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领导方式范文

2023-11-23

转变领导方式范文第1篇

一、要勤学善思,不断强化发展为民意识

卢书记文章中开篇就阐述了:“发展的目的就是为民”,这一个质朴的道理指出了我们所有工作的归向,这也让我反思了自己的工作是否促进了发展,是否促进了为民发展?同时,指导我在今后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中要勤学善思,勇于创新,在未来的工作中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为民意识。结合自身工作,就是要认识到作为从事基层党建的组工干部,虽不直接抓经济发展,但我们的工作和经济工作不是“两张皮”,绝不能游离于发 1

展之外,自觉地把工作放在服务发展的大局当中,放在服务群众的大局当中,努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为发展为服务群众出谋划策、积聚力量、营造氛围。

二、要常念忧患,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冷静

卢书记在文章中,深刻批判了当前“看好不看坏,算得不算失,报喜不报忧”的问题,言语切中要害,针砭时弊。在面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问题中,又阐述了要毫不动摇,持续发展的要求。读到这里,我对照自己,比照工作,深深感到自己欠缺了“生于忧患”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摸着石头过河的路途中也必然会有打滑的脚步。怎样避免问题的出现,这就要求我们要常念忧患,心存谨慎,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客观认识到自己面对的问题,冷静正确的判别自己应迈入的下一步。结合自身工作,就是要进一步多正视工作中的“短板”,从基层党建的薄弱领域主动出击,从党建工作的落后单位主动抓起,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加大工作力度,保持工作韧劲,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要真抓实干,努力提升服务群众水平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有句话说 2

转变领导方式范文第2篇

一、旅游收入偏低;旅游产品缺乏整合,缺少精品旅游路线;旅游景区服务质量较差,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等。吉林省旅游业要想进一步发展,需要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方式,加强吉林省旅游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试验区和旅游度假区“三区”建设;打造长白山生态旅游创意园区和长吉旅游创意园区;积极培育大的旅游集团;做好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59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657(2011)01-0011-0

5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近年来,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将旅游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进行培育,旅游业正成为吉林老工业基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吉林省是国家生态建设示范省,在生态资源上具有优势,形成东部茫茫林海、中部松辽平原、西部湿地草原的生态环境特征,2009年,吉林省对这些旅游资源进行包装,评选了长白仰雪、王城遗韵、深宫尘史、鸡鸣三疆、冰湖腾鱼、向海舞鹤、寒江雪柳、净月神秀等“吉林八景”,打出了吉林旅游的品牌形象。同时,在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上,吉林省提出由“观光经济”向“休闲经济”转变,并以长白山为龙头,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推动和参与东北地区大旅游经济圈建设。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对于吉林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和完善产业体系http:///scglllw/具有重要作用。

转变领导方式范文第3篇

【摘要】:不同于过去传统教学环境,现代课堂师生是教学相长的关系,学生不再单纯是“学”的主体,教师也更不仅仅是“教”的主体。基于这种环境特殊性的考量,网络教学资源在实际课堂中的落实就要求我们对两部分主体、两种不同的教与学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期实现研究的高效性、现实可能性。

【关键词】:网络教学 教学资源 教学改革

一、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方式的转变

首先,转变教师学习方式,转变教师陈旧思想意识是关键。面对新时代新型学习方式,教师“既要注重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功能和价值,又要防止将其绝对化、片面化、庸俗化。”这是影响教师学习方式转变的个人因素,而这个个人是成年人,他不同于学生群体,早在美国成人教育理论家诺尔斯的经典理论中就曾表明,成人学习有以下特点:(1)具有独立的自我概念,能够指导自己的学习;(2)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是其后继学习的资源;(3)具有学习需要,这些需要与改变自我的社会角色密切相关;(4)以问题为中心,希望能立即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5)学习为内在动机所驱动,而非外在因素。而教师这一特殊的成人群体转变自身的学习方式就更成为关键之关键。

现时代的教师学习什么?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应由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设疑三步骤开启思索,而其中“为什么”便是教师把握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转变的思想总指导。研究者指出“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教育事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的融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要转变陈旧思想,转变教师学习方式,只有其对教师职业具有高度的理解与认同,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浓厚的教育情意,进而才能将国家对教育事业和对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动机驱动,才能主动的转变学习方式。

其次,转变教师学习方式,认识和把握现代学习方式本质特征是保证。认识和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是教师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的重要保证。与成人转变学习方式特征相一致的,学习群体转变学习方式,也需要体现出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等特征。教师自身做到了转变学习方式的表率,以身作则,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就游刃有余了。

第三,转变教师学习方式,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多方面发展是基本途径。一个新时代的教师绝不仅仅体现在课上的那四十分钟,因为新时代教师不单纯是一个表演者,他更是自己生活、工作的总导演,他要求彰显出的是一名教师的品质、灵魂。正像笔者一直以来给学生们指导思想:安全,然后才是品质,最后才是学习。当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追求着高尚的品质,便能培养出良好的习惯,学习好就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我们作为教师又何尝不是呢,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我们走向校外、走向实践、走向信息化未来,这才是教师摆脱“唯学习而学习,唯实践而学习,唯急需而学习,摆脱急功近利的短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的基本途径,也是绝不可绕过的必经之路

二、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将传统的学习方式与现代学习方式相结合,构建新型的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关注学生一生的发展,也是笔者研究的重点。新型学习方式其实并不是特指某一具体的或几种方式的综合,从本质上讲,他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性系统,只要能够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等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都是可以为教学改革者们所利用的。

王义全教授也在其文《学习方式转变的理性反思》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特征之一,但这些学习方式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提示我们需要澄清以下几个问题:它们不是学习的程式,而是学习的基本特征;它们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也是学习的任务之一;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简单的替换,而是多元学习方式的整合。面对学习方式转变的困难,我们需要把学习方式转变作为不屑追求的理想,并通过教师学习方式转变和学校文化建设等为转变学习方式创造条件。”

基于此,笔者在前面内容中首先对教师学习方式的转变做了深入的研究,继而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展开了思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因此,在传统学式的基础上,转变并构建新型学习方式,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已迫在眉睫。

一方面,从具体学习方式方法来讲,新时代,我们不断创新出了多种综合方式,如注入式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和情感价值观;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唤醒、挖掘、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等等。上述这些新型学习方式都在体现着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共同特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无论单一的还是综合的学习方式,要想在网络教学资源环境下适应新时代要求、符合教学改革方向、体现学生主人翁地位等,最主要的还是要刺激学生群体主体意识的醒觉。那么,这个问题又回到了刚才探究教师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怎样转变学生“要我学”到“我要学”,自觉的将学习视为自我发展提升的充要条件,需要教师做出积极的引导。

另一方面,从学生学习空间来讲,转变学生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课堂上,更体现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始终无法彻底实现自主性、独立性,依然需要依赖于教师的引导和讲授,学生还是需要跟上老师的思维,这种自主学习受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在我看来,注重学生的课余自主学习能力才是研究的重点,也是帮助学生转化学习方式、提升能力的真正關键点,课余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在已接受知识引导的经验基础上,在没有教师的监管和引导下,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在借助多媒体网络找出解决方法,最终完全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解决问题。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师、学生两大主体的共同努力,无论是哪一群体,都无法绕过对主体转变意识、转变方式方法、转变条件、转变环境等的内外因素的综合考量,这也正是“教学相长”原则题中应有之义。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基础上,教师应着手实际教学的应用落实,为能够给学生在网络教学资源环境中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网络教学资源环境下教学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于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J].教育研究,2004,(11).

[2]陶西平.研究特级教师成长规律的独特价值[J].人民教育,2010,(05).

[3]李继秀.教师学习方式转变:动力结构分析及其建构.教师教育研究,2014,(03).

[4]王义全.学习方式转变的理性反思.课程与教学管理,2009,(05).

本文系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2ZJG102。

转变领导方式范文第4篇

——“何平九论”学习心得体会

署名“何平”的九篇评论文章浩然大气,精采异常。讲思想、讲理论高大深远,内容丰富。但又通俗易懂;讲矛盾、讲问题实事求是,切中要害,毫不掩饰,针贬时弊;讲出路、讲措施、讲前景又那么让人为之提振精神,信心倍增。

说句实在话,九论文章中写的那些问题,就发生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中,或者说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出现在我们自己的工作中。

我们感同身受,自觉很多不足:

一是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大好机遇,把握、利用不到位,工作推动上不尽如人意;

二是在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评价上,看成绩的多,看不足的少,看表面问题的多,挖深层次矛盾的少,缺乏强烈的忧患意识。

三是在工作的推动上,凭着印象跟着感觉走,主动研究探索工作发展的规律,自觉地有意识地按规律统筹规划,推进工作的主动性差;

四是虽然在本职岗位上确实做到了履职尽责,但又深感缺乏担当重要责任开拓性地拓展工作的领域和空间的勇气和胆略;

五是满足于各项工作全面普开,样样都做,缺乏脚踏实地,抓住重点工作,实实在在地干出个样子,抓出个实效的求真务实精神;

六是虽在自己的工作言行体现了平民情结,但如何把这种平民情结上升为以人为本的为民爱民的具体制度、措施不力,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尽可能地为群众,为我们的被管理对象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问题,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自身的工作中,说到底都是领导方式的问题,只不过是没有深挖细查,想来这也是应该为之忧患的事情。

卢展工书记到河南工作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曾先后发表了一些非常切合实际、非常中肯相实、非常解决问题的提法。如他在同河南进京务工人员座谈时,曾盛赞河南人是“普普通通的河南人、踏踏实实的河南人、不畏艰难的河南人、侠肝义胆的河南人”,指出在河南人身上体现了“三平”精神,即平凡之中的伟大,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心”,他还先后提出“四个重在”、“三具两基一抓手”等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结合实际,学习好、运用好、落实好这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于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转变领导方式范文第5篇

——“何平九论”学习心得体会

署名“何平”的九篇评论文章浩然大气,精采异常。讲思想、讲理论高大深远,内容丰富。但又通俗易懂;讲矛盾、讲问题实事求是,切中要害,毫不掩饰,针贬时弊;讲出路、讲措施、讲前景又那么让人为之提振精神,信心倍增。

说句实在话,九论文章中写的那些问题,就发生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中,或者说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出现在我们自己的工作中。

我们感同身受,自觉很多不足:

一是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大好机遇,把握、利用不到位,工作推动上不尽如人意;

二是在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评价上,看成绩的多,看不足的少,看表面问题的多,挖深层次矛盾的少,缺乏强烈的忧患意识。

三是在工作的推动上,凭着印象跟着感觉走,主动研究探索工作发展的规律,自觉地有意识地按规律统筹规划,推进工作的主动性差;

四是虽然在本职岗位上确实做到了履职尽责,但又深感缺乏担当重要责任开拓性地拓展工作的领域和空间的勇气和胆略;

五是满足于各项工作全面普开,样样都做,缺乏脚踏实地,抓住重点工作,实实在在地干出个样子,抓出个实效的求真务实精神;

六是虽在自己的工作言行体现了平民情结,但如何把这种平民情结上升为以人为本的为民爱民的具体制度、措施不力,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尽可能地为群众,为我们的被管理对象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问题,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自身的工作中,说到底都是领导方式的问题,只不过是没有深挖细查,想来这也是应该为之忧患的事情。

卢展工书记到河南工作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曾先后发表了一些非常切合实际、非常中肯相实、非常解决问题的提法。如他在同河南进京务工人员座谈时,曾盛赞河南人是“普普通通的河南人、踏踏实实的河南人、不畏艰难的河南人、侠肝义胆的河南人”,指出在河南人身上体现了“三平”精神,即平凡之中的伟大,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心”,他还先后提出“四个重在”、“三具两基一抓手”等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结合实际,学习好、运用好、落实好这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于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转变领导方式范文第6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顺利完成“十一五”时期的各项任务,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

经济增长是靠资本、资源、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不同,经济增长会呈现不同的方式。如果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资源和劳动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来推动,增长就是粗放式的;如果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来推动,增长就是集约式的。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就是使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和物质消耗推动,转向主要依靠提高各类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推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从1980到2005年,按可比价格计算,每万元GDP能源消耗从13.26吨标煤下降到4.75吨标煤,下降64.2%。这样的下降幅度既不逊于发达国家,也不逊于发展中国家。根据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指标》,按国际购买力平价(2000年美元)计算,从1990年到2003年,我国每千克石油当量产生的GDP增长了114%,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只增长21%,其中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分别只增长11%、40%和20%。

但是,这种明显的成绩是以过去经济增长粗放程度过高为基数的。从单位产品实物量能耗、物耗的绝对水平来看,与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特征依然十分突出。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远未实现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资金投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幅度增加。2003-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8%,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3.6%,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也呈增长之势。展望未来,资源环境形势更加严峻,加快增长方式转变任务更加紧迫。

深刻认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体制根源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与我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整体技术水平有关,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城市化进程远未结束,以住房、汽车需求快速增长等

为代表的消费结构升级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使我国现阶段的增长呈现出某些高物质消耗特征。

但是,应该看到,导致增长方式粗放有深刻的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是:

价格体系未能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比如,水资源是我国最为稀缺的资源,但我国的水价却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低水价导致了对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农业用水的低价格,弱化了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投资激励,固化了农业的大水漫灌方式;居民用水的低价格,造成了生活用水的严重浪费。再比如,土地也是我国最稀缺的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土地征用、交易制度不完善,致使大量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被低价征用,转让价格没有充分反映土地的稀缺程度,从而降低了稀缺土地资源的使用成本,形成了粗放利用土地的惯性。

企业成本未能充分反映其全部社会成本。通过制定和严格执行一定的质量、安全、能耗、物耗以及污染排放等标准,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是市场经济中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明确和严格的标准之下,企业为了达到社会要求,就需要进行技术创新、更新设备或加强管理,从而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目前我国不仅缺乏比较完善的社会标准体系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于已有的法规标准,也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这一方面使企业丧失了进行技术创新、设备更新或强化管理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排放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也使一些企业敢于在执行现行标准和政策时弄虚作假、顶风违规。

税费政策不合理。比如,当前在煤炭等矿产资源开采方面,由于资源税实行按照开采量征收,开采过程中往往发生只开采易开采部分和遗弃不易开采部分的现象。这不仅造成了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涉及经济、技术、社会等多方面体制和政策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通力合作。需要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加强生产管理、鼓励理性消费等多方面采取综合系统的措施。要真正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国策,当然,最根本的是要为经济的集约化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当前,要从如下方面入手,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优化经济结构,增进结构效益。经济结构不合理既是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的表现,也是导致经济低效运行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把优化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抓手。一要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制造业,大力开拓服务业新领域,抓紧构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附加价值高、吸纳就业多的产业结构体系。二要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形成既有利于规范、有序、有效竞争,又有利于实现

规模经济的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布的格局。三要优化所有制结构,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各种所有制企业相互竞争而又共同发展的局面。四要优化出口结构,促进技术水平高、附加值大的产品增加出口,提高比重。

增加政府投入,促进资源和环境技术的进步。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大力开发新能源、新材料、资源节约、污染处理、生态治理和恢复等方面的技术。这些技术研发成功后社会效益比较明显,但研发过程投资密集,研发失败的风险比较大,单个企业或者研究机构研发积极性不高,使得这些技术的供给难以满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因此,要加大政府对这些技术领域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在相关技术领域进行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

提升管理水平,减少管理漏洞。从政府的角度讲,应当通过制订严格的物耗、能耗和污染排放标准,并依法严格执行,从外部促使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转变生产方式。从企业角度讲,则要通过不断采用新的管理理念,完善激励机制,实施供应链管理,优化生产和工艺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倡导理性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消费模式。因此,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消费者对我国基本国情和面临挑战的认识,增强其合理消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同时,要通过完善消费政策,提倡文明、环保和节约的生活方式。

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完善相关制度。一是加快重要资源价格改革,增加粗放利用资源性产品的成本。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等重要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让市场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三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严格土地法制,合理调整土地收益分配机制,适当增加利用土地的成本。落实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切实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根据新的资源供求形势,进一步完善国土资源规划,强化规划约束和用途管制,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严格控制征地规模,健全并坚决执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确保土地价格形成的公开化、透明化。四是完善税收制度。从生产、销售(包括到国外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鼓励节约,抑制浪费。

上一篇:医院电子病历范文下一篇:远足活动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