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的养老金计算方法

2023-05-03

第一篇:详细的养老金计算方法

养老金计算方法

从目前的退休待遇计发办法来看,退休金的高低主要与职工的缴费年限、历年缴费工资的高低、退休时上年度职工在岗平均工资的高低等因素都有直接关系。缴费时间越长、缴费基数越高,最终退休待遇就会越多,这也充分体现了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机制,具体会不会影响您的养老金,您可将您的相关数据套入下面的公式计算您的退休金,感谢您的参与! 自2011年1月1日起再设三年的过渡期(2011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在过渡期内对于按新计发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仍低于按老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的,按一定比例发给补贴,2011年退休的补贴额为本人新老计发办法对比计算的差额部分的80%,2012年退休的补贴额为差额部分的50%,2013年退休的补贴额为差额部分的20%,过渡期结束后(2014年1月1日起)按新办法计发养老金。

1、按原办法计算基本养老金 ①基础养老金=2005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20%。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20 ③过渡性养老金=2005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实行个人帐户前的缴费年限×1.4% ×平均指数。 ④过渡性调节金=120+工龄补贴 ⑤过渡性补贴=(原办法基础养老金+原办法过渡性养老金)×5%

2、按新办法计算养老金 ①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指数)÷2×缴费年限×1%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③过渡性养老金 = 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实行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 ×平均指数

第二篇:养老金计算方法

从目前的退休待遇计发办法来看,退休金的高低主要与职工的缴费年限、历年缴费工资的高低、退休时上职工在岗平均工资的高低等因素都有直接关系。缴费时间越长、缴费基数越高,最终退休待遇就会越多,这也充分体现了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机制,具体会不会影响您的养老金,您可将您的相关数据套入下面的公式计算您的退休金,感谢您的参与! 自2011年1月1日起再设三年的过渡期(2011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在过渡期内对于按新计发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仍低于按老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的,按一定比例发给补贴,2011年退休的补贴额为本人新老计发办法对比计算的差额部分的80%,2012年退休的补贴额为差额部分的50%,2013年退休的补贴额为差额部分的20%,过渡期结束后(2014年1月1日起)按新办法计发养老金。

1、按原办法计算基本养老金 ①基础养老金=2005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20%。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20 ③过渡性养老金=2005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实行个人帐户前的缴费年限×1.4% ×平均指数。 ④过渡性调节金=120+工龄补贴 ⑤过渡性补贴=(原办法基础养老金+原办法过渡性养老金)×5%

2、按新办法计算养老金 ①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退休时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指数)÷2×缴费年限×1%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③过渡性养老金 = 退休时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实行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 ×平均指数

第三篇:2013养老金计算方法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企业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

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或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月数+实际缴费指数之和)÷(视同缴费月数+实际缴费月数)。 从上述公式中可看出,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其下限为0.6,上限为3。

因此,养老金的计算,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第四篇: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内容介绍

最近大家都在交流最新退休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问题,大家在遇到计算退休养老金的时候,都想知道是如何计算的,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自国务院决定2013年调整了退休养老金核算办法起,各地劳动保障部和财务部就在加紧落实这一决策。退休人员都很关心自己每个月能拿到多少退休金,想要知道自己的退休养老金涨了多少,就得知道最新退休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接下来小编就带您了解它的计算方法。日前从国家社会保障局获悉,退休金要涨了,这对国家和对退休人员们无疑都是一个好消息。不仅保障了退休人员能够更好地安度晚年,也给家庭减轻了负担。那么,退休养老金到底涨了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最新退休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大家来看这样一组公式。在最新退休金的计算方法中,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上年全省在岗月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在旧的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中,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2005年全市社会月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通过这样一个简单公式大家可以看出,退休养老金肯定是涨了。新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更加科学,它是以上年社会平均工资作为基数而不再以之前的某一年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

在最新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中,小编看到基础养老金不再以之前某一年社会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而是以上年全省在岗月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为计算基数,这样一来退休金是在全方位涨高。新旧退休金计算方法的月基本养老金公式没有变,变的是其中的所有指数。

关于退休金到底涨了多少,小编综合了各省的最新退休金的实际发放金额,得出的结论是,退休养老金每月平均涨了100元,平均一年涨1200。对于退休金小幅度上涨这样的一个结果,所有退休人员都是乐见其成的。

其实退休养老金的上涨速度还是跟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想要更好地保障退休后的生活,最好的办法是购买一份商业保险,在年轻时每年存入一定的保险费,不仅可以保障疾病,也可以到退休时取出作为养老金使用。泰康人寿有多种保险,稳定的回报以及保障机制是您最佳的选择。详情可以登录泰康人寿保险公司的官网进行了解。

第五篇: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

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组成。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计 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 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

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5、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校党建情况简要总结下一篇:小学德育工作计划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