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周边环境的生物范文

2023-10-18

调查周边环境的生物范文第1篇

A、满意B、无所谓C、不满意D、非常不满意

2、你们对南湖的水质还满意吗?()

A、满意B、无所谓C、不满意D、非常不满意

3、你们对南湖的环境满意吗?()

A、满意B、无所谓C、不满意D、非常不满意

4、南湖水质对你们的生活环境影响程度大吗 ?()

A、非常严重B、有一定影响C、没有影响D、不知道

5、你对南湖出现大面积死鱼事件了解程度:()

A、有所耳闻,但不是很清楚B、看过报道,很了解

C、亲眼目睹过,很严重D、不了解

6、附近一些企业排放的废水有没有进行处理过?()

A、大部分进行了较好处理B 、大部分没有进行了一半处理

C、大部分没有进行处理D、不知道

7、你遇到了一些破坏环境的做法,你会怎么做?()

A、当做没看见B、上前制止C、报告有关部门D、视情况而定

8、南湖水质较差的原因有哪些?(多选)()

A、居民环保意识比较低,乱扔垃圾和乱排生活废水

B、企业环境意识较差,废水没有经过净化处理就直接排放

C、政府、企业只抓经济,忽视了环境问题

D、政府投入力度不够,没有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措施

9、洪山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成效如何?()

A、效果比较明显B、一点效果也没有

C、效果不是很明显D、政府做了很多,但是下面的企业不认真贯彻落实

10、你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态度()

A、经济发展更重还要,要先搞好经济在进行环境保护

B、环境保护更重要,任何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C、两方面都很重要,且两者都需要兼顾

调查周边环境的生物范文第2篇

1、学校大门口的马路上来往车辆很多且行驶速度很快,主要是校门外机动车流量大,学生放学、特别是小学生过马路没有安全感。给学生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2、学校大门口两侧只有警示慢行牌子没有车辆减速带,加上道路不够宽敞,周围学生进出校园不安全。

3、每天放学时段,校门口两侧就会出现流动的摊贩。我们发现,这些摊点大多数是不卫生的流动食品摊点,这些店铺摊点卖不卫生的饮料、糖果、食品,还经营着一些油炸食品,路边车来车往,灰尘满天飞,而他们的食品都裸露在空气中,卫生令人担心,学生就在路边的摊点买零食吃,这些小店的食品质量没有保障,也谈不上有什么营养了。毫无疑问会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他们的摊点也严重影响了交通,家长也怨声载道。

我们学校周边的环境是令人担忧的,我校已经高度重视,将联合有关部门尽快对校园周边的环境进行整治。我们学校也将积极行动起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四周的环境。只有校园周边的环境得以改善,我们学校学生的生命安全才可能得到真正的保证。

白集小学

调查周边环境的生物范文第3篇

1、学校大门口的马路上来往车辆很多且行驶速度很快,主要是校门外机动车流量大,学生放学、特别是小学生过马路没有安全感。给学生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2、学校大门口两侧只有警示慢行牌子没有车辆减速带,加上道路不够宽敞,周围学生进出校园不安全。

3、每天放学时段,校门口两侧就会出现流动的摊贩。我们发现,这些摊点大多数是不卫生的流动食品摊点,这些店铺摊点卖不卫生的饮料、糖果、食品,还经营着一些油炸食品,路边车来车往,灰尘满天飞,而他们的食品都裸露在空气中,卫生令人担心,学生就在路边的摊点买零食吃,这些小店的食品质量没有保障,也谈不上有什么营养了。毫无疑问会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他们的摊点也严重影响了交通,家长也怨声载道。

我们学校周边的环境是令人担忧的,我校已经高度重视,将联合有关部门尽快对校园周边的环境进行整治。我们学校也将积极行动起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四周的环境。只有校园周边的环境得以改善,我们学校学生的生命安全才可能得到真正的保证。

白集小学

调查周边环境的生物范文第4篇

1 黎河概况

黎河源于迁西县庆儿峪, 流经河北省遵化市境内东北西南走向并贯穿于遵化全境, 沿程接纳了小厂、东双城、西山、杨庄子、烟园子、周桥子、刘备寨、王各庄、南海子等15条支流, 流域面积560km2, 河道全长76km。

1.1 黎河污染源情况

1.1.1 来自黎河周边农林业的污染

来自于黎河的污染主要来自于两岸的农田沥水, 工、矿企业的污废水和遵化市的生活污水。一是随着人口的增加, 经济的发展, 使流域内低山丘陵台地的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不断增加。二是降雨和径流过程造成了面源污染输出的主要动力, 水土流失和村落污水污物是造成面源污染物迁移的主要来源。汛期是黎河的氮磷负荷的高峰, 其输入量占全年的70%以上。三是流域内村落、农田、医院等面源污染严重, 污水污物任意排放、堆积, 无任何截污净污措施, 因此对黎河水质恶化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1.1.2 来自黎河周边厂矿的污染

两岸工业较发达, 主要工业有矿山冶金、机械、建材、食品、轻纺、饲料加工等22个行业, 氮、磷流失有关的工业涉及到采矿、建材等部门。

排入黎河河道的生活污水有:沿河两岸近500米内村庄的生活污水、西铺纺织生活污水、港陆钢铁有限公司、建龙钢铁有限公司焦化厂等排放的污水。这些生活污水常年排入黎河对水质影响巨大。

从隧洞出口的炸糕店桥到黎河桥两岸500米内有各种选矿53家、小厂河等支流内还有选矿30多家, 主要利用水冲洗铁矿石, 污染物主要是悬浮颗粒, 不定时排放到黎河河道, 虽然经过水政监察人员制止, 但还有偷排现象发生。支流范围已经超出引滦管理范围排放问题较为严重, 需要协调地方部门共同解决。

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以及遵化市建龙钢铁有限公司作为遵化市经济支柱产业, 近年来污水处理及排放已经逐步实现了正常化, 但是设备损坏或暴雨冲刷难免产生污水污染现象。

2 黎河环境治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黎河来水的污染物的消减

沿黎河两岸钢铁厂、选矿厂等点污染源的治理。严格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规定, 凡进入黎河河道的污水均执行该标准Ⅰ类标准或Ⅱ类标准。不达标的企业坚决采取治理措施, 确保水源质量。

2.2 沿岸村落污染物影响的消减

沿黎河两岸分布的8个乡镇, 79个自然村, 6多万人口对黎河形成了包围。这些村镇的日用水后产生的污水没有固定的处理设施, 随着地势就近排入沟塘洼地。汛期也随着地表径流进入黎河。根据有关部门1999年对部分村落排水沟水质监测表明。其总氮含量在1.00mg/L~9.99mg/L之间, 总磷在0.04mg/L~0.56mg/L之间, 村落对黎河造成的污染同样是不容忽视的。

各种化肥的利用率最高仅50%, 其余经挥发、淋溶扩散到河道内。

3 关于治理的几点探讨建议

黎河作为引滦水源地, 水质若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和改善, 将直接影响于桥水库和天津市人民的饮用水安全, 也将直接影响工业产品品质, 甚至会成为影响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不利诱因。因此, 加快加强黎河水源地的环境治理和保护, 为天津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供水保证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建议如下。

(1) 针对两岸人民群众的生产特点, 由河北省地方和天津市政府协商出资补贴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发展高效无公害的绿色农业, 以解决沿途群众的生产资料匮乏以及生活手段单一的问题, 提高其生活质量。

(2) 提倡绿色农业, 从普及科学种田知识, 宣传绿色环保知识, 加大水事和环保执法力度等方面入手, 倡导环保思想和环保意识, 倡导使用生态农家肥, 生物制虫等, 减少种田的活动所带来的化肥、农药、居住等问题直接影响水源地水质不良影响。

(3) 对黎河水源地具有管理权的部门太多, 管理无序现象。建议组建一支由天津引滦管理部门与河北省遵化市水务、环保等部门“一家主管”、“多家配合”的主体分明的联合执法组织, 严厉打击各类涉水案件和环保案件, 对黎河流域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的管理权实行高效管理。

(4) 加强与河北省有关政府部门的协调, 定期进行有关黎河流域的污染治理问题商讨可行的治理办法和策略, 各方积极投入财力、物力、人力, 保证商讨结果得到实施, 逐步消除黎河水源的生态环境污染物。

(5) 建议采取工程措施, 对黎河的天然来水采取分流措施, 提倡种树、植草等涵养水源, 建立调节闸、涵, 使第一、二场暴雨产流不进入河道等措施, 从而达到减少、消减污染物的目的。

摘要:黎河作为天津市引滦工程的咽喉, 水源水质的保护不容置疑。如何做好保护是我们今天探讨的主要问题, 就此问题我们浅述了一些分析和治理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调查周边环境的生物范文第5篇

《领导文萃》:请您谈一谈当前国际安全环境发生了哪些新变化?有哪些新特点?

杨毅:可以说,这些年国际安全形势确实发生了变化,2014年整个国际安全局势和国际政治生态就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不过没有发生对全球整体安全格局造成震荡性冲击的事件。而2015年则出现了诸多安全挑战和安全危机,各大战略力量在安全关系方面的互动异常活跃,可以说2015年是冷战后,尤其是“9·11”事件以来国际安全局势变动最为活跃的一年。总的来讲,大的战争冲突尤其是大国之间的直接战争摩擦没有发生,但在其代理人之间发生了很多“敲山震虎”式的冲突。

2015年欧美和俄罗斯延续了自乌克兰危机事件以来的紧张安全关系。与之前欧美采取“攻势”、俄罗斯采取“守势”的不同之处是,在2015年“北极熊”绝地反击,“险中弄险”,争取主动。一方面,在欧美联合制裁、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降价的背景下,俄罗斯外汇收入降低,卢布贬值,经济遭受重创,安全环境出现恶化;另一方面,俄罗斯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坚决挺住,并有力回击,比较突出的是根据叙利亚的形势变化果断出兵,客观上使得俄罗斯的安全局势有绝处逢生的感觉。通过出兵叙利亚,克里姆林宫达到了很多地缘政治目的。而之后发生的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使得法国对叙利亚IS进行了报复打击,客观上促成了法俄组成打击IS的同盟军,而英国随后也参与了打击。此外,针对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这一事件,莫斯科采取很巧妙的回应方式,没有立即鲁莽地动用军事力量报复土耳其,而是有理有据有节地逐步占领舆论和道德高地,从表面上采取了一些防御性的措施,实际上为未来的军事行动做好了舆论准备、力量准备和方案准备,体现了比较高超的战略智慧。从这个角度上说,虽然有很多不利因素,但是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

对于美国来说,2015年是继续延续其战略间歇期,从整体上看,美国安全战略处于“休养生息”的阶段。在2015年奥巴马尽可能地减少对外干预、对外军事用兵。能不派兵尽量不派兵,能派无人机尽量不用作战部队,能派空中部队尽量不派地面部队,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小布什任期内过多地参与地面战争而陷入地区安全危机和战争泥潭的情况,尽量减少对美国综合国力造成重创的军事行为。

再者,美国面临着一个“双重矛盾”的尴尬,也就是其远大的战略目标与实际战略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美国的战略目标很远大,奥巴马总统提出要重振美国雄风,稳固其全球的领导地位,延续美国的全球领导,实现继续领导世界一百年的目标。然而,美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综合国力又不足以支撑这么宏大的战略目标,出现了战线过长、能力不足的窘境。

而在军事建设方面,美国面临维持现有军事行动规模与军队长远建设的矛盾,也就是在资源配置方面如何处理现实与未来之间的矛盾的问题。面对未来愈发激烈的竞争,必然要投资更加高科技的装备,这需要高昂的军费,而维持现有的军事行动规模同样要耗费大量的财政支出。更多地立足现在还是着眼未来,这使得美国陷入一个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

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IS和俄罗斯定为安全威胁,但从长远的国际战略格局来看,美国对中国的军事担忧与日俱增,这是因为美国对中国的潜力没有底,不知道中国的战略能力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不知道中国进一步强大之后会采取什么样的姿态,美国对中国是不放心的。尽管美国宣称欢迎中国的和平崛起,但是对中国未来可能挑战美国霸权潜力的忧虑促使美国增强了对中国的战略防范,采取了一系列恶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举措,这就是在中国周边的南海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引发的紧张状态的美国因素所致。其中,美国采取的一个重要策略是积极调动并借用日本来制衡中国。

总的来说,国际安全局势出现了各个大国之间相互竞争,而在竞争同时又维持一定的平衡的态势。在面对许多地区和世界安全危机上,各大国既有合作,又各打自己的“小算盘”,暗藏了深远的地缘政治目的。可以说,各大国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在竞争中不得不妥协,形成了一种比较复杂的交织状态。此外,传统安全挑战与非传统安全挑战相互交错,在2015年发生了多起非传统安全挑战,比如IS的出现,巴黎恐怖袭击,美国恐怖主义事件。这些事件加大了大国关系互动的复杂性和重叠性,各大国在不同领域互动的现状和目标各不相同。

领导文萃:这些年,中国周边安全领域中也出现了令人关注的变化,特别是2015年发生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对此,您如何看?

杨毅:应该说,中国周边环境总体稳定。中国的整体实力增强,但是面临的战略压力在增大。这个看似是矛盾的,但是有因果关系的。中国面临的结构性和阶段性安全压力增大。所谓结构性,就是我们国家无论在地区、周边还是在全球层面,我们的经济实力、政治实力、文化影响力和军事能力都在大幅度提高,这就引发了其他周边国家的猜疑、防范、恐惧和担忧。对于美国来讲,是一种战略警觉和防范,担心中国的强大会把美国赶出亚太,影响美国在地区和全球的地位,甚至是在全球层面上把美国取而代之,成为在亚太乃至整个世界的主导性国家,所以美国加强了对中国的防范。所谓阶段性,是中国和周边国家,尤其是和与自己有海洋和领土争端的国家的矛盾在激化和上升,这些国家担心中国整体实力上升后,会以更加强硬的姿态和他们打交道。这样的话,就形成了中国需要应对双重压力的情况,既面临着美国的战略防范,也面对着周边国家特别是与中国有矛盾的国家的恐惧和担忧。这两者在跟中国有矛盾的时候会形成不利于中国的合力,对中国形成同步压力。这是中国周边环境在当前的一个特征,特别是2015年发生的事件使这个特征更加凸显,具体说:

第一,日本安保法的通过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一个重大事件。这个也可以说既是二战之后日本安全政策的最重大变化,也是东北亚地缘政治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绝不能低估这个事件对于日本对外政策、东北亚安全以及亚太战略平衡和地缘政治格局的深远影响。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二战战败国,由于战后体系和宪法及其相关法律的安排,日本被剥夺了集体自卫权,也就是剥夺了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发动战争的权利和能力,而安倍政权通过一系列努力突破了上述限制,其背景是非常巧妙地利用了中美之间的战略性矛盾。前面我们讲到,美国是野心过大而能力不足,要防范中国感到力不从心,况且美国不能尽全力防范中国,他还有别的地区、别的利益需要关注和维护。所以,美国需要帮手。而日本面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大力营造中国咄咄逼人、以强凌弱的氛围。日本以帮助美国防范中国、平衡中国为名义,“借船出海”,为其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造势,来获得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从短期来看,日本还不至于发动侵略战争,但是,一旦日本打开这个拥有发动战争权利的“潘多拉魔盒”,拥有这项权利和能力,日后对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冲击不可小觑。日本社会和战略文化中的军国主义的基因很容易被唤醒,对其未来不得不防。可以说,美日是相互利用,美国利用日本来弥补自己能力的相对不足,而日本则借机获取道德的保护伞。这对于中国就形成了很大的挑战。历史上中国人民、朝鲜半岛以及亚太地区饱受日本军国主义的残害,对日本军国主义还留有很深刻的历史记忆。从地缘政治来讲,日本不能接受中国在这一地区充当领导者和支配者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中日在安全问题上存在非常浓厚的零和色彩,因为两国还存在诸如钓鱼岛问题的争议。日本的军事潜力不可低估,这对于中国来说是非常大的事情。

第二,在南海方向出现了矛盾公开化、美国走向前台化的戏剧性现象。中国和越南、菲律宾等国存在海洋权益、岛礁归属等争议问题。虽然中国的领土被侵占,但我们还是本着稳定周边的考虑和合作共赢的大局,主张“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通过双边和多边关系的改善和相互合作,为未来问题的解决寻找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但是越南和菲律宾在域外势力,主要是美国的支持下,越来越大胆行事,时常到国际法庭上去告中国,而美国在对中国防范的战略的指引下,对于南海问题也越来越强硬,越来越表面化。美国针对中国在南海岛礁建设这一问题大做文章,进行炒作,使得南海问题的热度不断提高到中国破坏区域格局的高度,给中国扣上“破坏游戏规则”的帽子。说中国在南海人工造岛,而实际上是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上进行施工建设。这是个根本的问题,因为如果是人造岛礁,就不拥有主权,而在自己的岛礁上进行施工建设,这是我国在主权范围内完全可以做的。而因为这个事,美国在2015年10月27日派军舰来巡航。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待这次巡航,这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情,而是整个大棋盘中的一步棋。通过这个来限制中国,并想借此激化矛盾,引诱中国做出过激的行动,让中国出昏招。而中国的应对相对巧妙,没让美国占多大便宜。在这个问题上美国重在政治炒作,在具体行动上非常谨慎,没有采取更加具体、更加刺激中国的军事行动,包括导航雷达开着,警戒雷达是关闭的,火控雷达也关闭着,也没有其他军事行动的操演。应该说美国在军事上非常低调,在政治上非常高调。而中国采取军事上监视、警告和驱离,外交上抗议,今后这步棋还要这么走,下一步美国还会让巡航常态化,那么中国的反应也必然常态化。中美双方在南海和整个亚太地区的互动也是未来导致地区安全局势变化的一个不确定因素。总的来说,东海方向的日本安全政策调整和南海方向的美国直接介入是中国周边形势在2015年的最大事件。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周边安全局势是稳定的,呈现出“北固、西稳、东紧、南急”的局面,也就是在北部和俄罗斯以及北部方向国家的关系较好,安全局势稳定;西部也相对稳固,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和最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和中亚甚至西亚国家的关系比较稳定,安全局势较好;东部的紧张是由于日本安全政策走向导致;南部的南海问题风高浪大,显得比较急,对于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而言比较迫近。

领导文萃:由此,您认为目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杨毅:尽管2015年有着上述的标志性事件,但是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总体特征可以说是稳中有紧,紧张之中体现平稳的态势。中国的整体实力在增强,并处于上升趋势,这些问题和挑战也是中国在爬坡阶段遇到的正常挑战,属于正常现象。中国的回旋空间广了,力量大了,影响力强了,随之面临的压力也必然增大。而我们应对这些压力,面对这些挑战的能力也提高了。总体看,我们的运筹帷幄和应对是不错的。可以说2015年周边安全形势是稳定当中有动荡,动荡之中又维持一定的稳定。这跟我们的实力增加有关,跟我们的战略决策和战略运筹也有关。

《领导文萃》:谈及国际安全形势,特别是谈到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就不能不首先谈到中美关系,当前中美安全关系的总体情况如何?

杨毅:中美关系是个非常复杂的关系,很难用一两个词概括中美关系。不能用朋友、敌人等词语把复杂的中美关系简单化、标签化。中美关系是个非常复杂的复合性的大国关系。在不同的领域,中美双边关系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是不完全一样的。在政治上,中国作为世界举足轻重的大国,与美国有很多共同利益和分歧,双方既有斗争也有合作,既有协调,也有妥协;在经济上,双方都是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度较高,也是中美关系保持稳定的压舱石,尽管在2015年中美在贸易领域出现一些争议,但总的来说,经济是中美关系中比较稳定的因素;而安全和军事因素则是中美关系中最不稳定、变量最大的因素,因为在大国政治中,军事力量是看家手段,是大国博弈的“守门员”。如何守住底线,军事力量是最后保障。从全球来讲,美国的军事霸权、金融霸权是无可匹敌的,但出于对未来发展和全球领导地位的维护,美国对中国的发展是充满疑虑的。实际上,美国对俄罗斯并不担忧,尽管俄罗斯最近不断地秀肌肉,而且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尤其是核武器的存量比中国还多。但是美国更担忧的是增量。美国认为,俄罗斯再厉害也超不过前苏联,前苏联那么厉害,都被美国搞垮了,而俄罗斯不会对美国造成本质性的威胁。而中国是一个上升的东方大国,对于这样的一个国家,美国没有理想的手段和十足的把握能够战胜,美国也不知道中国的军事力量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也不知道中国未来的领导人、战略规划者在今后如何使用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美国对于中国的担忧是实实在在的。因此,美国加强了对中国军事力量和军事现代化的防范。在战略上,美国对中国是防范性的而非进攻性的,美国不希望主动挑起军事冲突跟中国决战;而在战术上,美国则是进攻性的,从军事部署上,美国招数不断,而且非常扎实地稳步推进。而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的访美对中美关系的总体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这次访问很不容易,双方进行了坦诚的交流,有博弈,有磋商,也有分歧,在很多问题上达成了很多共识。有一条共识很重要,就是双方要有效地管控分歧。我们承认分歧,正视分歧,尊重现实,尤其在军事安全领域。如何有效地管控分歧、控制分歧使之不转化为危机,使危机不转化为冲突,这是双方战略领导人的智慧所在,也是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所在。这使得中美两国恶性竞争出现的可能变得更小,更不能把可能出现的竞争和恶性竞争升级为对抗性的矛盾。对抗性是很危险的,作为两个大国,尽管中国的综合军事力量不如美国,但是中国军事的增量很大,中美两国的军事对抗不但使中美两国受害,还会对亚太地区的和平、安全、繁荣、稳定造成负面影响。习主席的访问推动的是不冲突、不对抗的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美国从国家利益出发,也不愿意和中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对抗不是最好的方案,得不到什么实际的好处,反而会损失惨重。可以说,习主席这次访美为中美安全关系上了一道保险阀。

《领导文萃》:前面提到,“一带一路”是稳固周边特别是西部安全局势的重大战略部署,那么,您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倡议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杨毅:“一带一路”战略可以说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应对急剧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很多人把这个战略简单地理解为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走出去”的一个平台,而实际上,这是中国提出的很大的战略构思,对内是战略,对外是倡议,是形成以中国为圆心向四周画的大圆,这个大圆形成利益共同体,政治安全上互信,经济贸易上互惠,文化民心上互通,最终形成一个大的利益共同体。这是一个大的战略构想,它会促进中国在各个方向同俄罗斯、中亚、西欧、东亚、西亚、东盟等地区的合作。如果“一带一路”能够顺利实施,这将极大地拓展我国的战略空间、安全空间、利益空间,同时对于“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也是有很多利益的。而面临的挑战首先是来自传统的地缘政治理念。按照麦金德的陆权理论,谁控制了东欧,谁就控制住了全世界的命门,而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正好要经过所谓的世界岛;按照马汉的海权理论,谁控制了海洋尤其是咽喉航道,谁就控制了世界经济、贸易的通道,谁就控制了经济命脉,谁就控制了全世界。在以美国为首的欧美看来,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就是要控制海上的咽喉要道,所以从传统的地缘政治来讲,这是一种挑战。对于美国来说,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与美国的两洋战略出现重合性的矛盾,美国两洋战略,即大西洋战略与太平洋战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冷战时期,美国主要的战略目标是搞垮苏联。而现在美国的新两洋战略从侧重欧洲转向侧重亚洲,在巩固大西洋联盟的同时,其重心已经放在了太平洋,比如加强美日同盟。当然,在两洋战略中还包括经济武器,比如TTIP和TPP。总的来说,我们的“一带一路”面临着两大挑战,传统的地缘政治挑战,认为你不是搞合作,而是占地盘,控制海洋,控制世界,美国认为,这是对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种挑战和对冲甚至是对抗和去全球化,还包括日本、印度、土耳其等一些地区大国的怀疑,这是“一带一路”的外部挑战;对内来讲,我们面临一个准备不足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大战略,形成了中央提出,各部委研究,地方实施的局面,容易出现一哄而上和急功近利的情况。

《领导文萃》:与中国相关的主要非传统安全议题,诸如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当前有哪些新变化?

杨毅:中国面对的非传统安全呈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15年气候问题更加严重,在我国的华北、华南出现了大面积的雾霾天气,而且持续的时间很长,在去年12月中上旬北京颁布了雾霾红色预警,可以说,气候变化使中国深受其害,这类的非传统安全带有很强的紧迫性。

说到网络安全,我国是网络安全问题的最大受害国,我们的问题是,我们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因为我们的网络体系是从西方引进的,这增大了我国受网络攻击的可能性。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网络挑战,维护网络安全,比如维护网络安全平台的建设,加快网络硬件和软件的国产化。我们在遭受网络安全挑战的同时,也遭受来自这方面的压力,美国指责中国对其进行黑客攻击,而实际上,美国利用自己在网络方面技术最强、力量最大、手段最多的优势,对别的国家网络的监控攻击才是无所不用其极,正如斯诺登揭示的那样,美国甚至对盟国的领导人,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日本首相安倍都进行了监听,更不要说对我国的领导人和重要人物的监听。所以,在网络安全方面,中国面临着双重危险,一方面被别人攻击,另一方面被“莫须有”地指责攻击别人。

再者,是恐怖主义袭击。对于国内来说,我国没有面临大规模、有组织的暴力恐怖主义袭击的威胁。但是,这种潜在的危机、威胁在上升。第一,就是外部恐怖主义势力进入中国国内的问题。随着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在叙利亚对IS的打击,这些恐怖组织势力可能会东移,通过相关途径进入中国。第二,就是国内的三股势力不容小觑。三股势力呈现不断蔓延、不断扩大并逐渐向内地发展的趋势。不断高科技化并在大城市闹市区发生恐怖袭击的可能性在提升。第三,随着经济社会进入深层次的转型期,各种类型的矛盾都在激化,客观上,为恐怖主义袭击提供有利的环境。因此,在这方面,我们面临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

《领导文萃》:中国与周边大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的安全关系目前呈现出哪些主要特点?

杨毅:可以说,中国在与周边大国的互动中体现的是一种积极作为、稳步推进的态势。首先,我们跟俄罗斯的关系在2015年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强,战略互信不断提高,两国元首习近平和普京频繁会见和不断针对世界局势及时交换意见。中俄两国的政治关系、军事关系、经济关系都在提升,俄罗斯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中国的政治上的支持和经济上的合作。中俄战略互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俄签订了一系列的合同和协议,尤其军事合作,包括达成了关于俄罗斯苏-35和S400的协议。这些都是俄罗斯武器库中比较高端的武器。以前俄罗斯对于类似的高端武器出口中国是不放心的,而现在的出口则显示了俄罗斯对中国的战略信任在增加,当然也有其经济困难不得不卖的背景。可以说中俄之间的安全关系更加巩固、更加成熟。

就中印关系而言,两国总体关系得到改善,总体维持稳定。在2014年习近平主席对印度进行成功访问,并与莫迪总理进行了深入会谈,两国就重大的地缘安全问题,包括双边的和多边的国际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2015年莫迪总理访问中国,习主席特意到西安迎接,并举行了隆重的仿古欢迎仪式。应该说,两国关系在其领导人的大力推动下,总体回暖,保持稳定。两国发展稳定的、持久的、积极的和建设性的双边关系的意愿是很强烈的。但客观上讲,中印安全关系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一个是两国的领土边界问题没有解决,另一个是第三方因素问题。美国和日本都在拉拢印度,印度也想在美国、日本和中国之间左右逢源,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总的来说,中印双边关系更加发展了,愈加巩固了,这是主要方面。

就中日关系而言,总体关系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我们知道,2012年日本政府对钓鱼岛采取购岛、“国有化”的政策,用政府的行为直接挑战中国的主权和民族尊严,直接导致中日关系跌入低谷。而在2015年,中日关系进行了“破冰”和走出低谷的尝试。由于日本在中国核心权益方面做出了承诺,双方达成了四项共识,实现了中日两国最高领导人的会见,双方也都愿意稳定中日双边关系,应该说,中日关系在逐步走出低谷,朝着更加稳定和积极方向发展。但中日关系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双方对对方的战略意图都抱有很深的猜疑心,有很高的不信任。日本担心中国日益强大会以力服人,采取咄咄逼人的政策;而中国担心日本在军事安全政策方面走得更远,对中国的安全构成挑战。双方的战略担忧,互相不放心仍在继续。另外,两国在地区其他问题上也存在竞争,比如,日本的外交很重视中国,基本是习近平主席走到哪里,安倍就要跟到哪里。中日恶性竞争的事件经常发生。这都对中日关系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总的来说,中日安全关系走出低谷,但要实现恢复平稳发展,避免结构式动荡,还需要中日两国的进一步努力。

《领导文萃》:2016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需要关注的主要趋势和看点有哪些?

杨毅:应该说,2016年对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而十三五规划是在夺取全面小康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中第一个目标的冲刺阶段的背景下提出的,对于中国全面推动改革的意义极其重大。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特别需要外部环境的稳定。处于国家利益维护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我国特别希望2016年周边安全环境的稳定,包括跟各大主要战略力量之间的关系稳定。这就牵扯到如何稳定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继续深化和巩固中俄关系,妥善地解决与周边国家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与印度的合作关系。应该说,这是中国周边外交需要关注的大问题。

但是,从外在趋势来讲,这不是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首先,中美之间在安全方面的结构型相互猜疑还会继续上升。因为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实力与日俱增,美国对于中国的担忧也会愈发强烈。双方还会继续试探对方的战略意图和战略底线,中美可能会在2016年出现新的摩擦点。第一,美国的对台军售就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美国已经放出风声,继续对台军售,这必然招致中国政治上的反对,中国也必然会采取相关的反制措施。第二,美国进入大选年。出于选举和国际局势的综合考虑,美国会对中国实施更大的压力。中国的议题会成为美国总统候选人之间很重要的谈资。第三,美国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相关问题上,会加大对与中国有矛盾的第三方的支持力度。比如,会加大对菲律宾和日本的支持。这些因素的叠加会导致中美关系的不稳定。

而中日关系面临着日本如何实施已经通过的安保法案问题,尤其是关于“灰色地带”的问题。首先,我们要警惕日本在钓鱼岛附近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日关系会面临着新一轮的紧张态势。其次,我们要警惕日本在南海方向上的动作。日本的官方和民调都支持日本加强在南海的巡航等等。这是一个非常能引起我们警觉的信号,会对中日关系造成很大的负面冲击。中日能不能避免在东海擦枪走火,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在海洋方面,我们要避免一些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因为美国的军舰、飞机在我们周边巡航、侦察频繁。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就必须增强我们的巡航,这样,发生意外事件的几率就会上升。

再就是要妥善处理与周边国家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问题,防止这些周边国家“抱团”,防止其形成更加固化和稳固的、针对中国的阵营。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关注点。

台海方面,即将上台的民进党,他们也不敢贸然采取不利于两岸发展的极端举措,但采取一些“阴招”,比如隐性台独、文化台独和恶化两岸关系的趋势不可低估。

总的来说,随着我国的实力增长,地位的上升,中国在周边的影响力也会不断增加,周边国家对我们的经济需求也会增加,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我们在周边的回旋余地更大,但是相应的面临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2016年的周边安全形势总体上是乐观的,但是会发生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朝鲜半岛问题,这是很难预料的,朝鲜会不会继续进行类似不久前发生的核试验或者其他的冒险行动,都不好说。这就对中国周边的冲击很大,大大增加我国周边外交的变数。最后,我们还要预防那些我们难以预见的意外事故的出现。我们能预料的挑战,是比较好应对的,那些我们想象不到的意外事件,则需要我们提高战略智慧和应变能力来应对的。

调查周边环境的生物范文第6篇

根据第一个阶段的摸底调查情况,对学校及学校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逐项开展整顿工作。

1、我校200米范围内无台球、棋牌室、录像放映、网吧等文化娱乐场所,无学生参赌现象。

2、我校200米范围内有食品、餐饮店、摊点1个, 8月中旬,镇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各有关部门,对学校及学校周边的食品店、摊点进行检查和整顿。一是对食品店摊点的经营从业人员持证从业情况进行检查;二是对经营者的个人卫生及食品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三是对食品有无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情况进行检查,检查中,

3、自开学以来我校加大了交通安全的检查力度,设置交通警示标志两处,命令禁止骑摩托车出入学校,以免给学生生命安全带来比较大的威胁,现正在进行避免其他人员骑摩托车出入小学校园。

4、建筑安全隐患:今年5-8月份宿舍楼施工建设期间,施工工地既没有设置防护网,又没有设置安全警示牌,师生出入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我校领导班子成立安全监督检查小组,勒令施工方在三天内作出整改。实行24小时轮流检查,避免给学生带来安全隐患。

5、治安秩序整治情况:公安派出所针对校内曾出现的小偷小摸现象,校内学生之间、学生与校外人员打架斗殴现象。

上一篇:道德讲堂感悟和体会范文下一篇:带教工作总结发言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