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设计原则范文

2023-09-18

股权结构设计原则范文第1篇

[摘 要]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公司会计信息越来越重要,己经成为一种能够影响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产品。本文以上市公司 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和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理论基础上,论述了我国股权 结构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诸多影响,并对“一股独大”导致大股东利用虚假信息欺骗中小股东、国有股产权主体缺位 导致大股东代表利用虚假信息损害国家利益、激励与约束机制不配套为虚假会计信息提供滋生土壤等具体表现形式 进行了分析,得出股权结构容易形成控股股东行为,从而造成股权结构对会计信息可靠性质量影响。

[关键词] 股权结构;会计信息;可靠性

[作者简介] 虞应平,南昌工程学院计财处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江西 南昌 330099)

公司会计信息是由公司经营管理部门生成并提供的,其信息内容可靠性的高低会受“有限理性的”管理部门经营动机行为影响,而经营层的经营行为又受到公司的既定股权结构下各股东的权利行使方式的影响。首先,从经营层产生的角度看,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高级经理人员是在董事会领导下组成的公司执行机构,并在其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构成了公司的经营层,董事会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等经营层的聘用、奖惩及解雇权,并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这是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典型组织结构。显然,股东的持股比例代表着选举表决权,董事会可以看作是股东的化身。若股东行使其权利,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出席股东大会并选举董事会,通过公司组织结构的传导机制,势必会对经营层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经营层的行为必然偏向于持股比例多的股东利益。其次,从对经营者监督角度看,经营层是运作股东资产的代理人,是直接从事企业经营管理的当事人,股东则是远离企业经营活动之外的局外人,由于信息不对称、契约的不完备性会存在经营层道德风险而需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对经营层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持股比例不同的股东出于监督成本收益的考虑而对经营层监督欲望会有所不同,欲望高、动机强的股东对经营层的行为影响强。反之,则低。这种不同的权利行使方式导致监管动机产生的差异,对经营层的行为会产生影响。由此看来,不同的股权结构下股东所采取的不同权利行使方式会对经营层的行为趋向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会计信息是对经营层经营行为的一种数量化反映,是经营层对会计对象其经营行为用货币进行反映、处理及输送的结果,经营层不同的行为趋向势必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有必要从股权结构因素来研究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

一、股权结构对会计信息可靠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股权结构对会计信息可靠性产生影响是通过股东不同权利行使方式(指是否积极参与公司治理)而实现的。股东的权利行使受其持股比例的影响,是其在既定持股比例下,对行使权利的收益与成本进行权衡的结果。因此,在不同的股权结构下,股东行使权利的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对经营层的行为产生不同的约束力,这势必会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基于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分析

股权高度分散是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10%以下的股权结构。对于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而言,公司股东人数很多,每一个股东持有的份额都很小,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大股东。在这样的公司中,小股东的行为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搭便车”。由于对公司管理层的监督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每个小股东都希望其他股东行使监督,自己从中获利。二是“理智的冷漠”。由于小股东对公司要进行监督和参与投票需要付出相当的成本,才能获取必要的信息,对其而言付出的成本往往大于所获得的收益。因此,一个理智的小股东对公司的监督、投票等会持冷漠的态度。三是股少言轻。由于小股东持股比例低,对公司在选举董事、监事、作出重大决策上很少能起到什么作用,其缺乏动力参与公司事务和监督。由于以上的原因,对小股东来讲,其理性选择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则只能是“搭便车”。股东搭便车的行为使其采集、分析经营层提供的会计信息动力明显不足,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弱化导致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缺乏保障。另外,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分离,经营层和股东追求的目标函数并不总是一致,经营层道德风险的存在会产生高昂的代理成本。而为促使经营层利益目标和股东一致,降低代理成本,对经营层进行股票期权激励又成为许多公司的选择,由此导致经营层实际控制权上的“第一大股东”,形成了“强经营层、弱股东”经营层内部人控制的局面,这为经营层违背会计可靠性原则而进行信息操纵、实现利己目的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基于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分析

股权适度集中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10%-50%之间、同时有其他大股东存在的股权结构。对于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而言,公司存在着少数几个大股东。大股东在公司治理结构中一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是智猪博弈理论中的大猪,它有动机、有能力担负起监督经营者的责任,其他中小股东则免费搭便车。这是由于大股东持股较多,其利益与公司利益更加密切,大股东将大量的资金集中于某一公司,与中小股东相比,承担企业特定风险大(因其未将资金进行分散投资),公司盈利越多,固然其获利越多。但公司亏损越多,大股东损失也越大。大股东出于自身利益需要,他具有限制管理层牺牲股东利益谋取自身利益行为的经济激励及能力,可以更有效地监督管理层的行为,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其有动力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或监督经营。另外,由于大股东持有的表决权份额大,对股东大会提案及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的通过与否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决定权。所以,对于这样的公司尽管小股东选择“搭便车”,但总有大股东积极“拉车”,对经营管理部门进行监督,使管理部门的经营行为和股东利益一致,对管理部门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验证,这些都有助于促使管理者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三)基于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分析

股权高度集中一般是指在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中,某个股东能够绝对控制公司运作,成为控股股东。包括:占据51%以上的绝对控股和虽不占绝对控股地位,但由于其他股东持股分散,联合困难,仍然可以控制公司运作的股权结构。

在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下,大股东的权利行使方式促进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提高,要求大股东持股比例在一定限度范围之内。如前所述,出于自身利益需要,无论是监督者或是经营者,其决策行为会更加谨慎,大股东的行为与公司的利益相一致,即大股东与小股东存在利益一致效应。但大股东的股权超过某一限度成为上市公司的绝对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达50%以上)或相对控股股东(未达到绝对控股比例,但和其他股东持股比例相差较大并达20%以上)时,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会产生负面作用。这是因为控股股东并不是甘愿免费“拉车”,由于其将大量资金集中到某一个公司,增加了投资组合风险,风险产生的损失需要通过参与公司治理来得到补偿。而且,根据经济人假设,控股股东也是一个经济人,有最大化个人利益的欲望动机,在其对公司的重大事务拥有决定权、而相应的制衡机制缺乏时,他们便有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来不择手段地追求自身利益,损害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产生利益侵占效应。事实研究表明,当控股股东掌握的控制权私人收入大幅超过其对公司现金流量请求权股利收入时,控股股东将会有强烈的动机去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侵占小股东的利益。

二、我国股权结构对会计信息可靠性影响的分析

1.“一股独大”导致大股东利用虚假信息欺骗中小股东。经济学假定人是有理性的,理性的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最大化。制度经济学进一步考虑了交易成本之后,假定个体只有有限理性,每个个体都在他的依存体制所允许的有限范围内最大化自己的效用。由于个体利益的不同,在组织中将产生不同的利益主体。

公司各产权主体行为利已动机是明显的。我国上市公司由于流通股种类多且比例低,股权高度集中,一股独大,流通股以广大个人散户持股,缺乏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导致权力失衡。产权主体之一控股股东就会利用掌握的控制权控制经营层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公司其他产权主体政府、债权人、经营者和其他与公司相关的个体等几大主体也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和经济特征,如政府最关心税收的征缴;债权人最关注其是否能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经营者关心经营业绩的增加是否给自己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关心股票的价值。不同产权主体由于不同的利益驱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利益冲突。“有限理性”的经营者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其经营行为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动机自然偏向于控股股东利益一方。这是由于经营者的地位与其他利益主体相比有其独特之处,即经营者直接管理着企业,他对企业的经营、运作负直接责任,因而他有着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而基于其自身利益的考虑,经营者只会提供信息披露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一点的信息量,即信息披露量满足其自身利益最大化要求。许多信息从社会利益最大化角度考虑应该披露,而经理层从自身利益出发,只会选择少量披露甚至不披露,从而损害社会利益。如协助控股股东间接转移公司财产或无偿占用公司资金;通过关联交易将上市公司的财产向其他关联公司转移,即:将上市公司的资金以多种方式调拨至控股股东其他关联公司,让其长期占用;或以上市公司的资产为其债务提供担保以达到掏空上市公司的目的。 所有这些行为都必须以隐瞒经济业务的真实情况为前提,此时提供的是有利于大股东经济利益的会计信息,其会计信息可靠性必然难以得到保证。

公司的股东,特别是占股东人数比重较大的中小投资者,由于身处公司经营之外,在获取信息的角色地位上处于劣势,他们通过报表所了解到的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事实上并非是公司真实情况的反映,而是经理在法规、制度允许的条件下(当然也可能是在违反法规、制度条件下)选择会计方法进行利润操作的结果,这样的会计信息是不具有可靠性的,是不能据此作出正确决策的。

2.国有股产权主体缺位导致大股东代表利用虚假信息损害国家利益。经营层的经营行为及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动机总是按照使自己利益达到最大化目标来进行的,其选择行为应是利于公司大股东利益的,为投资者提供的会计信息成了为大股东提供有利的会计信息。按此思路分析,对于国有上市公司来讲,也就代表国家一方的利益,其提供的信息,利于国家管理需要,国家应该赞成,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对于国有上市公司来讲,提供的虚假信息导致大量国有资产流失,为什么产生这一相反结果呢?这是因为国有资产代理名义是股东,但其并不是国有资本的真正终级所有者,国有资本的终级所有者是国家,国有股产权委托他人行使,他们是代理行使国有资本的代理人。这些代理人所关心的与真正所有者所关心的不完全一致,真正所有者关心的是其投入资本的增值和保值,而代理人关心的是自己区别于国家这个最终所有者利益的独立利益。同时,这些代理人又是以国家所有者全权代表的身份出现,因而这些代理人就有可能运用他们掌握的控制权追求自身的利益。在信息不对称、监督与约束软化时,这种利己动机就有可能转化为现实行为,造成代理人之间的“合谋造假”,其目的是在总利润的分割中尽量增加企业的份额。企业管理者与职工之间合谋,则尽量减少积累基金,扩大职工的消费。另外,国有产权代表虽然拥有国有资产的控制权,但并没有索取控制权下使用收益的合法权益,这种控制权与利益索取权的分离,导致了国有产权代表对其控制权的漠视甚至滥用,从而强化了企业和个人在利益冲突中的优势,其结果是国有资产和利润被不断侵蚀。进一步讲,国有产权代表在利益目标上与真正的所有者并不完全一致,他们更关注政绩、声誉及影响,对会计信息的关注也主要是基于其个人的利益目标,于是便有了“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某些奇怪现象,这使会计信息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还具有政治内容。由于变造、虚构会计信息的预期效益远大于成本或风险,因而会计信息被扭曲、虚构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样的公司里不仅可能出现控股股东代表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也会出现控股股东代表损害控股股东——国家利益的现象,这些都增加了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这也正是在上市公司中国有股比例越高,公司越有可能发生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合理解释。

3.激励与约束机制不配套,为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滋生土壤。在很多企业中,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中,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的情况比较严重。许多公司与经营者的劳动合同是采用完全合同形式签订的。合同的谈判是一次完成,经营者的业绩与报酬在事前就被一次性规定。这种合同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不能及时地按照经营者所作贡献来对经营者进行对等的激励。一方面,经营者为公司作出了贡献,但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心理上的不平衡,加上物质上的不满足,成为个体实施违规行为的动机。另一方面,由于处于改革的年代,可变因素太多,制度不够健全,企业缺乏严格的、科学的监督、约束机制。所有者让渡给经营者的权力过多,并且对让渡的权利不设监督,“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经营者拥有过大的权力,无人监督也无人敢监督。因此,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抑制其“偷懒”动机;另一方面又没有恰当的监督机制,减少经营者“为所欲为”行为,这样,个体实施违规行为的风险很小,预期收益很大而预期成本很低,违反制度所得的好处大于受到惩罚导致的损失,造假者得好处,不造假者反而吃亏,这就使得个体有了实施违规行为的理性依据,因而促成了个体的违规行为。

由上所述,我国公司的股权结构容易形成控股股东行为,再加上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健全,使得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可靠性远远低于其他国家,这可以从我国证券交易市场建立至今发生会计舞弊的公司数量与发达国家的一些会计舞弊公司数量相比较得出的结论。我们有必要充分借鉴其他国家治理公司的成熟经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从而提高其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质量。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第一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吴联生.上市公司会计报告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陈信元,陈冬华.转型经济中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孙长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月刊,2004,(2).

[5]赵园园.关于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思考[J].经济师,2004,(3).

[责任编辑:陈 瑾]

股权结构设计原则范文第2篇

地址:

法定代表人:联系电话:

乙方:身份证号:

地址:联系电话:

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对企业高管人员和业务技术骨干的激励与约束,使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更紧密地结合,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决策者和经营者行为长期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公平、平等互利、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上海商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章程》,双方同意甲方以虚拟股权的方式对乙方的工作进行奖励和激励。为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订立以下协议:

一、定义

除非本协议条款或上下文另有所指,下列用语含义如下:

1.股权:指上海商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工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本金,总额为人民币100万元,一定比例的股权对应相应金额的注册资本金。

2.虚拟股权:指上海商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对内名义上的股权,虚拟股权拥有者不是指甲方在工商注册登记的实际股东,虚拟股权的拥有者仅享有参与公司年终净利润的分配权,而无所有权、股东权及其

他权利,拥有者不具有股东资格。原则上此虚拟股权对内、对外均不得转让、赠与,不得继承。当有其他投资人参股本甲方,乙方可以出售部分或全部分红权。

3.分红:指上海商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可分配的税后净利润总额,各股东按所持股权比例进行分配所得的红利。

4.净利润:指公司年度实收营业收入扣除相应的生产经营成本支出(人员工资、购置设备、原材料、配件、租赁办公场所、支付水电、物业等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余额

二、协议标的

根据乙方的工作表现,甲方经过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决定授予乙方的虚拟股权。

1、乙方取得的的虚拟股权不变更甲方公司章程,不记载在甲方公司的股东名册,不做工商变更登记。乙方不得以此虚拟股权对外作为拥有甲方资产的依据。

2、每年度会计结算终结后,甲方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计算出上一年度公司可分配的税后净利润总额。

3、乙方可得分红为乙方的虚拟股比例乘以可分配的净利润总额(含税)。

三、协议的履行

1、甲方应在每年的三月份进行上一年度会计结算,得出上一年度税后净利润总额,并将此结果及时通知乙方。

2、乙方在每年度的四月份享受分红。甲方应在确定乙方可得分红后的个工作日内,将可得分红一次性以人民币形式支付给乙方。

3、协议生效后即可享受当年的分红,不足一年的,按照月份比例计算。

4、乙方所得红利所产生的所有税费由乙方承担,甲方在实际发放时直接扣除。

四、双方的权利义务

1、甲方应当如实计算年度税后净利润,乙方对此享有知情权。

2、甲方应当及时、足额支付乙方可得分红。

3、乙方应做好本职工作,制定部门工作计划和工作进度,维护和管理好客户或工作人员

4、乙方应实现甲方年度部门的业绩指标,为甲方项目提供建议、创意、创新。具体业绩指标由甲方乙方双方统一制定。

5、乙方对甲方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不得有任何损害公司利益和形象的行为。

6、乙方对本协议的内容承担保密义务,不得向第三人泄露本协议的内容。

7、若乙方离开甲方公司的,或者依据第五条变更、解除本协议的,乙方仍应遵守本条第

5、6项的约定。

五、协议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1、甲方实现IPO发行,乙方可以按比例将分红权转化成公司股票, 甲方也可根据乙方的工作情况将授予乙方的虚拟股权部分或者

全部转化为实际股权,但双方应协商一致并另行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2、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同意的,可以书面形式变更协议内容。

3、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同意的,可以书面形式解除本协议。

4、乙方违反本协议义务,给甲方造成损害的,甲方有权书面通知乙方解除本协议。

5、乙方有权随时通知甲方解除本协议。

6、甲方公司解散、注销的,本协议自行终止。

7、当以下情况发生时,本协议自行终止。

(1)因辞职、辞退、解雇、退休、离职等原因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

(2)丧失劳动能力或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死亡的;

(3)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4)存在违反《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保密协议》,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的;

(5)执行职务存在过错,致使公司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

(6)连续2年无法达到业绩目标的;经公司认定对公司亏损、经营业绩下降负有直接责任的;

(7)存在其他重大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

8、协议解除、协议终止当年,乙方不享受本协议约定的分红权权益,已经分配的不予追回。

六、违约责任

1、如甲方违反本协议约定,迟延支付或者拒绝支付乙方可得分红的,

应按可得分红总额的向乙方承担违约责任。

2、如乙方违反本协议约定,甲方有权视情况相应减少或者不予支付乙方可得分红,并有权解除本协议。给甲方造成损失的,乙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七、争议的解决

因履行本协议发生争议的,双方首先应当争取友好协商。如协商不成,则将该争议提交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裁决。

八、协议的生效

甲方全体股东一致同意是本协议的前提,《股东会决议》是本协议生效之必要附件。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乙 方 (签名)全体股东(签名)

股权结构设计原则范文第3篇

不同性质的股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股份公司总股本中所占的比例被称为股权结构。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 不同的股权结构决定着企业不同的组织结构。现阶段, “一股独大”的现象在我国企业的股权结构中是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一现象的存在导致了公司治理结构方面问题的产生, 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于如何处理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 企业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公司多元股权制衡的缺乏

在社会资源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社会资源配置的突出特点。国家在公司企业中拥有占明显优势的股份控制权在我国多数公司企业中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其具体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在企业中持有超过百分之五十股份的国家股在公司中占据绝对控股地位, 是公司第一大股东。其次, 差距悬殊的持股比例在国家股与第二大股东之间的存在。这两种情况的存在对上市公司的股份治理工作来说有着很大的不利影响, 不仅形成大股东对小股东的绝对控制局面, 更使得小股东的利益在公司的治理和运营中得不到有效保证, 直接影响小股东的利益。

2.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复杂以及非流通股本所占比重过大

社会流通股、内部职工股、社会法人股、国有法人股以及国家股是我国股票的划分种类。另外, A股、B股、S股、N股等是社会流通股所包含的主要种类, 由此可见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种类之繁多、股权结构之复杂。目前, 造成流通市场与发行市场彼此分割、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这一局面的原因在于转让程序、流通性和股价在不同种类股票中的不同。

导致目前“用脚投票”机制难以实现, 企业行为与经理人行为受股东约束相对减弱以及残缺的兼并、破产市场退出机制等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 占总股本比重较小的流通股, 其公司控权的转移不能或基本上不可能发生在二级市场上, 而与之相反的是非流通股在上市公司总股本中的比重较大。

2.3 母子公司之间关系复杂

我国的上市公司通常都是其母公司的一个子公司, 所以在整个企业运营中子公司资金被掏空、企业散户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会在母公司为了维持其利益的情况下发生。此种行为得不到有力约束究其原因还在于, 大股东在企业股权结构中的绝对控制地位、小股东无法对大股东的行为进行有力监督与控制等, 长此以往势必会给企业的治理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

2.4 代理人出现独裁行为

现阶段, 两权分离的管理模式在企业经营中是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这种模式下, 企业的管理工作往往会由企业所有者委托给管理者, 即所谓的代理人。而目前造成小股东的利益得不到维护、意见和建议得不到尊重的主要原因在于代理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国有股的代表人, 享有企业控制的权利, 为了维护某些特定集团和个人的利益, 损害小股东和散户利益的行为会经常出现, 即代理人在公司治理中的独裁行为。

3 优化股权结构与完善公司治理的对策

3.1 选择合理的股权结构

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的结束, 即将到来的资本市场流通将为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发展环境。在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方面, 由于股份制改革在制度层面上的效果尚未出现成熟案例,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还存在着潜在威胁。除此之外, 由于缺乏足够的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 使得中国特色证券市场在发展上依然是摸索着前进。因此, 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公司法人治理效率、在公司的股权结构类型上如何进行合理选择以及在技术层面的股权结构上如何实现科学优化。由于所处国家和历史时代的不同, 股权结构类型的选择权往往存在较大差异, 究其原因, 还在于特定的制度安排决定特定的股权结构类型。因此研究论证如何合理地选择适合我国现阶段企业发展的股权结构对完善我国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来说意义重大。

3.2 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

为了促进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 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展开工作。 (1) 成熟并且适应我国市场发展实际情况的基金品种应得到有效推广。与此同时, 为了满足投资者高风险收益的需求, 期货基金与风险投资基金也应该被合理地推出。 (2) 做空机制应在企业股权改革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进一步促进金融创新的发展。为了改变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上做多与做空发展受到约束、市场风险日益增加的状况, 全面引入监控机制, 在发展空间上注重维护机构投资者的利益等都是较为有效的改进措施。 (3)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对反市场操纵和欺诈等行为进行严格的法律制裁。欺诈和操纵市场等行为在机构投资者中是相对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究其原因, 还在于机构投资者在资金实力上的雄厚且对其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管措施。因此, 只有对机构投资者进行严格监管, 健全反市场操纵和反欺诈法律的建设才能够确保机构投资者成为证券市场上的积极力量。

3.3 推行内部职工持股, 并加大对中小股东的保护力度

在发挥企业内部职工的监督作用以及提高广大职工参与度方面, 职工参与管理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 职工参与管理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社会主义主人翁的地位。为了进一步完善企业制衡机制的建立, 优化企业治理结构, 减少或防止代理人出现独裁行为的现象, 充分发挥职工股所具有的约束与激励作用, 在企业中进行职工持股的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随着近年来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而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导致中小股东难以对大股东形成有效约束的原因在于, 中小股东之间信息资源不流通, 难以形成信息共享以及中小股股东的分散、股权的分散导致其难以形成强大的合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一个有利于团结各中小股东的体系必须得到有效建立, 完善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3.4 推进国有股减持

在推进国有股减持方面, 国有股回购与国有股配售是两种主要的推进方法。 (1) 为了降低公司资本, 国有股被股份公司以现金购买的形式收回, 并注销股本的行为被称之为国有股回购。在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方面, 资本市场溢价效应与国有股回购相结合, 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此外, 国有股回购还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变现能力、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活动置于资本市场的监督之下。适当的股份回购在确保股东经济效益最大化以及维护公司股票市场价值方面都具有突出作用。 (2) 在全流通情况下, 普通股东以高价购买国有非流通股的经济行为被称之为国有股配售。为了促进公司治理机制的规范化、有效建立公司内部制衡机制的目标, 国有股配售方法的使用在改变高层经理、董事会、监事会人员的构成以及降低国有股权比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另外, 在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功能以及建立国有资本推出机制方面, 国有股配售也发挥着其积极作用。随着国有股配售的施行, 公共垄断产业、基础产业以及基础设施中国有资本的大量投入以及竞争性领域中国有资本的退出都成为可能。这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治理机制的完善、股权结构的优化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理好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 对于保持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本文以企业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为切入点, 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例如公司多元股权制衡的缺乏、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复杂以及非流通股本所占比重过大、母子公司之间关系复杂以及代理人出现独裁行为等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诸如选择合理的股权结构、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增强职工参与力度, 推行内部职工持股以及推进国有股减持等措施, 希望对促进我国企业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摘要:现阶段, 我国企业在公司治理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突出表现为企业股权结构的不平衡。为了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公司在治理机制上的完善, 优化股权结构成了重点关注的问题。公司制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处理好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为切入点, 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希望对促进我国企业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完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股权结构,公司治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吕海萍.媒体转制后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8 (3) .

[2] 邓伟锋.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J].财会学习, 2017 (5) .

股权结构设计原则范文第4篇

摘要:上市公司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能够有效维护投资者合法权利,实现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在全球化发展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上市公司只有不断完善治理结构,才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为生存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但是现阶段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上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结合新《公司法》相关规定,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上市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本文将简述新《公司法》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策略。

关键词:新《公司法》;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上市公司在开展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如何调整与管理公司治理结构,是每个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上市公司面临着更加复杂与多变的挑战,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治理结构,才能实现长远、稳定发展的目的。因此,在新《公司法》实行后,规定了回购条件是用于股权激励和债转股,以及公司重大利益,回购程序是经过董事会三分之二同意,而不需要再经过股东会同意,回购方式是公开市场的集中交易。上市公司要深刻领悟其内涵,从而进一步做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一、新《公司法》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2018年10月26日,我国开始实行新《公司法》,主要变化在于以下几点:第一,对允许股份回购的情形作出了补充与完善;第二,适当简化股份回购的决策程序,提高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数额上限,延长公司持有所回购股份的期限。第三,补充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规范要求。新《公司法》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影响很大,有利于公司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投资价值和完善投资者回报机制。并从国内资本市场的现状与需求出发,为推动上市公司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特别是为当前形势下稳定市场提供了法律层面的重要保障。对此,我们应该结合公司当前监控状况,有力监督董事和各部门经营者和公司财务,达到不断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

二、新《公司法》下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策略

(一)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措施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比较特殊,因此应该以公司资产保值增值为基础,从经济运行规律出发对持股比例作出调整,同时尽快实现全流通,让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得以改善[1]。通过对股权结构的不断优化,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对此应该加大对机构持股力量的培育力度,确保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让机构投资者地位与作用得以强化。我们要主动学习国外上市公司在治理机制方面的优点,通过对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实现多机构持股的目的,形成相互制约和均衡的股东格局。如在美国投资银行治理结构之中,机构投资者共同持有公司股份,这样机构投资者可以利用集中化持股力量行使对公司的控制权,让公司管理者经营行为得到有效监督,促使各个主体权益保持均衡。

(二)大力推行独立董事制度

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让独立董事制度落到实处。独立董事制度的制定不仅是制度上的创新,还是制度上的安排,需要提高到法律层次。第二,实行独立董事选择机制。要利用市场作出选择,同时在股东大会上选举,将独立董事选择出来,并采取差额选举的方式,让每个股东都具备一样的提名权利。当然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都需要按照正式程序对独立董事进行任命,其任期也应该有明确的规定[2]。第三,赋予独立董事一定的权力,主要包括监督权、审核权和否决权等。

(三)严格落实监事会制度

在上市公司监管上要严刑峻法。如“创维事件”出现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黄宏生“串谋偷窃罪”被拘捕,这在我国投资者眼里是无法想象的,而内地A股公司的大股东长时间占用股份公司的资产资金,没有承担相应刑事责任,仅仅是进行了行政处分与象征性罚款。由于处罚制度的巨大差异,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在内控上出现失衡问题,如同我国内地贪污受贿寻租成本低一样。当前管理层也逐步加大了对职务犯罪的处罚力度,为犯罪分子带来了巨大的威慑力[3]。然而当前上市公司监管主要采取行政措施,应该切实增强法制意识,达到“以法治市”的目的,让各种侵犯上市公司与股东权益的行为有法治框架。

(四)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第一,上市公司应将信息披露准则明确下来,对信息披露行为进行规范,既要制定信息披露准则,也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规则体系。其中信息披露准则由诚信准则、持续准则、对称准则和敏感性准则等内容构成,而信息披露规则体系则是对信息披露工作的规定,在内容、形式和时间上提出了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的约束性与强制性要求。第二,上市公司要落实信息披露责任机制。明确规定上市公司经理层对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等方面的责任,主要有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特别是上市公司高层人员在信息造假上的民事赔偿责任,让信息欺诈行为得到有力的法律约束。第三,对审计制度进行完善,发挥出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要对中介服务行业的职业准则进行规范,加大服务行为整顿力度,建立执业风险机制与禁入制度,加大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和虚假陈述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五)发挥激励约束机制作用

上市公司在激励机制上应该注重报酬与绩效相挂钩,解决以往收入分配限制的问题,形成市场化、动态化和长期化的激励机制。董事长、经理层收入要和上市公司盈利、实力及股东等回报相挂钩,与公司长期发展相结合。从发达国家实际情况来看,其管理层通常采取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为管理层带来正向激励,由股票期权制度实施情况可知,实现高级管理人员利益与股东利益的有机结合,防止出现经营行为短期化问题,股票期权有着以往薪酬制度不具备的优势[4]。对约束机制来说,应该将所有者约束放在首位,将股东大会人事任免权发挥出来,让董事与监视得到有效监督,促使监事会作用得以发挥,加强对经理经营活动的监督。此外,还要强调外部约束与市场约束,对证券市场进行健全,让信息披露制度有效实施,并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根据市场供求与优胜劣汰的规则,对经理人市场进行规范,让经理人得到有效约束。同时要完善外部监督机制,严格实行约束机制,让内部人控制问题得以解决。

三、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需要不断对发展战略目标作出调整,避免被市场所淘汰。在新《公司法》实行以后,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带来了较大影响,需要上市公司根据其相关规定,不断完善治理结构。对此上市公司要结合新《公司法》相关规定,在董事会人才选举、广大人才中聘任经理职位和内部管理结构监控等方面都要严格执行其各项条例。如此上市公司才能提升市场占有率,维护各投资者的关系,实现发展与壮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钟秀,王鳳.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会计,2018(21):43-45.

[2]何海锋,李凌霜.上市公司治理的新起点——新《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解析[J].银行家,2018(11):130-132.

[3]曹铭珊.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J].时代金融,2018(29):244.

[4]邵琼琼.中国公司法中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02):59-61.

股权结构设计原则范文第5篇

基本信息型:主要面向客户、业界人士或者普通浏览者,以介绍企业的基本资料、帮助树立企业形象为主;也可以适当提供行业内的新闻或者知识信息。

电子商务型:主要面向供应商、客户或者企业产品(服务)的消费群体,以提供某种直属于企业业务范围的服务或交易、或者为业务服务的服务或者交易为主;这样的网站可以说是正处于电子商务化的一个中间阶段,由于行业特色和企业投入的深度广度的不同,其电子商务化程度可能处于从比较初级的服务支持、产品列表到比较高级的网上支付的其中某一阶段。通常这种类型可以形象的称为“网上XX企业”。例如,网上银行等。

多媒体广告型:主要面向客户或者企业产品(服务)的消费群体,以宣传企业的核心品牌形象或者主要产品(服务)为主。这种类型无论从目的上还是实际表现手法上相对于普通网站而言更像一个平面广告或者电视广告,因此用“多媒体广告”来称呼这种类型的网站更贴切一点。

企业网站第一原则:目的性,必须有明确合理的建站目的和目标群体。目的性是一切原则的基础。建站的目的应该是经过成熟考虑的,包含几大要素:

目的应该是定义明确的,而不是笼统的说要做一个平台、要搞电子商务,应该清楚主要希望谁来浏览,具体要做到哪些内容,提供怎样的服务,达到什么效果。在当前的资源环境下能够实现的,而不能脱离了自身的人力、物力、互联网基础以及整个外部环境等因素盲目制订目标,尤其是对外部环境的考量通常容易被忽略,结果只能成为美好的一相情愿。如果目标比较庞大,应该充分考虑各部分的轻重关系和实现的难易度,分清主次循序渐进。

在充分考虑了目的和目标群体的特点以后,再来选择建站类型,并相应的安排适当的信息内容和功能服务。显然如果目标群体的互联网基础薄弱,建立电子商务型的网站就是个失误。在信息内容和功能服务的安排上应该避免选材偏离主题的常见错误。

企业网站第二原则:专业性信息内容应该充分展现企业的专业特性。

对外介绍企业自身,最主要的目的是向外界介绍企业的业务范围、性质和实力,从而创造更多的商机。在这里包括:应该完整无误的表述企业的业务范围(产品、服务)及主次关系;应该齐备的介绍企业的地址、性质、联系方式;提供企业的年度报表将有助于浏览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方针和实力;如果是上市企业,提供企业的股票市值或者到专门财经网站的链接将有助于浏览者了解企业的实力。

如果提供行业内的信息服务,则这些信息服务应具备以下特性:

全面性:对所在行业的相关知识、信息的涵盖范围应该全面,尽管内容本身不必做得百分百全面;专业性:所提供的信息应该是专业的、有说服力的;时效性:所提供的信息必须至少是没有失效的,这保证了信息是有用的;独创性:具有原创性、独创性的内容更能引起得到重视和认可,有助于提升浏览者对企业本身的印象。

企业网站第三原则:实用性功能服务应该是切合实际需求且符合企业特点的。网站提供的功能服务必须保证质量,这包括:

每个服务必须有定义清晰的流程,每个步骤需要什么条件、产生什么结果、由谁来操作、如何实现等都应该是清晰无误的。

实现功能服务的程序必须是正确的、防错的、能够及时响应的、能够应付预想的同时请求服务数峰值的。

需要人工操作的功能服务应该设有常备人员和相应责权制度。

用户操作的每一个步骤(无论正确与否)完成后应该被提示当前处于什么状态。

服务成功递交以后的响应时间通常不应超过整个服务周期的10%。

当功能较多的时候应该清楚的定义相互之间的轻重关系,并在界面上和服务响应上加以体现。

层次性:

条理清晰的结构,表现为网站的板块划分的合理性,这里需要注意:

◎ 板块的划分应该有充分的依据并且是容易理解的。

◎ 不同板块的内容尽量做到没有交叉重复内容,共性较多的内容应尽量划分到同一板块。

◎ 在最表层尽量减少划分的板块数量,通常控制在4~6之间比较合适。

划分后的结构层次不宜过深,通常不超过5层为佳。

在安排层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用户操作,比较常用的信息内容、功能服务应该尽量放到更浅的层次以减少用户点击次数。

信息内容的获取和功能服务的过程都应该尽量将所需要进行的步骤控制在3~5步以内,不得不需要更多的步骤的时候应该有明确的提示。

一致性:

页面整体设计风格的一致性:整体页面布局和用图用色风格前后一致。

界面元素的命名的一致性:同样的元素应该用同样的命名;同类元素命名满足一致性,做到即使某个元素的表述不清楚也能从上下文推断其义。

功能一致性:完成同样的功能应该尽量使用同样的元素。

元素风格一致性:界面元素的美观风格、摆放位置在同一个界面和不同界面之间都应该是一致的。

精简性:

每个界面调出的时间应该在可以接受范围之内,当必须耗用较长的时间时应该有明确提示并最好有进度显示。

当不同的方式能够达到相同或近似的效果时,总是应该选取令客户访问或使用更简单快捷的方式(在开发资源差别可忽略的情况下),例如尽量减少客户端插件的使用。

命名应该是简洁的、定义清晰的、易明且不易相互混淆的;对于目标群体而言,尽量不使用较为生僻的词语,如果一定要,则应给出容易理解的解释。应该具有明确的导航条和网站地图提供快速导航操作。

错误或者无效的链接是界面设计的大忌之一。

主要的信息应该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常用的功能则应该放到容易操作的位置上。

针对目标群体的需要应充分考虑浏览器兼容性、字体兼容性和插件流行程度等。

对于专业的术语、复杂的操作等有直接的容易理解的帮助。

简单有效的个性化有助于增强界面的易操作性。

在风格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强交互操作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企业网站第四原则:艺术性网页创作本身已经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

网页创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称为“eye ball work”,要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再结合界面设计的相关原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这使得企业网站的设计应该满足:

遵循基本的图形设计原则,符合基本美学原理和排版原则。

对于主题和次要对象的处理符合排版原理。

全站的设计作为一个整体,应该具有整体的一致性。

整体视觉效果特点鲜明:

◎ 页面版式结构

◎ 用色

◎ 线条和构图

◎ 配图的精细、美观程度

◎ 元素风格

◎ 整体气氛表达

◎ 字体选用

整体设计风格同企业形象相符合,适于目标对象的特点。

企业网站第五原则:性能网站正常的访问性能

访问速度,取决于服务器接入方式和接入带宽、摆放地点、硬件性能和页面数据量、网络拥塞程度等多方因素。如果目标群体不止本地,则还应考虑地理因素造成的性能下降。

可容纳的最大同时请求数,取决于服务器性能、程序消耗资源和网络拥塞程度等因素。

稳定性:平均无错运行时间。

程序性能:

响应请求并运行得出结果的平均时间

错误的检测和拦截

扩展性

安全性:

关键数据的保护,例如用户数据等

功能服务的正常提供。

网站的防攻击能力

对异常灾害的恢复能力

企业网站第六原则:常维护更新网站的最大特点是它总是不断变化的

网站的不断更新是其具有生命力的源泉之一。对于三种类型网站而言,更新的重要性通常为基本信息型>多媒体广告型>电子商务型。网站更新指标包括:

信息维护频度

信息更新数量*质量/时间比

改版频度

影响维护的一个重要元素是网站界面和功能开发所选用的技术。

企业网站第七原则:发挥作用网站必须被访问和使用才有价值

再好的网站,如果没有人访问和使用也是毫无价值的。

域名设计是企业网站的重要元素:

域名应该尽量容易理解和记忆,并且尽量简短;当难以简短的时候,宁愿放弃无意义或者难以理解的字符数字组合而选用稍长一点的域名。域名设计应充分考虑目标群体的特点,例如如果要做到国际化,域名包含汉语拼音显然是不可取的。

域名应该尽量有意义并反映网站实质作用,一定要做到不可有歧义。应该出现在企业常备的名片、Catalog、信封里及企业的各种广告里。登陆搜索引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推广方法,在常用大型搜索引擎登录,设计更准确和全面的关键词,可以增加被正确检索的机会。■

股权结构设计原则范文第6篇

(一)什么是教学板书?

1. 板书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写在黑板上的文字或符号,是直观教学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2. 板书既是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又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板书的设计和书写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有的因板书过多而影响讲解时效;有的板书过于简略,只有原因、过程、结果、意义几个字,造成学生认知上一定的空白;还有的过于追求形式而使板书内容失真、遗漏。这些都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教师对板书的作用认识不够。

(二)教学板书有什么作用?

1. 可加深记忆。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们获得的全部信息中,视觉占 83% ,而听觉只占 11% ,视觉比听觉获得信息记忆的时间要长好几倍。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直观形象、灵活多样的板书,会给学生留下一目了然的视觉印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可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

板书是和教学语言是相辅相承的,在表达问题上,板书更清晰,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3. 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板书比语言具有直观性,有助于学生理解问题。

4. 能层次分明的揭示教学内容。

板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一节课的内容通过板书可以一目了然。

5. 能突出教学重点 , 解决教学难点。

板书可以在关键的地方圈圈点点,也可以在板书上用不同色彩的粉笔书写,可以把重点内容显示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6.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式优美、设计独特的板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板书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1. 揭示内容,体现结构和教学程序。

板书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辅助工具,它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揭示教学内容,体现教材结构。

2. 突出重点,强化记忆。

在板书上圈出重点内容,强化学生记忆。

3. 激发兴趣,引发思考。

好的板书常常会引起学生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有创意的板书,学生集中全部精力观看,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跟随着教师的板书展开学习和思考。

(四)教学板书有哪些类型?

教学板书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角度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种:

1. 根据位置和内容划分正板书、副板书。

2. 根据功能划分。

提问型板书、授课类板书

活动主题类板书、复习型板书

3. 根据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划分。

纲要式板书、表格式板书、问题探究式板书、图示式板书、知识网络式板书

二、教学板书设计应把握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板书必须遵循汉字的书写规律,做到写规范、准确。不倒插笔、不写自造简化字。板书内容不能因为疏忽而造成意思混乱或错误。

评析:在此案例板书中,教师通过板书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板书设计意图很好。而板书中出现的“香港岛”、“ 2100 万元”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忆《南京条约》内容时顺手写上去的,结果,板书就出现了不科学严谨的问题。

评析:此板书是七年级上第 18 课三国鼎立一课的教学板书,它显示了教材中三个子目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官渡之战下“曹操统一北方”的文字表述不够确切。官渡之战是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并没有完成北方的统一。

(二)概括性原则

上一篇:关于家的诗句范文下一篇:儿童节慰问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