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论文

2022-04-16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勘查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随着中国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需求的增加,勘探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涉及许多学科和领域。随着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的不断加强,地表矿山和浅层矿产资源日益枯竭。本文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阐述了有色金属勘查技术的种类,并分析了我国勘查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勘查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论文 篇1:

浅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我国现阶段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技术,同时指出我国现阶段矿产资源勘查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我国矿产资源勘查的技术方向。

【关键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

1、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形势分析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为:

1、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拥有量很低,仅居世界第53位。

2、用量较少的矿产资源丰富,如需求量大的铜和铝土矿的保有储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却很低,分别只有4.92%和1.44%左右,而铅、锌、镍等其他有色金属的人均拥有量也明显低于世界人均拥有量。

3、贫矿较多,富矿稀少,开发利用难度大。如铜矿平均品位仅有0.87%,铝土矿几乎全部为难选冶的一水硬铝石型,加大了矿山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

4、中小型矿床众多,超大型矿床稀少,矿山规模偏小,如我国迄今发现的铜矿产地900个,其中大型矿床仅占2.7%,中型矿床占8.9%,小型矿床达88.4%。

5、共生伴生矿多,单矿种矿床少,由于矿石组分复杂,必然导致选矿难度加大,同样也加大了矿山的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

据权威部门预测,我国有色金属储量的保证开采年限大多只有几年到十几年。预计到2016年县级以上矿山约有一半要关闭,到2020年仅有不足20%的矿山能够维持生产。专家呼吁尽快开展有色金属危机矿山新一轮找矿工作,并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2、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的现状

2.1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

地球物理勘查就是以物理学研究为原理,用来解决矿产资源勘查问题的方法。它主要是根据不同的矿体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如磁性、放射性等作为勘查的着眼点,运用不同的器材和勘查方法,来推断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情况,通过大量的试验和数据分析作为参考,从而推断出我国矿产资源的面积和大概分布。

普查区域与通过航空预测勘探是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中地质填图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的参考指标是以地球化学与地质理论的实用性研究,如内蒙古的白云鄂博铁矿和湖南的铅锌矿床就是通过此类技术勘查到的。如在探测内蒙古的白云鄂博区域是通过展开1/10万航磁和放射性的测量来发现的;而湖南的铅锌生产基地是通过AM44航磁的异常,同时对该区域的水系沉淀通过放射性探测,并在H-51的异常值内进行1:2万的土壤地球化学的测量,发现其中B-10和B-11号的化探异常,经勘查后评价可做为湖南铅锌的生产基地。

运用物探的方法对有色金属矿体的深部和矿体的构造进行探究。时间域电磁法TEM具有探测深度大、垂向分辨率高、更便于对地质层下良导矿体探测优点。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是在特定的范围内对通过发射和接受不同频率的改变来对不同深度的矿产资源进行探究分析,从而得出有色金属矿体的埋藏深度。

2.2 地球化学勘查

地球化学的勘查是通过系统研究地球岩石圈、水圈、气圈和生物圈来分析其中的化学元素的分布以及其中含量和分配变化,从而寻找到矿源。地球化学的勘查可分: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气体,以及地质表面的植被等化学测量等诸多要素来分析。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含量由系统来确定,从而进一步为矿产资源的勘查提供详细和精确的依据,地球化学勘查的特点是系统分析元素多,分析面广,从而进一步的为矿产资源提供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强活动性高的指示,测量快速经济实用性强,如新疆萨热阔布铁米尔特金铅锌铜矿田的找矿,就是首先从通过分析1:10万区域的分散流测量中发现的异常,再进行了1:2.5万次生晕测量,对次生晕异常区运用物探法技术预测隐伏矿体,运用地球化学方法勘探取得显著效果。

在化探方法中,吸附烃、电吸附化探方法具有能捕捉到盖层厚、矿化信息弱的隐伏矿致异常的优势。有色金属矿体中的成矿元素、伴生元素在后生地球化学作用下可部分转化成可溶性离子,并且这些可溶性离子更易于向上运移富集于岩石土壤中,应用常规方法难以捕捉到这些信息。电吸附是用化学试剂和通电对样品的特殊处理,就能提取这些与矿体关系密切的化探信息;吸附烃法原理与电吸附法相似,金属矿及包体中富含有机质、干络根、沥青质等,矿体中的硫化物氧化使大量的吸附烃类气体垂直向上运移,形成空间上与矿体密切相关的烃类异常,吸附烃化探方法就是运用特殊的热释方法和精密的测试技术提取这些信息。

3、我国有色金属矿场存在的问题

不同的矿产资源勘查方法取得不同的成果,但是它们都达不到完美的效果。只要我们不能摆脱对资源的依赖,我们就始终会研究新的找矿的方法和技术。我们常说的勘查难,难就难在寻找深度矿的难度和识别上,其主要有几方面的表现:

3.1 缺乏大深度找矿的成熟有效的技术

当前世界的找矿技术的深度一般在1000米左右,最深的在4000米。而我国有色金属的开采深度不到500米,最深的为红透山铜-锌矿也为1100米。我国现有的找矿理论和遥感技术达不到深度探测的要求,更谈不上在技术上的成熟。如我国安徽冬瓜山的超大型铜矿也为970米,在这个矿产的探测中,基本上集合我国所有高端勘查技术,但是却只有CSAMT有相关的异常反映。因此,在未来一时期,加大对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技术的投入和研发力度,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关键,同时开展现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的应用,以及借鉴国外先进的找矿技术。

3.2 找矿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应用研究存在局限性

我国找矿技术应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物探异常现象中存在干扰和多解性。化探异常现象除矿体之外,岩性的变化、各类蚀变和地球的化学障等都可引起异常。现有理论技术方法都同样存在着类似问题,是因为找矿理论和成矿规律的推理同样带有很强的局限性,很多的矿床受构造和岩体等因素的控制,但是这些因素仅仅是矿体形成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至今我们还未掌握但可以做出唯一肯定的“若有即是”条件,所以才会造成多解或者是干扰。

3.3 生产、科研、各学科和技术方法还没能完全融合为一体

目前,由于我國的机构设置等,导致我国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技术中的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技术方法存在严重的分割,不能真正融入到一体。必须找到不同学科和不同技术方法为一体的方式和方法,为实现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技术真正实现一体化做出应有的贡献。在这点上,有色金属勘查部门应该和石油部门学习。

3.4 野外现场快速测定方法还需要大力推广

严重缺乏现场快速的测定结果的相关指导必将影响我国矿产资源勘查部门的找矿效率和成果,甚至产生漏矿等结果的产生。我国虽然已经取得了诸如元素分析法、无形测定等方法的鉴定,但是我国在野外现场的测定方法还比较欠缺,还没有得到充足的运用。因此加大对这方面技术的推广的力度,必将给我国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带来很大的进步和完善。

结束语

目前,随着我国有色金属的开采,我国有色金属的量也越来越少,而同时我国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技术也在逐渐的由浅部矿发展到深度矿。而深度矿开采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国的地质勘查部门在这方面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而随着今年来我国在矿产资源的投入,我国已经成为集物探和化探为一体的综合性勘查技术的国家,同时在实际的勘查过程中,充分用非线性的高新信息处理技术和先进的计算机处理技术,为建立了一整套勘查技术评价体系和方法,为我国勘查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相信,只要我们能正确的掌握每个环节,我们国家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必将有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 彭省临,刘亮明.大型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技术与示范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2] 徐才明,高景华,荣立新,等.地面地震层析技术在金属矿勘查中的试验研究[J].物探与化探,2014,(04).

[3] 郑跃鹏,曾新平,蔡劲宏.近年来遥感技术新进展及几点思考[J].矿产与地质,2013,(03).

作者:罗剑

勘查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论文 篇2: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需求的增加,勘探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涉及许多学科和领域。随着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的不断加强,地表矿山和浅层矿产资源日益枯竭。本文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阐述了有色金属勘查技术的种类,并分析了我国勘查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分析

1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现状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总量是十分丰富的,但我国人口较多,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处于世界见底水平。同时,我国一些用量较少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对于一些常用的大宗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储量较低,例如铜土矿和铝土矿的储量较低。

2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

据权威预测分析,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储存保有量仅有十几年的时间,到2020年,只有不足20%的矿山可以继续维持生产。所以,提升优势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技术非常重要。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总量大,但受我国人口基数大的影响,使得人均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占有率很低,位于世界第53位;虽然用量较少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但大宗矿产儲量基本不足。如,需求量大的铜矿的保有储量约占世界总量的4.92%,铝土矿的保有储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44%,铅、锌、镍等其他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也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贫矿多、富矿少,开采利用难度大;中小型矿床较多,矿山规模偏小,超大型矿床稀少。目前我国发现铜矿产地约900个,仅小型矿床就占了88.4%,中型矿床占8.9%,大型矿床只占2.7%;因为矿石成分复杂,导致选矿难度增加,而且单矿种矿床少,共生伴生矿多,使得矿山的投资、建设、生产成本随之加大。

3国内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找矿思路

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积累,我国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勘察和探测方面已经找到了适合我国大地构造和矿产资源沉积特性的有效方法。

首先是深部找矿思路,深部找矿的目标锁定在既有的有色金属矿区范围内,通过利用井下巷探、物探、钻探等手段,结合地面三维地震资料判断深部是否存在着可开采的有色金属矿床。

其次是边缘区域的找矿思路,主要是针对既有的有色金属矿区范围进行重新探测,并重点获取周边资料,以期从矿区周边发现新的具有开采价值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

4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

4.1吸附烃、电吸附、吸附相态汞化探方法

与传统的化探方法相比,此种化探法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捕捉到盖层厚、矿化信息弱的隐伏矿所致异常,有色金属矿体中的成矿元素、伴生元素在后生地球化学作用下可部分转化成可溶性离子,并且这些可溶性离子更易于向上运移富集于岩石土壤中,应用常规方法难以捕捉到这些信息。电吸附是用化学试剂和通电对样品的特殊处理,就能提取这些与矿体关系密切的化探信息;吸附烃法原理与电吸附法相似,金属矿及包体中富含有机质、干络根、沥青质等,矿体中的硫化物氧化使大量的吸附烃类气体垂直向上运移,形成空间上与矿体密切相关的烃类异常,吸附烃化探新方法就是运用特殊的热释方法和精密的测试技术提取这些信息。

4.2地球物理勘查方法

地球物理勘查就是以物理学研究为原理,用来解决矿产资源勘查问题的方法。它主要是根据不同的矿体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如磁性、放射性等作为勘查的着眼点,运用不同的器材和勘查方法,来推断地球物理場的变化情况,通过大量的试验和数据分析作为参考,从而推断出我国矿产资源的面积和大概分布。

普查区域与通过航空预测勘探是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中地质填图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的参考指标是以地球化学与地质理论的实用性研究,如内蒙古的白云鄂博铁矿和湖南的铅锌矿床就是通过此类技术勘查到的。如在探测内蒙古的白云鄂博区域是通过展开1/10万航磁和放射性的测量来发现的;而湖南的铅锌生产基地是通过AM44航磁的异常,同时对该区域的水系沉淀通过放射性探测,并在H-51的异常值内进行1:2万的土壤地球化学的测量,发现其中B-10和B-11号的化探异常,经勘查后评价可做为湖南铅锌的生产基地。

4.3地球化学方法

化学勘查方法是通过对地球岩石圈、气圈、水圈、生物圈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分析出其中化学元素含量、分布及分配变化,从而寻找矿产资源。此勘查方法具有分析面广、系统分析元素多等特点。其勘查内容包括:岩石、土壤、水球、气体、水系沉积物及地表植被。此方法为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提供了较高的灵敏度和指示,测量速度和经济实用性较强。例如,新疆的萨热阔布——铁米尔特的金矿、铅矿、锌矿、铜矿等矿田的找矿,则是在1/10万区域分散流测量中发现了异常,然后对其进行了1/2.5万次的声晕测量。此化学方法以研究岩石圈、水圈、气圈、生物圈、土壤圈、技术圈中的元素,分析其地理分布,探讨它们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尺度内的分配与迁移机制。

5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技术的运用要注意

要点矿产勘查技术运用的主要目的是达到以最少投入,最短时间,得到矿山开发所需的地质﹑矿产资源量、矿体分布情况等可用信息,所以为达到该目的,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由于矿产资源深藏于地下,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复杂,具有较多的未知因素,这给矿产勘查带来不小的风险。但矿产分布受控于地质条件,具有一定规律性,所以矿产勘查的各项工作都应在掌握矿区地质条件前提下开展,以地质学与矿床学相结合。第二,勘查工作一定要依据基础地质资料和实地踏勘情况做出相应的勘查方案,寻求合理勘查程序,勘查工作不能一概而就,要分段进行,找到可用信息,从而依次缩小范围,再筛选有效对象。第三,根据可用材料及地质材料与矿种信息找到各勘查阶段最为优选的勘查方法和最佳的资金投入。

6结语

综上所述,新疆地区具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但是,由于没有合理开发利用,使得矿产资源开发力度不够,而且还会造成资源浪费。为了保证矿产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就要对积极改进矿产资源勘查技术,合理应用各各种类型的金属资源,由此扩大金属资源储备量,改善新疆地区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雷汉云.矿产资源产业的整合及可持续发展[J].资源与产业,2017,15(03):29—33.

[2]刘思敏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3):164—164.

[3]唐敦成,焦建军,张旭东.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的相关方法探讨[J].民意科技,2017(02):15—15.?

(作者单位:河北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

作者:梁波

勘查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论文 篇3: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探讨

[摘要]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全球工业化水平越来越高,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使有色金属资源的勘查面临着巨大挑战。当前国内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找矿主要是沿着既有矿区深部和周边两个思路入手, 常用方法有地质条件分析、三维地震勘探、化探、井中生晕、同位素标记等,这些方法依托高新技术能够取得良好的探测效果。通过分析找矿思路和方法,探讨未来有色金属找矿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有色金属 找矿 思路 方法 探讨

0引言

有色金属矿产又可以称之为非铁金属袁是指除黑色金属矿产如铁尧锰尧铬以外的金属矿产袁包括金、银、铜、钨、铂等。而国内迅速发展的经济导致有色金属矿产缺口逐渐扩大,为了更好的保障国内经济建设,扩大矿产资源开采产能,有必要强化当前有色金属找矿工作,擴展有色金属矿产的找矿范围,提高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精度。 在长期的有色金属找矿工作中, 我国有色金属找矿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其进行总结与分析能够极大的提升有色金属找矿质量。

1国内有色金属资源保有及开采情况

我们国家国内的有色金属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国内大多数的有色金属资源品质不高且地质条件复杂,为开采增加了难度,因此当前具有开采经济价值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并不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从人均占有量的角度来看,主要有色金属如铜、铝、铅等的人均资源均处于世界落后地位, 由此可见我国的有色金属市场缺口极大。加之落后技术导致的长期混乱式开采,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使得当前可供开采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量不足以支持我国未来的经济建设。新的大规模找矿、开发新区域矿产的工作必须尽快开展,而对既有的有色金属找矿方法与思路的总结、分析是奠定找矿工作的基础,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矿产部门的统计结果显示,当前国内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可开采储量正在迅速下降, 大多数的矿区将在 20年内达到开采极限,面临资源枯竭的危险。 初步预计五年之后的国内有色金属矿区将减少 4/5,这对国内有色金属市场而言将是极大的打击,因此必须尽快展开新一轮的有色金属找矿工作,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有效的资源保障。

2国内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找矿思路

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积累,我国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勘察和探测方面已经找到了适合我国大地构造和矿产资源沉积特性的有效方法。 同时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探测技术,已经形成了集地面物探、钻探、化探为一体的综合性找矿方法,尤其是遥感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实现偏远地区、深部区域找矿奠定了技术基础,从找矿思路来看,主要是从深部和边缘两个角度入手进行资源挖掘。

首先是深部找矿思路,深部找矿的目标锁定在既有的有色金属矿区范围内,通过利用井下巷探、物探、钻探等手段,结合地面三维地震资料判断深部是否存在着可开采的有色金属矿床。

其次是边缘区域的找矿思路,主要是针对既有的有色金属矿区范围进行重新探测,并重点获取周边资料,以期从矿区周边发现新的具有开采价值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该思路主要依赖于矿区地质条件分析、遥感蚀变技术、生晕技术、地面物探技术等高新技术综合分析后给出推断,最后利用地面深钻进行验证。

3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找矿方法分析

从找矿思路可以看出, 现有矿区的深部和周边是探索的重点,高新技术是顺找到新资源的保障,因此未来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找矿方法有如下几个:

3.1做好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

成矿规律的分析是区域找矿的基础工作,在每一个新区域进行有色金属找矿工作之前,必须充分掌握区域地质年代变迁、地质构造发育情况、成矿机理等信息,这些信息综合起来能够准确把握矿区有色金属成矿环境和成矿情况,这对进一步划定勘探区域有极大的帮助。 成矿地区地质条件的分析是找矿第一步,找矿人员只有先分析并掌握好成矿地质条件之后,才能判断出矿产资源的大致储存位置,便于后期矿石开采。地质条件分析的具体内容包括:结合矿产地区的地质背景、常产矿产资源类型、成矿产动力学等因素作综合性研究,以此来预测出该成矿地区可能储存的矿产,并根据研究结果划分出有利的地段。

3.2井下物探

地面三维地震主要是依靠反射波的识别与分析来确定有色金属矿产的赋存情况,物探手段的优点在于造价低、范围广,但是地震波穿过厚盖层时已经衰减了大部分,因此这种手段无法探测过深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而井下物探则有效的避免了这个劣势,直接在巷道内部进行物探实验,可以探测更深部位的资源赋存情况。 井下物探方法在找矿的过程中具有其他方法没有的优点,例如:将场源放在井周围的不同位置,在坑(井)中进行测量,不仅可以确定坑(井),周围的盲矿体,还可以增大钻孔所反映的地质信息的空间范围;如果将场源放井中的矿体上进行分析测试,不仅可以追踪到矿体的垂向展布特征以及产状,还可以获得深部异的矿体信息等。

3.3吸附法化探找矿

该方法是基于传统化探衍生的新兴有色金属找矿方法,主要是依赖于烃类等元素的吸附特性,通过探测具有吸附性元素的分布和移动路径,判定有色金属矿区范围及富集程度。 该方法能够准确的捕捉到埋藏较深的有色金属矿,深部矿床中的部分元素游离之后穿过盖层进入地表附近的岩石中,而电吸附等方法可以通过捕捉这些特定的原色来逆推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赋存和品质。从敏感度来看,吸附化探法比传统化探的敏感度更高,因此可以发现品质较低的矿产资源,这对于掌握更多潜在资源有极大的益处,随着有色金属开采技术的进步,这些潜在资源会逐步转化成市场上的有色金属制品。

3.4利用铅同位素进行找矿

同位素找矿的理论依据源自同位素的固定衰变周期,由于沉积年代的差异性,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内部的同位素衰变必然与周边岩体不同,这就可以作为辨别有色金属矿产的依据之一,常用的主要是铅同位素。 铅同位素找矿的基本原理是在构造演化时,铅同位素的初始比值以及铀、钍同位素的衰变积累对铅同位素的演化及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同一地质构造单元中出现成群的矿床或矿化点。一般情况下,成矿热流体中的铀铅、铅同位素初始比值和钍铅的比值与围中的是不一样,这种铅同位素的区别,就为区分矿体、异常体和围岩提出了一种很好的方法。 所以,样品中的铅同位素组成数据,对矿床的物质来源特征、矿床的规模以及形成条件等都是很好的反映。

4结语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是我国的宝贵财富袁如何更好的进行勘查以提高效益尧满足需求是当前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应该切实提升技术应用与管理,以切实提升科技在找矿与地质勘探作业中的贡献率,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高兆奎袁 杨云松.世界有色金属矿产勘查的进展及走势分析 [J] .甘肃地质学报袁2009袁 8:5-11.

[2]刘瑞德袁 黄力军袁 杨进袁 陆桂福.综合电法在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实例 [J] .物探与化探袁 2006,30 (4)院 322-326.

[3]齐文秀.地面瞬变电磁法在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J] .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袁2005,4 (3)院 162-164尧 184.

[4]刘思敏.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探讨 [J].资源节约与环保袁 2013,3:41.[5] 杨少平袁 弓秋丽,文志刚袁 张华等.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应用研究 [J] .地质学报袁2011,85 (11):1844-1877.

作者:杨胜发 林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等职业技校学生心理论文下一篇: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