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管理论文范文

2024-03-18

绿色施工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湖南岳阳绿色化学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的构想是:在湖南省政府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框架下设立园区厂地事务协调理事会,按混合管理型体制中的政企合一型模式构建 “一区多园(分区)”的领导和管理体制。

关键词: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政企合一;湖南岳阳

为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打造湖南千亿园绿色石化产业基地,湖南省岳阳市拟将本市相对集中的云溪精细化工园、长岭工业园、临港产业新区新材料园、临湘滨江产业园等四大地方化学工业园(简称四园)和与之毗邻的中国石化集团长岭分公司、巴陵分公司两大中央石油化工企业(简称两厂)联合,共同组建湖南岳阳绿色化学工业园区(下称园区)。由于园区跨行政区划(云溪区、临湘市)、且多种所有制并存,没有现成的领导和管理模式可直接效仿,只能依据领导和管理学的一般原理、国内工业园区管理的主要模式,结合“两厂四园”领导和管理体制现状以及园区发展的客观要求,构建一种新的领导和管理体制。本文就此进行探究,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一、中国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的主要模式及评价[1]

根据工业园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工业园区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1.企业主导型体制模式。也称行业管理型或民间管理体制模式,即完全用经济组织方式管理园区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一般不设置园区管委会,开发主体不是一级行政组织或政府派出机构,而是由成立的公司即开发商来规划、投资开发和管理一个园区。开发公司不仅要开发工业用地,还要进行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易于调动和发挥区内大企业进行开发的积极性,政府投入小,弱化政府对园区的控制等优点。但这种管理模式容易陷入财务困境,因为开发公司要进行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不能像行政管理机构那样直接从税收收入中获得必要的补偿,只能或者转嫁到地价上,造成地价过高;或者因不能及时回收资金,债务过重,陷入困境。同时,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市场机制的完善,政府服务的到位,否则难以运行。

2、政府管理型体制模式。也称行政区划型体制模式,就是将园区完全作为一个行政区,园区管理委员会既是园区的行政管理机构,又是这个行政区的区政府,行使完全的政府职能。这种体制有利于理顺管理体制,协调园区与区外政府之间的关系;易于得到政府的支持,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迅速集中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但也存在不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利于调动社会机构的积极性等弊端。而且这种体制如不注意改革创新和精简机构,很容易使体制回归传统模式,导致机构膨胀,降低行政效率。

3、混合管理型体制模式。也称准行政区域型模式,可以细分为政企合一和政企分离两种类型。(1)政企合一型。就是设立园区管委会,赋予园区管委会准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和园区开发总公司的经济开发职能,“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相互交叉兼职。这种模式办事效率较高,管理者的能动作用较大,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问题,能够运用政府的权力,用行政手段加以解决。但也存在着容易导致政企不分、机构膨胀、内部职责不清,摊子过大,容易因财力不足背上较重的包袱等弊端。(2)政企分离型。即园区管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只负责行政审批、管理和制定政策,为入区企业提供服务,而开发经营由独立的开发公司承担。这种体制的优点是政府职能转变,机构精简,办事程序简化,效率高,亦能把政府和民间力量都纳入到园区管理当中,调动多方积极性,在政府管理与民间管理之间寻求一种均衡。但这种模式在减少前二者弊端的同时,也弱化了它们各自的优点。

二、岳阳绿色化学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的选择与创新

在国内工业园区的三种管理体制模式中,湖南岳阳绿色化学工业园区选择哪一种呢?我们认为,哪一种都不完全适合,必须立足于园区“两厂四园”的现行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选择国内工业园区管理体制中的适合模式进行创新。

1.“两厂四园” 现行管理体制。由于“两厂”现行管理体制相类似,“四园”现行管理体制亦相类似,为了简化起见,“两厂”中选择中国石化集团长岭分公司、“四园”中选择云溪工业园为代表,对其现行管理体制进行分析。(1)中国石化长岭分公司现行管理体制。中国石化集团长岭分公司前身为长岭炼油厂,始建于1965年。2000年4月重组,炼油主业部分改制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简称股份长岭分公司),存续部分改制为中国石化集团长岭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长岭炼化公司)。2007年5月,长岭炼化公司转换为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简称资产长岭分公司)。长岭分公司(包括股份长岭分公司和资产长岭分公司)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下辖的炼化企业。实际占有和使用的财产是集团公司财产的一部分,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不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董事会等形式的公司经营决策和业务执行机关。长岭分公司现设有分公司经理、党委等机构,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下从事炼化生产经营活动。(2)云溪工业园现行管理体制。云溪工业园是2003年经湖南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精细化工产业园,现行管理体制属于工业园混合管理型体制模式中的政企合一型。根据工作需要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由岳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园区管委会,为副处级事业机构,行使区政府赋予的行政管理职能和综合经济管理职能。内设五科一股,即综合科、规划建设科、协作协调科、企业管理科、财务科,为副科级机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正股级事业机构。并根据有关规定设立机关党总支,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设置纪检组、监察室,作为区纪委、监察局的派出机构;按工会章程设置工会组织。机关后勤服务实行社会化管理。

2.拟建绿色化学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的选择与创新。绿色化学工业园区拟采取扩园方式进行建设,即将“云溪工业园”扩展为由“两厂四园”构成的“湖南岳阳绿色化学工业园区”(简称园区)。因此,园区管理体制宜承续“云溪工业园”的现有管理体制,即工业园混合管理型体制模式中的政企合一型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与创新。我们的构想是:(1)在湖南省政府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框架下设立园区厂地事务协调理事会。由于园区“两厂四园”空间上跨云溪、临湘,结构上多种所有制并存,特别是“两厂”同属中国石化集团领导和管理,地方对其生产经营无权干预。因此,在选择与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时,关键在于寻求一种能够实现厂、地(央企和地方)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协同管理、合作共赢、融合发展的管理体制。我们认为,可以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的经验,中新双方为了协调苏州工业园区在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两国政府战略合作框架下,建立了由两国副总理担任主席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在湖南省政府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框架下设立园区厂地事务协调理事会。从必要性看。因“两厂”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分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所以园区领导和管理的最高层应当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与之相对应的湖南省政府。但是,“两厂”建在岳阳市,园区“厂地”之间的事务主要靠“两厂”与岳阳市政府协调处理。因此,有必要在湖南省政府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框架下设立园区厂地事务协调理事会,落实湖南省政府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调园区“厂地”事务。从可能性看。一方面,从2007年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与湖南省政府就开始通过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来指导、协调和推进湖南(主要是岳阳)石化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就法律层面说,“两厂”虽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但依《民事诉讼法》第49条和《民诉意见》第40条,依法设立的分公司可以具有独立的缔约能力。因此,“两厂”与岳阳市政府可以就落实湖南省政府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调园区“厂地”事务签署协议,并成立园区厂地事务协调理事会,以保障协议的贯彻实施。(2)按混合管理型体制中的政企合一型模式构建园区管理体制。我们之所以主张按混合管理型体制中的政企合一型模式构建园区管理体制,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政企合一型模式是中国大多数工业园区现阶段采用的模式,比较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当然,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与趋势,工业园区将来肯定要发展到政企分离型,但目前还不具备条件。二是岳阳市的工业园(区)基本上采用的是政企合一型模式,采用这种模式,既有利于借鉴现成管理经验,也有利于市内各园区政策的统一。三是园区“四园”的现行管理体制也是政企合一型模式,采用这种模式有利于“四园”管理体制的融合。(3)实行“一区多园(分区)”的领导体制。由于园区拟在云溪工业园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为了既充分发挥“两厂四园”的积极性,又便于园区的领导和管理,宜实行“一区多园(分区)”的领导体制。园区内的“两厂四园”整合成两个分区(中石化长岭炼化分区、中石化巴陵石化分区)、三个分园(临港分园、长岭分园、儒溪分园)、一个直属园(云溪直属园),园区机构设在直属园,与直属园合署办公,并对分区和分园实施领导。

三、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及职责

根据我们对拟建湖南岳阳绿色化学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的构想,园区的管理机构由园区厂地事务协调理事会(简称理事会)、园区党的工作委员会(简称党工委)和园区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组成。各机构及主要职能如下:

1.园区理事会及主要职责。园区理事会由厂(长岭分公司、巴陵分公司)、地(岳阳市)主要领导组成,下设理事会中国石化集团长岭分公司工作委员会、中国石化集团巴陵分公司工作委员会、岳阳市工作委员会。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化工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审议批准园区管委会落实湖南省政府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方案;协调解决厂地之间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融资、土地开发与利用、人才资源配置、科技创新、财政税收归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社会事务管理等重大事项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决定;指导和督查园区管委会的工作,定期听取管委会工作报告,及时解决管委会难以解决的与厂地协调发展相关的问题;负责向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湖南省政府报告厂地协作和园区工作,及时提出修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建议,争取项目、资金、资源和其他方面的政策支持;其他需要理事会协调解决的事项。

2.园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及主要职责。园区党的工作委员会和园区管理委员会为正处级机构,分别为岳阳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合署办公,主职领导高配,由副市级领导出任,受市委、市政府的委托,对园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履行相关行政、综合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政府职能。下设“五部一公司”,即厂地协作部(理事会办事机构)、综合管理部、国土规划建设部、财政金融部、招商联络部、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均为副县级。(1)党工委的主要职责。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负责园区党的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园区基层党组织,做好党的干部工作、宣传工作、统战工作、纪检、监察工作,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研究决策园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财政预决算;加强对机关干部队伍的管理,组织对机关干部的考评、考核、选拔任用;指导园区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工作;承办市委交办的其他工作。(2)管委会的主要职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各级政府及部门、园区理事会的有关决定;根据园区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园区发展年度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园区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负责园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做好园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的调配、聘用及管理工作,依照有关规定做好园区科技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的考评和报批工作,负责园区的人才交流、业务培训;依照有关规定做好进园企业和项目的审核、报批工作,加强企业管理,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负责编制园区财政预决算,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和园区的财税征管工作,组织筹措各类建设资金;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政府的授权,对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实行统一规划,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做好园区内的建管、城管、房管和环境保护及园林绿化工作;负责园区对外经贸合作、招商引资和进出口业务管理;负责园区机关和园区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负责园区国民经济各项统计工作;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及协调垂管单位在园区开展的各项工作。

四、岳阳绿色化学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的运行

湖南岳阳绿色化学工业园区管理体制要通过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才能运行。我们就园区发展规划、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融资、人力资源、科技创新、财政税收、社会事务、农村工作等九大管理,提出一些原则性建议。

1.发展规划管理。园区发展规划管理包括园区规划编制管理、审批管理和实施管理。从园区实际出发,可以采取分层编制、分级审批、分开实施的方式进行管理。(1)分层编制。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园区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由园区管委会协助市政府或授权部门负责组织编制。总体规划应当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为依据,并同有关专业规划相协调。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第二个层次是园区专项规划,由园区管委会负责组织编制。专项规划应以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为依据,并与市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在编制园区规划时,要广泛征求“两厂四园”和云溪、临湘政府的意见和建议,遇到问题由园区理事会协调解决。第三个层次是分区和分园规划,由分区和分园根据园区规划编制。(2)分级审批。园区规划审批应比照省有关开发区规划审批的规定执行。园区总体规划由市政府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查同意,并报省政府批准。园区详细规划须报市政府或者其委托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报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专项规划须报市政府或者其委托的专项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市政府可以根据园区发展需要,对总体规划进行局部调整。调整方案报市人大常委会和省人民政府备案;涉及园区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须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查同意,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分区和分园规划由园区负责初审并报市政府或者其委托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3)分开实施。园区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所有规划区内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坚决执行。园区规划由管委会负责组织分开实施,并对规划的实施进行协调和全程监管。“两厂四园”依据园区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实施与己相关的部分(即分区和分园实施规划),“两厂四园”之外的部分由管委会和属地政府负责实施。

2.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利用管理是保证园区规划实施的基本手段。根据园区的特点,土地利用既要遵守国家《城市规划条例》和湖南省政府关于开发区土地利用的规定,又要根据园区“两厂四园”的现实和园区建设的要求,实施有区别的管理方式。对园区规划内“两厂四园”已经履行了审批手续的土地利用,由“两厂四园”自行管理;要变更土地性质和用途的,应向园区管委会报告,由管委会统一按有关规定报主管部门审批,经批准后方可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对园区规划内除已经履行了审批手续以外的所有土地利用,依照湖南省政府关于开发区土地利用的规定实施管理[2]。由管委会按照园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土地利用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并报省政府备案;园区内的土地,依法实行有偿有期使用制度,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出让、转让、出租、抵押;在园区内进行建设的单位或者个人,需要申请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土地使用证》的,由规划、土地管理部门设在园区的机构或者派出的工作人员按规定办理;园区内的土地开发,按照建设项目逐步实施,开发一片,建成一片,不得圈占和浪费土地。在规定期限内不使用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湖南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收取荒芜费,或者由政府无偿收回;在园区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按照规定缴纳有关税费,合理开发、利用、经营土地。不得擅自改变土地出让合同规定的用途,不得荒芜和浪费土地。

3.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根据园区的建设实际,基础设施宜采取统分结合的方式实施建设与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两厂四园”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新建、改建和扩建),需向园区管委会报告,由管委会统一向主管部门履行申请报批手续,获得建设许可证后方可进行建设。园区“两厂四园”外的基础设施建设,由园区管委会和属地政府负责。基础设施管理:园区“两厂四园”内的基础设施,由“两厂四园”自行管理;园区“两厂四园”外的基础设施,由园区管委会和属地政府负责管理。

4.项目投融资管理。项目投融资管理包括项目申报立项、投资和融资管理三个方面。由于“两厂四园”分属于不同主管部门,此项管理宜在符合园区总规划的前提下实行分开管理。(1)“两厂”内项目投融资管理。项目申报立项管理:厂方独资项目,或厂地合作以厂方投资为主的项目,由厂方通过集团公司负责申报立项,园区积极配合。厂地合作以地方和社会投资为主的项目,由园区负责申报立项,厂方积极配合。项目投资管理:按照谁投资谁负责的原则实行管理,但不论谁负责管理,都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项目融资管理:厂方独资项目由集团公司负责融资管理。厂地合作投资项目,厂方为主的由集团公司负责融资管理,地方积极配合;地方和社会投资为主的项目,由园区负责融资管理,厂方积极配合。(2)“四园”内项目投融资管理。项目申报立项管理:分园独资项目,或分园与厂合作以分园投资为主的项目,或分园与社会合作投资的项目,均由分园通过园区管委会负责申报立项,分园积极配合。项目投资管理:由园区按照国家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项目融资管理:由分园负责融资管理,园区管委会积极支持。(3)“两厂四园”外项目投融资管理。由园区管委会负责管理,“两厂四园”及属地政府予以支持和配合。

5.人才资源管理。人才是园区发展的第一资源,园区内,“两厂”人才密集,“四园”人才匮乏。应当加强园区内人才资源的管理,建立起“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用人机制,实现人才资源效益最大化。设立园区人才管理中心,中心设在园区管委会厂地协作部,负责对园区内的人才资源进行调配管理。中心负责建立园区人才信息库和人才资源配置信息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对园区内人才进行调配。制定园区人才流动政策,鼓励人才(包括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在园区内流动;允许人才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在园区内的企业兼职;允许人才利用自有经营管理和专利或技术在园区内的企业投资入股;鼓励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领衔在园区内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等等,为各种人才充分发挥其潜能提供制度保障。

6.科技创新管理。科技创新是园区和企业发展的关键,园区内,“两厂”科技密集,“四园”科技匮乏。应当加强园区内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建立起“开放、协作、共享”的科技创新机制,以科技创新推动园区发展。设立园区科技创新中心,中心设在园区管委会厂地协作部,负责对园区内的科技创新进行管理。中心负责建立园区创新项目信息库和信息发布网络平台,组织创新项目的招投标,协调创新项目的攻关,协助申请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基金,向管委会提出园区科技创新项目扶持基金额度的建议,组织对创新项目成果的评审、推介。制定园区科技创新政策,鼓励“两厂”与“四园”众多小企业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技术创新链,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坚持发挥政府投入的杠杆作用,利用科技三项经费对重点项目进行支持和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鼓励银行支持信用好、产品销路好、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企业。设立园区科技创新基金,对园区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扶持;对园区科技创新有重大贡献的人员予以奖励。

此外,园区财政税收坚持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征收与使用相分离的原则,对园区税费采取统一征收、共同分享的方式实施管理。园区的行政和社会事务实行属地管理,即“两厂”范围内没有剥离的社会事务仍由“两厂”管理;园区属于云溪行政区划内的行政和社会事务由云溪区所辖乡镇管理;园区属于临湘市行政区划内的行政和社会事务由临湘市所辖乡镇管理。园区规划范围内“两厂四园”外的农村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即在哪个乡镇就由哪个乡镇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永翎.基于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行政效率研究[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2008-08-01.

[2]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湘发[2009]4号)[Z],2009-02-17.

[责任编辑 陈凤雪]

绿色施工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绿色施工管理工作开展是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下改革创新的一个方向,绿色施工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能耗与污染问题。文章对绿色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结合绿色施工存在的各种问题,探讨绿色施工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字:绿色施工;施工管理;项目管理;施工项目

引言

建筑工程在实际项目施工中,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影响,而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发展的重点内容,需要为其他行业以及企业的发展起到良好带头作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将绿色施工应用在其中,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建筑施工中对周围环境以及居民带来的影响。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社会进步打下良好基础。

1绿色施工管理概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将其应用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利用当前先进的技术与科学化管理方式,以此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提升其安全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能够见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有效的节约资源,从而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由此可见,在工程建设施工中绿色施工管理尤为重要,在实际工程施工时,绿色施工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与资源的浪费,运用科学高效管理制度与手段,以此能够满足可持续化发展的需求。根据实践调查表明,我国建筑行业每年都会消耗大量的水泥与钢材,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噪音与粉尘污染,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需注重环境问题,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需加强管理,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减少资源过度消耗,保护环境。

2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环保意识

建筑工程项目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建设和城市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随着建筑施工项目不断增多,我们可以发现传统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对资源的利用率并没有明显的提升。有部分原因是由于建筑施工单位或企业受到经济利益影响。施工项目管理中,并没有将环保概念纳入其中。因此不仅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也造成投入资源的浪费。随着近几年森林覆盖面积持续下降,雾霾等气候条件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城市噪声、空气和水源的污染现象也逐渐增多。因此,日常生活中人们正逐渐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尽管社会各界组织及媒体多次宣传节能环保绿色体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建筑行业其本身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等特点,以及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趋向性,导致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对绿色环保的概念及意识并不强。

2.2管理制度落后

从实际情况来看,处于初步探索階段的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往往会有形式化现象存在,制度作用难以发挥。此外,因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绿色意识欠缺,未把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充分渗透到施工管理全过程,加之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等的绿色意识较为薄弱,因而难以在绿色环保方面提高注重程度。

2.3绿色施工管理技术落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与完善,许多先进技术手段已趋于成熟,我国对于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视度较高,绿色施工管理技术也得到了推广,但在具体应用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应科学合理的运用绿色施工管理技术,以此保证其应用效果良好,因此,需要将其与施工技术有机结合,并且保证施工技术的先进性,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但与实际情况综合分析时,存在施工技术落后的现象,而且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有限,整体素质较低,并且,缺少相互沟通与交流,致使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施工的难点与重点,从而无法满足施工现场的实际要求,容易滋生矛盾。

3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对组织管理结构加以创新

通常,大多数建筑项目都是有项目经理负责,同时,项目经理会分配部分负责子工程管理人员,担负子工程管理人员要拓宽雇佣操办人员渠道。在项目验收时期,项目开发方要将修筑本金支付给承包方。因此,参与工程的动工人员通常都属于建筑企业,互相间也是雇佣关系,有可能动工人员并未和建筑企业签订实际的雇佣关系,部分基层人员并未与建筑企业签订雇佣协议。管理方法不够合理且没有实效。如果修筑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有关管理工作者很可能推卸责任,导致不能落实问责责任主体。因此,施工各个环节必须有市场参与,把具体责任落实好。

3.2加大监督力度

要改变这一现象,还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对于项目施工的监管措施可在项目施工前就绿色施工管理成立监督小组,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及环境危害设立指标,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验收。为杜绝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在工程造价及设备选择方面,也应该多使用低功率、低能耗、低污染的设备。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避免因施工过程中过度强调绿色施工概念而导致工程质量严重不足,最终工程排污指标无法达到标准。可以将施工建设过程中的环保指标要求与施工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挂钩。施工过程环节中的各个关键性节点,针对技术指标及资源投入使用的验收准则形成可执行文件。同时建议提升施工管理人员及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约束施工人员对环境破坏的行为,更好地提升绿色施工管理水平。

3.3识别污染源并加强管控

建筑工程施工难免会产生一些污染问题,面对此种无法规避的污染问题,可选择相应的监管及控制措施进行改进,使得污染得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绿色施工管理模式应用时,应对施工全过程的污染源进行识别,之后在监管控制方面加强。如具体施工时,极易产生污染的工序有泥浆拌和及运输,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污染,以及来自泥浆废渣等的水污染或土壤污染等。面对上述污染情况,在绿色施工管理实行时,必须要在污染源精准识别方面加以注意,之后以识别的类型为依据,对处理措施进行针对性制定,把污染问题控制好,使得污染造成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

3.4利用信息技术,实施动态管理

现如今我国计算机技术日趋成熟,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建筑工程施工也逐步朝科学化、信息化方向发展。BIM技术是当前应用最为频繁的一项技术,其具有许多优势,能够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记录,以此构建空间几何模型,再借助可视化模型,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节能环保施工方案,能够为绿色施工管理方案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除此之外,可充分利用大数据数据存储、分析、筛选的优势,能够收集施工全过程的各项环保指标,结合动态信息,有助于管理人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跟踪与管理,防止浪费的现象发生。

3.5优化材料、设备采购

在建筑施工项目选用材料及设备选择方面,也可以在绿色施工体系的引导下进行。在工程造价核算时,对于材料的选用、设备的选购,不能仅考虑经济效益,也不能一味地追求设备的多样性及功能的多样性。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施工现场实际环境选择低功率、低能耗、低污染的设备,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及危害。同样的,对选用材料及采购设备运输至施工区域产生的能耗,也要考虑纳入绿色施工体系中,降低运输能耗、减少资源浪费同样是绿色施工体系所要求的。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主要针对影响建筑工程性能和建设目标的因素进行控制,具有协调性、程序性和目标性,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是基于传统建筑施工管理的改进。为了使建筑工程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在融入绿色理念的同时,还要强化现场资源管理,提高绿色材料与绿色技术的应用创新,推动我国建筑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军.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解析[J].建材与装饰,2020(12):168-169.

[2]易靖.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1):32-33.

[3]郑勤平.建筑施工管理与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比较[J].建材与装饰,2020(16):186-187.

绿色施工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立了越来越多的建筑公司。但是资源、能源的紧缺情况是当前社会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所以建筑行业在注重对自身发展时,也应该注重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节能环保问题,尤其在对建筑进行装修的时候,在设计和施工的时候应该注重节能环保,不仅可以让户主有一个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还能促进建筑资源的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节能环保技术对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人们居住环境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将节能环保技术应用在实际的建筑装修中进行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实践应用

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众多行业的迅猛发展,发达的经济给建筑施工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环保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开始关注在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节能环保问题,这也渐渐成为人们评价建筑物优劣的标准之一。低碳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各种低碳化的材料也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青睐,其具有节能、环保、低消耗的特点,推动了我国节能绿色建筑施工领域的长足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时以安全为主旨,结合绿色环保的理念,以此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1 什么是绿色建筑施工管理

随着人们对环保的意识逐渐,我国建筑行业正大力的推广使用绿色技术,而节能环保技术是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它对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节能环保技术指的是将管理技术和技术手段进行结合,对建筑物的采光、建筑物的采暖、建筑物的照明以及建筑的围护结构等,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的设计和施工,尽量在施工过程管理中避免对能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对环境的保护不仅仅代表着在施工的过程中减少对建筑物四周环境的污染以及破坏,还需要注意保护土壤、保护地下埋藏设施及保护文物。只有认真落实各项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细节,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的环保意识,从而实现绿色建筑施工。

2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2.1 對于绿色建筑施工技术没有进行充分应用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开始对建筑施工工程中,所应用到的绿色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并且还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然而,我国目前还处在发展的阶段,缺乏对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以及研究,对绿色施工技术发展道路也不是很重视。除此之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如水资源浪费、建筑材料浪费等,并没有及时地进行解决,所以在对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存在材料消耗较大、建筑材料中含有毒物质较多等问题。

2.2 缺乏对绿色环保的规划观念

在大自然的环境当中,很多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但是在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许多的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对建筑施工工程应当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规划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的行业中,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对于节能环保的意识并不足,还是使用以前的施工方法,从而造成建筑行业对于能源的消耗较高。

3 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实践应用

3.1 减少因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

减少因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的治理工作是现阶段建筑施工管理的工作重心。建筑施工单位应该意识到如果因为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其后果是需要大自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进行自我修复,面对环境污染问题,即使科学技术再先进也依旧解决不了。因此,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及建筑施工单位的领导都要提高社会责任感,减少水资源或其他资源的浪费,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可二次利用的材料,增加使用率,起到保护周围环境的作用。施工时产生的粉尘、噪音等会影响周围的居民,一定要做好降噪处理及粉尘的处理,真正意义上实现绿色施工。

3.2 管理建筑材料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的来源和性质都跟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这些材料对于建筑后期的能耗使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选择材料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在购买材料之前要合理地規划材料的使用量,并且制定实际的采购计划,严格控制材料的用量;(2)尽量选择绿色材料,例如对环境污染较小、无毒无害的建筑材料等。除此之外,还应该使用节能保温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加强对建筑的保温性能,而且还可以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以此实现绿色建筑施工管理。

3.3 缩减建筑工程施工能源耗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绿色建筑施工是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建筑能耗。绿色建筑的本质是节能降耗。因此,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重视理解绿色建筑宗旨的真正意义,才能在中国建筑业实现绿色建筑。具体要求如下:(1)任何施工作业必须准确选择原材料和施工设备,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原材料和设备的重复消耗和使用频率,要求相关人员清楚了解原材料和设备类型。施工需要,根据实际施工需要采购。(2)施工人员应当在实际施工环境中,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维修。由于施工作业中很容易发生机械设备的损失,过去长期不进行适当的处理,机械设备的使用周期将大大缩短。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做好心理准备,随时维护设备,使设备在有效时间内正常运行。

3.4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需控制光污染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采用绿色施工管理技术就需要对环境的问题进行控制,减少施工现场的光污染问题。施工中如果频繁的使用电气焊这一技术,就会产生很强大的光源,这些光源就会造成严重的光污染问题。在实际上,电气焊所产生的光污染问题对于周边居民与施工人员的伤害非常大,还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因此,在实施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控制好光源,减少光污染问题。可以在施工的时候采取挡光的设备,从而避免电气焊作业时产生的强光给居民的生活造成负面的影响。

3.5 太阳能资源的使用

太阳能资源是属于一次资源,它也是一种环保、安全、绿色的资源。如果将太阳能资源应用到建筑建设施工技术当中,那么它将是一种可循环可应用的绿色环保资源。特别是在建筑施工的同时,将太阳能资源转变为绿色节能资源在工程中使用。虽然太阳能资源使用比较环保,但它本身是有自身缺点的,它受天气因素影响非常大,如果出现阴天或者出现雨雪天气,太阳能资源就不能长时间利用,对太阳能资源利用造成非常大的困难。对此深刻地去了解太阳能资源的利用,这项技术是目前我国正在攻克的一大难题,如何将天气因素对太阳能资源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进行提升太阳能资源的利用,将太阳能资源大规模地使用到绿色节能建筑过程中,也是我国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

4 结语

总而言之,增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大力推广并使用环保材料非常重要。但是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因为体制的不完善造成的。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多方面、多角度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发挥管理的作用,加强管理,从而使建筑施工更环保,全面实现绿色的建筑施工。

参考文献:

[1]张冬青.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探索[J].装饰装修天地,2019(14):82.

[2]秦士飞,刘贺.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解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9(14):59.

[3]杨小芳,胡胜宝.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分析[J].建筑与装饰,2019(3):66.

绿色施工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绿色管理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管理模式。构建绿色战略联盟,借助外力促发展,是我国企业实现绿色管理的有效途径。基于对我国企业目前推行绿色管理的障碍分析,提出了企业绿色战略联盟构建的主要方式和原则,认为应从政府作用、联盟治理机制、联盟参与者选择、联盟文化等方面加强绿色战略联盟建设。

关键词:企业绿色管理;障碍分析;绿色战略联盟

一、问题提出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环境的需求和作用程度日益加强,使发展与环境的互馈关系趋于恶化。在此宏观背景之下,人类开始检讨和反思传统的发展观,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这便是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广泛而深刻的调整和转变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应该首当其冲,将生产经营活动同社会、环境的发展联系起来,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企业正是负载着解决这些问题的使命而产生的,而发展绿色企业对于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进行绿色管理。绿色管理是以与企业相关的自然环境为主要对象的资源管理及创新活动,把全面绿色质量管理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并且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绿色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和企业界对环境管理的关注。在近30年里,绿色管理问题已成为企业管理领域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的新焦点,研究视角已从环境演化适应延伸到了资源基础观、生态环境响应、环境利益相关者等诸多理论。Hart认为,基于资源基础观的绿色管理研究框架应包括自然环境要素,形成了一种企业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新视角。他的研究关注企业重视外部自然环境管理的重要意义——合理配置和利用自然资源,提升绿色管理绩效,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Arag6n-Correa和Sharma提出,资源和能力是影响企业环境战略的重要因素,但其影响过程也同时受到外部环境(主要是经济、法律、社会、地理等权变因素)的重要调节。Steadman等认为,企业绿色管理不仅能满足政府对环保法规的要求,而且能逐步加强企业对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关心程度。在此基础上,Bansal和Roth进一步强调,绿色管理的本质就是企业对自然环境问题作出的响应,这种响应的动机受到合法性和利益相关者的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认为,企业开展绿色管理的驱动力,归根结底仍涉及利益问题,原因在于环境污染极可能危害到其他与环境有关的利益相关者(如政府、周边社区居民及单位)。鉴于上述学者们的各种观点可知,企业绿色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受到利益相关者的制约,又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可见,单凭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和能力提升,难以实现有效的绿色管理。

目前,由于受到企业资源、绿色法制、监督支持及生态意识等方面的制约,我国企业在实施绿色管理中举步维艰,严重影响了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积极性。所以,企业应与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建立绿色战略联盟,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二、目前我国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所面临的障碍

(一)企业资源限制

企业绿色管理的实施需要有与之匹配的资源支持,这些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员和其他部门的战略支持。企业推行绿色管理的前期投入涉及到绿色技术开发、先进设备购买、员工培训等方面,需要高额的投资。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对于自身经营规模较小、经济效益不够好的企业而言,高额的前期资金投入、缓慢甚至不确定的回报无疑是企业推行绿色管理的极大障碍。

企业实施绿色管理不仅仅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更需要绿色技术作为保障。目前,我国的绿色技术开发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开发水平和能力均不足。加上技术开发周期长、投入大、市场需求及投资回报率不确定等因素的存在,导致绿色技术开发的高风险性,影响了企业开发绿色技术的积极性,因而限制了我国绿色技术水平的提高。

企业绿色管理的实施除了资金投入和技术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后续绿色管理中技术管理人员和其他部门战略的支持。国外研究表明,在一些欧洲国家,人力资源的管理技能缺乏是比资金更重要、更能影响企业绿色管理的因素。我国严重缺乏专业绿色技术管理人员,即使有些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生态意识,也往往由于能力限制难以付诸实践,导致态度和行为间的差距。

(二)绿色法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由综合法、《污染防治法》、《资源和生态保护法》、《防灾减灾法》等法律组成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涉及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及噪声等众多领域,为企业绿色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绿色法律法规虽多,但尚不够完善,可操作性差。具体表现为:其一,环保法的执法主体过多,权利分散,并且没有赋予环保部门强制执行权,致使环保部门不能及时有效制止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其二,经济手段模糊,处罚过轻或缺乏处罚依据,在具体执法中普遍存在违规企业拖欠、拒交处罚款的情况。法律法规刚性不足,违规成本低廉,导致部分企业以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获取高额利润。

(三)监管支持不足

随着国家和各地区节能降耗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各项监管政策逐步深入落实,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2006-201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9.6%,基本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但是,环保总局披露,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十二五”环保压力很大,突出问题在于尚未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的环保目标责任制,意味着尚存在部分地方仍然仅仅是用GDP考核地方政府政绩。当GDP成为衡量地方政府政绩首要指标时,经济效益就人为被置于环境保护之上,能创造产值而成为地方经济支柱的高污染企业都有可能成为地方政府庇护的对象,从而打击了其他企业推行绿色管理的积极性。

另外,我国绿色审计仍然处于理论探索的初级阶段,绝大部分的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都未进行“绿色审计”。此外,《证券法》也没有规定我国上市企业有披露环境信息的义务。上述监管制度的缺位是我国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重大制约因素。

(四)生态意识缺乏

企业只有具备生态意识,才能感知利益相关者对环境管理的压力。然而,目前大部分企业在管理理念中缺乏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认识,管理者不能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的关系。这些企业的管理人员一般会把绿色管理的资源投资视为额外成本,并且不能产生相应收益。鉴于此,对于他们而言,遵守环境管制或实施超出环境管制标准的志愿性环境管理行为并不能产生竞争优势,只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当企业发展面临多重压力时,管理者会优先考虑经济利益,而不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由于企业管理人员生态意识的缺乏,他们从主观上就没有接受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相

辅相成的绿色管理理念,成为了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内部障碍。

不仅企业生态意识会影响到企业绿色管理的实施,而且消费者的生态意识同样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由于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只有被最终消费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所以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将会指引着企业的发展重点与方向。推崇消费至上和享受至上的西方消费主义对我国影响很深,讲排场、比阔气的“面子消费”、“时尚消费”现象仍旧存在。还有部分消费者购物时因只考虑质量、价格等因素,而很少考虑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即真正的绿色消费者很少。由于大多数消费者生态意识淡薄,企业的绿色管理投入暂时不能取得对心的经济效益,有时甚至遭受一定的损失,致使企业选择迎合消费者需求而放弃推行绿色管理。

三、我国企业绿色战略联盟的构建

战略联盟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和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提出的。绿色战略联盟是指与企业利益相关者建立联盟契约关系,通过资源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战略联盟是企业实现绿色管理的有效手段。

(一)绿色战略联盟的主要方式

Freeman认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企业所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利益相关者能够通过直接施加压力或者传递信息来表达其对企业生产经营性活动的关注并施加影响:资源依赖理论指出,组织必须关注那些为组织提供其持久生存所需重要资源的环境中的需求,应该更多地关注其环境中控制着关键资源的其他组织和群体的需求,并作出响应。在此基础上,Agle和Mitchell等学者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提出,组织必须更多地审视并关注控制着组织持续生存所需的关键资源的那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要求。鉴于此,企业应与利益相关者构建绿色战略联盟,以实现企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绿色管理。这个联盟不仅包括直接利益者的绿色资源互补,还包括间接利益相关者的绿色社会关系。

1.与直接利益相关者构建绿色战略联盟

直接利益相关者是指与企业直接发生正式交易而形成正式关系的团体和个人,包括股东和债权人、员工、供应商、消费者、竞争者等。这些群体和个人直接影响企业的绿色管理绩效,同时也受企业绿色管理绩效的影响。其一,企业投资者偏好于将资金投向环保型的实践活动,注重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之间高度的长期正相关关系。其二,企业绿色管理的实现取决于员工的积极参与,有良好环保声望的企业能够吸引那些对环保有强烈偏好的高素质人才。其三,企业绿色管理的实现起始于绿色投入,必须与绿色供应商联盟,而绿色供应商由于对其声誉的重视必然会停止为环境管理绩效差的企业提供服务。其四,由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指引着企业的发展重点与方向。使其成为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强大驱动力,推动企业必须改善他们的环境绩效。其五,企业与竞争者联盟,实现资源互补、技术和信息共享,建立绿色战略网络。

2.与间接利益相关者构建绿色战略联盟

间接利益相关者是指不和组织进行正式交易的个人和团体,包括政府和环境专业协会、媒体、社会活动团体等。首先,企业通过制定和执行超前的环保战略使其居于环境管理的领导者地位,并与政府和环境专业协会结盟,共同研究和制定环境战略,参与行业规范、质量标准的制定,并且说服政府制定有利于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环境法规和融资政策。其次,企业要与媒体建立联盟,借助媒体这一社会舆论和价值观导向的工具,共同引领环保导向,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并提升企业的资产价值。最后,企业的绿色管理实施离不开社会活动团体的支持,社会活动团体是企业的一种独特的社会资源。

(二)企业绿色战略联盟的构建原则

1.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

坚持市场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则,建立有法律效力的联盟契约,对联盟成员形成有效的行为约束和利益保护。在我国,企业与地方政府及社会组织有着密切关系。正确处理这一关系,充分利用市场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克服经济活动中的无序现象,帮助企业与联盟的参与者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从而为动态绿色战略联盟的建立和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政府引导的原则也体现在政府的适当参与。政府应发挥其协调引导作用,建立适合战略联盟需求的企业信息网,营造有利的政策和法制环境。

2.互利、双赢原则

虽然企业绿色战略联盟会呈现一体化的合作模式,但是,参与联盟的单个参与者都具有各自的目标,各参与者的自主利益应得到充分保证,否则将会影响联盟参与者的积极性,甚至会导致战略联盟的失败。

3.灵活战略、独立地位原则

由于企业处于呈现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竞争环境中,这必然要求企业自身具备迅速适应环境变化的战略与之相适应。当企业因为联盟而失去战略的灵活性时,一旦遭遇环境突变,就会产生巨大的联盟风险。同时,联盟使企业失去战略的灵活性,也违背了战略联盟的目的。战略联盟是建立在互利双赢和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一旦某一联盟方失去了独立地位,联盟就变成了兼并,这样,对方的投机就会造成对企业的侵害,而这种风险是企业自身无法承担的。

4.风险收益对称原则

在进行利益分配的时候,应使分配原则与参与者各方承担的风险对称,同时应有相应的风险补偿措施,以增强参与者各方的信心。

5.互相学习原则

不管企业采取什么方式的绿色战略联盟,联盟的目标都是暂时的和局部的。企业要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必须通过学习和经验积累来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

(三)企业绿色战略联盟构建的对策

1.政府的作用

政府在企业绿色战略联盟中既是促进者又可以是引导者。政府的具体作用表现为:利用各种政策工具,营造有利于企业绿色战略联盟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设置专项资金和项目支持企业绿色管理推行,并引导和促进绿色战略联盟的形成和发展;注重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大力进行绿色教育;积极促进绿色需求,引导绿色消费;按照科学发展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由于绿色战略联盟伙伴的多样性,政府的政策应当具有灵活性。此外,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绿色战略联盟后,政府部门只能实施监督与协调职能,不能直接干涉企业的生产经营性活动。

2.联盟参与者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联盟参与者直接关系到绿色战略联盟能否成功运行。联盟参与者的选择需要通过谨慎的设计,不能随意。企业在选择战略参与者时必须对其资源能力、组织绩效以及资信状况等指标进行考核和评估,选择出值得信任、能够提升双方各自竞争力的组织作为联盟参与者。

3.联盟治理机制的建立

战略联盟中的一个问题是联盟参与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以及如何恰当地去处理冲突。因此,在组建绿色战略联盟体之初,应当充分考虑各参与者的共同利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联盟战略导向,并以合理的契约与制度安排加以明确。绿色战略联盟机制主要涉及到参与者之间的谈判机制、信誉机制、监督机制、冲突管理机制以及违约惩罚机制等。

4.联盟文化的塑造

组织文化作为组织行为的指导思想,应具有统一性。绿色战略联盟应具备自身运行所需的绿色文化,把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发展生态经济、创造绿色需求的绿色使命和核心价值观作为联盟参与者的合作文化,创造以“绿色合作”为指导思想的战略联盟文化。同时,企业自身必须重视培养和建立学习型文化,在此基础上,企业才会形成较强的吸收能力,才能在战略联盟中学习到更多的经验,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联盟效果。

绿色施工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当今,生态环境每况愈下,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低碳经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安徽省作为我国农产品产出大省,其传统的农产品物流管理方式造成了社会资源过度浪费及环境污染,已难以适应当代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该文从低碳角度出发,分析了安徽省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安徽省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绿色物流;低碳经济;意义;对策

The Significanc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reen Logistics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Anhui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w Carbon

CHEN Hui et a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Green logistics; Low carbon economy; Significance; Countermeasures

1 低碳視角下安徽省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的意义

1.1 必要性 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是顺应低碳经济潮流的必由之路。目前,低碳经济在全球市场掀起热潮,其核心要义是可持续不断发展[1]。而安徽省传统的农产品物流模式排放过量废气,污染环境,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难以适应低碳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安徽省农产品物流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物流发展道路。

1.2 重要性

1.2.1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必经之路 有学者指出,农产品生产加工所耗费的时间仅占其产销过程的1/10,剩余时间都耗费在流通管理上[2]。因此,绿色物流的发展管理方式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必经之路。农产品绿色物流不仅可以节约企业的一般运营成本,还可以让企业享受由绿色发展带来的低消耗、低排污和高效率。

1.2.2 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致胜法宝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低碳经济的诞生,安徽省相关农产品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和完善绿色物流体系在低碳浪潮中一举取胜。

2 低碳视角下安徽省农产品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

2.1 绿色发展理念尚未普及 安徽省作为我国农产品产出大省,从不重视农产品物流转向大力发展建设农产品物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今唯有相关企业发展绿色物流才能顺应低碳经济信息时代的要求。然而,对于新型的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模式,安徽省仍处于初步认识、探索阶段,尚未推广低碳、绿色发展理念。大多数农产品物流企业对绿色物流认识模糊,只注重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不重视环境效益,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2.2 缺乏相关政策支持 安徽省为响应国家对环境问题方面的号召,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但涉及农产品物流的却少之又少,即便有也只是顺带提及,并没有具体的工作实施细则,造成了安徽省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实施起来没有法律可以参照的局面[3]。在全球倡导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如果安徽省不能及时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不能为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不仅会远远落后于低碳经济时代,而且还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低碳经济时代背道而驰。

2.3 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安徽省农村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较大,道路路面狭窄,道路交通运输条件差,这是制约其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产品运输工具过于单一,以公路运输方式为主,运输服务过程长,易加大农产品损耗,造成社会资源严重浪费;安徽省农村地区之间缺乏冷藏物流基础设施和立体仓库,物流仓储条件差[4]。要想走低碳的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方式,安徽省亟需将相关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上日程。

2.4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要想提高农产品物流水平,就必须把低碳理念融会贯通到物流的各个环节,而安徽省目前尚未达到这方面的要求,各个环节的物流技术水平还比较低下:单一农产品的外包装难以达到绿色包装要求;农产品仓储技术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无法适应绿色物流高水平仓储技术的要求;农产品流通加工比例低,无法实现绿色农产品增值的目标;受农户经济条件和知识水平的制约,农产品信息物流技术难以推广使用。

2.5 缺乏专业型人才 低碳经济本质上是一个技术创新问题,技术创新离不开人才。纵观安徽省农产品物流公司发展现状,工作人员大多集中在劳动付出型岗位,只是进行简单的流水线工作(比如包装类);员工学历和知识技术水平都不高,对绿色物流的认识也不全面,难以担当起技术创新的重任。安徽省专业物流技术人才严重短缺,滞缓了农产品绿色物流前进的步伐。

3 低碳视角下安徽省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对策建议

3.1 三方协同,共树绿色发展新理念 政府要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在全省范围内倡导形成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的良好风尚;有关企业应抓住低碳经济时代的机遇,迎难而上; 社会大众应积极学习绿色发展理念,坚定认可和支持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力量携手推进绿色物流新发展理念的普及。

3.2 赏罚分明,共筑绿色物流强保障 首先,政府管理部门应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物流技术支持政策,建立和完善安徽省农产品綠色物流的法律保障体系,同时持续跟进政策的实施情况,提高物流政策的有效性[5];其次,政府还应制定并落实奖惩机制,对于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企业给予鼓励,对于违反绿色发展理念的企业给予惩罚并公布于众,促使相关企业学习贯彻低碳发展理念,自发地进行节能减排。

3.3 统筹全局,共建绿色物流新通道 基础设施为农产品绿色物流顺利运行保驾护航。安徽省政府应统筹全局,完善农村公路运输体系,合理布局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地理位置;给予企业和农户资金和政策支持,统筹建设农产品立体仓库和冷藏库,在全省范围内构建起高效、低排污、低成本的农产品流通网络。

3.4 技术创新,打造绿色物流新基石 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灵魂,要推动安徽省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发展,就必须夯实技术基石。一要主动学习和引进外来绿色物流信息技术,与优秀企业相互合作,放眼全球,学习国外先进理论成果,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择性地进行学习;二要试验并推广新技术,先进行小范围实践检验,通过检验可以实行后再大面积推广使用;三要积极研究开发属于自己的绿色物流技术,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5 内外联动,培育绿色物流新力量 目前,安徽省对专业物流人才需求巨大,相关企业应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物流人才,与教育部门合作,定向、定量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同时,企业可定期举办培训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团体竞赛等方式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提高内部员工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水平。通过这种内外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企业致力打造一支专心研发、专门技术服务、专业知识管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为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发展增添新力量。

4 结语

通过实施农产品绿色物流管理,安徽省既能顺应低碳经济的大潮流,又能改善自身农产品物流技术落后的局面,把传统的低效率、高污染、高浪费的农产品物流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物流模式,将农产品物流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将极大地促进全省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钟聪儿.低碳视角下发展绿色物流的思考[J].物流技术,2021,40(03):38-41.

[2]孙妮,程浩.安徽省县域农产品物流能力评价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3(03):17-21.

[3]张萍.安徽农产品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309.

[4]苏江萍,宋莎.低碳视角下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分析[J].西部皮革,2021,43(06):77-78.

[5]陈晓忠.农产品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20(12):145.

(责编:徐世红)

绿色施工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在当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各国在建筑工程中纷纷使用绿色施工技术,不仅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环保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从建立完善的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强化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意识、对绿色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四方面,论述了绿色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创新应用。

【关键词】绿色施工;建筑工程;施工企业

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因素,影响整个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状况。那么绿色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主要趋势,己经在我国的各个行业中得到渗透。在建筑行业之中,由于市场竞争形势较为激烈,绿色施工技术是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节约型社会构建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绿色管理理念的应用,可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绿色管理,降低施工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但在绿色施工技术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相关企业应对其提高重视程度。工程建设项目资源能源消耗大、建设周期长、产生废弃物多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很大程度上改变周围的环境。在建造以及拆除工程的过程中造成大量的废弃物、微粒、灰尘等空气污染。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材料经过重新的修复和整修依然可以在工程中重新利用,但是就目前施工企业情况来看,施工企业大多是采用了新的原始材料。绿色施工是有别于传统的建设业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将循环经济理念贯彻到建设施工中,实现“高效、低耗、环保。绿色施工不仅包括工程施工中无噪音粉尘、在施工现场种植植被、按时洒水等内容,还应该包括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等,是以资源节约及生态保护为导向,施工项目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及管理方法,实现项目的安全、高效、绿色运行。

1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绿色施工在我国起步比较晚,相关的理论还不完善,绿色施工技术对于大多施工企业来说仍属于新生事物,绿色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中的推广依然比较缓慢,很多施工企业仍是被动的,并不真正积极的推行绿色施工。

第一,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法制一直得不到健全,尤其是在我国,绿色理念的制定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也较晚,除此之外,我国也没有对绿色施工进行准确定义,导致管理制度严重缺乏。我国一直提倡建筑工程以绿色理念为指导,但不具备完善的指导政策,在奖惩制度的建立上也无法做到绝对公平。

第二,很多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缺乏绿色施工意识。建筑企业绿色施工属于一个循环过程,与项目设计相关联的不仅仅是施工单位,还包括设计等部门。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之中,每个独立的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很容易对绿色意识产生影响。有些施工方甚至还认为绿色施工会增加施工成本,从而忽略对资源的合理使用。还有很多企业为了最大程度节省开支,不愿意对施工废料进行妥善处理,更不愿意在绿色施工技术中增加投入,也正是由于这种发展理念,对绿色施工技术造成了严重影响。

2 绿色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中的创新应用策略

2.1 建立完善的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使用之中,相关企业应该对绿色施工管理制度进行合理完善,从而对现场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确保每位工作人员可以严格遵循施工管理制度进行工程建设,在确保工程质量满足各方面标准基础上,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量,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例如,在施工材料管理制度完善之中,可在原有基础上极强对材料的管理力度,在施工时尽量选择可再生材料,可保证材料得到二次利用的机会,同时将工程废料的利用率有效提升,避免浪费现象的出现。另外,通过绿色施工技术的使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材料的利用率,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有效提升。施工企业还可以建立起一套监督机制,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开展有效监督,促使绿色技术得到充分应用,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节能减排。

2.2 强化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意识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对建筑功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人们要注重对绿色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在实际应用时,想要提升绿色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效果,需要对企业绿色技术的施工意识进行强化,使其充分意识到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对绿色施工技术的作用进行宣传,提高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确保绿色施工技术落实到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除此之外,还应该对施工人员的绿色施工意识进行强化,并让他们掌握一些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实现施工意识和施工技术的有效提升。如此一来,施工人员在工作中才能对绿色施工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工作执行,最终实现能源和造价成本的降低。

2.3 对绿色施工技术进行创新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对绿色施工技术进行不断创新,以此来提升相关技术的实用性,确保建筑整体功能满足用户各项需求,并对施工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升级,从而推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提升施工技术和水平,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氛围,对城市生活质量进行提升。因此,在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对绿色施工技术进行创新,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理念,做好节电、节水等工作,为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例如,在2018年1月15日,中国建筑行业协会举办了2017年度建筑工程技术创新总工程师经验交流大会,其中四建集团的“施工现场绿色施工综合应用技术”获得了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这不仅是对施工技术创新进行表彰,同时也显示出了我国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因此,相关企业应该以十九大精神为依托,关注“一带一路”建设,为国家整体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2.4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

根据我国科学发展观念,各行各业在生产活动中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由此可见,人才在社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同样也不会例外。能否构建出一个良好完善的绿色环保施工理念,人才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在建筑企业之中,除了对绿色理念进行大力宣传之外,还需要借助于人才培养和教育,将绿色施工理念彻底落实,以此来提升各级领导对绿色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各个企业需要对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对传统管理理念和手段进行更改,在其中加入一些环保手段、环保策略等,以此来提升建筑企业节能环保意识,实现环保理念深入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内心,为绿色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提供基础条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应尽可能避免建筑工程对环境产生的破坏。因此,人们积极对绿色环保材料进行研究,并制造了绿色施工工艺,不仅实现了建筑寿命的有效延长,也增加了建筑效益。作为一种新型施工技术,绿色施工具有很多自身优势,相关建筑企业应对其增加投入力度,在追求更大发展的同时,提升企业的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 郭江涛.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7(11):354.

[2] 张艳妮.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装饰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9):162-163.

[3] 夏双鹿,李丹雷.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科技资讯,2017,15(16):103-104.

[4] 李增福.试析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7(04):218-219.

[5] 郭庆军,赛云秀,姚科权.绿色施工效益最大化目标规划模型分析[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1,31(1):89-92.

上一篇:金融市场发展论文范文下一篇:量子通信网络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