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英语教案认识颜色范文

2024-03-29

幼儿英语教案认识颜色范文第1篇

中班英语教案――颜色

【设计意图】

活动设计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幼儿在相互合作中共同学习。巧妙地贯穿幼儿熟悉的“买气球”“变色”等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

2.幼儿能够灵活运用基本句型,能够较熟练地认读单词:blue,red,yellow;认读句子:What colour do you like? Do you like red? Yes,I do.No,I don’t.

3.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活动准备】

所需的卡片、气球、水粉颜料、矿泉水瓶、矿泉水瓶盖(盖内侧顶端涂有蓝、红、黄三

砷颜色的水粉颜料)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以一首英文歌曲Good Morning引入学习氛围中。

2.师生打招呼问好并自由对话,营造英语氛围。

HOW are you? I’m fine.Thank you!

How old are you? I’m four years old.

What’S the weather’like today? Its a sunny day.

Do you like sunny day?Yes.

3.出示图片,复习white、black、pink、purple、green,并提问幼儿:Do you like black?

Peter:I don’t like black.

Teacher:I like purple.

二、认识颜色

1.通过卖气球的情境引出新的教学内容。

Teacher:Balloon,balloon,Who want to buy my balloon?(教师扮演一个卖气球药人,手里拿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气球,一边走一边卖。)

Children:1 want to buy a balloon.

Teacher:What colour do you like?(教师以这个句式引出所要传授的新知识。

Children:blue!(请幼儿跟读,以此类推。)

2.读单词卡:blue, red、yellow,使幼儿尝试颜色与字卡的对应,并了解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3.通过游戏来检查幼儿对字卡的掌握。

(1)师生一起玩“变色”游戏。

Teacher:I am very thirsty.

Linda:Miss Yang.Water,Water.

Teacher:Thank you.(教师准备喝水时,瓶内的水经过晃动将瓶盖内的黄色颜料溶解,变成了黄色。)

Teacher:Is it water7

Children:No,0range juice.

~Teacher:What cotour is it?。

Children:Yellow.

Teacher:Are you thirsty?

Children:Yes.

Teacher:Please,drink water.

经过晃动矿泉水瓶,瓶盖内的水粉颜料溶解于水中,使瓶中的水分别变成了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颜色。在兴趣正浓时,教师请幼儿找到相应颜色的字卡贴在矿泉水瓶上。

(2)利用气球分组的游戏来巩固新句型。

What colour do you like? I like red balloon

【设计评析】

幼儿英语教案认识颜色范文第2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探究居里夫人艰苦而又快乐的经历。

2、感受文章的语言风格,体会语言中的情感。

3、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4、把握文章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批注等方法来理解作品内容及作者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居里夫妇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2、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3、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媒体及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六年级我们学过的一篇文章叫《跨越百年的美丽》,那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对,就是居里夫人。那有哪位同学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位伟大的女性呢?(学生回答)同学回答的很好,请同学们看看PPT,看看老师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PPT展示居里夫人资料)居里夫人是一位影响世界的物理学家、化学家,是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今天让我们通过《美丽的颜色》这篇传记来更进一步的走近这位伟大的女性。(板书课题) 资料链接: 玛丽·居里 , 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1903年6月25日,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同年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她是巴黎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也是法国科学院的第一个女院士,是居里学院的创始人。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是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二、背景介绍

1、艾芙.居里

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法国作家,她是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1937 年出版其母亲的传记《居里夫人传》。

2、《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传》是艾芙.居里在居里夫人去世三年后写成的。这本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这位影响世界的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着重描写居里夫人的工作精神和崇高品质。

三、整体感知

1、之前,我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那在预习的过程中,同学们有遇到哪些不懂、不理解的词语吗?(学生回答)很好,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有问题就要勇敢的提出来,大家一起去解决,这样才会进步。现在,请同学们齐读课件上的词语,横向阅读,每个词语读三遍,开始。 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微(wēi)妙 简陋(lòu) 燥(zào)热

炽(chì)热 沥(lì)青

骤(zhòu)雨

猝(cù)至 窒(zhì)息 吹嘘(xū)

咽(yān)喉 溶(róng)液

踱(duó)步 荧(yíng)光

2、解决了字词问题,现在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合作研究,通过艰辛努力,从而提炼出镭的过程。

文章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

第一部分(1~6):娄蒙路的棚屋。

第二部分(7~19):记述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的科研工作。

第三部分(20~26):描写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场景。

四、品味词句,感受人格美丽

(一)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对谁来说,“发现”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那么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的前两个部分,看看这两个部分写了居里夫人发现镭的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明确:居里夫妇探索镭的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的过程。(注意把握主要事件以及能够体现中心的关键词)

体会“艰苦”

居里夫人发现镭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那这个“艰苦”指什么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有关于描写居里夫人艰苦的语句,看看到底艰苦在哪里。

明确:艰苦指(1)环境的恶劣。第2,3自然段,冬天夏天;室内室外。(这里的修饰词“简直”、“完全”、“一点儿”、“立刻”、“寒带”以及关联词“即使……也”等都可以表达环境的恶劣。)

(2)设备的简陋。第3段:“他们炼制……露天地里进行……不至于因窒息”

(3)工作强度大。第6自然段:“有时候整天……东西”

第10自然段:“她独自……工厂”。(单句成段,起强调作用,看起来更加醒目,使人印象深刻。)

第11段“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连续几个小时……材料”

第12段“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渣里含有百分之一的镭,那个估计现在到哪里去了?”用了数字,还有反问的手法,说明沥青铀矿残渣中镭的含量特别低,从侧面反映出工作量非常大。

(4)技术落后,工作难度大。12段:“最困难的……分离出来”。

(5)“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这句话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出工作条件艰苦。“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句话说明这次科学研究的时间长,时间长的原因是因为难度大,这也说明了艰苦。

体会“快乐”

1、这样的“艰苦”的岁月,在居里夫人看来,是怎么样的?文中有一句话可以概括,是哪句话?

明确:“最美好且最快乐的几年”

2、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读出“美好”与“快乐”?

明确:13段“这种抵抗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宁静和坚守让他们专心研究,这也是一种快乐。

14段“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新领域吸引住了”当科学家被吸引住了说明他们沉迷、沉醉于科学,这也是令他们快乐的事情。

“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过日子一样。”他们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科研上,全神贯注,以苦作乐,这也是快乐的体现。

3、这“艰苦”和“快乐”矛盾吗? 明确:不矛盾,因为“艰苦”指科研条件的艰苦,而“快乐”是主观感受上的快乐,是指居里夫人对自己从事的科学事业的热爱。

(二)我们可以说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还能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到的,那这说明了居里夫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或者说居里夫人拥有怎样的人格魅力呢?

明确:1.坚定的信念和勇于接受挑战的顽强精神; 2.对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热情; . 3.时刻保持专注、全神贯注;

4.科研中注重效率,懂得分工协作,并且任劳任怨。

(三)那我们再回到课题《美丽的颜色》,你觉得“美丽的颜色”五个字指的是什么?

明确:(1)“美丽的颜色”指的是“镭”的颜色,是自然界神奇而美丽的颜色。(2)“美丽的颜色”指的是居里夫妇的美好的人格,是人类世界最美丽的颜色。

五、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可以体会居里夫妇伟大的人格魅力,学习他们的高尚品质!

六、作业

仔细阅读文章,感受语言中蕴藏的情感。思考一下这些语言具有什么特点。

第2课时

一、感受语言,体会情感

上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居里夫人的“艰苦而快乐”的研究生活,一起感受了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这节课,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描写居里夫人,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

1、在介绍作者的时候我们说过,她是居里夫妇的小女儿,那有这样一个身份,她写居里夫人和其他写居里夫人的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吗?

明确:不是,作者写居里夫人,既是写一位充满人格魅力的女性科学家,也是写一位自己崇拜、敬重的母亲。所以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除了蕴含着崇拜、敬仰的感情,还渗透着浓浓的爱意和柔情。

2、文章的哪些地方可以读出来这种情感,或者说哪些语句能够体现出这种情感?

明确:作者对居里夫人工作的一些细节了解得非常清楚,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进行描写,真挚动人。比如:

(1)在写居里夫人艰苦的工作环境时,作者没有用一种同情或者悲哀的语调、语言来描写,反而用一些富有幽默感的语言进行描绘,如,“极其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选了‘男子的职务’,做的是壮士的工作。”等 (2)第10段“她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除了写出了居里夫人坚韧的品质之外,还表达了作者的敬仰和崇拜之情,另外还隐含了女儿对母亲的心疼和体贴。

(3)17段、18段“玛丽像热切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这些细节是只有关系极为亲密的人才能够得知的,流露出浓浓的爱意的温暖的情意。

(4)第24段“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她一个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这四个“转向”和她的姿势,都表现了女性科学家对科学发现的母爱一般的珍爱,这种爱,这种感情也是只有身为女儿的作者才能感受得到,能够表达的出来。

二、技巧探究

1、同学们现在看看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这一部分是对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场景的描写,有什么特点吗?作用是什么?

明确: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对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场景有很多细节描写,如居里夫人的语言、动作等,都将女性科学对待科学就像对待自己无比珍爱的孩子一样的母爱一般的情怀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而且这些描写可以让文章更加的生动,更能让读者具体地感受到居里夫妇的喜悦、激动、幸福的心情。

2、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文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大量的引用了居里夫人自己的话,作者为什么这样做,是为了偷懒吗?对,不是,那是为了什么呢,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呢?

明确:这些部分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同时变换了文章的叙事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

3、前面一篇文章《列夫·托尔斯泰》它作为传记的特点是传神的肖像描写、比喻夸张的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那本文作为传记,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明确:真实性、生动性、细节描写

三、总结

“美丽颜色”不仅仅是在说镭有“美丽的颜色”,还有居里夫人的光辉人格。这种光辉的人格是最美的色彩。镭的美丽,更是人格精神的美丽,这种美将是永恒的!

四、作业

学习本篇文章的传记特点,给同桌写篇小传。要求:

1、真实;

2、可以发挥一点想象,是文章更加的生动传神;

幼儿英语教案认识颜色范文第3篇

(1)小班健康详案教案反思《认识五官》活动设计背景

在人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五官的作用。最近,我发现班里有的幼儿喜欢用手抠自己的鼻子、耳朵,有的幼儿开始对自己的五官感兴趣,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五官的作用,并懂得保护自己的五官。

活动目标

1、认识五官,知道五官的名称和作用。

2、学习保护五官的方法。

3、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五官的作用和方法。

2、难点: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五官卡片。

2、每个幼儿主题活动图画一张,铅笔各一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几个好朋友,想跟他们玩玩吗?

2、师分别出示五官卡片,幼儿回答并跟五官打招呼。

3、小结:刚才老师给小朋友介绍的好朋友称为五官,请跟老师读:五官。

二、找五官

1、过度:五官朋友说:“我们藏起来了,知道藏在小朋友的哪里吗?”

2、教师说五官名称,幼儿在小脸上找。

三、五官的作用和保护

1、过度:刚才小朋友可能干了,把我们都找出来了,我们很有本事,会做很多事,你们知道吗?

2、让幼儿分别说说眼睛、耳朵、鼻子、嘴巴会做什么?

3、让幼儿说说怎样保护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4、小结:五官很有用,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四、五官练习

指导幼儿找眼睛、嘴巴、耳朵相对应的事物。

教学反思

在活动预设时,考虑到科学领域的特点,也结合本班幼儿的情况,更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这节科学活动课《五官》。这节课的目标是:

1、认识五官,知道五官的名称和作用。

2、学习保护五官的方法。

3、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我首先通过谈话法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认识五官的名称,接着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知道五官的位置,再用提问法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然后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发言也非常踊跃,但由于小班幼儿知识面较窄,经验较少,经常会重复同一个问题,听到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的现象较多。如在讨论五官的作用时,这个说:眼睛能看人、看电视,那个也跟着这么说,只有在老师的提醒下才会说出还能看书、看路、看到各种东西;谈到鼻子,除了说能闻香味就是说能闻臭味;当讨论到如何保护五官时,幼儿回答很好,有的说:不用脏手揉眼;有的说不用手挖鼻孔、抠耳朵;还有的说不把手、脏东西放到嘴里。(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最后通过练习巩固,进一步让幼儿明白五官的作用,更加清楚要好好保护自己的五官。不过,在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时,尤于心太急,有时忘记引导了,在指导幼儿做练习的过程中,我如果能多请几个幼儿上去为眼睛、耳朵、嘴巴找到相应的答案,效果也许会更好。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根据《幼儿园的纲要》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2)小班健康优质课教案《脸上的朋友―认识五官》含反思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眼、耳、口、鼻等器官。

2、能根据指令迅速指出眼、耳、口、鼻、头等部位。

3、积极游戏,愿意关心自己的身体。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五官的PPT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共同观察面部,说出大致的形状。

教师:今天我们来找找一找小脸上的朋友?请小朋友们拿镜子照照我们的小脸,看看脸上都有哪些好朋友?

教师启发幼儿用镜子着着自己的五官,说出它们的名称。幼儿每说出一种,教师便和幼儿一起看看、摸摸。

2、出示五官图,引导幼儿讨论五官的位置。

教师:在这个圆圆的脸上少了什么?它应该在什么地方?

幼儿每说出一种,教师便出示相应器官的图片,放在脸谱上。

3、教师和幼儿共同玩游戏“鼻子、鼻子、眼睛”。

教师:请小朋友和我一起玩个游戏,名称叫做“鼻子、鼻子、眼睛”。

教师说明游戏的玩法:游戏开始时,教师念“鼻子、鼻子”时,食指点在自己的鼻子上,当说到最后“眼睛”时,(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手指在换成点指相应的部位。教师可以将“眼睛”换成其他部位。

教师和幼儿共同游戏,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所指的部位是否正确。

教学反思

在此教学中,大部分幼儿能迅速地找到五官的位置。对于五官的作用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知。但是这个教学活动活动气氛还不够热烈,在表演中,幼儿的团队意识还很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3)小班健康领域教案《认识五官》含反思一、活动目标:

1、能正确的说出口鼻眼耳的名称,在老师的口令下指出相应的位置。

2、初步探讨和了解口鼻耳眼的作用。

3、教育幼儿要保护好眼、耳、鼻、嘴这些器官。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PPT

三、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

1、师生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女孩头像图片请幼儿观察,漂亮的女孩子头上都有些什么。教师引导幼儿说出五官的名称,并请幼儿指出它们的位置和数量。(教师总结每个正常的人都会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嘴巴一个鼻子并告诉幼儿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五官)。

2、感官游戏:教师分别出示五官图片,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1)出示眼睛,问幼儿: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让幼儿回答。教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问她:能不能看到其他小朋友。如果我们的眼睛受伤了可能就会看不见啊,那我们该怎么保护我们的眼睛呢?(不能用手揉眼睛,眼睛会红的,不能用东西戳眼睛,眼睛会瞎的,不能坐太近的位置看电视,也不能长时间的看电视。)

(2)教师出示香水或者出示一些可以闻得到的东西让幼儿闻一闻,并问他们是用哪里来闻的,再出示鼻子,问幼儿:有什么作用呢?让幼儿回答。(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我们知道了鼻子的作用该怎么保护它呢?(不能乱挖鼻子,不要把东西往鼻子里面塞,这样会很危险也不讲卫生。有鼻涕的时候要用纸巾或者手帕擦鼻子。)

(3)出示一段幼儿较熟悉的歌曲,问幼儿这首歌曲听过吗?你是用那里听到的?在幼儿说出耳朵的同时出示耳朵的图片,我们的耳朵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所以我们该怎么保护它呢?(小朋友不能自己掏耳朵,掏耳朵的时候必须让大人帮忙。也不能把小东西放进我们的耳朵里,不要听太多很尖锐的声音,那样会伤害到我们的耳朵。

(4)刚才的那首曲子小朋友会唱吗?唱一小段给老师听听,或者请一位会唱的幼儿唱一下,刚才你们是用那里唱歌的啊!在幼儿说出嘴巴的同时出示嘴巴的图片,(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除了唱歌你们还知道嘴巴还能做什么吗?嘴巴会吃饭,说话,唱歌,讲故事,会呼吸。我们知道了嘴巴有那么多的作用那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它呢?不能放脏东西和小手到嘴巴里,不能吃太烫的食物,吃完东西要漱口,早晚还要刷牙。

(5)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五官,还知道了它们的重要作用和保护它们的方法。那么接下来我们要来好玩的游戏吧。

3、指一指游戏:看谁反应得又快又准。

师:下面老师要和小朋友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指一指。教师找一名幼儿配合示范游戏(教师用手轻轻拍幼儿的一只手,一边说:"指指,指指,鼻子。"幼儿赶快用另一只手指在鼻子上,要求能够听到后,快速的指出相应的五官)幼儿学会后可以自由找自己的好朋友玩这个游戏,教师鼓励帮助交往能力差的幼儿。

(三)结束部分:

让幼儿回家照镜子,并唱儿歌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发言也非常踊跃,但由于小班孩子知识面较窄,经验较少,经常会重复同一个问题,听到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的现象较多。如在讨论五官的作用时,这个说:眼睛能看人、看电视,那个也跟这这么说,只有在老师的提醒下才会说出还能看书、看路、看到各种东西;谈到鼻子,除了说能闻香味就是说能闻臭味------当讨论到如何保护五官时,孩子们回答很好,有的说:不用脏手揉眼;有的说不用手挖鼻孔、抠耳朵;还有的说不把手、脏东西放到嘴里。

(4)小班社会课教案《我的小脸(认识五官)》含反思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得尝试活动,正确说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称和数量,了解它门在头上的位置。

2、知道眼、耳、嘴、鼻的用途。

3、教育幼儿要保护好眼、耳、鼻、嘴这些器官。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男孩头像一幅、 幼儿人手一面镜子 、一瓶香水(供幼儿闻气味)、保护五官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利用男孩头像向幼儿介绍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称.数量及位置。

教师: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他想叫我们班的小朋友看一看,(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出示头像)瞧,大哥哥的样子多神气呀,他好像在跟我门说话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题考考你们,你们谁知道我这圆圆的脸上都长了些什么?

1、幼儿看头像正确说出眼、耳、鼻、嘴的名称及数量。

2、告诉幼儿眼、耳、鼻、嘴在头上的位置。

二、发给幼儿每人一面小镜子,让幼儿从镜子里看清自己脸上的器官。

1、幼儿人手一面镜子自己观察。

2、教师提出:从镜子里看看你的脸。

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嘴巴,一个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

三、让幼儿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并重点了解鼻子的用途。

1、通过尝试,让幼儿闻香水,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的。(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并引导幼儿回忆:小朋友想一想,你爸爸的鼻子平时是用来干什么的?/妈妈平时用鼻子做些什么的?还有爷爷、奶奶的......

2、幼儿尝试告诉别人: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体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了眼睛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没有嘴巴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没有鼻子我们就什么气味也闻不到;没有耳朵我们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3、看图片,让幼儿了解如何保护五官。

(1) 吃完东西要漱口,不乱吃脏东西。

(2) 看电视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尘或沙子进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 不能用手勾鼻子。

四、竞赛游戏:找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教师依次说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幼儿马上用手依次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看谁反应得又快又准。

五、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此教学中,大部分幼儿能迅速地找到五官的位置。对于五官的作用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知。但是这个教学活动活动气氛还不够热烈,在表演中,幼儿的团队意识还很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5)小班健康公开课教案《认识五官》含反思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得尝试活动,正确说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眉的名称和数量,了解它门在头上的位置。

2、知道眼、耳、嘴、鼻、眉的用途。

3、教育幼儿要保护好眼、耳、鼻、嘴、眉这些器官。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 男孩头像一幅,眼、耳、口、鼻的器官贴绒,娃娃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利用男孩头像向幼儿介绍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眉的名称.数量及位置。

教师: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他想叫我们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头像)瞧,大哥哥的样子多神气呀,他好像在跟我门说话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题考考你们,你们谁知道我这圆圆的脸上都长了些什么?

1、幼儿看头像正确说出眼、耳、鼻、嘴、眉的名称及数量。

2、告诉幼儿眼、耳、鼻、嘴、眉在头上的位置。并念儿歌鼻子鼻子本领大,长在脸的最中央。

鼻子上面是眼睛,鼻子下面是嘴巴。

耳朵耳朵最听话,长在我的头两旁。

二、找一找

1、教师说出五官的名称,引导幼儿在自己的脸上找出来。

2、用手指一指,还可以在自己的好朋友脸上找一找。

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巴,一个鼻子,一对眉毛;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

三、让幼儿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并重点了解鼻子的用途。

1、通过尝试,教师喷香水,让幼儿闻一闻,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的。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嘴巴是用来说话和吃东西的,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眉毛具有美容和表情作用,能丰富人的面部表情,双眉的舒展、收拢、扬起、下垂可反映出人的喜、怒、哀、乐等复杂的内心活动。

2、幼儿尝试告诉别人: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体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了眼睛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没有嘴巴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没有鼻子我们就什么气味也闻不到;没有耳朵我们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3、让幼儿了解如何保护五官。

(1) 吃完东西要漱口,不乱吃脏东西。

(2) 看电视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尘或沙子进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 不能用手勾鼻子.

(4) 在日常生活中,不把小豆子放入耳朵、鼻子里;不玩尖锐(刀子,剪子。)的东西,以免刺伤眼睛。

四、竞赛游戏:指五官,即教师提问:鼻子在那里?(眼睛、耳朵、嘴、脸)孩子边说边指出来。还可以玩"看谁指得快"的游戏,即教师快说,孩子快指。或者让孩子自由组合,一个孩子说,另一个孩子指。

五、贴五官。

1、出示缺少五官的面部图画。教师说:"有一个小朋友,不知道五官的名字,所以五官朋友们都不和他玩了,瞧,他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启发幼儿想一想:这个小朋友的脸上少了什么?

2、分别出示单个五官的图片,请幼儿试着说出名称,并尝试贴到图画正确的位置(可反复进行)

3、鼓励能准确读出五官名称并贴到正确位置上的幼儿,帮助遇到困难的幼儿。

4、请孩子在图上粘贴好五官。

教学反思

小班幼儿,因为脱离了亲人的关心与照料,对幼儿园的生活不太适应,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一些不良的习惯性行为就会慢慢滋生,如揉眼睛、抠鼻孔等。所以对小班幼儿来说,让他们认识自己的五官,并启发他们学习保护自己的五官,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否则,幼儿经常用手抠鼻孔、揉眼睛,把脏手或脏东西以及小珠子之类的东西放到嘴里,是极不安全,也极不卫生的,所以组织此次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对幼儿很有教育意义。

(6)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五官》含反思活动目标:

1.认识五官,初步了解五官的主要作用。

2.知道要爱护五官,学习一些简单的保护方法。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重点:

认识五官的主要作用。

活动难点:

知道怎样爱护自己的五官。

活动准备:

人手一面小镜子、教学PPT

活动过程:

1、照镜子找五官:

幼儿人手一面镜子,玩照镜子的游戏:

--"你的脸上有什么?它们在哪儿呢?"。

2、向幼儿介绍我们的五官的名称及位置?

告诉幼儿眼、耳、鼻、嘴、眉在头上的位置。

3、游戏:找一找教师说出五官的名称,引导幼儿在自己的脸上找出来。还可以在自己的好朋友脸上找一找。

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巴,一个鼻子,一对眉毛;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

4、听口令指五官:

(1)教师即兴说出五官的名称,幼儿用手指点,如:教师说"眼睛",幼儿就用手指自己的眼睛。

(2)教师不断的变换口令,速度不断加快

5、观看视频,让幼儿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

(1)教师告诉幼儿,眼睛、嘴唇、鼻子、耳朵、眉毛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官。

(2)想想说说五官的作用。

--"我们的眼睛有什么用?"(看)"我们的嘴巴有什么用?"(吃、说)"我们的鼻子有什么用?"(闻、呼吸)"我们的耳朵有什么用?"(听)

6.如何保护我们的五官:

(1)请幼儿想想说说:

--"眼睛、耳朵……都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

(2)教师小结:不用脏手揉眼睛,不挖鼻孔,不掏耳朵,不把脏东西放到嘴巴里,不把小东西放在口、鼻耳中……

教学反思:

在此教学中,大部分幼儿能迅速地找到五官的位置。对于五官的作用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知。但是这个教学活动活动气氛还不够热烈,在表演中,幼儿的团队意识还很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7)小班社会教案《认识五官》含反思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得尝试活动,正确说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称和数量,了解它门在头上的位置。

2、知道眼、耳、嘴、鼻的用途。

3、教育幼儿要保护好眼、耳、鼻、嘴这些器官。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男孩头像一幅、 幼儿人手一面镜子 、一瓶香水(供幼儿闻气味)、保护五官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利用男孩头像向幼儿介绍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称.数量及位置。

教师: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他想叫我们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头像)瞧,大哥哥的样子多神气呀,他好像在跟我门说话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题考考你们,你们谁知道我这圆圆的脸上都长了些什么?

1、幼儿看头像正确说出眼、耳、鼻、嘴的名称及数量。

2、告诉幼儿眼、耳、鼻、嘴在头上的位置。

二、发给幼儿每人一面小镜子,让幼儿从镜子里看清自己脸上的器官。

1、幼儿人手一面镜子自己观察。

2、教师提出:从镜子里看看你的脸。

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嘴巴,一个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

三、让幼儿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并重点了解鼻子的用途。

1、通过尝试,让幼儿闻香水,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的。(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并引导幼儿回忆:小朋友想一想,你爸爸的鼻子平时是用来干什么的?/妈妈平时用鼻子做些什么的?还有爷爷、奶奶的......

2、幼儿尝试告诉别人: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体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了眼睛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没有嘴巴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没有鼻子我们就什么气味也闻不到;没有耳朵我们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3、看图片,让幼儿了解如何保护五官。

(1) 吃完东西要漱口,不乱吃脏东西。

(2) 看电视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尘或沙子进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 不能用手勾鼻子。

四、竞赛游戏:找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教师依次说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幼儿马上用手依次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看谁反应得又快又准。

五、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让幼儿认识了五官,知道五官的用途及怎样保护好五官。由于是生活中常见知识,幼儿学起来是比较快的。难点是知道怎样爱护自己的五官,我觉得这方面应该教育幼儿,尤其是要强调,也要爱护幼儿园其他小朋友的五官,比如不能跟小朋友打架,弄伤小朋友的五官等,也可以以此侧面教育到幼儿要团结互助,爱护小朋友。然后在分组问题上可能不是很全面的考虑了每个小朋友的教具,只一个小组用了一面小镜子,应该每人用一面会更好,更能减少无效的等待时间。

(8)小班教案《认识五官》含反思活动目标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五官,及五官的作用。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五官的作用

活动准备

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眉毛的卡片,头饰

活动过程

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

出示卡片:小鸡的眼睛在哪里?小鸭子的眼睛在哪里?小妹妹的眼睛在哪里?

根据故事得知眼睛的作用是什么?

出示卡片:眉毛。老师根据自己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表述眉毛的作用。

让小朋友互相找眉毛,并且做和眉毛有关的表情。

根据图片认识鼻子、嘴巴、耳朵。并采用挂图的形式认识鼻子嘴巴耳朵的作用。

做游戏:看谁反应快!两个小朋友互相对面坐着。一个喊五官的名称,一个在最短的时间去摸,看谁反应快!

做游戏:带上头饰,寻找各自的作用。比如:鼻子 闻香气 眼睛 看花朵

教学反思

在此教学中,大部分幼儿能迅速地找到五官的位置。对于五官的作用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知。但是这个教学活动活动气氛还不够热烈,在表演中,幼儿的团队意识还很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9)小班教案《认识五官》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得尝试活动,正确说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眉的名称和数量,了解它门在头上的位置。

2、知道眼、耳、嘴、鼻、眉的用途。

3、教育幼儿要保护好眼、耳、鼻、嘴、眉这些器官。

4、初步了解五官的小常识。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 男孩头像一幅。

活动过程:

一、.利用男孩头像向幼儿介绍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眉的名称.数量及位置。

教师:昨天,有位小朋友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他想叫我们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头像)瞧,大哥哥的样子多神气呀,他好像在跟我门说话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题考考你们,你们谁知道我这圆圆的脸上都长了些什么?

1、幼儿看头像正确说出眼、耳、鼻、嘴、眉的名称及数量。

2、告诉幼儿眼、耳、鼻、嘴、眉在头上的位置。并念儿歌

鼻子鼻子本领大,长在脸的最中央。

鼻子上面是眼睛,鼻子下面是嘴巴。

耳朵耳朵最听话,长在我的头两旁。

二、找一找

1、教师说出五官的名称,引导幼儿在自己的脸上找出来。

2、用手指一指,还可以在自己的好朋友脸上找一找。

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巴,一个鼻子,一对眉毛;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

三、让幼儿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并重点了解鼻子的用途。

1、通过尝试,教师喷香水,让幼儿闻一闻,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的。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嘴巴是用来说话和吃东西的,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眉毛具有美容和表情作用,能丰富人的面部表情,双眉的舒展、收拢、扬起、下垂可反映出人的喜、怒、哀、乐等复杂的内心活动。

2、幼儿尝试告诉别人: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体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了眼睛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没有嘴巴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没有鼻子我们就什么气味也闻不到;没有耳朵我们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3、让幼儿了解如何保护五官。

(1) 吃完东西要漱口,不乱吃脏东西。

(2) 看电视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尘或沙子进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 不能用手勾鼻子.

(4) 在日常生活中,不把小豆子放入耳朵、鼻子里;不玩尖锐(刀子,剪子。。。)的东西,以免刺伤眼睛。

四、竞赛游戏:指五官,即教师提问:鼻子在那里?(眼睛、耳朵、嘴、脸)孩子边说边指出来。

教学反思:

这节课目的是让幼儿认识五官,了解五官的具体作用,同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活动一开始,我说“昨天有位小朋友照了张相,他想考考你们,瞧他圆圆的脸上都长了些什么”?一开始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然后我利用男孩头像向幼儿介绍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眉毛的名称,数量及位置。第二个环节是手指游戏《找五官》,幼儿用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子,我说:“鼻子鼻子嘴巴,孩子的食指快速地从鼻子上移到嘴上(眼睛,眉毛,耳朵等),孩子们玩的很开心。第三个环节是通过听声音、闻香水、、看图片来了解五官的具体作用。然后我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二个眼睛,二只耳朵,一个嘴巴,一个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它们是人体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不行,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五官。

幼儿英语教案认识颜色范文第4篇

(1)中班健康教案反思《认识五官》一、活动领域:健康

二、活动名称:《认识五官》

三、活动目标:

1、幼儿能认识五官,并了解五官的正确位置(数量)及功能。

2、教给幼儿保护五官的一些常识,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初步了解防止噪音污染及环境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四、活动准备:

娃娃、五官轮廓图、背景音乐《五官歌》、浆糊、棉签等。

五、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哇!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可热闹啦!老师不仅请来了客人老师,还请来了一个小朋友。宝贝们,想知道他是谁吗?瞧!他在这里呢。

教师出示娃娃:"小朋友好,我叫多多"。大家欢迎他吧!

(2)摸一摸,说一说。多多是一个很可爱的孩子,都说他的脸长得很漂亮。小朋友想看一看,摸一摸吗?知道多多的脸上有什么吗?(引导幼儿说出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

2、五官的数量。

哦!原来"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叫做五官。多多有一双眼睛、一张嘴巴……

3、五官的功能教师出示布袋偶并布袋的语气说:耳朵、眼睛、眉毛、鼻子和嘴巴呀!它们有许多的本领呢!你看!我有耳朵,你的耳朵呢?在哪里呢?(在脸的两边),(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用手指出来吧!耳朵能做什么呢?(播放录音)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嗯,我们的耳朵能到听到声音。

我有眼睛,你的眼睛呢?在哪里呢?(在眉毛的下面)用手指出来吧!眼睛能做什么呢?(指认周围的物品),哦,原来呀!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很多的东西。我还有眉毛,你的眉毛呢?、、、、、、、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手指伸出来,鼻子在哪里?用手指出来(嗯?在哪里呢?我没看到的。我们来找一找吧!哦,原来鼻子在眼睛的下面的)能做什么呢?鼻子呀!能闻到气味(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闻气味的动作)。

我有嘴巴,你的嘴巴呢?在哪里呢?用手指出来吧!嗯?在哪里呢?我没看到的。 我们来找一找吧,哦,原来嘴巴在鼻子的下面的。嘴巴能做什么呢?(说话、笑、哭、吃饭、喝水、、、、表演动作),嘴巴的本领真是太大啦!

4、保护五官。眼睛、鼻子、耳朵、嘴巴都很重要。想一想,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和嘴巴呢?

5、教师小结: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了眼睛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我们不用脏手揉眼睛,(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看电视不能靠得太近,距离电视机2米,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眼睛疲劳看看远处的绿色植物;如果没有嘴巴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没有鼻子我们就什么气味也闻不到,也不能呼吸;不挖鼻孔。没有耳朵我们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不把脏东西放到耳朵里,看电视时不能将声音开得很大,会弄破耳膜。而眉毛呢,具有美容和表情作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六、延伸活动游戏活动:《贴五官》。

1、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缺少了哪一样我们的脸就不漂亮了。你看!这个小朋友他的脸漂亮吗?

(不漂亮,太丑啦!观察一下,他的脸上少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帮帮这个小朋友,把他的脸变漂亮一点吧!)教师出示一张白纸圆脸图及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的模型卡纸,然后贴五官。

2、讲解规则,正确使用浆糊,不乱贴。(先找到位置再贴)3、播放背景音乐《五官歌》,幼儿开始贴五官。

3、作品展示。

七、教学反思:

目标的制定:目标制定合符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但在目标的写法上不正确,如"教给幼儿……"应该写成"幼儿学会……",应该站在幼儿的角度制定目标。

教具的准备:在教具的制作上,制作了五官图片,形象直观,幼儿很感兴趣。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鼻子的功能"这一环节上,无教具加以辅助教学,不够生动,如有食物提供给幼儿闻一闻后教学鼻子的用途效果会好些。

教学方法及组织能力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点单调,没有更多的关注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学活动过程中思路清晰,但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语速偏快了点,导致听课教师及幼儿听不清楚,教师应加以改正。

幼儿的参与方面:大部分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此次教学活动中,但也有个别幼儿没有进入状态了,在玩自己的。此外,整个活动中课堂纪律较差,教师应加强整顿幼儿的活动纪律。

(2)中班健康活动教案《认识五官―眼睛》活动内容:人是五官—眼睛

活动目标:

1.了解眼睛对人的重要性

2.懂得如何保护眼睛

3.培养幼儿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情感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5.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6.引导孩子乐于接受治疗。鼓励、培养小朋友不怕打针的勇敢精神。

活动准备:录音机、磁带、眼罩与幼儿人数相等、三幅头像画、盲人图片、一些关于保护眼睛的图片、“眼睛”六个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游戏:指五官

轿是说一个五官的名称,幼儿必须又快又准得指出来

2.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谜面: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认识五官—眼睛》

二:了解眼睛对人的重要性

1.幼儿听歌曲《五官歌》师:小朋友,听了这首歌谁能说说我们的眼睛可以帮我们做什么?(幼儿自由回答)那我们如果没有眼睛将会怎么样呢?好,现在请小朋友一人拿一个眼罩戴好,亲身感受一下,你可以站起来慢慢得走两步。(幼儿亲身感受后回答问题)

2.出示盲人图片师:那个小朋友来说说这个叔叔为什么带着一个墨镜,手里还拿着一根木棍在马路上走?(幼儿回答)教师引出盲人一词,刚才我们小朋友也亲身感受了眼睛看不见东西是什么滋味,所以盲人叔叔做事情很不方便,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呢?(使幼儿懂得关心、帮助残疾人)

三:懂得如何保护眼睛

师:眼睛对我们这么重要,那我们是不是应该保护自己的双眼呢?怎么保护呢?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幅图,请你们来做裁判,看看说做的对。(将幼儿分成两组,教师出示一幅,幼儿作出判断,并说明原因,答对的一组获得一朵小红花)

最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小结在生活中如何保护眼睛。

四:玩“贴眼睛”的游戏

幼儿手里拿着两个“眼睛”,站在距头像一米处,把眼睛蒙上,向前走给头像贴眼睛,看说贴得准。活动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目标的制定:目标制定合符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但在目标的写法上不正确,如"教给幼儿……"应该写成"幼儿学会……",应该站在幼儿的角度制定目标。

教具的准备:在教具的制作上,制作了五官图片,形象直观,幼儿很感兴趣。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鼻子的功能"这一环节上,无教具加以辅助教学,不够生动,如有食物提供给幼儿闻一闻后教学鼻子的用途效果会好些。

教学方法及组织能力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点单调,没有更多的关注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学活动过程中思路清晰,但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语速偏快了点,导致听课教师及幼儿听不清楚,教师应加以改正。

幼儿的参与方面:大部分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此次教学活动中,但也有个别幼儿没有进入状态了,在玩自己的。此外,整个活动中课堂纪律较差,教师应加强整顿幼儿的活动纪律。

(3)中班教案《认识五官》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

1. 自制五官的图片(如眼睛、鼻子、嘴巴等)。

2. 让幼儿对着镜子做游戏,在游戏中学习认识五官。

3. 以游戏的形式如玩藏摸摸的游戏让幼儿喜欢学习。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能够真正会说五官的正确发音。

2. 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对五官的记忆和发音。

3. 大胆说出自己对五官的理解。

4. 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学习五官,及其正确的发音。

2. 难点:知道五官的作用。

活动准备

1. 自制五官的图片(如眼睛、鼻子、嘴巴等)。

2.幼儿用书

3.教学挂图

4.幼儿自己准备的小镜子.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教师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把自己的小镜子拿出来对着自己照照看看看见了什么。

基本环节:1.幼儿看完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如:老师也拿着镜子说,咦!我也看见了!指着自己的鼻子说这是?幼儿回答,教师教幼儿鼻子的汉语正确发音。以此类推教幼儿认识五官的正确发音。)

3. 和幼儿一起玩藏摸摸的游戏。如先把教师的眼睛蒙上,摸摸某个小朋友的五官,摸到什么就用汉语说出正确的发音。之后请个别小朋友玩此游戏.

4. 教师拿出自制五官请幼儿玩贴五官游戏。

5. 读教学挂图上的五官一至两遍。

结束环节:看幼儿用书,让幼儿自己认识认读五官。

延伸环节:请幼儿回家后用汉语说说自己的五官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插入些律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律动聚集幼儿的注意力。教师还应加强自身的维语水平,更好的幼儿进行沟通.

幼儿英语教案认识颜色范文第5篇

【知识与技能】

1.从基数(即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的角度认识10以内的数 。 2.初步养成对个数进行正确规范的口头表达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场景数数。

学会表达、学会沟通,了解同学、熟悉环境是学习生活的必须。

复习内容:1—10的认识

授课内容:

1、认识“1”

(1)说说教室里的“1”

师:看一看,我们教室里那些物品只有一件? (2)用代替物表示“1”

师:教室里有一只三角柜(讲台、投影仪)可以怎样表示出来?(可以用一片双色片、一根小棒、一个三角形„„表示)。那么,现在老师手中的一盒粉笔又可以怎样表示? (3)请学生说说一片双色片还可以表示什么?

师:凡是只有一件物品的,我们都可以用一片双色片来表示,也可以用(根据学生的实际举例)表示。 (4)用抽象的符号表示“1”

师:一只三角柜,除了用刚才我们讨论的用学具或图形表示以外,还可以怎样表示?

(学生能讲的就让学生讲,学生讲不出的教师告诉学生:可以用中国数词“一”来表示,还可以用阿拉伯数字“1”来表示(板书)。)

(5)讨论:数字“1”可以代表什么? (6)讨论:“1”像什么?

教学:像根小棒

1、

1、1。 (7)小结

师:表示一件物品的方法有好几种,(举例),你喜欢哪一种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示。

小胖教室里哪些物品只有一件?怎样表示呢? 同桌相互说一说,交流汇报。

2、2~5的认识

(1)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桌上、讲台上以及教室里物体的个数。

(2)想一想:可以怎样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数?用数字又怎样表示?用学具怎样表示? (3)小组交流。

(4)讨论:数字“2”可以代表什么?数字“3”可以代表什么?„„ (5)讨论:

2、

3、

4、5分别像什么?

教学:像只鸭子

2、

2、2;

耳朵耳朵

3、

3、3;

像面小旗

4、

4、4;

秤钩秤钩

5、

5、5。 (6)小结

师:不管有几件物品,还可以用中国数词或阿拉伯数字“几”来表示,我们都可以用几个学具表示。

(二)6~10的认识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小胖教室”情景图中的信息。

2、每个小朋友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说说怎样表示它的数量。并用学具来摆一摆。

3、小组交流。

4、小组交流:数字“

6、

7、

8、

9、10”分别可以代表什么?

5、讨论:

6、

7、

8、

9、10分别像什么?

教学:像个哨子

6、

6、6;

像把镰刀

7、

7、7;

像个葫芦

8、

8、8;

6字倒写9,9,9;

1加0,

10、

10、10。

4、交流总结

幼儿英语教案认识颜色范文第6篇

人类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 对外部世界认知和经验中就有对颜色的认知这一部分。[1]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导致了人们在视觉上和心理上对色彩所引发的想象和联想不同, 在使用的过程中又赋予了颜色词不一样的语用意义。例如, 在汉语中“黄”通常和帝王联系在一起, “黄色”就成了一种“贵族的颜色”, 而到了当代社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黄”又与腐败、堕落、低级趣味联系了起来, 带有了贬义色彩。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下, 各民族间在使用颜色词时, 往往都带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语用意义。本文以汉语中的“蓝”和英语中的“blue”为例, 分析汉英颜色词在基本意义和文化意义等方面的差异。

一、在语言中的地位差异

(一) 汉语中, “蓝”的起源与地位

在汉语中, “蓝”最初是一种染草, 是用来提取青蓝色染料的。在汉代, “蓝”偶尔已用来表示颜色, 但也是从唐代以后它真正成为专指蓝色的基本颜色词。[2]在现代汉语中, “蓝”已经被作为基本颜色词使用。

现代汉语中, 由“蓝”构成的词数量较少, 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 (1986) 中, 我们能看到的由“蓝”构成的词汇有:蓝本、蓝图、蓝皮书。 (不包括专有名词和近义词) 。

(二) 英语中, “blue”的起源与地位

现代英语中, “blue”一词的出现可追溯到古高地德语阶段 (公元前7世纪—1050年) “blue”最开始出现时就是以名词形式, 且已具备蓝色, 蓝颜料等解释。随着社会和人类认识的发展变化, “blue”还用来作形容词和动词, 作形容词时可理解为 (皮肤等) 青灰色的, 忧郁的, (谈吐、电影等) 不道德的, 而作动词时又被理解成使成蓝色, 挥霍, 乱花 (钱) [3]等。

英语中颜色词“blue”的组词能力很强, 组成了很多的词汇, 除去专有名词和意思相近的词, 共有14个词。其中, 7个名词性词汇, 如:blue book、blue baby等;7个形容词性词汇, 如:black and blue、blue-sky等。

由此可见, 汉语中的“蓝”比英语中的“blue”起源晚, 而且在词汇中的地位没有英语中的“blue”重要。

二、意义上的差异

第一部分从“蓝”和“blue”的起源上, 我们了解了这两个基本颜色词在各自语言中的基本意义, 对比了两者在基本意义上的差异, 接下来分析的是“蓝”和“blue”在象征意义上的差异:

(一) 政治意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受农耕文明的影响, “黄”用来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与尊贵, 而“蓝”并没有“高贵与政权”的含义。由于各民族文化环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社会经济、地理位置等方面存在较多的差异, 颜色词往往会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英语中, “蓝”多用来指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有权势或有贵族血统, 如“blue blood”不能解释为“蓝色血液”, 而是指的“贵族, 名门望族”。

在今天, 美国法律界还有“blue ribbon jury”这样的说法, 我们在理解时则翻译成“蓝绶带陪审团”, 指的是由技术专家组成的陪审团, 他们多是解决某些含有复杂的专业问题的特殊案件。[3]由于“蓝”象征着崇高、庄严与肃穆, 一些国家用颜色来代表不同的政党。比如, 在英国和加拿大蓝色用来指保守党, 而在美国则变成了民主党的颜色。除此之外, 许多国家都选用蓝色来为警察、空军和海军制作制服, 更有些国家连警车和救护车的灯都是选用的蓝色。

(二) 文化意义

在英语的颜色词中, “blue”是最冷的色彩, 所以通常带有贬义色彩, 多含有阴性或消极的意味。当“blue”可指 (谈吐、电影等) 不道德的, 下流的时, 有诸如“make a blue joke (开下流的玩笑) ”, “a blue movie (情色影片) ”等用法。20世纪前期西方开始来性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完全抛弃传统道德观念约束的主张和实践, 这一变革又被称为性自由或性革命, 而在这一时期所出现的“blue revolution”则可以解释为“性解放”。

汉语中, “蓝”作颜色词其原型就是一种染色用的染草, 并没有能让人联想起其他的意思, 因此, 就缺乏类似于“blue”的文化意义。

(三) 情感意义

语言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 同时也可以作为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而颜色词是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必然也是人们用来表达某种情感的工具。英语中, 由于“blue”常和海洋、水面等联系在一起, 容易引发人们的联想, 因此, 常用来表示“忧郁的, 悲伤的”, 如“Her mood was blue”可以理解成“她情绪低落”。而“blues”不仅可以理解成“沮丧, 忧郁”, 如“be down with the blues” (精神不振) , 又用来指“布鲁斯” (一种感伤而缓慢的美国黑人民歌) 。而人们口中的“holiday blue”则意为“假期忧郁症”, 另一个与之相关的则是“blue Monday (忧郁的星期一) ”又比如人们常说的“sing the blues”, “be in a blue mood”等等, 都带有明显的犹豫、沮丧的意味。

在汉语中, 颜色词“蓝”原本不具有其他的情感意义, 但由于现在跨文化交际日益紧密, 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提到“蓝”也会让一部分青年人联想到“忧伤、忧郁、沮丧”等情感, 这些都是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的必然趋势。

三、造成差异的原因

(一) 同其他颜色词的关系

英语中的“blue”来源于法语中的“bleu”, 一直作为表示蓝色的颜色词而独立存在。英语中的蓝色同其他颜色词能够区分开, 各自表示不同的含义, 因此, “blue”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并没有受到其他颜色词的制约。从汉语的发展历史来看, “蓝”作为一个颜色词, 最早是包含在“青”里面的, 古汉语的“青”包括“蓝、绿、黑”三个义项。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 虽然“蓝”作为一个独立的基本颜色词而存在, 但“青”还是大大限制了其发展, 如“青天”“靛青”等和蓝色有关的词却使用了“青”这一基本颜色词, 这就造成了在现代汉语中, 以“蓝”构成的词汇很少, “蓝”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远不如“blue”在现代英语中的地位。

(二) 词的原型及认知的影响

英语中的“blue”来源于法语中的“bleu”, “bleu”在法语中原指美丽的水面。因此, 人们将“blue”的最初原型认为是天空或者水面所折射出的明亮的光线, 所以它在之后的使用中就具有了“高贵的、荣誉的”等意义。

而在汉语中, “蓝”作颜色词其原型就是一种染色用的染草, 由于这一原型只是一种“染草”而不像“blue”的原型那样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环境之中。因此, 这一原始意义并没有给人们提供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产生联想的基础, 汉语的“蓝”作为基本颜色词自然就不可能具备很丰富的文化意义。

(三) 生活环境和文化差异

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 其生活方式的选择往往会受环境的制约。[4]早期的英语使用者的生活环境大多是一些被海洋环绕的地区, 以渔业为生, 海是他们经常见到的, 海的蓝色于他们而言也是非常熟悉的。海洋文明中, 他们密切关注天气和海的变化, 心情也随之变化。受到环境和文化的影响, 相应地, 对于“blue”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 从而创造出了其他不同的意义。

而对于长期生活在内陆地区的中国人来说, 受农耕文明的影响, 人们所关注的是大地和农作物的颜色, 而并非遥远的天空和海洋, 自然也就缺乏对“蓝”的认识和联想。正是因为这种心理上的不重视, 才使得作为基础颜色词的“蓝”的重要程度并没有与之相似的其他汉语颜色词高。

四、结语

汉语中的“蓝”和英语中的“blue”在意义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是诸多方面共同影响的结果, 然而这种差异并不是静态的、不变的。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 以及对英语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 人们在使用汉语基本颜色词“蓝”的时候, 也会相应赋予其一定的文化意义。

摘要:人们通常将语言中用来描写事物色彩的词成为颜色词, 在各民族的语言中, 颜色词都是作为词汇中的重要部分而存在。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生活环境以及人的思维方式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即使是表示同一种颜色的颜色词在起源、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以汉语中的以“蓝”和英语中的“blue”为例, 分析汉语和英语中颜色词的差异。

关键词:蓝,差异,根源

参考文献

[1] 李勤.汉英语颜色词“蓝”的隐喻认知对比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30 (4) :86-88.

[2] 姚小平.基本颜色调理论述评——兼论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演变史[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1988 (1) :19-28.

[3] 梁林歆.试析汉语颜色词“蓝”在英语翻译中意义的变化[J].鸡西大学学报, 2011, 11 (11) :92-93.

上一篇: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教案范文下一篇: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看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