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路径及法制保障研究

2022-10-21

一、嵌入式民族关系解读

“相互嵌入”实际上是一个全新的改变, 是习近平在民族工作方面取得的主要创新理论。所谓“嵌入”, 并非简单拼凑和叠加, 而是相互信赖、依靠、包容, 在感情和生活中高度融合发展, 做到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 构成彼此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 不管是在情感上, 还是在利益上, 都可以形成共同体。所谓的嵌入, 本质上就是交互融合;嵌入的主体是各个民族, 促进构建各个民族互相嵌入的社会环境以及结构, 对于解决民族矛盾、促进民族团结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构建“嵌入式”民族关系的价值

(一) 维护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使用汉语的能力不强, 由于生活在比较偏远的交通不畅地区, 对于传播汉语的报纸、电视节目等接触比较少, 所以主流文化在这些地方影响力较弱。而境外民族分裂势力的宣传却钻了空子, 鼓吹民族分裂和极端宗教思想。所以, 必须要掌控舆论宣传的主导地位, 要将党的声音及时送到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中。同时, 要强化互相嵌入的族群作为中国人民的骄傲感, 明确他们对于国家发展的责任。

(二) 增强包容意识, 促进各民族互融共富

从理论角度来讲, 不管是各个民族之间还是地区之间, 所谓的包容不仅是平等的, 而且是互动的。要落实“相互嵌入”的民族包容, 需要有对应的国家制度作为保障。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树立制度的权威性, 使其能够在促进各民族嵌入和包容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从而构成符合我国具体情况、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可以面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包容制度, 使得针对我国民族区域内的管理能够趋于现代化。

三、影响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居住社会结构的主要因素

(一) 少数民族农牧民生产方式变化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口从农牧区域内转移到城镇中, 面临生活方式的变化。所以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 通过对应措施来缓解, 从而帮助他们过度最艰难的适应阶段。不然, 少数民族居民在新的生活环境下, 会遇到很多问题, 也会不适应新生活, 极易产生逆反情绪, 引发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甚至影响民族和谐相处。

(二) 人口规模性迁移缩短族际居住空间距离

从乡村转移到城镇生活的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 他们在城镇身份比较复杂, 同时拥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农民三种身份。面对的困难主要有:就业难度大、没有专业技术、语言能力差等, 所以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收入都比较低, 还可能对于城市中异质文化比较敏感, 从而导致一些冲突产生。

四、构建方式及法制保障

(一) 思想认同嵌入

在民族地区, 需要以祖国观念、马克思民族观念作为引导, 提升民族群众对国家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从而促进各族人民都能够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更好发挥自己的价值, 创立和谐家庭、和睦共处、共同面对困难, 全面巩固安定团结和社会发展, 稳定国家政治局面。

(二) 要通过法治推进“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设

由于“民族互嵌型社区”的特殊性以及敏感性, 所以在具体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适合搞“一哄而上”的政府运动, 必须通过法治手段推进, 最终达到预期目标。“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设过程中, 如果加入了滥用的政府权力, 就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由此必然会导致一些民族群众受到直接牵连, 不但无法落实预期目标, 还有可能使民族关系趋于紧张化。

五、政府措施

(一) 重塑政府角色:国家认同的行政保障

明确政府代表社会公众利益。在多样化发展的文化背景下, 政府必须保持中立, 也就是要立足于维护全体公民利益, 为所有公民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针对各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 政府应制定以公民权利作为基础的政策, 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不应以民族身份作为参考依据, 这样才能保障弱势群体权益, 合理配置资源。

(二) 突出公民权利:国家认同的法律保障

宪法框架范围内, 公民享受基本权利, 这是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发展的趋势, 具体表现在:一是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社会成员享受一致权利;二是社会参与得到扩大和延伸。将国家和少数民族的关系纳入政府和个人、地方和中央的关系中, 表现出对公民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维护。

(三) 构建公民文化:国家认同的价值保障

针对我国具体情况来说, 如果单一强调各个民族之间文化差异, 则无法为我国在多元化的民族环境下发展创建基础。需要加强文化宣传、政策宣传和社会团结, 使得整个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能够统一, 以认同中国文化和中国人作为基本价值导向, 全面实现文化多样化发展、政治一体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所以, 制定民族政策的基础是提升国家凝聚力, 加强国民对于国家身份的认同, 民族区域内必须构建以公民文化作为中心的公共价值规范。

摘要:新疆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 正确处理好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嵌入是保证新疆稳定和发展的基础。“相互嵌入式”具体是指各个民族在经过沟通和交流之后, 能够彼此交融, 在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互相融合, 各个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民族的支持。

关键词:新疆,嵌入式民族关系,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法制保障价值构建

参考文献

[1] 郝亚明.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现实背景、理论内涵及实践路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之我见下一篇:供热合同履行中的侵权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