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农业发展模式范文

2023-09-21

精准农业发展模式范文第1篇

天水市秦岭乡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西南部、秦岭山脉西麓, 距天水市市区37公里。境内地势山峦起伏, 西北高东南低, 因地处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而得名秦岭。最高海拔1912.4米, 最低海拔1677米, 年最高气温34.4℃, 最低气温-23℃, 年无霜期151天, 年平均降雨量695.7毫米, 属高寒阴湿山区。

近年来, 乡党委、政府紧抓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有利契机,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精心打造“中药材种植之乡”, 着力破解群众收入难问题。全乡累计种植冬花、连翘、半夏、防风、紫菀、黄芪等中药材达98000亩, 其中连翘4300余亩。根据市场调查和本乡地理条件优势, 乡党委、政府在全乡大力发展中药材连翘种植产业, 扩大面积, 壮大规模, 建立了高标准的中药材连翘种植基地, 使秦岭真正成为中药材连翘之乡。

根据实际调查, 石家河村内仍然具有部分闲置土地和人员, 对山坡地大多数未能耕种, 部分耕种土地产量低、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不佳;在充分分析基础上, 完全满足其旅游开发及特色产业的种植。例如:种植特色中药材、花卉等;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劳动力、提高经济效益。并从中发展以花卉、中药材为主的旅游文化发展之路。全方位提高农民收入。因此, 将产业发展与农民脱贫致富联系起来, 规模化、产业化统一协调, 使其经济发展走向新的历程。

二、深入开展脱贫之路的策略

在深入开展脱贫的策略中, 充分调研石家河村地理区位优势, 分析气候、土壤、环境等各方面因素, 提出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 深度脱贫的方案策略。

通过分析秦岭乡石家河村与天水三牧特种养殖有限公司联合, 成立“牧正源特种养殖农业合作社”, 重点发展特种养殖、加工、销售及乡村特色旅游。综合石家河村地理环境、产业发展状况及周边贫困村脱贫情况, 从产业发展、产业扶贫及田园综合体形成多方面入手, 全面进行对石家河村的产业开发规划。使其发展从现代经济型产业到现代特色旅游小镇进行整体的综合开发。最终形成特色养殖、旅游开发、中药材种植、特色小镇等综合性发展的致富之路。

特种养殖产业的发展, 主要依据其地理环境、气温等自然条件, 该地区最高气温34.4℃, 最低气温-23℃, 年无霜期151天, 其独特的秦岭山脉气候环境, 能够在特色养殖中起到较好的作用。计划发展土鸡、蓝孔雀、梅花鹿、鸵鸟等具有高经济效益的特种养殖产业;在养殖的同时, 可以进一步开发观赏、认养等形式的旅游发展策略;并相继发展相关的加工业, 对养殖产品进行深度加工。

部分产品为农业土特产, 部分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加工, 充分利用中药材、养殖物的产品特点, 形成旅游、养殖、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合理规划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合理进行产业规划, 农民加入生产合作社利用自己的土地及劳动力入股, 合作社带头发展的形式, 全面进行脱贫攻坚、发展致富。

三、产业发展组合形式

秦岭乡石家河村是村民全员参与和受益的农业经济合作体。现有农业资源作为资本, 充分激活现有资源。全面推进石家河村集体产权的制度改革, 整合石家河村土地资源、林地资源、劳动力资源、旅游文化资源、集体经营性资产资源等。依据目前石家河村区位特点, 发展特种养殖、创意农业、旅游观光等综合性发展项目。合作形式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 推动石家河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 盘活石家河村现有各种资源要素, 形成资源叠加效应,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现有农民及周边贫困村建档立卡户首先进入合作社, 从事劳务或免费承包养殖、种植区域, 合作社按一定市场价格回收的形式, 快速提高农民收入。 (如图1)

石家河村资源资本化的发展模式, 使石家河村提高闲置资源利用率, 多渠道的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发展农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另一方面是合作主体经营、由村集体或农民个人通过与合作社股份制合作, 共同进行生产经营;第三方面是由村集体或农民将现有资源作为股份, 相关主体企业或合作社开展经营按股分红。

四、特色产业的组合

发挥地理优势、多种产业组合, 利用特殊的土地资源, 合理配置开发项目, 有的放矢精准发展。 (如图2)

(一) “连翘鸡”是本区域规划打响的土鸡主要经营品牌, 也是重点推出的特色品种天水地区及周边发展农家乐以及大量的餐饮企业对土鸡的使用率提高;更有“月子鸡”“保健鸡”等各色独特的养殖特色品种。土鸡产业得到了巨大发展。最根本的就是将养殖产品塑造其独有的价值观念。连翘鸡就是该地区特色品种的发展方向, 也是主打品牌。

(二) 特种养殖区

利用养殖资源, 逐步增加特种养殖品种, 鹿、麝、孔雀、鸵鸟等特色养殖品种。特种养殖一方面是增加区域性宣传效果, 并能够吸引更多游客观赏;另外一方面是特种养殖的特殊性, 其市场需求与供应之间的差距, 使得更多优势争取特色农业的发展。提高石家河村知名度和观光知名度。

(三) 庭院生态功能区

农家乐是天水地区最为主要的旅游文化形式, 依靠天水当地独特的山野菜、气候环境等。规模和数量极其庞大, 并且是天水旅游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也是天水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动力。庭院生态功能区域的发展是在农家乐基础上将生态餐厅与农家特色相结合的产物, 是农家乐的升级版本, 补充了农家乐受季节影响大、规模小、接待能力低、不易于打造品牌化的短板。全面提升农家乐餐饮文化的主要方式;并能够通过这一方式将农业经济与市场信息及时联系在一起, 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向。有利于将旅游新观念、新信息及时反馈到农业发展中。

(四) 花海区域

花海旅游, 也称花卉旅游, 是以观花为主要目的的旅游。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花海旅游形成了四季兴旺、春秋爆满的局面, 成为旅游热点。石家河花海景观主要为景观特色, 吸引两区五县及周边游客观光;并与养殖区域畜牧残渣等制作有机肥料、循环利用、保护环境;形成统一有效的资源配置, 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

(五) 特色小镇

石家河村特种养殖及乡村特色旅游项目的开发, 就是将石家河村特定的村庄环境进行特色打造, 完善其服务功能并与养殖、旅游等特色产业相结合。具有“小”又有“特”;将村庄外观与花海景观相结合、将庭院生态休闲与村庄相结合、全面形成特色旅游文化村镇。

(六) 农村电商

主要针对特种养殖及农产品销售为主, 进行区域化配送服务, 运用日趋完善的电子商务, 为农产品买卖建立网络信息服务, 意在解决石家河特种养殖项目农产品信息基础设施落后、网络化程度较低、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不畅通而导致农产品产品交易困难的现状。通过网络技术, 让农产品销售摆脱中间商盘剥与市场信息不畅通的问题。

五、发展计划

(一) 市场投入期 (1-3年) 主要投入建设

花海观光区域、休闲娱乐区域、庭院休闲区、园艺观赏、旅游购物、生态养殖等为主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市场策略主要基于逐步培养消费者的认知度, 通过花海及庭院休闲区域、特种养殖区域, 吸引消费者参观、游览, 并通过此方式扩大消费者的知名度。

第一、二年:初步投入, 进入旅游业市场, 依靠特色种植、养殖, 大力宣传石家河种养殖特色, 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游览。让消费者初步对该地区特色产业有所了解, 并具有良好的传播口碑。建立一部分相对稳定的客户群, 为下一步发展的基础。

第三年:树立并提升品牌形象阶段, 在第一、二年的宣传基础上, 增加媒体广告等渠道的正规传播, 并将已具有的农产品附带在宣传内容中;通过口碑宣传、媒体广告等, 有效的将旅游、种植、养殖、休闲娱乐相结合的特色产业告知消费者;并能够建立品牌形象。

(二) 发展成长期 (4-5年)

在产业规模及业务相对稳定, 进一步提升石家河村旅游开发及特种养殖几大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并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打造特色小镇的同时, 筹备新业务的开发工作。使项目在天水市场知名度达到80%, 天水周边地区知名度达到45%, 巩固已有市场, 扩展潜在市场。

六、石家河村脱贫发展总结

(一) 增加就业岗位

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各个环节都是需要大量劳动力, 而产业发展将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石家河种植产业、特种养殖、庭院休闲、电商等等, 综合产业开发中, 所产生的就业岗位远远大于村现有劳动力人数。通过石家河村特种养殖及乡村特色旅游项目的建设, 既可以解决石家河村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 还能为当地建档立卡户提供一个就业机会, 积极形成产业扶贫。

(二) 改善人民生活, 扩大对外开放

石家河村特种养殖及乡村特色旅游项目的建设, 可以吸引大量天水市及周边游客, 更可形成天水麦积山、伏羲文化等旅游资源的副接待中心, 有效促进本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从而加速其脱贫致富的进程,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同时也有利于改善乡村投资环境, 提高秦岭乡石家河的知名度。为进一步发展乡村经济具有良好的效应。

(三) 产业扶贫的巨大贡献

石家河村特种养殖及乡村特色旅游项目, 规划为特种养殖业、特色种植业、电商流通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和庭院休闲等几大产业发展区域。

其养殖以农户免费承包养殖, 合作社回收产品、劳务用工等多种参与形式, 通过多种形式可有效吸纳周边建档立卡户从事特种养殖及旅游服务等, 项目的建成将有效提升产业扶贫的快速发展。

【相关链接】

“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 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4年1月, 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 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

2014年3月, 习近平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要实施精准扶贫, 瞄准扶贫对象, 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2015年1月, 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 总书记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摘要:“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石家河村中深度脱贫发展战略, 是综合其自然条件、资源基础、充分发挥当地农业发展优势, 引进现代农业科技, 以多种农业形式、多种生态模式、扬长避短、协调发展。以石家河村脱贫发展道路为研究对象, 探讨甘肃天水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产业发展,合作社

参考文献

[1] 李小红.贵州毛南族乡村治理困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 (30) :311-312.

[2] 闫翅鲲.走出农村贫困治理困境的对策探讨——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0, 12 (2) :34-37.

精准农业发展模式范文第2篇

河北省的扶贫工作越来越完善, 此次调研中发现扶贫模式由“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最后形成“综合性扶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十三五”以来, 河北省加快扶贫工作计划, 全省选派2.2万余名驻村干部奔赴贫困乡村助困扶贫, 知识分子、技术人员亲临指导、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乡村旅游、淘宝村等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在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中金融、科教、电商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北省加快扶贫攻坚工作步伐, 精准扶贫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河北省的扶贫模式。吴小花研究“互联网+”时代农村新型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1], 李立行研究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实施科技精准扶贫——无为县泉塘镇科技扶贫新模式初探[2], 从中了解到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给人民脱贫带来了新的道路。毛峰研究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创新与策略深化[3], 邓小海研究旅游精准扶贫研究[4], 论述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结合河北省太行山地区等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旅游业还有很大的空间, 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业是未来几年的重要发展趋势;黄仲研究了养殖业精准扶贫主导产业作用[5], 全承相等研究产业扶贫精准化政策[6], 刘静在《河北省农村金融扶贫问题研究》[7]中从产业、政策、金融等方面对扶贫做出研究, 但没有明确指出农业产业化发展。本文根据河北省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发展金融、电子商务等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驻村干部的亲临指导等扶贫模式, 促使河北省实现脱贫, 奔向小康社会。

2 河北省的扶贫历程

2.1 河北省贫困地区的分布

河北省根据地理特征可分为黑龙港流域、燕山片区、坝上地区, 根据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特色资源, 结合贫困地区实际村资源条件特点, 按照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的发展思路, 已形成了“两带两片”的区域产业布局[8]。太行山生态绿色扶贫产业带, 以苹果、梨、桃、大枣、核桃、小杂粮、蔬菜和忽然食用菌等为主导产业;燕山立体经济扶贫产业带, 以板栗、葡萄、樱桃、苹果、仁用杏、山楂、药材、食用菌和小杂粮等为主导产业;坝上多业互补扶贫产业片, 以食用菌、错季蔬菜、甘薯马铃薯、小杂粮、生态养殖等为主导产业;黑龙港精品粮菜扶贫产业片, 以设施蔬菜和规模化养殖为主导产业。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贫困区逐步构建起脱贫产业体系和就业支撑体系, 产业扶贫大格局已经形成。

产业化过程的形成, 果、菜、粮万亩, 畜已经达到超百万头, 其中蔬菜、食用菌、小杂粮、大枣、核桃在万亩以上, 苹果、中药材将达百万亩[9]。肉牛、奶牛、羊、禽饲养规模大, 发展迅速, 但大多是传统产业创新型产业相对较少。

2.2 河北省的主要扶贫工作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 目前河北省的扶贫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补贴, 河北省扶贫事业经历了十几年, 减免农业税, 补贴给农户;低保户、五保户的基本生活补贴。二是基础设施, 驻村干部为农村道路硬化亮化, 为农户提供资金、技术支持方面作出贡献[9];进行危房改造;自来水、便利的生活家中或就近洗澡、安全用电;为农民提高生产、收割机器, 减少农忙时间等。三是教育问题, 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建档立卡的学生可免除学费、住宿费、课本费用为更多的孩子提供上学的机会, 接受高等教育, 同时也减轻家中负担。四是医疗卫生, 农村新农合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减少了医疗费用的支出。五是产业化发展, 主要有龙头企业带动小农户的发展, 经济合作社的建立带动经济的发展;政府干部直接推行;农户广泛参与和合作推行。如张家口沽源闪电河现代农业园区, 康保光伏发电及养殖复合基地项目等[10]。六是旅游扶贫, 馆陶县寿东村粮画小镇、武强周窝村音乐小镇、衡水武强周窝音乐小镇等, 旅游业发展形势良好。七是技术指导方面, 电子商务“淘宝村”的发展, 如邢台平乡县电商扶贫;不定期对当地需要的人进行技术培训, 找到好工作等方面的支持。

3 综合性发展农业产业化

3.1 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 以经济效益为目的, 以主导产业、产品为核心, 优化生产要素, 实行规模化建设、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进行企业化管理形成种植、养殖、金融、电商、科教和娱乐等一体化经营体系, 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

通过采取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构建利益联结机制, 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加强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建设, 确保扶贫产业健康发展, 同时提高农户的积极性[11]。

3.2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近年来, 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较快, 但目前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目前, 产业化主要体现在龙头企业的带领, 当地农民主要是在里面打工, 作为经营主体入股参与的很少, 龙头企业大多提供资金支持, 在统一化管理科技创新方面仍有欠缺。

农业产业化将来发展的方向, 在国家政策支持的范围内, 根据当地的土地气候水资源条件进行规模化种植、规模化养殖, 解决了小农户生产中的市场问题;对现有的家庭型的加工制造业进行公司股份制管理, 在进行统一规划的过程形成各地独特的风景文化, 建设休闲娱乐场所融入当地的特色文化形成一道特殊的风景, 突出农村特色和田园风貌, 相关部门在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项目等, 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如图1所示。

资金方面的支持, 近年国家大量的资金支持农村的发展, 金融信贷方便;在规模化种植、规模化养殖工程中, 注重产业园的构建, 得力于专家的亲临指导, 如李宝国指导的“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形成自己的品牌销量遥遥领先, 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互联网在农村发展良好, 为农产品的发展注入了行的活力, 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不仅增加收入, 而且形成自己的品牌, 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化扩大市场规模, 增加就业机会, 减少了农民工外出务工, 避免了背井离乡, 缓解了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问题, 有助于家庭的幸福和孩子的健康成长, 不仅人们的收入增加, 而且提高了生活质量。产业化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有助于农村一二三产业的综合发展, 符合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是农民实现顺利脱贫, 也能够享受生活的美好, 我国农村将会展现新的气象。

4 结语

本文通过参考文献及实地调查,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给农民带来了福音, 促进河北省经济的发展, 实现顺利脱贫;规模化种植、规模化养殖、特色产业、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 不仅实现顺利脱贫, 而且使农村农民呈现新面貌, 本文介绍了综合产业化的模式突出特色选产业、明确市场、融合产业综合发展, 注重因地制宜、规划衔接、全产业链、长远规划等给农村带来的新气象, 解决河北省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顺利实现脱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给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能量。

摘要:基于河北省扶贫工作, 在精准扶贫视域下对河北省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进行创新, 大力发展金融扶贫、科教扶贫、电商扶贫、发展农业企业形成规模化生产、因地制宜的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农产品品牌等精准扶贫模式。通过文献综述以及实地调研的方式了解精准扶贫, 更好地做到精准扶贫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同时也为河北省的扶贫模式的持续发展提出尝试性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业产业化,河北省

参考文献

[1] 吴小花.“互联网+”时代农村新型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 06) :117-120.

[2] 毛峰.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创新与策略深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10) :212-217.

[3] 李立行.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实施科技精准扶贫——无为县泉塘镇科技扶贫新模式初探[J].安徽科技, 2016 (10) :19-21.

[4] 黄仲.切实发挥养殖业精准扶贫主导产业作用[J].湖南畜牧兽医, 2016 (5) :1-2.

[5] 邓小海.旅游精准扶贫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 2015.

[6] 全承相, 贺丽君, 全永海.产业扶贫精准化政策论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5 (1) :118-123.

[7] 刘静.河北省农村金融扶贫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4.

[8] 李荣梅.精准扶贫背景下产业扶贫的实践模式及经验探索[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4) :1-4, 20.

[9] 张亚明, 严玲玉, 石笑贤, 等.河北省贫困地区“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 :21-26.

[10] 梁本凡.基于“精准”的脱贫攻坚宏观策略研究——以河北省古北岳集中连片特困区为例[J].河北学刊, 2016 (5) :114-119.

精准农业发展模式范文第3篇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日趋成熟,被广泛的应用在各行各业当中,尤其是在建筑行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建筑行业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当今智能化建筑的形成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建筑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门面,建筑工程的良好发展有利于人民更好的生活和工作,对于生活环境和氛围感的提升,也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在建筑行业将电气自动化与智能建筑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从而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建筑;电气工程;应用研究

引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在建筑行业,智能化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建筑行业广泛的应用,随着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各种控制系统和技术也都随之出现变革,比如电气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都是智能化发展的产物。为了更好的实现智能建筑的功用,有利于在建筑方面进行节能控制降低能耗增强工作效率,就需要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电气行业中广泛应用从而实现电气工程的集成化自动化。

1自动化技术的优势。

1.1实现对建筑内部的全天候监管。

对于建筑内部要实行全天候的监管和控制,之所以重点强调监管,是因为建筑行业具有特殊性。建筑行业并不是单纯的一个行业,它是由多个分工不同的组织组成的,而组织内部需要进行合理的协调和安排,因此必要的监管和控制,对于建筑工程行业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根本作用。所以在建筑行业中应用监控技术被众多厂商趋之若鹜,因为监控技术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安全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高智能的电器技术对于建筑内部可以进行全天候的故障排除,最大程度的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自动化技术在建筑领域广泛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它自身的优势。

1.2联动效果突出。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仅可以控制电路和气体,对于整个建筑的联动性和安全层次,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个智能化设备如此丰富的时代技术层和手段都在层出不穷,但也正因如此,在关键时刻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危险防范和处理的发展技术,才是自动化技术最大的创新点。自动化技术的联动效果突出,通过智能化设备的自主性和准确性,让安全设备等一系列建筑行业需要的设备形成一张,保护人身安全的防护网,让整个建筑的内部变得更加安全和稳定。

2智能建筑与电气自动化之间的联系。

房屋建筑离不开电气自动化所发挥的。电气自动化的工作原理原理是通过信息的传输来实现的,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终端控制,形成代码指令,从而对系统中的各个硬件进行远程操控,把各种信息进行大数据收集,形成独特的运行系统和模式,对于房屋建筑形成巨大的保护网杜绝安全隐患的产生。但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支持,但是之所以没有在建筑工程领域做到广泛的普及,是因为它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专业性人才。但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工程和建筑领域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传统的房屋建筑中,大量的智能化系统可以为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氛围,而智能建筑在投入使用当中应用了大量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产物。就是为了在房屋的建筑过程中,对房屋的智能化监控和自动化操作进行涵盖和普及。所以智能建筑与电气自动化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两者同处于同一时代,背景都是科技化,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对于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有利于相互促进智能建筑的发展。

3 电气化技术在智能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在工程中实行自动化故障检测。

故障检测是建筑行业中最为重要的检测。故障检测是对一个工程合理性和安全性最妥善的保障。在建筑行业被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检修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信息化技术化发展,技术手段的限制已经得到突破。而传统的检测手段已经无法改变现在造成的问题,对于现在产生的建筑问题,无法进行科学的检修。你而这种就会造成安全性能上的隐患,对于整个建筑的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干扰,所以随着智能化设备的推广和普及,这种现象可以应用自动化故障检测得以避免。在故障检测中应用科学合理的数字。可以让人们更加直观和准确的对于故障进行观察,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故障检修过程中的困难程度,对于故障所出现的具体位置也更容易被察觉和发现,对于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3.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防雷系统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防雷系统中的应用效果更加顯著,可以给予房屋更强的安全防护,对于建筑行业和领域而言,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项项目的应用可以减少许多意外事故的发生,在房屋的防雷系统中,大多数房屋建筑过程当中都会采用避雷针的方式,但是避雷针的安全防护力度没有电气自动化技术更加显著,不可以给予房屋最根本的保障,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而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的为建筑提供安全保障。当系统出现问题时,自动化技术可以第一时间给予信息反馈,对于故障处理的效率和防雷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3.3电气安全系统中的应用

时代的发展促使了诸多智能化设备的产生,现在大多数家庭在做饭和工作过程中使用的更多的都是电器传统的燃油煤气已经被逐渐被人们所抛弃。而这种现象也就导致了许多家庭的用电量不断的增加,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就对电压的使用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许多城市的住宅都因为电器电路着火,造成不可挽回的安全事故,而电气自动化可以对电压和电气的安全进行检测,将电气自动化的数据进行信息采集,为每家每户设定好安全的电器使用值,防范因电器导致的火灾的发生。

总结:未来建筑的主要发展趋势是智能建筑,而智能建筑离不开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辅助作用。两者在建筑工程的产业中相辅相成。为了给人们介绍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家园,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方面要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洋.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湖南农机, 2020, 000(001).

[2]刘建勋.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设备工程, 2020(17).

[3]罗跃漠.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福建建材, 2020(1).

精准农业发展模式范文第4篇

贫困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难题, 也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 消除贫困也是治国理政的重心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就业政策的不断完善, 我国的贫困状况较建国初期有了明显的改善。但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断向前推进, 贫困的瓶颈问题也日益突出。

2013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 是粗放扶贫的对称, 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 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2015年,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在此基础上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多种产业、方式相结合, 助力扶贫事业。[1]伴随着“互联网+”上升为国建战略, 巧妙地将其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结合扶贫工作的现实状况创新扶贫的模式和机制, 最大化的发挥“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的实际效应成为当前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 当前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打赢脱贫攻坚战。

从十九大召开至今, 我国各个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都取得了飞跃的成就, 但是在脱贫攻坚战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明显的问题, 例如脱贫攻坚的责任落实不到位, 针对扶贫所经营和开发的产业尚处于起始阶段, 扶贫方式、手段单一, 基础还比较薄弱, 在扶贫的过程中由于扶贫经费不透明使得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相对于国内的研究, 国外针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开始的较早, 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很多创新之处, 从早期的贫困收入指标发展到如今的科学贫困指标评价体系, 存在这许多可借鉴的良好经验, 有助于增强我国扶贫工作的科学性, 对我国的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提出的“精准扶贫战略”的落实和实施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但总体而言, 大多数的专家学者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扶贫的方法和模式、扶贫的对象、致贫的原因等单一方面的研究, 将在“互联网+”视域下把大数据与“精准扶贫”相结合, 就当前我国扶贫减贫事业的实际状况, 综合分析后提出扶贫创新模式实施路径的研究相对较少, 因此笔者在此方向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二、“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定义及内涵

(一) “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定义

互联网+精准扶贫是指将当今时代的大数据即互联网和精准扶贫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最大优势, 进而将扶贫效果更精准的发挥。[2]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库, 进一步突破传统扶贫方式获取信息、更新信息、处理信息的局限性, 充分发挥“互联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创新模式的最大价值, 其主要表现在:第一, 能够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第二, 推动了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第三, 能够使国家、社会、助贫人、被助户都切实受到实际帮助, 真扶贫、扶真贫。

(二) “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内涵

1. 为精准扶贫提供技术支持

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到2020年我国实现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其中包括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于此, 时间短、任务重、覆盖面广、政策辐射面宽, 都是我们眼前扶贫工作的瓶颈。将互联网大数据与在精准扶贫相结合, 对精准扶贫实质上提供了非常大的技术支持, 从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分类, 到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进出机制的设定、产业扶贫的机制选择、扶贫保障工作、返贫的监控机制、扶贫工作人员的考核机制等每一个环节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在一定程度上, 为基层政府扶贫工作的推进、基层贫困工作人员工作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充分发挥扶贫工作的实效性。

2. 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当前这个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互联网的加入对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起到的是战略支撑的作用。[3]我们可以看到, 互联网在精准扶贫上不仅有利于党执政基础的稳定, 使得广大人民都能够充分的享有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红利, 使得人民都能过上幸福健康的生活, 更使得我们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三、“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

(一) 夯实基础:建立精准扶贫供求数据库

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它能够将庞大的群体利用数据的方式编制到整个网络数据当中, 因此我们建议应该利用互联网的这个优势建立一个精准扶贫的供求双向的数据库, 可以说相关扶贫人员应该以这个数据库为基础进行精准扶贫。[4]首先我们应该做到的一步就是要收集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供给方能够提供多大程度的供给, 并且应该将这些供给信息分层次存储, 另一个方面就是收集需求方的信息资料, 由于需求者分布分散, 因此在收集信息的时候就应该将分工任务下发到各个地方政府, 让地方政府的相关扶贫人员深入到各个基层单位, 深入到挨家挨户, 从而了解贫困人口的频宽状况, 将收集到的这些信息都整体的录入到数据库当中。其次, 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通过将收集到的相关数据都录入数据库当中, 然后建立科学的精准扶贫供求数据库, 对这些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从而能够实现有针对性的、个体性的、高校的精准扶贫。在这个过程中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精准扶贫数据库并不是一层不变的, 它是一个动态的数据库, 通过各个层级对贫困人口以及贫困人口信息的实时更新, 数据库也在不断地更新, 从而具体追踪当下贫困人员的发展情况。

(二) 抓住关键:建立网上交易平台

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电商是这个时代新型的主流交易形式, 即网上交易, 贫困户可将一些其劳动产品和服务以通过相关网站平台, 例如淘宝、苏宁易购、京东、微信等app交易平台或自媒体平台进行交。通过建立专门的网上交易平台, 扩大了农民交易的范围, 且能够使得供求双方能够及时的了解相互的交易信息, 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一些产品滞销、产品信息流通不健全以及交易费用、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例如, 在河北省赞皇地区的大量的大枣就是通过大量的类似于淘宝、微信等等的电商平台, 走向了世界的交易市场, 从而有效的解决了资金短缺、产品品牌竞争力较小、产品低端等等的问题。

(三) 加强保障:建立动态治贫网络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 扶贫工作对互联网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程度也加深、要求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对扶贫专门人员或扶贫工作的参与者, 因此, 需要建立一个动态的综合治贫人才网络, 即真正做到同参与、宽领域、全过程。第一, 建立同参与的治贫组织。针对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 对内建立专门的村民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等基层工作组织, 对外搭建外部精英联动组织, 建立内外相辅治理平台, 调动全体成员参与其中;第二, 形成宽领域的治贫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对专门负责扶贫项目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提升工作人员的扶贫技能, 引导扶贫工作人员积极搭建网络扶贫工作平台, 与此同时, 不断强化扶贫工作人员的职业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对口责任部门的联动, 做到在扶贫工作精准安排、精准分配、精准落实。第三, 建立全过程的激励考核机制。当前, 我国扶贫工作的专门人员大多来自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体系内, 为了有效的激发扶贫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减少扶贫资源的浪费, 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考核机制, 增加对扶贫工作的各级单位、参与人员、各个环节的考核, 建立全面的动态的考核机制, 奖惩分明, 切实提高扶贫工作的实效性。

四、结束语

当前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也是扶贫攻坚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重要的时期, 我们的扶贫工作仍面临着重重的挑战, 存在诸多的问题, 为了能够在2020年有效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打赢脱贫攻坚战, 需要坚持并发展“互联网+“的精准扶贫战略模式。正如古语言“行百里者半九十”, 越是关键时期, 越到关键阶段, 就更需要我们团结一致、咬紧牙关坚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发展, 就一定能够实现脱贫摘帽, 共享发展成果。

摘要: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互联网技术融入精准扶贫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旨在结合我国当前扶贫工作开展现状及国内外研究的情况, 在明确“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的定义和内涵的基础上, 探寻“互联网+”视域下精准扶贫模式的实施路径, 该创新模式充分体现了“互联网+”为精准扶贫技术的支持性、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多种资源高效融合性, 真正发挥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效性, 服务地方, 造福百姓。

关键词:互联网+,精准扶贫,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精准农业发展模式范文第5篇

2013年11月“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提出, 到2015年6月, 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省调研所强调的那样:“扶贫开发贵在精准, 重在精准, 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经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对精准扶贫的重要阐述进行学习总结, 结合实际, “精准扶贫”可以定义为:根据党和国家的扶贫攻坚指示要求和工作部署, 特别是社会各界, 尤其是各级政府部门, 要确保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的总要求, 因地制宜, 因人施策, 找准对象, 准确发力, 既要保证按时实现全面脱贫的工作目标, 又要保证脱贫的人民群众今后生活有保障, 要有力避免重复返贫现象发生。

2 实施精准扶贫的意义

2.1 精准扶贫有利于节约脱贫成本

精准扶贫, 顾名思义强调的就是既要“精”, 又要“准”。精, 就是要精益求精, 用精心的扶贫队伍, 精细化计算成本, 近乎精确的管理扶贫过程, 从而准确的判断适合的扶贫手段, 科学的人财物投入的配比, 明显的扶贫助困效果, 从投入和形式的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

2.2 精准扶贫有利于使脱贫形式灵活多样

我国目前扶贫形式多种多样, 宏观上总结可以分为造血型扶贫和输血型扶贫, 诸如自谋职业、金融扶贫等均是非常流行和实用的脱贫方法, 这些扶贫方式当中还可以灵活多样的进行结合和变换。实行精准化扶贫以后, 可以更加灵活的选择脱贫模式, 找出真正适合本地或者具体到每一位贫困户的扶贫方式, 彻底避免“水土不服”现象。

2.3 精准扶贫有利于百姓后续生活有保障

扶贫的目的是让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远离贫困, 提高其生活水平, 但是扶贫更加长远的意义在于为贫困群众解决完当下的贫困问题后, 为其后续生活提供保障, 为其提供谋生之路和合法的生财之道。

2.4 精准扶贫有助于社会的稳定

从世界各国来看, 如果说长期存在过度的贫富分化, 温饱问题解决不好, 或者说贫富“两极”长期发酵, 老百姓的满意度会越来越差, 就容易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精准扶贫的推进, 利用最短时间解决了贫困问题, 即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 也同时起到了社会稳定的润滑剂的作用。

3 精准扶贫现状———以保定市为例

河北省保定市位于太行山东麓, 冀中平原西部。其中, 保定市有9个贫困县, 包括阜平、涞水、涞源、易县、唐县、顺平、曲阳、望都8个燕太片区县, 1个省级贫困县博野县。2016年是保定市精准脱贫的首战之年, 通过查阅《保定年鉴2016》, 截至到2016年底, 保定市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十二五”初的138.1万, 减少到31.4万, 贫困发生率由15.9%下降到3.8%, 全市预计有14.2万人脱贫, 337个贫困村出列, 望都、博野2县整县脱贫摘帽, 实现首战首胜。

3.1 目前金融扶贫模式

3.1.1“阜平模式”。

“阜平模式”从顶层设计到网络覆盖, 再到具体政策措施的出台都进行了安排, 是成体系的。具体来说, “阜平模式”可以总结为六句话:一是因地制宜的金融扶贫工作谋划和方案制定;二是建立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三是建设扶贫贷款担保制度和风险补偿制度等;四是扩大保险覆盖面, 发挥保险兜底保障作用;五是扩大金融投放;六是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环境。

3.1.2“政融保”模式。

所谓“政融保”, 系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作为保监会首家批准试点保险资金支农融资业务的保险机构, 与河北省阜平县人民政府签约, 启动全国首个“政融保”金融扶贫项目。“政融保”金融扶贫项目实行“政府政策支持+保险资金融资+保险风险保障”的运行模式, 由阜平县政府发挥组织协调优势, 提供保费补贴、担保增信等政策支持, 中国人保提供农业保险和信贷资金。这种机制保障了保险业务可持续经营, 推动了“三农”保险保障范围与保障水平提升, 有效放大了财政资金使用效应, 以少量财政投入撬动更大社会资源。

3.1.3“政策性金融扶贫示范区”。

“政策性金融扶贫示范区”创建三项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2016年3月23日, 农发行总行和国家扶贫办正式下发《关于将河北省保定市、贵州省毕节市、陕西省安康市列为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的通知》, 保定市被列入国家级实验示范区。积极争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 推进投融资主体建设, 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推进县域产业发展, 旅游扶贫、重点建设基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等各方面也“百花齐放”

4 传统金融模式的弊端

一是对贫困户的造血困难。传统的金融模式, 往往是给予贫困户无息或者极低利息贷款, 也就是单纯的给予, 而贫困户却很难利用金融机构给予的资金作为本金进行创业, 难以保障后续生活。而贫困户物理性的消耗完金融机构的资金后, 金融机构的资金偿还问题又存在矛盾, 造成内生动力不足。

二是助长贫困户的惰性。单纯的依靠给予不能够激发贫困户依靠自身双手, 或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自我脱贫, 去创业或者借力用力, 往往存在着“坐等靠”问题。

三是行政手段扶贫的局限性。虽然依靠了金融模式进行扶贫, 但行政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扶贫的局限性。扶贫可以尝试性的进行“市场化”, 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市场化扶贫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 同时引入竞争机制, 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机构 (比如P2P网络借贷平台) 、组织 (大型网络公司等) 、人员进行主动扶贫, 从而带动贫困户主动脱贫, 形成良性循环。

5 新型互联网金融与精准扶贫

5.1 互联网金融的基本介绍

互联网金融, 即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利用互联网开展各种金融活动的行为, 其中最耳熟能详的比如支付宝、网贷、数字货币等等, 是比较成熟的也是较早进行互联网+的典型代表。现如今, 特别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 互联网金融更加丰富多彩, 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5.2 创新型互联网金融扶贫的机制设计

5.2.1 创新型互联网金融扶贫模式设想。

在现如今, 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当前阶段, 利用创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进入到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越来越成为必然。所谓创新型互联网金融扶贫模式, 从过去单纯依赖金融机构的扶贫模式, 转变为主要依靠具有国家权威部门颁发的互联网金融牌照的, 可以依法从事互联网金融活动的组织。这其中, 一些正规的, 安全的, 可以由投资人采取量身定制模式进行理财的平台就凸显出了很大的优势。在这种平台面前, 任何投资人都是平等的, 只要具备基础资金就可以进行操作, 而且平台有着严格的运行机制, 强大风控系统。最重要的是, 投资人可以真正成为自己资金的主人, 设定资金的时限、收益率、方向等等。将此种模式应用到精准扶贫的过程中, 对于精准扶贫的实施效果是具有显著性的。

5.2.2 新型互联网金融需具备以下特点

(1) 资金安全

进行互联网金融活动最重要的是保障资金安全。无论是运行规则, 还是风控体系都要权威、安全。而且特别要说明的是, 所选择互联网金融模式要高度安全, 要高度区别于普通的传销、非法集资等。这其中, “有没有设立资金池”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区分的标志。另外, 要让投资人能够清楚的掌握并查询到自己资金的流动方面及去向, 这样才能够百分百的让投资人放心。

(2) 授人以渔

创新型互联网金融扶贫政策就在于, 不是过去纯粹的向贫困地区群众一味的给予, 而是交给老百姓如何成为投资人, 如何通过投资人身份去长久的投资收益。也就是说, 创新型互联网金融要教给老百姓一个生财之道, 解决老百姓有钱了不知道干什么的问题, 也解决了银行有政策, 老百姓不敢贷款也不知道贷款干什么的问题。最重要的, 这种新型模式有力避免了客观存在的“所给予的很快被消耗尽”, 避免了恶性循环。

(3) 让群众兼顾

创新型互联网还有一个更大特点, 那就是对现有的群众所从事的生产生活不会造成影响, 甚至不会耽误任何时间和精力就能进行投资活动。通过移动电话等终端设备, 可以很高效的进行任何经济活动和操作。采用创新性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扶贫, 并不是让老百姓放弃现有的职业, 比如养殖业、种植业、外出务工等等, 而是在不影响原有职业的情况下, 再多增加一种稳定的投资收益途径, 是一种逐步影响并改变老百姓靠单一的某种效率较低或者产出较差的脱贫方式。

(4) 与金融政策互补

以往的金融政策支持, 多数情况下是给老百姓优惠贷款为主, 创新型互联网金融扶贫模式的不同, 在于能够与现有的金融扶贫政策形成合力, 或者互补于现有金融政策。农民既可以用自己原有存款进行投资收益, 也可以用银行的优惠贷款来进行投资收益。如果说金融机构的优惠贷款是给了老百姓脱贫工具的话, 那么创新型互联网金融无疑将使得老百姓不但拥有高效的脱贫工具, 而且还能够拥有让脱贫工具大展身手的平台, 以及多种简单高效、便民利民的操作模式。

结束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要确保在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全国贫困地区实现整体的、全面的脱贫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工程。而实施好精准扶贫, 保障精准扶贫的深入顺利推进, 务必要全面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实施, 让每一位贫困群众都成为能够主宰自己脱贫的主人翁, 人人参与进来。互联网金融保证了在互联网面前人人平等。互联网金融, 特别是能够与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息息相关的互联网金融将会发挥巨大作用。互联网创新模式与精准扶贫无缝对接后, 互联网金融将会为精准扶贫插上腾飞的翅膀, 以各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进入寻常百姓家, 确保完成我国脱贫攻坚的任务。

摘要:金融扶贫在过去的扶贫工作中, 贡献了巨大力量, 爆发出巨大能量, 如果能够在今后的过程中, 对金融扶贫, 特别是互联网金融进行创新, 使其也朝着精准化的方向助力扶贫, 相信很快会实现我们全面消除贫困的宏伟目标。文章从传统金融与创新型互联网金融在精准扶贫的贡献力上进行简要分析, 并提出了创新性互联网助力精准扶贫的工作思路及要素。

精准农业发展模式范文第6篇

1“互联网+金融”模式应用于精准扶贫的优势项

1.1 拓展时空以促进快捷服务

对比发现, 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其可无限细化。传统金融手段的施行范围受到渠道和现实条件的双重制约, 而互联网的细化优势使其更适合被引向微小型企业, 同时也可更深入三农结构中。渠道建设和维护成本的减少自然增强了金融结构的活性特征, 进而有利于形成快捷双赢的服务模式。

1.2 机制灵活可减少融通难度

在互联网活性因素的带动下, 农村金融机构不但授信形式可更加灵活, 授信效率可再获提高, 而且还可应用互联网安全技术做铺垫设立虚拟交易平台, 增强资金流通的可靠性。这类云端交易平台多为农户贷款所设立, 可依照申请农户所提交的基础材料确认其真实性, 并标定款物下放额度。同时也可利用技术手段监控农民在此期间的资金动向, 重点监察不合理使用现象。最重要的, 互联网技术可减小城乡之间的金融流通阻力, 有效控制高处资金流向精准扶贫地区。

1.3 开拓市场以减轻抑制现象

互联网作为一种手段与渠道, 只要有网络和固定端口, 即可构建允许单点接触的信息交流平台。借助其特点, 可有效实现农村金融机构与产业扶贫的对接, 互联网电商平台+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支持, 资源高效整合的结果既可为农村金融机构开拓市场, 又可减轻农村地区的金融抑制现象。

1.4 成本较低可有效配合需求

“互联网+金融”毋需大规模装置场所, 只要网络连通且云端交易平台成熟即可形成完善的金融流通链, 与贫困地区的金融供求特征十分契合。同时互联网长效优势使其可将分析进程收容到后台运算中, 利用其独特的数据算法即可实现高效风险预估, 并根据预判制定不同类别客户的信贷策略, 真正做到降成本增效率。

1.5 推动模式转变形成共赢状态

“互联网+金融”还可构建长效安全评审机制将扶贫任务精细化, 其不再同以往一样将金融资金浇灌式下放, 而是通过精细算法和灵活机制彻底整理了扶贫工作内容。将重点扶贫项目和内容都置放于虚拟平台中, 免去多数繁琐进程, 真正在减少农村金融机构劳动内容的同时, 解放了农户获取资金的实际限制。从形式上便实现了共赢。

2 传统金融体系中精准扶贫活动的弱势项

2.1 政策推行力度和方向皆存在弱势误差

从政策层面分析可知, 政府在制定针对扶贫区的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时往往考虑过多导致整个渠道较为紧缩。使得面向扶贫的农村金融机构成立量数较少。而对待现存的机构政府也并未重视, 更别说出台相应的金融鼓励机制。理论上精准扶贫正针对“三农问题”, 而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偏移态度明显降低了相应机构的创新意识。农村金融制度需要定向的活性因素, 但目前为止无论是贷款政策、降准政策还是信贷投向基本都处于沉寂状态, 无法推陈出新, 自然而然就无法从根本上变动现有状况。

2.2 扶贫相关监管法律有缺失

扶贫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流通行为, 因此为保证过程安全设立相关的监管性法律政策十分必要。对金融机构而言, 面向农村的金融流通相较于城市从内容上更具风险性, 因此更需要国家置配相应法律以维护过程安全, 但遗憾的是, 在传统扶贫环节中对应的法规政策始终处于欠缺状态。故导致许多金融机构因安全隐患因素无法涉足于农村群体中, 进而负向干预农村金融市场动向。

2.3 风险承担机制不完善

农村地区作为最急需资金融通的地域, 理论上政策应适量放宽金融放贷条件, 但现今政策明显专注于补贴利息而对重要的本金安全不予作用, 于是本金安全无法稳定必然会逆向干预宏观资金的调配量。

2.4 施行体系与精准扶贫需求不相匹配

当前农村金融机构在提供配套资金时所遵循的基础资料来源并非真正与扶贫状况相对应, 尤其是在制定与精准扶贫相关联的贷款政策、发放管理相关贷款时更为粗犷, 明显违背了精准扶贫的中心立意。三农业务虽同属农区但其内容存在本质差别, 虽然政府在规划期间已将农户贷款、农业贷款和农村区域贷款做了细致的理论分离, 但相对应的政策却未能在金融机构扶贫业务中得到细致体现。

3“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确定性因素探析

3.1 善用条件组合形式, 带动管理模式转变

互联网自身具有结合大量数据以所给目标进行精细化计算的能力, 可带动扶贫项目从处理形式上完成安全性转换。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可利用这一点, 以提供安全性服务为首, 细化扶贫项目的主需求点, 尽力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明晰现今农村金融结构中贮存的动向因素, 并以此作为突破点切实深入农村经济。尽力将农村金融融通做到深化了解, 安全投放。

3.2 精准改良组合形式, 推动关联产品创新

组合形式就是以“互联网+金融”作为配比主体, 以更换单一类比选项来实现新形态的扶贫内容。一般改良的形式都更具针对性, 例如:互联网+农村长效担保机制+长效贷款、互联网+无息短期贷款等形式。也可成立区域团体, 以定期筹划形式让农民为主导增强农村经济活跃性。

3.3 创建激励机制手段, 带动区域扶贫动力

贫困地区政府要系统理解和准确把握精准扶贫的意义特征、制度关联等, 在此基础上适当放宽政策、完善激励机制, 鼓励农村金融机构用互联网思维打通贫困地区内部特色金融活动体系, 以此来刺激外部资金涌入。

3.4 利用网络信息传递优势,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互联网没有交易形式的限制, 因此农村金融机构人员便可以互联网为基础建立虚拟平台, 将信息搜集和核实工作归于线上进程, 有效保证线下合作安全状态。资金投放安全性稳定后, 自然可拓宽上层资金来源渠道, 并以精准分配原则实现精准扶贫的核心内涵。

摘要:精准扶贫主要是针对经济贫困以及金融流通存在明显效率缺陷的地区, 以国家为首要主体, 沿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地区特色经济管理模式而展开的细微针对型经济发展辅助手段。传统的扶贫模式相对较为单一, 无论是从扶贫内容、针对项目还是具体的施行手段, 都是就扶贫论扶贫, 而“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可将现代互联网思维与金融管理思维有效结合起来, 利用当地农村金融机构, 以最契合方式实现精准扶贫, 推动农村供给侧改革进程。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

参考文献

[1] 鄢红兵.创新“金融+”实施精准扶贫——当前我国金融扶贫的难点及对策[J].武汉金融, 2015 (9) :56-59.

上一篇:农村挂职锻炼总结范文下一篇:作文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