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论文范文

2023-09-16

信息检索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检索;信息意识;信息能力

信息检索是指是指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储存组织起来,并根据用户的信息需要进行相关检索的过程和技术。现代信息检索技术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目前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主要从信息检索的智能化、专业化、可视化、一站式及基于网格的5个方面来介绍现代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趋势。其信息检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智能检索或知识检索、知识挖掘、信息整合和全信息检索等方面。

一、信息检索手段简介

1、手工检索

手工检索能根据标引规则,按规则进行各项的著录,便于檢索者根据文献标引规则查阅相关文献。能了解各类检索刊的收录范围、专业覆盖面、特点和编制要点,检索回溯期长,可以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手工检索灵活性高、费用低。手工检索也便于检索策略的制定和修改,所得到的文献信息一般能符合检索者的信息要求,并且手工检索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地修改和提出。手工检索过程中,直接查找任务的是人,在查找过程中,人的思维一直起着主导作用。

2、计算机检索

计算机检索主要是利用相关数据库进行信息检索。其主要利用计算机系统有效存储和快速查找的能力发展起来的一种计算机应用技术。它与信息的构造、分析、组织、存储和传播有关。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是信息检索所用的硬件资源、系统软件和检索软件的总合。它能存储大量的信息,并对信息条目(有特定逻辑含义的基本信息单位)进行分类、编目或编制索引。它可以根据用户要求从已存储的信息集合中抽取出特定的信息,并提供插入、修改和删除某些信息的能力。

3、网络检索

网络检索组要利用因特网检索,是通过网络接口软件,用户可以在一终端查询各地上网的信息资源。这一类检索系统都是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特点开发和应用的,即:数据分布式存储,大量的数据可以分散存储在不同的服务器上;用户分布式检索,任何地方的终端用户都可以访问存储数据;数据分布式处理,任何数据都可以在网上的任何地方进行处理。

二、检索工具的比较与分析

1、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比较

从宏观角度来说,两者有以下区别:一种手工检索系统一般只提供一种检索途径,而一个计算机检索系统则相当于多种手工检索系统;而在计算机检索数据中,对一份档案只需编制一条详细记录;每种手工检索系统都有与其他检索系统不同的排序方法,输出时可采用多种排序方法;手工检索系统与计算机检索系统中条目的结构及识别著录项目所用的标识符号不同;计算机检索系统采用磁性载体,必须利用计算机才能进行检索;计算机检索系统可以按需要输出各种各样的目录。

2、手工检索与网络检索的比较

手工检索与网络检索不能片面的判断谁优谁劣,在不同的方面有各自的优缺点。

(1)载体内容的直观性方面,手工检索优于网络检索

手检工具一般是印制或书写在普通纸介质上的,人们无须借助任何转换设备便可一目了然。根据手检工具的这一特性,人们在判读具体文献的描述内容时便能够比较准确地了解其全部。机检工具将文献描述体以二进制信号形式储存在磁介质上,如磁盘、磁带等,或以激光刻痕的方式记录在特殊材料上,人们无法通过普通方法直接看到,而必须借助于相应的读取工具,如计算机、光盘阅读器等才能得以判读。

(2)载体贮存信息量的能力方面,网络检索优于手工检索

由于计算机的工作对象是磁性或光学载体,贮存信息的密度远远高于普通介质。如1M的存储空间相当于700张普通目录款目。

三、信息检索的发展趋势

1、智能化信息检索

智能化信息检索是人们把人工智能与信息检索技术结合起来应用于信息存取领域的成果。近年来internet上不断涌现的人工智能产品。比如智能搜索引擎、智能浏览器、智能代理、知识共享智能体等。都将大大提高信息存取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智能化信息检索是当今信息检索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未来信息检索主要的发展方向。智能化信息检索是基于自然语言的检索形式.机器根据用户所提供的自然语言表述的检索要求进行分析,而后形成检索策略进行搜索,它能够代替或辅助用户完成诸如选词、选库、构造检索式。甚至在数据库中进行自动推理查找等功能,系统对知识库检索推理的结果。

2、可视化信息检索

据研究,人们获取的信息70%来自视觉,20%来自听觉,10%来自触觉。因此,人类是非常适应可视信息的。可视的图像较容易记忆,而且在传达某种信息时比任何方式都快且更有效,因而可视化检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可视化信息检索包含2个方面:一个是检索过程的可视化,另一个是检索结果的可视化。检索过程的可视化是指用户在检索过程中各检索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在用户面前.用户顺着可视化的检索画面一步一步地发现检索结果。相对于其他的信息检索技术,可视化信息检索技术的好处有:对文献或检索式内部语义关系的理解,有助于用户判断一个检索中的相关文献;一个透明的检索过程使检索更容易、有效,即视觉过程寓于检索过程中是可视化的核心;一个可视化的环境为用户展示更丰富、更直观的信息。

3、个性化信息检索

信息时代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个性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检索习惯.对检索界面也会有不同的要求:由于人们对词义的不同理解及感兴趣的领域不同,不同的用户对相同的检索结果往往会有不同的评价。随着信息资源的指数级膨胀。不同的打有消费者个人烙印的产品将成为某个消费者区别他人、感觉自我存在及独特的外在标志,也真正体现了个性化信息检索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因此现代信息存取技术将来也要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总之,现代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趋势必将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用户的信息检索需求为出发.在理念、人性化、智能化等方面取得全面突破,不断吸收信息技术上的最新成果和理解人们的需求。逐渐适应人脑的思维方式,实现智能、高效、快速而灵活的信息检索,最后达到随心所欲地查找、迅速获取所需信息的水平。从而促进人们对无序信息世界的有序化组织,令信息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

参考文献:

[1]苏新宁.信息检索理论与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2]熊回香.网络信息检索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

[3]黄如花.网络信息检索的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知识,2002,(8).

[4]张福泉.信息检索的黄金时代[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06,(5).

[5]建军.信息检索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沈鉴匀(1993-),男,重庆人,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

信息检索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类案检索;“同案同判”;司法责任制;“互联网+”;法官要求

一、引言

类案同判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我国近年来我国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案例指导制度的确立,更是对这一问题的最直接性回应。社会公众对司法的期待是依法和公正裁判,如果能够满足这两点基本要求,一个判决便可以算得上是“好的裁判”。新近以来,人们对司法似乎提出了更高的期待,那就是要做到 “类似案件类似处理”,更直接点说就是 “同案同判”。一如个别论者所指出的,让普通民众辨识裁判是否违法通常会有一些难度,而比较自己案件与同类案件的裁判结果是否有差异,直观地观察就能完成这一任务,因而实践中用“同案同判”来替代“依法裁判”就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话语诉求。

二、类案检索制度的研究背景

类案检索制度是司法责任制中创新性制度设计之一,设立之初是为了统一法律适用,实现“同案同判”“异案异判”的审判目的,如今已成为审判流程中的必备环节。学界目前对于类案检索制度还没有一个官方的概念性定义,但是通过对于最高院出台的关于类案检索制度的《意见》,可以归纳得出,类案检索制度是指当法官在裁判具体案件时,需要通过检索权威性的案例数据库(如中国裁判文书网),若检索发现本级、同级或者是上一级法院针对相类似的案件作出过类似的判决,那么法官在具体裁量个案时应当予以考虑的一种制度。

而我国对于“类案检索”制度的规定并非突然的“心血来潮”。早在2010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就发布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2015年6月2日颁布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实施细则,着手并逐步推进案例指导工作,并在《规定》指出,对于指导性案例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类案时应当予以参照。而2017年4月12日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的意见(试行)》,以及2018年6月1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规范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则都对在完善类案参考、裁判指引等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建立类案及关联案件强制检索机制,确保类案裁判标准统一、法律适用统一提出了要求。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对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2455号建议的答复中就已经对类案指导工作有了基本2019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法律适用分歧解决机制的实施办法》的出台背景中提到,要严格落实全面推进“类案和新类型案件强制检索”制度。而到了2020年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02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统一法律适用加强类案检索的指导意见(试行)》(法发〔2020〕24号,以下简称《意见》)自2020年7月31日起实施。《意见》在总结全国部分法院有益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类案检索机制,围绕类案的界定、类案强制检索的适用情形、检索平台、检索范围和顺序、结果运用、法官回应、法律适用分歧解决等问题,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对规范法官裁判权行使、统一法律适用等将发挥积极作用。

三、类案检索制度的价值意义

1、顺应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司法责任制

类案检索机制的创建,确保了类案裁判的标准统一和法律适用的统一。新出台的《类案检索指导意见》明确了承办法官是此机制的责任主体,尤其是目前对最高法颁布的指导性案例,地方法院必须强制检索并应当参考,这里的参考可以理解为采用其中说理,适用相同法律规则,自行裁判导致“同案不同判”并损害到司法公正的,理应向承办法官追责。

2、对法官乃至整个司法体系提出更高要求,对司法教育系统提出新的目标

目前对“同案”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权威文件能够确定,对于如何判断两个个案在实质上具有相似或一致性,将是法官在运用类案检索机制中遇到的难题,这就考验了法官对于案件分析与把握案件本质的能力,同时,此过程需要法官解构案件,寻找差异点与相同点进行逻辑归纳得出是否属于“同案”的结论;而检索结果并非机械地套用,是在检索结果上剥离出对手头案件有证明力的说理,其裁判思路是根据剥离出来的先前案例的说理证明,结合此次的案件事实,推导出裁判结果,同样的,将先前案例的说理部分应用于本次的案件事实,同样是个推导的过程,这就对法官的推理能力提出了考验;另外,类案检索的结果往往是一类案件的集合,彼此存在一定的差异情况,如何从中提取与本次案件最契合的先前案例,也是法官要面对的首要难题之一,是对法官检索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

另一方面,随着该制度的完善,如果能够纳入横向的类案检索机制并增强案例适用的强制力,结合大数据技术健全配套的檢索系统,事实上能够减轻法官压力,而类案检索对司法公正的促进作用应当处于首要位置。所以,对于下一阶段的司法教育总体目标,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案例分析、推理、检索与逻辑归纳能力。

3、我国在“互联网+”背景下对人工智能辅助司法裁判的一次实践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方兴未艾,数据的爆炸与联通只是为人工智能平台提供资源,当该项技术成熟时,配合一个全面的案件检索库,将为司法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人工智能永远不可能替代法官作出司法裁判,因为影响裁判的因素过多,撇开案件的外在形式,法条中蕴含的人们对法律价值的追求,对社会道德内涵的理解,如何将这些适用到案件中,是没有共情能力的人工智能所不能达到的,至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不可能。

4、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这是 “同案同判”的核心价值之一

“同案同判”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这要结合前文所分析的“同判”来理解。自由裁量权是破除绝对确定刑的手段,让法官在法定幅度内根据具体案情作出量刑浮动的判决,其根本追求在于“罪刑相适应”,而“同案同判”原则并没有剥夺法官这个权利,其根本价值追求在于统一法官之间作出的判决,让本应该承受相同判罚的犯罪人不会因为实际判罚的不同而感到司法不公,两者的价值内涵不同,根本上并没有冲突。打个比方,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如一只野兽,在量刑浮动限度内可以肆意活动,“同案同判”如一个笼子将这只野兽框定在一个相对小的范围内,其仍可以活动,只是活动区域受到了限制。通常情况下,法官各自对法律会持有特别的理解,但并不代表法官個人可以依据各自的理解对同类案件作出不同的判决,法官个体对现有法律问题持有的观点应当是推动法治进步的动力,而不是不统一裁判的理由。在司法实践中,有的地方法官会滥用自由裁量权,导致犯罪人的刑罚或相对过轻或相对过重,这是司法裁判所应当避免的情况。

5、为疑难案件提供了解决思路

目前我国最高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都是具有典型性、复杂性的案件,当基层法院法官遇到该类案件时,审委会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讨论,即使如此也不能保证恰当地作出正确的裁判,但是类案检索机制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四、结语

类案检索机制是我国在司法改革实践中融合“互联网+”模式,为有效促进司法公正,统一法律适用而实施的一大举措,其处于核心地位的“同案同判”原则将逐渐成为重要司法精神之一。现阶段我国的类案检索制度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并伴随司法改革、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逐步完善。但同时,我国对于类案检索机制的实践探索才刚刚起步,该如何将制度落到实处以及对法官提出的新要求如何达成,需要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学者们可以帮助进行信息化构建,提供指导理论和方法,法学院可以加强法律检索和论证方法的教育和培训;另一方面,立法和司法机构应当和理论家们联合起来,加快法学学科内部的科研成果转化,把法学方法论变成切实可行的操作流程。携手帮助法官以最经济化的方式达到这些要求,把类案检索制度落到实处,实现其应有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总而言之,如何将类案检索制度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进步的内在动力,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梦雨.类案检索制度对法官提出的新要求[N].人民法院报,2020-07-30(02).

[2]郑通斌.类案检索运行现状及完善路径[J].人民司法(应用),2018(31):99-100.

[3]孙海波.“同案同判”:并非虚构的法治神话[J].法学家,2019(5):141-157+195-196.

[4]孟焕良,刘云,杨琛琛.类案检索:“类案类判”的金钥匙[N].人民法院报,2019-09-10(1).

[5]刘树德.刑事司法语境下的“同案同判”[J].中国法学,2011(1):68-76.

[6]杨诚,朱力,李佳.司法改革背景下刑事审判裁判尺度统一问题研究:以S市两级法院的实践探索为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74.

作者简介

夏京津(1995—),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刑法学。

信息检索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档案检索发展模式及地位的叙述,从哲学、心理学角度分析档案检索体系理论范式和原理发展轨迹,进一步探讨档案检索体系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原则和保障方法。

关键词: 档案检索体系 理论分析 发展原则

1.档案检索模式演变及地位

1.1档案检索模式发展

档案检索经历了传统档案检索模式、计算机半自动档案检索模式及网络档案检索模式等阶段。传统档案检索依赖档案工作者预先著录,在预先著录的基础上进行人工直接检索。传统模式人工著录效率低下,人工因素参与较多,依赖档案著录项目的档案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会受到直接影响。计算机半自动档案检索模式指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进行档案数据存储、人机交互,按多种方式检索和输出检索结果。网络档案检索模式是利用网络技术,将档案信息制作成网页,在网络上传输,用户只要在搜索栏中填入所查档案的相关信息,就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查到档案信息,大大提高档案的时效性。另外,档案部门还可以从网上搜集有关网站网址,对其档案信息进行著录标引,建立网上档案检索体系,使众多网址和网上档案信息条理分明、便于使用。

1.2档案检索地位

档案检索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档案基础工作向利用转换的环节,做好这个环节,就能把档案工作整个链条牵动起来。档案检索作为提供档案利用的基本途径,其基本要求是在繁杂的档案资料文件中找到有效信息。馆藏档案资料信息无法与社会需求形成有效的沟通路径,档案检索工作就无法推进,丰富的馆藏与利用效率成反比,提高档案需求效率和效用,取决于检索手段的优劣。由此可见,检索是提供档案信息的必经途径。档案检索是开启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一把钥匙。档案拥有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是积累、贮存、反馈档案信息的阵地。

2.档案检索体系的理论分析

2.1档案检索体系的理论范式

档案检索研究的理论基础经历了从理性主义传统向基于认知观点的档案检索理论的过渡,其基本原理经历了从相关性判断到适用性判断到用户满意度判断的革新。

档案检索的理性主义观点的研究者在一个模拟档案检索作业的人工或虚拟环境中进行标引方法、表征手段、检索理论和方法的开发、应用、比较及效果评价。在理性主义的研究范式下,档案检索研究的重点是检索方法和文献表征的开发、改善、受控环境下的科学验证、检索结果的相关性评价、新媒体的应用等。

档案检索认知观点主张认知过程发生在任意信息交流系统的两端,强调人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对检索信息的接收、感知及创造活动的媒介及互动作用。其主要汲取认知科学的基本思想和有关理论,研究人对信息处理的原理,以达到设计支持和改善对信息利用和吸收的检索系统和检索服务的目的。

2.2档案检索体系的哲学基本原理发展

从传统角度来看,档案检索体系的相关性原理指的是文献与用户提问之间的相符(或一致)程度,这种相关性反映的是档案检索系统的检索能力。相关性判断由专家判定,因而这种相关性判断是片面的、不确切的。档案检索的认知观点对相关性原理进行了扩充和修正,提出了适用性判断原理。

档案检索体系适用性原理指档案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适用性原理的判定者是用户本人。适用性判断具有强烈的即时性特征,带有极强的主观主义偏向,用户对档案资料适用与否的判断,会因条件、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适用性原理判断反映的不是信息检索及检索系统的客观评价,而是信息检索系统的服务能力,即检索系统能否满足特定用户需求,适用性原理是反映检索系统功能和效率的最主要指标。在网络环境下,档案检索人员角色转换,用户直接在网上获得自己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料。档案检索人员和用户都可以接触和利用信息系统,在档案检索人员无法介入的情况下,档案检索效率依然存在,只是衡量其效率的指标不再是查全率和查准率。在关键词检索加模糊检索的浏览方式下,如何提供少量而适用的信息,成为衡量搜索引擎功能的主要指标,所以人们提出用户满意度的概念。这实际上是对适用性的一种扩展,用户满意度越高,说明检索系统的效率越高。

3.档案检索体系的发展原则与方法

3.1档案检索体系的发展原则

标准化原则是档案检索体系发展最关键的原则,直接影响档案检索质量,关系档案检索能否实现真正的有效共享。档案检索的发展标准主要包括:档案著录格式的标准化、描述与标引语言标准化、档案信息元数据标准化、数据库管理标准化等。

档案检索体系的安全性原则包括不危害国家安全、集体与个人利益,在档案检索体系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好网络安全问题的处理工作,当出现系统缺陷、黑客或者病毒攻击、非法调用档案信息等问题时,应及时解决,防止档案信息遭到破坏。

档案检索体系化发展是为了整合档案资源、实现共享,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如果只有理论基础却不具有可操作性,就违背了档案检索的初衷。档案检索体系化发展应降低成本,避免资源的闲置浪费。

3.2档案检索体系发展的保障方法

档案检索体系的发展建设涉及诸多环节及因素,宏观政策的指引、充足的资金来源、最新的技术支持、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必然成为成功实现档案检索体系化发展的有力保障。

档案检索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进行引导与规范。国家档案领域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对档案检索体系工作起着宏观指导和控制作用,标准体系的建立能微观指导档案工作者的具体工作。档案检索体系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从档案检索数字化建设到管理和利用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档案工作者在依靠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还应该开拓思路,积极利用有效的社会资源,扩展资金渠道,同时可以研发增值服务,实现资金的自我补偿。

档案检索体系的构建需要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撑,除了档案工作者,还需要计算软件开发、网络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人才。能否拥有优质的人才队伍,关系到档案检索体系建设的成败,档案人才队伍的素质是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档案检索体系具有很强的信息技术依赖性,信息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关系档案检索体系的开发利用程度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邓绍兴.档案检索[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

[2]陈丽.档案信息检索[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信息检索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总结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图书馆的读者教育实践成果,归纳了基于各种需求的读者信息教育形式,分享了引导和激发读者信息意识的经验,同时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出了独立学院图书馆读者信息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独立学院;信息教育;信息检索

收稿日期:2011-04-26

作者简介:田辛玲(1970-),女,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数字化图书馆,发表论文10余篇。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06.036

Practical Study on the Readers Information Education in Separated College

——A Case Study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Zhuhai campus Library

Tian Xinling

(Librar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Zhuhai Campus,Zhuhai 519085,China)

〔Key words〕separate academy;information education;information retrieval

2002年2月,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总则第3条中明确规定,当前高等学校图书馆的5项任务之一就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1]。这是我国首次在政府文件中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作为办学机制创新与模式变革的独立学院,理应成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倡领者。然而,独立学院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其建校时间短,资源建设和评估压力大,加之本科生层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也直接导致了学校对科研的需求不高,因此在办馆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读者的信息素养教育。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作为独立学院中的一员,图书馆从2003年建立至今,一直坚持资源建设与信息教育并重的原则,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在总结本馆教育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探讨切实可行的独立学院读者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1 本馆读者信息教育实践成果

1.1 分层次进行读者信息教育

信息教育不能搞一刀切,我馆在理论上借鉴了瑞典查尔奠斯大学菲埃尔·勃兰特博士(Fiall Brant)提出的“三阶段模式”,即分层次对在校学生和教师进行信息培训的方法[2],把图书馆的读者分为3个层次。

(1)第一层次读者对专业知识和图书馆知识均不了解或了解很少。这类读者以刚刚迈入学校的新生为代表,他们对图书馆的基本知识,数据库的使用,图书、期刊和相关信息的查找方法等一片茫然。因此,在入学之初,我们以学院为单位举办了新生入馆教育讲座,以常规知识性内容为主,着重介绍图书馆基本知识、资源分布及简单的检索技术,引领他们使用图书馆。

(2)第二层次读者具备一定的信息检索和利用能力,对图书馆知识有一定了解,但不够深入,尤其缺乏在专业方向上的检索技能。针对这部分读者,我们主动联系专业课教师,采取馆员—教师协作的方式,将信息检索内容嵌入专业课,在专业课上有针对性地讲解数字资源的查找和使用。对大三、大四年级需要写毕业论文做毕业设计的特定读者群,举办专业论文写作资料查找培训,并从论文的文题选择,关键词、摘要的撰写,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等方面进行指导。

(3)第三层次读者对专业知识研究精深,但对数字资源使用不清楚或欠缺检索技巧。这类读者以教师为代表,他们面临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既要懂得专业数据库的检索技巧,又需要将获得的信息进行鉴别评价,融入已有的知识,实现科研创新。因此,我们对教师开展了专业性较强的定题服务,同时提供“一对一”辅导,帮助他们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学科动向、相关数字资源的检索方法和技巧。

1.2 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教育

“3A理念”是一种崭新的读者服务理念——Any time、Any where、Anyway (无论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也就是说,无论读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通过何种方式,都能得到图书馆方便、快捷、高效的文献信息服务[3]。我们把读者需求划分为问题型、学习型和科研型3种,以“3A理念”为指导,对每种类型的特定需求力求提供多种信息服务,从而满足信息教育的需要。

1.2.1 问题型

读者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或大或小有关图书馆服务和资源利用的问题,诸如:我要找一本书,应该怎么找?我在图书馆借的书丢了,怎么办?我要查一本期刊,图书馆没找到,还有其他办法吗?……这些问题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较强,读者希望立即得到解答。我们提供在线QQ、电话、E-mail、论坛等多种咨询方式,由专门的参考咨询员负责解答。如果在馆内遇到问题,读者还可到图书馆的咨询台进行现场咨询。灵活的咨询方式,让读者感到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无处不在,提高了读者对图书馆的认知度。读者把参考咨询员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他们在得到信息帮助的同时,也愿意把自己对图书馆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参考咨询员,这是读者和图书馆双赢的模式。

1.2.2 学习型

读者有自我学习的信息意识,希望能够自主选择或系统地学习信息检索知识。我馆用的是简单培训与系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给读者提供多种可选择的信息教育形式。OPAC查询时一个小小的提示,网页上醒目的常见问题,放在图书馆门口的各种读者手册、数据库使用指南等,信息素质培训以各种姿态,或成熟或小巧,出现在读者需要的各种场合,为读者提供切实的服务。

我馆参考咨询部还按学期制定专题教育计划,定期推出“60分钟讲座”,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系列、专题的读者培训。“60分钟讲座”由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主讲,采用“实例讲解+演示+实习操作”的方式,注重与读者的互动,以生动的实例为读者讲授常用的文献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和检索技巧。讲座每周一个专题,每学期循环两次,每期都有很多师生参加,他们用一篇题为《花费“一个60分钟”赚取“无数个60分钟”》的报道说出了他们的收获和喜悦。

除此之外,“信息检索与利用”作为2学分的通识选修课,由图书馆老师主讲,供各年级学生自由选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现在每学期有6个班,开始时选修并不踊跃,有的同学不知道能从课上学到什么,有的同学觉得网络这么发达,用不着再学什么检索了。我们结合专业设置检索课程内容,并不断地增加实践学习的比重,讲解如何选择关键词、评价检索结果及各种检索系统的异同等。学生感觉信息检索离自己的专业和生活很近,因此,选修时也越来越踊跃。课程考核的方式是期末完成一份综述材料的写作。综述写作既能考查学生分析资料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掌握论文格式规范,树立知识产权意识。

1.2.3 科研型

读者有论文写作和课题查新的需求,包括论文的写作规范是什么、如何进行科研课题的资料查找、科技查新等。基于科研的服务需求,我们开展了两个“中心”、课题查新、定题跟踪、论文写作资料查找培训等多种服务方式。

根据我们的调查,有些同学到了大四还不了解或基本没有使用过图书馆丰富的数字资源,很多同学写论文或做作业的时候主要是通过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去查找资料,而本应作为学习和研究信息资源主渠道的图书馆大量学术资源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因此,我馆于2010年末成立了“学生论文写作资料查找帮助中心”和“学生作业资料查找帮助中心”,以帮助、指导大学生利用图书馆数据库有效查找相关学术资料[4]。

此外,我馆实行学科联系人制度,每个院系都有专门的学科联系人负责对教师的科研课题进行课题查新和定题跟踪服务。学科联系人根据课题进展和需要,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数据库和电子图书等资源。学科联系人服务主动,提供的资料有较高专业水准,受到教师的一致好评。

表1 信息需求类型及信息教育方法、途径

1.3 导引性读者信息教育

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思维活跃、渴求知识,我馆与“常青藤读者协会”共同组织策划了一系列大型活动,引导学生的读书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培养他们的信息意识。比如每年举办的“4.23世界读书日”活动,包括了国学讲座、知识竞赛、找书比赛、读书之星评选、书签设计大赛、图书漂流等,让学生由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参与,脱离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在充满着情趣的无拘束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交流信息,在竞赛的气氛中激发他们的信息需求意识。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信息素质教育不应当停留在严肃的课堂,应当把它定义成一个又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培训,学生们更希望它是生动的、友好的、时尚的、激情的。

我馆与“常青藤读者协会”联合举办的“圆桌漫谈”活动,成了图书馆的一个品牌活动,深受同学们喜爱。“圆桌漫谈”就同学们关心的热点问题聘请他们喜爱的老师或学长,围坐一起,或是讨论考研热点、流行前沿,或是品读文学经典、热议时政要闻,广泛地引导他们对各类知识的兴趣。

为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图书馆每月更新阅览室和图书馆宣传栏,向同学进行好书推荐。同时,倡导成立“晨读会”、学习小组,支持兴趣学习、研究性学习。图书馆为各学习小组提供定期学习讨论室、优先采购或提供有关专题学习研究资料。在这些活动中,我们与学生定期进行交流反馈,及时总结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图书馆的主人和信息的主宰者。

1.4 借鉴IC理念,构建良好的读者教育环境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是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它的主要目标是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读者协作式学习。我馆借鉴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实践经验,遵循“因需而建”、“因地制宜”的原则,整合现有环境、资源和服务[5]。原有的电子阅览室面积较大,能容纳300台微机,但没有功能分区,学生不喜欢这种环境,前来上机的同学寥寥无几。为此我馆将视听室和电子阅览室合并为多媒体阅览室,并将原来的空间进行合理改造,划分出培训区、上网区和视听区,间隔了1个50台微机的培训室和1个视听研讨室。这样,电子阅览室不再只提供单一的上网服务,还可以提供视听、培训和研讨等多种服务功能。为给读者营造协同和交互式的学习环境,我馆又对原有书刊阅览室进行改造,新增了7个小组讨论室。

经过IC建设,多媒体阅览室的读者增长至原来的2倍,自由上网区和视听区甚至出现了“一位难求”的局面。小组讨论室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尚未正式推出时就不断有电话催询,正式推出之后预约一空,图书馆真正成为了同学们的第二课堂。

2 问题及展望

2.1 在线教育不够完善,尝试开发多元化在线教育模式 以新生入馆教育为例,目前我馆采用的还是以院为单位的讲座方式,同时参与的学生每次约有六、七百人,讲座经常达不到预期效果。而如果采取网络在线的新生入馆教育:如能展示图书馆功能的网络视频、虚拟图书馆导览、讲解图书馆基础知识的网络课程等,图书馆的设施和服务可以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允许读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随时随地学习基本的入馆知识和检索技能,与传统的讲座相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线信息教育涉及的内容很多,可以借鉴他馆的成功经验,开发适合本校师生的在线教育。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INTERNET教室、浙江大学信息检索网上自助教学课件、国家图书馆网上教室等。在这些读者教育网页中,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不受时间和场所限制。在线教育是讲座、培训等传统读者教育方式的有力补充。

2.2 与专业课结合不够紧密,引进信息素养学科整合模式的实践研究 我馆采用了专业课嵌入方式进行信息教育,但是仅限于在专业课上讲授信息检索知识,信息检索与专业知识相互独立。在这方面,可以借鉴澳大利亚信息素养学科整合的信息教育模式,使信息素养内容与学科及专业课程相整合,课程讲授由教师和图书馆教学人员共同完成,在课程学习中融入讲座、学术报告、短期课程、在线和独立学习活动方式,在专业学习中培养学生收集、利用与评价信息的能力[6]。这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高级层次,信息检索不再是孤立的课程,而是真正参与到专业课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专业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2.3 馆员素质有待提高,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我馆现有馆员多数是图书情报学专业毕业,缺乏其他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在为读者提供专业性的信息教育服务时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未来应当本着引进和培养两手抓的原则,组建一个多层次咨询服务团队。结合IC空间建设,构建良好的读者教育环境,为读者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服务。

3 结 语

独立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高等院校办学机制创新与模式变革的一项重大突破。图书馆作为信息素质的培训基地,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检索技能,更要培养大学生的信息利用能力、自主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独立学院图书馆应当转变以资源建设为主的思想,积极探索信息素质培养的新方法,以读者需求为中心、创建协同学习环境,尝试开发多元化在线教育模式,将信息素质培养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专业信息素养,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EB/OL].http://www.bvtc.edu.cn/libraryweb/train/liblaw.htm,2011-03-22.

[2]汤满满.信息时代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33):112-114.

[3]顾江,陆宏弟.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新探[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1):62-64.

[4]资料查找有困难,两个“中心”帮助您[EB/OL].http://library.bnuep.com/synews/newspaper.asp?id=483,2011-03-22.

[5]张素.借鉴IC理念,开拓学习空间[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0,(5):5-9.

[6]杜安平.澳大利亚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剖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4):637-640.

信息检索论文范文第5篇

0 引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的发展风起云涌,人类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进程大大加快。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检索的交流平台也迅速转移到以WWW为核心的网络应用环境中,信息检索步入网络化时代,网络信息检索已基本取代了手工检索。

什么是信息?信息是消息,人们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接受和利用信息;信息是资源,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信息是财富,且是无价之财富;信息是生产力要素,更是一种不可估量的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动力。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技术的进步,都离不开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且,信息资源的真实状况及开发利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以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我们怎样快速的查找信息和有序的整理信息?信息检索是最快的途径。

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查找所需信息的过程和技术。人们获取信息源的方式主要有:①传统的信息检索方法,通过人工查询在图书馆等提供文献的机构进行文献的查询和获取活动;②联机信息检索相对于前者来说具有实时性、完整性、共享性、广泛性等优点;③网络信息检索是指通过网络信息检索工具检索存在于Internet信息空间中各种类型的网络信息资源。

1 网络信息检索的现状以及策略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社会,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因特网作为获取日常信息的重要手段。用网络搜索一些信息,如了解时事、生活疑惑、寻医问病、自娱自乐等,通常都比较方便快捷。然而,网络信息资源相当丰富,多种多样,当人们进行专业信息检索时,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即便是经常上网高校的老师与学生也有常常搜索不到专业文献信息的时候。

由于信息资源数量庞大、各信息间又相互交叉渗透,使得一些科研课题资料的检索相当的有难度,因此,我们必须掌握合理的检索策略,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能有满意的检索效果。所谓检索策略,就是正确的选择检索词、科学合理的提问等。首先应对要检索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将完整的主题分为一个个独立的检索概念,然后要注意选全、选好相关词。在检索英文资料时,还要注意英美不同的拼写形式以及检索词的单复数形式、缩写形式等,然后采用布尔逻辑的原理,将表达相关概念的各检索词组配起来,以转换成搜索引擎可以理解的信息提问式,在对其数据库进行搜索后,便可获得相应的结果。因特网上的信息浩繁庞杂,一些有价值的专业信息被大量无用信息所淹没,要想系统的、全面的、准确的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就需要学会科学的制定信息技术策略。

2网络信息检索的原理及方法

网络信息检索是指通过网络信息检索工具检索存在于Internet信息空间中各种类型的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检索工具是网络信息检索技术的实物体现。目前,常用的网络信息检索模型有布尔逻辑模型、模糊逻辑模型和概率模型等几种方式。

①布尔逻辑模型——这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严格匹配模型。用户可以根据检索项在文档中的布尔逻辑关系提交查询,搜索工具根据事先建立的倒排文档结构确定查询结果。标准的布尔逻辑模型为二元逻辑,所搜索的文档要么与查询相关,要么与查询无关。利用这种模型进行查询,其查询结果一般没有按照内容的相关特性排序。

②模糊逻辑模型——它在查询结果处理中引进了模糊逻辑比较,并且按照相关的优先次序排列查询结果,这样就可以克服布尔逻辑模型信息查询结果的无序性。

③ 概率模型——它是基于贝叶斯概率原理而提出的,根据词条、文档间的内在联系,利用词条间和词条与文档间的概率相依性来进行信息检索。

要在网上获取信息,我们就需要找到提供信息源的服务器。首先找到各个服务器在网上的地址,然后通过该地址去访问服务器提供的信息。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2.1漫游法

这是在因特网上发现、检索信息的原始方法。即在日常的网络阅读、漫游过程中,意外发现一些有用信息。这种方式的目的性不是很强,具不可预见性和偶然性。

用户在阅读超文本文档时,利用文档中的链接从一网页转向另一相关网页。此方法类似于传统手工检索中的追溯检索,即根据文献后所附的参考文献追溯查找相关的文献,从而不断扩大检索范围。这种方法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检出大量相关信息,也可能偏离检索目标而一无所获。 2.2直接查找法

直接查找法是已经知道要查找的信息可能存在的地址,而直接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其网址进行浏览查找的方法。此方法适合于经常上网漫游的用户。其优点是节省时间、目的性强、节省费用,缺点是信息量少。 2.3搜索引擎检索法

此方法是最为常规、普遍的网络信息检索方法。搜索引擎是提供给用户进行关键词、词组或自然语言检索的工具。用户提出检索要求,搜索引擎代替用户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并将检索结果提供给用户。它一般支持布尔检索、词组检索、截词检索、字段检索等功能。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的优点是:省时省力,简单方便,检索速度快、范围广,能及时获取新增信息。其缺点是:由于采用计算机软件自动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且检索软件的智能性不很高,造成检索的准确性不是很理想,与人们的检索需求及对检索效率的期望有一定差距。

2.4网络资源指南检索法

此方法是利用网络资源指南进行查找相关信息的方法。

网络资源指南类似于传统的文献检索工具————书目之书目或专题书目,其目的是可实现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智能性查找。它们通常由专业人员在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鉴别、选择、评价、组织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对于有目的的网络信息检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其局限性在于:由于其管理、维护跟不上网络信息的增长速度,使得其收录范围不够全面,新颖性、及时性不够强,且用户还要受标引者分类思想的限制。 2.5 在线数据库查询

利用网上的在线数据库进行查询。访问网络数据库是用户获取学术性信息的最有效方法。网上在线数据库有很多,比如: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中国维普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网数据库等。

3网络信息检索详论

3.1网络信息检索方式

其检索方式有:浏览器方式和搜索引擎方式。 (l)浏览器方式

只要能够进入html就能够通过浏览器,利用HTTP协议提供的万维网服务,浏览接触页面和通过Web页面提供的检索方式访问数据库。

(2)搜索引擎方式

搜索引擎是internet提供公共信息检索服务的Web站点,它是以一定的技术和策略在internet中搜集和发现网络信息,并对网络信息进行理解、提取和处理,建立数据库,同时以web形式提供一个检索界面,供用户输入检索关键词、词组或短语等检索项,代替用户在数据库中查找出与提问相匹配的记录,同时返回结果且按相关度排序输出,从而起到快速查找信息的目的。搜索引擎所处理的信息资源主要包括万维网服务器上的信息,另外还包括电子邮件和新闻组信息。搜索引擎服务的宗旨是为满足用户的信息需要,所以它是面向用户的,采用的方式是交互式的。 3.2网络信息检索工具

从20世纪80年代起人们就开发了诸如Archive、WAIS、Veronica等检索工具,从90年代中期起又出现了检索万维网络信息资源的搜索引擎技术,并以此构造检索所有各类网络信息资源的集成化支撑体系。据统计,各种各样的Internet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已有数千个,按这些工具的检索机制、检索内容范围,以及检索工具的数量、检索资源类型,可将它们划分为以下各类:

(l) 按检索机制划分

根据检索工具的数据检索机制,可将检索工具分为检索型、目录型和混合型检索工具。 (2) 按检索内容划分

根据检索工具的数据内容,检索工具可分为综合型、专题型和特殊检索工具书。 (3)按包含检索工具数量划分 根据检索工具数量划分,检索工具可分为单独型和复合型检索工具。 (4)按检索资源类型划分

根据检索工具针对的数据资源类型,可将检索工具分为万维网检索工具和非万维网检索工具。

3.3网络信息检索技巧

目前常用的信息检索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搜索引擎进行关键词、主题词或自然语言检索。最著名的搜索引擎有AltaVista、Excite、HotBot、Infoseek等;另一种是按主题分类指南进行检索,如Yahoo ! 就是按主题组织资源、逐次分类,供读者按需查词的;有的检索工具两种方式可以随时切换使用, 如Info seek。相比之下, 前者信息的获取太杂乱, 鱼龙混杂, 精确度太低, 需通过多次筛选才能找到所需信息。 而后者的信息组织系统性较强,精确度较高。但主要问题在于获取率较低且很难反映信息之间的关联性。由此可见, 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读者要根据检索的目的来挑选和使用检索工具,同时要学习一些提高检索效果的方法和技巧。

(l) 检索关键词具体化; (2) 运用词组检索;

(3) 巧用Boolean逻辑词:AND、OR 和NOT。

4网络信息检索的技巧

在中国,用来获取中文信息的搜索引擎,主要是扬名华人世界的百度搜索引擎和全球闻名的Google搜索引擎。Google在外文信息搜索方面有绝对的优势,并较早推出了中文信息搜索,而百度专攻中文搜索,并在汉语特点研究等方面做出来很大贡献,近几年又推出了多种特色搜索服务,从而在中文网络搜索领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另外,我们常见的搜索引擎还有雅虎、网易有道、百度等。掌握网络信息搜索技巧对于很好地利用这些搜索引擎很有帮助,对自己搜索信息更是简单至极。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如何避免在浩瀚的互联网海洋中迷失方向,掌握一些基本的网上搜索技巧可以说是必需的。网上的信息搜索技术如此的多,怎样才能高效迅速地找到问题的答案呢?有几种技术可以帮助你更加快捷地找到所需网页。没有一种技术是万能的,但将几种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使用会大大加快网页搜索进程。

网上的内容虽然很丰富,但必须先有人放上网。搜索引擎本事再大,也搜索不到网上没有的内容,而且,有些内容虽然存在网上,却因为各种原因,很可能成为漏网之鱼。所以在使用搜索引擎之前,应该先花几秒钟想一下,我要找的东西网上可能有吗?如果有,又可能在哪里?网页上会含有哪些关键字?

一次成功的搜索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设计优秀的搜索请求和一个准确可信的搜索结果。在你点击任何一条搜索结果之前,快速地分析一下你的搜索结果的标题和网址,会帮你节省大量的时间。

比较大的搜索引擎都支持使用逻辑词进行更复杂的搜索界定,常用的有:AND和OR或NOT ,恰当应用它们可以使搜索结果非常精确。另外,也可以使用括号将搜索词分别组合。

如果查找的是一个词组或多个汉字,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它们用双引号括起来,这样得到的结果最少、最精确。通过添加英文双引号来搜索短语词,这一方法在查找名言警句或专有名词时显得格外有用。 很多搜索引擎都支持在搜索词前冠以“+”限定搜索结果中必须包含的词汇,用“-”限定搜索结果不能包含的词汇。

在Internet上进行查询时如果能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常常能增加搜索结果的准确性,如许多搜索引擎都区分字母的大小写,因此,如果您正在搜索人名或地名等关键词,应该正确使用它们的大小写字母形式。

如果只给出一个单词进行搜索,经常会出现数以千计甚至以百万计的匹配网页。然而如果再加上一个单词,那么搜索结果会更加切题。在搜索时,给出两个关键词,并将两个词用AND与逻辑结合起来,或者在每个词前面加上“+”,这种与逻辑技术大大地缩小了搜索结果的范围,从而加快了搜索。幸运的是,所有主要的搜索引擎都使用同样的语法。一个带引号的词组意味着只有完全匹配该词组,包括空格的网页才是要搜索的网页。把这几种符号结合起来使用,能大大提高搜索效率。

5 网络信息检索发展

5.1网络信息检索的现状与发展

1990年以前,网络信息检索的现状与发展没有任何人能够检索互联网上的信息。应该说,所有的网络信息检索工具都是从1990年的Alan Emtage等人发明的Archie开始的,虽然它当时只可以实现简单意义上的FTP文件检索。随着World Wide Web的出现和发展,基于网页的信息检索工具出现并迅速发展起来。1995年基于网络信息检索工具本身的检索工具元搜索引擎由美国华盛顿大学的Eric Solberg 等发明。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检索工具也取得了十足的发展。 5.2 影响网络信息检索质量的因素

(l)搜索引擎在检索的实现过程中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影响检索效果(本身存在的问题)。

(2)页面的制作、组织过程中存在的欠缺会影响到被检索的信息质量。

(3)检索用户与搜索引擎的交互过程中,由于交互的背景不同,目的不同,会影响检索效果。

5.3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展望

从最早的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如Archie)算起,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只有不足十年的历史,而基于万维网的检索工具(如Yahoo!和AltaVista),出现的时间则更晚。可见,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尚处于发展高峰期。

网络信息检索现今的主要问题是查准率太差。如今,人们正通过一些研究,设法使网络信息检索的空间在不影响查全率这一前提下,提高查准率,它们的未来充满希望。在网络信息检索环境中,检索、浏览和获取这三个过程相互交融,自由转换、合为一体,已展示出了信息检索的新趋势,为充分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创造了条件。

结语

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化与社会信息化是当今重要的时代特征。信息检索作为传递、搜索信息的手段发展愈来愈快。 如果不懂得信息检索,要在浩如烟海的各种信息中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就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困难,掌握了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就可以使信息的查询过程更有条理性、计划性,避繁就简,事半功倍。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资源,避免重复劳动。科学研究具有继承和创造两重性,纵观科学技术发展史,积累、继承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前提 。更新自身知识积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信息社会,人们需要终生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能,是形成合理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信息检索论文范文第6篇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5学时数:45分钟(机房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了解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常用方法;掌握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能够根据问题确定信息的需求与,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2、内容分析:本课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使其成为每位学生在信息社会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并为学生学会有效组织和处理信息奠定基础,是学生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本节强调通过体验和感悟网络信息活动中的操作与应用,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提供服务。另外,本节还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与他人合作意识,也为必修模块的其他章节和各选修模块开展多元化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

3、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使用网络检索信息的感性经验,老师要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加以归纳提升,使学生形成多网络信息检索的理性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自己利用网络检索信息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检索水平。但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老师要注意营造交流学习的氛围。

4、设计思路:由问题“你知道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吗?”引出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学习任务,在学生交流探究并实践的基础上,让先查到的同学汇报自己的检索结果和所使用的方法,带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一起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师生一起用探究学习和交流学习的方式总结出常用网络信息搜索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常用信息检索方法——关键词查询法,掌握关键词的提炼和组合,然后通过抢答比赛让学生去体会和总结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后让学生综合运用本节所掌握的网络信息检索策略与技巧全面了解中国重大传统节日的相关文化,以此来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继承。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问题引入

3’

播放不到一分钟的中秋送月饼的flash动画片,然后引出话题: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那么你知道中秋节有哪些传说故事吗?

学生回答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很快进入信息技术的课堂氛围。

课程实施

37’

5’

组成员之间交流探讨,试一试如何利用因特网查询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老师巡回

老师带领大家总结出常用的网络信息检索方法:

1、目录检索

2、关键词查询

、学生小组探索。

2、先查到的同学汇报自己的检索结果和所使用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探索了解学生已有的网络信息检索水平

7’

以上两类信息搜索方法中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是哪一类方法?你知道为什么吗?这两种信息检索法有什么区别?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老师总结出两种信息检索方法的特点:

查询方式

比较项目

分类检索服务网站

关键词查询服务网站

实现方式

分类目录

搜索引擎

操作方式

层层点击

输入关键词

优点

得到比较系统的信息

得到具体的信息

缺点

难以准确找到具体信息

不适合找到系统的信息

、学生回答。

2、学生归纳比较两种信息检索方法。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9’

老师读完题目后,小组成员分别利用不同的网络信息检索方法查询问题答案,先查到的,举手示意,经老师同意后汇报自己的查询结果。

答对者,给所在小组加十分,抢答答错者(包括抢答不遵守规则者)扣十分,其他小组继续抢答。整个比赛结束时得分最高组为优胜组。

学生检索问题答案进行抢答。

、结合活动开展,巩固信息检索方法的使用,利于学生掌握新知。

2、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7’

小组成员之间交流比赛过程中自己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体会,想一想如何才能使用搜索引擎准确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推举小组代表总结发言。

师生共同总结出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1、关键词的选择最重要。

(1)提炼关键词

(2)组合关键词

用布尔运算符组合关键词:

AND或“+”、空格

oR或“|”

NoT或“-”

2、不要局限于一个搜索引擎。

3、强制检索的方法——加英文双引号。如查询谚语“raincatsanddogs”的汉语意思。加英文双引号可大大提高搜索的速度和准确率。

、小组交流。

2、推举代表总结。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9’

背景:

保护好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我们的一种责任!在我国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民间节日端午节,却于XX年被韩国抢先申报为该国文化遗产。在各种洋节日益盛行的今天,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日渐式微。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请结合小组抽到的信息检索题目,查查相关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传说、诗词并与同学交流。

请推举小组代表介绍:

小组查询的是关于中国哪个传统节日的内容?

具体查询方法是:

查询结果如何?

学生根据抽到的题目进行信息检索。

通过该环节对中国各传统节日相关文化的搜索,来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继承,树立起对民族文化的珍惜与爱护之情。

拓展

1’

不管是从因特网获取信息还是从其他途径获取信息,必须保证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法是合法的,严禁不合法的信息获取行为——偷窃国家或单位机密信息;运用偷拍、窃听等手段侵犯他人隐私;使用威胁或黑客入侵手段等。

使学生知道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应该遵纪守法,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负责任的参与信息实践,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和习惯。

总结

4’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老师补充。

学生一起回答

回顾本课,对所学作总结,学生再回忆一遍,加深印象

四、教学反思

采取这种主题活动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想组织好一堂课,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把活动安排得更细致,并要考虑周全。最重要的是要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有非常好的引导,并在过程中给予学生帮助与指导。要有随机应变、驾驭课堂的能力,能调动气氛。当要各小组讨论时,要能及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巡视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肯定与表扬,进而带动整个课堂的气氛。课堂设定的评价机制要明确,活动要达成的目标要明确。

上一篇:证券金融论文范文下一篇:发表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