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10升国旗教案

2022-12-11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字表达形式,直接体现着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设计教案是教师落实教育思想、实施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计划的总体方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本10升国旗教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部编本10升国旗教案

一年级部编本 10升国旗 课文解说以及教案举例

10 升国旗

教材解析

本课由少先队员升旗的画面引出 3 个词语和一首儿歌。3 个词语具有意义联系,可以连 成一句话:“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或“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儿歌分 5 行,共 5 句, 描述了少先队员升旗的场景,也简洁形象地让学生了解了基本的升旗礼仪。儿歌短小精悍, 有叙述,有抒情,凝练地传达了国旗的知识,升旗的庄重,充分地表达了爱国的情感。

教学目标

1. 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升、国”等 11 个生字和国字框、绞丝旁 2 个偏旁; 会写“中、五”等 4 个生字。

2. 正确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要立正 敬礼,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3.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 识字。 本课生字的学习,可以在看图揭示课题、学习词语和儿歌的过程中,采用先分散后集

中的方式来识字。可以把象征祖国的几个词“中国、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以图片加词 语的形式集中呈现,看看图片,读读词语,既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又把相关字词和具体 事物一一对应起来,便于记忆和理解。

字音方面,“升”既是后鼻音,又是翘舌音,需要重点正音。“旗、起”声母和韵母完 全相同,只是声调不同,可通过对比读来区别正音。“么”读轻声,可通过读词语或短句,

186 来帮助读准字音。 本课生字分散在词语和儿歌中,在分散认读正音的基础上,可以集中识记字形,理解

字义,方法可多样,如: (1)结合偏旁识记。指导学生认识 2 个偏旁,用偏旁加熟字的方法,识记“国、红、 起”等生字。 (2)猜字谜、编顺口溜。 美:羊儿没尾巴,大字来代替。

升:远看是个开,帽子斜着戴。

(3)动作演示。如可以演一演“升、起、立”这些表示动作的生字。 (4)熟字对比。如“升”和“开”,“么”和“公”,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5)本课生字与熟字可以组成一些常用词,引导学生读一读,巩固生字。词语举例: 升:上升、升旗 国:国旗、国歌、国家 旗:旗子、红旗 红:火红、红日、红叶 歌:歌声、歌曲、山歌 起:起立、起来、升起 美:美丽、美好、美人 立:立正、成立、坐立 2.写字。

本课要写的 4 个字都是独体字,且横画较多。教学时,可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横向笔画 等距,然后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写。

本课 4 个字书写要点:

4 画,独体字。

“口”要写得宽扁,竖写在竖中线上,穿过扁口,上短下长。

4 画,独体字。 中

五 笔顺依次是横、竖、横折、横,第二笔竖要微微左斜,横折的斜度与竖基 本相同。所有横向笔画之间等距。

5 画,独体字。

注意笔画之间的呼应。最后一笔横要拉长。

5 画,独体字。

三个横画之间等距。前面两个是短横,最后一笔是长横。 立

本课要写的字,可以组成新的常用词语,如“口中、耳中、手中、五

十、十

五、立 正、正中”等词语,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

第五单元 187

二、课文学习

1. 朗读指导。 儿歌基本采用四字短语,指导朗读时,要注意四字短语间的稍稍停顿。可采用自由

读、同桌接着读、拍手伴奏、加上动作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读 出四字短语的语言特点,做到不拖音,不唱读。

抓住关键词语,读出自己的体会。儿歌前三句写了国旗徐徐升起、迎风飘扬的美丽。 朗读时,要突出关键词语,如“徐徐”语速可以慢一点,“多么”读重音,让学生感受加 上“多么”使“美丽”程度加深。后两句儿歌是提示升国旗时,应该怎么做。朗读时,可 把重音落在“向着、望着、立正、敬礼”4 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升旗仪式的庄重,体 现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时,还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升国旗、奏国歌的场面,让学生感受到国歌的雄 壮、

国旗的美丽。通过看多媒体课件中升国旗时小朋友们的动作,让学生知道,升国旗时 我们必须立正、敬礼。国旗代表一个国家的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尊 敬国旗,爱护国旗。在学生能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还可配上动作朗读儿歌。

2. 理解运用。 对一些书面词汇的理解,可通过换词、语境运用等方

法来理解。如“徐徐”一词,就可借助升旗仪式录像,观 看国旗在国歌声中徐徐上升的情景,再让学生说说和“徐 徐”意思相近的词语,达成从形象感知到语意替换的转 化。还可以结合具体的语境用一用“徐徐”一词,实现由 品悟到运用。

与国旗相关的儿歌:

国旗国旗红又红, 五颗金星在一起, 一颗大,四颗小, 闪闪发光亮晶晶, 国旗国旗我爱你, 我们向你敬个礼。 3 个词语组成的词串具有意义联系,在认读词语的基 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摆一摆词卡,将 3 个词语连成一句话 说一说:“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或“五星红旗是中国 的国旗。”

词语教学片段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读词语“中国、国旗、五星红旗”,认识 4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了解国旗,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教学过程: 1. 出示地图,激发兴趣。

188 引导学生说说如何知道这是中国地图。(观察发现,形状 像只大公鸡 ,是中国地图;地图上有“中国”两字。)

2. 了解“中国”,趣味识“国”。 (1)出示词卡“中国”,正音。 (2)了解“中国”的全称,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 (3)了解中国国土面积,课件出示词语“国土”。 (4)课件出示汉字“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

说自己的发现。(边界线就像是“国”的外框,边界线内的 国土似乎就是 “国”里面的“玉”)。认识偏旁国字框。

(5)在认识事物名称中不断复现强化“国”:中国的标 志——国徽;《义勇军进行曲》——国歌;五星红旗——国旗。 让学生了解这些都是祖国的象征 ,再次认读词语。

3. 聚焦“国旗”,渗透识字方法。 (1)放大画面“国旗”,引导 用仔细观察画面的方法来认

识中国的国旗。 (2)出示词卡“五 星红旗”。

认识“红”:早期的染色工艺多用于丝织品中,所以这个 偏 旁就是绞丝旁。引导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红”。

认识“旗”:出示图片“旗”,出示“旗”的汉字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最早的旗就是一块方形的布。让学生用自己喜欢 的方法记住 “旗”。

(3)出示词卡“国旗”。告诉学生:五星红旗就是中国的 国旗。 (4)同桌摆一摆词卡:中国、国旗、五星红旗。 (5) 将 3 个词语连成一句话说一说。

4. 画面小结,巩固生字。 总结:我们的祖国叫中国,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

从学生熟悉的 事物导入新课, 激 发识字兴趣。

进一步感受汉 字的特点, 从字形 感受字义, 激发学 生对识字的兴趣。

运用具体直观 的方法进行识字教 学, 在了解字理的 同时也渗透了传统 文化, 培养学生对 汉字的兴趣。多处

“国”字的复现,加 强学生的直观记忆, 同时了解伟大祖国的 相关知识,增强民族 的自豪感与尊严感。

第二篇: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升国旗(20)-部编版

《升国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学习新的笔画,会写本课中生字。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通过观看视频、制作国旗、学唱歌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观看视频、制作国旗、说说心里话等方式激发学生爱国情操。

教学构想:

本课主要从“五个一”入手。“说一说”:让学生说一说在哪里见过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什么样子?五颗星的含义是什么?升国旗的时候小朋友们怎么做?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性认知。“看一看”: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五星红旗的特点。“读一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国旗的尊敬、热爱。“做一做”:两人一组合作制作一面五星红旗,动口又动手,使学生对国旗的外形、颜色、含义有进一步的认识。“唱一唱”:学生挥舞亲手制作的五星红旗高歌《国旗国旗真美丽》,把学生对国旗的热爱之情自然地融入到歌声之中。“五个一”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较宽松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3.搜集国旗知识资料。(学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师:孩子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歌?你听到国歌会想到什么?

2、播放学校升国旗的视频。

师:小朋友们,每周一早晨,在我们学校操场上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你还记得升国旗的情景吗?(训练学生说话,要求把话说通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升国旗》。

3.板书课文题目。

师:老师要在黑板上写课文题目了,请大家注意看:“升”是独体字;“国”,里面是个玉米的“玉”;“旗”是左右结构的字,它的笔画较多。让我们一起来读“升国旗”!

4.理解课题。

教师讲解“升国旗”就是把国旗高高地升上天空。在我国的首都北京,每天清晨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候,解放军叔叔都要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国旗,我们的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教学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导学生回忆熟知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获得新知欲望,提高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表达的欲望,激活课堂的活跃气氛。通过诠释课题,引领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课文之前复习生字,以开火车的方式巩固汉字。

2.教师播放范读音频,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教师朗读。

师:我们的课文是带着拼音的,读的时候请大家借助拼音仔细轻声读课文,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次。

3.同桌互相读一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指名分句开火车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生字的读音:翘舌音“升、中”。

5、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出感情。

6.请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适当停顿。

(设计意图:通过范读、自读、同桌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目的。教师相机纠正、强调生字读音,从学生的已有学情出发,这样既有针对性,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随文识字,细品课文。

(一)学习第一句

1.认真地读一读诗歌的第一句,思考: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样子呢?

2.认识“国旗”。

(1)师: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国旗,(出示词卡:国旗)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个词。(出示五星红旗)同学们,请仔细观察我们的国旗,看看有什么发现。

(2)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国”“旗”这两个字的。

(3)学习新部首:口字框。

3.学习“五星红旗”。

(1)师:其实呀,“国旗”还有另外一个好听的名字,你知道吗?(五星红旗)出示词卡:五星红旗。

(2)相机学习“五”“红”。

认识新偏旁“纟”,说说带有这个偏旁的生字。

4.小结:我们的国旗是红色的,上面有五颗黄色的五角星。红色象征革命,黄色象征光明。五星红旗上面大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向着一颗大星代表全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这样,我们的国家就越来越兴旺,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富强了。

5.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师: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获得金牌后升起国旗的情景吧!(播放视频)

师: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看到五星红旗升起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小结:是呀!多么让人自豪啊!国旗代表着国家,它每一次升起,都让我们激动不已。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表达出自豪、激动的心情。

(二)学习第二句。

师: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还会听到什么?

1.出示第二句:国歌声中,徐徐升起。

升:翘舌音。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记“升”。

师:我们一起来做做“升”这个动作,用手当作太阳,做一做太阳升起来的样子。做动作可以帮助我们识记生字。

2.指导朗读。

(1)理解“徐徐”。同学们回忆下,国旗升起来时的速度是快是慢?

小结:是呀,国旗是慢慢地升起来的,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是什么?(徐徐)

(2)创设情境。

师:雄壮的国歌声中,国旗慢慢地升起,通过朗读让我们一起感受当时的情境吧!

3.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4.齐读前两句。

(三)学习第三句。

过渡:快看,国旗升起来了。

1.出示第三句:迎风飘扬,多么美丽。(引导学生齐读)

2.学习生字“么”“美”“丽”。

么: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记“么”。

美:下面的“大”是个人形。在古代,人们为了狩猎,往往在头上戴上兽角或羽毛做成的装饰,以便接近禽兽。后来这种兽角或羽毛逐渐成为装饰品,戴在头上成为美的标志。后来引申为人的容貌等很美。

丽:古文字的丽是两鹿结伴而行的意思。后来引申为“美丽”。

3.练习用“美丽”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

5.说话训练。

(1)在一些词语的前面加上“多么”,表示程度更深,

我们来说一说。

(2)师:你能依照这样的形式说几个词语吗?

(四)学习第四句。

1.引读:升国旗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出示:向着国旗,我们立正。)

2.学习生字“立”“正”。

立:强调“立”的笔顺。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记“立”。讲述字理:古文字的“立”像人站立在地上,第一笔“丶”像人头,第二笔“一”像人的肩,第三、第四笔像两条腿,最后一笔像大地。本义为站着不动。

正:了解字义,组词。

3.老师下达“立正”的口令,全班做动作。

4.指导朗读。

师:“立正”是一个很严肃的动作,升国旗,我们“立正”,表示对“国旗”的尊重。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第五句。

师:我们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为了表达心中的自豪与尊敬,我们还要——“望着国旗,我们敬礼”。

1.出示第五句:望着国旗,我们敬礼。

2、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理解“敬礼”。

师: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小结方法:学会看课文插图,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

3.升国旗时,我们少先队员应该怎么做呢?谁愿意把这个句子加上动作表演给大家看呢?

4.指导朗读第五句。

师:向国旗敬礼,表示小朋友们尊敬国旗、热爱祖国,带着这样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五句。

(指名读,男女生分读,齐读。)

(六)

整体学习,诵读品悟,升华热爱国旗之情。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设计意图:“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字是为了阅读,阅读又可以巩固更多的生字、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随文识字,对于阅读中出现的生字,要单独拿出来,让学生看准字形,读准字音的同时,也要将它放入到文中体会语义。学生在阅读课文、学习课文时,为了弄清文章的意思,会不由自主地把生字、词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它的语义,加深对它的认识、理解,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四、说话训练,拓展延伸。

1.做一做。

教师播放《国旗国旗真美丽》,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国旗。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的语言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语文综合实践的机会。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

2.说一说。

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面对庄严的五星红旗,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国旗说,那就说说吧!(课件出示:五星红旗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的语言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语文综合实践的机会。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唱一唱

师:是啊,国旗如此美丽,难怪人们用歌声来赞美它,下面就让我们挥舞着手中的国旗,一起来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总结: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在国旗下茁壮成长,我们为此自豪。希望同学们爱护国旗,尊重国旗,为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而努力。

设计意图:在学生通过朗诵课文表达对国旗的热爱后,引导学生了解国旗的象征意义,从而产生尊重国旗、爱护国旗的意识,通过学唱歌曲,升华这种热爱、崇敬之情,达到教育教学的效果。

六、作业超市。

1.课后,和小伙伴们画国旗。

2.把《国旗国旗真美丽》唱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升国旗

国旗

五星红旗

第三篇:部编版-新教材识字10--升国旗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10升国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囗、纟”2种偏旁,会用“多么”说话。

3.掌握本课所学生字,能够按笔顺准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到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引导他们学会尊敬国旗,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规范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歌曲导入,揭示新课

1.(播放《国歌》)同学们,这个音乐你们都很熟悉吧,你平时会在什么时候听到它?

2.学生讨论交流,指名回答。(在升国旗时)

3.揭题:同学们说得太对了,升国旗演奏的就是我们的国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升国旗有关的课文。(板书:升国旗,认读生字。)

二、初读文本,感知文本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词。

2.听课文录音,学生小声跟读。 3.再次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课文生字词。读完后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五wǔ星xīnɡ红hónɡ旗qí升shēnɡ起qǐ多duō么me国ɡuó歌ɡē声shēnɡ中zhōnɡ

美měi丽lì立lì正zhènɡ

(1)指名认读,教师适时正音。提示:“国”是三拼音节;“升、中、红”是后鼻音。

(2)去拼音,开火车认读。

4.认识“囗、纟”2个偏旁。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五中立正)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读,老师相机正音,并进行口头组词。

2.你学会了哪些生字?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学生自由识记,介绍方法。

3.课件演示会写字笔顺书写动画,学生书空。

四、精读文本,品读感悟

1.指导看图引读,出示第一句: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1)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图片:刘翔手举红旗。指导朗读: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当刘翔取得冠军后,把代表国家的五星红旗披在自己身上,多么自豪啊!你能用自豪的语气读读这句吗?

(3)指导朗读第一句。自由练读,全班齐读。

2.指导看图,引读第

二、三句。

(1)五星红旗,是我们自己的国旗,在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还听到了什么?

(2)在国歌声的伴奏下,有谁认真观察过五星红旗是怎样升起来的?

(3)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升得多高啊!在祖国的蓝天上空随风飘扬。多美啊!谁能把这样的美丽通过你带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指名读) 3.学习第

四、五句。

(1)升国旗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立正、脱帽、敬礼)

(2)“您”在这儿指谁?(国旗)为什么要用“您”而不用“你”?(表示对国旗的尊敬)“您”一般用在长辈或值得你尊敬的人身上,在生活中可以用“您”称呼哪些人?向国旗敬礼,表示我们尊敬国旗、热爱祖国。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借助《国歌》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听觉、视觉受到了很好的刺激,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在教学本课知识时,我又结合课文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告诉学生: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无数革命英雄用鲜血染成的,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尊敬它、爱护它。

第四篇:【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10.升国旗》优质课教学设计

10.升国旗

课题

升国旗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以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识字教学仍以学生的学习为主,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在扫清文字障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对国旗、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写字指导,本课有4个独体字,指导书写时巩固字形,提示、范写易错的笔画和不容易写好的字。

学前准备

1.教学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了解有关国旗的知识。(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升、国、旗”等11个生字,认识“口、纟”等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会认、会写生字。

学前准备

1.教学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了解有关国旗的知识。(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用时:6分钟)

1.谈话导入:同学们,每个星期一的早晨,全校师生都会一起开展一项什么活动?在这项活动上会做哪些事?

2.你了解国旗的哪些知识?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生答:升国旗、在升旗仪式上会开展旗手升国旗,师生行注目礼,生行队礼、唱国歌……

2.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3.学生齐读课题。

1.给下列汉字注音。

2.比一比,再组词。

二、自主学习生字。(用时:15分钟)

1.请大家自由地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用铅笔圈出要求会认的字。

2.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及自己的识字经验自主识字,给每个生字口头组两个词,并说说是怎样记住它的。

3.同桌互相检查识字,并交流识字的方法。

4.全班交流:认读生字及识字方法、强调:拼读时注意平翘舌、前后鼻音的区分、认识2个偏旁。

5.巩固识字(课件展示生字)。

(1)自由认读后,同桌相互抽考;

(2)开火车认读。

(3)小组竞赛读。

(4)全班齐读。

1.边读边圈画生字。

2.独立识字、组词。

3.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4.全班交流识字。

5.多种方法巩固识字。

三、诵读课文,巩固识字。(用时:15分钟)

1.配乐示范课文,读时要带着对国旗的敬仰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示范朗读,读一句让学生跟读一句,提醒学生注意:读时发音要准确、节奏要合适、轻重音要恰当。

3.学生自由朗读、朗读时提醒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

4.让学生反复朗读,以达到流利的程度。

1.认真听范读,感受国旗的美丽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跟老师读,读的过程中注意发音、节奏、轻重。

3.自由朗读,注意朗读技巧和朗读中情感的把握。

4.反复诵读。

3.词语接龙。

中———

立———

五———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4分钟)

1.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谈收获。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亲身经历的每周一的升旗方式入手,让学生回忆升旗仪式上开展的一些活动导入新课,这样便于学生尽快地熟悉和掌握课文内容。认识汉字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采用多种方式来掌握生字、学习新知识。在扫清文字障碍之后,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这样既巩固了识字,又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国旗的敬仰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中、五、立、正”4个生字。

2.激发学生对国旗的敬仰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

会正确书写生字。

学前准备

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课件展示生字,学生认读:升、国、旗、歌、起、么、美、丽、中、红、立。

2.学生齐读课文,读出对国旗敬仰和对祖国的热爱。

1.认读生字。

2.齐声朗读课文,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4.用“我们”和“国旗”各说一句话。

我……

国旗……

二、解读课文,激发情感。(用时:15分钟)

1.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课件展示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等引导理解,激发爱国情感。

教师: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慢慢升起时,我们就要立正,向它敬礼。因为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作为一名中国人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拓展:你们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国旗升起的时候?

5.反复朗读,直至能背诵。

1.流利读文,提出不懂的词语,如:徐徐。

2.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激发爱国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生交流,如:奥运会中国运动员获得奖牌时……

5.背诵课文,加深理解。

5.读课文填空。

(1)中国的国旗是(

)。

(2)升国旗时,我们要向着国旗(

),望着国旗(

)。

(3)我们热爱(

),热爱(

)。

三、指导规范写字。(用时:10分钟)

1.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汉字有哪些结构,看看本课要求写的字包括哪些结构呢。(课件出示:中、五、立、正)

2.课件逐个展示每个字的笔顺,提示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占位。然后再范写。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展示作品,评价。

1.回忆并回答,汉字的结构包括独体、上下、左右、全包围、半包围结构。

本课的4个字都是独体字。

2.观察笔顺,听提示,再跟着教师一起书写。

3.练习写字。

4.展示、评价写字。

6.写出下列各字的笔顺及笔画数。

中:

共(

)画

五:

共(

)画

立:

共(

)画

正:

共(

)画

四、组词和短语训练。(用时:7分钟)

1.上面的四个字都会写了,下面给这几个字组组词。

中(

)(

)

五(

)(

)

立(

)(

)

正(

)(

)

2.照样子读读说说。

美丽多么美丽

好听多么好听

高大(

)

(

)(

)

(

)(

)

选取其中的一个短语说句话。

1.给生字组词,小组内交流全班订正。

2.照样子练习说一说。

7.照样子,我会填。

例:美丽多么美丽

好听

高大

五、课堂小结(用时:3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谈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时,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升旗仪式等,给学生以形象的感性认识,再加上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而激起学生对国旗的敬仰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写字的规律仍是这节课教学的重点,在规范书写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扩词和说话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第五篇:新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识字 10《升国旗》优质课教学设计

10升国旗

1.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升、国”等11个生字和国字框、绞丝旁2个偏旁。会写“中、五”等4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要立正敬礼,要懂得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3.背诵课文。

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难点

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1.识字写字。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活动中学、情境中学,不断被新鲜的刺激所吸引,变枯燥乏味的识字为快乐识字,以增加识字的趣味性、参与性和可接受性。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词串、儿歌、对联、故事等,再加上生动、鲜活的多媒体等多种形式,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引导他们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让单纯的兴趣变为学生的一种心理满足,形成学习的内驱力。

2.朗读指导。

儿歌基本采用四字短语,指导朗读时,要注意四字短语间的稍稍停顿,可采用自由读、同桌互读、拍手伴奏、加上动作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读出四字短语的语言特点,做到不唱读,不拖音。

3.理解运用。

对一些书面词汇的理解,可通过换词、情境运用等方法来理解。如“徐徐”一词,就可回想国旗在国歌声中徐徐上升的情景。可以让学生说说和“徐徐”意思相近的词语,实现从形象感知到语意替换的转化。还可以结合具体的语境用一用“徐徐”一词,实现由理解到运用的转化。

3个词语组成的词串具有意义联系,在认读词语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摆一摆词卡,将词语连成句子说一说。如:“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

教学准备

1.借助拼音读课文。

2.初读课文,和同桌一起认读课后的生字。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升、国”等11个生字和国字框、绞丝旁2个偏旁。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1.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升、国”等11个生字和国字框、绞丝旁2个偏旁。会写“中、五”2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

一、视频导入,引出课题。

1.播放学校里升国旗的视频。

2.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这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说话:早晨,在学校的操场上,小朋友们在升国旗,大家立正,向国旗敬礼。)

每周一早晨的时候,我们学校操场上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你还记得升国旗的情景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升国旗》。

3.板书课文题目。

教师要在黑板上写课文题目了,请大家注意看:“升”是独体字;“国”里面是个玉米的“玉”;“旗”是左右结构的字,它的笔画较多。让我们一起来读“升国旗”!

师:“升”这个字比较难读,声母是“sh”,韵母是“eng”,一口呼“shenɡ”。读的时候,前音不拖,前后一起连读,谁来试试?

4.理解课题。

教师讲解“升国旗”就是把国旗高高地升上天空。在我国的首都北京,每天清晨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候,解放军叔叔都要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国旗,我们的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5.我们一起读。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教学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导学生回忆熟知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获得新知的欲望,提高学习兴趣,调动他们表达的欲望,激活课堂的气氛。通过诠释课题,引领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教师朗读,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的读音。

2.我们的课文是带着拼音的,读的时候请大家借助拼音仔细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次。

3.同桌互相读一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指名分句开火车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生字的读音。

5.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出感情。

6.请同学当小教师带领大家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适当停顿。

通过范读、自读、同桌合作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目的。教师相机纠正,强调生字读音,从学生的已有学情出发,这样既有针对性,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指导写字,规范书写。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中、五”两个字。

2.指导书写“中”。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说一说横、竖中线上的笔画,教师用红笔标出。

(3)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中”字的“口”要写得扁一些,宽一些,最后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穿过扁口,上短下长。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5)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3.指导书写“五”。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三个横向笔画等距,第二笔“竖”略微向左倾斜。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同桌评议。

引导学生认真揣摩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察怎么写字才好看,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说关键笔画、教师示范、学生描红、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等活动,达到“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的教学目标,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四、随文识字,朗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句。

1.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句,思考: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样子的?

2.认识“国旗”。

(1)(课件出示五星红旗)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国旗。(出示词卡:国旗)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个词。同学们,请仔细观察我们的国旗,看看有什么发现。

(2)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国”“旗”这两个字的。

预设:地图上的边界线就像是“国”的外框。

(3)学习新部首:国字框。

3.学习“五星红旗”。

(1)“国旗”还有另外一个好听的名字,你知道吗?(五星红旗)

出示词卡:五星红旗。

(2)相机学习“五”“红”。

认识新偏旁“纟”,说说带有这个偏旁的生字。

预设:早期的染色工艺多用于丝织品中,所以这个偏旁就是“绞丝旁”。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红”字。

4.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师: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获得金牌后升起国旗的情景吧!(播放视频)

师: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看到五星红旗升起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小结:是呀!多么让人自豪啊!国旗代表着国家,它每一次升起,都让我们激动不已。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表达出自豪、激动的心情。

(二)学习第二句。

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还会听到什么?

1.课件出示第二句:国歌声中,徐徐升起。(学习生字:“升”“中”“歌”“起”。)

(1)“升”:翘舌音。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记“升”。

师:我们一起来做做“升”这个动作,把手当作太阳,做一做太阳升起来的样子。做动作可以帮助我们识记生字。

(2)“中”:采用“数笔画”或“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中”。

(3)“歌”:采用生活识字法。我们在电视中经常见到这个字,可以组词:唱歌、歌曲。

(4)“起”: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起”。“走”+“己”=起。

2.播放国歌,全体起立跟唱国歌,引导学生感受国歌的雄壮与激昂。

3.指导朗读。

(1)理解“徐徐”一词。同学们回忆一下,国旗升起来时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小结:是呀,国旗是慢慢地升起来的,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是什么?(徐徐)

(2)创设情境。

师:雄壮的国歌声中,国旗慢慢地升起,通过朗读,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吧!(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三)学习第三句。

过渡:快看,国旗升起来了。

1.课件出示第三句:迎风飘扬,多么美丽。(学生齐读)

2.学习生字“么”“美”“丽”。

(1)“么”: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记“么”。

(2)“美”:下面的“大”是个人形。在古代,人们为了狩猎,往往在头上戴上兽角或羽毛做成的装饰,以便接近鸟兽。后来这种兽角或羽毛逐渐成为装饰品,戴在头上成为美的标志。后来引申为人的容貌等很美。

(3)“丽”:古文字的“丽”是两鹿结伴而行的意思。后来引申为“美丽”。

3.练习用“美丽”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

5.说话训练。

(1)在一些词语的前面加上“多么”,表示程度更深。下面我们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美丽

多么美丽

好听

多么好听

高大

多么高大

(2)你能依照这样的形式说几个词语吗?

(四)学习第四句。

1.引读:升国旗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课件出示:向着国旗,我们立正。)

2.学习生字“立”“正”。

(1)“立”:强调“立”的笔顺。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记“立”。讲述字理:出示“立”的字理图,古文字的“立”像人站立在地上,第一笔“丶”像人头,第二笔“一”像人的肩,第三、四笔像两条腿,最后一笔像大地。本义为“站着不动”。

(2)“正”:了解字义,组词。

3.教师下达“立正”的口令,全班做动作。

4.指导朗读。

师:“立正”是一个很严肃的动作,升国旗,我们“立正”,表示对“国旗”的尊重。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第五句。

我们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为了表达心中的自豪与尊敬,我们还要——“望着国旗,我们敬礼”。

1.课件出示第五句:望着国旗,我们敬礼。

2.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理解“敬礼”。

小结方法:学会看课文插图,可以借助课文插图理解课文的内容。

3.升国旗时,我们少先队员应该怎么做呢?谁愿意把这个句子加上动作表演给大家看呢?

4.指导朗读第五句。

师:向国旗敬礼,表示小朋友们尊敬国旗、热爱祖国,带着这样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五句。(指名读,男女生分读,齐读。)

(六)整体学习,诵读品悟,升华热爱国旗之情。

1.让我们怀着对国旗发自内心的尊敬、热爱之情,观看北京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播放北京天安门前升旗仪式视频。)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字是为了阅读,阅读又可以巩固更多的生字、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随文识字,对于阅读中出现的生字,要单独拿出来,让学生看准字形,读准字音的同时,也要将它放入到文中体会字义。学生在阅读课文、学习课文时,为了弄清文章的意思,会不由自主地把生字、词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它的语义,加深对它的理解、认识,提高识字的效率。

五、说话训练,拓展延伸。

1.说一说。

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面对庄严的五星红旗,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国旗说,那就说说吧!

五星红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一画。

画一幅“升国旗”的图画,或者简单一点儿,把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画下来。

通过“说一说”的语言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语文综合实践的机会。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

1.复习巩固字词,会写生字“立、正”。

2.背诵课文。

3.知道升国旗时该做什么,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出新课。

1.复习词语。

中国

五星红旗

国旗

国歌

升起

多么

美丽

立正

2.过渡:同学们对词语掌握得很扎实,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

3.齐读课题。

4.指名朗读课文。

复习巩固词语,快速过渡到新课,搭建好新知与旧知的桥梁。

二、指导书写,练习写字。

1.这节课我们先来学写本课的另外两个生字。

2.回顾写字的方法。

(1)一看:看每一笔所在的位置,看教师的示范。

(2)二写:认真描红,临写,先描再写。

(3)三对照:仔细与例字进行对照,与同桌互相评议。

3.指导书写“立”。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立”的“丶”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较短,第三笔和第四笔要写得匀称,第三笔为轻入笔、顿笔收的小点,而第四笔是顿笔撇出尖状的小撇,第五笔横比第二笔的横要长。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4)同桌互相评议。

(5)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评价最后一笔的横要拖得“稳稳”的。

4.指导书写“正”。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说一说横、竖中线上的笔画,教师用红笔标出。

(3)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第一笔横要写得略微向上倾斜。第一笔稍短,第二笔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最短,在横中线上起笔,第五笔稍长,写得要平稳。不偏不歪斜才是“正”。

继续完成书写任务,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引导学生书写规范、端正、整洁。重视学生的参与评价,激发学生写好字的热情。

三、指导背诵,深入理解。

1.采用各种形式熟读课文。

(1)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读给全班同学听。要求读正确。

(2)自由地轻声朗诵,同桌合作读一读,男女生合作读一读,指名分句读。

2.方法引领,熟读成诵。

(1)以问题提示法引领背诵。

我们在背诵时,可以想每一句都讲了什么内容,然后以回答问题的形式来背诵,我们一起合作来背一背。

预设:什么旗帜是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怎样升起?五星红旗升起来是什么样子的?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师生合作背诵。

(2)结合课文插图,想象画面,引领背诵。

仔细观察课文的插图,这些插图都展现了课文的哪些内容?我们可以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进行背诵,提高背诵的效果。(课件出示本课插图。)

请同学看图轻声练习背诵,同桌互相背一背。根据课件展示的画面,全班齐声背诵。

(3)深入情境,表演背诵。

想象你现在正在参加学校的升国旗仪式,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又是怎样做的?请你一边背诵一边表演。

独立背诵,指名上讲台,一边表演一边背诵。

(4)小结:通过不同形式的训练,同学们不仅能背诵课文了,还掌握了背诵课文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

想问题,连词句;看插图,想画面;做动作,来表演。

齐声读一读这些好方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还要注重“背”的技能训练。背诵不仅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在低年级的背诵指导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他们背诵的兴趣。同时,认真钻研教材,根据课文内容和班级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背诵指导方法,让学生在图画引路、情境表演、情境想象等方法中轻松愉快地学好语文,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总结: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在国旗下茁壮成长,我们为此而感到十分自豪。希望同学们爱护国旗,尊重国旗,为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而努力。

刚入学的孩子注意力较难集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语感,使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课堂上我利用多种手段来促进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在课堂上,通过回想每个星期一早上我们都要做什么,学生兴趣盎然,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回到了升国旗时那庄严的时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我采用了多样的识字教学策略,通过联系课文插图、结合生活经验、字理识字等多种策略,引导学生掌握生字,同时也是对学习方法的重要引领。在品读课文时,重点指导朗读。我借助多媒体展现画面,让学生凭借画面看到我们的国旗徐徐升起时人们激动和自豪的样子!学生的情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学生也因此能够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下一篇:第15课时反比例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