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桑葚(果)种植经营模式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09-13

桑葚, 也叫桑果, 是桑树上生长的果实, 在民间有圣果之称。研究表明, 桑葚中含有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和钙、铁、锌、晒等多种矿物质, 其中晒 (Se) 的含量是猕猴桃的10倍, 苹果的8倍;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抗癌有效成分, 桑葚果皮中白藜芦醇含量高达0.128/g, 比葡萄果皮中的含量高5~6倍;桑葚能够延缓衰老, 降低血脂, 预防动脉硬化, 抗癌抗突变, 副作用小, 可长期服用, 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1]。桑椹 (果) 有增强免疫功能, 促进造血细胞生长、降血糖、降血脂、抗衰老、防癌抗突变等药理作用。临床上桑葚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神经衰弱、糖尿病及高血压等症状[2]。而桑葚 (果) 在桑树科研育种方向上是以多结桑葚 (果) 为主要目标, 对种植户来说是以多收获桑葚 (果) 为终极目标, 其主产品是桑葚 (果) , 副产品是桑叶和桑枝条。最近七、八年时间, 山西各地示范栽植了一些鲜食型的、加工型的桑葚 (果) 品种, 虽然取得了一些效益, 但也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为了对山西省各地发展桑葚 (果) 种植有个方向性、战略性的指导, 笔者多次深入山西省桑葚 (果) 不同种植经营主体单位进行实地调研, 并进行了前瞻性的分析预测, 现报告如下:

1 桑果种植经营模式

1.1 加工型几种模式

加工型模式都是以公司或企业为桑葚 (果) 种植经营主体单位, 公司或企业直接建设桑葚 (果) 基地或是利用当地现有桑葚 (果) 资源, 进行深加工, 主要产品有桑葚酒、桑葚干、桑果汁、桑果酱、桑葚醋、桑叶茶、桑叶菜、桑叶挂面、桑叶面粉等。

1.1.1“市场+公司+基地”模式。

该模式是企业采用“市场+公司+基地”运作模式, 与基地、农户以签订契约合同的形式, 明确规范各方的责、权、利等, 从桑葚 (果) 的种植、深加工、到市场销售, 组成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模式运行过程中, 公司对外搞好营销, 对内指导农户标准化种植, 搞好桑葚 (果) 深加工。公司独立自主经营, 统一管理, 统一经济财务核算。

如:山西康禾农业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8年5月, 注册资金5 000万元, 位于长治市沁县松村农业科技园区, 占地面积243.3hm2, 现有职工150余名。公司流转了农户土地约200hm2, 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 辐射带动周边5 000户农户种植桑葚 (果) 。同时建设了15 000m2的生产加工车间, 投产后可年产5 000t高档桑果酒、5 000t桑果原果汁、500t桑叶茶、100t桑果功效产品的产能。

该公司是一家以桑葚 (果) 种植和深加工为主、兼容特色养殖及农村观光旅游开发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 主要产品有东方木酒 (桑果酒) 和桑叶茶。2015年米兰世博会上, “东方木酒”桑果酒、“曼馞丽”桑叶茶分别荣获“2015米兰世博会文化名酒金奖”“2015米兰世博会千年古茶文化金奖”, 另外还开发了桑椹汁、桑椹干、桑叶面等产品。公司的桑叶面很有特色, 选用的是有机桑叶, 经真空速冷超精微粉碎至800目以上细度, 使桑叶挂面营养更丰富, 色泽更均匀;面粉选用石磨, 低速研磨, 低温加工, 保留了面粉的分子结构, 口感柔韧、麦香浓郁、营养价值更高。本产品一经推出, 不仅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更是深受“亚健康”人群及“现代病”患者的欢迎。

由于该公司种植的桑葚 (果) 品种都是台农9号, 该品种抗寒性差, 加上配套技术滞后, 导致每年都重复着枝干冻死又重新长出新枝条的现象。至今桑葚 (果) 产量一直很低, 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桑葚 (果) 加工需要, 直接影响了桑葚 (果) 深加工, 滞缓了企业的发展。目前, 该公司已和山西省蚕科院、山西农大等单位共同组建了山西省桑产业联盟, 实施产学研合作。蚕科院加强了桑树品种筛选、技术研发, 为企业发展提供品种技术支持。

1.1.2“市场+公司+园区”模式。

该模式是企业采用“市场+公司+园区”运作模式, 在规划建造现代农业综合园区的过程中, 利用废弃矿山大量种植桑葚 (果) 树进行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 同时又进行桑葚 (果) 、桑枝、桑叶的深加工。

如:山西天赋润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 是集蔬菜、水果及中药材等种植与销售的综合类企业。公司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服务农业, 服务农民”的宗旨, 整治废矿, 平整土地, 建造人工良田,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园区位于平陆县曹川镇东北方向, 占地面积800hm2。

公司栽植桑树主要用于整治废矿, 恢复生态环境, 而且还致力于桑产品开发, 主要桑产品有瀛泰桑叶茶、瀛泰桑挂面等。瀛泰桑叶茶选用了生态环境优越、无污染的优质嫩桑叶为原料, 经科学烘焙等工艺精制而成。瀛泰桑挂面香味雅致, 无任何调味剂、防腐剂、色素等添加成分, 嫩滑爽口, 老少皆宜。完美体现了“药食同源, 康养相济”的中国养生保健理论上的一个上佳传统食品。

1.1.3“市场+公司+合作社”模式。

该模式是企业围绕“建基地、上规模、强科技、创品牌”的发展思路, 积极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市场”的运营模式, 在省蚕科院及各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依靠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桑葚 (果) 基地。

如:山西紫椹农业开发公司成立于2015年, 是一家专业致力于有机、绿色、无公害水果、蔬菜种植、销售和开发加工的农业科技企业, 现有工作人员15人, 其中高工2人, 大专文化9人。该公司引进栽植了台湾紫气一号, 该品种抗寒性、抗旱性较强, 产量大, 现在已经辐射到芮城、河津、万荣、夏县、盐湖区等, 推广种植面积达96.3hm2。公司在抓桑葚 (果) 基地发展的同时, 副产物的利用上也迈出了一大步, 成功研制了 (紫椹庄园牌) 桑葚黄酒、桑葚干红酒、桑葚干、桑果酱、桑葚醋、桑叶茶、桑叶挂面等系列产品。公司的干红酒已投入市场销售, 深受消费者青睐。

1.1.4“市场+公司+农户”模式。

该模式是企业利用驻地农户现有的桑葚果资源优势, 积极推行“市场+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 搞桑葚果深加工和经营。其特点是企业不需要重新建设桑葚果基地、原料成本低, 既解决了农户桑葚果的销售、带动农户增收, 又给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如:山西帅源饮品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7年5月, 是一家专业生产加工桑葚果汁系列饮料的企业, 公司占地12 300m2, 资产2 130万元, 科研人员10名, 职工60余人。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质量检测系统, 是首批通过国家质量安全认证 (QS认证) 的企业。以“帅源”牌桑葚果汁为主的系列产品, 畅销全国多个省市。

公司坐落于山西重点蚕区—阳城县寺头乡, 全乡村村都养蚕、户户有桑园, 境内桑园近1 200hm2。公司依托当地丰富的桑葚果资源优势, 采用天然桑葚鲜果和优质泉水, 经过高科技加工工艺酿制而成的桑葚果汁系列饮料, 不含任何人工色素和防腐剂, 以其营养丰富、功能独特、用料实在、口感纯正、男女老少兼宜的特点, 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食品。

1.2 鲜食型几种模式

鲜食型模式是依托企业、园区、合作社、农场、农户、农家乐、景区等为桑葚 (果) 种植经营主体单位, 建设桑葚 (果) 采摘园, 供游人采摘体验, 主要产品是鲜桑葚 (果) 。

1.2.1“公司+采摘”模式。

该模式是以公司为桑葚 (果) 种植经营主体单位, 建设桑葚 (果) 采摘园, 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旅游、休闲、采摘、体验等商业行为, 实现桑葚 (果) 效益的最大化。

如:海升果汁集团公司, 于2012年8月, 位于运城市盐湖区王范镇新杜村, 栽植桑葚 (果) 面积8hm2, 建设了桑葚 (果) 采摘园。该园区栽植大10、白玉王等桑葚 (果) 品种, 按株距1.5m、行距2m栽植, 667m2栽224株。2014年结果开园后, 在每年桑葚 (果) 成熟期间, 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人们前来采摘、体验、尝鲜、游玩, 经过几年的发展, 现在已成为运城城市市民理想的休闲、采摘、体验、游乐之地。

1.2.2“蚕业园区+采摘”模式。

该模式是以蚕业园区为桑葚 (果) 种植经营主体单位, 围绕桑葚 (果) 种植与采摘、优良蚕种繁育、优质蚕茧生产以及桑园养鸡、桑枝食用菌栽培等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 打造具有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蚕业产业特色园区。

如:阳城县现代蚕业产业特色园区于2013年8月29日开始规划建设, 注册资金100万元, 位于阳城县西河乡北任村。距离县城8.3km, 距西河乡1.5km, 毗邻凤西公园。该园区依托省蚕科院和阳城县蚕桑服务中心的技术支撑, 依靠政策引导、科技带动, 先后在北任村建成3.33hm2桑葚 (果) 采摘园和30hm2优质丰产桑园;建成2 500m2蚕种生产车间及200m2小蚕共育基地;建成30栋高标准田间养蚕大棚;建成1 000m2食用菌生产场房;建成1 500m2的多功能蚕桑文化展示厅。

园区建成后, 每年可以生产桑果50t, 供城市市民采摘。另外, 每年可繁育优良蚕种3万余张, 饲育一代杂交种500张, 喂养桑园鸡2万只, 生产桑枝食用菌20万袋, 加上蚕蛹、蚕沙、蚕丝被等综合开发, 实现蚕桑综合产值1 000万元。

1.2.3“专业合作社+采摘”模式。

该模式是以专业合作社为桑葚 (果) 种植经营主体单位, 在确保供游人采摘桑葚 (果) 的同时, 积极开发桑叶茶、桑果深加工, 延伸产业链条, 拓展社员增收渠道。

如:阳城县绿源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4年11份, 引进、实验、示范和推广栽植桑葚 (果) 2.67hm2, 发展桑葚 (果) 采摘。该园区栽植大10、中椹一号、日本甜椹、绿椹子、白珍珠等桑葚 (果) 品种, 按行距3m, 株距1m, 667m2栽224株。后来又配套建设了现代化桑叶茶加工设备, 研制的“晋苑一品”品牌桑叶茶, 于2016年10月27日, 在山东省济南市被列为山西展团, 参加了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茶叶博览会。

2017年, 桑葚 (果) 投产面积2hm2, 采摘价格10元/500g, 卖了2万多元。另与顺丰快递公司合作做网店销售自己采摘12元/500g, 采摘了5000多kg卖了1万多元。据测定桑葚 (果) 含糖度22~26, 消费者反应好, 回头客多。

1.2.4“农户+采摘”模式。

该模式是以农户为桑葚 (果) 种植经营主体单位, 农户充分利用本村靠近县城的地理区位优势, 在村里建设桑葚 (果) 采摘园, 为市民或村民提供桑葚 (果) 采摘。

如:芮城县古魏镇太安村农户梁卫江, 于2016年3月栽植桑葚 (果) 面积1hm2, 发展桑葚 (果) 采摘园。栽植了无籽大十、长果桑、四季果桑、白珍珠、红玛瑙等果桑品种, 按株距1m、行距3m栽植, 亩栽224株。2017年开园采摘, 投产0.27hm2, 每667m2产量250kg, 共卖了17 000元, 平均每667m24 250元。采摘价格是25/20/10/5四个价位, 今年是桑葚种植第二年, 也是采摘第一年, 送人情的多, 至少有250kg以上被亲戚朋友免费带走了。

田间管理方面, 发芽前施一次有机肥, 苗期追3次氮肥, 采摘前追了2次高钾水溶肥;浇水是每年浇水5~6次;除草是每年旋耕3次, 无使用过任何除草剂。

1.2.5“农场+采摘”模式。

该模式是以农场为桑葚 (果) 种植经营主体单位, 农场在自身从事果蔬产品的基础上, 规划建设桑葚 (果) 采摘园, 增添了果蔬新产品, 增加了收入。

如:山西水利学院农场, 于2016年春季种植了450棵桑葚树, 配备了5个授粉树, 当年均培养了3个结果枝条。品种是大十, 按株距1.5m、行距2.0m栽植, 667m2栽224株。2017年开始挂果采摘。桑葚产品主要供应学院, 为学院教职工提供了500余kg, 价值10 000元 (每斤结算内部价按每斤10元) 。到桑葚果采摘完后, 又利用桑叶、杂草、虫类做土鸡食料, 在桑园散养了150只土鸡, 拓宽了增收渠道。

1.2.6“农家乐+采摘”模式。

该模式是以农家乐为桑葚 (果) 种植经营主体单位, 农家乐在从事餐饮业的基础上, 规划建设桑葚 (果) 采摘园, 来吸引游客游人, 前来休闲、采摘、餐饮等。

如:盐湖区东郭镇的田园农业农家乐, 于2015年春季, 连片种植了1.33hm2桑葚采摘园。2016年开始挂果, 夏伐后培养了3个结果枝条。2017年开始投产采摘, 采摘活动是入园门票30元, 随便吃;小孩1.2m以下免费, 1.2m以上半价;现场扫描农家乐二维码可送蚕一盒或桑叶一代;采摘离开园区每人15元可带走一斤 (园内提供一次性手套, 采摘工具) 。

来到田园农业农家乐采桑葚, 映入眼帘的桑树林浓密碧绿, 红的、淡红的、黑的、紫的、青色的, 不同品种的无籽大十、红果二号、四季果桑、日本甜橙、8632、白珍珠桑葚挂满枝头。发黑的桑葚放进嘴里, 软软的, 甜甜的。桑葚采摘结束后, 在桑园边可免费品尝用嫩桑叶制成的茶叶, 老板丁运生介绍, 桑叶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 纤维素, 矿物质, 常喝具有减肥、美容、降血糖的作用。

1.2.7“旅游景区+采摘”模式。

该模式是以旅游景区为桑葚 (果) 种植经营主体单位, 发挥自身的景点优势, 增加桑葚 (果) 采摘园项目, 供游人游客前来休闲采摘体验、增添旅游乐趣。

如:万荣县李家大院景区, 于2016年春季, 连片种植了10.67hm2桑葚采摘园。品种是台湾紫椹。2017年开始挂果采摘, 投产面积是7.33hm2, 株距2.5m行距3m, 采摘价格每斤20元, 总效益23 200元, 桑葚果采摘完后又养了700只土鸡, 走出了一条种植桑葚、休闲采摘、散养土鸡等生态循环的新路子。

1.2.8“重点蚕区+采摘”模式。

该模式是以重点蚕区的地方政府为主导, 围绕“美丽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战略, 依托特色蚕桑产业和人文资源优势, 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家乐的基础上, 通过举办桑葚果采摘节的方式, 全力打造乡村休闲旅游品牌, 积极吸引周边市民前来采摘、观光、游玩和休闲, 带动和发展地方经济。

如:2017年5月27日, 阳城 (寺头) 第三届桑葚采摘节在阳城县寺头乡开幕。寺头乡位于阳城县北部, 距县城26km, 曾是抗战时期阳北县政府所在地。全乡区域面积72.6km2, 全乡村村都养蚕、户户有桑园, 境内桑园近1 200hm2。该乡特色蚕桑产业链条初具规模, 素有“华北蚕桑第一乡”之美誉。近年来, 寺头乡全力打造“蚕韵寺头”全域旅游品牌, 经过两届桑葚采摘节的成功举办, “蚕韵寺头”的名片越来越亮。

每年五月下旬到六月上旬期间, 寺头桑园内的桑葚果挂满枝头时都会吸引数万名周边市民和晋城、长治甚至河南、河北等省内外游客到此采摘、游玩和休闲。寺头因其独有的自然生态、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资源、沟壑清泉, 加之桑园地不能使用任何农药, 使得寺头桑园所结桑葚果个大、肉厚、色鲜、味美, 是天然的无污染健康水果。

桑葚果采摘之余, 游客可以到蚕农家里, 近距离感受养蚕过程, 聆听蚕宝宝吃桑叶的沙沙声, 感叹蚕茧成型的神奇;也可寻访云雾缭绕, 穿峰断岭, 蔚为壮观的仙翁山;还可观赏古村落、看民间艺术表演、品特色美食, 体验生态寺头。

2 桑果销售情况与经济效益

鲜食型模式:现已推广辐射到盐湖、夏县、稷山、芮城、万荣、临猗、闻喜、河津、榆次、太谷、阳曲、平定、阳城、沁水、高平、沁县、黎城、柳林、临县、洪洞、蒲县、右玉等22个县区, 种植面积累计达133.3hm2。主要栽植了大10、红果2号、白玉王、8632、白珍珠、红玛瑙、龙曲果桑、中椹一号、绿椹子、冀冠花、日本甜椹、四季红、黑珍珠、富士红等品种。种植经营桑葚 (果) 的有农户、农场、农家乐、合作社、旅游景区、园区、企业等。成熟上市时间在每年的五月上中旬, 销售方式主要是乡村游采摘。成熟期间可持续20多天, 价格先从25元至后期5元, 到盛产期采摘效益亩收入平均在12 000元以上。

加工型模式:主要分布在长治市沁县, 晋城市阳城县, 运城市芮城县和平陆县等, 栽植果桑面积约300hm2。主要栽植了台农9号、红果2号、8632、紫椹一号、无籽大10等果桑品种。山西康禾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沁县建成了桑果酒加工厂, 添加了果酒加工流水线设施, 种植的桑果品种大多是台农9号, 抗寒性较弱, 桑果产量受到较大影响;山西帅源饮品有限公司在蚕桑主产区阳城县寺头乡, 建有桑葚果汁系列饮料加工厂;另有两家企业在运城市平陆县和芮城县, 推广种植桑葚果, 开发了桑果酒、桑果酱、桑果醋、桑叶茶、桑叶面等产品。每亩桑果园丰产期可产桑果2 000kg, 农户667m2收入可达9 000元左右。桑葚果酒加工企业的利润较高, 一般情况下投入产出比例为1:10, 但由于多数企业起步较晚, 所开发出的桑葚果加工产品还没能够大批量投入市场, 直接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不高。

3 存在主要问题、解决办法

3.1 品种与技术

针对没有适合山西各地自然气候条件的品种和配套技术问题, 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已经在山西的南、中、北部 (区、县) 设点, 进行品种和技术试验、示范, 并且还挖掘搜集了山西地方果桑品种, 目前正在培育和种植试验阶段。

根据我们几年试验、示范经验, 无霜期在175d以上的区域, 宜选栽无籽大10、中椹一号、台湾72C002、四季果桑、中椹二号、红果二号、白珍珠、日本甜葚等果桑品种。无霜期在145~175d的区域, 宜选栽红果二号、白珍珠、九曲龙果桑、白玉王、四季果桑、勐简一号、8632、和田7号等果桑品种。无霜期在145天以下的区域, 宜选栽九曲龙果桑、龙桑一号、白玉王、沙地果桑、大白芽、黑珍珠、新疆9204等果桑品种。如在大棚内种植, 宜选栽无籽大10、长果桑、中葚一号、日本甜葚、四季果桑等果桑品种。

3.2 经营与管理

对鲜食型桑葚果种植经营单位或个人来说, 存在着鲜食桑果产品供应市场渠道单一问题, 我们的桑果除了休闲采摘直接鲜食外, 还增加了网店销售渠道。如阳城县绿源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今年春季主动出击, 与圆通快递公司合作, 由合作社提供优质桑葚果产品, 公司负责桑葚果包装和快递业务, 将桑葚果产品发往全国各地, 效果很好。

对鲜食桑葚果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不易存放保鲜, 货架期短的问题, 我们研究了桑葚果速冻保鲜技术, 已在推广中。如有些市民采用桑葚果速冻保鲜技术, 将桑葚果放在冰箱里冷冻, 可以保鲜吃上一年时间的。

对有意发展加工型桑葚果种植基地的地方或单位, 必须考虑桑果属于浆果类、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储藏一两天就可能出现桑葚果变质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如桑果种植面积大、产量高, 就必须首先有企业就地就近收购、打浆、真空装袋以及后续的再加工等条件。因此建议先要考虑有实力的桑葚果加工企业收购, 后才可考虑规划大面积发展。

4 发展前景分析

4.1 生态修复型桑果林虽未起步, 但发展空间大, 可列入政府生态林规划种植

山西种植桑葚果林搞生态修复还未有起步, 原因是山西省林业部门没有将桑葚果林列入种植规划中。但是桑葚果树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的特点, 生态效益明显, 果叶枝都有经济利用价值;而且种植桑葚果树林可以解决山西北部土地风沙侵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弃矿废矿环境差、汾河沿河水源不足等问题。桑葚生态效益好, 初步估算每公顷桑树年吸收CO2约49.29t, 年释放氧约35.85t。一年生桑树定植苗的根系总长度大100m, 10年生大10 000m, 最深的主根系达8m, 侧根最长超过9m, 地下根系分布的面积常为树冠投影面积的4-5倍之多。在新疆策勒县, 中科院沙漠研究站种植的生态桑树沙地防护林不仅保护县城没有被风沙侵蚀, 而且使整个县城向外扩展了10km[3]。

国家林业局林退发【2001】550号文件中生态林与经济林认定标准附表3, 早已将桑树列为生态林和经济林造林主要兼用树种。国际著名蚕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曾在“全国生态桑及桑树生态产业学术研讨会”会上指出:桑树在众多省区渐成为石漠化治理、沙漠化治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盐碱地治理、矿山修复的主要树种[4]。因此, 建议山西各级政府林业部门在每年造林项目规划中, 将桑葚果树列入生态林建造的主要树种。可以推行生态桑—养蚕—蚕茧—蚕丝被, 生态桑—畜禽饲料, 生态桑—桑叶茶, 生态桑园—家禽套养, 生态桑园—蔬菜套种等多元化开发、多产业融合的生产模式[5]。

4.2 加工转化型桑葚果基地虽发展缓慢, 但前景广阔, 条件成熟时可大面积种植

省内的桑葚加工企业起步迟、规模小、所需的桑葚果原料不是很大, 发展基地实力不强。但有几家公司在桑葚果产品深加工方面做出了特色, 目前已经开发出了桑果酒、桑果酱、桑果醋、桑椹干、桑叶茶、桑叶面等系列产品。如山西康禾公司开发生产的“东方木酒”桑果酒、“曼馞丽”桑叶茶, 在2015年米兰世博会上, 分别荣获“2015米兰世博会文化名酒金奖”“2015米兰世博会千年古茶文化金奖”, 近几年“东方木酒”桑果酒已经进入上海高端消费群体。山西紫椹公司成功研制的 (紫椹庄园牌) 桑葚黄酒、桑葚干红酒、桑葚黄酒、桑葚干、桑葚醋等系列产品, 深受消费者青睐。桑葚经济效益高, 三年以上的桑葚园, 一般每667m2产量桑葚果1 500kg左右, 收入上万元, 桑葚营养价值高, 食药功能兼具, 可加工性强, 市场前景广阔[6]。从长远看, 省内的桑葚果加工企业成长壮大之日, 就是带动农户扩大桑葚果种植面积和基地规模, 发展桑葚果产业之时。

省外的尤其是南方的桑果加工企业, 如广东省丝源集团、广东桑宝园公司等, 起步早、规模大, 加工的桑果产品、技术、市场都比较成熟, 都在当地建有自己的桑果基地。但由于南方的气候多雨湿润的特点, 已发现毁灭性的桑葚果菌核病, 长期下去桑葚果将可能无法在南方继续生长。而山西省地处典型黄土高原环境和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 在桑葚果发芽到成熟采收正值少雨干旱时期, 没有发生菌核病的气候条件, 这就是南方所没有的地理气候优势。从长远分析, 南方的桑葚果加工企业有可能在北方建设桑葚果基地, 这就是山西省的机会。因此, 只要保持沟通, 南方企业才有可能来山西省建设桑葚果基地, 到时会带动农户大面积种植桑葚果。可推行公司+基地, 公司+合作社, 公司+农户, 公司+园区等模式, 壮大山西省桑葚果产业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4.3 采摘鲜食型桑葚果园虽发展较快, 但市场容量有限, 需科学规划发展

山西共有11个地级市, 119个县 (市、区) 。到2015年底, 常驻人口为3 664万人。目前山西仅有22个县区有了桑葚果采摘园, 但还有97个县区、10个地级城市周边没有桑葚果鲜食采摘项目。根据几年采摘经验看, 刚开始发展桑葚果采摘园的县区或地级市周边, 需规划发展。一般的是按常驻人口每10万人配套种植0.67hm2桑葚果采摘园较为适宜, 可随着消费者渐渐增多, 再逐步增加桑葚果采摘园种植面积。

依托旅游景区的种植经营主体, 无论是大棚种植桑葚果还是大田种植桑葚果, 都需要根据景区旺季或淡季一定要注意安排好早、中、晚熟果桑品种比例, 规划好桑葚果采摘园种植面积, 以迎合景区旺季或淡季旅游人群的采摘需求。

桑葚果采摘期为20~30d, 成熟期在5~7月份, 山西南部较早、北部偏迟。各地可以考虑早、中、晚熟果桑品种的搭配, 以延长采摘期。可推行公司+采摘, 蚕业园区+采摘, 合作社+采摘, 农家乐+采摘, 农户+采摘, 景区+采摘, 重点蚕区+采摘等模式。

摘要:桑葚又名桑果, 营养丰富, 被医学界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本文调研了山西省依托企业、合作社、农户、农场、农家乐、旅游景区等相关单位的桑葚 (果) 种植经营模式、销售情况、经济效益等, 发现了一些深层次问题, 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预测分析了山西省鲜食型、加工型桑葚 (果) 的发展前景, 可为省内各地稳定发展桑葚 (果) 产业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发展前景,经营模式,桑葚,山西

参考文献

[1] 张文娜, 姚清国, 俞龙泉, 等.桑葚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14) :8371-8373.

[2] 李顺祥, 佟志远, 颜新培, 等.桑的药理研究及应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8) :60-63.

[3] 左少纯, 刘和洋, 丁天龙, 等.生态桑沙漠化治理方案及实践[J].蚕学通讯, 2016, 36 (1) :25-28.

[4] 刘挺, 王福海.全国生态桑及桑树生态产业学术研讨会在陕西杨凌召开[J].蚕业科学, 2012, 38 (5) :806.

[5] 李章宝, 王明, 黄仁志, 等.桑树多元化创新利用与桑树新兴产业化发展[J].蚕丝科技, 2017, (1) :22-27.

[6] 郭云.夷陵区果桑生产情况调查[J].蚕丝科技, 2017, (1) :28-2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当代法治环境下对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解读——由邹碧华精神所想到的下一篇:初探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措施

热门文章

山西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