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机调车作业指导书

2024-05-13

大机调车作业指导书(精选2篇)

大机调车作业指导书 第1篇

调车作业指导书

1、调车作业准备工作

1.1 上班前,调车长检查当班人员的精神状态、着装及防护用品的配带,检查对讲机的良好状态。

1.2 调车长接到作业通知后,必须亲自向连结员和司机传达作业计划,制定作业方法、安全防范措施,交待关键问题及注意事项。有关人员必须复诵。

1.3 作业前检查对讲机,要逐人呼叫试验,确认良好后方可使用。

2、调车作业

2.1 调车作业人员应根据作业计划,检查车辆连挂状态、线路有无障碍物, 调整好钩位,撤除制动措施和防溜铁鞋,有卸车作业时令其停止作业,撤除防护信号,核对摘挂车数。

2.2 单机连挂好车辆后,调车人员确认车列通风状况。2.3 推送车辆前,必须试拉,引导到头。

2.4 车辆接近十辆时,连接员应显示信号,车速应控制在12-15公里/小时内。

2.5 车辆准备进入集中区道岔时,连结员应及时与车站值班员执行“问路式”调车,确认信号、道岔显示正确,瞭望前方线路有无行人及障碍物,确认线路畅通方可通过。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处理,头钩连结员对推送重车安全行驶负主要责任。

2.6 车辆进入卸车场对货位时,头钩连接员应根据停车地点距离,分别显示十、五、三、一车信号,调车长应及时中转向司机显示,没有司机呜笛回示,应立即显示停车信号或采取紧急停车措施。

2.7 车辆对好货位后,连结员要向调车长显示“好了”信号。

2.8 牵出作业时,当带出车辆与留下车辆分开或车辆全部起动后,连结员应向调车长显示“好了”信号。尾部连结员应根据车速及距信号灯距离分别显示十、五、三车信号。停车后,向值班员要道还道,注意确认信号。

2.9 连挂作业时,调车人员应根据连挂车辆与被连挂车辆的距离和速度,分别显示十、五、三、一车,注意连挂和停车信号,当确认车辆连挂好了以后,经调车长同意在其防护下,方可进入线路内接风管。

2.10 在调车作业过程中,应以手信号为主,对讲机为辅,不准以对讲机代替手信号,严禁使用对讲机传送与生产无关的事情。

2.11 严格遵守停上、停下制度,凡动车前,调车长要逐人呼叫,回示后方可动车。

2.12 凡遇浓雾、暴风雪等异常天气,均由调车长安排作业中的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并加强巡视,相互联系,放慢作业速度。瞭望信号距离不足200米时,由调车长决定使用无线电对讲机联系进行调车,没有复诵立即停车,联系中断时必须立即停车弄清情况后才能作业,严禁臆测行车,确保人身设备安全。

3、调车作业完毕后

3.1 调车作业完毕后,调车长应根据值班员的安排布置调车员做好车辆防溜措施。

3.2 由调车长及时总结调车作业中发生的问题,布置安全生产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填写有关记录,待命。

大机调车作业指导书 第2篇

关键词:铁路工务;CPIII控制网;大机作业

1 工程概况

黄河涯(含)至大家洼(不含)段新建工程(单线),正线全长255.565km。铁路等级为I级单线; 最小曲线半径正线一般3500米,困难2800米; 限制坡度6‰;正线全线采用P60U75V-100米定尺轨、跨区间无缝线路,铺设Ⅲ型混凝土轨枕,一般地段采用弹条Ⅱ型扣件; 正线12号道岔图号为GLC(08)01和正线18号道岔图号为GLC(07)02道岔;CPIII控制网采取“之”型分布,间隔150-200米。

2 精测前的准备工作

2.1 资料收集复核

根据设计图纸以及数据复核CPIII数据的内业资料,对工程单位提供的平差报告以及设计高程进行内业复核,确定曲线的HZ、YH、QZ、HY、ZH,边坡点的坐标以及高程,同时对竖曲线的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进行校核。

2.2 CPⅢ外业观感质量的检查

CPⅢ平面控制点布设应兼顾施工及运营维护的要求,距线路中心2.5-3.5m,沿线路每隔150-200m,相邻点间必须相互通视,相邻点可在线路同侧,也可按左右侧交替埋设。点位应稳定牢固,不得松动。

控制点元器件采用精加工元器件,观测标志应用不宜生锈及腐蚀的金属材料制作,标心为“+”,标心应清晰,控制点元器件应完好,不得损坏。

通过全线逐点目测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发现问题进行测量、拍照等,记录不合格的点位,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2.3 CPⅢ坐标抽测检查

CPⅢ点坐标抽测检查根据外业观感质量检查情况确定后,按施工标段分别随机抽测不得小于10%,测量距离不得小于连续5个CPⅢ点。

利用后方交会法建站检核第三点的坐标,与已知坐标比较,坐标较差限差小于±5mm时为合格点,否则为不合格点。

2.4 精测前的现场准备

为满足下一步线路精测和大机作业需要,在精测前对公里标、半公里标使用全站仪进行精确测量,并在钢轨外侧进行标记;百米标根据公里标、半公里标进行标记。大机作业所需的5米(道岔和竖曲线)、10米点由各精测单位提前标记。

3 精确测量

由于全站仪对于点的测量的工作量大,效率低,因此我们借助于北京力铁公司的安伯格小车的实现对线路精确测量。

利用系统的自动校核功能对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核。

3.1 绝对设计线型

①平面线形(如图1)。

②竖曲线(如图2)。

③超高(如图3)。

④平面绝对线型(如图4)。

3.2 测量线路起拨道量(如图5)

3.3 起拨道量以VER格式导出(如图6)

3.4 起拨道量的审核

成立数据审核小组,对于每日精测资料进行收集、审核,确定数据无误后交大机实施。测量数据若出现大偏差时,由精测小组和施工单位分别复测核对,查找原因,制定单独的大机作业方案。

大机作业完成后,再进行测量,通过大机作业前后的数据对比,找出影响大机作业的因素,通过第二遍,第三遍捣固,对线路平面、纵面线型进行调整(如图7)。

3.5 导入大机WinALC系统(如图8)

4 大机作业

根据测量的结果,德大线的高程普遍欠50mm左右,局部高程欠70mm以上,为了保证作业质量,我们对于高程欠50mm以上地段先进行一遍大机作业,然后线路进行一遍两捣一稳,一遍两捣;道岔采用两遍两捣一稳,一遍两捣的模式对全线进行作业。

5 结论

上一篇:母亲节ppt策划书下一篇:电动车促销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