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应用研究

2022-09-13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及其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引起气道高反应, 导致可逆性气道阻塞性疾病[1]。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治疗的主要目的, 是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 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儿男34例, 女26例, 年龄2.0~14岁, 平均 (7.13±2.45) 岁;病程3个月~4.5年, 平均 (1.82±0.36) 年;病情程度:轻度8例、中度45例、重度7例。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2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和病情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入组标准: (1) 患儿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愿意进入本研究; (2) 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诊断标准[2]; (3) 年龄2.0~14岁, 性别不限。排除标准: (1) 对治疗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者; (2) 有造成气喘或呼吸困难的其他疾病, 如急性支气管炎等; (3) 有心、肝、肾等功能障碍者; (4) 心源性哮喘或变态反应性肺浸润者; (5) 有精神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加用布地奈德 (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30410) 与孟鲁司特 (四川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64370) 。常规治疗:氨茶碱、地塞米松等静脉滴注解痉、平喘和吸氧等对症治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100~200μg/d, Bid, 5~10min/次, 孟鲁司特钠, 5mg/d, 每晚睡前口服。

1.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儿气促缓解、喘憋消失、哮鸣音消失、湿啰音消失和咳嗽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采用美国MedGraphics公司Elite/DX TM肺功能测试系统检测用力肺活量 (FVC) 、1s用力呼气容积 (FEV1) 和高峰呼气流速 (PEF) 。FEV高于或等于预计值70%时作支气量激发试验, 为了减少误差, 均在下午2~3时进行。观察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儿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2组患儿气道反应性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比较

观察组患儿气道反应性指标改善好于对照组,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不良反应

2组患儿在治疗期间, 肝肾功能正常,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 受多种因素影响, 并且与免疫、神经、精神和内分泌因素, 以及遗传学背景关系密切。如患儿吸入变应原、呼吸道感染、气候变化、食物或药物过敏, 以及受到运动、精神等非抗原性因素刺激, 都可诱发哮喘的急性发作[3]。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 支气管平滑肌在刺激因子的作用下, 发生痉挛, 导致FEV1迅速下降, 然后逐渐恢复正常, 但是4~6h后患儿的气道开始出现迟发性反应, 使FEV1再次下降。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 病情重, 可以引发呼吸和心力衰竭, 甚至危及生命。临床治疗的目的, 使用有效地药物, 尽快缓解患儿呼吸道痉挛、改善缺氧症状, 并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

本研究将3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和口服孟鲁司特, 明显加快了患儿的气促、喘憋、哮鸣音、湿啰音和咳嗽等症状的改善, 同时, 降低了气道的高反应性, FVC、FEV1和PEF明显提高。布地奈德是一种新合成非卤代化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具有抗感染、抗过敏作用, 可抑制呼吸道炎性细胞介质的释放, 减轻呼吸道高敏反应, 同时可减轻黏膜水肿及黏液分泌, 降低呼吸道阻力, 改善肺功能, 迅速缓解临床症状等功能[4]。采用雾化给药, 提高靶器官药物浓度的同时, 也减少或避免全身使用激素的副反应;药液雾化成微小的雾粒, 可被吸入支气管和肺泡, 解除深部气道和肺组织的炎症及和水肿改善患儿的通气;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可以直接作用于支气管的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分泌腺细胞, 以及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等, 迅速发挥药物疗效, 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布地奈德属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其化学结构与全身用糖皮质激素比较, 最大的区别是类固醇结构D环上C16a、C17a或B引入亲脂性基团, 可增强亲脂性;特有的化学结构, 决定了其良好的药理效应, 如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增强, 延长与受体的结合时间;与肝脏微粒体酶亲和力增强, 代谢率增高, 进入血液循环的少量药物很快通过代谢而失活;有一定的水溶性, 又能通过凝胶层, 在气道内滞留时间长, 局部沉积率增加, 局部抗炎作用明显增强[5,6]。孟鲁司特为新一代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对CysLT 1受体具有高度的亲和性及选择性, 从而抑制哮喘气道痉挛, 减少T细胞和嗜酸细胞的浸润以及组胺和过氧化物的产生, 减少抗原刺激产生的炎症, 抑制变应原激发的气道高反应, 从而快速地改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7]。因为白三烯是引发哮喘的一种重要炎性介质主要致病成分是半胱氨酰白三烯, 可引发哮喘, 导致患儿呼吸道血管通透性增高、支气管黏膜水肿、粘液分泌过度、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并且白三烯对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是组胺的1000倍, 是乙酰胆碱的1000~10000倍[8]。最近研究报道, 孟鲁司特与糖皮质激素合用, 可以补充糖皮质激素所不能覆盖的那部分抗炎作用, 从而发挥更好的疗效[9]。

总之,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口服, 可以快速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的症状和气道高反应性,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症状和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均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加用布地奈德和孟鲁司特, 观察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和气道反应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 气道反应性指标好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 ;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可以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 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布地奈德,孟鲁司特,哮喘,急性发作,儿童

参考文献

[1] 胡平, 张际, 黄英, 等.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的健康教育[J].全科护理, 2010, 8 (4) :362~364.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 (试行) [J].中华儿科杂志, 2004, 42 (2) :100~106.

[3] 杨锡强, 易著文, 沈晓明, 等.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93~198.

[4] 孙京电, 杨宇平, 刘秋梅.氧气驱动布地奈德混悬剂及硫酸特布他林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56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 23 (14) :1114~1115.

[5] 孙君珍, 蔡媛媛, 张松.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与康复, 2009, 8 (6) :539.

[6] 欧阳欣.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J].吉林医学, 2010, 31 (6) :788~789.

[7] 陈佳炳, 吴洁文.孟鲁司特与小剂量倍氯米松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比较[J].河北医学, 2008, 14 (12) :1409~1413.

[8] 诸福棠, 胡亚美, 江载芳.实用儿科学 (上册) .第7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625~626.

[9] 谢小雪.孟鲁司特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60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0, 16 (10) :1314~131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子商务下O2O网络营销模式的渠道冲突和管理策略研究下一篇: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