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2023-03-04

方案是对一项活动具体部署的安排和计划,那么方案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呢?如何才能写好一份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绿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绿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创建绿色学校实施方案

“绿满校园,育尽童心”创建绿色学校实施方案

(2008)

一、创建活动目的

我校本着“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为配合全球环境保护运动,使少年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和教育行动纲要》的精神,积极开展绿色环境教育活动,把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培养绿色使者作为学校的重要任务,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学校的绿化、净化、美化、阵地化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及存在的环境问题,明确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道理,增强学生综合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及初步审美鉴赏能力,激励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学校特制定创建省级绿色学校实施方案,把创建活动作为学校的一大重点工作,被淮安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办公室评为”争创省级绿色学校示范单位”。

二、具体实施计划

(一)完善制度:领导重视,管理有序

绿色环境教育是推进中小学环境保护素质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环境保护事业的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基础工作。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德育处、教导处、总务处、团队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师生开展环境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学校的环境建设和环保教育,给学校环境建设和环保教育指明方向。为维护我校优美、整洁、文明的绿色环境,给全校师生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们制订了校园绿化管理制度,行文下发到各班级、科室和家属区,要求认真学习、严格执行。我们的口号是:“人人争做小卫士”。我们的卫生标准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我们重视创建活动中的检查监督,要求坚持学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评比、有总结,每月都按时召开环保工作会议,把各项具体工作落在实处。同时,学校非常重视教师培训认真制定环境教育培训计划,每学期两次组织教师开展环保知识学习,使环保教育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二)培训人员:宣传到位,强化师资

我校以“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作为整体的教育改革理念,一切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根本,一切为学生的将来着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终生学习的思想。在建设绿色学校的活动中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为使我校教职工统一认识,我校加强了宣传力度。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并领会其深刻含义,从而提高了教师对环境教育工作的认识。学校还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环保师资培训工作。同时把环保知识输入学校互联网上,供师生学习。

(三)落实教育:学科渗透,文化影响

学校的任何一种教育活动只有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在环保教育中我们注重渗透教育,在思想品德、语文、科学、美术等学科教学中充分体现环保教育。学校要求各科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制定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案,加大对环保知识的渗透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参观访问,调查研究,问卷调查等形式,从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小动物到关注周围环境,开展环境调查,参加公益服务等内容入手,指导学生的各种环保行为,培养学生的环保素养,使环境教育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同时,我们自编了两课时的环保知识教材《关爱生命》,利用校园网做专题讲座,通过科学课进行学习,有利地补充了课堂教学内容。少先队又开展了环保主题活动,从而保证了教育的一致性。我们利用升旗仪式、班队课、晨间活动等向学生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学校开辟了绿色通道,有环保手抄报、环保知识等组成,在校园里随处可以看到环保宣传牌。为保证校园环境卫生,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我们开展了“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少先队发出倡议,用实际行动净化、美化环境。少先队还将评选出校园环保小卫士,利用红领巾广播、启明星电视台、板报,大力宣传,以点带面,从而增强了全体师生的卫生意识,提高了卫生标准。学校还鼓励学生设计体现环保意识的电脑绘画作品。希望通过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设施手段,形成具有浓厚环保意识的校园文化,让全体师生浸润其间,全面了解环保科普知识,让环保潜移默化到每个人的心灵,从而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并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周围的人们。

(四)丰富形式:拓宽渠道,投身环保

为配合课堂教学,学校还将积极拓展教育渠道,采用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活动,走进社区、面向社会,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观察、学习动手、有所创造,从而使学生提高对人的因素和自然资源,生态、环保的认识,提高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意识,保证了环境教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我校结合学生实际,决定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教育主题活动。我们先后组织读一本有关环境保护教育的书;聘请校外辅导员作环境保护专题讲座;开展认种纪念树、“亲近大自然”等活动。各班还将以演讲、征文、书画形式进行班级环保教育。我们还充分利用启明星电视台、广播站、升旗仪式、主题大、中队会等形式进行环境教育。结合地球日、水日、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爱鸟周等纪念日,开展全校性环保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爱护花草树木的活动,上街宣传,举办黑板报、演讲、征文、书法、美术、手工、歌咏、环保知识竞赛;参加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等活动。我校还将继续开展富有特色的“保护母亲河” 活动,组织学生通过调查研究的形式了解母亲河,保护母亲河,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我们要求学生做到“随手关闭水龙头、不吃口香糖、节约纸张,回收废纸”等随手可做的小事,组织学生回收废旧电池,学校统一处理,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污染。学校少先队通过开展的一系列“红领巾护绿”活动,使学校教育得以延伸,从而把保护环境主题活动推向高潮。

(五)加强硬件:美化环境,处处育人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我们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到科学、合理地布局,明确提出“校园无处不育人,校园无时不育人”的口号。我校以“见缝插绿”为目标,要求一进入校园,不能见到空地,处处栽花种草。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整体改造学校校舍及校园环境。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美观大方、宽敝明亮,集办公、艺术、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楼,构筑积极向上的校园。同时,我们还美化教室,创建优美的教室环境,统一制作了教室内的学习园地、卫生角、图书角等,让每面墙、每扇窗、每个橱、每个角落都教育人,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形式了环境整洁、绿草从荫、空气清新、卫生干净的良好校园环境,成为强有力的德育阵地。

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经过我们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我校环保及环境教育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近1200名师生环保意识加强,无乱扔乱弃现象,人人讲文明,个个讲卫生。校园净化、空气清新、课堂整洁,玻璃明亮,厕所干净无臭味。校内所有污染源得到控制和治理。学校被评为市“争创绿色学校示范单位”。学生也在环保部门开展的环保征文活动中年年获奖。

学校在绿色环境教育中,以人为本促进生态建设,实现环境育人,向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目标奋进,走可持续教育发展的路子,不断总结,不断对照标准,不断完善,以更高的要求来促进工作的开展。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将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努力使学校变得更美、更绿。

第二篇:创建绿色学校实施方案

“绿满校园,育尽童心”创建绿色学校实施方案

(2008年度)

一、创建活动目的

我校本着“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为配合全球环境保护运动,使少年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和教育行动纲要》的精神,积极开展绿色环境教育活动,把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培养绿色使者作为学校的重要任务,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学校的绿化、净化、美化、阵地化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及存在的环境问题,明确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道理,增强学生综合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及初步审美鉴赏能力,激励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学校特制定创建省级绿色学校实施方案,把创建活动作为学校的一大重点工作,被淮安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办公室评为”争创省级绿色学校示范单位”。

二、具体实施计划

(一)完善制度:领导重视,管理有序

绿色环境教育是推进中小学环境保护素质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环境保护事业的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基础工作。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德育处、教导处、总务处、团队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师生开展环境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学校的环境建设和环保教育,给学校环境建设和环保教育指明方向。为维护我校优美、整洁、文明的绿色环境,给全校师生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们制订了校园绿化管理制度,行文下发到各班级、科室和家属区,要求认真学习、严格执行。我们的口号是:“人人争做小卫士”。我们的卫生标准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我们重视创建活动中的检查监督,要求坚持学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评比、有总结,每月都按时召开环保工作会议,把各项具体工作落在实处。同时,学校非常重视教师培训认真制定环境教育培训计划,每学期两次组织教师开展环保知识学习,使环保教育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二)培训人员:宣传到位,强化师资

我校以“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作为整体的教育改革理念,一切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根本,一切为学生的将来着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终生学习的思想。在建设绿色学校的活动中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为使我校教职工统一认识,我校加强了宣传力度。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并领会其深刻含义,从而提高了教师对环境教育工作的认识。学校还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环保师资培训工作。同时把环保知识输入学校互联网上,供师生学习。

(三)落实教育:学科渗透,文化影响

学校的任何一种教育活动只有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在环保教育中我们注重渗透教育,在思想品德、语文、科学、美术等学科教学中充分体现环保教育。学校要求各科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制定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案,加大对环保知识的渗透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参观访问,调查研究,问卷调查等形式,从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小动物到关注周围环境,开展环境调查,参加公益服务等内容入手,指导学生的各种环保行为,培养学生的环保素养,使环境教育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同时,我们自编了两课时的环保知识教材《关爱生命》,利用校园网做专题讲座,通过科学课进行学习,有利地补充了课堂教学内容。少先队又开展了环保主题活动,从而保证了教育的一致性。我们利用升旗仪式、班队课、晨间活动等向学生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学校开辟了绿色通道,有环保手抄报、环保知识等组成,在校园里随处可以看到环保宣传牌。为保证校园环境卫生,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我们开展了“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少先队发出倡议,用实际行动净化、美化环境。少先队还将评选出校园环保小卫士,利用红领巾广播、启明星电视台、板报,大力宣传,以点带面,从而增强了全体师生的卫生意识,提高了卫生标准。学校还鼓励学生设计体现环保意识的电脑绘画作品。希望通过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设施手段,形成具有浓厚环保意识的校园文化,让全体师生浸润其间,全面了解环保科普知识,让环保潜移默化到每个人的心灵,从而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并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周围的人们。

(四)丰富形式:拓宽渠道,投身环保

为配合课堂教学,学校还将积极拓展教育渠道,采用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活动,走进社区、面向社会,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观察、学习动手、有所创造,从而使学生提高对人的因素和自然资源,生态、环保的认识,提高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意识,保证了环境教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我校结合学生实际,决定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教育主题活动。我们先后组织读一本有关环境保护教育的书;聘请校外辅导员作环境保护专题讲座;开展认种纪念树、“亲近大自然”等活动。各班还将以演讲、征文、书画形式进行班级环保教育。我们还充分利用启明星电视台、广播站、升旗仪式、主题大、中队会等形式进行环境教育。结合地球日、水日、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爱鸟周等纪念日,开展全校性环保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爱护花草树木的活动,上街宣传,举办黑板报、演讲、征文、书法、美术、手工、歌咏、环保知识竞赛;参加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等活动。我校还将继续开展富有特色的“保护母亲河” 活动,组织学生通过调查研究的形式了解母亲河,保护母亲河,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我们要求学生做到“随手关闭水龙头、不吃口香糖、节约纸张,回收废纸”等随手可做的小事,组织学生回收废旧电池,学校统一处理,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污染。学校少先队通过开展的一系列“红领巾护绿”活动,使学校教育得以延伸,从而把保护环境主题活动推向高潮。

(五)加强硬件:美化环境,处处育人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我们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到科学、合理地布局,明确提出“校园无处不育人,校园无时不育人”的口号。我校以“见缝插绿”为目标,要求一进入校园,不能见到空地,处处栽花种草。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整体改造学校校舍及校园环境。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美观大方、宽敝明亮,集办公、艺术、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楼,构筑积极向上的校园。同时,我们还美化教室,创建优美的教室环境,统一制作了教室内的学习园地、卫生角、图书角等,让每面墙、每扇窗、每个橱、每个角落都教育人,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形式了环境整洁、绿草从荫、空气清新、卫生干净的良好校园环境,成为强有力的德育阵地。

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经过我们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我校环保及环境教育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近1200名师生环保意识加强,无乱扔乱弃现象,人人讲文明,个个讲卫生。校园净化、空气清新、课堂整洁,玻璃明亮,厕所干净无臭味。校内所有污染源得到控制和治理。学校被评为市“争创绿色学校示范单位”。学生也在环保部门开展的环保征文活动中年年获奖。

学校在绿色环境教育中,以人为本促进生态建设,实现环境育人,向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目标奋进,走可持续教育发展的路子,不断总结,不断对照标准,不断完善,以更高的要求来促进工作的开展。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将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努力使学校变得更美、更绿。

第三篇:绿色学校创建方案

创建绿色学校实施方案

凉州区永昌镇和寨九年制学校

一、指导思想

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贯彻《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和甘肃省“绿色单位”创建活动精神,落实《凉州区创建绿色学校实施方案》;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营造校园绿色文化氛围,创建优美的育人环境;开展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环境素质的优秀人才。

二、组织机构

组长:王学年(校长)

成员:杨宗成(副校长)

秦江山(副校长)

翟双元(教导主任)

张全国(总务主任)

张强(校务委员)

姜斌(团总支书记)

三、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及措施

(一)工作目标

通过活动的展开,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出一批具有绿色环保理念,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服务、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逐步实现教育好一个学生,带动一

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造福一方人民的目标。争取使我校在2009年底达到省级“绿色学校”创建标准。

(二)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特定场所,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和形成价值观,塑造品德和养成良好行为的重要场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学校育人的根本目标,环境素质是现代社会对每个公民基本素质的基本要求。“绿色学校”的本质特征,就是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绿色学校”不仅能使教师和学生的环境素质得到提升,还可以通过学生带动家长,通过家长带动社区,又通过社区带动社会公民更广泛地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绿色学校”是一种品牌。创建“绿色学校”,可以加深师生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可以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营造优美环境,可以丰富环境教育的思想、教材和辅导资料,充实和提高教育质量,可以促进学校和社区的联系,提高学校在本地区的声誉和形象。同时,学校内部可以通过合理使用和节约能源、资源,消除事故隐患,减少浪费,节约财务开支。创建绿色学校,是提高学校品位的最佳途径。

2、明确职责,强化管理

学校领导,是学校教育的决策者和组织者,也是创建绿色学校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学校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环境教育主管领导和领导机构各成员的职责,各司其责、各尽其力、通力合作。要

把环境教育责任制,分解到每个岗位,每一个时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不断地实践和完善,并且落实到每一个教师的年终考核中。

3、统筹规划,循序渐进

学校在现有管理的基础上,不断保持和完善已有的环境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动管理的各个领域,纳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创建绿色学校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所以,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一定要结合我校实际,正视“校情”,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一定要认真分析自身条件,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发挥师生的智慧,充分体现活动的多样性。要注重实施创建计划的基础工作,加强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4、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育水平

教师本身的环境素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在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中,深刻理解环境教育的意义和具有良好环境素养的教师,是实施“绿色教育”的关键因素。通过长期的教师培训,使教师有机会不断吸收新知识,掌握新信息,充实新技能,适应新变化。教导处要组织编写环境教育学科的渗透方案,各教研组要进行环境教学示范,组织环境教案观摩和评比;要加强各学科教材中环保内容的教育研究,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的特色教学,发表特色论文,不断深化环境教育。

5、以人为本,提高师生参与意识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祖国的未来。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主题就是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在教学方式上,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首先,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所规定的环境保护内容,巩固基础知识;其次,要通过举办讲座、主题班会、第二课堂活动等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丰富环保知识;第三,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校园内成立环保社团,组织环保科技活动小组,利用活动课开展日常活动。第四,要结合学校和师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社会环保活动,力所能及地参与环境保护公益活动,为环保做好事、办实事、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6、优化校园环境,推进硬件建设

校园环境,是最生动和形象的绿色教材。在注重“绿色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应当优化校园环境,以校园环境育人。要搞好校园的植树种花,提高绿化覆盖率,用环保理念美化、绿化校园。要有效控制学校的多种污染源,开展节水、节电等节约资源的活动,提高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保持环境整洁,食堂卫生,校园净化,厕所干净,学校活动全过程中要体现环保理念。

四、创建步骤

1、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登记备案。

2、对照“绿色学校”创建评估标准,对学校内部环境及环境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其次,依据调查情况,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在人力、经费允许的条件下,从课堂渗透、课外和校内以及社区活动、学校环境管理、校园绿化美化等方面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3、组织教职工培训,充实所需的资料和设备,建立“绿色学校”档案,为学校内部自评和上级主管部门评估验收创造条件。

4、自我检查与纠正。学校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不断提高学校的创建水平。

5、申请验收。通过自评证明学校已经达到了绿色学校的评估标准后,向有关单位申请“绿色学校”命名。

第四篇:创建绿色示范学校实施方案

鲁山二十五中创建“绿色学校”实施方案

为推动和规范我校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和树立良好的环保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校园。切实提高学生文明素质和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环境法律法规知识,结合我校特点,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本着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特色化建设的工作思路,积极营造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环境,不断增强师生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能力,创建绿色校园。

二、目的及意义

创建“绿色学校”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创建过程,提高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传授“绿色”科学知识,培养“绿色”思想,养成“绿色”行为习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把环保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育中,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三、具体措施:

(一)、成立鲁山二十五中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

组长:叶学义

副组长:董平安侯红伟赵小六

成员:许云旗孙芦培杨军政陈远敬赵丙炎

王国霞黄建新刘佳申英豪杜鹏

肖聚发李峰陈光耀袁翠

学校定期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和创建专题会议,及时解决创建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二)加强学校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1、借助灾后重建机遇,聘请专家来校结合实际,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规划,增设环保标语设施,充分挖掘校园中的可绿化资源,美化校园。

2、注重学校的环境卫生及周边环境卫生,加强整治,坚决消灭卫生死角,还给学生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3、倡导节水、节电,节约纸张,培养学生的节俭习惯,提倡简朴。

4、把净化、绿化、美化校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学校的绿化带、公共保洁区落实班级责任制。

5、加强卫生室、少队部等功能室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功能,有效地推动学校环保宣传教育工作。

(三)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增强教师的环保意识。

1、结合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中开展环保知识教育。

2、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把环保宣传落实内化为教师自觉自愿的行动。

3、通过“无烟会议室”的倡议活动,在教师中推崇环保的生活方式。

4、把学校的环境教育渗透到家庭与社会,通过学校环境教育带动每一个家庭,使整个社会共同参与环保,形成环保意识。

(三)多渠道开展学生环保教育活动

1、学期初少先队大队部发出“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倡议。少队部和各班级利用环保节日创造机会召开“环保”主题班队会。

2、课堂渗透环境教育。在落实教学课堂标准的同时,充分挖掘课堂的环境教育资源,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知识,使学生懂得环境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懂得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

3、开展变“废”为“宝”的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在学生的科技活动中注入环保主题。

4、利用“知心姐姐信箱”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心理健康环境。

5、大力开展宣传教育,促进全校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充分利用班队会、板报、图书室等宣传环保知识,并抓住各个环保宣传节做好宣传教育。如:3月12日植树节、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4月的爱鸟周活动、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一系列的节日。

6、在学生中开展“绿色校园”、“环保”知识竞赛。

7、将学校的红领巾播音室充分利用起来宣传绿色、环保知识,使全体学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 “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使全体师生对此项活动高度重视起来。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环保责任感,让师生认识环境、了解环境、保护环境,自觉地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8、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拾捡垃圾等,把环保意识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上。

第五篇:创建绿色学校规划及实施方案

西流河一中中学创办于 1949年,座落在XX市东边与武汉比邻,建校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之路,以“抓常规、求质量、创特色、促发展”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做人求真,治学务实”为校训,把创建“绿色学校” 作为绿色教育的载体,与德、智、体、美、劳教育共同融为育人要素,一并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特别是学校以“终身发展、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五个发展为抓手,形成了“学校各方面工作整体推进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与学生教育的一体化、全面发展的一体化、课内与课外的教育一体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一体化”的教育特色,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学校”理念深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而创建各级绿色学校,则是我校争创名牌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

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创 建 “环境优美”的校园,做到校园建筑布局合理,校园绿化怡人,校园环境整洁,校园文化浓郁,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人格,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的学校文化氛围。具体而言,包括六大指标,即:绿美净健的生态环境、修德美性的人文环境、以生为本的课程环境、亲善宽和的人际环境、横宽纵深的信息环境、自律自善的法治环境。

二 .创建绿色学校的策略

1. 把创建绿色学校与争创品牌学校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争创品牌学校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办学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使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融入学校的总体工作中。

2. 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德育工作、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坚持以德育和校本课程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支柱,以创建绿色学校夯实德育工作,促进校本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在思想、道德、身心、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3. 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学校特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坚持把学校的特色教育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有机补充,给特色教育予绿色的生命,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充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 .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我校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分四步实施:

XX-XX 年创建镇绿色学校;

XX 年创建市绿色学校;

XX-XX 年创建省绿色学校;

四 .创建绿色学校的实施方案

1. 构建组织网络

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王金国

副组长:罗砚平

徐先发

刘教平

成 员:王发军张林峰

何正强杨会平

具体分工:

办公室:负责制定环境教育规划和计划、总结

政教处:负责管理和宣传教育,学生环保行为规范

教导处:负责环保教学,落实学科渗透,汇编校本环境教育教材

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规划和建设,实现校园垃圾分类、校园绿化,学校节能、节水、节电及节约其他资源的具体工作。

团委:负责开展系列活动

年级组、教研组:负责教师的培训、组织师生学习、进行课题研究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兼任。设立环境保护教研室,由各学科教师、环保小组全体成员等组成。同时聘请镇城建同志为校外环境教育辅导员。

2. 提供保障措施

课程保障

学校将“绿色教育”纳入课程建设中,并确保在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中得到体现。另外,将重点建设“绿色教育”的校本课程。

经费保障

必要的经费投入是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保障,学校拟将创建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以确保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控制、处理污染源

重点控制化学实验室的废气、废液,对校园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其他保障

学校将在每学期开设两节以上的环境教育课,进行校领导、全体教师的环境教育培训,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积极创造条件选送相关人员参加县、市举办的各类培训进修。

4. 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

校园:内外环境优美,给人以赏心悦目、生机勃勃、清净舒适的感觉。

家园:培养师生“爱校如家”的意识。注重教室、办公室、各功能室的基本建设。整个学校整洁美观、环境幽雅,使师生倍感家庭的亲切和温馨。

学园:学校是学习的场所,不仅要营造优美的环境,更要有人文气息,使学校成为学园,成为文化氛围浓厚的学校。

乐园:学习是艰苦的劳动,需要适时调节,要建设好健身娱乐等活动场地,供师生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之余感到身心愉悦。

5. 创建和谐的人文环境

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育人环境,引导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体现主人风范。

以培养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营造良好学风、校风为宗旨,开展以“文明、健康、温馨”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和“追求卓越,创造未来”为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系列化的主题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教育意识和理性思考水平。

创设舞台,利用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合唱队和其它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充分利用网络、黑板报、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形式,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6. 开发“绿色教育”课程

根据有关部门要求,结合我校的办学宗旨,运用系统观点,分解教育目标,使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植根于“课程开发”和“学科建设”上。

基础型课程:为了帮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学习心理,我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与实践技能,我校开设“社会综合实践”课。

拓展型课程:充分挖掘学校教育资源,开设包括“绿色教育”在内的拓展型课程。

研究性课程:通过教师选题、双向选择和自主选题三个阶段,结合课程资源进行二度创新。

五 .创建绿色学校效果预测

通过“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在以下六个方面达到良好的效果:

1. 环保意识方面:师生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使环保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

2. 环保行动方面:通过“绿色教育”,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使师生的环境意识和校园的环境质量达到新的层次。

3. 人文精神方面:“绿色”不仅指环境绿化、学生环保意识、环保行为的培养,还包括团结协作、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氛围的建立。

4. 环境教育课程化方面:课程化的教育才能持久有效,这是“绿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学校通过创建活动,将有关“绿色教育”的内容加以整合,使这项工作达到课程化的要求。

5. 环境信息资料库方面:通过网上搜寻、报刊参阅、实践积累等方式,建立环境教育信息资料库。

6. 教育成果方面:学校和教师要有创建绿色学校的论文、总结、校本教材和优秀教案。鼓励并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有关环保活动的征文比赛、科技制作、文艺活动等,为创建绿色学校作贡献。

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经过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校将由“绿化美化学校”发展为集欣赏性、知识性、科技性、教育性为一体的“花园式学校”,办成一所具有本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鲜明的特色的绿色学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留舍中心小学德育活动下一篇: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