“规定性动作”,切实加强实践性教育。

(四)提供充分的实际培训机会

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依据学生发展方向和专业特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就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帮助学生增强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将学校培训、校外实习和培训机构培训结合起来,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要结合专业特色和当地产业结构特点,着重发展订单式培训,使就业与培训紧密地结合起来。此外,还要参照国家有关职业标准和规定,切实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和行业规范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宋宗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12):51-53.

[2]周明星.现代职业生涯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34.

[3]郭欣,娄淑华,王顺吉.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2,(11):148-149.

[4]王仁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途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8):44-45.

责任编辑、校对:武玲玲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范文第6篇

2、高职高专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分析

3、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启发

4、“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研究

5、产教融合新常态下大学生精准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6、中职思政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

7、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的职业生涯辅导

8、为人生添彩 让梦想成真

9、高职和本科院校应用技能型人才联合培养教育模式

10、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

11、“西迁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究

12、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探索

1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观探讨

14、“三全”思维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探析

15、结合地域特色开展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探

16、“象贤学子生涯规划”因素分析法案例研究及反思

17、调整扶贫靶向 构建全方位“扶心”网络

18、激发工作热情促进教师成长

19、个人—组织契合理论视角下高校教师的选聘与管理

20、凝心聚力 开拓创新努力做好新时期职业学校德育工作

2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过程中的若干思考

22、新高考背景下学校层面如何开展生涯规划教育

23、关于高校以宿舍为单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的几点思考

24、关注重点群体,提升就业帮扶的社会化能力

25、王茜冉:爱心照亮心灵 责任成就梦想

26、“工”暖人心,关爱青年成长“新举措”

27、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的研究

28、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效果提升研究

29、民办高中青年教师职业规划路径探索

30、高校辅导员在学业指导中作用发挥机制研究

31、高职生职业意识培养路径浅析

32、巧做路径规划,让小将也能挑大梁

33、新时代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探索

34、农业银行江苏省阜宁县支行党建引领促发展

35、本科院校新教师培训方法研究

36、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37、基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学校特色发展

38、陕西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性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39、植根两地文化的陶土艺术课程开发与实施

40、基于团体辅导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策略研究

41、聚焦青年需求 促进职业成长

42、职业规划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43、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路径构建与研究

44、“工学结合”背景下德育模式研究

45、以技促身 生涯规划 紧跟时代 主动追求

46、基于新时期工运理论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研究

47、完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新思路

48、职业教育新观察:从就业导向到人的发展

49、把脉新高考 共谋办学改革良策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改论文范文下一篇:医学中级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