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问题及策略范文

2023-09-16

青少年心理问题及策略范文第1篇

1逆反型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

1.1 对 父母不满 ,缺乏最为基本的尊重与认可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学生,随着心智的不断成熟,会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对于自由的渴望不断加深也就使得对于父母的管教束缚感到强烈的不满, 从内心深处对父母的教导感到厌倦,渴望逃脱。无论是来自于父母的贴心呵护,还是偶尔严厉的批评都会使得其感到不耐烦,觉得父母不了解自己,对父母的态度也逐渐转冷,通过顶撞父母、绝食、离家出走等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不满。

1.2 情 绪易冲动 ,对于学习的热情不断降低

叛逆性重的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导往往存在着抵触的心理,认为老师的教导与言语反复啰嗦,缺乏实际价值,缺乏创新精神,认为与老师无法进行很好地交流沟通,存在着代沟。在课堂上对于老师的讲授与教育,无论是书本知识还是基本行为规范都缺乏学习的热情与认可度,对于老师所布置的作业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轻者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下滑,更有甚者,逃学,在课堂上捣乱,影响了整个班级甚至校园的教学环境。

1.3 存在着强烈的不满情绪

认为家庭与学校不再是自己所希望的生活环境,而丧失对二者的归属感,但由于自身阅历的不足,因此对于社会缺乏深刻真实有效的认识,进而对父母,老师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言语与行为都对其造成伤害,并且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

2逆反型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与所学知识的不断丰富,青少年的思维与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但是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青少年的能力还存着明显的不足。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第一次以自己的眼光来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对于社会的美好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向往,但当出现挫折时其较低的解决能力又使得其遭受打击,因此,其独立性的不断发展带来其自身能力未能持续发展后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使得青少年虽然不再一味地听从父母、老师的教导,尝试自己的想法时的叛逆带来了对父母、老师的伤害,也同时造成了对自己的伤害。

家长与老师对学生的交流沟通不够,进而难以理解学生的想法。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自然是其能够健康成长,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就,却也怕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误入歧途,因此对其的管制不会有丝毫地松懈,造成了对孩子的束缚较大,使得孩子产生叛逆心。同时,父母对孩子的全方位照顾,事事关心,使得孩子对独立自由的渴望进一步加剧,造成了二者的矛盾难以解决。就目前的教育系统来说, 由于缺乏对这些方面的发展与研讨使得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麻烦, 进而使得原本敏感的孩子叛逆心日益加深。

受网络技术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青少年有着更多的机会接触网络游戏以及一系列娱乐项目。固然,这些技术的发展给青少年带来了一些成长的益处, 但是由于青少年的自制力较弱,且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重,也就极易陷入到对这些娱乐项目的过度依赖之中。无论是电视电脑上的电影情节模仿还是对网络游戏迷恋都会使得青少年的叛逆心不断加深。

3逆反型学困生心理的诊断方法

通过侧面了解的方式来实现父母、老师对青少年的了解,使得了解加深了,进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通过心理测试的方式来避免青少年对于父母、老师的抗拒,也能够更加准确地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解, 其主要形式可以是问卷调查、实践游戏以及自由绘画等。

多方法试探。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如若处于叛逆期,其敏感性较强,且单纯地使用一种测试方法难以达到需要的测试的目的,因此需要结合不同的青少年实际状况以及开展测试的环境进行对测试方法的组合运用。

4逆反型学困生的导学策略

孩子的叛逆大部分都来源于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要消除学生叛逆心理的离不开教师的努力,但是,叛逆学生的特殊心理决定了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教育者不仅要付出全部的真情,更需要教育者的智慧。

4.1 导学原则

通过良好的态度进行交流,通过智慧解决矛盾。由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往往易冲动,爱顶撞,因此老师在对其进行教育指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自身的情绪,不能“硬碰硬”,因为在学生潜意识中会对老师的话产生抵触情绪, 老师应当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话进行处理,使得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对老师的话进行肯定,进而对其的改正提供指导的措施。

注重于对做人品德培养,其次才是学习成绩的提高。由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其敏感度强、对于教导存在着抵抗情绪,因此在对其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需要着重强调于对教导方式的采取与运用,要使得教导的方式既能实现对青少年的帮助,也能使得学生更易接受。使得处于叛逆期青少年懂得做人的道理为主,进而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实现其自主学习。

学校与家庭之间需要交流合作, 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这就需要学校与家庭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有着同样的教育观念,形成统一强大的教育体系。加强交流与合作, 为叛逆期的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加切实可行的帮助关心方案。

4.2 导 学策略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如若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频繁,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导认同度也就会提高,其逆反情绪也就会相应的降低, 进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发展教育。相反,如若,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对于老师的认同度不够,学生的逆反情绪就会强烈, 老师对其的教导成果也就难以取得显著的成效。因此,老师对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对于学生的了解程度也要进一步加深,进而构建出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学习成长。

积极鼓励,降低学生的逆反心。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鼓励,叛逆期的青少年也不例外。因此,老师在进行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需要对其的优点,长处,进步提出及时有效的鼓励,巩固其发展的自信心,避免学生产生不满情绪。多采用正面鼓励的形式,同时对于逆反心较重的学生加大关注,对其的进步之处,过人之处报以充分的肯定,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被认可的喜悦,避免呵斥与训责,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的逆反心。

消除学生对老师的反感。青少年由于对个性的追求,对自由独立的渴望,会使得对父母、老师的建议与教导表现的不在乎,倘若,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无法对其提供关心与帮助而是一味地责备,将会使得学生的逆反心加深,产生难以消除的隔阂,因此,老师应当努力地走进学生,消除学生对其的反感。

5结 语

青少年的叛逆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 任何一种消除学生叛逆心理的方式都少不了教育者对学生生的一份执着的爱, 如若家庭与学校交流合作, 将会创造出更好地环境使得其更好地度过这一时期, 相反不合理的方式方法将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加剧,造成更大的矛盾。我相信只要我们教育者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真情,深入逆反型学困生的实际,全面了解他们学困的原因,并因材施教,这些学生定能淌过“逆反”这条河流,走上正常学习的道路。

摘要:目前在我国,青少年叛逆已然成为造成家庭矛盾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其普遍出现的原因,我们能够发现这是由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确实所导致的,因此,想要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来给青少年提供更好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到由于叛逆学生的特殊性,所以在对其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方法的选择,使得学生能够切实地感受到来自家庭与学校的温暖,家长与老师对其的认可。在进行这样的工作时,老师作为教育者对学生的帮助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合格的老师不应当仅仅是拥有着丰富渊博的知识储备,同时也应当给予学生温暖与贴切的帮助,通过不断地付出来得到学生的认同,进而实现叛逆学生的改观。

青少年心理问题及策略范文第2篇

1 青少年心理反泄的原因

共性因素。从生理学角度看,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性腺功能显现, 性激素逐步开始分泌, 会增强下丘脑的兴奋, 使得下丘脑的神经表现出兴奋亢进的趋势, 这就与大脑皮质调控能力产生了矛盾是大脑皮质与皮下中枢暂时失去平衡。在这种状况下, 青少年的情绪容易激动, 感情不能自控, 心里受挫。另外, 现代青少年的成人感强, 他们强烈希望摆脱成年人的监控束缚, 成为自立的人。但是由于他们缺乏实际生活锻炼, 其主张往往不被教师、家长认同, 其行为得不到长辈的尊重, 从而产生压抑感, 一旦条件具备便发生反泄。

个性因素。每个青少年的气质、性格等心理特点都不同。虽然各种气质类型和性格特点的青少年都有心理反泄的可能, 但是据有关资料分析表明:胆汁质和抑郁质的青少年易于发生心理反泄。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或者个性缺陷而不能满足需要也容易引起心理受挫而反泄。

环境因素。指外部环境的限制、变化, 或干扰阻碍致使目的无法实现, 需要无法满足而产生心理反泄。

青少年身上存在的种种心理反泄现象如果不及时引流, 就可能造成巨大的精神痛苦和精神压力, 导致不良品行产生或者心理变异。

2 青少年心理反泄的表现类型

幻想型。想摆脱心理受挫的情境, 但是现实问题尚未解决, 只好作出消极无力的反应, 暂时减轻受挫感, 以获得短暂的心理安慰。具体表现是:预感某事情将要发生, 却不敢面对现实, 而是尽量避免与现实中的人们接触, 设法躲到“安全岛”上去。常常是想入非非, 求得梦幻中的满足。结果会出现失眠多梦、神经官能症等。

神经型。具有这种反泄方式的青少年一般都自小受到家长的溺爱, 养成了任性急躁冲动的性格, 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酸葡萄型。追求的目标无法实现或者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在找出原因后, 对于自己的原有目标和需要肆意贬低, 以冲淡内心的不安。

攻击型。有些青少年学生在受挫后, 情绪和行动上会产生一种对有关的人或事的抵触反映, 借助攻击外界的人和事来消除自己内心的不安。包括直接性攻击和间接性攻击两种形式。前者常常夹杂着强烈的恐惧或者愤懑情绪, 后者是在无法对是自己受挫的人和事情进行直接攻击时发生的变相行为。

二重型。具有这种反泄方式的青少年一般出身于特殊组合的家庭, 如单亲家庭。由于在学校和家庭中得不到温暖, 感到自己是被掀起的人, 情绪易于受挫。在学校, 由于自备怯懦, 他们表现温和听话;在家里, 一旦受到刺激, 就会脾气暴躁, 不顾后果。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 其反泄方式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性。

3 青少年心理反泄的防范与对策

(1) 稳定情绪, 平稳过渡。生理研究表明, 人在遇到挫折发怒时, 会大量分泌出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的大量增加, 会使人体内的血糖和血压升高, 肌肉紧张度提高, 情绪激动, 往往会以紧张的情绪代替行为。在工作中, 我们常遇到这种情况:个别学生会固执地与老师顶撞, 拒绝接受教育, 不执行老师的要求。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讲求教育机智, 在双方发生激烈冲突或者一方心态失常的情况下, 暂不和学生评论是非, 分辨曲直。而是采取迂回的办法, 是学生恢复平静。可以用关切同情的语言去打动劝慰他, 使之感受到老师的真诚爱护, 消除师生关系的屏障。当然, 要防止无原则的迁就和不辨是非的纵容。稳定情绪只是解决冲突的第一步, 是一种过渡性的方法,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迅速恢复心理平衡, 平稳过渡到解决冲突的良好心态中, 再通过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 达到心平气和地揭开思想疙瘩的目的。

(2) 创造条件, 拓宽心境。青少年一旦受挫, 往往摆脱不了苦恼烦闷的心惊, 或因为遭受的挫折与某种情景相联系。容易触景生情, 不是表现出郁闷、痛苦不安, 并因此产生想要摆脱困境的幻想。较好的方法是创造条件拓宽心境, 使之身心得到锻炼, 个性得到有效发展。如, 适时地组织演讲、演出、竞赛、学习交流等活动, 组织课外兴趣小组, 吸引他们参加。通过移情, 冲淡其烦闷。也给群体和个体带来稳定感, 加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3)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辅导。对青春期的学生进行生理卫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辅导, 防范于未然, 是目前许多学校已经开展的一项有益的工作。通过多层次的讲座, 使学生了解自己每个阶段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 正确对待自己和自己和周围同学的各种闭锁心理, 消除“自我紧张感”。通过心理咨询, 使异性交往公开化, 协调化, 破除神秘感。通过谈心、家访等方式引导受挫学生倾吐内心的压抑、苦闷。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帮助, 减轻精神压力。

(4) 分析现状, 调整目标。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各方面屡遭失败时, 要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分析现状, 审视未来。如果达到某一目标的尝试多次失败, 就要分析所确定的目标是否符合主客观条件。如果不具备实现的可能, 就要引导他们扬长避短, 调整目标。同时要强化家庭的智力气氛, 提高家庭智力素质水平。家长要主动分担教育子女的责任, 定期了解子女的学习、身体、心理状况, 及时就学生在家庭中的情绪表现于老师沟通交流。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值, 弥补子女在精神上的失落感, 达到心理平衡。此外, 家长还应该让子女通过公开正当的社交场合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 体验社会的纷纭复杂。这对于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 健全完善其心理素质机能, 培养他们面对人生的勇气, 是非常有益的。

摘要:心理反泄普遍存在于青少年群体中, 对其思想品德、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都有消极影响。心理反泄产生的原因、表现类型是多样的, 防范对策也应视情况而定。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反泄,对策

参考文献

[1] 高玉祥.健康人格及其塑造[M].北师大出版社, 1997.

青少年心理问题及策略范文第3篇

1 我国青少年“触网”现状分析

自互联网登陆以来, 广大青少年“e网情深”, 迅速成为网民的急先锋和主力军, 我国青少年对网络的“亲和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参与人数多。21世纪网络已逐渐成为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青少年参与网络活动的人数和时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已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网络时代主力军。据调查, 全国青少年上网人数为3千万人 (截至到2006年1月) , 占上网中人数的21%, 进入网吧的人以学生为主, 约占70%。

(2) 耗费时间长。我们国家由于一些原因所致, 对于公共场所如网吧等已作了一些关于上网对象及时间的控制, 但仍有许多青少年上网的时间每周为5~7小时。青少年在寒暑假的节假日上网时间更长, 有的昼夜不下线。据武汉科技大学有关调查, 有10%的学生整天沉溺于网络。

(3) 卷入程度深。据有关调查, 青少年互联网功能的使用情况如下:玩游戏占62%;使用聊天室占54.5%;收发电子邮件占48.6%;下载储存网页占39.7%;使用搜索引擎占25.0%;订阅新闻占21.9%。这些数据表明, 当前大多数青少年还是把网络的主要功能陷于大游戏和聊天, 真正用于学习和获取知识得还占有很小的一部分, 由于游戏的吸引力, 很多青少年长期陷于网络无法自拔, 导致了很多诸如抢劫、盗窃甚至杀人等暴力事件的发生, 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2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2.1 网络对青少年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 人和人之间的交流都是面对面的, 而且大家彼此都认识了解, 一些话语和行为举止都因此受到了限制, 但是网络时代就不同了, 网络带给大家的大多都是虚幻的世界, 彼此都处在一个模糊的认识当中, 所以一些行为举止可以通过网络传递到对方的思想及眼帘中。这在我们这样一个道德化的国家, 一些没有道德约束的行为, 网络的虚渺, 更容易让性格, 习惯等各方面都还未成熟的青少年所接受。另外有些青少年由于迷恋网络, 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是一个方面, 最主要的是她们的人际交往的圈子会越来越小, 朋友之间的沟通交流也会越来越少, 这样长时间的沉浸于此, 不要说创新精神, 开拓进取精神, 甚至连自己的前途都要搭进去。

从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来看, 网络中大多展现出来的都是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和道德思想, 这种形式完全和我们国家的形式不同, 这样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价值标准的不统一性和多样性, 使得本来就缺乏判断力的青少年被其误导。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心理生理都没有成熟, 有着很强的塑造性, 缺乏必要的社会知识和实践能力, 缺乏用科学辩证的实践观点来认识社会, 但是在网络时代里, 价值标准的复杂多样, 使得青少年迷失自我, 按西方的伦理道德来要求自己, 正因为这种价值标准取向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才使得青少年对之混淆。网络的开放性、便携性、复杂性导致了网络信息的多元性, 造成青少年学生思想混乱, 冲击着学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地位和价值观的形成。

2.2 网络对青少年行为过程的影响

网络交往是传统交往方式的一个重要补充, 网上聊天和发送电子邮件正成为人们认识新朋友的一种非常平常的方式。网络人际交往是青少年的交往时空扩大, 人际沟通的时效性、便利性、准确性提高。其较传统的人际交往比, 更有利于发扬民主, 保证信息的通达, 使人际交往中的信息交流更少受外界干扰。并且解决了某些具有特殊困难的障碍的青少年的社交问题。

但对一部分人来说, 当使用变成滥用的时候, 其生活就会出现病理性的行为问题。如互联网成瘾、互联网依赖等。有的青少年因为对网络游戏上瘾而经常出现逃学、旷课、荒废学业, 有的因网络游戏而卷入群体暴力事件。特别是网络上瘾会给青少年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 如情绪低落、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 思维迟缓、社会活动减少等。由于长期在网上进行一种虚拟式的交往, 导致青少年孤僻、回避与人交往, 待人冷漠, 不尊重父母和教师, 懒散, 荣誉感下降, 情绪不稳定, 容易暴躁。更严重者打骂父母、砸东西、偷窃、离家出走、自杀或精神失常。我国也有许多上网成瘾的报道, 尤其是中学生有上网所引起的自杀、猝死、出走事件更值得引起关注。

2.3 网络对青少年情感态度和自我意识的影响

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快乐的情感体验, 给人从精神上一种归属和支持, 这是它的优点我们不可否认。还有一点是它的匿名性, 不需要说写清楚自己的真实身份就可以在网上肆无忌惮的谈天说地, 这也是青少年喜欢借助于网络释放和倾诉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一点就是通过互联网的交流, 青少年的想象力, 思维的展现有了很大的提高。当然事物都有双重性, 有好的方面必定有不好的因素也随之产生。网络的存在, 使得青少年的活动空间变小, 以致于他们感到了孤独, 甚至是压抑, 抑郁。青少年正处于一个情感的热情释放期, 凡事都喜欢表达, 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 甚至于别人的喜怒哀乐也喜欢也要自己学着接受, 这样才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青春期。但是在互联网的世界里, 这种青春期的模式无形中就被淡化了, 取而代之的是将这些感情寄托于网络的那一方, 长此以往, 青少年的现实的活动世界被逐步转换到网络世界中。因此, “网恋”的问题日益突出, 据报道, 青岛一名18岁的高中女生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 竟然约会了8个“网络情人”。这样的数字让我们触目惊心, 才仅仅18岁的学生就有如此的举动, 可见网络的危害。由于网络的匿名性, 随意性, 使得单纯的青少年的思想随波逐流, 容易受到网上东西的蒙蔽。加之他们对问题的判断不能很准确, 自我调节能力差, 以及发展的尚不够健全, 导致了青少年在网络中不能很好的把握自己, 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3 正确处理青少年网络心理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3.1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培养高尚情操, 加强青少年自身的心理品质和自控力

加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的道德意识教育、道德规范和高尚情操的教育, 使青少年提高思想警惕, 主动远离“黄、赌、毒”等文化陷阱, 增强免疫力, 强化自身的控制能力。青少年应树立一个坚定正确的奋斗目标, 以此为动力加强自己的控制力和忍耐力, 加强自身情操的陶冶, 对一些生活中的困惑, 应积极与外部沟通, 寻求父母、老师、朋友等外部的支持, 分清网络和外部世界的界限, 养成良好的用脑和上网习惯。最近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规定了对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的要求: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欺侮欺诈他人;要增强保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3.2 建立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信息的传递内容是有地域和局限性的, 而互联网的信息传递是全球的, 所以互联网的负面影响才会变得越来越严重。一方面是网络的管理不是很规范;另一方面是网民本身的道德问题。为改变这一现行, 我们必须从自身提高文明的风气, 同时也要对网络的管理进行监督。把网络尽可能好的方面展现到大家面前, 将其中的一些不雅的行为举止引入法律的条例中。

加强教育体制改革, 一方面要全面加强素质教育, 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要普及计算机教育, 教会青少年充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和能力, 使网络为参与社会竞争服务, 要大力加强校园网建设, 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上网场所。

3.3 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联系, 建立

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和监督体制, 提高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质量

家长应设法引导青少年的求知方向, 帮助其树立远大目标, 培养高尚情操, 加强自制力。尽可能多的学习网络知识, 辩证的看待孩子上网, 父母应积极地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 加强对青少年的精神关怀, 掌握他们的思想和心理需求, 注意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 性格变化及学习状况, 家长与学校应该经常沟通, 建立有效监督系统, 控制有上网瘾的青少年的作息时间, 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学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信念教育, 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在现实世界中沟通、联络、交往, 有效的避免孤独、寂寞、空虚。有条件的学校应在校园内建立计算机中心, 配备专职的教师和技术人员, 开展网络知识教育, 成立计算机协会或兴趣小组, 使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 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将有关的网络心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政府文化部门一方面要规范网吧的商业活动, 为青少年创造绿色上网环境。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思想教育软件的开发。思想道德教育软件要把对公民的道德以生动形象、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 精心设计教育内容。力求在内容和形式上趋同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爱好。使之成为寓德性、知识性、交互性、趣味性、生动性于一体的电子教材, 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在网络迅速普及的今天, 为青少年塑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是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需要各界人士不懈的努力。

摘要:在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的同时, 它也成为影响许多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诱因之一。青少年在享受新技术恩泽的同时也无声息的变成它的“奴隶”。本文分析了青少年的触网现状以及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状况, 在这些问题面前, 提出了一些常识性的解决思路和对策, 以其对现在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网络,心理健康,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 邓丽群.信息网络对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利弊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5.

[2] 朱萍.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影响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信息化, 2005, 2.

青少年心理问题及策略范文第4篇

1 中职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专业学习心理问题

一些中职校学生学习没有目标和方向, 没有支点;学习成绩差, 进入职业学校后, 存在混的想法, 只想学一技之长, 找个饭碗了事;对所学专业不认同, 不感兴趣;不会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学习没有计划;觉得中职校没有什么意思, 学不到什么, 因自卑看不到自身的优势和潜力。

1.2 情绪、情感心理问题

中职校学生的情绪时好时坏, 冲动性强, 理智性差;遇到挫折很容易消沉, 感到前途一片黑暗, 这种自卑心理与强烈的自尊心交融在一起表现为行为上无所适从, 或有些怪异, 有时甚至用过激的行为方式去掩饰自己可能受到的伤害, 比如通过逃课、顶撞老师、打架斗殴等违纪、违规现象, 显示自己的勇敢;一些学生感觉自己活得很累, 闷闷不乐。

1.3 人际关系的心理问题

有的中职生过分以自我为中心, 自私自利, 要求别人太多;同学之间不说话, 甚至一个宿舍的也不说话, 彼此缺乏交流与了解, 同学感情不好, 对同学缺乏基本的信任, 总是看别人的阴暗面。

1.4 择业、就业心理问题

部分中职生对自己的事业方向不清楚, 不知道现在自己该干什么, 将来能够做什么, 为自己的未来和前途担忧, 不知如何适应未来社会的就业竞争;部分中职生总想挑一个体面轻松、收入高的工作, 在择业方面爱认死理, 钻牛角尖。

2 中职校班主任实施策略

中职校班主任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 针对以上心理问题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 让中职生感受职业价值。班主任应经常性地追踪行业动态, 展示职业的美好前景, 把专业理念、职业价值教育渗透在班主任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 让学生时刻感到自己所学专业的价值;例如我所教授的物流专业, 由于我国起步较晚, 大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也不了解物流行业, 更无从谈起自己以后的职业规划。在这样的情况下, 班主任可组织学生参观学习, 观看行业发展影像资料, 安排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系列活动, 展示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等等, 让学生感受到职业成功的希望, 激发中职生爱学习、爱专业的热情。最初培养学生对物流行业的兴趣的时候, 我通过大量的港口作业视频、现代仓储作业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我再带领学生到实际的工作场所参观, 真实的感受具体岗位的职责, 了解我们物流行业在重庆, 甚至在整个中国的发展规划。

2) 培养中职生的学习兴趣。班主任的积极期望会极大地影响中职生的发展,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提出的“期望会产生奇迹”, 班主任应该对中职生充满期望和信心,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们:我一直期待着你们的进步, 你们一定能成才;你们本来是很不错的学生, 只要努力, 一定能做得更好。只有传达积极的信息才能增强中职生的自信心, 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班主任可通过班级活动或其他社会活动, 让每位学生都深刻认识到在21世纪, 学习已经不只是为了谋生, 要把学习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作为提高生活质量的手段, 让中职生体验到学习的价值, 才会具备爱学习的心态, 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在物流教学中, 我经常使用任务驱动法,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规划最优运输线路的时候, 我会给每个小组分配相应的任务, 让学生自己去设计相应线路, 小组分工合作, 设计完后进行模拟演示, 通过最后的演示效果来评比, 看到底哪组的设计更为合理、成功。我发现每次有这样的活动的时候,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通过竞赛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斗志,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3) 引导中职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中职生往往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班主任应该帮助他们, 确立梯级学习目标:由浅入深, 由小到大, 由易到难, 由表及里。切勿操之过急, 急于求成, 如果要求过高, 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抗拒, 使他们丧失努力的信心, 最后连一个小小的要求都达不到。只有让中职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才能让他们坚持下去, 达到自己确立的目标。“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 便会激起再一次追求成功的欲望。”在物流单证的教学中, 很多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很反感, 觉得初中都学不进去, 更不用说高中了。但是我没有放弃, 我给学生每天布置任务, 每天一个专业单词, 这个目标学生都觉得很简单完全可以接受, 但是必须坚持, 慢慢的, 学生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经掌握物流单证中相当量的词汇量, 供单证工作使用已经足够。小目标完成, 大目标就没问题了。

4) 指导中职生掌握学习方法。中职生的学习成绩不好, 并不是因为智商问题, 而是方法问题, 从根本上说是没有“学会学习”。班主任可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 从这个角度来看, 不会用心寻找和运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那是一种无知, 而不懂得去借鉴别人各种好的学习方法, 那是一种浪费。班主任可结合自己的学科教学, 指导中职生, 从课堂学习的八个环节 (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课外学习) 入手, 逐个环节指导中职生的学习方法。在物流教学中, 我更注意引导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考试等各种具体的学习情境中, 感悟、选择、借鉴和综合运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纸箱的堆码这堂课, 我并没有安排学生预习, 而是直接安排学生对一定量的纸箱进行堆码, 随便用什么方法, 只要自己觉得合适。学生通过亲自堆码、实验, 最终总结出几种比较好的堆码方式。

5) 培养中职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职生一般不具备下列良好的学习习惯:先预习后上课, 先认真听课后及时复习, 先复习后做作业;定期整理听课笔记, 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选择最佳的学习时间和方法, 合理分配时间;科学用脑, 注意劳逸结合。因此班主任应及时抓住学科教学的机会,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指导学生如何预习, 如何复习, 如何做作业等, 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好习惯、好方法便会渗透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6) 做中职生职业生涯设计的引领者。班主任在职业生涯辅导中应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职业定位, 将“我想干什么”与“我能干什么”有机结合起来。“先做能做的事, 再做想做的事”, 青春年少的学生有很多梦想, 这是应该尊重和保护的, 但是现实是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 否则就可能整天在空想中度日。有的学生异想天开, 严重脱离现实情况, 生活在虚幻的生活中, 这种浪漫的理想主义和庸俗的现实主义都是不可取的, 积极的现实主义应是有理想、有规划, 同时又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其次让中职生明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中职生还处于可塑性较强的年龄阶段, 心理尚不成熟, 学习的机会还有很多, 所以班主任应引导他们本着发展和动态的原则选择自己的职业, 不要好高骛远, 从小事做起, 不断积累自己的专业素养与社会阅历。只有这样, 自己的职业能力和价值才能得到承认和肯定。

综上所述, 我们的职业教育不应进行机械的灌输和简单的说教, 而要能够理解、尊重、爱护、激励学生。我们的班主任要用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对学生一生成长负责的爱, 设法走进学生的心灵。用爱点燃中职生的人生希望之火, 用爱点燃中职生的事业发展之火。

摘要:中职生处于活跃而多彩的青春期, 在专业、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中职班主任应积极把握中职生发展的特点和方向, 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适当的策略。

青少年心理问题及策略范文第5篇

第一, 自我封闭型。这类学生最大的特征是, 他们与家长、老师无法沟通。由于自卑, 感到抬不起头, 喜欢独处, 少言寡语, 胆小怕事, 不愿意和同学交往, 还时时处处多疑, 对他人投射的任何目光都恐惧, 他们的世界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城堡。

第二, 自由散漫型。处于教育无效和教育真空状态。家长在外地, 或者做生意, 只管挣钱, 或者离异, 从来不管教或者无力管教子女。行为表现为目无组织、纪律, 行为自控能力很差, 迟到、旷课是常态, 说谎是家常, 对老师的说教不予理睬, 对任何人、事不在眼里, 更不在心里。

第三, 自主霸道型。以自我为中心, 由家中老人一手带大, 或溺爱, 导致教育无力, 从而不慎交或被交不良友、最终导致浑身上下每个细胞都沾上不良习气。由于几乎是零管教或者是零管教导致家长用另类的暴力管教, 导致孩子在家养成骄横、刁蛮, 自私, 心目中没有任何人, 法纪观念淡薄, 甚至走上违法之路。

问题学生行为的身后都是各自不同的家庭, 每个家庭的故事有多有少, 有坎坷有平淡, 有悲惨有快乐。不同的命运成长经历长成了各个问题学生的心态和的性格。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 家长和教师只有深入了解他们今天性格背后的故事, 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只有深入问题学生的精神世界, 才能治本。

问题学生不同于“双差生”或“后进生”, 其突出问题在心理障碍上。作为师长, 用新的教育理念研究出新的教育方法, 对症下药, 方能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本人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 尝试采用以下策略, 帮助“问题”学生走出“困境”。

第一、尊重“自尊”, 期待“成就感”

尊重关爱, 是做好教育和转化的前提和条件, 是帮助学生树立自尊的开始。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兴趣、爱好和选择等, 关爱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生活和身体、为人处事。老师对“问题学生”的关爱, 应是从细节开始, 包括问题学生的穿着、打扮, 语言, 尊重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深入了解并理解其问题症结。用真诚的目光、无声的微笑感化内心, 无声胜有声。把严声厉色的批评换成和风细雨的说教, 肯定中蕴涵着批语和引导, 鼓励中充溢着期待和希望。

第二、创设“条件”, 造就“成就感”。

许多学生产生问题行为, 是缺乏成就感。一些学生的消极、淘气, 往往是因为从来没有成就感而出现的。老师应该积极创设这种“特殊环境”, 帮助学生造就“成就感”, 树立信心。结合学生的兴趣, 让他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 并及时全班同学面前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三、捕捉“优点”, 促进“成就感”

“问题学生”并非处处、时时都差。他们也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他们的内心也渴望进步, 只是我们老师把问题学生的“问题”扩大化了。老师平时要注意观察, 寻找、捕捉问题学生身上的优点。问题学生的优点是微小的, 可能常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不屑的;有时, 也很有可能是“秒闪”过, 而且很快又会被自己身上的太多的负面东西很快淹没。因此, 作为师长一旦发现问题学生的优点, 就要及时认可, 并且在特定的场合、时间表扬促进其在慢慢蜕变。

第四、布置“任务”, 满足成就感

可以布置一些与问题学生合适的任务, 合适其目前能完成数量和质量的任务, 使其具有充实感, 觉得每个人都重视问题学生的存在价值。比如经常进办公室, 能够感觉到老师开始在器重他 (她) , 如当小组长、课代表、维护中午午休秩序、值日班长等等, 当然这些任务的难度不能太大, 应该是适量的。同样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满足其心中久违的成就感, 从而真正地转化成功。

总之, “问题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 是一项春风化细雨、润物细无声的工作, 是每一位家长也是教师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一项浩瀚而伟大的教育工程。全社会所有家长有监护任务的社会人, 只有在心里、感情、行为做到不鄙视、不粗暴, 关注于“问题学生”的内心深处, 就有可能把“问题学生”变成少问题的孩子。

摘要:绝大部分问题学生生活在单亲离异家庭、富裕家庭、无家长监护家庭、家长无正常收入或有缺失爱的家庭, 没有能力或没有方式方法教育子女, 家长不承担监护责任, 导致问题学生对家庭成员没有感恩之心, 心里冷漠, 孤独, 学习目的没有, 对自己的未来更是茫然, 更不知道做人的道理, 这样的一生对于踏入社会、成立家庭等会产生诸多不良后果。作为三大教育的阵地之一——学校的教育在这一方面更是责无旁贷, 学校的老师更应该在细节上多关注学生, 与之有效沟通, 呵护到心灵内心深处相处, 只要老师能够细心的观察学生, 与之沟通就会发现他们也有闪光之点, 在他们之中存在更多的困惑、烦恼、疑问, 这就要求我们在与他们沟通的时候做到尊重他们, 树立自信, 造就成就感。

青少年心理问题及策略范文第6篇

1) 在投资建设规模方面, 要注重量力而行。经济发达、有财力资助的档案馆, 软硬件设备和机房整体建设最好一步到位。经济欠发达、缺少财力资助的档案馆, 争取地方财政或自筹资金, 创造条件逐年投入、滚动积累、稳步推进。

2) 在建设网络条件方面, 要注意灵活实用。要考虑远期存储系统的扩展, 能够在己有档案数据备份系统基础上分阶段扩展, 不影响可用性, 并且保证扩展后的档案数据备份系统性能。扩展性同时要求档案数据备份系统能支持尽可能多的主机平台和备份设备。利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 满足当前及未来业务需求, 以适应数据高速传输和未来技术升级的需要。

3) 在发挥档案功能方面, 要在线与离线并行。随着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借助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部门的一个基本工作方式。由此包括许多不宜公开的档案全文信息和条目信息都被载入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中, 给档案部门对外开放档案数据信息带来了一些保密方面的安全顾虑, 为了安全起见, 部分档案管理部门建设了档案管理信息数据库和档案信息发布数据库, 两库各司其职, 既保证了安全又提供了便利。

4) 在档案数据保密方面, 要坚持安全至上。档案数据备份中心建设的安全原则要贯穿始终, 通过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手段, 在数据备份安全、系统运行安全、机房环境安全等各个环节, 确保档案数据安全。必须遵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有关标准, 安全级别至少要达3级以上。

5) 在抵御风险能力方面, 要采取多元策略。除了日常数据增量备份外, 数据总量应异地集中备份, 并通过层级管理、设置多重防火墙和数码密钥等办法, 提高数据的容灾能力。

2 档案数据备份中心的构建模式

档案数据备份中心的方案设计把确定了的各项需求转换成一个相应的体系结构, 是构建档案数据备份中心的重要步骤。档案数据备份中心的方案设计包括总体架构、技术要求、机房建设、存储备份模式的设计、软件选择和逻辑实现六个方面。备份中心的建设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自建、共建、外包。从国际上看, 特别是美国, 容灾备份行业己经比较成熟, 外包是备份中心建设的主要方式。而我国的备份中心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自建是目前主要的方式, 少部分采取外包方式。至于共建, 现有案例很少。

1) 自建备份中心模式。自建模式是指各个档案局 (馆) 自行投入资金、资源进行建设和运营的模式。

2) 共建备份中心模式。所谓共建是指两方组织 (部门) 或几方组织 (部门) 共同投入资源建设备份中心。如同系统内的集资共建、跨系统横向集资共建和互为备份存储基地, 共建模式可以节省一部分基础建设的投资。

3) 整体外包管理模式。外包模式是指通过专业的IT服务公司来建设备份中心。业内人士曾指出:如果国内金融行业机构和企业无论大小都自己建备份中心, 将会得不偿失, 建设备份中心应该走社会化的道路。显然, 企业自己投入大量资金、花费许多时间、维持大量运营人员, 长期处于待命状态, 在某种程度上是资源的浪费。对于规模本来就不大的公司来说, 自建备份中心, 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将是难以承受的。而服务外包的方式应运而生, 是值得考虑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3 档案数据备份中心的管理策略

档案数据备份中心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风险的产生、高昂的运营成本与不能做到高度集中的管理是有很大关系。经过档案数据整合、数据备份中心的建立, 档案数据都集中在异地存储, 可化解某些无法抗拒的区域性灾难, 同时这相当于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如果不加强管理与维护有可能会导致其他风险的产生, 因此, 对档案数据备份中心的管理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宣传, 合力推进档案登记备份工作。一是要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开展宣传, 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档案登记备份工作;二是要通过培训、交流等方法进行宣传, 让人们深刻了解登记备份工作的现实意义;三是要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 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档案与电子文件登记备份工作, 提高登记备份单位的备份水平;四是要积极开展档案与电子文件突发事故与灾害应急演练工作, 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这项工作;五是建立以党委、政府为主导, 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并进一步推动档案与电子文件登记备份中心自身的规范化建设, 保障这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和长效运行。

2) 加强管理, 完善档案登记备份管理制度。由国家档案局牵头组织, 根据世界各国电子文档数据备份先进技术和应用实践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和各地实践成果, 制定出台电子文档数据管理制度, 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工作措施、人员培训、备份标准、考核内容、技术运用、督查推进、责任追究等各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推动国家档案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确保国家档案数据的安全与完整。

3) 加强合作, 建立档案登记备份联动机制。为了档案登记备份数据的安全性、连续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需要架构全国性机构档案数据备份与灾害备援中心, 为地方提供存储平台和档案数据备份解决方案, 以最经济的方式达到备援的目的。通过网络连接, 占用最少的网络资源, 实现异地存储设备之间的数据备份,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工作成本。

摘要:档案数据是指具有长期或永久保存价值且需要在档案馆或其他信息资源基地保存的数据。档案信息不同于一般信息, 记录着社会活动的历史过程, 具有保密性和利用限制性, 信息的安全一旦受到威胁, 一方面将给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服务等工作带来不便, 另一方面将会影响国家的安全, 损坏公众的利益, 危及社会的稳定。因此, 寻找一种保护档案数据安全的途径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一般来说这类数据需保存数十年、数百年或更久远, 档案数据备份研究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上一篇:浅谈地铁施工安全管理范文下一篇: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