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地质灾害分析

2022-07-16

第一篇:滑坡地质灾害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治理程序

1、 可行性论证:滑坡灾害的防治工程不同于一般建筑工程,

滑坡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致灾地质作用的调整和崩塌滑坡变形体的改造工程。首先需对滑坡区域进行地质调查,查明滑坡的险情状况,包括滑坡区域边界、规模、活动状况、稳定状况及危险程度;成灾危害情况,包括可能遭受危害的人、物、设施的位置、规模、价值及可迁移程度;影响治理工程实施的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诸方面进行防治的必要性、可行性论证,并提交报告,时间需10-15天。

2、 地质勘查工作: 查明滑坡致灾作用的性质、成因、变形机

制,为防治工程设计提供计算评价滑坡区域的有关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资料数据。时间需10天。

3、 防治工程设计:在前面工作基础上,根据滑坡的成因、危

险程度和防治目标(安全标准)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作出防治工程设计方案,时间需15天。

4、 防治工程施工:根据工程设计方案,对滑坡区域进行防治

工程施工,时间需45-60天。

第二篇: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奉节县陈家包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一、质量和安全目标 5

(一)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5

1、工程质量目标 5

2、组织保证措施 5

3、制度保证措施 7

4、技术管理措施 7

5、信息管理措施 9

6、预防措施 10

7、纠正措施 11

(二)本工程的质量检标准及投入仪器和设备 12

1、质量检测标准 12

2、主要的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 13

(三)整体工程质量目标 14

1、施工质量控制 14

2、工程档案管理 16

3、成品保护措施 16

4、计量管理 16

5、冬春季施工措施 17

6、雨季施工措施 17

(四)工程施工安全目标 19

1、工程施工安全目标 19

2、安全管理体系 19

3、安全管理 19

4、安全措施 20

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工期 24

(一)施工总进度图和单位工程施工进度图 24

(二)工期保证具体措施 25

1、工程工期安排 25

2、工期保证具体措施 25

(三)施工总体布置和施工道路布置 29

1、布置原则及依据: 29

2、施工道路 29

3、临时设施及主要机具布置: 29

4、施工用电、水 30

5、平面管理措施 31

(四)施工截排水、施工期监测及施工抢险预案 32

1、施工截排水预案 32

2、滑坡施工监测预案 32

3、施工抢险预案 33

(五)主体施工技术措施 37

1、排水工程施工 37

2、抗滑桩 37

3、回填护坡 40

4、施工顺序 41

5、测量 41

6、碎石土填筑与碾压 42

7、砌体施工 43

8、反滤垫层的施工 44

9、排水系统施工 45

10、砼工程 45

11、科技进步目标 48

(六)施工期间地质工作的开展 50

1、人员的配备 50

2、编录、鉴定工具 50

3、剖面的绘制 50

4、土工试验 50

5、抗滑桩开挖中地下水的观测 50

6、岩土试验标准 50

(七)工程变更应对措施 52

1、工程的变更 52

2、变更应对措施 52

(八)施工机械、人员进场计划 54

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需用计划 54

2、人员计划 54

(九)材料进场计划 55

1、材料的供应、采购 55

2、材料进场计划 55

(十)资金使用计划 57

(十一)施工过施工程中和移交前工程保护措施 58

1、服务目标 58

2、施工中的保护措施 58

3、移交前的保护措施 58

4、工程保修管理措施 59

(十二)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及方案 60

1、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目标 60

2、安全环保 60

3、文明施工 61

4、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62

5、综合治理措施 63

6、确保正常经营措施 63

三、附表

(一)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表

(二)劳动力进场计划表

(三)材料进场计划表

(四)资金使用计划表

(五)临时用地计划表

(六)质量自查明细表

(七)试验、质检、测量仪器设备表

四、图件

(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二)施工进度计划图

(三)劳动力用量直方图

(四)资金用量直方图

(五)资金使用曲线图

(六)项目组织机构图

(七)质量保证体系图

(八)质量控制程序图

(九)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图

(十)信息工作程序图

(十一)预防措施实施流程图

(十二)纠正措施实施流程图

(十三)项目安全管理机构图

(十四)项目安全管理程序图

(十五)施工流程图

(十六)预制块盖板施工流程图 (十七)钢筋制安施工流程图 (十八)碎石土施工流程图 (十九)水沟砌筑施工流程图 (二十)反滤垫层施工流程图

(二十一)水沟盖板预制块护面施工流程图 (二十二)模板施工流程图 (二十三)砼施工流程图 (二十四)钢筋质量控制程序图 (二十五)砼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图

一、质量和安全目标

奉节县陈家包滑坡治理区位于奉节县宝塔小区内,为三峡移民迁建区,新县城以东1.6Km的长江北岸,离新县城约3Km。滑坡后缘边界位于奉节师范学校体育场中部,高程约296.8m左右,东侧以冲沟为界西侧以基岩出露为住,滑坡平面形态呈扇形,长260~330m,后缘宽200m,中部宽300~400m,前缘宽450m,面积约92万m2,体积约200万m3,属大型非涉水滑坡。该滑坡主要危害对象为奉节师范学校、移民统建房15幢及居民36户、城区主干道鱼腹路及沿江大道约1000m,包括投资500万元的长150m新桥沟桥梁,危害人数约3千人,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拒《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判定该滑坡防治工程等级属于Ⅰ级。结合施工设计图及现场具体情况和相关标准规范、制定本方案。

(一)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1、工程质量目标

按照国家《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重庆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定》(2006)和相关现行规范的要求进行验收,工程质量合格,一次通过验收。

2、组织保证措施

公司对该工程按“项目法”组织施工,实行项目管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经理部,开展方针目标管理,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科学管理、成本管理等全面负责。公司对项目经理部直接管理,并在人、财、物的管理上,将赋予项目部更多的自主权和配备强有力的施工力量,以利于项目部开展管理工作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1)项目组织机构

在公司直接领导下,专门建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以及劳资财务部、工程技术部、物资设备部、质量安全部、测试计量部等职能部门组成。其中项目经理负责本工程的全面管理工作;项目总工程师主要负责生产技术、工程质量、工程计量等工作;项目副经理主要负责生产、后勤物资、设备、劳资财务等工作。劳资财务部主要负责劳动工资、成本核算、预(结)算工作;工程技术部负责施工技术,生产任务,施工队的管理;后勤物资设备部主要负责材料、设备的计划、采购、供应和管理;质量安全部负责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消防保卫、环保等;测试计量部主要负责计量、测量、试验等工作。

项目经理部下辖挖运施工组、碾压施工组,模板钢筋组、砼施工组、测量组、砌筑施工组、材料组等作业组;各施工组下设施工作业班组。 项目机构的组织见附图

(六):项目机构组织图。 (2)关系的协调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应作好内部、外部工作,并在协调过程中,其行为应符合现行法律、法规,不损害双方及国家利益,本着为用户服务的宗旨,保障本工程施工有序进行,全面履行合同。

协调主要方法和内容见下: a、内部协调: 协调对象:项目部内部、项目部与公司。

协调内容:人与人之间、各职能部门之间、各阶段施工作业面之间的协调。 协调方法:完善管理制度措施,划清职责范围及召开日常工作会议 b、外部协调: 协调对象: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市政、消防、街道、环卫、治安等。

协调内容:签订的合同在履行中与业主发生的矛盾;和监理部在工程开工准备、施工过程中的三大控制,两个管理,交工验收;与设计在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施工中采取的措施,对工程结构的影响及设计变更,材料代用等;与交通、治安、卫生、水电供应处理施工现场的消防、卫生、社会治安等。

协调方法:合同履行的矛盾主动与业主协商解决;向监理部积极主动请示汇报,并通过常务协调会协调,项目内部加强管理,主动配合监理搞好综合管理;和设计积极联系,主动配合,严格按图施工,遵守工作程序,共同把好工程质量关;与交通、治安、卫生、水电积极联系,主动配合,独立加强协调,不给业主带来麻烦。

(3)质量机构的管理:建立以公司总工程师为领导,项目经理直接控制,项目技术负责人为控制,质检员为基层检查的多级组织保证体系, ...

第三篇:济南市仲宫镇某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岩土工程资料)下载

济南市仲宫镇某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岩土工程资料)下载

·注册 ·登陆 ·筑龙首页 ·我的筑龙·留言板·投稿 ·购买筑龙币 ·搜索 ·帮助

建筑景观室内渲染结构岩土路桥水利给排水暖通电气房建造价监理房产管理安全教育招聘

动态论文图纸节点方案模型施组工艺图片库工法合同表格视频题库图书论坛博客百科画廊

搜索:资料 新闻 论坛 博客 百科 图片

分类查询

工程经验86

岩土设计方案189

勘察设计报告39

4岩土工程技术8

21勘测标书27

岩土作业指导书22

5注册岩土资料87

工程地质241

机械仪表109

地质灾害150

检测监测210

岩土软件应用66

岩土超爽免费资料529

岩土工程资料总目录

建材标准

-

济南市仲宫镇某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基本信息

网友评价: 点击次数:45人次

文件大小:7251K文件格式:(DOC)

上传网友:wangchao1983责任编辑:至尊无上

上传日期:2008-11-19

所属分类:岩土工程资料 -> 勘察设计报告

适用地区:

会员价:800 筑龙币VIP 价:720 筑龙币

超爽价:240 超爽币=2.40元 仅适用于岩土工程超爽会员

*100元购买10000筑龙币或10000超爽币,如何享受超爽价?

*100元购买10000筑龙币*200元购买20000筑龙币VIP卡

【如何购买筑龙币】【怎样打开下载的文件】【其它问题】

如果您是初次使用,请点此查看“资料下载1分钟简明教程”本资料为网友投稿,仅供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如果您下载的资料与描述不符或者存在问题,请点击上面的“问题投诉”按钮。如反映问题属实,我们会退还您的币值!

资料简介(济南市仲宫镇某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关键词:滑坡 地质灾害 地质勘察

第三节 勘查目的、任务及要求

本次勘查的目的是查明滑坡岩土体结构、空间几何特征和体积、水文地质条件,提供工程设计所需的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进行稳定性评价和推理计算,查清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了解掌握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及受威胁人群,明确地质灾害治理的必要性和治理意义,为治理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主要任务是:

⑴ 收集前人地质资料和当地气象、水文、地震和人类活动等资料,了解掌握工作区地理位置及构造等区域地质资料;

⑵ 采用全站仪等测量设备对工作区进行大比例尺地形测绘,测绘精度1:500,详细确定工作区地质灾害的分布范围及平面分布特征;

采用1:500地形图进行同精度地质调绘,查明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成灾机理,裂缝的平面分布范围,查明滑坡体分布范围、滑带位置、滑坡体体积等,预测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整治方案建议。

⑷ 在滑坡体主滑动方向及拟建主要建筑物部位布置钻孔及山地工程,查明地层结构、构造、坡度等工程参数。

本次勘察工作依据标准规范如下: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

(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8)《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10)《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GB14912--94)

(11)《工程地质调查规范》(DZ/T0097--1994)

-

编辑评论(济南市仲宫镇某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勘)(共有1条编辑评论)

至尊无上 评价等级: 发表时间:2008-11-19

本文内容全面,叙述详尽,行文流畅,很有参考价值

网友评论(济南市仲宫镇某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勘)(共有1条网友评论)

相关资料(济南市仲宫镇某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标题 价格格式

1杭州地铁1号线某区间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500 筑龙币

2杭州某地铁车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500 筑龙币

3某废水处理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500 筑龙币

4四川省某电站厂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400 筑龙币

5台州市某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800 筑龙币

6某废水处理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600 筑龙币

7济南市仲宫镇某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800 筑龙币8某地区工程软土专题勘察报告 400 筑龙币

9某酒店基坑边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600 筑龙币

10东南大学某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00 筑龙币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pdf阅读工具 | 错误举报 | 筑龙卡销售点 | QQ联盟 | 贺卡中心 | 有奖推荐 | 设为主页

中国建筑业协会主办 Copyright ©2000-2008 ZHULONG.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00024号

通信地址:北京 百万庄 建设部内筑龙网(100835) 联系信箱: master@zhulong.com

传真电话:010-68345618

总服务热线:010-88362233-818/816/828 4006789212(免费)

晚17:30以后请拨打:13124706057 13381331164 周六周日照常

QQ:404097417 4272027 931265737

MSN:zhulongka@hotmail.com 各地代销点

筑龙英才网咨询热线:010-68311286 68318905 68341730 4006789313(免费) QQ:542735210

719286508 Email:rencai@zhulong.com

广告服务热线:010-68359094 68357403 QQ:370982444 625910360

MSN:zhulongwang@hotmail.com

-

第四篇: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分析

摘要:不同类型的矿山地质灾害有不同的形成机制和表现形式。文章就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作简要分析,旨在帮助采矿人员针对不同矿区的地质环境特点,选择适当的矿山开采方案,并进行积极的地质灾害勘查,以达到预防灾害的目的。

关键词:采矿 矿山地质灾害 类型分析

伴随着煤矿的开采逐步发展起来的城市,无论是社会经济文化,还是生态环境,都与矿山密不可分,尤其是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更是无法摆脱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所形成的阴影。由于矿产开采过程势必改变原有稳定的矿藏条件,改变了当地的地质环境,而由于人为的采矿活动改变了地质环境所引起或诱发的灾害被称为矿山地质灾害。最常用的地质灾害分类,常常是以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和成因关系来分类。

1 岩土圈层形变灾害

这部分矿山地质灾害是由于采矿活动改变了矿区的地质环境,导致地区地下和地表岩土圈层形变,进而引发的灾难性后果。

1.1 诱发性地震 矿震是由于井下采矿活动导致地层应力突然释放而引起的一种动力现象,是与采矿活动伴生的地质灾害。由于采矿活动致使岩土圈层结构性失衡,这种失衡状态反映在岩土圈层内部就是地震与断层错位。短时间的断层剧烈错位容易产生诱发性地震。由于人为地质改变而诱发的浅源性地震,深度小,危害和破坏力却十分巨大。小震级的地震,就可能致使井下和地表岩土圈层的剧烈改变,从而对建筑物、地表结构造成危害。

1.2 断层错位 断层错位也是圈层结构性失衡的一种表现,不过由于断层错位具有缓发性,能量在缓慢积聚,短时间内不易被测量和察觉。但是,可以预见,随着开采活动的不断进行,矿脉被采空后,断层积聚能量会在短时间释放,终究会造成巨大的危害,这种灾害对矿山及周边地质环境的破坏力也十分巨大。

1.3 地面圈层形变 地下岩土圈层的形变,往往导致地表岩土圈层下陷、沉降、开裂等,进而引发危害性巨大的矿山地质灾害。例如,矿山地面和采空区塌陷、矿区地面沉降,地面开裂。一般的矿区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井巷开采的矿山地区。矿脉埋藏较浅,矿区地面平缓,地面塌陷与沉降的现象较为常见。而矿脉埋藏深、距地表较远的开采区,如果不能及时回填矿渣,就有可能发生大面积塌陷,地面塌陷、沉降和开裂不仅可破坏水土、建筑物,还可能毁坏道路、水库等公共资源与建筑,造成更大的危害。

1.4 斜坡岩土体运动 这一类灾害是由于采矿区地质边坡或地表断层边缘结构不稳造成的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例如采矿边坡失稳,常常会造成边坡岩土滑坡,岩崩等灾难,泥土边坡在雨后形成流动性土体,形成灾害性泥石流等。这些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造成的采剥失调、边坡角度过陡等形成不稳定结构。这一类型矿山地质灾害多发生在露天开采或掘坑开采矿山。这种灾害常常瞬时发生,但造成结果危害性更大,如矿山山崩,往往使矿产毁于一旦,造成人员大量伤亡,危害极大。

1.5 矿坑工程灾害 不合理的矿山开采手段与落后的开采方式,常会造成矿山地下工程灾害事故的发生,如洞井塌方、冒顶、岩爆等。这些灾害均是因为矿井、矿坑内的岩土圈层发生地壳应力变化,而导致岩层、土层应力突然释放,导致大量岩石、碎屑,并向坑井内突进,给矿井开采带来危害,危急矿工安全并造成财产损失。例如坑内岩爆就是因矿坑周边和顶底板围岩,在受到巨大的岩石圈层应力作用状况下,一旦因采掘面不能维持平衡,即有可能产生岩石圈层应力突然释放,导致岩石破裂迸裂,并向坑内大量喷射、爆散,从而给矿山带来毁灭性灾难。

1.6 采空区塌陷 矿山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陷影响的范围大,对土地的破坏严重。当地下矿层被采出之后,采空区的顶板岩层在自身重力和其上覆岩层的压力作用下,产生向下的弯曲和移动。当顶板岩层内部所形成的拉张应力超过该层岩层的抗拉强度极限时,直接顶板首先发生断裂和破碎并相继冒落。接着是上覆岩层相继向下弯曲、移动,进而发生断裂。随着采矿工作面向前推进,受到影响的岩层范围也不断扩大。当矿层开采的范围扩大到某一时刻,在地表就会形成一个比采空区大得多的塌陷盆地,从而危及地表的各种建筑物和农田等。

1.7 泥石流 矿山开采中乱采滥挖,随意丢弃废土废石及植被破坏等都可能导致泥石流的发生或加大原有泥石流的规模和暴发频率。矿山开采后的松散碎屑堆积物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碎屑物源。在一定的地形地貌条件下,特定的水动力来源则会激发山体滑坡,然后快速转化为高速流动。堆积物能否发生位移,决定斜坡上物体的静力平衡是否破坏。一般堆积物堆积于斜坡上,在其自重作用下产生垂直坡面的正压力和沿斜坡向下运动的分力及下滑起动力,由于堆积体与斜坡地面之间产生抗滑动的摩擦力,及抗滑动的抗剪强度。当下滑起动力小于临界起动力时,堆积物处于稳定状态,当下滑起动力等于临界起动力时,堆积物处于临界平衡状态。当下滑起动力大于临界起动力时,极限平衡被破坏,堆积物快速向下滑动,在暴雨的激发条件下形成泥石流。

2 地下水位异变灾害

矿山开采过程中,深层开采有时会破坏地下水自由潜水层或承压含水层的结构稳定性,进而引起地下水位和矿山地质环境的改变,造成灾害性后果。

2.1 异变灾害 矿坑、矿井突水、涌水是最常见的矿山灾害之一。由于地下水位的短时间迅速改变,致使矿坑突然进水。这种矿山地质灾害突发性强、规模大,导致后果也十分严重。采矿过程中常因对矿坑涌水量的排空速度估计不足,采掘过程中穿透隔水断层,或者骤遇蓄水溶洞、暗河,导致地下水大量涌人,造成坑井被水淹没,人员伤亡或其他严重灾难性后果。

2.2 坑内涌浆 坑内涌砂是矿坑突水的伴生灾害,当矿坑采掘过程中遭遇富含泥沙的蓄水层或溶洞,突破隔水层后,泥沙和岩屑随水一起涌入矿坑,造成涌浆灾害。另外一些透水断层和潜水层也常会因为断层错位,夹杂沉积物下漏涌人坑内,其结果是使矿坑被泥浆阻塞,设备和开采人员被泥沙掩埋,致使矿山遭受灾难性后果。

2.3 水土流失问题 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渣、土等松散堆积物。因其结构疏松,孔隙度大,在雨滴的打击和水流的动力作用下,渣土颗粒质量不足以抵抗水流动力而发生位移运动,形成水土流失。

2.4 水、土污染问题突出 多年来因矿山开采、加工及“三废”不合理排放已使许多矿区周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尤其以一些采金、铁、硼、硫化物等小选矿厂和煤矿开采对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的污染现象最为普遍。这类厂多将废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河水污染,汛期河水漫溢又造成耕地污染。

3 矿山环境化学污染灾害

3.1 尾库、场库灾害 许多矿山开采,都伴随着矿场与尾矿库的存在。场库失稳主要是由于尾矿坝体不能承受压力决堤后形成泥石流造成巨大的危害。尾矿库溃坝常常因为坝体稳定性在日益增加的压力,或因废矿液溢出,坝体管涌而发生决堤。尾矿溃堤给矿区人民生产生活都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性后果,同时也会给当地水土环境造成污染和长期危害。

3.2 水土环境污染 矿山开采,矿坑地下水、选矿、冶炼污水、尾矿渗漏水等,都会造成矿区水源与地下水的污染,同时废液中的重金属污染元素、有毒有害元素的存在,也会长期存留在土壤中,形成持久性的环境灾害。矿业废水量大,多数来不及处理,直接被无序排放进入环境水体,直接或间接造成区域性水土环境污染,致使矿区地表水、地下水源、农田遭受长期污染。这种危害性常常是潜在性的,其危害性更大。

4 结论

综上所述,矿山地质灾害由于时空特点与产生条件各有特点,随着矿山地质勘查的手段逐步应用,应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才能防止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根据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有些矿山地质灾害能从主观上加以预防,有些地质灾害由自然诱因引起,不可能有效预防。因此制定具体的防治手段,开发与应用先进的信息化、地球物理勘查手段、地球化学勘查手段,对矿山地质进行严密监视,对可能发生的潜在灾害施行实时监测、动态监测,建立矿山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实现矿山地质与环境生态动态跟踪与管理体系,避免重大人员财产损失。加强矿坑、矿井边坡设计,进行边坡监测,稳固边坡地质构造,开挖后如果出现开裂变形,及时做地质勘察,并做好预防措施。合理建设尾矿矿坝,形成稳定矿场与尾矿库,降低滑坡和塌方风险。对于坑道开采,在坑道内一定要做好支护,做到边开采边支护,防止因矿顶坍塌、冒顶等产生的危害,尤其上方有住户处要预防引起上部地面开裂,同时做好坑道的排水设计,以防因矿坑涌水造成危害。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多,引发因素多样,不同类型的矿山地质灾害有着不同的形成机制和表现形式。针对不同矿区的地质环境特点,选择适当的矿山开采方案,并进行积极的地质灾害勘查方法,做到将灾害消灭在萌芽期。

参考文献:

[1]李毅,李蘅,张静.我国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和勘查防治方法[J].矿产与地质,2004(01).

[2]林芳,郭守权.浅析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5).

[3]刘飞.魏强.浅议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J].价值工程,2011(06).

第五篇:矿山地质灾害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

摘 要:矿山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的一个重要分支, 近年来我国金属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有明显上升的势头。目前,我国矿山地质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潜在灾害隐患突出,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与矿山开采方式相关等特点。提出了针对矿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表塌陷和地裂缝等的防治措施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矿山环境,为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Abstract: Mine geology disaster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geology disaster, 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 of metal mine geological disasters have obvious rising momentum. At present, our country has a variety of mine geology hazard, widely distributed, great influence, highlight the potential hazard, the type of mine geology hazard associated with mining way, etc. Proposed in view of the mine collapse, landslide, debris flow, surface subsidence and ground crack prevention measures of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use of resources, protecting mine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ining. Key words: Mining,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1 概 况

我国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造成损失严重。矿山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的重要一个分支,是人类开采矿山而直接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各类非油气矿山企业126695处,开采矿种193种,其中能源矿山企业23901处,金属矿山企业10116处,非金属矿山企业92678处。在世界资

第 1 页 共 7 页 源短缺的新形势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矿山的不断开采,有色金属资源将出现逐渐枯竭的局面,矿山开采逐步向边远、深部和浅部三下难采矿体发展,由开采带来的地压和地质灾害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开采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导致矿山开采环境不断恶化。近年来,频繁的不合理的矿业活动破坏了矿区土地资源、诱发了地质灾害、污染了矿区环境严重威胁着矿山的正常生产和人居生存环境的安全,影响了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2矿山地质灾害事故统计

中国矿山开采方式大部分为井下开采,煤矿山的98%和金属矿山的73%均为井下开采,不同的开采方式诱发的地质灾害数量差别较大。井下开采诱发的地质灾害数量是露天开采诱发量的6倍,二者分别为9385起和1483起"。井下开采造成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地面塌陷、地裂缝、其次是由地面塌陷、地裂缝引起的地面变形进而诱发的山体开裂,继而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露天开采诱发的灾害类型则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表 1)。因此,井下开采要预防地面塌陷的发生,露天开采需预防崩滑流的发生。随着矿业开发强度的不断加大,矿山地质灾害仍呈现高发的态势,潜在的致灾隐患依然十分严重$因此矿山地质灾害的监测、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表1 全国矿山不同开采方式地质灾害发生次数

3 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第 2 页 共 7 页 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形式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表塌陷和地裂缝等。

3.1崩塌灾害

采用空场法、留矿法、崩落法等开采的地下矿山往往在井下形成巨大的采空区和崩落空区,这种空区达到一定的规模就会产生大面积采空区崩塌,若处理不当,则会造成重大灾害。其次,大面积采空区的存在,是诱发大面积采空区崩塌的隐患。

3.2滑坡灾害

滑坡灾害是地质灾害中最为广泛的一种,是露天矿山最常见的工程地质灾害。它也是发生频度最高、对露天矿山安全影响最大的灾害。在山坡特别是陡峻山坡下部进行地下开采,一般会造成山体滑落、滚石、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此类地质灾害会对山坡下的村庄、河流、道路等造成重大灾害。

3.3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灾害在露天矿和地下矿山均会发生。露天矿山,因雨季的滑坡、山体崩塌都可能形成泥石流,并冲进露天矿坑,造成重大灾害。在地下矿山,特别是采用崩落法开采的矿山,当崩落范围贯通地表时,地表泥石和水极易从崩落通道涌入地下采场作业面而形成泥石流。由于地下采场作业面狭小,泥石流一旦形成,其破坏性是可想而知的

3.4地表塌陷灾害

矿山塌陷是在矿山经过大量回采形成较大空区后,由于顶板岩体物理力学性能改变而引发的顶板冒落,直至地表形成塌陷坑,由此而引起的空气冲击,地表塌陷对相应人员、设备、建构筑物等的危害。在允许地表崩落的大中型矿山,这种自然冒落及塌陷属正常现象,在采的技术措施得当的情况下,不会造成灾害性后果,但如果有空区而不加治理或采取相应措施,则会由于突发冒落或塌陷而造成严重的塌陷灾害。

3.5地裂缝灾害

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地质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

第 3 页 共 7 页 的地区时,便可成为一种地质灾害。地裂缝的形成是指强烈地震时因地下断层错动使岩层发生位移或错动,并在地面上形成断裂,其走向和地下断裂带一致,规模大,常呈带状分布。

4、矿山地质灾害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

4.1崩塌的治理

(1)覆盖层保护措施。覆盖层保护措施重点是覆盖层的形成方式,主要为人工放顶、诱导放顶、利用时间与围岩不稳的关系自然形成、留矿石垫层等方式. (2)顶板监控措施。顶板监控措施一般有地震埋设测数,用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定期观测地表移位变化,地下收敛、应力测量,埋设地音仪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控。

(3)隔绝措施。隔绝措施主要是确保空区顶板塌冒中,预防空区气流冲击其他生产工程而设置的,主要是将所有与采空区的井、巷工程进行有效封堵,其方式一般有钢筋水泥封堵、巷道崩落废石封堵、浆砌片石封堵、沙袋封堵等。

(4)地表界桩圈定措施。根据采空区实际状况,圈定地表可能塌陷的范围,并用界桩进行圈定,用以警示过往行人等。特别是上部有人员居住或有其他建构筑物的部位应限期迁出,以确保地表塌陷时的安全,邢台市连片塌陷时的人员伤亡就有此部分。

(5)矿柱隔离措施。有条件的矿山也可采用矿柱隔离措施,所留矿柱可在空区安全塌陷后进行回采。

4.2滑坡的治理

已经发生过的滑坡灾害,可采用清理废土石和危岩以恢复场地,或者修筑拦挡工程和排水工程防止形成新的地质灾害隐患;潜在的崩塌、滑坡灾害,可采用削坡减荷、锚固、抗滑、支挡、排水、截水等工程措施进行边坡加固,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第 4 页 共 7 页 4.3泥石流的治理

矿山泥石流具有源地集中,松散固体物质充足,破坏和淤埋能力很 强的特点。对其防治首先应纳入矿山建设总体规划中,主要是合理选择好排土场,并在建设阶段列出泥石流防治工程项目,在基建和采矿过程中根据需要分期分批实施,以防止泥石流灾害;选择恰当的采矿方式并选择好排土场类型。在治理措施方面,应在整个泥石流流域内,采用蓄水、拦挡、改土、排导和造林等多种措施。上游采用蓄水和引水隧洞等措施。将上游清水水流引走,使水流与松散堆积体脱离接触,以避免泥石流的形成,并修建拦挡坝,以拦截形成泥石流体的物质来源。下游采用排导工程,包括排导沟等措施,将泥石流安全地排入大河,或堆积于堆积扇下部,以保护下游地区的公路、村镇或农田的安全。

4.4地表塌陷的治理

(1)全部充填采空区支撑覆岩,以彻底消除地基沉陷隐患。充填法可分:干石充填法、尾砂充填法、胶结充填法、注浆充填、水力充填等。其中,以注浆法应用最广泛、效果最好。

(2)局部支撑覆岩或地面构筑物,减小采空区空间跨度,防止顶板垮落。常用的方法有注浆柱、井下砌墩柱和大直径钻孔桩柱或直接采用桩基法等。 (3)注浆加固和强化采空区围岩结构,充填采动覆岩断裂带和弯曲带岩土体离层、裂缝,使之形成一个刚度大、整体性好的岩板结构,有效抵抗老采空区塌陷向上发展,使地表只产生相对均衡的沉陷,以保证地表构筑物的安全。

(4)采取措施,释放老采空区的沉降潜力法,在采空区地表未利用前,采取强制措施加速老采空区活化和覆岩沉陷过程,消除对地表安全有较大威胁的地下空洞。在沉陷基本稳定后再开发利用地表土地。常用方法有崩落法、堆载预压法、高能强夯法和水诱导沉降法等。

4.5地裂缝的治理

由于地裂缝活动对建筑物破坏的难以抵御性,地裂缝灾害防治主要以避让为主,其关键是合理避让距离的确定。根据地裂缝两侧短水准剖面监测资

第 5 页 共 7 页 料分析以及其它地裂缝勘测研究成果确定的避让原则,要进行详细的地裂缝场地勘察,确定主、次裂缝准确位置,确定合适的避让距离和选择必要的建筑结构。

5. 结 语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态势良好,矿业经济也随之增长。现在我国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长,矿山环境压力将不断增大,资源安全开发问题将更加突出。对矿山实际情况,对新老矿山进行安全评估、整治和技术改造,将有利于安全文明生产。在国家取消非法民采,矿山开采逐步规范的形势下,地质灾害问题将有望得到全面解决。

参 考 文 献

[1]何 芳、徐友宁、乔 冈、陈华清、刘瑞平。中国矿山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地质通报》2012.3 [2]刘宏俊。榆林安全生产与应急预警系统工程技术研究。2009.6 [3]邓志雄,等.面临新世纪的中国有色矿山.第六界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 [4]何 芳、徐友宁,、陈华清,、张江华。西北地区矿山地质灾害的现状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地质通报》2008.8 [5]闫荣荣、张雪梅。我国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投融资多元化模式探索《中国矿业》2010.12 [6]魏东岩。矿山地质灾害分析。《化工矿产地质》2003.6 [7]杜 娟。单体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2012.3 [8]任军旗、郑群有、方茜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第三期

[9]陈爱钦。矿山常见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中国锰业》2007.2 [10]韩伟民、章 光、王力庆、陶雪芬。矿山地质灾害的预警系统研究。《现代矿业》2010.5 [11]程伯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4.10 [12]段青梅、原聪明等。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灾害及防治《自然灾害学报》 2006, 4 [13]严 韬、严学清。矿山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对策研究。《采矿技术》2009.11 [14]秦定明。矿山地质灾害分析及防治。《中国矿山工程》2009.4 [15]李毅、李蘅、张静。我国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和勘查防治方法。《矿产与地质》2004.01.

第 6 页 共 7 页 [16]闷国杰。矿山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探讨。《中国矿业》2004.3.

第 7 页 共 7 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怀念母亲的读后感下一篇:翰墨丹青校本教材

热门文章

滑坡实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