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早教活动总结范文

2023-09-18

幼儿园早教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

案例一:早教服务——烫手的香馍馍

张女士的儿子皓皓今年两岁,看到身边有同龄孩子同事朋友都报了早教班,经济本不宽裕的张女士也找到一家自称某国际金牌早教国内授权经营店的早教中心,签订了《宝贝课程销售协议》并交纳了一年的培训费1.5万元。几次课下来,张女士发现实际课程与课表安排并不一致,且时常约不到课。更有几次课全班仅有皓皓一人上课,张女士认为根本无法达到预期早教效果,对早教中心的服务开始心生不满。更让张女士恼火的是,有一次明明按课表带着皓皓去上课,却发现教室空无一人,经询问才得知当天课程已被取消。几次课后张女士认为早教中心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要求与其解除协议,并退还剩余培训费,而早教中心一直以各种理由拖延,一个月后当张女士再次前往索赔时早教中心经营地已是人去楼空。无奈的张女士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为,该早教中心作为提供教育培训服务义务方,未按合同约定的课程内容提供教学服务,擅自取消课程,停止服务,已构成严重违约。最终判决解除双方之间的教育协议,早教中心退还剩余课程款1万余元。但因该早教中心已搬离注册经营地,实际经营地不详,法院适用公告送达缺席审理了此案,早教中心的行为造成张女士无法及时退赔,现已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律云律师观点:

“早教”近几年广受年轻父母追捧,而我国目前并无早教行业市场准入的特别规定,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的早教培训机构遍布全国的大街小巷。早教中心收取培训费用后如果擅自搬离经营地点或撤店,客观上会增加家长维权的时间、精力与经济成本,且此类案件即使经法院裁判,也存在执行不了的风险。在此提示家长注意以下几点:

1、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前应对其品牌、口碑等多方了解,可以向工商部门、消费者协会查询企业资信与既往被投诉情况。对自称是品牌培训机构连锁店、授权经营店的,应首先了解总店实际经营信用状况,其次应向总店核实拟报名的培训机构是否其连锁店或授权经营店。

2、在培训机构实际提供课程与合同约定课表内容不一致时,培训机构已构成违约,除非调整课程已事前得到家长同意许可,否则家长有权要求培训机构整改课程,如果造成损失的,可以要求赔偿。

3、家长如果对授课师资、教学环境等有一定要求,应尽量在签订协议前与培训机构沟通,争取在协议中以特别约定的形式予以明确,避免因此产生纠纷。

案例二:兴趣爱好培训班——彼之美味此之毒药

小迪今年刚满三岁,其母李女士为培养孩子英语学习兴趣为她在家附近的一家幼儿英语培训机构报了名,并交纳了一年120课时共计1万元的培训费。没想上课时小迪完全不适应授课听讲方式,经常哭闹并试图走出教室,不仅影响授课效果也影响了同班其他孩子的正常上课。有过几次不愉快的上课经历后不久,李女士一家因故要搬到另一区域居住,考虑到回来上课的不便,李女士决定给小迪退班。培训机构认为双方的合同中明确写着“费用一旦收取概不退还”,因此同意小迪退班但拒绝退费。李女士后向工商部门查询得知该培训机构经营范围是咨询服务并没有英语培训项目,遂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培训机构超范围经营缺乏资质,双方的培训合同无效,要求退还剩余学费8000余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现行法律法规未对英语培训机构资质予以强制性规定要求,双方之间的教育培训合同不存在法定无效情形,最终判决驳回了李女士的全部诉讼请求。

律云律师观点:

幼儿园早教活动总结范文第2篇

0-6岁是孩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从咿咿呀呀学语到背着书包上幼儿园,爸爸妈妈关心,爷爷奶奶操心,除了吃得好穿得暖外,有的家长越来越关注孩子的细微习惯,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是非常好的教育方式。把握好幼儿的各个敏感期,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的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甚至是一种学习能力,今后可谓受益无穷。

从出生起就是一个感官敏感期,家长会发现孩子喜欢咬手,喜欢到处摸一摸,往往拿来东西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啃一啃,这都是孩子的天性。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举动有时候是大声呵斥,这么做容易让孩子产生畏难以及不安全的感觉,甚至让孩子变得胆小,不利于孩子气质培养。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应该把家里的小玩具清洗及消毒后允许孩子去尝。对于孩子的一些探索要求,只要不具危险性,家长都可以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让孩子学会用五官去探索世界。

2岁至4岁是动作敏感期,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比如蹦、跳等动作,都可以循序渐进让孩子尝试,这个时候给家长的建议是不要仅仅注意动作做了没有,还要注意动作协调性,特别是手、眼的协调性;一般两岁半到6岁,是进入了常说的社会规范敏感期,这个敏感期最为重要,两岁半之前的孩子,往往显得比较“自私”,喜欢独处,以自我为中心,但两岁半之后,孩子的交际圈渐渐扩大,他的朋友开始多了,而且喜欢加入到群体活动中,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我们经常说让孩子“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就是文明礼仪规范的启蒙教育。所以从这个时候起,教会孩子一点生活中的规范,很有必要,建议家长与孩子多沟通,教一点日常礼仪,如见到人主动打招呼,别人帮助时要道谢等。家长要以身作则,带孩子同入各种公共场所及参加社交活动时,注意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作用,让孩子有样可学。

上一篇:保险资管计划范文下一篇:亲子课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