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管理论文范文

2023-09-16

药物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天然药物化学作为生物制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实验教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满足药学人才培养要求。我们探讨了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构建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模拟和再现真实实验环境,运用虚实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以期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体实验教学和虚拟实验教学互为补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对培养高素质的药学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虚拟仿真实验;实验教学

虚拟仿真技术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辅助形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它综合了传感技术、显示技术、计算机图形及仿真技术等最新技术成果[1,2]。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由于其职业性与情境性、典型性、过程性、交互性与智能型、趣味性等特征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涉及到多个专业和学科,国内外很多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远程教育机构都积极地投入虚拟实验平台的构建[3]。日前,教育部批准了三批共30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涉及多个研究领域,如清华大学的数字化制造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浙江大学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及中国药科大学的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1,4]

天然药物化学是以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为主要对象,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手段对其进行提取、分离、鉴定的一门学科[5-8]。随着国务院关于推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提出,国家加快了中医药现代化的步伐,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的重要性与日俱增[9]。为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许多高等院校制药学、药物制剂等专业在本科生阶段开设了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以培养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者投入天然药物研究。我校对四年制生物制药专业开设了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其中实验课程占了较大比例。由于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内容涉及到多个学科知识如药用植物学、药理学、生药学等的交叉,同时在技术上还包含了多种技能的相互渗透,兼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特点[5,9,10,11]。实验课程也是锻炼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逻辑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12,13]。针对近年来不断蓬勃发展的天然药物化学领域涌现出的新技术、新方法,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和实验条件下既掌握基础又接触前沿,是天然药物化学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用虚拟仿真系统进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是对生物制药专业课程教学的有力补充。

一、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需要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

(一)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目前,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化学类实验教学课程的授课方式,在教学手段方面存在有比较多的问题[14]。而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验教学在应用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15]。

教学成本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由于资金和场地的限制,学校只能引进部分相关实验设备,这就造成了数量不足的实验仪器与满足大多数学生操作需求的矛盾。同时,大型仪器设备维护成本高,实验教学中容易发生损坏,加速了仪器设备的报废,使得教学成本增加[16]。另一方面,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有效成分的结构鉴定等,这些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天然原料、辅料及标准品,而且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内容具有较强的连贯性,中间任何一个操作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整个实验的失败[17]。因此,在实验教学操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大量不符合要求的失败品,对这些废品的处理大多采用丢弃或销毁的方式,从而导致大量教学资源的浪费[16]。而在传统的药物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18]。其一是实验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大量的化学试剂,普通的本科教学实验室安全设施及环境比较简陋,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存在不利的影响,而从事实验教学的人员长期工作于这种环境,对身体更易造成伤害。其二,实验过程中有时还需要用到大型实验设备涉及高压、高温等环境,这些操作都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19]。

在实验教学的授课方式上,传统的教学方式普遍采用讲授法。首先,针对特定實验,会先分析实验原理,再讲解实验步骤,最后进行示范性操作,同时强调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整个过程占用了大量的实验课程时间,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另外,有部分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堂上学生自行练习时间有限,往往也不能保证实验的连贯性;而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时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失败,受时间的限制,不可能重做,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实验课后不思考不总结,甚至相互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进而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造成极大的影响。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的优势

构建虚拟实验平台,其使用的教学手段要比传统教学中使用的文字、模型更形象、生动和完整[16]。同时,它使得学习知识的过程变得多样化。一方面,虚拟仪器可以安全方便地让学生拆卸、组装;另一方面,教学人员也可以根据不同步骤逐次展示实验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得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有利于学生消化和运用知识。再则,在这种主动交互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得到了有效提高,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使他们更容易地投入到学习环境中去,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在实验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在教育成本方面,虚拟仿真实验既不消耗实验耗材,也不损坏实验设备,同时还避免使用大量危险化学试剂。整个教学过程节约了教学经费,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虚拟实验环境中,学生还可以放心地去操作各种在现实实验条件下有危险的或危害人体健康的实验,避免了各种危险[20]。

二、基于虚拟技术实施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一)虚拟实验平台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程序设计中的运用

由于药物化学实验课程内容具有逻辑性强、连贯性强的特殊性,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程序设计需要突出制药专业的特点,特别强调遵循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学生的认知规律[21]。首先,突出制药专业的特点,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创造实验教学条件,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主动动手能力。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时,要注重引导促进学生主动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尝试。同时,应合理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即根据本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实验教学方法,来设计不同的教学程序[15]。随着生物学、高分子合成分离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药物化学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天然药物化学对多种学科研究方法的应用程度也不断加深[22],例如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智能多维纯化系统AKTAxpress、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与凝胶渗透色谱联用技术等是非常有应用前景的提取、纯化技术。但是由于教学经费及实验条件等原因的限制,不可能逐一开展相关的实验,这时结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对这部分的实验进行讲解和操作,则更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加深对前沿技术的了解。

(二)虚拟平台下的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1.丰富的教学材料。向学生介绍天然药物化学学科研究成果的研究背景及历史,有助于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科研思路,建立学生对于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总体认识。同时,可以结合虚拟仿真平台,将科学研究实例生动地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展现,了解本学科研究领域优秀成果的发现过程,从而引导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例如以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研究团队为实例,介绍科研人员如何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从历史医著文献《肘后备急方》中寻找到有价值的研究线索,然后以提取、分离等手段从青蒿中分离出抗疟成分青蒿素的研究过程,从而延伸到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中如何确定天然药物有效部位的方法、如何设计合理的技术流程进行效成分的分离和研究。同时,结合虚拟仿真平台进行演示,使学生熟悉从天然药物中寻找、开发新药的过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意识。

2.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实验操作。由于大多数实验学生都是首次接触,因此在进行实验的时候难免会出现错误,这就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来降低错误率。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第一是单个环节的练习。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一般具有连贯性,其中包含有多个环节。因此,可以在虚拟仿真操作练习中针对某一重要环节进行练习,使学生能够更熟练地掌握该环节的知识点和操作要点。该操作练习的优点是能突出重点、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有利于熟练掌握运用重要的知识点。如“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虚拟实验中,学生先对其中的“柱层析分离”进行操作练习,实验中学生可以体验不同pH值、溶剂配比的三维模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让学生对摸索实验条件的重要性有着更直观的认识。第二是多流程练习,即把多个知识点和多个流程串联在一起,利用虚拟实验平台进行练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整体实验流程的掌握,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甚至交叉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利用虚拟仿真平台对“氧化苦参碱的提取分离和鉴定”虚拟实验中,我们可以结合实验条件参数模块来确定实验最佳方案,同时可以使用“HPLC组件及系统”虚拟模块进行样品分析和数据采集,来了解高压液相色谱等分析仪器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要点,结合基于虚拟平台的实际操作加深对实验原理的进一步认识,锻炼和提高实验基本操作的能力。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综合检验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验操作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三是比较练习。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不同提取方式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各自的优缺点等,更有利于知识点的运用。

(三)改革考核制度、重视综合能力的考察

针对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的特点,应该注重理论与实验相结合,重点针对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考核[14]。因此,在考核方式上,要把重点放在实验报告的撰写、实验理论的运用和实验操作能力的正确规范上。采用平时成绩(20%)、实验操作技能(25%)、实验设计(25%)及最终实验报告(30%)的模式,这种考核制度,不仅能够综合反映学生的治学态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验技能的运用能力,也符合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特点,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发展了自主探索的能力。

三、结论和展望

通过天然药物化学“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既可以充分发挥虚拟仿真实验技术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药物类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也能通过形象生动的实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共同完成目前天然药物化学的实验要求。

参考文献:

[1]吕婷,等.虚拟现实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43):8099-8103.

[2]邹湘军,等,.虚拟现实技术的演变发展与展望[J].系统仿真学报,2004,(09):1905-1909.

[3]冯传平,彭攸灵,钟湘云.药学类课程仿真实训平台的建设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0):28-30.

[4]江海平,冯鸿.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对生物实验和教学的重大影响[J]..遗传,2007,(12):1529-1532.

[5]张成文,徐小琴,张小燕.新的经济环境下植物提取物行业动态[J].现代药物与临床,2009,(01):1-7.

[6]Strohl,W.R.,The role of natural product s in a modern drug discovery program[J].Drug Discovery Today,2000,(5):39-41.

[7]史清文,等.天然藥物化学学科的发展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J].中草药,2011,(08):1457-1463.

[8]史清文,等.天然药物化学研究与新药开发[J].中草药,2010,(10):1583-1589.

[9]李骅,等.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思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27):5387-5389,5393.

[10]王玉琨,等.复合型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举措[J].基础医学教育,2014,(10):819-821.

[11]张阿琴.《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04):98-99.

[12]厉旭云,等.高校实验教学研究的发展及趋势[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03):131-135,197.

[13]刘蕾,刘艳霞,刘俊康.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03):344-346.

[14]马利华.基于虚拟环境的药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R].华东师范大学,2011:75.

[15]王湘妍.基于桌面三维虚拟现实的中等职业教育实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R].2013,河南大学:76.

[16]杨云,等.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1):45-46.

[17]李南,刘红梅.浅谈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10):161.

[18]李莉,等.分子生物学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的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10):225-227.

[19]李建荣,孔素真.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4,(03):98-100,103.

[20]邵建华,李斯慧,赵春超.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6,(22):278,280.

[21]穆青,华志明.药学专业基础课程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06):64-65,92.

药物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为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在抗菌药物管理领导小组下增设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组长由主管院长担任,副组长由医务科长、药学部主任、院感科科长担任,成员由感管科、药学部、临床微生物室、信息科、护理部、感染科等各科室的负责人和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组成。

一、抗菌药物工作组职责:

(一)贯彻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院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

(二)制定本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组织实施;

(三)定期检查、调查和分析本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督促临床医师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对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四)对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上报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五)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培训,组织对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宣传教育。

二、各部门职责分工:

(一)医务科

1、作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职能机构,负责统筹协调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

2、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培训。

3、组织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和考核,按不同级别专业技术资格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和调剂权,并对处方权和调剂权进行动态监督管理,将新增和取消处方权的医师名单及时报送信息科维护。

4、督促临床医师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严格执行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使用、更改、停用抗菌药物病程录中要有使用、更换原因和效果评价的分析记录;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前必须做到有样必采,及时留取标本送检;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5、负责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结果和不合理用药医师名单进行全院通报和公示,对临床医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奖惩与考核。

(二)感管科

1、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定期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预防用药和治疗用药的比率,统计一联、二联、三联及三联以上抗菌药物的用药比率。

2、会同处方点评小组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点评,检查、监督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并负责制定检查、考核、奖惩细则。

3、根据临床微生物室上报的临床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结

果,分析和汇总和发布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资料。

4、定期汇总抗菌药物使用、监督、检查、奖惩的数据材料,向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汇报。

5、协助药剂科制定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

6、协助医务科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学习培训。

(三)药学部

1、对临床科室提交的新引进抗菌药物品种和淘汰意向的申请报告,提出意见后,报药事会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议,制定和修订本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

2、组织制定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

3、组织制定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和抗菌药物分级目录。

4、定期组织处方点评小组对抗菌药物处方和医嘱实施点评,点评结果汇总报送医务科。

5、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定期统计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金额、占全院药品使用金额的消耗比例、使用强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等数据,分析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向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汇报。

6、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指导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临床微生物室

1、开展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等工作,为病原学诊断提供技术支持,及时提交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报告。

2、负责本院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分析、汇总药物敏感试验的有关数据,内容包括:采样病区、住院号、采样时间、样本种类、感染菌株种类、药敏结果,上报感管科。

(五)门诊部

协助医务科督促门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处方行为,控制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抗菌药物输液比例,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门诊医师进行教育、批评、督促整改。

(六)感染科

负责对本院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

(七)护理部

1、督促各科护士严格执行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法、使用间隔,严格执行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其他措施。

2、协助观察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3、协同做好标本采集和送检。

4、对患者进行普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的宣传教育。

(八)各临床科室主任

负责本科室成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与法规的培训和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性改进,贯彻落实医院管理部门提出的各项改进措施。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卢学勉

副 组 长:罗文朝

组 员:葛体池 黄鹏 周瑞微 丁继光 张顺开

金国信 吴力力 钱定良 曹华妹 金凯 贾秀眉 林传洲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小组(AMS) 组 长:罗文朝

副 组 长:葛体池 黄鹏 周瑞微

组 员:丁继光 李克诚 上官宗校 张顺开 张建海

金国信 何国鑫 吴力力 钱定良 曹华妹 金凯 谢丽晓 何尚映 曾伟伟 贾秀眉 余雪梅 易林高 郑小彬 郑旭东 杜庆玮

药物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小组人员职责

小组各成员职责分工:

朱长钧:主要负责统筹全面工作及部署,及时传达院方相关会议精神及要求。监督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鲍拥军、王霞:具体部署科室抗菌药物应用工作,及时了解使用情况并向组长汇报工作进展。

徐正环、童海波:负责抗菌药物日常管理工作,及时了解药物使用情况,协调药剂科与各临床科室共同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药物使用规章制度。及时记录药物使用情况,并登记造册。

陈孝贵,徐佩松,祝平,金袭,赵传蕴:针对各科室情况确切有效的执行小组制定的工作计划。及时向药剂科反映本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李勇:向本院临床科室提供抗菌药物应用指征。

寿县中医医院

药物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药物管理;不良反应;优化;满意度

文献标识码:A

临床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为核心关键,其用药效果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质量以及身体健康。疾病治疗过程中药物的临床应用占比较大,其药物使用是否合理,与患者疾病恢复及其预后有着直接的影响。药物使用对患者机体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不良反应发生与治疗功效,而不良反应的发生,会对患者身体机能、系统功能造成不同程度损害。所谓药物反应,是指临床用药期间因药物使用途径、方法、剂量等因素产生的有害反应,且药物自身不存在关。当前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囊括过敏、致癌、毒副作用、畸形等症状,而在现阶段药物管理过程中,受到药物管理工作开展不合理的影响,导致患者用药质量极易出现不良反应,严重危害到患者生命健康。而要想进一步保障患者的用药效果,需进行药物管理的优化强化,以此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药物使用效果,进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基于此,本研究针对78例患者实施不用用药管理的效果进行深入探究,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基线资料

研究对象纳入2018年5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药物治疗患者78例,秉持着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9例,男性20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区间22岁至65岁,平均年龄(40.38±3.76)岁;探究组患者39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区间为21岁至66岁,平均年龄(40.52±3.84)岁。纳入标准: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并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存在药物禁忌症。患者基础资料录入SPSS17.0软件,结果P>0.05可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采取常规药物管理。

1.2.2 探究组

针对探究组患者,采取优化药物管理,具体管理工作开展包括:(1)进行药物使用的规范:针对相关药方的开具,医生需要为患者进行药物使用不良反应的介绍,并引导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1 - 2 ]。倘若患者用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关解决措施,或者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药方开具前,医生需进行特殊药物的定期检测,并且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肝肾疾病等,避免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过敏反应和肝肾损伤等。患者药物期间开展定期观察巡视,若用药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止对药物的使用,并视患者情况予以针对性的不良反应干预。同时,做到将患者情况第一时间上报至药剂科,对于患者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制成报告表,用于不良反应成因的分析。(2)进行药物管理制度的健全:医院需依据医护人员能力素质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在职教育的开展,或者是要求医务人员进行药物使用相关书籍的阅读和学习。与此同时,定期开展药物知识讲座、药物知识竞赛、临床药物使用实践活动等,以此强化医务人员对药物使用的认知。另外,引导医务人员认知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性,进而端正自身态度。依据实际情况构建药监小组,小组成员涵盖各个科室人员,包括药学、护理等,明确其小组职责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采取定期、非定期形式进行药物管理的监督管理,再配合对相关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构建,实现对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起到约束、制约药物管理的作用[3-4]。(3)构建不良反应检测系统。医院可以构建完善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利用计算机、电话以及打印机等设备实现对不良反应的监测,然后收集汇总关于不良反应的信息,然后在医院内部进行公开共享,进而提高医务人员的重视度。(4)进行药物全过程管理。针对药物的应用、采购、贮存、入库以及出库进行严格管理,并依据具体情况进行管理制度的完善构建。严格要求药物在运输、贮存期间的温度、湿度、清洁度等。与此同时,进行药物采购的严格监督管理,禁止出现不合格药物入库的现象,提高药物全过程管理水平,以期药物管理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管理满意度进行比对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处理利用SPSS17.0软件,以(%)体现计数资料差异,采取χ2或Fisher确切概法检验,若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不同分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通过表1得知,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嗜睡、恶心、呕吐、头晕,其中优化药物管理探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

2.2 不同分组管理满意度比对

通过表2得知,常规药物管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更低,(P<0.05)。

3 讨论

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受到药物成分因素的影响,使得药物自身具备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需要注重对药物的谨慎使用,如若未合理使用药物,极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危害。通过研究发现,现阶段药物管理不良反应出现的产生因素包括:(1)不完善的药物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缺陷问题在我国各等级医院中普遍存在,具体体现在①因药物制度的不健全,致使药物选购工作的开展存在些许问题,部分医院甚至出现药物选用不严谨的情况,且部分药物未在规定时间内淘汰。同时,部分药物选购时未做到对质量的严控,使得患者服用后极易出现不良反应。②未在药物入库阶段进行规范且严格的药物验收工作,致使药库中存在些许不合格药物,再加上药物存储期间人员监管不力,导致药库中部分药物存在乱堆乱放的现象,无法起到应有药效[5]。③不完善的临床用药监管,医院未做到在临床用药期间予以全面且科学的监管干预措施,再加上部分药师工作不到位,导致部分用药处方审核完善,对患者用药安全造成严重影响。(2)说明书提示不到位。说明书是临床用药的关键凭证,而在具体用药时,偶尔发生说明书提示不到位的现象,部分药物说明书仅是对个别药物注意事项进行简单提及,如禁用、慎用等,而对该药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却只是简单提及,甚至部分药物根本未对药物警惕进行体现。而医院在开具用药处方时,因说明书中未对注意事项进行全面提及,增大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6]。(3)专业性较差。部分医师受限于工作年限、实践经验等方面的限制,自身对抗菌谱、药物作用、药代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全面,再加上部分医师未在处方开具期间进行患者身体特质的掌握,对药物毒副作用的忽视,导致患者用药和促销思安不良反应,因医师给药方法不当、药物剂量控制不合理、操作处理不合规等问题的存在,增大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的几率[7-9]。所以,需要进行药物管理优化来进一步提升药物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本研究中,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药物管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满意度,采取药物管理优化探究组表现更为优越(P<0.05),代表研究具有统计学价值。为进一步实现对用药不良反应的规范,医院需侧重对全过程管控模式的实施,对采购、入库、出库等环节进行药物监管的强化,依据当前药物管理现状,制定契合于药物管控全过程的制度与机制,加强对药库温湿度的控制。同时,结合宣教培训来加强医务人员对药物管理及其不良反应的认知,促使各人员对药物的规范化管理提高重视度,禁止出现药物采购不合理的现象,药物入库后加强对药品日期的检查,做到对药物贮存环节的动态化监督。在出库时进行药物信息的严格检测,禁止出现不合格药物应用于临床的现象。最后,临床用药阶段的规范化管理至关重要,用药前加强对药物信息、注意事项的检查,通过全过程药物管控来抑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表明,药物不良反应不仅对患者临床治疗造成不同程度损害,亦对我院长久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近几年医务人员工作压力不断增加,加之医院接诊数量的逐渐提升,致使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持续增高。对此,我院立足于综合防治的原则,组织各层级、各科室骨干人员,经长期的商讨制定契合我院的药物管理措施,并在充分掌握我院药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进行药物管理优化措施的实践,获取十分显著效果。

所以,要想实现对患者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有效降低,提高患者治療效果,需侧重对药物管理的优化,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保障,避免出现医患纠纷,提高医院形象,具有广泛推广价值。但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除药物管理外,药物自身、患者等都是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对此,我院需继续加大对药物管理的优化力度,重视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全面开展,实现最大程度上抑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玉高,李玉华,董健文.探析优化医院药物管理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J].北方药学,2015(1):148-149.

[2] 梁桂英.优化医院药物管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J]. 海峡药学,2015,27(11):282-283.

[3] 杨国英,王国芳,沈永利.优化医院药物管理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J].医疗装备,2015,(8):113-114.

[4] 丁亚萍,吴晓玲,邓芬,陈丽红.优化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对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意义[J].大医生,2018(3):179-180.

[5] 熊代琴,李东锋,张茂慧,阿不都克依木扎·阿不都克热木,王建华.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管理体系建设探讨[J].新疆中医药,2015,33(2):86-89.

[6] 吴文清.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与医院药事管理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10期):132-134.

[7] 梁群.分析药物的不良反应,谈加强医疗机构的药物管理[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4):401-402.

[8] 汪莉.降低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分析与护理对策[J].饮食保健, 2017,4(11):161-162.

[9] 陈金和.药品的不良反应分析如何加强医院药物管理[J].医药前沿, 2014,(5):363-364.

药物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一、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体系相衔接。

二、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制定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关政策问题,确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框架,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和调整的原则、范围、程序和工作方案,审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委员会由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组成。办公室设在卫生部。承担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三、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充分考虑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保障能力的基础上,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基本保障、临床首选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的要求,参照国际经验,合理确定我国基本药物品种(剂型)和数量。2009年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四、在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实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管理。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保障水平、疾病谱变化、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科学技术进步等情况。不断优化基本药物品种、类别与结构比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原则上每3年调整一次。必要时。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适时组织调整。

五、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规范基本药物的生产流通。完善医药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推动医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促进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的整合。

六、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以政府为主导的药品集中采购相关机构按《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由招标选择的药品生产企业、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药品经营企业或具备条件的其他企业统一配送。药品配送费用经招标确定。其他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基本药物采购方式由各地确定。

七、各地应重点结合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和保障能力,具体制定参与投标的基本药物生产、经营企业资格条件。药品招标采购要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坚持全国统一市场,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参与、公平竞争。充分依托现有资源。逐步形成全国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信息网络。

八、完善国家药品储备制度,确保临床必需、不可替代、用量不确定、企业不常生产的基本药物生产供应。

九、加强基本药物购销合同管理。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合同法》等规定,根据集中采购结果签订合同,履行药品购销合同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合同中应明确品种、规格、数量、价格、回款时间、履约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督促检查。

十、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基本药物全国零售指导价格。制定零售指导价格要加强成本调查监审和招标价格等市场购销价格及配送费用的监测,在保持生产企业合理盈利的基础上,压缩不合理营销费用。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原则上按药品通用名称制定公布。不区分具体生产经营企业。

十一、在国家零售指导价格规定的幅度内,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形成的统一采购价格、配送费用及药品加成政策确定本地区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具体零售价格。鼓励各地在确保产品质量和配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探索进一步降低基本药物价格的采购方式,并探索设定基本药物标底价格。避免企业恶性竞争。

十二、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县(市、区),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各地要按国家规定落实相关政府补助政策。

十三、建立基本药物优先和合理使用制度。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初期。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确需配备、使用非目录药品,暂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确定,并报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备案。配备使用的非目录药品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和规定。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达到一定使用比例,具体使用比例由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医疗机构要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加强合理用药管理,确保规范使用基本药物。

十四、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使用非目录药品品种数量。应坚持防治必需、结合当地财政承受能力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从严掌握。具体品种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发展改革(价格)、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食品药品监管、中医药等部门组织专家论证,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甲类)范围内选择,确因地方特殊疾病治疗必需的。也可从目录(乙类)中选择。增加药品应是多家企业生产品种。

民族自治区内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以外的民族药,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相应管理办法,

十五、患者凭处方可以到零售药店购买药物。零售药店必须按规定配备执业药师或其他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为患者提供购药咨询和指导,对处方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审核,依据处方正确调配、销售药品。

十六、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具体办法按医疗保障有关规定执行。

十七、加强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基本药物生产、配送质量规范,对基本药物定期进行质量抽检,并向社会及时公布抽检结果。加强和完善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建立健全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完善药品召回管理制度,保证用药安全。

十八、加强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评估。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完善基本药物采购、配送、使用、价格和报销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发挥行政监督、技术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发布监测评估报告等相关信息,促进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完善。

十九、2009年,每个省(区、市)在3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包括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到2011年。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到2020年,全面实施规范的、覆盖城乡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二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要加强合理用药舆论宣传与教育引导工作,提高全民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和信赖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各地要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落实政府责任。切实履行职责。坚持改革与投入并重。结合当地实际,积极稳妥地建立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药物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目的: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替吉奥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水平、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水平、肝肾功能情况以及血常规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CEA与血清CA19-9水平、肝肾功能情况以及血常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晚期胃癌患者甲磺酸阿帕替尼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VEA以及CA19-9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甲磺酸阿帕替尼;替吉奥;晚期胃癌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在消化道肿瘤第一位。在我们国家胃癌每年的发生率大概有40万人左右[1]。相关研究发现,治疗早期胃癌患者,治愈率高,但是对于晚期胃癌患者来说,即使是接受有效的生存时间超过五年几率的可能也很少[2]。由于大多数的早期胃癌患者并没有什么症状,小部分患者可能会感到消化不良等轻微不适,随着疾病在中晚期的发展,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所以寻找一种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的治疗方案也是目前为止临床上主要研究的方向[3]。本研究主要分析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药物不良反应,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胃癌,诊断标准参考《外科学(第8版)》[4],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抗癌联盟及美国肿瘤联合会胃癌TNM分期系统(第8版)[5]中Ⅲ期和Ⅳ期的标准,其中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为25~74岁,平均为(51.26±13.26)岁,身体质量指数为19~24Kg/m2,平均为(21.36±2.41)Kg/m2,研究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为26~78岁,平均为(52.16±13.25)岁,身体质量指数为20~26Kg/m2,平均为(22.14±2.16)Kg/m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确诊为胃癌者;(2)TNM病理分期为晚期者;(3)对本研究使用药物无禁忌者。

排除标准:(1)患有感染以及免疫系统疾病者;(2)内分泌系统障碍者;(3)伴有免疫系统疾病者;(4)存在肝肾等脏器功能疾病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替吉奥胶囊(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100135;规格:20mg*12s/盒)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温水吞服40mg/次,2次/d,分别在早餐和晚餐后半小时服用,三周为一个周期,服药两周停药一周,持续服药直至患者病情无进展。

1.3.2研究组方法

研究组患者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140103;规格:0.25g)进行治疗,治疗方法:餐后半小时服用(每日服药的时间应尽可能相同),以温开水送服。1次/d,025g/次,三周为一个周期,服药两周停药一周,持续服药直至患者病情无进展。

1.4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6],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和病情进展四个方面。完全缓解是指患者可见病变完全消失,部分缓解是指患者肿瘤病变缩小30%以上,疾病稳定是指不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疾病进展是指患者肿瘤扩大20%以上或出现新病变。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状态=有效治疗。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EA和血清CA19-9水平,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情况,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内容包括: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以及肝功能损伤、乏力、手足綜合征以及食欲减退。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计量资料(t)和计数资料(X2)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版本)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计数资料表示为(n,%),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病情稳定以及疾病进展四个方面,研究组患者总有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见表1

2.2血清CEA和CA19-9水平变化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血清CEA和CA19-9水平变化,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EA和CA19-9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CEA和CA19-9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见表2

2.3肝肾功能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肝肾功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见表3

2.4血常规结果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常规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常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见表4

2.5不良反应

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療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内容包括: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以及肝功能损伤、乏力、手足综合征以及食欲减退,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见表5

3.讨论

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化疗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7]。然而,晚期胃癌患者大多有腹痛、腹胀等胃肠道症状,食欲下降,不能有效补充营养[8]。在这种情况下,为患者选择一种高效低毒的化疗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替吉奥是一种氟尿嘧啶衍生物口服抗癌剂[9]。其中奥替拉西钾经患者口服吸收后对5-FU代谢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是中国独立开发的第1种口服小分子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获得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新药创制主体基金支持[10]。甲磺酸阿帕替尼在治疗胃癌中显示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其在多种肿瘤中也有良好疗效 ,是近年来少有的具有广谱疗效的靶向药物[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总有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CEA与血清CA19-9水平、肝肾功能情况以及血常规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CEA与血清CA19-9水平、肝肾功能情况以及血常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给予晚期胃癌患者甲磺酸阿帕替尼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VEA以及CA19-9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妍、张明晖、孙雅丽、杨春洁、杨艳、韩雨. 紫杉醇联合阿帕替尼对比单药紫杉醇二线治疗胃癌的真实世界前瞻性研究[J]. 中国肿瘤临床, 2020, v.47(15):34-37.

[2] 宋东, 杨晓玲, 冯慧晶,等. 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J].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9, 31(007):469-473.

[3] 武姗, 花瞻, 李建晨,等. 阿帕替尼联合其他方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J]. 肿瘤防治研究, 2019, 46(3):6.

[4] 何豆豆, 郑小春. 甲磺酸阿帕替尼致严重手足皮肤反应的药学监护及文献复习[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20, v.20(05):66-69.

[5] 董向军, 王春晖, 李敏.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J]. 国际肿瘤学杂志, 2019, 46(6):4.

[6] 陈孝平, 汪建平. 外科学.第8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7] 倪田田, 李平. 益气养阴通络方联合阿帕替尼和替加氟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021(004):120-123.

[8] 陈程, 马建华, 尚玉萍,等. 宫颈癌二线治疗失败后甲磺酸阿帕替尼临床应用观察[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9, 26(14):4.

[9] 叶再生, 曾奕, 魏晟宏, et al. 阿帕替尼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在胃癌腹膜转移转化治疗中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观察[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1, 24(3):8.

[10] 刘宏杰, 张宁, 李凌云,等. 甲磺酸阿帕替尼三线及以上治疗晚期恶性肿瘤52例疗效观察[J].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0, 39(3):4.

[11] 杨尊敬, 杜先玲, 杜先艳. 阿帕替尼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实用癌症杂志, 2019, 34(1):3.

[12] 何杨, 朱益平, 彭玉珍,等. 阿帕替尼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0, 039(001):36-40.

上一篇:社会道德论文范文下一篇:民生问题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