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范文

2023-09-22

标准成本范文第1篇

一、 目的

为了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为企业有效控制成本提供可行性分析,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工作质量标准

1.财务出纳、成本核算员工作准则。

1.1.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及财务会计制度。

1.2.认真作好本职工作,不循私利已,保证上报数据真实、有效。

1.3. 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实行财务监督,坚持原则,对违反财经法规的事和支

出不予以受理,并及时向领导反映。

1.4.会计凭证、账目、报表及相关资料按期整理归档,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1.5.按时发放工资,不故意拖延(特殊情况除外)。

1.6.真实反映每月各项目生产成本费用,为有效控制成本提供依据。

1.7.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支出范围,对各项费用实行预算控制。

1.8.正确使用会计帐簿,合理运用会计科目。正确运用会计凭证,处理好成

本会计的各项业务。做好记帐、对帐、报帐工作。

1.9.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及个人工具卡,定期了解固定资产、工具、器具近期

状态。

2.出纳工作质量标准

1.审核事业部各项支出原始凭证。

1.1.认真审核各项支出原始凭证,作会计凭证。

1.2.及时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不漏记、漏登;做到日清月结、账实相

符。

2.配单(发货单与销售单),对单(与业务员),作销售月报表及汇总表,清

点销售款。

3.每月20日结帐(含20日资料),每年12月31日结帐。每月8日分发工资。

4.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掌握库存限额,按现金收付帐凭证办理现金收付。

5. 妥善保管财务专用章、采购支票、会计凭证,帐表等有关资料。

6.食堂饭卡充值及食堂盈亏分析

6.1. 每周根据食堂管理人员的周盘存表及刷卡机的收入进行食堂盈亏分析。

6.2.每月根据食堂管理人员的月盘存表及刷卡机的月总收入进行食堂盈亏分

析。

6.3. 每周二进行一期食堂饭卡充值,周三进行三期饭卡充值。

3.成本核算工作质量标准

3.1.根据制造费用、销售费用、明细账做出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生产成本、

工资分配表及各项目成本表;提供给相关项目进行生产指导。

3.2.根据温室负责人提供的考勤表做出每月各项目(种苗母本、种苗扦插)考

勤计件表,提供操作员工的工作效率。

3.3.根据当天《康乃馨种条入库清单》做《康种条库存及供需情况表》,登记

《康种条出入库明细账》;根据每周种条入库情况及每周扦插情况做《康乃馨种条供需表》

3.4.每月24日将月报表送云南花卉产业有限公司财务部。

3.5.审核并对每月采条、扦插、设备维修进行效率分析、能耗(水电、煤、生

产、生活)分析、车辆使用分析。

3.5.1.审核当月行政库、材料库盘点表(入库、领料单),作余额调节表;分配料单,作料单汇总分配表;

3.5.2.审核当月产品库盘点表,及产品库库管人员提供的冷藏产品统计表,作冷藏费料单分配明细表;

3.5.3.审核设备组提供的用水、用电、自发电情况表,作用水、用电、自发电各项目分配表;根据设备组提供的宿舍用电情况作房租、电费分配表;

3.5.4.审核各项目负责人交来的月报表,作种植分布情况表及盆花在床情况表;

4.库管员(行政库)工作质量标准

4.2.1.根据各项目需求,适时填写请购单,经领导批准后,交采购人员进行

购置。

4.2.2.根据各部门领用开据领料单,对新购物资,及时进行验收入库。

4.2.3.每月20日结账,作行政库盘点表。

云南英茂花卉产业有限公司

种苗事业部

标准成本范文第2篇

一、东风汽车股份公司目前成本管理状况

(一)企业成本管理手段落后,成本信息失真严重

在成本控制和管理方面,仍局限于传统成本管理观念,认为成本管理就是管产品生产成本,只注重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忽视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同时,成本管理的方法落后于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长期偏重于成本的事后核算,忽视事前,事中的成本预测,计划和成本控制,加上企业财会人员素质不高,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在企业中应用非常少。

(二) 成本核算方法落后 公司主要采用传统的标准成本法进行核算,计算各产品制造成本,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产品盈利能力分析。

二、作业成本管理问题的提出 随汽车制造行业的竞争者增多,汽车生产商之间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汽车产品的价格也不断下降,汽车行业盈利水平逐渐降低,部分产品已经处于保本点水平,而管理者要求的分产品盈利能力尤其是成本分析不能及时准确核算。此时,汽车产品已经从单纯的生产过程转向生产和经营过程,一方面,产品品种多达200个,且经常变化,消耗物料品种达上万种,工时或机器台时在各生产车间很难精确界定,传统成本核算无法准确核算成本,也无法为企业生产决策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另一方面,企业中的行政管理、研究开发、物流、采购供应、营销推广和公关宣传等非生产性活动大大增加,由此发生的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而此类成本在传统成本法下又同样难以进行合理的分配;再一方面随着社会分工得精细,本公司的部分半成品或在制品也直接对外出售,要求对半成品或在制品的成本进行核算才能制定营销价格;随着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入,贯穿全员成本管理,公司基层管理部门要求对作业中心、班组及个人就成本项目进行业绩评价,这要求必须有以按作业核算的成本数据作参考制定目标成本。如此一来,以直接人工为基础来分配间接制造费用和非生产成本的传统成本法变得不适用,公司必须寻找其他更为合理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方法。经调研分析选定实施作业成本法。

三、作业成本管理在东风汽车股份公司的应用

(一)作业成本管理在东风汽车股份公司的应用阶段: 1.以车架作业部为试点进行作业成本管理的试用阶段;

2.对车架作业部的作业成本管理分析与考评;

3.完善作业成本管理在东风汽车股份公司推广应用的计划;

4.建立责任成本中心,以责任成本中心为对象推行作业成本管理; 5.构建以战略成本管理理念为指导,以预算成本为标准成本,作业成本与责任成本相结合,成本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成本中心与利润中心相统一的新型成本管理体系。

(二)车架作业部推行ABC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车架作业部推行ABC必要性:

1、通过实施ABC提供的及时有效成本信息,可以为产品定价等经营决策问题、成本控制问题提供科学的决策指导。

2、车架作业部多品种、单件小批量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传统成本计算必然导致各种产品成本之间的成本交互补贴,造成产品成本失真现象,ABC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3、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认同和大力支持以及较高素质的财务会计人员,是实施ABC的有利条件,也是实施作业管理的良好基础。

车架作业部推行ABC的不利条件

1、车架作业部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基本上都是人工操作,从而实施ABC的效果可能打折扣。

2、 车架作业部的基础数据,尤其是非财务基础数据资料的缺乏,例如设备调整准备次数、调运次数或重量、各产品在各作业中心实际消耗的工时数等缺乏,给ABC的实施造成困难。

(三)车架作业部ABC设计

1、车架作业部在股份公司的作业部中其工艺流程较为复杂,但过程非常清晰,我们对此进行实地调查,绘制车架作业部作业流程图。

2、编写车架作业部作业成本核算的设计说明。根据作业成本法理论,分析分配资源费用时选择的资源动因,将车架作业部发生的所有资源耗费分配至相关的作业中心,并设计说明书。

3、 划分车架作业部的作业中心。掌握了车架作业部耗费的资源费用后,根据对生产工艺流程的了解,我们进行了作业的划分。前面我们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描述,确定各流程主要任务,接下来我们将任务归集到作业。每个作业均可细分为许多子作业或子任务,如架冲作业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天车、钻清、成型等子任务。作业的详尽划分对作业设计和管理应该是有好处的,但是同时也增大了计量成本。因此,定义作业时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防止定义限定性过于详尽的作业,因为这样不仅不能得到更多的有用信息,反而有可能造成分析的紊乱,于管理不利;二是避免过于宽泛的定义作业,因为这样的定义难以揭示改善的机会,无法达到促进企业降低成本的目的。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归集建立作业并确定成本动因后,可以根据作业“质的相似性”原则作进一步合并,选择主要作业,建立作业中心。建立作业中心时,一般是首先确定一个核心作业,然后将上下游工序中一些次要任务或作业与之上下游工序中一些次要任务或作业与之合并,归集为一个作业中心。在每一个作业中心中,都有一个或多个同质成本动因,应该从中选择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成本动因作为计算成本动因分配率的基础。选择成本动因时,主要考虑成本动因与作业中心资源消耗的相关程度、计量成本等因素。 经过详尽的分析,可以为车架作业部建立作业中心划分明细表。

(四)车架作业部ABC与ABM的实施 根据实地调查所掌握的相关资料以及车架作业部的生产工艺特点,我们选取了车架作业部2002年1-7月份为成本核算期间,选取该期间完成从材料供应、加工生产到形成产品的整个过程的产品为成本核算对象。

1、资源费用数据的收集、整理 通过资源凭证的填制可实现资源费用的整理和收集,将各项目的具体耗费情况填写在《资源费用一览表》上。

2、将资源费用在各个作业中心的分配、归集。根据《资源费用一览表》,将车架作业部7月份消耗的资源费用仔细归集分配至7个作业中心,得到资源费用分配表。

3、计算成本动因分配率,计算产品作业成本。用作业中心归集的月资源费用除以成本动因量,得到每月的成本动因分配率;根据完工产品计算卡,逐一确定产品经过哪些作业中心;按月把各种产品流经各作业中心成本动因量乘以动因分配率的积相加,便得到各种产品的作业成本,完成作业成本计算表。

4、 计算产品成本和单位产品成本。将产品作业成本加上产品消耗的材料成本,得出产品总成本;产品总成本被产品数量去除得到单位产品成本。

四、对东风汽车股份公司作业成本法实地研究的体会与思考

在历时一年的对东风汽车股份公司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实地研究中,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规范基础工作

基础工作的完善程度直接体现企业的管理水平,并影响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效果。作业成本管理是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技术,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系统。它的实施从资料收集到作业划分,从作业动因、资源动因的确立,到成本的归集与分配,从成本的计算到业绩的评价都需要按照规范科学的步骤与方法来进行。特别是作业的正确划分,既费时又复杂,而且是实施ABC与ABM的基础。因此,为了顺利实施ABC与ABM,企业必须规范基础工作,有时甚至需要改变经营过程,以提高技术支持度。包括正确划分核算对象,科学工艺流程,优化作业链,消除不增值作业,科学制定定额标准等。例如车间二级计量的不完善,动能消耗资源动因量无法准确统计,则按合理准确的成本动因也不能保证作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工时纪录不完善,选择工时动因率进行分配的相关作业其成本也不能准确分配。

(二)加强复合型专业人员培养,优化实施环境

在推广应用ABC与ABM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较难克服的瓶颈就是缺乏具备要求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问题。由于在传统的成本核算体系下大多数企业都是采用集中核算的方式,因此财务人员也大多集中在财务部,分散在基层的财会人员大多数只是起到统计员的作用。加上长期的分工协作,许多财会人员只熟悉自己负责的工作。缺乏能够适应ABC与ABM实施要求的专业人才。这也是ABC与ABM在我国企业难以推广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加强专业人员培养,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优化实施环境是实施ABC与ABM的重要保证。复合型专业人才要求不仅是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行家,而且还要熟悉生产工艺流程、产品设计与性能。特别是生产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要懂成本。培养全员成本意识,人人身上有成本,人人肩上有指标,成本控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为ABC与ABM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环境。

(三) 改善业绩评价方法,提高实施效果。

传统成本核算体系下,企业大多以产值、利润、销售收入等作为考评指标,往往忽视成本指标,许多管理者缺乏成本意识,所以经常造成成本信息失真,成本失控,企业虚盈实亏,流转困难等现象。而作业成本法下需要改变这种业绩评价方法,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必然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特别是来自上层管理者与基层实施者的压力。但是,如果评价方法不改善,作业成本管理的实施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种新的业绩评价体系要求不仅对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要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个作业进行评价。要求运用价值工程与战略管理相结合、责任成本与目标成本相结合、利润与成本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ABC与ABM的先进性和实施效果。ABC与ABM在先进汽车制造企业的实施应用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但是它通过回归分析等模型试图寻找与所有成本耗用均相关的成本动因,但在一个作业中很难将资源耗费与成本动因建立线性关系。通过对作业流程的细分,划分出非常多的作业中心及繁杂的作业点,而实际上由于有很多作业流程的资源量无法统计。最后我们先选择出相对独立的、对产品的形成影响较大的主要作业,然后再确定作业中与主要的成本消耗相关性较大的成本动因来进行作业成本核算。

标准成本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结合实践中的评估操作,对目前国内应用收益现值法评估发电企业中评估参数的确定、操作的注意事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可选择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有资产基础法、收益现值法和市场法三种,其中收益现值法常常是企业整体资产评估必须选择的方法。但目前国内对于发电企业的整体价值评估,几乎千篇一律地采用成本加和法。即使有些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采用了收益现值法,也只是对成本加和法评估结果进行辅助性的验证。这种状况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阶段企业价值评估的客观条件的原因。总之,收益现值法在国内企业整体价值的评估中还没有得到普遍准确地应用。本文结合了近年的评估工作实践,讨论了收益现值法在国内发电企业的整体价值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处理方法。

一、影响收益法在发电企业价值评估中应用的主要因素

由于国内发电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多数人对资产价值的认识还停留在企业的会计账面价值概念上,认为会计账面记录已经反映了企业资产的价值。资产的成本越高,说明资产的投入越大,资产的价值也就越大,因而对于采用重置成本法评估企业资产价值的方法较易接受。但仅考虑资产成本的方法忽略了资本的获利属性,忽视了各项资产有机组合后产生的不可确指无形资产的价值——商誉以及经济性贬值等重要的企业价值要素,使评估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价值。

例如,原始投资额基本相当、装机容量相同的两个发电企业,其中效益较差的,因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或区域电网的电力需求等方面的限制使机组年利用小时数很低,导致设备损耗低,成新率却很高,从而使该企业的评估价值按重置法得出的评估结果高于另一个效益比它好的发电企业。

对于上述这种收益与投入成本之间的不对称,人们期待应用收益现值法来解决,试图从弥补仅考虑成本的评估方法的不足。但国内在应用收益现值法评估企业(包括发电企业之外的其他行业企业)的整体资产价值时,所达到的效果都并不尽人意。我们认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1、价值评估服务的技术能力与资讯条件方面。收益现值法需要从企业的经营现状出发,分析以往和现在的业绩,模拟出企业在未来若干时期的经营状况和经营业绩,从而确定收益额、收益期、折现率等评估参数,这是一个需要进行较复杂分析判断的工作,即要评价在企业账面上并不显现的各个单项资产整合后所产生的效益,因此要对行业、市场、技术进步、社会环境、国家政策等外部环境对企业未来经营的影响做出判断。完成此类工作既需要评估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还需要有一个健全的市场以及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充分市场信息的机制。显然,国内现实情况还不能完全满足这一要求,从而影响了收益现值法的推广应用。

2、价值评估服务的职业道德与市场环境方面。有的评估机构为满足自身的利益,迎合资产评估委托方的不当要求,在评估中不是以调查工作和客观分析为基础,而是任意设定评估参数;有的评估机构采取低价竞争方式取得了评估项目,一旦评估项目拿到手,为减少开支,不当地简化评估程序;有的评估机构利用不合理的评估假设或以拍脑袋的方式任意确定评估参数。在这样的情况下,肯定不能很好地应用收益现值法。另一方面,有的资产占有单位或部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有意拔高或降低其资产的价值或业绩,甚至提供虚假的历史经营业绩和盈利预测,并借口“收益法可调整空间较大”与评估机构就评估值“讨价还价”。这也严重影响了收益现值法的应用。

在这种不健康的中介服务市场环境下,资产评估变成了人为的“数字游戏”。由此得出的评估结论,当然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与不信任,从而也制约了收益现值法的推广。

虽然存在着上述种种问题,但收益现值法本身是一种科学的评估企业价值与无形资产的方法,我们应该努力将其应用好。

二、常用的收益现值法基本形式及参数的确定

收益现值法的经济学依据是:资产的价值在于其能够给资产所有者带来收益,收益的现值就是资产的价值。依据不同的预期收益特点,收益现值法可分为年金法、递增法、分段法和现金流量折现法等不同形式。发电企业作为技术与资金都较为密集的经济实体,价值量一般较大、投资回收期一般较长,宜采用净现金流量折现法。下面我们简单介绍发电企业整体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评估中收益额、折现率及收益期这三个参数的确定方法。

1、收益期的确定

发电企业收益期的确定通常要考虑企业未来可能的产权变动状况,发电机组的使用年限,国家投资政策的变化等。

(1)应当根据评估目的,确定所评估的发电企业的收益期。当需要评估发电企业某一方面经营期限内的价值时,应以约定的企业经营期限的合同年限作为企业资产的收益期。

(2)没有规定经营期限的发电企业价值评估,可按发电机组正常使用的经济寿命测算收益期。

(3)对于国家限期关、停的单机装机容量为50MW及以下的冷凝式燃煤机组的小火电企业,或国家控制发展的供电煤耗较高或排污超标的中小火电企业,或热效率热电比较低的小热电企业,应以国家行政部门明令发布的规定、政策为依据,确定该企业资产的收益期。

2、折现率的确定

发电企业整体资产评估中折现率的确定,目前常用的有两种方法。

(1)风险累加法

采用风险累加法确定折现率r的基本公式为:

r = 无风险报酬率 + 风险报酬率

其中:无风险报酬率通常按长期国债的复利年利率确定;风险报酬率一般包括成本随市场变化的因素(如火电厂的燃煤价格调整)、经营环境的变化因素(如水电站的来水量变化)、电力市场供需形势的变化因素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对行业风险的影响因素等。采用累加法确定折现率的难度在于如何将风险报酬率予以量化,处理不当就会使折现率缺少说服力。

(2)资本加权平均成本模型(WACC)

资本加权平均成本是企业不同资本成本的加权平均值,其折现率的计算公式为:

r =(r1 ×w1 + r2×w2

式中:w1 、w2分别为付息债务和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在投资性资产中所占的比例,w1= 付息债务/(净资产+付息债务);

w2 = 净资产/(净资产+付息债务);

r1 为付息债务成本(扣税后);

r2 为股本收益率(股权成本),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确定

r2 = Rf + b ×Rm+ Rg

式中:Rf=无风险报酬率

 Rm =市场风险溢价

 b =市场风险系数

 Rg=个别风险溢价

3、未来收益额的预测

发电企业未来收益的确定,首先要从企业收益现状的分析和判断开始,研究企业收益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调查影响企业收益增减变动的重大因素。包括电力需求因素、供给因素(燃煤或来水)、开发因素(扩建或关停的可能)、经营管理因素、政策因素、及对未来销售的预测。根据企业的特点、产品(电)的特征、收益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等,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对未来收益额进行预测。在一般情况下,发电企业的收益预测分两个阶段。对于已步入稳定期的发电企业而言,收益预测可分为企业未来3-5年内的收益阶段与企业未来3-5年后的收益阶段。而对于新建成的发电企业,由于发电机组的主辅设备及其运行的经济性仍未进入稳定期,仍须对设备消缺、完善等方面投入资金;加之建设期所获取的银行借款须在一定时期内归还,因而企业前几年的年收益不可能达到稳定和有规律的状态。故新建发电企业的整个收益期可分为年收益不稳定的前期阶段和其后年收益较为稳定和较有规律的阶段。

发电企业未来收益的确定,需要进行以下预测:

(1)收入

发电企业的收入主要取决于发电量和上网电价两个因素。

发电企业发电量预测主要根据企业实际运行数据及今后其供电地区的电量总需求等有关资料。我国电力行业厂网分离后,发电企业的发电量仍基本上由发电企业与电网运营企业双方签订的《并网调度协议》和《购售电合同》调控,这些协议合同是预测发电企业未来发电量的依据。

对于销售电价的预测,难度较大。虽然国家发改委于2005年3月出台了《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但对未来销售电价的预测,仍然存在相当的难度。其原因之一是因为规定电价需要按照峰、谷、平三种用电段的不同价格系数进行结算,而对于发电企业未来在三个用电段的上网电量将如何随电网用电量需求波动的状况,则是较难估计的。二是燃煤电厂的上网电价将与未来的煤价联动。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的通知》的规定,当周期(6个月)内平均煤价比前一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则相应调整燃煤电厂的电价。若变化幅度不到5%,则在下一周期再予以累计计算,在累计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时即进行电价调整。因此在评估操作中,未来燃煤电厂上网电价需要根据该地区有关文件规定的目前上网电价及所预测的煤价未来变化幅度,按煤电价格联动的方式进行计算。即:

燃煤电厂上网电价调整标准 = 煤价变动量×转换系数

其中:

转换系数=(1-消化系数)×供电标准煤耗×7000/天然煤发热量×(1+17%)/(1+13%)

上式中的消化系数系指燃煤电厂要消化30%的煤价上涨因素;17%为电力增值税;13%为煤炭增值税;7000为标煤发热量(大卡)。

须指出的是,煤电价格联动方案的出台,虽减弱了煤价上涨对燃煤电厂收益的冲击,但没有改变燃煤电厂在煤价上涨时毛利率下降的必然趋势,只是降幅得到减弱。国家发改委的文件规定,燃煤电厂上网电价调整时,水电厂的上网电价可适当调整(非燃煤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不随煤价变化调整),由于水电厂不受燃煤成本变化的影响,因此它是煤电价格联动的受益者。

(2)成本和费用

发电成本分为生产成本与财务费用两部分。

燃煤电厂生产成本中主要是煤炭成本,它由燃煤量和煤炭价格确定。在预测了企业未来年发电量及上网电量后,就可以根据由企业设备状况和运营水平所决定的企业发电标准煤耗和供电标准煤耗两项指标,计算企业年消耗标准煤的数量,再通过所使用煤炭品种的单位标准发热量数据就可预测企业未来各年燃煤量。煤炭价格情况比较复杂,但首先应核查清楚企业目前实际的进煤价格。

此外,燃煤电厂生产成本当然还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设备维修费用、职工工资及福利、材料费(设备小修费用、设备耗油、备品备件损耗等)、水费、运输费、各种保险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税金、研究开发费用、其他管理费用等。

水电厂的生产成本中虽然没有煤炭成本这一块,但必须考虑大坝等水工建筑物和相应的土地使用权成本的合理摊销。水工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的价值一般要占到一个水利枢纽全部资产价值的50%以上。但水利枢纽大坝的功能往往主要是防洪,发电只是其一部分功能。所以对水电厂这部分生产成本摊销需要进行认真分析。土地使用权的生产成本摊销则更为复杂。并且,土地使用权的成本涉及到水库库区的总淹没面积、淹没耕地面积、人口迁移等多种因素。此外,新近确定开征的水资源税也将对水电厂未来生产成本的估算产生较大影响。

由于发电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因此财务费用测算的准确度在采用收益法评估其企业价值时也十分重要。此外,现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是否合理、资本充足率等因素也都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发电企业的未来经营效益,从而影响采用收益法评估时发电企业的价值。

(3)净利润

发电企业各年的净利润,是其各年利润总额减去企业当年上缴的所得税后的利润。为正确计算企业未来各年应缴纳的所得税,需要对企业未来的利润总额进行纳税调整。比如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而根据所得税税收的相关法规,这部分支出可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三、用收益现值法评估发电企业的操作注意事项

1.在使用收益现值法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匹配原则。即注意折现率的选定必须与收益额的口径、价值内涵相一致。如果选用企业的利润系列指标作为收益额,则折现率应选用相应的资产收益率;如果以现金流量作为收益额,则企业未来净利润应是企业自由现金流的一部分,应以投资回报率作为折现率。

2.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实施,是收益现值法应用时确定收益额的一个有利条件。但鉴于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是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尚需进一步完善,又因为煤电价格的未来走向还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发电行业具有公用事业的特性,“电力”又是在政府监管下的特殊商品),因此,评估师要密切注意政府有关政策的动向,及时收集相关的信息。

3.在我国目前尚未公布发电行业受燃煤价格及其它因素影响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情况下,以若干发电类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告为基础,测算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β平均值,从而确定折现率,较为妥当。

4.环保对发电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电企业的环保支出大幅提高。(据预计,某集团公司的电厂总排污费用2006年将达到8亿元左右,之后随着其新建燃煤电厂脱硫设施投资的增加,未来年平均将增加投资支出10亿元,单位千瓦装机造价将平均增加15%左右。可见,对于环保要求提高导致的燃煤电厂发电成本的增加,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对于已安装脱硫设备且环保已达标的燃煤电厂或掺烧煤矸石达到60%以上的燃煤电厂,在考虑企业收益时,须按有关规定计算享受上网电价或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所给予的收益。

5.中外合资、合作发电企业的合同年限,一般不超过20年,但发电机组的正常使用年限在我国通常在40年以上。因此,当以合同年限作为企业整体资产评估的收益期限时,评估师除需要将合同年限的收益进行折现之外,还应将企业合同期满后发电机组尚可使用年限的那部分价值,折现为企业评估基准日的现值。

四、促进企业整体资产评估中收益现值法应用质量的提高

我国企业整体资产评估中的收益现值法理论,基本上是沿袭了欧美发达国家的理论成果,但在实际应用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受到一些质疑,使得这种本来能够客观反映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难以广泛应用。

综观收益现值法在国内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需要提高评估人员的业务素质与道德素质。但长期以来,国内较多强调的是市场发育不完善等外部环境的因素。

对此,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1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中规定:为防止公司和评估师高估未来盈利能力,并进而高估资产,对使用收益现值法评估资产的,凡未来年度报告的利润实现数低于预测数10%-20%的,公司及其聘请的评估师应在股东大会及指定报刊上作出解释,并向投资者公开道歉;凡未来年度报告的利润实现数低于预测数20%以上的,除要作出公开解释并道歉外,中国证监会将视情况实行事后审查,对有意提供虚假资料,出具虚假资产评估报告,误导投资者的,一经查实,将依据有关法规对公司和评估机构及其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同时,财政部也于2004年2月颁布《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与《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对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行为与职业道德进行了规范。这些行政监管措施与规范标准的出台,扼制了资产评估服务中滥用评估方法不正之风的蔓延,促进了企业价值评估工作质量的提高。

对于企业价值评估中三种资产评估基本方法的使用,也不应出现片面地采用一种评估方法的倾向,也不应贬低资产基础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作用(当然在采用资产基础法时,仍然必须采用收益现值法对企业的商誉或其一项主要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我们认为,企业价值评估应该充分发挥三种基本评估方法各自的长处,从不同角度对企业价值进行综合评估。而收益现值法要能够被社会各界所接受和肯定,国内资产评估界要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信赖,都得靠资产评估界的同仁们对评估方法的学习、研究、应用、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2004.

[2]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2004.

[3]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

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讲解.2004.

[4]国家发改委.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2005.

标准成本范文第4篇

案例企业XX公司为轴承套圈加工配套企业, 主要为大型轴承制造企业加工轴承内外套圈。轴承的主要加工工艺为:锻造—车加工—热处理—磨加工—装配, 在这五大主要工艺中, XX公司涉及车加工与热处理两道工艺, 在这两道工艺中又分若干工序, 如在车加工工艺中分为双端面、无心、粗车、细车、精车、数控等, 而同一规格型号的产品因材质不同又可选用不同的工艺流程,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因生产质量或者排产原因又可选用替代工艺, 这就是轴承加工的第一个特点, 工艺不固定且相对灵活;第二个特点是在多品种小批量订单式生产中, 品种型号交叉、工序工艺交叉、主材工装交叉通用、设备组合形式交叉、人员劳动组合形式交叉, 这些都为生产管理、成本核算带来较大困难。

2 案例企业的管理现状

(1) 投入产出比低、经营质量差、职工收入低。

(2) 生产管理粗放、浪费大、消耗高、劳动生产率低。

(3) 核心竞争力不强、无明显技术优势、附加值不高、盈利能力差、产品一直在低端徘徊。

(4) 基础管理薄弱、传统成本管理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公司的发展要求。

3 工序标准成本管理的内涵

工序标准成本管理是按照工艺, 分工序制定定额指标、核定工序标准成本、按工序标准成本实施成本控制、分析产生偏差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并用以指导选择工艺路线、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品种结构、细化成本核算、明晰成本责任、强化成本考核、实现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成本经营管理活动。

在案例企业中, 我们将工序标准成本定义为轴承套圈制造过程中每一道加工工序应该消耗的成本代价。它是以套圈的生产加工工序为直接对象, 考虑理想产能、实际产能、综合测算每个规格产品各工序、各项成本费用标准。最终达到以工序为控制点、按照生产工艺分工序测算并制定相应的成本标准, 对比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 分析揭示差异形成的原因, 随之提出改进措施, 来保证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4 工序标准成本管理在XX公司的实施方案

(1) 确定轴承套圈成本项目要素:产品的成本要素项目主要有材料成本 (包括主材和辅材) 、人工费用、设备折旧、设备维修、燃料动力、工装成本 (刀夹具) 、废品损失等。

(2) 确定成本核算方法:逐步结转分步法 (也称“顺序结转分步法”) 指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 核算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 且半成品成本随着其在各个加工步骤之间的移动而顺序结转, 直至最后一个步骤累计得出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方法。

(3) 确定半成品成本在各工序间结转方法:分项结转法。

(4) 工序设置:根据公司生产特点选取主要大工序为成本管理的第一要素, XX公司选取投料、软磨、数控、自动线、热处理五个生产工序为关键控制点。

5 工序标准成本管理在XX公司的落地实施

5.1 确立思路、取得共识、逐步推进

工序标准成本管理对XX公司来讲, 由原车间核算 (车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 精确到工序核算, 是从粗放式成本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型。如何让公司上下转变观念, 树立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成为推行工序标准成本管理工作的一项首要工作。XX公司的做法是确立思路后, 财务部建立试验账套, 采集3个月生产数据, 新老成本管理方法并行, 以充分明晰的成本数据比较形成专项报告汇报公司管理层, 让管理层看到该方法与传统成本方法的差距, 以得到支持认可, 后全面启动工序标准成本的推进工作。

5.2 基础数据采集以专用工票为支撑

在XX公司中, 每一生产动作都要反映到工票中, 包括加工前后产品规格、工段、操作者、设备型号、客户、加工属性、产品类型、上下工序、合格情况、工时、废品情况等, 将这些基础数据录入到生产系统, 系统各模块分别采用以形成统计数据与报表。

5.3 管理数据统计以生产管理软件为支撑

XX公司一直使用轴承行业自开发的生产管理系统, 这套软件根据行业生产特点, 自开发了公用基础数据管理、生产基础数据管理、物料管理、生产管理、成品库房管理、销售往来管理等模块, 实现了从工艺路线制定到主辅材采购入库、投入生产、工序间流转、在制品统计、成品入库、销售出库、生成报表等一系列生产管理活动的数据集成共享, 为实施工序标准成本管理提供了先决条件。

5.4 财务以成本性态开展核算, 以成本动因设置控制点

依据各成本要素对成本的重要性, 将材料、人工、工装等单独进行核算;根据成本要素性质分别选择合适的成本动因为分配率, 辅助人工与设备折旧按机器工时分配、工装成本按产品的生产定额分配、动力费用按设备工时与功率分配、废品损失按主材成本计算、热处理成本按产品重量分配。

6 工序标准成本管理在XX公司实施取得的效果

6.1 以轴承套圈6009/02为例

在传统成本核算模式下, 我们仅能够得到车加工车间与热处理车间的单位成本, 也就是说成本核算到车间级;在成本要素方面我们仅能够明晰看到主材、人工、燃动、制造四项。

(1) 车加工车间成本=主材0.9553元+人工0.171元+燃动0.087元+制造费用0.285元=1.4983元。

(2) 热处理车间成本=人工0.0203元+燃动0.0318元+制造费用0.04元=0.0921元。

(3) 6009/02单位成本合计=主材0.9553元+人工0.1913元+燃动0.1188元+制造费用0.325元=1.5904元。

6.2 以轴承套圈6009/02为例

在工序标准成本管理成本核算模式下, 我们能够得到投料、软磨、数控、自动线、热处理五道主要工序的单位成本;在成本要素方面我们除能够明晰看到主材、人工、燃动、制造四项外, 还可看到工装、折旧、废品损失三项关键控制点的数据。

(1) 投料工序单位成本=主材0.9553元+人工0.0224元+工装0.0006元+燃动0.005元+折旧0.0054元+制造0.032元+废品0.0004元=1.0211元。

(2) 软磨工序单位成本=人工0.0017元+工装0.006元+燃动0.0012元+折旧0.0022元+制造0.0165元+废品0.0009元=0.0285元。

(3) 自动线工序单位成本=人工0.0693元+工装0.0434元+燃动0.024元+折旧0.0264元+制造0.1396元+废品0.0041元=0.3068元。

(4) 热处理工序单位成本=人工0.0203元+工装0.0009元+燃动0.0318元+折旧0.0061元+制造0.0294元+废品0.0036元=0.0921元。

(5) 6009/02单位成本合计=主材0.9553元+人工0.1137+工装0.0509元+燃动0.062元+折旧0.0401元+制造0.2175元+废品0.009元=1.4485元。

综上, 新旧两种方法下, 无论成本要素项目还是成本工序定位, 新方法都较传统方法要细致准确、更具备指导性与参考性。

XX公司详细分析了工序标准成本核算中的各项成本数据, 确定将投料与自动线工序的人工成本、自动线工序的工装成本、热处理工序的燃动成本及制造费用作为成本控制关键点。为此公司积极寻找对策, 一是优化生产工艺, 提高生产效率, 以产量规模化降低人工成本与制造费用;二是在自动线工序施行“刀具包干”以管控工装成本;三是对热处理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以降低燃动成本;四是继续细化制造费用管控, 将辅材成本与设备维修成本管控起来。

通过实施工序标准成本管理, 使成本管理得以向生产中间环节和生产过程覆盖, 不断夯实班组基础管理, 使成本管理更加精细化, 继而全面提升了公司的成本管控水平, 不仅使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更加促进公司各项运营指标显著改善。

摘要:随着传统制造行业的垄断性、低人工成本优势的丧失, 行业市场化及价格竞争的愈趋激烈, 成本管理的理念在企业运营中被提到了更高的地位, 而选取或创新一种适合企业特点的成本管理方法变得愈发重要。本文以轴承配套企业为例, 论述工序标准成本管理法在轴承制造企业中的适用性, 并详细阐述实务中如何将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在企业中推行并取得预期效果。

关键词:工序成本,轴承制造,运用

参考文献

[1] 王玉国.基于Excel VBA的轴承成本核算系统[J].哈尔滨轴承, 2016 (6) .

标准成本范文第5篇

摘 要:成本会计作为会计学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之一,在整个会计类课程中居于重要地位。但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授课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均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以工业企业为背景的成本核算程序一直是教学当中比较困扰的方面。本文从成本会计的特点出发,结合多年教學中的体会和感受,对成本核算程序的教学提出了一些设想和改革,以便于从实践和实用性上加强课程建设,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成本核算程序;层级剥离法;教学;改革

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核算程序是成本会计教学中的重点更是难点,成本会计在学科体系上,属于管理会计的学科分支,不同于以往学生所熟知的财务会计的学科体系,从基础到中级再到高级财务会计,都是围绕着企业的日常经济业务活动展开的。成本会计主要以工业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环节为基础,结合成本核算程序来实现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这对于不清楚企业供应链流程、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而言,理解上比较困难,同时在传统教学中,《成本会计》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主干课程,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也多以教师讲授为主;由于课程内容覆盖面广,方法复杂,长此以往的教学方式在实际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一、 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状况普遍存在

《成本会计》课程是以成本为对象,运用多种方法对成本的各项费用要素进行归集和分配;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综合管理能力进行深入分析。这门课程的特点日常账务处理内容不多,主要是围绕成本的核算程序讲述各种分配方法的综合运用。另外,这门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深奥,传统教学方式多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对成本核算程序难以融会贯通,往往无法理解,学起来晦涩难懂。每每提及这门课程。常会出现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情况。

二、传统的理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传统理论教学的方式多以讲授为主,但《成本会计》的课程特点决定仅仅以教材的章节设置来完成理论教学,很难让没有任何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理解内容,了解成本核算程序的实质,容易出现学习没有主动性,产生畏难情绪;势必影响学生对整个学科体系的全面了解,同时也不利于实现从财务型到管理型人才的培养。

三、 学生对单个知识点容易理解,整体运用能力较差

在这门课程的讲授中,大多数教材都是以章节为重点,每个章节集中讲述成本核算的一个核心内容,并辅助大量方法介绍。例如: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分配这一章节,除了介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概念、特点之外,主要是大量介绍分配的七种方法。这样的章节设置优势在于集中、清晰,但缺乏一定的整体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单独的章节能够理解,但是把所有内容和成本核算程序结合在一起,就容易产生混淆。学生会出现这样的误区,认为成本会计主要就是学习方法,至于这些分配方法和成本核算程序有什么样的关系就不得而知。

综合以上在教学中出现的常见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在教学中的体会和感受,对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做了一些设计和改进。

(一)用“层级剥离法”结合整本教材内容讲述成本核算程序

从企业主要的生产环节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产环节紧密结合在一起,用“层级剥离法”设计教学内容,把成本核算程序融合整本教材内容进行逐层分析,让学生能够脉络清晰,易于理解。这个方法的使用就如同把成本核算程序整理成一条线,贯穿始终,把一个个的知识点象珠子一样串到线上,形成完整统一的格局。既可以实现思路清晰,又能够做到内容丰富。

产品成本的核算程序通过层级剥离可以描述为几个步骤:

(1) 从企业当前会计期间的所有费用开支中划分出属于企业总成本的部分。

(2) 把总成本再划分为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部分。

(3) 期间费用分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大类;把产品生产成本在多个产品品种中再次完成分配,分配出属于单一品种的生产成本。这属于一个横向上的分配,对应各要素费用在多品种之间分配的内容。

(4) 将分配到单一品种上的产品生产成本再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最终核算出完工产品成本。这属于一个纵向上的分配,对应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内容。

图 层级剥离法在成本核算程序中垢运用

(二)用学生最熟悉的企业损益表来分析成本包含的主要内容

学生在一、二年级通过学习初级、中级财务会计,对企业的日常经济业务及账务处理都有所了解,同时基本掌握了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编制。对损益表的结构和内容有一定的基础了解。通过对成本核算程序的层次剥离,学生对企业总成本的范畴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知道企业的总成本主要包括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部分;而这两大部分正好对应损益表中的两大支柱构成内容。通过把学生熟知的损益表作为桥梁,可以完成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的内容衔接,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成本的构成。即产品的生产成本对应损益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部分);期间费用对应损益表当中的费用内容(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类)。

(三)组合企业的实训项目让学生自主进行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

将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以实训项目的形式组成实训单元练习,如逐步结转分步法实训项目,平行结转分步法实训项目,品种法实训项目等等。在学生学习成本会计知识理论及方法的同时,加强实训项目练习,在实训过程中完整体会产品成本核算的程序,同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巧妙结合,既加深了学习效果,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的建议,对成本会计课程当中成本核算程序的教学进行了一些设计和改进。用层级剥离法清晰简化描述成本核算的程序,最终发现成本核算的核心;以损益表做桥梁,让学生充分了解成本核算包含的两大内容;结合实训项目设计,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成本核算的实质内容。目的在于改变以往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利用多种途径,找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关键内容,寓教于乐,打开学生的视野,更好地学以致用。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参考文献:

[1]尹瑜.试论成本会计教学改革[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1).

[2]俞宏,夏鑫.成本会计教学的体现结构创新及策略构想[J].会计之友,2006(9).

[3]宋红霞,于广敏.成本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7(08)

[4]钟念,袁广达,李玮玮.“图示教学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1(25).

标准成本范文第6篇

摘要:成本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成本管理,积极更新成本管理观念、探索成本控制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贯彻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意识、从以前单纯的事后反映发展为事前预控、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总结。以最低的成本,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成本管理在企业中发挥最佳作用。

关键词:成本管理;控制;意识

1 构建全员成本意识

成本意识是成本管理中的一个最为基本的立足点,企业所有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和控制应有足够的重视,不受“成本无法再降低”的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尽的。领导重视与全员参与,增强员工成本意识,成本费用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得到高层领导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而企业日常的事务,是由广大员工来执行的,他们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成本费用的水平,因此要加强宣传,使成本费用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位员工知道,他们的行为与公司的成本息息相关。把降低成本的工作从成本管理部门扩展到设计、工程、招标采供、开发、营销等各个部门,形成全员式的降低成本格局,无论是领导、主管、员工都应树立成本意识,建立成本管理奖罚制度,进而形成人人关心成本,个个献计献策的良好氛围。

2 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

成本管理的内容不仅仅是孤立地降低成本,而是应立足于整体的战略目标及企业外部环境,并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成本最小化。降低成本从战略布局的高度加以定位,即从选择开发项目种类,规模开始就注入成本要素的思考,实行事前预测,按照既定的费用成本目标,对构成成本的诸要素进行合理的规划、限制和调节、制订纠正偏差和费用超支原则、把实际耗费成本控制在预算成本范围之内。其控制步骤可分为如下几步:

(1)制定成本费用控制标准,建立成本费用标准体系(应考虑地域差异,注重可行性)。此标准是费用支出是否合理的参考依据,因此该标准一定要符合项目经营的实际情况,而且要有一定的压力,需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实现。

(2)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的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首先由主责部门(成本管理相关部门)专人负责,在各个费用发生点建立成本费用控制责任制,定岗、定人、定责、并定期检查。对成本费用的形成过程严格按照成本费用标准进行控制和监督。

(3)建立成本费用控制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准确的将成本费用标准与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差异以及成本费用控制实施情况反馈到企业决策层,以便适时的采取措施,组织协调相关问题,圆满完成成本计划费用。

3 加强对成本费用形成过程的控制

(D加强材料采购管理制度和采购组织机构的完善,采购价格公开、透明,提高采购计划的可行性,健全采购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加强材料采购管理是抓好增本降效的第一道环节,建立、收集各种供应商采购信息资源,工程主要材料价格波动情况等。

(2)加强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成本费用管理。认真熟悉会审施工图纸,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满足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出加快工期、降低资源消耗的科学合理化建议,严格审核施工方提出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组织均衡施工、加快进度、缩短工期、减少人、材(包括周材)、机等费用支出,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的大型机械和临设、加强工序质量控制,减少返工和工程移交后的保修费用、材料进场严格按要求及相关规范验收,对设计变更增加费用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力争过程所有费用均在预算范围之内。

(3)加强合同的管理,合同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决策、计划、实施和竣工结算、合同责任全部履行工作的全过程,对整个工程的实施起着总控制作用和保证作用,从规划设计到前期的准备工作、预算招投标、谈判、签约,实施过程的监督、跟踪、风险诊断处理合同变更和索赔、结算工作等均与合同密切相关,故有效的合同管理是确保建设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其管理的主要内容:①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减少和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⑦经常对项目经理、有关管理人员进行合同法及相关知识培训、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③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包括考核、奖罚等制度;④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⑤完善总结合同条款的防范,转移、化解、控制各种合同风险,规避各种纠纷,总结合同中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合同中逐步规避提高对乙方的管控,总之要不断完善各类合同,使之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根据项目的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建立合同管理案例信息库,作为今后合同风险管理的重要资源。

(4)提高目标及动态控制:将目标成本设定、分解、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执行情况、评价和修正目标,即PDCA。在实施目标管理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越具体越好,要落实到各部门甚至个人;目标的责任应全面,既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如技术人员在选择施工方法时,要做到技术上切实可行,即工作责任,经济上也要合理,即成本责任;目标的检查应及时全面,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评价应公正、合理。只有将成本控制置于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之中,成本目标才得以实现。成本控制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进行的管理活动,所以必须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动态控制就是对引起成本发生变化的任何行为,收集其成本发生的实际值,将其与目标值相比较,检查有无偏离,否则应找出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总之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阶段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主要通过技术、经济和管理措施达到预定目标,实现项目盈利的目的。

4 结语

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经济的不断调控,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不断加强成本管理,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不断积累增加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上一篇:大扫除作文范文下一篇:设计实习工作自我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