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结构加固技术

2022-10-26

第一篇:碳纤维结构加固技术

房屋结构抗震隔震与碳纤维加固

05108411叶晓斌

【摘要】抗震加固是对未进行抗震设防或已进行抗震设防但达不到设防标准的建筑物进行结构补强和提高其抗震能力的措施。抗震加固必须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后采取相应的抗震加固措施;抗震加固要分轻重缓急,有计划进行;抗震加固要按抗震鉴定、加固设计、设计审批、组织施工、质量监督和工程验收等程序进行。抗震加固措施包括增强强度、提高延性、加强整体性和改变传力的途径。

【关键字】抗震隔震 加固 碳纤维加固

【正文】

目前,许多国家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方案中,已经出现了新的结构,如:美国纽约的42层高层建筑物,建在于基础分离的98个橡胶弹簧上,日本的建在弧型钢条上防地震建筑物,前苏联的建在与基础分离的沙垫层上的建筑物,以及在中国已经获得了美国、中国和英国发明专利权的,刚柔性隔震、减震、消震建筑结构与抗震低层楼房加层结构,都十分成功的应用于工程实践中,都明显的在建筑结构体型上,改变了传统的插入式刚箍捆住内力(吸收地震能量)的结构体系。总之都在建筑设计的结构方面设法摆脱在地震灾害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的插入式刚箍捆住内力的结构体系。其实质都反映了对“似地球为相当好的惯性参考系”为指导理论,所制定的现行抗震硬抗、死抗地震打击设计规范的动摇,本质上也是改变了建筑结构受力体系,而不在似地球为绝对静止不动的惯性参考系了。

日本在东京建造了12座弹性建筑,经里氏6.6级地震的考验,减灾效果显著。这种弹性建筑物建在隔离体上,隔离体由分层橡胶、硬钢板组和阻尼器组成,建筑结构不直接与地面接触。阻尼器由螺旋钢板组成,可减缓上下的颠簸。滚珠大楼美国硅谷兴建了一座电子工厂大厦,采用一种抗震新法,即在建筑物每根柱子或墙体下安装不锈钢滚珠,由滚珠支撑整个建筑,纵横交错的钢梁把建筑物同地基紧紧地固定起来。发生地震时,富有弹性的钢梁会自动伸缩,于是大楼在滚珠上轻微地前后滑动可以大大减弱地震的破坏力。弹簧大楼日本鹿岛建筑部门发明了一种新的防震大楼营造法:由弹簧把连着地基的基础部分和建筑物主体分开,让建筑物主体处在一种能吸收地震和其他振动冲击的中介物上。无论地基怎样摇晃,振动能量传到这种建筑物时也将减到原来的1/10。

总体来看,我国在抗震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上做得比较充分。我国发布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等国家标准,对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责任划归、防灾规划均有具体划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

规定》第八条规定:当遭受多遇地震时,城市一般功能正常;当遭受相当于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时,城市一般功能及生命线系统基本正常,重要工矿企业能正常或者很快恢复生产;当遭受罕遇地震时,城市功能不瘫痪,要害系统和生命线工程不遭受严重破坏,不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

据悉,我国地震抗震标准,不同地区的建筑物是不一样的,主要依据国家的抗震设防烈度图,分6~9级不同的抗震设防标准,不同地区的建筑物须执行相应地震级别的建筑物抗震标准。“这些标准很多都是强制性的,如烈度在6度以上的地区,所有的建筑物都必须执行地震抗震设防标准,否则建筑物不予以验收。

建筑隔震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关注的研究课题。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这项技术为在我国减轻多、低层房屋水平地震灾害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途径。《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中已提出“推进隔震等新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隔震房屋的应用将对未来的房屋结构形式和抗震技术产生深远影响。我国建筑隔震技术已取得了重大成果,并进行了200多万米的隔震工程应用。采用隔震技术的建筑在强烈地震时,隔震房屋自身变形很小、只作轻微平动,不仅建筑物不会破坏,房屋装修也基本保持完好,室内设备、贵重物品、信息系统安然无恙,基本不中断人的正常生活与工作。 建筑隔震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在地震发生时最大程度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造福社会大众的一件大好事。

隔震结构可以适合各种用途的建筑,尤其是重要性系数较高、建造于地震高烈度区的建筑,如医院、学校、通信中心、政府办公楼等。从隔震效果讲,多层建筑的隔震效果最佳。基础隔震是指在结构物底部与基础面之间设置某种隔震装置而形成的结构体系。隔震装置水平向较柔软,因此可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减小上部结构地震反应。

隔震概念最早由日本和合浩臧于1881 年提出,但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就成功地把基础隔震技术应用在古代建筑中,如明朝永历年间即1402 年开始建造的北京故宫经历了多次地震仍完好无损,这是因为在基础与上部结构中间采用了柔软有阻尼的糯米层。也就是说在很早之前,我国就开始用隔震途径修筑结构物。现代意义上的隔震技术始于20 世纪60、70 年代,与早期的隔震系统相比性能上更加可靠、功能上更加完善。早在20 世纪50 年代在欧洲已经广泛应用于桥梁隔震中,在建筑中的应用则始于20 世纪60 年代,随着叠层橡胶垫、铅芯叠层橡胶隔震垫、高阻尼橡胶隔震垫以及各种阻尼器的研发成功,橡胶支座隔震已逐步发成为主要的隔震技术。基础隔震体系自70 年代应用于工程实际后,世界各国学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基础隔震第一次用于旧房的加固改造是美国盐湖城市政大楼,其后世界各地又有相当数量的重要建筑采用隔震技术进行了加固改造,但隔震房屋和隔震加固房屋的震害经验相对较少。新西兰于1981 年建成的

威廉克雷顿大楼,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铅芯橡胶支承的结构;洛杉矶南加州大学(USCUniversity)医院经受1994 年1 月17 日美国加州北岭6.7 级地震,日本West 大厦1995 年1 月17 日日本兵库县南部阪神7.2 级地震中表现出良好的隔震性能,这使得隔震技术越来越为广大的工程人员和社会所接受。我国学者从20 世纪60 年代就开始关注基础隔震,70 年代中到80 年代初,采用砂砾隔震的方法建造了四座土坯和砖砌体的单层隔震房屋和北京中关村一栋4 层砖混房屋,这是我国最早的隔震建筑。80 年代中期,隔震研究逐渐在国内得到重视,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 对采用砂垫层、石墨、钢板等材料的摩擦滑移隔震研究较早。1986 年在西昌市建成一幢采用石墨砂浆层隔震的建筑;1995 年在新疆独山子建成一幢采用聚四氟乙烯滑移板隔震的房屋。我国对橡胶隔震支座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93年在汕头建成第一幢叠层橡胶垫隔震房屋,已经受7.3 级台湾海峡地震考验;1994 年在安阳建成无黏结叠层橡胶垫隔震房屋。

基础隔震可以分为叠层橡胶垫隔震装置、滚珠(或滚轴) 隔震、悬挂基础隔震、摇摆支座隔震、滑动支座隔震等多种,其中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是隔震技术中应用最广、技术最成熟的,它具有减震机理明确、减震效果显著、施工与安装方便等特点,而且已有多项工程在实际地震中经受考验,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碳纤维CFRP是整个土木工程界使用最为广泛且热门的加固材料,该项加固技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于90年代后期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国内外很多科研单位和高校就碳纤维CFRP加固混凝土构件这项新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随着试验研究的深入,该加固技术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应用技术不断改进。

碳纤维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试验研究相对较少,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具有施工简单、抗腐蚀能力强、约束效果好、基本不需要维修保养等特点。

碳纤维CFRP一般是直径为5μm~20μm的连续纤维,基材由树脂和固化剂组成,用树脂(内加固化剂)浸润碳纤维,待树脂固化后便形成了碳纤维增强塑料(简称CFRP)。其特性:密度小,为普通钢材的1/6;强度高,抗拉强度约为普通钢筋的4~6倍;抗腐蚀性能好,强度不受酸碱腐蚀介质的影响;非磁性,不影响电磁信号的传播;抗疲劳性能优良,疲劳寿命普遍高于钢材;温变系数和混凝土相当;弹性模量和钢材相近;极限延伸率1%。

钢筋混凝土柱在承受轴向压力时,构件是由于受到极限值非常小的横向扩张引起的,如能在构件四周创造横向约束,以阻止受压构件的这种横向扩张,从而提高构件抗压承载力和变形能力。

碳纤维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就是在柱混凝土和CFRP增强带之间产生约束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界面约束应力)受横向界面约束应力的作用,塑性区的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应力状态,与单向受力状态相比,混凝土的极限压

应变和承载力会提高,在柱弯曲承载力没有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并不考虑失稳的影响,加固后钢筋混凝土柱具有较大的延性变形与耗能能力。

由于CFRP对钢筋混凝土柱的横向约束后使CFRP形成轴向拉伸应力,而CFRP的抗弯能力极弱(一般不考虑),矩形柱在CFRP包裹约束下其最终极限轴向抗压强度相对圆柱而言大大降低,主要由于侧向约束应力不均匀。矩形柱边中央侧向约束弱,拐角处侧向应力集中约束较大,柱边只有在发生侧向塑性变形时CFRP对钢筋混凝土柱的横向约束应力才能极速增长。

由于CFRP对钢筋混凝土柱的约束为界面约束,只有当混凝土向外横向扩张时(产生塑性变形)CFRP方能对混凝土产生约束应力,因此柱环向外包CFRP在承受荷载时表现出两阶段的受力过程:第一阶段,混凝土轴向压应力较小,横向变形较小,CFRP受力较小;第二阶段,随着荷载的增加,柱混凝土变形增大,CFRP环向应力显著增长,环向约束力迅速增加,直到当CFRP达到其极限拉伸应变时发生断裂。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适用于圆柱或小截面矩形柱(截面边长一般小于800mm),在未失稳状态下能大幅提高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压承载能力。加固的前提条件是构件的核心混凝土未被破坏,尚具有一定的承载和变形能力。

钢筋混凝土柱加固前的卸荷,此项工作往往被忽视,混凝土构件在负荷外包CFRP时,外包CFRP相对于混凝土柱表面存在应变滞后,常发生CFRP尚未被拉断混凝土已被压坏的情况,这种效应使得CFRP的补强效果降低,不能充分发挥CFRP的高强抗拉性能。矩形柱拐角倒角的半径不得小于20mm,柱侧最好修成外凸面,减轻角部CFRP的集中应力,很多试验表明即使如此CFRP的破坏仍然发生在拐角部位。混凝土构件表面的修复工作极为重要,其直接影响CFRP对混凝土横向约束效果。

碳纤维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能使混凝土承受轴向受力状态变为三向受力状态,约束混凝土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得到提高,特别对轴压比不能满足抗震设计规范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柱加固效果比较明显。提高塑性铰区的承载力及延性,钢筋混凝土柱在地震荷载的重复作用下,上下端会首先出现塑性铰区,承载能力及延性迅速下降,用CFRP进行缠绕加固后,塑性铰区核心混凝土受到约束极限强度及变形能力大幅提高。施工技术含量低、工艺简单,约束效果好、抗腐蚀能力强,只需保护不需要保养。碳纤维CFRP加固技术并非万能“处方”,有其缺点:有机胶耐高温性能差,高温环境及防火等级要求高的建筑不能使用;不规则或大截面矩形柱应有条件使用。

贴碳纤维材料时须符合下述条件:碳纤维材料应按规定裁切;气温、空气湿度、构件表面含水率等符合要求;底层涂料及腻子达到指触干燥(树脂表面达到固化硬结);粘结树脂的类型与施工时的气温适合,主剂和固化剂、固化促进剂

应按规定的比例称量准确,装入容器,用搅拌器搅拌均匀,一次调和量应在规定时间内用完。

碳纤维粘贴的质量检验标准:下涂和上涂渗浸入碳纤维束良好;碳纤维粘结严实;对于直径在10mm以上30mm以下的空鼓,每平方米少于10个可认为合格;若每平方米在10个以上,则认为不合格,需进行补修。对于直径在30mm以上的空鼓,只要出现,即认为不合格,需进行补修;顺纤维方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各层之间的搭接部位不得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层间必须错开至少50cm;碳纤维材料规格,粘贴位置、长度、宽度、纤维方向、层数符合规定。

碳纤维加固法可用于混凝土结构抗弯、抗剪加固,同时广泛用于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造物的防震、防裂、防腐的补强。混凝土结构物、桥梁及建筑物的梁、柱、面板加固。隧道、港湾设施、烟囱、仓库、厂房的加固。受盐害的混凝土、桥梁以及河川构造物的防护和加固。

第二篇:梁板结构承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及碳纤维加固探讨

摘要: 粘贴碳纤维加固技术是指采用高性能粘结剂将碳纤维布粘贴在建筑结构构件表面, 以提高结构构件的 ( 抗弯、抗剪) 承载能力, 由此达到对建筑物进行加固、补强的目的。本文对梁板结构的承载力不足的原因进行了系统总结, 并对碳纤维材料在梁板结构加固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梁板结构 加固 碳纤维

引言

碳纤维布加固修补结构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加固技术,它是利用树脂类粘结材料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表面, 以达到对结构及构件加固补强的目的。碳纤维材料(CFRP)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修建筑工程管理论文补的研究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美、日等发达国家, 我国起步较晚,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国内才开始碳纤维加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工程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1. 梁、板承载力不足的原因及加固目的

1.1 梁、板承载力不足的原因( 1) 由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或因钢筋少配、误配而引起梁、板等受弯构件承载力不足。( 2) 在设计方面引起梁、板等受弯构件承载力不足最主要的原因是计算简图与梁、板实际受力情况不符合, 或者荷载漏算、少算。( 3) 使用过程中严重超载也会导致梁板承载力不足。( 4) 其他原因: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使梁中产生附加应力; 采用了不成熟的构件; 构件形式带来的影响。例如, 采用薄腹梁虽有不少优点, 但是有一定数量的薄腹梁产生较严重的斜裂缝; 构件耐久性不足导致钢筋严重锈蚀甚至锈断, 严重影响承载力。引起承载力不足的原因, 除上述例举外, 还有钢筋锚固不足、搭接长度不够、焊接不牢以及荷载的突然作用等等。

1.2 补强加固的目的(1)提高结构、构件的强度; (2)提高结构、构件的稳定性; (3)提高结构、构件的刚度; (4)提高结构、构件的耐久性。

2. 混凝土加固结构的受力特性

对已建的结构进行加固, 其受力性能与一般未经加固的普通结构有较大的差异。首先, 加固结构属于二次受力结构, 加固前原结构已有载荷作用受力(即第一次受力), 原结构存在一定的压缩(或弯曲)变形, 同时原结构混凝土基本已经完成收缩变形; 而加固一般是在未卸荷下进行的, 新加部分在新增荷载时, 即第二次加载下, 才开始受力, 导致新加部分的应力、应变滞后于原结构的应力、应变。因此, 新、旧结构不能同时达到应力峰值, 破坏时, 新加部分可能达不到自身的极限状态。其次, 加固结构新、旧两部分存在整体工作问题, 整体工作的关键在于结合面能否有效地传递剪力。由于加固结构有上述的受力特征, 决定了其计算方法和构造处理以及施工要求, 不同于普通混凝土结构。

3. 碳纤维加固

3.1 适用范围( 1) 适用于各种结构类型、各种结构部位的加固修补, 如梁、板、柱、屋架、桥墩、桥梁、筒体、壳体等结构。( 2) 基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 C15。

3.2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 表面处理→卸荷→涂底胶→找平→涂面胶→粘贴→粉刷保护。

3.3 粘贴碳纤维片材进行受弯加固的破坏形态粘贴碳纤维片材进行受弯加固的破坏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受拉钢筋先达到屈服, 然后受压区混凝土压坏, 此时碳纤维片材尚未达到其容许拉应变;( 2)受拉钢筋先达到屈服, 碳纤维片材已超过其容许拉应变, 并达到极限拉应建筑工程管理论文变而拉断, 此时受压区混凝土尚未压坏;( 3)由于碳纤维片材的加固量过大, 在受拉钢筋达到屈服前, 受压区混凝土已首先压坏;( 4) 在达到正截面承载力前, 碳纤维片材与混凝土基面已产生剥离破坏。

3.4 碳纤维加固特点碳纤维加固是利用碳纤维布和结构胶对构件进行加固处理, 具有以下特点:

( 1) 抗拉强度高, 是Ⅱ级钢筋的 10 倍以上。( 2) 轻质、柔软、易粘贴、质量易于保证, 不增加结构自重及截面尺寸。加固时不需螺栓、铆钉固定, 对结构扰动小, 可更好保护结构整体性。( 3) 广泛应用于桥梁和建筑加固, 特别适用于各类曲面结构。适用面广, 质量易保证。( 4) 耐久性好,耐酸、碱、盐及大气环境腐蚀,耐持久性能佳。( 5) 可提高柱延性( 抗震能力) 2 至 4倍, 提高梁、板的抗弯能力 30%~100%,增强梁、柱抗剪能力 30%~80%, 提高柱、墙承压能力 20%~50%。( 6) 加固修补后,基本不增加原结构自重及原构件尺寸。( 7) 施工便捷, 工效高, 没有湿作业,不需现场固定设施, 施工占用场地少。

3.5 一般构造要求( 1) 当碳纤维布沿其纤维方向需绕构件转角处粘贴时, 转角处构件外表面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 20mm。( 2) 碳纤维布沿纤维受力方向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0mm。当采用多条或多层碳纤维布加固时,各条或各层之间的搭接位置宜相互错开。( 3) 为保证碳纤维可靠地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必要时应采取附加锚固措施。

3.6 施工安全及注意事项(1)碳纤维片材为导电材料, 使用碳纤维片材时应尽量远离电气设备及电源。( 2) 使用中应避免碳纤维片材的弯折。(3)碳纤维片材配套树脂的原料应密封储存, 远离火源, 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 4) 树脂的配制和使用场所, 应保持通风良好。(5)现场施工人员应根据使用树脂材料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4. 结语

碳纤维加固技术对于混凝土结构及构件的补强加固效果十分理想,在基本不增大梁的截面尺寸及自重的前提下,该技术在施工工期、材料耐久性、施工质量等方面均达到了业主的要求,其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具有较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吕西林. 建筑结构加固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2] 卓尚木,季直仓,卓昌志. 钢筋混凝土结构事故分析与加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李惠强. 建筑结构诊断鉴定与加固修复[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第三篇:钢结构厂房加固措施技术

钢结构厂房的网先容钢结构损坏的主要因素有:构件因为各种意外产生变形、扭曲、伤残、凹陷等,致使构件截面削弱,杆件翘曲,钢结构连接开裂等;因为化学物质的腐蚀而产生侵蚀以及电化学侵蚀致使钢结构构件截面削弱,钢结构;由荷载变化,超期服役,钢结构规范和规程改变导致结构承载力不足;温差作用下引起构件或连接变形、开裂和翘曲;其它包括设计、出产、施工中的失误及服役期中的违规使用和操纵等。

钢结构厂房的恬静性,轻钢墙体采用高效节能体系,钢结构具有呼吸功能,可调节室内空气干湿度;屋顶具有透风功能,可以使屋内部上空形成活动的空气间,钢结构保证屋顶内部的透风及散热需求。改变计算简图:增设附加支承,调整荷载分布情况,降低内力水平,对超静定结构支座进行强迫位移,降低应力峰值.以上是简析钢结构厂房进行加固的过程.也可以从其它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

钢结构厂房具有耐久性轻钢结构住宅结构全部采用冷弯薄壁钢构件体系组成,钢结构钢骨采用超级防腐高强冷轧镀锌板制造,有效避免钢板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锈蚀的影响,增加了轻钢构件的使用寿命。钢结构的加固技术措檀越要有三种:截面补强法:在局部或沿构件全长以钢材补强,连成整体使之共同受力;预应力拉索法:钢结构利用高强拉索加固结构薄弱环节或进步结构整体承载力、刚度和稳度。

钢结构厂房重要相关特性

跟着现代化的一个发展,越来越多的钢结构厂房不断泛起在人们的糊口中,钢结构,并随处可以见到,钢结构那么对于钢结构厂房它毕竟具有什么重要相关特性?

钢结构厂房钢骨采用超级防腐高强冷轧镀锌板制造,有效避免钢板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锈蚀的影响,钢结构增加了轻钢构件的使用寿命。钢结构建筑施工工期短,相应降低投资本钱。钢结构厂房不仅具有以上这样的一种特点,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钢结构厂房特别主要是钢结构厂房建筑质量轻,强度高,跨度大。钢结构厂房特别广泛应用于厂房,仓库,餐厅,体育馆,大型市场等。

主营业务:房屋检测鉴定,房屋质量检测鉴定,房屋完损检测,房屋安全性检测,房屋抗震检测,工业厂房抗震性能检测,上海房屋检测公司,工业厂房抗震检测鉴定,居民办公楼房屋质量检测鉴定,上海专业的房屋检测机构。桥梁检测,上海桥梁检测,桥梁检测机构,上海桥梁检测电话,玻璃幕墙检测,玻璃幕墙检测公司,玻璃幕墙安全可靠性评估,上海玻璃幕墙检测。

第四篇:砼构件裂缝碳纤维布加固

混凝土构件加固修理

施工技术方案

A 、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

1、材料准备

按现场实际要求精确计算出本工程所需碳纤维及配套结构胶数量(加5%损耗)。

(1)、碳纤维规格:重量300g/m

2、厚度0.167mm单向碳纤维布(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结构胶:碳纤维配套专用结构胶(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主要施工设备

(1)、搅拌器两台:现场用来搅拌碳纤维结构胶。 (2)、台秤两台:主要用来按产品说明比例配制结构胶。 (3)、125型角磨机二十台:主要用来打磨混凝土。

3、碳纤维施工步骤 (1)、施工步骤

定位弹线→混凝土基层打磨处理→混凝土表面清理→涂刷底胶→找平胶找平→涂侵渍胶→粘贴碳纤维→涂刷面胶→表面保护 (2)、工艺要点

(1)定位弹线:按现场实际情况,准确找出碳纤维粘贴位置,并做

出标记。

(2)基层处理:用混凝土角磨机、金刚石磨片等工具,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尤其是表面的突出部位要抹平,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大于20mm,混凝土表明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3)表面擦洗:用棉布粘乙醇擦拭表面,将混凝土表面浮灰擦洗干净。

(4)涂刷底胶:按固定比例称量准确甲乙组分,置于容器中搅拌均匀。用毛刷将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构件表面,厚度不超过0.4mm,并不得漏刷或有流淌、气泡等。胶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小于2小时),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5)找平胶料找平: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用刮刀谦刮整平,胶料修补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的部位应用整平胶料填补,尽量减少高度。胶料需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温度而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小于2小时),方可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6)、贴碳纤维部: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配制、搅拌粘浸胶,然后均匀涂抹于所粘贴部位,在搭接、拐角部位适当多涂抹一些。用劈刀磙子在碳纤维布表面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压至粘浸胶渗出碳纤维布外表面,以挤出气泡,使碳纤维布充分浸润胶料。多层粘贴应重复以上步骤,待纤维表面指触感干燥为宜,方可进行下一层碳纤维布的粘贴。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外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粘浸胶料。 (7)涂刮面胶: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外面均匀涂刷一层侵渍胶。

(8)表面保护

B、砼外观蜂窝、麻面整改方案

一、原因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道剪力墙局部出现蜂窝、露筋、交接缝漏浆等现象,对出现该现象进行原因分析:

(1)、泥水班组责任心不强、技术人员质量意识不足; (2)、部分新旧砼交接处未采取先灌注素水泥浆或砂浆的措施。

为确保地道剪力墙混凝土结构质量及防水功能,特制定本方案,请严格遵照实施。

二、处理措施

1、准备工作

(1)、对前期砼墙面已处理的部位逐一进行凿除;

(2)、联系好砼供应商采用其提供的防水砂浆、C35防水细石砼配合比及水泥、砂石、膨胀剂等进行配置。

2、剪力墙砼缺陷处理方法

(1)、对麻面气泡深度在10mm内,凿除周边松散石子,用水冲洗干净,先用纯水泥浆满刷表面2~3道,再用防水砂浆用力压抹平,待砂浆初凝后,表面用水泥粉掺白水泥(比例1::1)反复涂擦两遍。

(2)对剪力墙表面的蜂窝、孔洞,先用冲击钻凿除掉松散石子,应凿除至密实的混凝土层,用水清洗干净,然后用纯水泥浆满刷孔洞内壁2~3遍,再用C35防水细石混凝土抹压直至与砼面齐平,覆盖养护2~3天后,表面用水泥粉掺白水泥(比例1::1)反复涂抹两遍。

3、水平施工缝漏振处理

沿水平施工缝两侧,弹两条灰线,灰线与漏振位置平行,宽度略宽(宽度与5cm为宜),然后小心将两条灰线内部分混凝土凿除,凿至坚硬密实的混凝土位置,用水清洗干净,然后用纯水泥浆(掺加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满刷内壁2~3遍,再用C35防水细石混凝土抹压直至与砼面齐平,覆盖养护2~3天后,表面用水泥粉掺白水泥(比例1::1)反复涂抹两遍。

4、地下室顶板上层表面砼浇筑不密实处理方法

对地下室顶部位最上一层外模板进行拆除,用电锤凿除表面松散砼。凿除必须凿至坚硬的混凝土层,用强力吹风机及高压水枪冲洗干净;然后用纯水泥浆满刷孔洞内壁2~3遍,再用C35防水细石混凝土抹压直至与砼面齐平,覆盖养护2~3天后,表面用水泥粉掺白水泥(比例1::1)反复涂抹两遍

三、注意事项

1、C35防水细石混凝土外加膨胀剂,其用量严格按膨胀剂规定掺量要求进行掺加操作。

2、在缺陷处整改后12h即进行养护工作。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掺膨胀剂的细石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第五篇:楼板裂缝环氧树脂注浆及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

楼板裂缝修复及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

前言:

某中间房间中间部位南北向现浇板底贯穿裂缝,为了防止板内钢筋锈蚀,须对出现裂缝的板进行裂缝灌浆处理,拟对已产生裂缝部位进行碳纤维加固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二、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加固的设计规范》GB50367-2007

2、相关厂家的配套产品说明

3、国家省、市有关法规

三、主要材料:

灌浆树脂、封缝胶 、碳纤维布

1、裂缝灌浆工作原理介绍: 原理方法是利用机械的高压动力(高压灌注机),将环氧树脂胶灌浆材料注入混凝土裂缝中,当树脂胶到混凝土裂缝固化、膨胀、固结,这样固结的树脂胶体填充混凝土所有裂缝,以达到裂缝修补效果

2、施工步骤:

搭设施工脚手架——观测裂缝——基层处理——确定注入口———安装注射点——配灌浆树脂——安设灌浆器——灌浆——拆除灌浆器——清洗灌浆器——基层复原。

3、施工机具:

① 强力吹风机(清理裂缝);② 600ml量杯(配树脂胶);③ 4cm宽开刀、小刮板(配封缝胶);④SL-500高压灌注机;⑤ 酒精、棉丝(清洗灌浆器);⑥ 手提打磨机(打磨封缝胶清理基层)。

4、注意事项:

① 施工前必须将抹灰层剔除干净,露出结构面; ② 施工时一定要保证裂缝干燥,切忌用水冲刷裂缝; ③ 注入口尽量设置在裂缝较宽,开口较通畅的位置; ④ 如使用底压灌浆封口胶要现配现用,每次配量不宜过多; ⑤ 仰面注胶施工时必须佩戴防护镜;

⑥ 灌浆结束后用酒精浸泡并清洗灌浆器,以便下次使用,切不可用其他稀料清洗。

四、碳纤维加固 1加固建议

本工程中出现的裂缝处于楼板位置,初步鉴定裂缝是由下向上发展,从结构安全角度考虑,对未贯通的裂缝,以及贯通的裂缝在灌浆结束后须在楼板裂缝部粘贴碳纤维布进行加固,在裂缝分布范围1600mm宽度沿受力方向贴碳纤维布一层,沿裂缝方向碳纤维布边缘贴200mm宽碳纤维压条一道;对已贯通的裂缝,在下部裂缝分布范围1600mm宽度沿受力方向贴碳纤维布一层,在上部裂缝分布范围1000mm宽度沿受力方向贴碳纤维布一层,沿裂缝方向碳纤维布边缘贴200mm宽碳纤维压条一道在灌浆结束后须在楼板上部及下部粘贴碳纤维布进行加固。

2碳纤维布加固介绍

碳纤维布加固技术于国内最早通过的规范是2003年《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其编号为CECS146:2003,现已经被最新的国家标准规范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代替,其编号为GB 50367-2006. 使用碳纤维加固技术是采用配套粘结树脂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表面,形成一个新的复合体使增强贴片与原有钢筋混凝土共同受力。增大结构的抗拉或抗剪能力,提高强度。抗裂性和结构的延性,和抗震加固的作用 3碳纤维加固施工工艺简介

1、施工顺序:

混凝土基底处理——涂底层底胶——找平胶找平——贴碳纤维片——养护

2、施工方法: (1)、混凝土基底处理

1.1将楼板底部表面的障碍物清除

1.2检查外露钢筋是否锈蚀,如有锈蚀,进行必要处理。对经过剔凿、清理和露筋的构件残缺部分,进行修补、复原。

1.3被粘贴混凝土表面应打磨平整,除表面浮层、油污等杂质,直至露出结构新面,转角处粘贴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小于20mm,将混凝土表面内丙酮擦拭一遍,保持混凝土表面干燥。

(2)、涂底层底胶:

2.1、把底胶的主剂和固化剂按规定比例称量准确后放入容器内,用搅拌器合均匀。一次调和量应以在可使用时间内用完为准。 2.

2、在底胶中严禁添加溶剂。含有溶剂的毛刷或用溶剂弄湿了的滚筒不得使用。

2.3、用滚筒刷均匀地涂抹底胶。

2.4、指触干燥时间因气温不同,一般在3小时到1天之间变化。 2.

5、底胶固化后,在表面上有凸起部分时,要用砂纸磨光。 (3)、找平胶找平:

3.1、底胶涂刷后,混凝土表面不平处用找平胶找平。 (4)、贴碳纤维片

4.1、确认粘贴表面干燥。气温50C以下,相对湿度RH>85%时,如无有效措时不得施工。

4.2、防止碳纤维受损,碳纤维片在运输、储存、裁切和粘贴过程中,严禁受到弯折。因此,贴片前应用钢直尺与壁纸刀按规定尺寸切断碳纤维片,每段长度一般以不超过6m为宜。要使用更长的片材时,除精心防止弯折外,对脱泡(即赶出气泡)、渗浸过程必须加位谨慎操作。为防止片材在保管过程中损坏,片材的裁切数量应按当天的用量为准。

4.3、碳纤维向接头必须搭接15cm以上,该部位应多涂粘结树脂,碳纤维横向不需要搭接。 4.

4、粘接树脂的主剂和固化剂应按规定的比例称量准确,装入容器,用搅拌器搅拌均匀。一次调和量应以在可使用用完为准。

4.5、贴片前用滚筒刷均匀地涂抹粘结树脂,称为下涂。下涂的涂量标准如下。

200g/m2的碳纤维片,400-500g/m2 300g/m2在碳纤维布,500-600 g/m2 4.6、贴片时,在碳纤维片和树脂之间尽量不要有空气。可用罗拉(专用工具)沿着纤维方向在碳纤维片上滚压多次,使树脂浸入碳纤维中。 4.

7、碳纤维片施工30分钟后,用滚筒刷均匀涂抹粘结树脂,称为上涂。上涂涂量标准如下:

200g/m2在碳纤维片,200-100 g/m2 300g/m2在碳纤维布,300-200 g/m2 4.8、进行空鼓检查,并进行处理。

4.9、须粘2层以上碳纤维布时,重复4.5-4.8步骤,并遵守4.3的规定。 (5)、养护

5.1粘贴碳纤维片后,需自然养护24小进达到初期固化,应保证固化期间不受干扰。

5.2、在每道工序以后树脂固化之前,宜用塑料薄膜等遮挡以防止风沙或雨水侵袭。

5.3、当树脂固化期间存在气温降低到50C以下的可能时,可采用低温固化树脂,或采取有效的升温措施。 5.

4、碳纤维片粘贴后,要达到设计强度,需自然养护,在此期间应防止贴片受到硬性冲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体育活动室工作计划下一篇:听肖川教授讲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