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2-09-11

子宫肌瘤 (Hysteromyoma) 作为女性生殖器一种常见良性肿瘤, 其发生与雌性激素水平存在关系。有报道称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患者的发生率最高可达5%[1]。剖宫产 (cesarean section) 作为产科的创伤性生产方式, 医学界对是否能在剖宫产手术中同步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以及效果情况仍有着不同看法[2]。为探讨研究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意义, 本文对8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手术及预后效果进行了回溯式调查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妇产科收治的8 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为24~41岁, 平均年龄为 (31.7±7.3) 岁, 患者孕周为37~42周, 平均孕周为 (39.2±3.1) 周;所有患者均经术中探查发现肌瘤且及术后病理证实确诊。患者肌瘤包括浆膜下肌瘤46例, 肌壁间肌瘤33例, 黏膜下肌瘤3例;且子宫肌瘤的直径为1.0~7.8cm, 平均为 (4.0±0.8) cm。选择同期剖宫产未合并子宫肌瘤的孕妇7 2例作为对照组, 2组孕妇间年龄、孕周、产次、临床状况等方面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备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2组孕妇在术前30min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并通过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 待胎儿及胎盘分娩后, 再向宫体部注射缩宫素20U, 并在同时以静脉方式将复方氯化钠500m L以及20U的缩宫素进行滴注。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6.0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共计154例孕妇的临床手术均完成顺利, 对照组与研究组均有2例产褥病发生。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产褥病例数、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恶露干净天数的对比数据见表1。

3 讨论

剖宫产实施过程中存在切口感染的风险, 会导致影响切口愈合, 甚至发生宫腔感染导致晚期大出血等严重后果。子宫肌瘤患者现代西医学除了采取性激素或手术治疗之外暂无理想疗法, 多数子宫肌瘤患者无显著症状, 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 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3]。作为产科常见情况, 剖宫产术中是否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合并手术的有效性目前缺乏深入研究与观察;增加临床感染几率。本文通过对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间妇产科收治的8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与同期单纯剖宫产患者72例对比发现, 在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方面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 对照组显著少于研究组, 但在住院天数、产褥病例数、术后24h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恶露干净天数两组间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上, 通过对剖宫产术中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与效果研究发现, 选择合适病例可以在剖宫产中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 但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以母体安全为第一要务, 然后再考虑肿瘤的合并切除; (2) 避免胎儿或新生儿免受肿瘤治疗带来的负面影响; (3) 尽可能保留母体的生理与生育功能; (4) 注意术中止血:在肌瘤周围及基底部注射缩宫素并静脉加用缩宫素。剖宫产术后先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再行肌瘤切除术, 也是较好的止血方法。因此是否在剖宫产术中并行对子宫肌瘤, 应根据病例具体情况, 依照肌瘤位置、大小、患者临床心理状态、医师经验程度以及孕妇临床指征为依据, 本着母体安全为原则进行个性化切除方案。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妇产科收治的8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手术及预后效果。结果 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方面显著少于研究组, 但在其他指标如住院天数、产褥病例数、术后24h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恶露干净天数2组间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剖宫产术中并行对子宫肌瘤, 应根据病例具体情况, 依照肌瘤位置、大小、患者临床心理状态、医师经验程度以及孕妇临床指征为依据, 本着母体安全为原则进行个性化切除方案。

关键词:子宫肌瘤,剖宫产

参考文献

[1] 薛珍春.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术21例临床体会[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8, 24 (2) :119~120.

[2] 周秀兰, 王雪莉, 冯燕豫.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可行性探讨[J].中外医疗, 2009 (10) :4~5.

[3] 张秋桂.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86例临床分析[J].华中医学杂志, 2009, 33 (3) :150~151.

[4] 周永来, 杨家莉, 田林生, 等.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术302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8, 9 (4) :376~37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重庆市2017年1月农事建议下一篇:独立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