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学期教学计划

2023-01-01

在人生的每一阶段,我们都需要提前去做好计划,以免在新的征程中困惑与迷茫,是时候为自己拟写一份新的计划了,你知道如何写好吗?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初一语文学期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初一语文学期教学计划

初一语文学期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本学期共五个单元,30篇课文。

第一单元以人生为主题,六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有诗歌,有散文;有现代文,有文言文;有中国作品,有外国作品。本单元在起始阶段具有定位、定势的意义,影响深远。

第二单元以家庭、亲情、友情为主题。选文兼顾诗歌、兼顾古今、兼顾中外。

第三单元都是文情并茂的诗文,多出自名家之手,欣赏这几篇课文既是提高读写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美的巡礼。

第四单元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要淡化文体,强调综合,以培养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主。

第五单元题裁多样,都是通过虚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通过培养联想、想象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恶丑,向往真善美。

教学目标:

1.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写作意图;

2. 注重语言积累及写法上的借鉴;

3. 揣摩、欣赏精彩的句段、词语;

4. 学会自己概括课文要点;

5. 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会圈点勾画、有表情的朗读。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课时安排:

每课平均两课时,较长、难懂的篇目三课时,篇幅短小的采用一课时。

期中考试:前课

期末考试:后课

每两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如下:

(1) 这就是我(2)我爱我家(3)感受自然(4)探索月球奥秘(5)追寻人类起源 单元达标情况:

每单元结束后,进行单元达标测试,期间穿插伴你学等练习。

第二篇:初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初一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人,初一学生本身比较好动,学习上不够专心,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较差,分班后思想上的波动也较大,学习成绩参差不齐,教学中应注意这点。

部分学生对语文知识较感兴趣,有一定的基础,上课愿意积极参与,但也有部分学生比较懒散,没有很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较好的学习态度,对作业抱着敷衍的态度。学生作文的基本功差,内容空洞,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写作上,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水平都急于提高。

三、教材分析

新学期开始了,又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之旅启程了。

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

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

本册教材的主要特点: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臵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挺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 1

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习语文。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习。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初一(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三、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

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 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四、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开学工作(3)

在山的那边 (3)

第二周走一步,再走一步(3)

生命生命(2)

第三周紫藤萝瀑布(2)

童趣(3)

综合性活动:这就是我(1)

第四周综合性活动:这就是我(2)

理想(2)

行道树(2)

第五周第一次真好(2)

人生寓言(2)

我的信念(2)

第六周论语十则(3)

综合性活动:漫游语文世界(4)

第七周春(3)

济南的冬天(3)

第八周山中访友(2)

秋天(2)

古代诗歌五首(1)

第九周古代诗歌五首(3)

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3)

第十周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1)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化石吟(2)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看云识天气(2)绿色蝈蝈(2)月亮上的足迹(2)山市(3)风筝(2)散步(2)诗两首(2)世说新语两则(3)综合性活动:我爱我家(3)综合性活动:我爱我家(2)羚羊木雕(3)皇帝的新装(3)诗两首(3)女娲造人(2)盲孩子和他的影子(3)元旦放假寓言四则(3)综合性活动:追寻人类的起源(4)期末考试

第三篇:初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初一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人,初一学生本身比较好动,学习上不够专心,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较差,分班后思想上的波动也较大,学习成绩参差不齐,教学中应注意这点。

部分学生对语文知识较感兴趣,有一定的基础,上课愿意积极参与,但也有部分学生比较懒散,没有很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较好的学习态度,对作业抱着敷衍的态度。学生作文的基本功差,内容空洞,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写作上,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水平都急于提高。

三、教材分析

新学期开始了,又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之旅启程了。 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 人与自我之一 生命体验

第二单元 人与自然之二 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 人与自然之一 自然美景

第四单元 人与自然之二 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 人与社会之一 家庭亲情

第六单元 人与社会之二 想象世界 本册教材的主要特点: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臵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挺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 1

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习语文。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习。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初一(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三、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

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 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四、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 开学工作(3) 在山的那边 (3)

第二周 走一步,再走一步(3)

生命 生命(2) 第三周 紫藤萝瀑布(2)

童趣(3)

综合性活动:这就是我(1)

第四周 综合性活动:这就是我(2)

理想(2) 行道树(2)

第五周 第一次真好(2)

人生寓言(2) 我的信念(2)

第六周 论语十则(3)

综合性活动:漫游语文世界(4) 第七周 春(3)

济南的冬天(3) 第八周 山中访友(2)

秋天(2)

古代诗歌五首(1)

第九周 古代诗歌五首(3)

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3)

第十周 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1)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化石吟(2)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看云识天气(2) 绿色蝈蝈(2)

月亮上的足迹(2) 山市(3) 风筝(2)

散步(2) 诗两首(2)

世说新语两则(3)

综合性活动:我爱我家(3) 综合性活动:我爱我家(2) 羚羊木雕(3) 皇帝的新装(3) 诗两首(3) 女娲造人(2)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3) 元旦放假

寓言四则(3)

综合性活动:追寻人类的起源(4)期末考试 4

第四篇:初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初一语文组董建广

一、教学目标:

1、能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内容要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3、熟练运用批注读书法,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并进行语言积累。

4、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并在自己的写作训练中借鉴。

5、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读准语气,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6、练习快速默读,记住主要内容。

7、调动创新思维,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具体教学措施: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运用赏识教育法,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的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倡学生读一些有价值、有趣味的好书,以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亲其师,则信其道”要拉紧与学生的距离,丰富自己的知识素养,赋予课堂轻松感和幽默感,促使学生喜欢学习语文。

2、根据《课标》和单元提示,以导学案的设计为依托,积极参与到集体备课中去,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在课堂上,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尽量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把导学案用到实处,提高课堂效率,进而使大多数同学达到课时目标、单元要求、学期标准。

3、每周写2—3篇生活日记,为日记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定期进行日记宣讲会,对优秀日记进行表奖。

4、每两周写一篇大作文,及时进行讲评,利用自评、互评、师评等不同的形式进行全方位的评价,选择班级中的优秀作品进行范读,供其他同学赏析和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每周抽出一节读书课,并充分利用每天的自主阅读时间,读名著、读优秀作文集、读报纸杂志,撰写读书笔记,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情感的陶冶,激发创作的火花,学习和借鉴常用的写作技巧,同时积累优美的片段,丰富语感。

6、做好当堂的训练检测,及时的巩固所学的知识,整体把握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策略。进行单元检测和月末检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动态的把握,以便及时反馈。以测带练,使学生紧张起来,在讲评试卷时,就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疑难问题进行精要的解析。另外,还要引导学生总结答题的方法和技巧,积累不同类型的不同术语,使学生掌握答题的规律。

7、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个别辅导能够更好的弥补群体教育的不足,针对性、时效性更强,使优等生更优,中等生进步,后进生提高。

2010年9月

第五篇:初一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初一语文李晓风

一、教学目标

加强“双基”训练:掌握六年级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会朗读、默读、速度、跳读等多种读书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语文学习方法方法;指导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教学中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着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整体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学情分析

从总体上看,语文水平不平衡,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思维不够灵活。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所增强,但课外阅读习惯差,知识面狭窄;知识运用不够灵活,理解、感悟比较肤浅,语言表达能力弱,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差,作文篇幅短,内容空,读起来干瘪无味。

三、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0篇,其中精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15篇。共设计了五个单元,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每单元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实践”。名著导读有《童年》《鲁宾孙漂流记》《昆虫记》三篇。

第一单元:人生,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这个单元学习有关人生的课文。这些课文有的讴歌理想,有的阐述信念,有的论说人生修养。熟读这些课文,要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会文章深长的意味。还要练习朗读,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第二单元: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美好的向往,也会有小小的烦恼,痛苦的悔恨。这个单元的故事,有的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有的展示他们成长的历程,这些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学习这个单元,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课文中有许多精彩的语句,要用心揣摩和理解,并尽可能多地积累下来,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

第三单元: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学习本单元,要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第四单元:科学考察和探险,既是人类对未知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其间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悲壮。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遏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本单元学习几篇有关探险的课文,愿借此激起你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学习这个单元,主要学会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第五单元: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会如此丰富多彩,生趣盎然。在今天这样日益拥挤的地球村里,动物与人应该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这个单元的六篇课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阅读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对人和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四、教学措施

1.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事。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

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1)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文段;背诵2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课外阅读不少于1万字。

(2)加强书写练习,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

(3)养成先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4)要重视过程的活动性。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5)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7)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和根据需要搜集、积累信息的习惯。

(8)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9)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读后感等习作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10)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通过了解自我、阅读报刊、书籍及采访等途径,小结自己的小学生活和成长足迹,能够写简单学会活动总结。

五、教学进度安排:

2012.2.20——2012.3.7 第一单元

2012.3.8——2012.3.26第二单元

2012.3.27——2012.4.13第三单元

2012.4.14——2012.5.7期中复习考试

2012.4.30——2012.5.23第四单元

2012.5.24——2012.6.8第五单元

2012.6.9——2012.6.15课外古诗词、名著导读 2012.6.16以后——期末复习考试

七、单元检测

单元检测,用莱州教研室单元测试题。

2012.3.8——2012.3.9第一单元 2012.3.29——2012.3.30第二单元 2012.4.16——2012.4.17第三单元 2012.5.24——2012.5.25第四单元 2012.6.11——2012.6.12第五单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中班团支部工作总结下一篇:常用商务数据分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