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无人值守变电站模式监控中心使用

2022-09-13

针对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模式, 可成立集控中心站及巡视操作班。中心站负责无人值守变电站的信号监视、负荷监视及电容器投切, 并负责对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远方遥控。中心站作为调度命令的受令人, 安排各操作班执行操作任务。中心站作为远方监视, 取代了各变电站值班员的信号监视、负荷监视、电容器投切等监盘职责。操作班作为具体设备操作者和调度命令的具体执行人, 取代了各变电站值班员的操作职责和工作许可职责。变电站运行监视和现场操作由巡视操作班统一管理, 使操作与检修彻底分离, 对于明确操作责任、规范许可人与检修人员的行为、保证设备检修质量、提高运行技术管理水平等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 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模式

1.1 调度运行管理

变电站是具有运行操作的职能又具有监控巡视的职能。调度负责电网的负荷控制、运行安全及方式控制。调度员需要集中精力在变电站的信号监视、负荷监视、电容器投切等具体设备操作上, 这影响调度员控制电网方式、处理电网事故和控制负荷等, 对电网安全运行极为不利。因此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调度运行管理工作大部分变成调度员完成, 调度员能够进行远方控制的熟练操作, 必须提高责任心, 强调值班纪律。强化工作职责, 严肃交接班制度, 特别重视无人值班站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情况。

另外加强业务训练, 常规变电站改为无人值班变电站后, 变电设备的正常操作、管理、检查、巡视、检修。事故处理等一系列日常工作都要相应地变动调度员必须熟知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 熟悉掌握交、直流系统及远动通讯系统情况, 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与使用等。

1.2 建立规范制度保障变电运行管理

为更好地落实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责任制度, 以规范操作人员、巡视人员的工作行为和过程。现行的无人值守变电站, 公司的检修班不仅要负责现场操作还得负责设备的检修, 这使的工作许可人的安全责任形同虚设, 容易出现违章行为。同时, 由于设备维护者和使用者之间缺乏必要的监督。由此可见, 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设备管理更不利于操作管理, 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运行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变电站运行监视和现场操作由巡视操作班统一管理, 这样可以使操作与检修彻底分离, 规范了许可人与检修人员的行为, 明确了操作责任, 保证了设备检修质量和运行安全。

不同岗位之问既要做到分工清楚、责任明确, 又要做到相互配合。设备专责制,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一、二次电气设备通讯和远动设备等均需由专人维护, 做到专人测试、专人检修和处理缺陷并及时认真填写记录。调度、开关班、刀闸班、检修班成员及远动通讯专职维护人员必须遵循各自的岗位责任制。另外要做到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的巡视和严格的交接班制度。调度及操作队值班员在交接班时应准时、严肃、前后衔接、手续清楚、责任明确运行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职责分工。

1.3 规范化管理建议

现有管理模式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比如责权不清、任务重叠等问题较多的存在于目前的管理过程中, 所以明确无人值守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关系、理顺倒闸操作中的责权关系、明确配电设备操作关系等等是非常重要的。在电网多处发生故障、多项工作同时进行、或者自动化系统故障必须进行现场操作时, 如果由操作班实施对每一条线路统一操作, 不仅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也不利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别是故障情况下, 操作及检修时间也是无法保证的, 甚至无法完成操作任务。这不仅增加了管理难度, 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还可能影响企业形象。因此, 如何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这一矛盾, 也是无人值守后急待处理的一个问题。

2 提高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可靠性

2.1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模式

目前,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集控中心有两种基本运行管理模式:一种为集控中心监控班模式, 这种模式下, 因为监控班与操作队成为两个独立的班组, 监控班既不能及时准确的了解现场情况, 也无实际权限下令操作, 两组彼此却还存在着依赖性, 这样容易出现“死区”, 存在生产安全隐患;另一种为集控中心模式, 这种模式相对于第一种模式有所改进, 集控中心不参与调度指令操作, 从而减少传达和汇报指令的时间, 减少了中间环节有可能发生的人员错误, 有效地提高了操作效率。

2.2 影响无人值守变电站稳定运行的原因分析

从表面上看, 现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所应用的核心及设备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相近。但实际上, 因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是由值班员面对的后台软件及其监控的变电站设备之间的各个环节都能协调、稳定的工作, 才能保证正常运转的复杂套系统, 并不是简单的一个独立的装置。然而, 远动系统经常发生误发信号、通讯中断等, 使得值班人员对监控系统的可靠性产生怀疑。而且, 在变电站投入运行后, 自动化设备检修后的验收也比较困难, 这些都制约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使其难以进一步发挥更大的作用。运行中的变电站设备出现问题的频率还比较高。虽然有些问题可能不是特别严重。这些问题有的是设备本身质量和工艺方面的原因, 有的则是施工、维护变电站设备的状态产生不信任感。特别是在很多设备还不能通过在线监测装置获取运行数据的情况下, 各种各样的规定就不会被废除, 值班人员的工作量也就难以减少。现有变电站运行管理制度与无人值守运行方式相冲突, 运行人员的观念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2.3 加强业务培训

目前无人值守站正在全面推广, 逐渐暴露出运行人员的培训滞后的缺点。目前在设备上更增加了运行人员工作的压力, 特别是二次设备在选型上的严重不统一。这就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就是无论发生什么异常, 运行人员都不加分析就汇报调度员, 如果遇到调度员也缺乏相关方面的知识, 也只能不加分析地汇报专业人员。这就是由于自身知识的缺乏, 严重影响了整个自动化系统发挥最大功效。所以, 在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的同时, 也要加强对运行人员的培训, 以减轻运行人员的压力, 保证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安全, 提高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工作效能。

摘要:目前, 随着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建设改造项目的全面铺开, 在现代电力系统的各种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的情况下, 建设稳定、可靠、安全有效、可控的现代化无人值守变电站是势在必行。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测量、控制及电量采集均应由自动化系统来完成直能方便地在远方完成对变电站的自动监控。随着高科技、高新信息技术的发展, 普及无人值守成为目前和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外很多地方已经采用集控中心监盘, 实现了变电站的无人值守。但是国内无人值守及集控中心运行模式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需要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集中监控,监控中心

参考文献

[1] 荆成.丹东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J].供电行业信息, 2009, 10.

[2] 施莉莉, 羊珉.无人值守电网监控自动化改造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34.

[3] 李晶, 程明.无人值守变电站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7, 4.

[4] 张宝华, 李静.无人值守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J].电力科学与工程, 2009, 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提升策略下一篇:当代法治环境下对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解读——由邹碧华精神所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