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毕业论文范文

2023-09-16

林业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在森林经营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当下绿色发展的新时期背景下,我国森林经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而,对新时期森林经营工作开展的现状进行深度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制定完善的森林培育体制;确保森林经营的资金支持、人员建设;提高林木改造水平;明确森林经营的方向;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实现森林资源分类经营。

关键詞 森林经营;开展现状;优化措施

近年来,绿色、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得到了全面的落实,而林业资源作为生态资源的重要组成,在森林经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在森林经营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注意森林抚育工作的开展。森林抚育工作,主要是指通过科学的抚育措施创建适合林木更好生长的环境,提高森林质量,从而提升森林经营的效益。但就目前我国森林经营工作的开展现状而言,在实际开展森林经营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对森林经营工作进行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

1 重要性

在绿色、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下,森林作为林业发展的主体,在维持生态平衡及提升环境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传统的森林经营,主要以生产木材为主,即采用“先发展后治理”的方式进行森林经营,这种传统的森林经营方法,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创造出经济效益,但其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新时期森林经营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时期森林经营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从而契合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理念。并且在森林经营工作落实后,森林资源的多种功能也能得以显现,这样便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多种需求。森林经营工作落实还能对现有林木结构起到优化的作用,并能确保林木的健康生长,同时能为森林的光合作用奠定良好基础,这样则能促进林间的空气流通,改善森林中树木的生存环境[1]。

此外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科学的森林经营、抚育工作,还可以实现对濒危树种、乡土树种的保护,同时能保留树冠上鸟巢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确保动物能有良好的栖息环境,使森林中动物的多样化可以得到保护。同时在森林经营过程中,林区环境的改善还可以充分带动区域内的绿色旅游。可见,加强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推动森林经营工作的有序开展十分重要。

2 现状

2.1 体制不健全及经营管理方式滞后

目前,我国在森林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尚存在诸多不足,其中,最为主要的表现便是整体管理模式相对不完善。目前在进行森林经营过程中,并没有充分结合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确定森林采伐的方式与目标,而整体的管理方式及森林经营管理还是以粗放式的管理为主。并且,我国在进行森林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管理体制建设单一化的情况。同时,森林经营的主体也较为混乱,权责划分不明晰,阻碍了森林经营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2 投入资金不足及人员缺乏积极性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森林经营工作开展过程中,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依旧明显,且存在人员积极性不高的情况,限制了我国森林经营的管理。目前,我国林业管理的主要资金大多来自于当地政府,且国家的资金扶持与拨款力度也相对不足。除投入资金不足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相对不高。其中,大多数林木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以修正森林道边的杂草及看护森林为主,但对包括林木的病虫害防治、预防上并不积极,很容易导致珍贵树种由于疏于养护而出现死亡现象,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浪费与损失。

2.3 林木改造水平存在不足

推动林木改造工作的不断开展是新时期森林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在实际林木改造工作推进过程中,购买林木种子时缺乏对地域特点的考量,同时对造林技术、种子类型等也缺乏深入的研究[2]。此种情况下,导致林木改造工作缺乏科学理论作为支撑。另外存在育种区域未明确划分等问题,很容易对林木改造水平造成不利影响。

2.4 森林经营方向有待明确

在实际森林经营工作中,人工造林是当前森林建设事业的重要途径,其中,人工造林主要是指结合林木的生长特性、规律等,开展大范围的林木种植活动,这样能增加现有林木的面积,提高林木的产量。人工造林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人工造林也存在不足,主要是因为人工造林活动本身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掣肘,这些影响因素很容易导致森林经营工作无法切实明确发展方向,从而导致管理人员无法明确相关工作方向,这也限制了人工造林活动的开展。

2.5 森林资源安全管理不足

我国在森林资源安全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林权纠纷的情况时有发生,此种情况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森林经营工作的开展,甚至造成国营林数量的流失。同时森林资源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资金不足、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等问题。在森林资源安全管理中,还缺乏对隐患、漏洞的排查,这种疏于管理的情况容易导致国营林场发生事故的风险显著增加,所以加强森林资源的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3 优化措施

3.1 制定完善的森林培育体制

森林经营工作的开展应以森林经营工作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现有的森林培育体制,确保森林经营工作的充分开展。1)在森林经营工作开展后,先要对林木的砍伐制度予以完善,同时要依据相关规定对砍伐予以指导,另外要确保审批等工作流程的明确;此外森林经营工作过程中,还需要对各部分的责任加以明确,并明确不同部门的森林资源砍伐规定。2)森林经营管理工作开展后应对监督管理制度加以完善,强化森林监督管理工作,注意对森林资源的保护,避免不法分子破坏森林,防止国营林木流失。

在完善森林培育体制的同时,要注意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工作。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不仅依靠森林经营者,同时需要林业部门进行重点关注,即结合我国森林经营管理工作的现状,制定科学的经营目标、方向等。此外,林业部门还需要结合森林资源类型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即确保天然林、公益林的管理,并强化对幼林的抚育管理,此外林业部门还应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并促进政策的落实。并且林业部门在实施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还应确保培育政策、机制的延续性及衔接性,防止森林培育政策执行的中断及偏离情况的出现,并且要对相应的机制进行顶层设计,确保制度、机制落实后的顺畅,保证其效力能充分发挥。

3.2 确保森林经营的资金支持、人员建设

森林经营工作的进行需要相应的资金作为支撑,对此相关部门可设置相应的经营资金,这样有助于森林抚育及经营工作的有效开展。对此,在进行公益林抚育工作时,可设立相应的专门保障金,同时要注意保障金的使用范围,具体要涉及森林经营过程中各类设备、种木等地采购。另外还要确保偏远林区工作者的薪资待遇,防止因薪资待遇不高而出现人才流失的情况。在充足的资金支持下,森林经营工作者就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林业管理方式、科学技术,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森林经营的合理性。

在保障资金投入的同时,需要注意森林经营过程中的人员建设,通过开展管理与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打造一支高效的干部职工队伍,而在人员建设的支持下便能确保经营管理工作的充分开展,同时能顺应我国森林经营工作的发展。另外在开展人员建设工作的同时,应注意发扬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及艰苦奋斗的精神,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创新,以确保我国森林经营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3.3 提高林木改造水平

森林经营工作中需优先加强良种的繁育工作,对此应切实提高种子的管理水平,注意保证种子检验、贮藏、选种、繁育和推广工作的质量,还应完善落实种子量的预测、预报工作,加强种子登记工作,确保种子的质量,同时确保种子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此外,若要提高林木改造水平,还需要对种子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尤其要注意珍贵林木的种子资源的研究,并建设完整的管理档案。若要提高林木改造水平,还需要对育种区域进行全面划分,以便对各区域进行明确区分、设计的基础上,切实推动林木改造工作的开展。

此外,我国现阶段的森林中有一定量的低质次森林,而要实现对森林的有效经营,便需要切实注重这些低质次森林的转化。所以可对多代萌生的参差林木进行采伐,并创造相应的林间空地,以此来实现天然更新。若未能实现预期效果,还可以在林冠下补造区域树种,以促进林木的更新,继而保证异龄混交林的稳定。

3.4 明确森林经营的方向

森林经营的范畴较为广泛,所以在森林经营工作开展前,应优先对森林经营的方向加以明确,从而为后续森林经营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通常情况下,林场所处的位置不同,其功能也会出现差异性,这样的情况下要结合林场实际情况对经营的方向予以明确,以确保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3]。对此,在确定经营方向前应对林场区域进行划分,对于生态保护区的林区,应直接划为公益林区,避免砍伐的情况出现。

在确定森林经营方向时,需要结合森林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其中,商品林区的经营方向是推动经济发展,所以商业林区本身需要注意加快树木的培育,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经营方案,以此来确保森林经营的实际效益。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砍伐工作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母树、幼树的保护,并及时清除采伐的痕迹,使林区能拥有一定的高质量母树。反之,公益林区应侧重于保护工作的开展,以确保公益林区效能的充分发挥。

3.5 维护森林资源安全

森林经营过程中需要熟悉林木的数量、边界,并且要对森林资源进行动态管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以避免林权纠纷争议等情况出现,同时要妥善解决林权纠纷。另外还要注意加强同当地政府、林农的沟通,以此来确保森林经营工作的有序开展[4]。若要维护森林资源的安全,还应切实注重对各类事故的防范。

在资金预算方面,应划出部分资金投入应急处理中。应急方案不仅需要涉及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方案,同时要注意日常森林培育中的预防制度。在完善相关的预防、防治措施后,便可以将这些措施与方法融入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中,并且在培训中强调这些预防措施,从而大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5]。另外要注意对日常工作的阶段性总结,通过阶段性总结可以发现以往管理工作中的不足,这样有助于漏洞的排查、纠正,同时能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从而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继而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

3.6   实现森林资源分类经营

森林分类经营的理念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推广,此种理念的核心在于,以主导功能作为森林的分类标准,对森林的经营方向加以确定。其中,重点公益林在经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水源的养护及水土的保持,而在经营方式上需要以人工形式為主,积极推动造林、天然林更新及科学育林活动的开展,以此来扩充森林的面积,提高森林质量,继而确保森林的生态作用能够得以充分发挥。对于一般性的公益林,应以培育大径材林为主要发展方向,其目的在于促进林木整体生长趋势的提高,以此来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具体方向应以促成针叶林与阔叶林混交的复合型异龄林群落为主,这样能起到稳定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而在进行种植与经营过程中,往往会涉及水土保持林、红松果材等兼用的防护林及天然大径材培育防护林等。并且在分类经营过程中,应确保良性砍伐,加强对幼林生长环境的促进作用,这样有助于森林整体稳定性的增加,并能强化森林的整体作用发挥,以确保抚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4 结语

森林资源对于我国的生态发展有重要作用,并且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应对森林经营的现状问题进行深度考量,并以此为基础强化森林经营工作的开展,以此来保证森林资源的合理经营,继而助力我国的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1] 谷敏.本溪市森林经营现状、问题与对策[J].环境与发展,2020(3):217-219.

[2] 徐宏志.浅析森林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种子科技,2020(9):103-104.

[3] 韩斌.新形势下生态系统的森林经营策略[J].活力,2018(16):32.

[4] 董晓盛.浅析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森林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J].农家参谋,2020(13):127.

[5] 杨文轩,高鹏.森林抚育经营技术要求与具体措施研究[J].中国绿色画报,2018(6):17.

(责任编辑:刘宁宁)

林业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以湖南省靖州县芳团村三组股份合作林场为例,通过典型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介绍该林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林业合作组织目前存在的内部治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内部治理;股份合作社

本文以湖南省靖州县芳团村三组股份合作林场为例,通过典型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详细介绍该林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林业合作组织目前存在的内部治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相关理论回顾

19世纪中叶,英国的罗奇代尔先锋合作社最早提出并制定了合作社的一些基本原则,经过10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这些基本原则几经修订,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其主要内容归纳起来有三条,即民主管理原则、社员经济参与原则、机构分权与制衡原则(张晓山 1998)。

一般来讲,合作社内部治理的内容主要是从现代公司治理理论借鉴而来的,主要由三个基本元素构成,即社员大会(决策)、董事会(执行)和监事会(监督),三者遵循分权制衡原则。除此之外,合作社内部治理的内容还应包括诸如农户思想认识、“能人”治理水平、内部利益冲突等,这些问题往往也是影响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内部因素。

二、研究区概况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南边缘,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63.2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9.4%,其中森林面积226.37万亩,森林总蓄积量93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7.77%。

三、案例基本情况

1997年10月,芳团村三组股份合作林场成立,入股农户12户,人口84人,入股山林4800亩,活立木蓄积20000立方米。林场设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股东全部为本村三组农户),董事长为刘某(刘某的股份最多,村民认为他自然应该是董事长)。林场股份共分为三种,人口股、劳动股和林地股,其中人口股是一人一股,劳动股是每人劳动一百天是一股,林地股是按农户入社林地的面积折股,首次采伐的原木收益归原农户所有,林场只获得木材加工后的增值部分,重新造林后的收益按3∶7分成(农户3成,林场7成),其中,林场收益部分再按照股份分红。林场对管理人员不设基本工资和其他奖励措施,和普通社员的待遇一样。

林场从组建到2004年为止,规模不断扩大,每年盈利约30万元,最高时达到100万元,2002年每户社员分红大概在10万元左右,农户生产积极性高涨,社员也由原来的12户增加到26户。2004年之后,林场的经营陷入困境,一方面,由于可伐资源的不断减少,加工厂的原料供应不足。当地政府规定,股份合作林场实行自产自销,不得对外收购原料,这样就造成加工厂设备的大量闲置,林场失去了主要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林场在开展多种经营时出现投资失误,如牛、羊、鹌鹑、牛蛙的养殖和板栗的种植,亏损累计在12万元以上。2004~2005年之间,林场有10户社员相继退股,剩下的16户中大部分已外出打工,林场的经营活动已基本停止。

四、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内部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户的思想认识相对落后

首先,对合作经营存在顾虑。由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走过一段弯路,广大农户对合作扩大化带来的消极影响仍然记忆犹新,再加上基层管理部门对新型合作组织的宣传不到位,很多农户担心合作经营实质上是重新回到集体经营的老路,故而对股份合作林场的发展没有信心。其次,等、靠、要思想严重。普通社员往往把能否争取到上级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作为评价管理者能力的标准。尤其在股份合作林场的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包括管理者在内,大家都希望政府能出面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自身努力寻求发展出路。第三,民主管理意识淡漠。民主控制是合作组织建立的基本原则,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民主大都流于形式。这种现象一方面由于社员自身的管理水平有限和信息获取不充分,但更重要的是没有参与管理的意识。第四,对合作经济的认识不充分。对于股份合作林场的性质、组织形式以及管理方式等基本问题,多数社员缺乏基本的认识。

(二)治理结构不合理

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合理、不规范是影响合作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从本次调查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人员政企不分。村干部担任主要管理人员实际使合作组织带有了一定的政治色彩,致使村干部有可能在政治利益的驱动下做出不利于合作组织发展的行为。第二,监事会成员安排不合理。例如芳团村三组林场,王某既是出纳又是董事会成员,同时还是监事会成员,这样的安排势必造成财务监管和执行监管方面的漏洞,监事会也不能真正发挥监督和评价的作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26条明确规定,理事长、理事、财务人员不得兼任监事会成员。第三,对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激励。管理人员在利益分配方面与普通社员基本没有区别,都是劳动100天可以得到一股的分红,此外并无其它利益激励,通过问卷调查也发现,有81.0%的社员认为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奖金比较低,与其日常工作量不太相符。这样就严重阻碍了管理者在管理和经营方面的创新冲动,影响了合作组织发展潜能的挖掘。第四,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芳团村三组股份合作林场的股份有三种:人口股(一人一股)、林地股、劳动股(劳动100天得一股)。我们可以把人口股和林地股看作农户的固定收益,劳动股看作浮动收益,其中,真正能强化社员与股份合作林场的关系的因素是人的劳动,而不是人口数量和林地面积,但是劳动股在利益分配中的比例却不高,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一部分人口多、林地大的农户缺乏劳动的积极性,不利于合作组织的长远发展。

(三)能人治理水平欠缺

所谓能人就是指合作组织的管理者,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生产技能,然而大多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在经营管理方面就有所欠缺,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风险意识较差。从芳团村三组股份合作林场的发展过程来看,虽然只经过短短的几年时间,该林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并且由于收益增加的刺激,管理者一心想把“摊子”铺大,却忽视了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市场变化的风险,一个是政策变化的风险。由于林业本身的特性以及我国的具体情况,致使林业经营具有很强的政策约束性,政策的变化波动都会给林业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影响,尤其是地方性林业政策,波动大,调整频繁,一旦出现不利的变化,都有可能给合作组织带来致命的打击。其次,过分追求眼前利益。林业具有生产周期长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林业合作组织不能过分追求眼前利益,但是多数管理者往往没有长远的眼光,急于要求在3~5年内得到丰厚的收益,缺乏长期的规划,致使合作组织发展后劲不足。第三,管理观念落后。这主要体现在对制度的执行力上,由于总是不自觉地把人凌驾于制度之上,致使大部分管理规章不能真正起到对人的约束作用,其直接表现就是权力过分集中在极个别人手中,民主往往流于形式,监事会也不能起到监督作用。

(四)内部利益冲突严重

在林业股份合作林场内部存在各种利益冲突,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宗族内外的利益冲突。由于农村小聚居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农民合作组织内的成员存在一定的地缘或血缘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虽然在社员发动和组织上给合作社的组建带来了便利,然而却形成了以宗族势力为代表的小集团利益。一般情况下表现为宗族内和宗族外的利益冲突,宗族内的社员往往依靠大家族的背景侵害宗族外社员的利益,或者逐渐排挤宗族外社员在管理层的地位。二是一般社员间的利益冲突。社员在折股入社时,有的是只看林地面积,不看资源好坏,使得林地资源好、面积小的社员与林地资源差、面积大的社员产生利益冲突,即使入社时按照资源好坏和多少来折股入社,由于没有请专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存在折股不公平的现象,这样就造成一般社员之间因折股问题而产生的利益冲突。

五、林业股份合作社内部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稳定山林产权,加强宣传和培训

合作扩大化和人民公社化的消极影响还广泛存在,尤其在广大农村,由于林农的文化素质还普遍偏低,对于新型合作组织的了解还十分模糊,再加上我国林权制度的多变性,使广大社员心生诸多后顾之忧,这样不但加大了内部治理的成本,还给林业合作组织的长远发展带来许多隐患,因此,继续深化南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稳定林权是林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统一农户思想,为林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保障。

(二)完善治理结构,规范内部管理

首先,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进行人员组织安排,避免政企不分,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并严格执行任免制度。其次,保障监事会的独立性。一是组织上的独立性。理事长、理事、经理、财务人员不得兼任监事,同时,同一大家族中如果有人担任理事长、理事、经理、财务人员,则该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在监事会中的人数不得超过三人之一;二是经济上的独立性。为保障监事会独立行使职能,应划拨部分资金供监事会独立支配,以避免在经济上受制于社员大会或理事会。第三,积极吸纳社会资本。林业合作组织普遍具有发展资金不足的特点,吸纳社会资本不仅可以弥补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非农社员的加入,还可以带来更多的市场信息和管理知识,对提高林业合作组织的整体经营水平,增强社员的民主管理意识,加强监事会的监督职能,规范内部管理都有很大帮助。

(三)改善利益分配机制,协调内部利益冲突,发挥能人治社的积极性

首先,在林业合作组织设立之初,要明确折股入社的原则,可以采取按林地资源折股和资金入股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应多鼓励资金入股,从而加强社员的“向心力”,切忌简单地按林地面积折股入社。其次,社员报酬应适当加大劳动股的比例,奖励劳动,以此体现林业合作组织劳动联合的本质。同时,还应加大对社员的惠顾返利,强化社员与林业合作组织的利益关系。第三,对管理层设立一定的绩效工资或者增加部分管理股,增加对管理层的物质激励,同时,在决策时给予能人适当的“专断权”,激发能人在投资、决策、治社方面的主动性,充分发挥能人治社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2]张晓山.合作社的基本原则及有关的几个问题[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8,(2).

[3]晋入勤.论合作社内部治理之构造原则——公司治理结构的经验借鉴[J].管理观察,2008,(9).

林业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本刊讯(记者 矣勇)5月14日,来自全省各州(市)、县(市、区)教育局、各高等院校的办公室主任会聚昆明,交流工作体会与经验,并共同见证云南省教育学会教育行政管理分会的成立。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杜玉银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省教育厅副厅长和福生在会上对进一步做好办公室工作提出要求。

新成立的云南省教育学会教育行政管理分会由209个理事单位组成,包括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办公室,16个州、市教育局办公室,63所高等院校党、校(院)办公室以及129个县(市、区)教育局办公室。该分会致力于团结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和办公室人员,研究新形势下现代教育的管理理念和办学思想,促进教育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学校教育的发展。

杜玉银在成立大会上指出,多年来,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教育行政管理参谋助手和智囊团的作用,积极为教育行政管理出谋划策,为加强云南教育行政管理,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水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希望云南省教育学会教育行政管理分会在区域教育行政管理者的决策、科研、交流平台搭建上,多下工夫,为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水平,促进云南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和福生在办公室主任会上指出,办公室是各部门、各单位的重要综合部门,具有组织、管理、协调等多种职能,是部门和单位运转的“枢纽”和“窗口”,发挥着承上启下、联系左右的作用。他强调办公室工作:一是要创新服务方式,当好参谋助手;二是要创新协调方式,形成机关合力,共同完成任务;三是要创新社会服务职能,推动办公室向服务型机关转变;四是要创新工作方式、加强督促检查。

2010年全省教育系统安全保卫工作会议召开

本刊讯(记者 王世赋)5月16日,2010年云南省教育系统安全保卫工作会议在昆召开,会议对2009年全省安全保卫工作取得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对2010年的安全保卫工作进行了部署。省综治办专职副主任胡吉安、省教育厅副厅长邹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悉,在2009年进行的专项整治中,共查处校园及周边违规经营网吧238个,取缔非法经营的电子游戏厅、歌舞厅、发廊等128个,整治校园周边无证、占道经营摊点2610个。同时,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分类指导,化解各类危机,确保敏感时期学校平稳、无重大事故发生。学校安全工作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学校周边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邹平对2010年全省教育系统安全保卫工作提出四项要求:一是以落实责任制为核心,狠抓教育系统安全保卫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二是以平安和谐校园创建为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全面提高校园安全管理水平;三是以建立防范体系为抓手,不断提升维护教育系统安保稳定能力和水平,促进教育系统大稳定、大安全;四是以抓好“三项排查”为纽带,加强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的源头预防和科学预防。

会议对近年来在全省教育系统安全保卫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西南林学院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

本刊讯(记者 矣勇)经教育部批准,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本科高校——西南林学院正式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5月18日,西南林业大学成立大会隆重举行。

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为大会发来贺信。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田欣,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共同为西南林业大学揭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春林,副省长曹建方,省政协副主席罗黎辉,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崇敏,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杜玉银等出席成立大会。

迄今已向社会输送了3万余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西南林业大学,起始于1939年的云南大学森林系,历经昆明农林学院、云南林业学院、云南林学院、西南林学院,于1978年独立建校,2000年在全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中,由国家林业局直属高校调整为“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管理的高等学校。如今的西南林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以林学学科为主、生物环境类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现有13个教学院系、50个本科专业、2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学校在校生达12000余人,生源涵盖全国31个省区市。

林业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教学模式;评定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好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整体实力的重要依据,而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与本科教学质量水平密切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重要的内容,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1][2]。本科毕业论文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是检验学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掌握和应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过程,是评定学生获得毕业资格及授予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体现学校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及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标志[3][4]。

一、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为了适应科学与社会的发展,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交流能力、敏锐的观察与学习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毕业生对已完成学业的梳理和总结,是学生对所掌握知识的程度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展示和检验,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毕业论文是考评学生四年所学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的重要依据,是评价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標体系,是提高和保障本科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6]。近年来,由于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师资力量及教学条件等建设和发展跟不上,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严重下滑。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毕业论文选题缺乏针对性,与生产实际结合不紧密;2.毕业论文课题内容单一,复杂度降低;3.试验设计不合理,数据错误;4.研究不深入,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够;5.毕业论文缺乏独立见解,没有创新性;6.毕业论文写作不规范,专业性较差;7.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7][8][9][10]。

(一)教学条件限制

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导致实践教学场地(实验室)不够、实验设备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和更新等问题出现,从而导致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降。以理工科专业为例,毕业论文教学条件存在以下问题。1.无足够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不能满足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习锻炼的需求。部分学院存在无相关学科实验室,每次开展实验教学都要借用实验室来进行的情况,不能有效保障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2.经费支持力度不够。本科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需要购买实验试剂、实验耗材,在实习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费用,这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学校对进行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学生每人补助200~300元,对于无课题支撑的教师的支持力度不够,这导致学生只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3.设备陈旧老化,没有及时补充和更新。学生在进行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水平/垂直电泳仪(电泳槽)、PCR仪、计算机等,而这些设备存在陈旧、老化等问题,有的甚至不能使用,这直接影响到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顺利进行。

(二)学生自身原因

学生是本科毕业论文的执行者和完成者,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时间和精力的投入都直接到影响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学生在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两个方面问题。1.认识不够,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学生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就是随便做点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罗列就可以,无须花费太多时间去查阅相关文献。本科毕业论文开展和答辩的时间,前一个学期是部分学生进行公务员、研究生考试冲刺的时间,后一个学期是学生进行研究生复试、找工作、实习的时间,这与开展本科毕业论文的时间冲突,导致学生投入在本科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2.学生没有系统的培训。学校虽然开设了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但是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查阅文献,如何对文献中的结果进行分析,不知道如何评论和发现论文的优点与不足。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学生由于不能熟练操作Word、Excel、SPSS等系统,导致数据分析不够理想。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不知该如何撰写,实验结果该怎样分析及讨论,语句不通顺、不凝练、不专业。在答辩过程中,学生逻辑比较混乱,不能用简洁的语言陈述实验结果,这是思维混乱和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导致的。

(三)教师原因

教师监督和指导学生开展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教师的工作态度、时间投入和专业水平直接或间的接影响到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11]。在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受限制。科研能力较强的教授和副教授,每年需要指导一定数量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同时还要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开展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本科生进行毕业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实验操作、论文写作等,这与教师撰写年终总结、课题申报等工作时间冲突,指导教师无法全身心地指导学生开展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由于扩招,一名教师要同时指导15~20名学生,而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保障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2.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一方面,由于家庭、健康、进取心不强、无归属感等原因,部分教师不能以严谨、负责任的态度指导学生开展本科毕业论文及写作。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较少,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3.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有限。由于部分教师毕业时间较早,知识结构老化,创新能力不足,在所在专业和学科领域无建树,导致选题内容单一,且较简单,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确保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与探索

(一)创设新的论文指导模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创设指导教师团队—毕业生团队指导模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指导教师团队—毕业生团队是一种全新的论文指导模式,即以教研室为单位,将所有在职的教学和科研教师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团队;将选择此指导教师团队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毕业生团队,进行有效的对接。在毕业论文实际操作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以对毕业生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分析与解读、网络资源利用等进行具体的指导,同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可以及时反馈给指导教师团队,教师团队对此进行及时的解答和指导。每个月,指导教师团队定期举行实验报告会,及时了解和掌握毕业生的实验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实验方案,确保本科毕业生论文的顺利开展。创设指导教师团队—毕业生团队论文指导模式一方面可以直接、高效的指导毕业生开展毕业论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督促毕业生高质、高效地进行毕业论文,确保毕业生按质、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确保和提升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质量。

2.创设优秀研究生帮扶指导模式,帮助和指导学生顺利开展本科毕业论文

研究生可以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对指导教师相关的研究方向和领域有深入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相关的实验原理与方法,可以协助或独立的指导本科毕业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指导教师需要进行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同时还要指导研究生开展研究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工作中。因而,创设优秀研究生帮扶指导模式,一方面可以指导本科毕业生开展论文检索、论文阅读、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论文撰写等工作,使本科毕业生顺利开展并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缓解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减轻指导教师的工作量,确保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和监管下,优秀研究生帮扶指导模式的创立,能有效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3.创设在线答疑指导模式,指导学生开展科毕业论文

学生在毕业论文开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疑惑,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以指导教师团队为基础,以参与本科毕业论文的学生为主体,建立在线答疑QQ群和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群,学生可以将在毕业论文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问(实验操作、结果分析等)进行在线提问,指导教师团队中的任何教师都会及时给予讲解和答复。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格式、模板、写作等问题,指导教师都会给予指导和答复,以保证毕业论文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创设在线答疑指导模式,可以及时解答毕业生在实验和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毕业生顺利开展毕业论文工作,提升毕业生的写作能力,确保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创设新的论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论文教学工作,是本科毕业生开展毕业论文的基础。在正常的教学工作中,加强本科生的论文教学工作,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安排不同的教师进行论文教学工作。以生物学专业学生为例,在生物信息学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在线查找文献的工具与方法,明确阅读外文文献的方法与要领,进而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动态;在论文写作指导教学工作中,通过案例教学与分析,让学生掌握构思和撰写实验结果部分,突出论文的逻辑性;指导学生开展引言和讨论部分的撰写,强调实验结果的创新性、应用性等;指導学生利用科学、规范的语言,对论文进行整体修改和润色。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操作Excel、SPSS等软件系统,制作规范的图表及方差分析等。此外,还可以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开设《专家讲座》,让学生了解相关学科领域中最新的科研成果与动态,聆听专家们的科研心得与写作经验。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保障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奠定基础。

(三)构建有效的论文评定体系

论文评定体系是毕业论文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工作态度、实验成果、综合能力的全面评价和认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学校构建了有效的论文评定体系,即指导教师评阅得分(占比30%)+匿名评阅教师评审得分(占比40%)+毕业答辩得分(占比30%)。根据指导教师、评审教师和毕业答辩三个环节的评分,最后核算出该学生的总评成绩,进而评定其毕业成绩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通过构建有效的论文评定体系,对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及综合素质给予公平公正的评价,确保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结束语

针对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创设与构建新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教学模式及评定体系,以确保和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实践表明,通过创设新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加强论文阅读、写作、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教学,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写作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通过改革与实践,形成符合院系发展特色的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王保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24-129.

[2] 王红尧.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专项评价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13):95-96.

[3] 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47.

[4] 陈琴.本科生参与的师生团队制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7(20):63-64.

[5] 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7):89-90.

[6] 赵文珊,陈真真.生物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改革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7(7):241-242.

[7] 侯晓华.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监控[J].教育学术月刊,2011(7):62-63.

[8] 许信刚,童德文.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1(10):81-83.

[9] 张爱华,王明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6(1):167-169.

[10] 张洪秀.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1):12-13.

[11] 杨泽林,耿光华.当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与有效提高的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7):184-185.

[责任编辑:陈 明]

林业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教学模式;评定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好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整体实力的重要依据,而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与本科教学质量水平密切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重要的内容,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1][2]。本科毕业论文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是检验学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掌握和应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过程,是评定学生获得毕业资格及授予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体现学校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及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标志[3][4]。

一、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为了适应科学与社会的发展,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交流能力、敏锐的观察与学习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毕业生对已完成学业的梳理和总结,是学生对所掌握知识的程度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展示和检验,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毕业论文是考评学生四年所学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的重要依据,是评价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標体系,是提高和保障本科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6]。近年来,由于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师资力量及教学条件等建设和发展跟不上,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严重下滑。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毕业论文选题缺乏针对性,与生产实际结合不紧密;2.毕业论文课题内容单一,复杂度降低;3.试验设计不合理,数据错误;4.研究不深入,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够;5.毕业论文缺乏独立见解,没有创新性;6.毕业论文写作不规范,专业性较差;7.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7][8][9][10]。

(一)教学条件限制

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导致实践教学场地(实验室)不够、实验设备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和更新等问题出现,从而导致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降。以理工科专业为例,毕业论文教学条件存在以下问题。1.无足够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不能满足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习锻炼的需求。部分学院存在无相关学科实验室,每次开展实验教学都要借用实验室来进行的情况,不能有效保障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2.经费支持力度不够。本科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需要购买实验试剂、实验耗材,在实习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费用,这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学校对进行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学生每人补助200~300元,对于无课题支撑的教师的支持力度不够,这导致学生只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3.设备陈旧老化,没有及时补充和更新。学生在进行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水平/垂直电泳仪(电泳槽)、PCR仪、计算机等,而这些设备存在陈旧、老化等问题,有的甚至不能使用,这直接影响到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顺利进行。

(二)学生自身原因

学生是本科毕业论文的执行者和完成者,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时间和精力的投入都直接到影响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学生在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两个方面问题。1.认识不够,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学生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就是随便做点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罗列就可以,无须花费太多时间去查阅相关文献。本科毕业论文开展和答辩的时间,前一个学期是部分学生进行公务员、研究生考试冲刺的时间,后一个学期是学生进行研究生复试、找工作、实习的时间,这与开展本科毕业论文的时间冲突,导致学生投入在本科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2.学生没有系统的培训。学校虽然开设了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但是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查阅文献,如何对文献中的结果进行分析,不知道如何评论和发现论文的优点与不足。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学生由于不能熟练操作Word、Excel、SPSS等系统,导致数据分析不够理想。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不知该如何撰写,实验结果该怎样分析及讨论,语句不通顺、不凝练、不专业。在答辩过程中,学生逻辑比较混乱,不能用简洁的语言陈述实验结果,这是思维混乱和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导致的。

(三)教师原因

教师监督和指导学生开展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教师的工作态度、时间投入和专业水平直接或间的接影响到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11]。在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受限制。科研能力较强的教授和副教授,每年需要指导一定数量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同时还要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开展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本科生进行毕业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实验操作、论文写作等,这与教师撰写年终总结、课题申报等工作时间冲突,指导教师无法全身心地指导学生开展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由于扩招,一名教师要同时指导15~20名学生,而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保障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2.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一方面,由于家庭、健康、进取心不强、无归属感等原因,部分教师不能以严谨、负责任的态度指导学生开展本科毕业论文及写作。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较少,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3.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有限。由于部分教师毕业时间较早,知识结构老化,创新能力不足,在所在专业和学科领域无建树,导致选题内容单一,且较简单,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确保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与探索

(一)创设新的论文指导模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创设指导教师团队—毕业生团队指导模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指导教师团队—毕业生团队是一种全新的论文指导模式,即以教研室为单位,将所有在职的教学和科研教师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团队;将选择此指导教师团队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毕业生团队,进行有效的对接。在毕业论文实际操作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以对毕业生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分析与解读、网络资源利用等进行具体的指导,同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可以及时反馈给指导教师团队,教师团队对此进行及时的解答和指导。每个月,指导教师团队定期举行实验报告会,及时了解和掌握毕业生的实验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实验方案,确保本科毕业生论文的顺利开展。创设指导教师团队—毕业生团队论文指导模式一方面可以直接、高效的指导毕业生开展毕业论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督促毕业生高质、高效地进行毕业论文,确保毕业生按质、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确保和提升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质量。

2.创设优秀研究生帮扶指导模式,帮助和指导学生顺利开展本科毕业论文

研究生可以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对指导教师相关的研究方向和领域有深入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相关的实验原理与方法,可以协助或独立的指导本科毕业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指导教师需要进行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同时还要指导研究生开展研究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工作中。因而,创设优秀研究生帮扶指导模式,一方面可以指导本科毕业生开展论文检索、论文阅读、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论文撰写等工作,使本科毕业生顺利开展并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缓解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减轻指导教师的工作量,确保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和监管下,优秀研究生帮扶指导模式的创立,能有效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3.创设在线答疑指导模式,指导学生开展科毕业论文

学生在毕业论文开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疑惑,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以指导教师团队为基础,以参与本科毕业论文的学生为主体,建立在线答疑QQ群和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群,学生可以将在毕业论文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问(实验操作、结果分析等)进行在线提问,指导教师团队中的任何教师都会及时给予讲解和答复。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格式、模板、写作等问题,指导教师都会给予指导和答复,以保证毕业论文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创设在线答疑指导模式,可以及时解答毕业生在实验和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毕业生顺利开展毕业论文工作,提升毕业生的写作能力,确保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创设新的论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论文教学工作,是本科毕业生开展毕业论文的基础。在正常的教学工作中,加强本科生的论文教学工作,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安排不同的教师进行论文教学工作。以生物学专业学生为例,在生物信息学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在线查找文献的工具与方法,明确阅读外文文献的方法与要领,进而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动态;在论文写作指导教学工作中,通过案例教学与分析,让学生掌握构思和撰写实验结果部分,突出论文的逻辑性;指导学生开展引言和讨论部分的撰写,强调实验结果的创新性、应用性等;指導学生利用科学、规范的语言,对论文进行整体修改和润色。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操作Excel、SPSS等软件系统,制作规范的图表及方差分析等。此外,还可以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开设《专家讲座》,让学生了解相关学科领域中最新的科研成果与动态,聆听专家们的科研心得与写作经验。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保障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奠定基础。

(三)构建有效的论文评定体系

论文评定体系是毕业论文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工作态度、实验成果、综合能力的全面评价和认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学校构建了有效的论文评定体系,即指导教师评阅得分(占比30%)+匿名评阅教师评审得分(占比40%)+毕业答辩得分(占比30%)。根据指导教师、评审教师和毕业答辩三个环节的评分,最后核算出该学生的总评成绩,进而评定其毕业成绩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通过构建有效的论文评定体系,对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及综合素质给予公平公正的评价,确保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结束语

针对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创设与构建新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教学模式及评定体系,以确保和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实践表明,通过创设新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加强论文阅读、写作、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教学,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写作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通过改革与实践,形成符合院系发展特色的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王保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24-129.

[2] 王红尧.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专项评价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13):95-96.

[3] 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47.

[4] 陈琴.本科生参与的师生团队制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7(20):63-64.

[5] 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7):89-90.

[6] 赵文珊,陈真真.生物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改革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7(7):241-242.

[7] 侯晓华.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监控[J].教育学术月刊,2011(7):62-63.

[8] 许信刚,童德文.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1(10):81-83.

[9] 张爱华,王明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6(1):167-169.

[10] 张洪秀.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1):12-13.

[11] 杨泽林,耿光华.当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与有效提高的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7):184-185.

[责任编辑:陈 明]

林业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近几年,全球的森林资源减少与自然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生活。因此,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保证自然环境与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逐渐变成相关人员比较重视的问题。基于此,着重分析了生态林业的建设现状,同时提出生态林业建设对策,以期保证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林业;林业保护;建设;现状;对策

建设生态林业,主要是将生态学的原理作为指导,通过生态的经济方式,将森林能量与物质转变成人们所需物品,并维护与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继而实现森林资源合理应用与保护的目的。因此,生态林业建设对于我国发展至关重要,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与社会发展都有不可预估的价值。

1 生态林业建设的必要性

1.1 生态林业建设为国内可持续发展基础条件

我国生态林业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生态建设逐渐促进以及补充林业建设,目前的生态林业建设实现了新的高度,引导着我国社会经济逐渐走向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以其作用不可小觑。

1.2 生态建设属于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

生态林业是我国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我国的生态经济建设随着生态林业的进一步发展逐渐走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高度,实现生态经济建设与我国的物质文明的共同创建,是当下非常明显的集中发展形式,所以,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二者实现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林业建设的基本核心。

2 生态林业建设的现状

2.1 部门与部门间缺乏协调与沟通

生态林业的建设工作整体性与协调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建设的效率。然而,各部门生态林业的建设常会独立运作,缺乏协调与沟通,信息无法及时共享,使得各部门无法及时了解对方运作的情况,导致生态林业的建设存在随意性与无序性,进而影响了生态林业的建设[1]。

2.2 缺乏完善的业务流程

目前,生态林业的建设存在临时性与多样性的特点,如病虫害、雨季与干旱等,而很多单位还有各类应急措施并存情况。一旦出现业务分隔,势必会导致内容设置出现重叠,并且,无论是其他因素出现变化还是自然原因,都需要修改生态林业的建设工作与其他的业务系统,若不能优化各种组合,就会使得业务功能脱轨与重叠,继而降低了安全性。

2.3 缺乏长远发展的目标

在生态林业的建设中,只关注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目标的问题长期存在,这也是生态林业建设中很难避免的问题。如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利益,在追求利益的今天,人们难免会变得越来越肤浅,比较看重眼前的利益,缺乏长遠的发展目标,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林业的建设更注重经济效益[2]。

2.4 科技含量较低

生态林业建设科技含量低,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态林业的发展。尽管目前的科技水平很高,但面对我国广阔的国土,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质地,科学技术无法广泛普及,无法有效利用先进的技术,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的很多难题不能有效解决。

2.5 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技能

生态林业的建设工程量较大,对于建设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但事实上,很多建设人员综合素质无法完全满足时代要求。尤其是建设人员缺乏创新理念、管理思想落后、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所掌握知识不够新颖,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在生态林业建设的工作中,一些人员经常会利用法律漏洞做一些违法事件,同样会影响了生态林业的建设。此外,生态林业的建设社会影响比较深远与投资大,若专业人员没有掌握技术,无法熟练地操作,就无法保证工作的效率[3]。

3 生态林业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封山育林工作实施力度

如果是已规划好的待建设生态林区,需要从根本上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做好维护工作,严禁随意开采的现象;如果是天然存在的次生幼林、中林,则需要做好全封闭式的保护工作;如果是低产林,可以在分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其实际类型以及特点,对其进行相关的改造修整,最大限度地提升林业的生产力。

3.2 加强生态林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要想有效统一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就要有效保障生态林业的稳定性和多样性,使其能充分发挥出巨大的优势。我国的土地十分广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也不相同。因此,对于生态林业的发展不能局限在一个方面,应该结合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统筹和规划,实现统一稳定的发展。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在生态林业的各个环节建设中把農、牧、林、渔等融入其中,既能有效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有效、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

3.3 加强科学有效的管理

要想促进生态林业的良好发展,就要积极改变过去涣散的管理模式,加强科学有效的管理。首先,要加大生态林业的宣传教育工作,让人们更加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政府要积极颁布促进林业建设发展的法律法规,减少偷砍树木的犯罪概率。其次,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技术,完善管理体系的建设,促进生态林业的多功能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有效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促进生态平衡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发展。最后,要改变过去的管理方式,加大各部门的协调工作,科学合理安排各个生态林业的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加大其监测力度,提高管理的集中度,使得生态林业有一个完善、有效的管理系统。

3.4 做好生态林业区域划分工作

生态林业模式具有非常显著的特征,即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不同地区在建设生态林业模式时,就需要在分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模式,不可以直接套用其他地区的生态林业模式。所以有效的生态林业模式,首要的原则就是按照当地的实际地域分布差异,根据当地最适应种植的树种这一原则制定的,与此同时,还具备一系列以森林的生态功能为主要的处理方法。在同一个生态林业区中纳入相同的或者是相似的地域组织规划,有利于针对不同的生态林业模式的有效设计,进而提高建设的效率。

3.5 加强可持续发展生态林业的建设

促进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是实现生态林业建设和改革的关键。林业部门应高度重视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加强对生态林业的开发、建设,并制定相关的规定和政策,满足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发展生态林业的过程中,不能破坏生态环境,加大对其建设的投入力度,从而满足现代生活对于林业产品的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主要的方向,也是重要的战略,把其作為长期的发展目标并坚持下来,对生态林业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为其制定有效的发展步骤和措施为生态林业发展指明道路,让其进入良好的发展轨道。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生态林业拥有的丰富资源,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需求,促进生态林业的更好发展。

3.6 严格遵循科学化、合理化与规范化的工作原则

在生态林业的建设过程中,应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并在林业方面需要采取个性化及全面化的管理模式,构建生态林业的综合发展模式,一方面能够统一经济利益、社会与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使林业的产业结构更为合理与规范。现阶段我国已逐渐完善了与生态林业管理有关的政策方针,不仅能为林业的有效保护提供确切的依据,而且能够提高人民群众对林业保护的意识,规范其行为。此外,生态林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有效促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必须落实生态林业的保护及生态林业的重要性,加强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多方面的宣传工作。而生态林业的发展方向是我国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有效途径,也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直接联系,要求林业部门与林业经营者要加强对生态林业的管理工作,不断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4 结语

在国内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尤其在建设生态林业时,需要强化政府管理的力度,对于一些投机分子的不法行为需要严惩。因为生态林业的社会影响比较大、涉及面比较广以及触及点较多,所以需要各单位协调好生态林业的建设工作,促进国内生态林业建设的持久发展。

參考文献

[1]李先林.加强生态林业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生态林业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农技服务,2014,19(11):113.

[2]王永康,祁小冬,陈双海.在建设生态林业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民生林业——论森工企业的发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6,21(6):177-178.

[3]杨友海,李进斌,姚宗理.通道县地连国有林场生态林业建设途径初步探讨[J].绿色科技,2016,16(15):196-198.

(责任编辑:刘昀)

上一篇:油田化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医科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