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体制农业科技论文范文

2023-10-19

科技体制农业科技论文范文第1篇

农村生产发展、农业增产达效、农民增加收入,必须依靠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农技推广体系已明显不适应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及“一免三补”政策出台后,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步伐加快,严重冲击了农技推广体系,农技推广的职能不断弱化。在新形势下如何健全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做好农技推广工作,使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县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旧有农技推广体系已极不适应,改革势在必行。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我们推行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是根本。推动农业发展的根本措施在于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说到底在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离不开农技推广体系这一主要渠道,离不开农技推广工作者这一群体。只有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搭建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才能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文章-http:// 找范文,到]

2、旧体系存在的种种问题,逼迫我们推行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后,原有的农技推广体系普遍受到了冲击,就绥棱县而言,可以形容为“网破、线断、人散”。“网破”是指县、乡、村、屯四级农技服务网络不健全、不完善,只有县乡两级组织存在,且服务手段落后,机制不活,管理不畅,职能弱化;“线断”是指村屯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出现断层,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寥寥无几,即使有也没能发挥作用;“人散”是指从事农技推广的人员流失、队伍不稳、整体素质不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特别是乡镇机构改革后,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人员减少,多数乡镇只有一人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甚至有的乡镇一个人也没有。这样的农技推广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

3、农民群众盼科技的强烈愿望,要求我们推行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由于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支持,特别是“一免三补”政策的实施,广大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日益强烈。特别是,农业遭受严重病虫害后,农民对科技的企盼更加强烈。去年我县农业发生了大面积的稻瘟病和大豆菌核病,农民对科学种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科技、重科技、用科技的氛围进一步浓厚,强烈渴望有一支过硬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创新思维,拓宽思路,构建上下贯通、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四级农技推广网络。

1、优化县级,加强农技推广中心建设。一是提升规格。在原隶属关系不变的前提下,我们将县农技推广中心升格为正科级单位,核定编制37个(暂用24个),设主任1名,副主任3名。二是调整机构。撤销了原来内设的推广站、土肥站、经作站、水稻站和环保站,并把县农科所并入推广中心,组建了测试中心、植保站、科研所和综合办,并对其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三是竞聘上岗。根据县农技推广中心的机构设置和职能定位,科学设岗,以岗选人。通过公开考试、考核等办法对除县中心主任外的所有人员实行竞聘上岗,优化人员配置。我们要求县推广中心工作人员,必须先竞聘区域中心站职务,再竞聘测试中心主任、植保站站长、综合办主任和农科所所长,最后竞聘农技推广中心其他岗位。经过竞聘,县推广中心有12名人员充实到了区域中心站,实行三年一轮岗,有效解决了农技推广队伍长期存在的头重脚轻的弊病,强化了基层工作力量。对县中心其他人员除主任外全员竞聘上岗,签订三年聘用合同,实行死编活人,动态管理。对4名落聘人员,我们实行了待岗管理,只发基本工资,三年内单位有空岗,允许其参与竞聘,仍然落聘的三年后纳入人才交流中心管理。

2、整合乡级,跨乡镇建设区域中心站。我们把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的农技推广职能划出,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地理位置,建立了***3个农业技术推广区域中心站。其中,**区域中心站服务**镇、**乡和**乡,重点研究推广水稻生产技术;**区域中心站服务**乡、&&镇和&**镇,重点研究推广大豆、玉米生产技术;**区域中心站服务*(*(乡、**乡,重点研究推广瓜菜、特色作物等经济作物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区域中心站规格为副科级,站长由县中心副主任兼任。区域中心站的人、财、物、事四权收归县农技推广中心垂直领导,所在乡镇协管。区域中心站的建站费用全部由县里负责,现已购回3辆微型车,并拟为每个站建设200平方米的独立办公用房。区域中心站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按实际聘用的在职人数核定,此外县财政每年还为每个区域中心站增拨经费1万元。经费由县中心统一管理,实行报账制,由县中心在财政结算中心统一核算。在区域中心站的人员选用上,核定3个区域中心站编制24个,目前从乡镇财政开支人员符合条件的人员中选聘了15人,聘期3年,加上县派12人共27人。对落聘的原乡镇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人员,由乡镇政府重新安排工作,并取消相应的技术岗位待遇。

3、完善村屯,设立科技示范户和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我们根据屯型大小,在每个屯设2—3个科技示范户,在每个村都成立了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主要职能是协助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推广实用技术、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承担县乡两级试验示范任务,并监测本地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向区域中心站及时反馈信息。在科技示范户的确定上,我们通过电视公告、本人

申请、群众举荐、村委会把关,农业技术推广区域中心站考核的办法,将一批热爱农技推广工作、群众威望较高,特别是具有一定农业技术示范能力的种田能手确定为科技示范户。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示范户在本村选举,推出协会会长人选,通过考核审批后,发放聘任证书。

4、强化管理,建立健全与改革相配套的制度和机制。改革后的农技推广新体制,能否顺利运行,能否发挥作用,管理至关重要,核心是如何管好人的问题。在加强管理上,我们实行了“三制”。一是岗位责任制。制定出台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岗位责任制及考核办法》、《**县农技推广协会会长岗位责任制及考核办法》、《**县农技推广示范户岗位责任制及考核办法》,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干有目标,奖有抓手,罚有依据,切实做到了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激励人,以制度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二是工效挂钩制。对竞聘上岗人员实行津贴和奖金活发,将津贴的30%和奖金作为岗位活发津贴,按照目标考核情况兑现,打破了在工资分配制度上的“大锅饭”。考核不合格的津贴部分全部扣除,连续两年不合格的解除聘用合同,档案交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为便于考核、兑现奖惩,自去年12月份我们就将乡镇农技人员工资收由县中心统一发放。三是利益驱动制。采取调工资、给补助等措施,进行利益引导。农技推广人员的各项补贴,一定三年不变。对县中心下派到区域中心站的人员,每人向上浮动一级工资,高级职称的每月补助100元,中级职称的每月补助70元。对从乡镇竞聘上岗的区域站人员,每人向上浮动一级工资。屯科技示范户,可优先承包半垧机动地,村里每年给解决200元的科技示范补助资金。村农技推广协会会长,可优先承包一垧机动地,村里每年给解决400元的科技示范补助资金。

工作积极主动,群众反响良好,新体系的生机和活力已初步显现。

1、整合了资源,强化了基层工作力量。乡级农技推广人员理应是整个农技推广体系的中坚和骨干。但长期以来,优秀人才往往集中在县级以上单位,乡镇力量薄弱且分散。改革后,我们将县优秀农技推广人员充实到了乡镇区域中心站,增强了区域中心站的整体实力。从而,改变了原来优秀农技推广人员不接触基层,农民群众见不到高层次人才的现象。为解决学非所用问题,把同一类型的专业人才相对集中,增强了工作力量,原来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人员,现在都按其所长安排了工作岗位,使农技推广人员结构得到了优化组合。

2、完善了网络,农技推广队伍不断壮大。改革前,原有的村屯农技推广机构名存实亡,仅凭县中心工作人员和乡镇兼职工作者难以完成工作任务。例如,我县原农技推广中心和农科所加在一起只有63人,要服务全县10个乡镇、76个村、500个自然屯、4万多农户,简直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改革后,我县成立了76个村农技推广协会,发展了307户科技示范户。通过开展“菜单式点学”方式,对科技示范户进行了重点培训,然后通过他们结合自身的种植经验,向周边的农民传授这农业技术,说服力和可信度大大提高,农民乐于接受、易于接受,较好地解决了农技推广断层的问题。

3、激发了活力,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改革后,科技人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由于推行了新的工作机制,让每一名农技推广人员身上都有目标、有责任、有担子,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增强了主动服务意识。例如,在区域中心站办公车辆没有配备到位时,为了尽快深入下去,有的干部开自家的微型车下乡开展培训。各级农技推广中心不断学习先进农业技术,全力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药剂。今年,我县全面开展了测土配方试验,现已采土样4300多份,全部输入了微机,送到省里进行测试。农技推广人员还积极发挥示范引带作用,建设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业科技示范带,目前均已初具雏形。科技协会会长每人都承担3—5项新技术示范项目,这样对周围的人具有很强的可信性、可学性、可比性。

科技体制农业科技论文范文第2篇

1 科技管理的内涵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 (NRC) 在1987年的报告中将科技管理定义为:科技管理是一个包含了科技能力的规划、发展和执行, 并且用来规划和完成组织营运以及策略目标的跨科别领域。

科技管理的目的在于鼓励创新, 促进经济成长和增进全人类的利益。短期的科技管理包含品质改善程序、高效率的制程设计等, 长期的科技管理内容则包含了整体性、策略性的科技预测与规划。科技管理是一个整合了各种专业领域, 诸如科学、工程学、企业管理等跨领域的学科, 其影响组织的研发、设计、生产、营销、财务、人事以及信息等各个不同功能部门的活动, 包括组织的日常运作以及策略规划。科技管理将重心放在组织的策略目标上, 以解决管理系统中隐藏的缺点, 并改善组织的生产力, 增加管理效果和加强组织的竞争优势。

在国家与政府的层级中, 科技管理的重点在于, 公共政策必须适用于促进科技, 利用科技的变革来增进人民的福祉。科技管理主要研究科技对整体社会的影响, 特别是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方面的影响。

2 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科技管理体制, 是科技活动的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我国原有的科技体制在集中全国的科技资源方面曾有过一定的优势, 但仍存在着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现象, 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 包括科技管理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 科技资源的使用和监督等, 都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瓶颈。目前, 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源配置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科技资源配置中, 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2) 决策机制不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宏观调控能力不足, 科技管理体制官僚化, 科技和经济在国家层次上的决策机制中存在许多弊端;缺乏高层次的科技决策咨询、评估、监督机构, 不能就科技发展和科技体制的总体设计、战略重点提供政策建议与咨询意见。 (3) 自主创新不适应科研活动的特点。各创新主体适应制度变革的基础薄弱,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科研院所的运行机制还不适应科研活动多样化的特点。科技管理僵化, 人才活力难以激发, 无法适应科技创新的规律。

3 现行科技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现行科技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 科技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30%, 高新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0%。

(2)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科研开发力量过多, 美国企业的研究人员约占全国研究人员总数的80%, 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约占全国总量的65.1%, 而我国绝大多数研究人员在企业之外, 企业内应用研究仅占全国总量的约10%。

(3) 科技力量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独立科研机构的大量重复设置;科技人员难以流动, 难以进入企业和市场。

分析我国目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变迁造成。只有逐步探索、研究和解决好这些科技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走一条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管理之路, 我国的科技发展才会有一个更健康、稳定的发展基础。

4 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选择

当前, 政府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 把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工作, 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 启动重大科技专项。但由于传统的体制机制制约了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挥与提升, 这些投入未必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只有深化改革,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我国经济才能走上依靠科技自主创新促进发展的良性轨道。为此, 笔者就改革和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提出以下三大路径选择。

(1) 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

一是梳理各部门科技管理职能, 归并整合, 防止交叉。二是完善与强化宏观科技协调机制。建议加强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科技政策和重大科技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等方面更多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国家科技行政部门可作为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 负责协调相关各部门贯彻科教领导小组的决策。

(2) 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

一是与科技相关的政府部门主要负责立项决策与项目验收, 不再直接分配项目。二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国家科技基金委员会, 将原有的科技攻关、重大专项等科技计划一并纳入国家科技基金委员会管理。国家科技基金委员会统筹负责各类科技项目的分配与实施, 实行信息公开、程序公开、阳光操作, 接受相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三是建立独立的国家科技项目监督评估委员会, 由科技、产业、政府等方面相关人士组成, 对项目的决策、执行过程进行监督, 对项目的科技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进行评估。

(3) 整合创新资源, 构建结构合理的科技管理体系。

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 从其核心内容来讲, 主要是设定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如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理清政府、市场和科技创新主体的定位与功能, 整合创新资源, 形成创新价值链。在创新科技管理体制中, 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 确立政府与市场在科技发展中的职能界限, 通过立法维护科学技术活动的正常秩序, 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引导科技发展方向及社会资源配置, 确立国家在重大平台技术、共性技术、公共技术领域的供给作用, 确立国家宏观科技管理制度, 规范科研机构体系。建立起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合作、联系紧密的创新体系, 构建具有灵活的、可调整的科技宏观管理体系。

摘要:科技管理包含了科技能力的规划、发展和执行, 是对整个社会科学技术活动进行的有效调节与控制, 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关系到科技工作全局, 关系到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本文从诠释科技管理的内涵出发, 分析了当前科技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管理体系。

关键词:科技管理,体制创新,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 梁建伟, 马文建.管理绩效与科技管理创新[J].2006.

[2] 张克军.科技管理创新的思考[J].2005.

科技体制农业科技论文范文第3篇

“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创新, 核心内涵是解放生产力, 强调以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 激发微观主体创新、创业、创造的潜能, 构建、塑造和强化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2]。基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科技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 就是建立从试验研究、中试到生产无缝对接的创新链条, 通过技术供给刺激成果转化, 成果转化反过来倒逼技术需求, 提高科技贡献率, 实现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良性循环, 以科技创新推动全面创新。科技创新是创新的制高点, 是全面创新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核心的创新, 也是最困难、最具挑战的创新。

一、嘉兴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分析及科技体制机制现状

嘉兴正在全力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浙江省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创建工作;以“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民生科技发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推出“1+X”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着力优化创业创新环境, 着力强化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充分发挥嘉兴作为浙江省科技创新副中心以及沪嘉杭G60科创走廊重要枢纽的优势, 力争将嘉兴打造为配套“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副中心城市之一。

嘉兴实施的供给侧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极大激发了创业创新活力。但在科技创新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障碍, 主要表现为: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 产学研用结合的机制尚未系统确立;科技投入与成果产出不对称, 科技评价机制不科学, 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建设薄弱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嘉兴科技创新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力的提升。因此, 研讨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加速技术研发侧—成果转化侧—技术需求侧之间的良性互动, 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对把嘉兴建设成为国际化品质的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具有重要助益。

二、完善符合嘉兴科技发展实际的科技管理制度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嘉兴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按照“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助推”的总体思路进行, 通过打破创新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 加快科技创新市场化步伐, 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决定性作用, 形成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格局,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第一, 发挥市场配置在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机制, 促进技术创新要素跟着市场、需求、企业走。引导企业加大创新科技投入, 吸引创新人才, 完善科技管理制度。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或上下游企业, 协同攻关科研项目。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3]。

第二, 加强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引导科研项目、科技人才、创新型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科创型企业独立或联合科研院校建立研发机构, 推进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建设。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力度,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第三, 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强化政府部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着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创新环境。推动科技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 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健全科技创新配套政策, 形成分工合理、联系密切、运转高效的创新制度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工作。健全科技奖励制度, 形成政府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科技奖励制度。

三、构建多元化的科技金融体系

构建多元化的科技金融体系, 充分整合科技金融的各种要素, 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 调和科技金融中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强化政府在科技金融发展中的引导作用, 形成以市场主导的科技金融运行模式。第一, 促进科技金融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构建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金和外资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多元科技投入体系[4]。切实增加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确保市科技资金逐年增长;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科技资金投向嘉兴。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 鼓励企业提高研发费用, 使企业成为研发投入主体。第二, 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大力拓展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资本市场等各类资金投向科技创新的途径。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和科技产业化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支持科技企业上市, 搭建企业股权交易平台, 满足成长性科技企业直接融资需求。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 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向科技创新。第三, 促进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积极推动科技金融市场建设。成立科技创业种子基金, 充分吸纳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社会资本。健全主板、中小板、新三板、创业板等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完善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的融资功能。此外, 还应完善风险投资;建立健全科技信用担保体系;强化科技、信息、知识产权服务、产权交易、资产评估和法律咨询等各类专业机构的作用;突破金融—科技—产业之间的藩篱, 无缝对接科技与金融。

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适应科技体制机制供给侧改革的需要, 完善区域创新平台、建设重大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提升企业孵化平台水平和搭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提升嘉兴科技创新能力。第一, 完善区域创新平台。按照资源集聚、特色明显、功能分区、错位发展的原则, 发展好以嘉兴国际商务区、嘉兴科技城、浙江科技孵化城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带。高水平推进省级高新区建设, 全力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大力发展国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机电元件产业园等园区, 形成集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于一体的产业创新基地。第二, 建设重大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加快大院名校创新平台建设, 鼓励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优质创新资源入驻嘉兴, 设立研发机构和创新载体。利用好已有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等综合创新平台, 加大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教育培训和成果转化力度, 充分发挥平台的集附性和基础性功能。推进区域性行业创新平台建设, 建设一批行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第三, 提升企业孵化平台水平。加快企业孵化器建设, 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科技企业孵化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孵化平台的配套政策, 不断提高孵化平台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积极创建省级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平台, 使企业孵化平台成为引领创业、转化成果、吸纳就业、培育产业的主阵地。第四, 搭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资源, 加快建设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对行业技术中心、区域研发中心、信息中心、培训中心等服务机构的培育发展。完善公共服务平台运作的体制机制, 推进政府公共服务与市场驱动紧密结合, 完善智库服务提供, 技术经纪人支持, 科技金融引进等功能的创新资源服务平台建设, 提高平台运行质量[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营造了新环境, 提供了新机遇, 只要敢于涉险滩, 从科技管理制度的改革完善, 多元化的科技金融体系构建, 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等多维度推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那么嘉兴目前实施的创新驱动战略就能落到实处、行稳致远。

摘要:通过分析嘉兴科技体制机制现状, 探究科技体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 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加速技术研发侧—成果转化侧—技术需求侧之间的良性互动, 通过完善符合嘉兴科技发展实际的科技管理制度, 构建多元化的科技金融体系,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推动嘉兴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 新华社北京2016年1月26日电.

[2] 张旭, 郭菊娥, 郝凯冰.高等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推动创新创业发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 :26.

[3] 周国辉.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J].今日科技, 2015 (03) :2-6.

[4] 翟优子;翟书斌.郑州市科技金融发展对策研究[J].征信, 2018 (04) :86.

科技体制农业科技论文范文第4篇

1 高校进行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1.1 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创新能力是指对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和物化的能力, 科技成果是知识被物化的结果。高校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的主要场所, 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实验研究本身是一门相对独立有着自身体系和规律的学科,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验教学, 忽视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情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对创新人才需求, 实验教学学到的东西与理论教学相比更加直观、深刻, 可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和科技创新等综合能力, 因此确立实验教学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是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首要问题。

1.2 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但科学的思想、观念、精神在我国根基深。大学时代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高校实验本身就是一个科学训练过程, 首先要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从事科研工作的思想、方法和技能, 在教师引导和启发下, 使学生用缜密的思维方式, 规范操作, 如实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和结论;也形成了他们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品格;鼓励他们努力获取新发现, 思考新问题, 提出新见解, 勇于创新和开拓, 使其科研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和升华。故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好的科学作风、专业素质、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2 高校实验教学体系中的问题和弊端

2.1 我国高校的发展史形成了实验教学体制建设水平薄弱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奋进史, 从一个一穷二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发展成为今天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走过漫长曲折的道路, 我国高等教育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的曲折过程, 从高校发展历史来看, 实验教学始终不受重视, 至今高校轻视实验教学的问题依然存在, 这有着主观和客观原因。建国之初, 国家百废待兴, 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不可能对高校的实验设施进行过多投入和更新, 但祖国建设有急需科技人才。因此, 高校教学过分依靠理论教学, 课程设置大部分以理论课为主干, 实验课成为理论课的附属就成为必然, 实验教学只能围绕加深理论课的理解和掌握开展, 这个传统深深影响和制约了高校实验教学体制形成、发展和运行。

2.2 实验教学运行体系存在弊端

目前实验教学缺乏整体统筹安排, 各科理论课程都设置自己的实验课, 实验内容缺乏相互联系与协调, 存在实验内容重复、脱节、遗漏、不系统情况;实验教材较为滞后, 实验教学形式单一, 实验名称、原理、使用仪器及材料、实验步骤一目了然, 学生只须按步操作, 不用查资料、思考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不到培养, 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严重影响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和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实验教学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体制建设的设想

3.1 改革实验教学体系

传统的实验教学缺少整体性, 必须对实验教学进行总体设计, 把几年的实验教学作为整体来考虑, 把实验课当作由浅入深具有内在联系的独立体系对待。实验内容应层次多样、体系合理, 可把实验分为必做的基本实验、选做的验证性实验、教师指点进行的综合研究性实验和学生自行设计的开放型实验。把打基础和上层次结合起来, 必做的基本实验和选做的验证性实验能使学生掌握所在专业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巩固和深化理论教学的所学知识;综合研究性实验和学生自行设计的开放型实验要重视学生个性培养, 独立查阅资料, 确定方案, 树立敢于质疑, 破除对权威的迷信, 允许失败, 培养他们创新精神。

3.2 制定严格的实验教学考核制度

高校应提高实验成绩在学生总成绩中的权重使学生对实验课足够重视, 实行单独严格的考核制度。具体要求可分为基本实验、综合实验技能和实验报告的考核;基本实验考核即着重检查平时实验动手能力的训练结果, 考察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综合实验技能的考核, 重点检查学生确定实验方案及合理选用材料、仪器等解决实际问题和科技创新能力;实验报告考核学生的总结书写能力, 力求实验报告专业规范。

3.3 将实验教学的部分内容纳入教师的科研工作, 加强科技创新体制建设

高校必须很抓实验师资队伍建设, 把具有师德良好、科研创新能力和责任心强教师充实到实验教学特别是综合研究性和自行设计的开放型实验教学队伍中去。发挥这些教师的能动性, 允许这些教师把自己的研究方向适当的加到综合性和开放性试验中, 纳入到科技创新体制中去, 这就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增强教师积极性和教学针对性, 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的科技创新得以充分利用, 也为今后教师选择学生进行毕业专题和继续深造做专业准备。

3.4 加强实验室及专业技术队伍建设, 保障实验教学体系的运行

实验室是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基础和保障, 实验仪器设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硬性条件, 由于各学科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 仪器设备老化和更新的不断速度加快, 因此要达到实验教学目标, 高校应加强实验室的投入和管理, 必须有强有力的仪器设备, 养护与采购体系作保障, 需要一批责任心强, 兢兢业业, 尽职尽责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 提高他们的地位和待遇, 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才能使实验教学体系在低成本、高效率的轨道上运行。

4 结语

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 就业压力加大, 对高等教育质量要求愈来愈高, 国家应重视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面向市场经济主战场, 才能培养出为祖国建设所需所用人才。

摘要: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高校的传统实验教学体制已不能适应新世纪高校发展和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本文阐述了实验教学重要性和高校实验教学存在问题和弊端以及改革实验教学体制的对策, 为高校培养学生科技与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体制高效运行提供依据。

科技体制农业科技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的农业改革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即充分地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将成为我国未来农业改革的新路径。本文在此基础上,围绕着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为我国未来农业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提议。未来我国农业改革重点在于如何更充分地发挥市场的作用,让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配置更好地由市场来决定,同时限制政府过多的职能,让其在最基本职能上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农业发展;农业改革;市场;政府

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关系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是整个经济体系的基础,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结构的变化,现在农业发展中遇到了许多瓶颈性的制约,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一次把农业发展放到了重要的地位,预示着我国的农业改革将会出现全新的局面。本文在解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更深层次的制约因素,对我国未来数年农业改革的思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农村逐步放弃了原有的集体生产方式,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这之后的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业出现了一段高速增长时期,这一时期农业产出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各项建设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这一时期持续了不到十年。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农业进入了缓慢发展阶段,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速度与工业相比差距越拉越大。而最近几年我国农业又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我国今后农业改革的方向和举措。

(一)“后刘易斯时代”即将来临

劳动力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判断一国经济形势首先要对其劳动力的结构做出基本判断。我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这一过程已经持续了30多年,我们现在离“刘易斯拐点”越来越近,即将进入劳动力普遍短缺的“后刘易斯时代”。虽然,国内经济学界对我国是否跨过“刘易斯拐点”进入“后刘易斯时代”有着不同的判断,但是从近期我国的统计数据出发,可以判断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刘易斯拐点”即将来临,或者说我国的劳动力已经进入了“刘易斯转折时期”。做出这种判断主要依据有两个:一个就是从2006年开始出现的普遍的“用工荒”,一开始这种用工荒出现在珠三角地区,最近则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整个东部相对发达地区都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用工荒。虽然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用工荒”有所缓解,但是随着2009年我国成功走出危机,我国出现了比2008年之前更为严重的“用工荒”;另一个就是我国从2006年起持续多年的高通胀,如果扣除货币发行因素,我国最近几年持续的高通胀恰恰说明了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对全国农民工工资的调查数据,1995年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只有400多元,到2005年上涨到861元,用了十年时间翻了一番。而到了2010年农民工的平均工资达到了1690元,只用了五年时间就翻了一番(蔡昉,2007)。而在这一时期其他商品的价格并没有出现如此幅度的上涨,可见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在不断地提高。当然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真正的“刘易斯拐点”还没有到来,农村仍有相当多的剩余劳动力,但是由于制度因素的制约,这些劳动力暂时得不到释放。“用工荒”和持续的高通胀则正是制度因素造成的,如果继续进行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则农村的劳动力会得到进一步的释放。这种判断也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我国农村现有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减少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使“刘易斯拐点”还未到来,但我们现在可以说已经处在了“刘易斯转折时期”,劳动力全面短缺的“后刘易斯时代”也不会太远。

(二)我国农地撂荒现象严重

与农村劳动力全面短缺的“后刘易斯时代”相伴随的是我国严重的农地撂荒现象。我国农地撂荒现象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出现,最近几年呈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据统计,我国耕地面积总共18.26亿亩,从2000年开始到2007年平均每年撂荒耕地达0.265亿亩,而且耕地面积连续六年持续下降。2007年后虽然在国家相应政策的鼓励下某些耕地得到了复垦,但就全国而言总体撂荒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农地撂荒原因众多,最重要的是“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业转移到工业和第三产业;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农业收入过低造成的,从事农业收入远远低于进城务工的收入,所以农民务农的积极性很难得到调动,土地撂荒是必然的现象。

(三)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仍然很低

农业生产现代化是现代农业最重要的标志,其中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和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则是农业生产现代化的两个重要指标。当前,就全国范围来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仍然较低,且各地区之间的分布并不均衡,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和新疆的国营农场机械化耕作水平相对较高,而在其他大多数地区则仍然处于机械化程度很低的水平,有的地区甚至还处于精耕细作的手工耕作生产状态。而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则更是集中在少数地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低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竞争力,我国现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生产将面临着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产品的竞争,现有的农业竞争力必然受到来自国外更高生产力的冲击。在当前农村人口锐减的情况下,农业机械化替代人工劳动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不但生产过程中需要提高机械化水平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而且劳动力成本上升也为机械代替劳动提供了可能。但是,在我国却出现了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我国农村劳动力日趋减少,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却不见提高,农民宁愿将土地撂荒,也不愿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四)农业相关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落后

不但农业生产本身处于相对落后的传统农业阶段,而且与农业相关的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也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不发达,许多农产品没有经深加工就直接流入市场,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导致利润增值空间狭小。即使某些产品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但其加工程度也不深,附加值仍然不高。另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农产品及其相关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通,农产品从农户到市场需经过的流通环节过多,农民在流通环节受到严重的盘剥,结果是城市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而同时农民收入却提高缓慢。此外,还有一个表现就是与农业生产相配套的服务业发展滞后,虽然面向生产的相关服务业发展已经比较完善,但是面向市场的农产品相关服务业却非常滞后,结果造成农业生产不能完全与市场需求对接,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市场价值不能充分实现。

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业改革基本精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十六个方面为我国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指出了方向,其中针对农业和农村发展中所遇到的制约瓶颈,《决定》的第六部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从四个方面为我国将来农村和农业改革勾勒出蓝图。除了第六部分之外,《决定》的其他部分也在字里行间为未来我国的农业体制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改革思路。

《决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全新的提法为我国未来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改革也必须遵从这条规律。所以我国未来农村与农业改革必须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和市场竞争原则进行配置;政府的职责和主要作用是保持主要农产品供求的基本平衡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弥补市场失灵,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再就是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三、深化我国农业体制改革的方向与举措

我国农业改革具体可以从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完善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放权给市场,让市场真正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要约束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行为,把政府伸长的手缩回来,把政府没做到的事做到位,既要减少政府的过度干预又要克服政府监管缺位。

(一)深化农村市场化改革,完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

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未来改革的方向,也为未来农业改革提供了最好的指导和全新的思路。市场巨大的力量早已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所证实,也被我国市场化改革35年的成就所证明,在此无需过多说明。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功能,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才是我们所要考虑的问题,这才是我国农业改革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议题。

1.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在主要农产品保护价的基础上发挥市场对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农民的生产行为,既要保证农业稳产增产又要保证农民稳收增收。同时,要建立农业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自由流动,破除各种双向的市场壁垒,破除各种因户籍或者所有制而人为造成的市场分割,既要促进农村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向城市流动,也要鼓励城市工商业资本和各类人才向农业生产流动。同时,要给予市场在要素定价上的决定权,做到同等要素同等价格,要让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其价值,而不能因其身份或所有制性质而受到不同的待遇,获得不同的价值。

2.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市场的力量来自市场主体活力的迸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就是要建立多元、平等的市场主体,激发各个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在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的同时,要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其他农业经营方式的发展,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多元化。鼓励各种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市场上公平竞争,通过市场竞争由市场选择出最有利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即通过市场力量选择最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经营模式。建立、健全各种市场主体的进入与退出机制,尊重市场优胜劣汰的选择权,对于那些不适应市场要求、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要通过市场自然淘汰,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应做好相应社保工作,而不应干预市场对经营主体的选择,更不应先入为主的确定某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或者确定某种生产经营主体。同时还要适时引导和鼓励城市工商企业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发展农业生产,一方面为农业生产引入全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另一方面扩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加速农产品流转速度,进一步增加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3.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和自由权利,并保障这些权利充分实施。“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对产权保护的要求,这一要求要在农业改革中得到完全落实。产权的严格保护和自由流转是市场力量得以发挥的前提,也是激励人们生产积极性的必要条件,没有产权一切经济活动无从谈起。一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农地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这不但是激励农民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举措,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而在所有产权中,农地产权的确定与自由流转最为核心、最为关键,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所以确定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并让其在土地市场上自由流动将成为下一步农业改革的重中之重。农地的确权和流转已经在四川、安徽等地试行,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基本上是成功的。在未来的改革过程中应该将之前成功的经验向全国推广,加快对农村土地的确权和流转市场的建立,让土地这一农业生产最根本的要素充分流动起来,让这一要素集约到最具生产力的生产者手中,让这一要素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创造最多的社会财富。二是在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同时,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自由权利,不受身份地位的约束,让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也能够自由流动起来、迸发其活力。现在约束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主要是与社会福利和生产资料分配相挂钩的户籍制度,这一户籍制度违背了市场竞争的最基本原则--公平原则,同样的劳动力在相同的市场中却不能以相同的条件进行竞争。户籍制度人为地增加了某些人的竞争成本,这实际上也是在人为地保护落后。竞争的不公平不单单影响到社会公平正义,同时也影响到了经济运行的效率,某些高效率的生产要素由于竞争能力受到人为的抑制而得不到最充分的利用,这就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损失;而同时,许多低效率的要素由于受到了人为的保护而不能被市场所淘汰,耗费较多的资源却只能发挥较小的效力,这又成为了社会的一种损失。可见,加快户籍改革,给予农民更多的自由已经势在必行。要使得户籍与生产资料分配和社会福利分配相脱钩,砍掉户籍身份背后的利益链条,使得户籍单纯的成为一个人的身份代表。加快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的流动,除了极个别特大城市实行人口规模控制外,可以放开其他中小城市和城镇人口落户的限制。同时,对劳动力的双向流动不应给予过多限制,在土地产权确定清晰的条件下完全可以放开劳动力的双向流动,让农民有更多机会进入城市工作,也不限制市民进入农村从事农业生产。

4.扩大农业对外开放,让资源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得到配置。进一步扩展农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一方面要“请进来”,允许外资进入农业生产领域以及相关服务领域,特别是引导外资投向现代农业生产领域。不但要允许外资进入农业加工、销售、物流领域,也要允许外资进入农业基本生产领域,以充分利用国外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经营管理经验。在保障国内土地产权和基本用途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外资本和技术,进一步解放我们的生产要素,全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还要“走出去”,参与国际农产品的竞争。农产品地域特点明显,这天然的形成了农产品之间的比较优势,各地应该完全可以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比较优势农产品,鼓励该种产品出口,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更广阔市场中实现更高的价值。

(二)政府回归其基本功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农业改革肯定离不开政府的作用,但是政府发挥其作用要受到边界的约束,不能把手伸得太长、伸得太广。政府应发挥其最基本的功能,把那些本可以由市场完成的事情交还给市场,把自身最基本的功能扎扎实实做到位,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

1.政府应该回归其基本功能,做好“三基”工作,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完善农村基本人才培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包括水利、道路、管网在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具有典型的正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的性质,市场很难提供这些基础设施的供给,只能由政府来供给。现在除了水利工程和道路交通等关系生产的最基本基础设施外,下一步重点应该加强农村各种通信网络建设,特别是Internet网络建设,要让每户农民都能在家中使用Internet网络主动获取信息,与其引导农民生产,不如给农民以更多的信息,让农民自己选择最有利的生产方式、获利最大的产品、最便捷高效的销售渠道。

对于农民和农业生产所需的各项服务,我们也要按照市场和政府分工的原则,分级分类采取不同措施。对于具有全局性的和正外部性的公共服务仍需要由政府提供,比如基本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检验检疫与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气候等与生产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的预测预报以及农村的基本医疗服务等,这些服务关系整个农业生产的全局,不仅仅有利于某个农户而且有利于整个农业生产,应由政府来提供。而对于与农产品生产经营相关的市场需求的信息、流通方式的改进、运销环节的节约则应完全交给市场提供,可以鼓励成立专业的信息咨询公司、专业的农产品物流公司、农民经纪人、以及农村的龙头企业提供上述服务。

教育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办好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和女童的义务教育应该是地方政府必须办好的事情。此外,健全农民的职业教育、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的基础实用人才,这些也是政府需做好的。

2.调节主要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农业经营所承担的风险也相对较大,主要农产品产量波动也较大,这种高风险一方面影响到农民收入的稳定,另一方面则给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威胁。所以政府应该在调节农产品市场供需平衡、平抑粮食产量波动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其作用。一方面政府通过最低保护价收购主要农产品,保证农民在丰年增产也增收。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价格弹性非常小,这决定了在丰收年份其价格下降幅度要大于增产幅度,而在歉收年份其价格上涨幅度要大于减产幅度。农产品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农产品收成的小幅波动就会引起粮价和农民收入大幅度的波动,为了抑制这种波动,政府应该通过主要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来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保障其在丰收年份收入不降低。同时,完善主要农产品国家储备制度,健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储备粮调节市场供给,保证主要农产品供给的相对稳定,从而保证市场预期的相对稳定,进而保证整个价格体系的相对稳定,以此来促进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

3.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与保险体系,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农村现代金融制度。要逐步放宽农村金融的准入门槛,建立起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政策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现代农业的金融支持,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投向农业生产。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惠农的领域,加大政策性金融对现代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支持。鼓励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保险分散机制,把农民因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风险降到最低。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在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同时,建立新的信贷担保机制,让农民更多的财产可以承担质押、抵押、担保的功能,扩大农民可担保的范围。

未来一段时期的农业改革,要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更好发挥作用这一总体思路进行。要让市场发挥其决定性作用,赋予农民更明确的产权和自由,放开竞争让市场主体更加多元化,最终还是要让市场在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价格形成过程中发挥其决定性作用。要限制政府的功能,让政府在其最基本功能上更好地发挥作用,让政府在市场不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发挥其作用,保障“三基”建设,保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蔡昉,杨涛,黄益平.中国是否跨越了刘易斯拐点[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蔡昉.刘易斯转折点后的农业发展政策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8,(8).

[4]蔡昉.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挑战[J].中国社会科学,2007,(3).

[5]蔡昉.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M].北京: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陈明鹤.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家庭农场[J].农村经济,2013,(12).

[7]陈明鹤.土地流转与家庭农场关系探讨——以辽宁省为例[J].党政干部学刊,2013,(8).

[8]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卢锋.中国农民工工资走势:1979-2010[J].中国社会科学,2012,(7).

[10]孟奎.我国农业转型所处阶段、面临问题与对策思考[J].商业时代,2013,(19).

[11]王裕雄,林岗.刘易斯拐点时期的中国农业:特征与对策[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12).

[12]杨永华.“后刘易斯时代的经济发展”[J].学术月刊,2012,(1).

[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魏亚男

科技体制农业科技论文范文第6篇

我国政府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100万。这是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6月4日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宣布的。

邓小平在这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形势,阐述了我国的对外政策,论证了人民解放军实行改革体制、精简整编的根据和意义。

邓小平指出,世界战争的危险是存在的。由于两个超级大国正在进行军备竞赛,战争因素还会发展。但是,人民是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将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中国政府始终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全世界维护和平力量进一步发展。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邓小平强调,中国要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需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也正在努力创造和维护这个和平环境。经济建设是我们的大局,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

中国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100万,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有力量、有信心的表现。它表明,拥有10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愿意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参加军委扩大会议的陆海空三军高级干部,坚决拥护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他们一致表示,要服从大局,在大局下行动。他们坚信,人民解放军有决心、有能力保卫祖国安全、保卫四化建设。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决定:军队减少100万员额的方案,将在今后两年内有秩序、有步骤地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已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协助军队完成这一任务。

——1985年6月11日《人民日报》

延伸记忆

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简称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农村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改革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扩大市场调节,使农业生产适应市场需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一步把农村经济搞活。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厦漳泉三角洲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上一篇:房地产抵押风险论文范文下一篇:金融推动金融改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