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200810改革开放30年修改

2024-05-22

思想汇报200810改革开放30年修改(精选7篇)

思想汇报200810改革开放30年修改 第1篇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总有那么一些事情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一转眼,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还有那些点点滴滴的事情,无一不提醒着我们,生活中发生的巨大变化都要感谢1978年的那一个决策!

三十年前,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社会萧条,经济文化落后。再看看那时的衣食住行。衣,是母亲手工缝制的,孩子的衣服是大人衣服改制的;食,民以食为天,而那时的情况真如“粮票的故事”里描述的一样,连全家能吃饱肚子都成了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住,更是一大家子挤在一起;行,基本是步行,连自行车都是奢侈的。再看看三十年后的今天,一打开衣橱,衣服不仅颜色鲜艳,款式繁多,人们不停地追求时尚、个性,有的衣服才刚刚穿几天就过气了,也就储藏起来了。吃,想吃什么,第二天就会摆在餐桌上的,什么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遍布全国,还有什么西餐厅、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更是满大街。以前填饱肚子就是终极目标,现在人们更加追求一种健康的绿色的生活,讲究营养搭配。人们早已经告别了胡同生活,都住进了楼房。装修也越来越考究。现在人们出行公交、汽车、火车、飞机。自行车已经成了人们健身的工具。刚刚走入人们生活的电动自行车,迅速普及。高铁,更是拉近了人们的距离,武汉到广州只需要三个小时。

就在着短短的三十年里,我国所取得的飞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它铁铮铮地摆在我们面前,让世界为之震惊。我想,这个时刻,我们是可以骄傲地说出,昔日的那东方睡狮早已清醒,我们在奋发,我们在拼搏,我们在崛起。而这崛起我不得不用那句经典的话来形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三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世界之林,我们飞速的崛起。我们抓住了改革开放这一契机,迅速发展了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经济的支持,我们做什么都底气。我们成功的收回了香港和澳门,成功的加入了WTO,我们成功的举办了奥运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不忘发展科技。一个一个的科技成果让世界仰望。我们的杂交水稻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人口,美国已经觊觎我们的高铁技术了。

而这一切首先就应归功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新时期经济体制,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它不仅使我国改变了经济落后萧条的局面,摆脱了世界经济附庸的命运,同时也把中国推向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并在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三十年的时间,中国逐渐由一个农业大国发展成为令全世界震惊、信服的独立强国,并仍以一种无可抵挡的强势继续前进。在这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时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并不是盲目的,它不是一种只求发展不求进步的发展模式,更改变了以往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错误思想。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一种理性激进,一种基于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方向。这一次,党和国家脚踏实地,不断

吸取过去的经验,同时借鉴西方国家发展的有益成果,一步一步坚定地往前走。我们不断总结出新的经济发展规律,并在这些规律的指导下,逐步推进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果,还来源于我们党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地解放思想。

这三十年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变化,更坚定了我们支持共产党、践实党的方针路线的决心。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以上是我这段时间的思想汇报,请党组织考验我!

思想汇报200810改革开放30年修改 第2篇

1 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不仅是系统化、理论的知识体系, 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而且是社会存在基础的生产力的重要方面。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早在100多年前, 当科学技术对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性刚刚彰显的时候, 马克思就指出:“生产力也包括科学”[1], “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工业一起变革了整个社会, 结束了人们对自然界的幼稚态度和其它幼稚的行为”[1]。

科学技术发展到20世纪中期以后, 进入了新的突飞猛进的革命时期, 它不仅是生产力, 而且在西方科技经济发达国家, 成为现代生产力系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成为国家与国家较量的核心力量。但是, 在我国长达1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 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成为遭受破坏最为严重的领域, 科学发展技术主体的广大科技人员和知识分子成为挨批受整的对象。正因为如此, 邓小平在1975年刚一重新回到领导岗位, 就自告奋勇抓科技, 对科技工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全面整顿。并多次针对“四人帮”鼓吹“自然科学是上层建筑”, 否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 以无产阶级大无畏的气概, 明确肯定了科学技术生产力性质。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讲话中, 邓小平首先提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2], 并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和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产业发展的事实, 重申并进一步阐明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 指出“现代社会生产力这样巨大的发展, 靠的就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2], 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同时, 重申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著名论断, 从此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广大知识分子真正得到了“脱帽加冕”——脱了资产阶级的“帽”, 加了工人阶级的“冕”, 获得极大的精神解放, 科技创新热情得到极大焕发。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从此, 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由此可见, 在当时的条件下, 邓小平之所以多次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这一马克思主义重要命题, 首先是从政治和思想的角度, 为恢复广大科技人才和知识分子的社会政治地位提供思想理论基础。他在后来的一次谈话中说:“要把‘文化大革命’的‘臭老九’提到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嘛”[3]。从而打破长期套在广大知识分子头上的精神枷锁, 使一大批长期挨整受批的科技人才和知识分子得以平反昭雪, 从而极大地激发广大知识分子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主义和参政议政的政治热情及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到后来引发了广大知识分子广泛参与的实践标准问题大讨论, 全党全社会产生极大的思想大解放效应, 开启了全社会思想大解放的先驱, 为党的十一届全会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转变和工作重心的转移起到重要的先导作用。

其次, 是从科技经济角度为全面调整、恢复和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二战以后,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十年“文化大革命”, 我国科学技术事业遭受严重摧残, 科学技术发展几乎停滞不前, 与国外科技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拉大。对此, 邓小平十分焦虑。在当时的政治思想斗争极其尖锐的情况下, 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为依据和指导, 以无产阶级政治家的雄伟胆略, 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他说“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从何着手呢?我想, 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2], 在他的直接领导下, 首先对中科院的科技工作进行全面卓有成效的整顿, 使广大科技人员开始归队, 全国重要科研机构科技工作逐步迈上正轨, 并开始快速发展;在全国很快恢复高考制度, 研究生教育制度;率先在科技界恢复对外交流, 扩大对外开放;并开始了科技体制改革, 全面实施旨在追赶世界科技前沿和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科技攻关”、“863”、火炬、星火等科技计划。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邓小平在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的核心地位。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他在统筹运帷中华民族发展大计的同时, 一如既往地注视着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 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命题。1988年, 他在一次会谈中, 首次指出“马克思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事实证明这话讲的很对。依我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此后又多次强调, 直到1992年南巡讲话又重申, “我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这几年, 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 靠科学才有希望。[3]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之所以反复强调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首先在于以他从生产力系统的角度, 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对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先导作用和决定性作用, 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推动经济内涵式增长,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理论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全新的重大命题, 不仅在于对当代世界科技革命和经济发展经验的高度概括, 而且与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一样, 具有更大的解放思想的作用。它突破了传统的生产力认识范畴, 把本质上作为精神生产的科学和技术活动当作生产力的因素, 极大地改变了对生产力结构的理解, 即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生产力系统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内生变量。可形象的表达为:现代生产力=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科学技术。从而也从生产力综合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谋划和提高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提出了新的思路、指导思想和治国方略即“科教兴国”战略。

其次, 在于从社会文化的角度, 进一步促使全党全社会“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改革开放以后, 虽然广大科技人才和知识分子的政治社会地位得到根本改变, 但科技人员尤其是科技优秀人才物质生活条件仍有待改善, 工资待遇特别是在商品经济大潮初期相对商品营销人员仍很低, 致使在当时流传着“制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之类的说法;加之我国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崇尚科学, 追求科学的文化氛围尚未形成, 甚至在90年代初期一度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正是以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思想理论基础, 党在新时期制定了改善科技人员工作生活条件、提高物质待遇的一系列福利性政策和恢复职务、职称晋升、奖励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一系列激励科技人才施开才华的发展性政策, 极大激发和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技工作也成为社会最受崇敬的职业之一。今天, 我国全民族科技意识的强化,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民族文化氛围的形成, 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深入人心不无关系。

2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江泽民, 不仅践行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而且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创新主要是科技创新的思想。

面对20世纪90年年代以来, 全球科技革命更加迅猛,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江泽民不失时机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的思想, 并将其与知识经济联系起来,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992年10月, 江泽民在党的14大报告中就讲了创新的问题。1995年5月在全国科技大会上, 他又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 一味依靠技术引进, 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 难以屹立民族之林。”[4]他进一步指出,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 要不断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有没有创新能力, 能不能进行创新, 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5]“要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 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 勇于创新”, “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4]。在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的指导下, 从1998年底开始,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及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活动全面展开。

江泽民之所以一直强调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 首先在于从中华民族经久不衰、兴旺发达的高度, 以唤醒和增强全党全社会不断进取的创新意识。江泽民是20世纪80年代末成为中央领导核心的, 当时面临的形势是一场政治风波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一定的混乱, 西方国家的制裁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90年代以来,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经济长期衰退;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依仗其强有力的技术创新能力出现了持续增长的势头。正如江泽民指出的“我们正处在新旧世纪交替的重要历史时期,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激烈竞争的世界。国际间的竞争, 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在科学技术上落后, 就会被挨打”。[6]正因为如此, 江泽民把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提高到“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高度, 以激发全民族不断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其次, 在于从深化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 以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但科学技术不会自动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而是需要形成科技要素与其它生产要素有机结合的机制, 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这种机制, 一方面就是通过技术创新, 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将技术要素与其它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实现技术商业价值的活动, 这与我国传统的科技成果转化即先由科研单位、高校研发出科技成果, 再向企业转化的单向度的从科技到生产、导致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科技经济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 就是通过科技、经济体制改革即体制创新, 打破国家与地方、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等地区、部门之间的体制障碍, 形成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良好机制, 最大限度地解放科技生产力。正如江泽民指出的,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它创新。”[7]“科技创新是生产力的重要变革, 体制创新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变革, 把这种变革紧密结合起来, 把这两方面都搞好, 我国经济社会就能更好持续健康发展[7]。

3 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随着对创新理论认识的深化和创新实践的全面展开, 在新世纪, 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活动成为全党全社会广泛的共识和行动。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内涵和特征也已比较清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就是要科学定位和充分认识企业、大学、国家科研机构、国防和其他工业研究机构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为骨干和基础、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和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较好成效。

但是, 必须充分认识到, 改革开放以来, 一方面, 尽管我国经济保持每年近10%的高速增长, 成功实现了经济赶超战略, 但这种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外延式增长, 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过度消耗十分突出;制造业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 核心技术和产业标准仍主要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另一方面, 为了尽快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较长的时期内我国一直鼓励引进技术和装备, 包括以合资方式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但无论是合资还是引进技术, 都未能带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高。“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让出了市场, 却难以换来技术能力的提高, 反而使这些产业陷入技术依赖的被动局面。

对于这些严竣问题,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并认为最终要靠科学技术来解决问题。胡锦涛在2004年就强调一定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8]。并提出“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 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9]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发表的《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中, 对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和指导方针、实现形式等根本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 并在党的17大报告中把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提高自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确定为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核心, 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理论。

事实上, 坚持自主创新,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一直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集体着重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当然, 在不同时期, 思考和强调的角度和侧重点是不同的。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第一次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明确阐述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那就是中国人民必须掌握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的国家独立和自主发展, 中国人民必须掌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他在强调科技对二战以来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的同时, 也注意到科技第一要素使得国际竞争的性质、形式和主导力量发生了根本变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主导着新的生产力基础上的一切经济活动和上层建筑的巨大变革。在经济、科技全球化体系中, 如果没有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大股东即使拥有绝对控股地位也难以完全掌握企业经营的主导权、发展的主动权、利益分配权和未来前途的选择权。同样, 一个国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自主创新能力低下, 也会出现类似情况。对此, 邓小平在1988年就深刻地指出:“过去也好, 现在也好, 将来也好, 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技术, 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的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也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10]从这里可以看出, 在改革开放初期, 邓小平主要是国家主权和政治及军事安全的角度强调自主创新的。

90年以后,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科技创新的发展及理论界对创新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江泽民和胡锦涛则主要是从经济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角度思考和阐述自主创新问题。在1995年全国科学大会上, 江泽民提出:“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 一味依靠技术引进, 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 我们必须在科学技术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11]“发展高技术, 要始终突出自主创新, 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我们才能减少对于技术引进的依赖, 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这是关系我们经济繁荣、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战略之举[11]。在此基础上, 胡锦涛在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对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重要作用的同时, 则从贯彻科学发展观, 实现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强调自主创新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意义。胡锦涛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技术进步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项重要任务是要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进步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12]并在党的17大报告中, 要求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摘要:从改革开放初邓小平重申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到提出并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命题, 再到江泽民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全面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又到胡锦涛提出自主创新理论,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是改革开放30年来, 党中央领导核心与时俱进,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国内外不同的形势和历史任务,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科技强国思想, 是一脉相承的。切实贯彻这些重要思想, 对新时期践行科学发展观,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科学技术,生产力,自主创新,国家创新体系,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87、596.

[2]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87、89、91.

[3]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274、376.

[4]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J].新华月报, 1995:275、82.

[5]江泽民对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报告的重要批示》;江泽民在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 科学时报, 1999-03-08:3.

[6]江泽民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J].新华月报, 1991, (5) :74.

[7]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199、203.

[8]胡锦涛看望著名科学家朱光亚、杨乐时的讲话[EB], http://news.sina.com.cn/c/2004-12-26/17464633372s.shtml.

[9]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6/02content-1504595.ntm.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279.

[11]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55、71.

思想汇报200810改革开放30年修改 第3篇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反对过量砍伐森林,倡导全民植树,并依靠法制和科技手段,实现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站在生产力理论和国际合作的高度,阐明了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主张通过建构更为全面的法制体系,保证生态环境建设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服务;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提出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并把发展循环经济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基础,实现了生态环境建设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D2-0;X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2-0136-06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理论为指导,结合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客观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思想。今天,回顾和总结这些理论成果,对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生态环境建设思想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共产党已有的生态观进行了科学总结;同时,结合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建没理论。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对过量砍伐森林,倡导全民义务植树

新中国成立后,为稳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和尽快恢复国民经济,须大力发展工业,因而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于是大批森林被砍伐,区域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为日后生态危机的产生留下了隐患。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四川、陕北等地爆发了百年特大洪灾,人民财产损失严重。这一历史教训使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邓小平指出:“最近发生的洪灾涉及到林业问题,涉及到森林的过量采伐,看来宁可进口一点木材,也要少砍一点树。报上对森林采伐的方式有争议。这些地方是否可以只搞间伐,不搞皆伐。”在他的指示下,我国各地纷纷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采伐,努力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1984年5月,国务院又通过了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将生态环境建设上升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以国家的力量保证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顺利开展。

为了弥补已有的生态缺口,党中央进一步倡导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邓小平倡导“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通过广泛的植树造林,不仅可以修复已损坏的生态系统,实现绿化祖国的目标,而且可以造福子孙,为后辈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会见来京参加中美能源、自然资源和环境会议的美国驻华大使德科克时,邓小平指出:“我们打算坚持植树造林,坚持它二十年,五十年。这个事情耽误了,今年才算是认真开始,特别是我国西北地区,有几十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连草都不长,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所以叫‘黄河,就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我们计划在那个地方先种草后种树,把黄土高原变成草原和牧区,就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人们就会富裕起来。生态环境也会发生很好的变化。”邓小平是我党具有生态环保意识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在他的高度重视下,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强化了对植树造林重要性的认识。邓小平本人更是以身作则,每年均带领中央领导人亲自参与植树。这一活动产生了很强的示范效应,有效地带动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并促使全国人大通过议案,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我国的义务植树节,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

(二)主张走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以法律和制度加以保障

生态环境建设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修复生态漏洞需要时间,因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邓小平虽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但其生态环境建设理论却深深蕴含了这一道理。他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这就既肯定了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意义,更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即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不仅是满足当代人绿化环境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给子孙后代留下温馨的生活环境。1982年邓小平在对空军的讲话中再次强调:“空军要参加支援农业、林业建设的专业飞行任务,至少要搞二十年,为加速农牧业建设,绿化祖国山河做贡献。”1983年,万里在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也指出:“环境保护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一件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以上论述可以说是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刻体现。

为了保证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强调了法律和制度建设。在此之前,由于历经“文革”等磨难,我国的各项法律制度均遭到一定破坏,因此,尽快完善相关法制成为首要任务。1978年底,叶剑英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人大常委会“要立即着手研究修改制定民法、诉讼法、刑法、婚姻法和各种经济法等等,尽快完善我国的法制”。邓小平针对我国林业发展状况指出:“中国林业要上去,不采取一些有力措施不行,是否可以规定每人每年都要种几棵树,比如种三棵或五棵树,要包种包活,多种者受奖。无故不履行此项义务者受罚。国家在苗木方面给予支持,是否提出个文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或者由人大常委会通过,使它成为法律,及时实行。总之,要有进一步的办法。”在党中央的重视下,我国各项法律制度不断健全,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主张依靠科学技术,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重视科学技术是我党的一贯作风。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讲过科技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还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做出的科学论断。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缺乏,社会经济发展受资源、环境等因素制约,如果走历史上西方国家崛起的老路,势必不利于和平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寻求资源耗费少、环境污染小的发展道路。党中央的这一观点为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打上了深深的科技烙印。在林业建设方面,林业科技工作者以此为指导,在种苗、遗传、育种、森林保护、森林管理、林业机械化等方面解决了大量全局性、基础性和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在此基础上,党中央提出生态环境建设还要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关键是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不能脱离这个目标。1980年,邓小平在考察四川峨眉山时具体指出:“风景区造林要注意色彩的完美。山林就像人的穿着一样,不仅有衣衫,还要有裙子,鞋子,林子下面种茶,四季常绿,还有经济效益。”在考察杭州九溪时他也指出:“水杉树好,既经济又绿化环境,长粗了还可以派用处,有推广价值。泡桐树也是一种经济林木,泡桐树长得快,板料又好。”通过生态环境的建设来创造必要的经济价值,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相一致,不仅大大促进了生态环境本身的改善,也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生态环境建设思想的完善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与时俱进,全面科学地继承了我党已有的生态环境建设思想;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的客观实际,对其进行了扩展和完善,形成了更为全面的生态环境建设思想。

(一)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不断突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首次明确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的思想。江泽民认为,发展不仅是单纯经济的增长,而应当是社会的全面进步,而“环境保护工作,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努力使经济建没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为此,党中央强调各地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提升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与生态环境水平直接关联,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有助于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提升。(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均不利,必须促使其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建立在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基础上”。(3)继续搞好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为生态环境建设奠定基础。(4)依靠科技进步,改善环境质量。党中央以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为指导,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为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太的科技支撑。

(二)将生态环境建设上升到发展生产力的高度,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提升,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生产力理论的突出贡献在于创造性地把生态环境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不仅需要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生产技能的提高,而且还需要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人民群众对生态价值的充分认知。党中央正是在深刻总结当今世界各国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将生态环境作为生产力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可谓正确地把握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新世纪头20年我党的奋斗目标,党中央又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的构建紧密衔接,将其视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他认为,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中,生态目标是与经济目标、政治目标、文化目标同等重要的目标;不实现生态目标,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环境保护很重要,是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因此,必须确保各方面集中力量,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三)建构更加科学与完善的法制体系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法制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党中央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有关生态环境建设法制化的思想。江泽民多次强调要“将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上,他更加明确地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在党中央的指示下,我国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系列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继颁布和实施,这对新时期的生态环境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

与此同时,为增强环境执法的有效性,党中央也强化了对相关执法部门的监督管理。首先,党中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知法、懂法,努力做遵守法律规范的模范,同时要支持和督促有关部门严格执法,决不能知法犯法,干扰甚至阻挠有关部门依法行政”;其次,要求有关职能部门“秉公执法”,“决不允许徇私枉法”;最后,要求各地各部门广泛进行法制宣传,“加强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普及有关法律知识,使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通过这三方面共同的努力,逐渐达到“全社会都严格依法办事”,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

(四)通过国际合作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内的合作日益密切,党中央适时地做出了开展国际环境治理合作的重大决定,并向全世界庄严承诺,我国将严格遵守国际环境公约,积极参加国际合作,为人类居住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做不懈努力。1994年,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讲到:“人类面对的许多挑战往往超越国界的限制——科技发展、环境保护、人口控制、减灾救灾、禁绝毒品、预防犯罪、防止核扩散和防治艾滋病等诸多方面,都是全球性问题,是相互依存的,无一不需要开展合作。”1995年,在纪念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特别会议上,江泽民再次提到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这些全球性问题的逐步解决,不仅要靠各国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国际上的相互配合和密切合作”。事实上,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是国际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借环境问题对我国百般挑剔,甚至设置所谓的“绿色壁垒”制约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党中央此时做出开展国际生态合作的决策,不仅有利于我国借鉴国际上环境治理的先进经验,提升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水平,而且也有利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并为对外贸易的发展拓宽渠道。

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生态环境建设思想的深化

思想汇报200810改革开放30年修改 第4篇

针对一些地区住房供求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房地产价格和投资增长过快等突出问题,国务院于2003年8月12日发布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俗称“国六条”)。首次在国务院文件中明确“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要求保持住房价格特别是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的相对稳定,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房保障制度。

随后又相继发出“前国八条”、“后国八条”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着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总体思路是,一方面加大供应,一方面控制需求,通过缓解供求矛盾来稳定房价。

2007年8月7日,国务院颁发《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重点是强化住房保障,要求到“十一五”期末,全国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围都要由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这个文件标志着我国住房供应从“重市场、轻保障”向“市场、保障并重”的良性回归;住房消费模式从“重买房、轻租赁”向着“租赁、购买并举”的良性回归。

在这一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产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

1、住房供应结构开始得到调整。各地制定和实施了“十一五”住房建设规划,重点发展满足当地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

2、住房需求开始得到控制。综合运用金融、税收政策等经济杠杆,实施“重点满足当地居民的自住需求、抑制投机和投资性购房需求、严格控制拆迁等被动性住房需求”的政策导向。例如,从2006年6月1日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但购买自住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仍执行首付款比例20%的规定。又如,对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对售房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等等。通过调控,使投机和投资性购房需求得到抑制。

3、住房保障工作迈出了重要步伐。各级政府强化了政府住房保障职能,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有步骤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为了解决建房资金,规定城市人民政府要将土地出让净收益的一定比例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各级财政也加大了支持力度。同时,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明确经济适用住房是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要严格控制在中小套型,严格审定销售价格,严格实行申请、审批和公示制度。

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8年3月份公布的数据:全国所有城市都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累计改善了95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对28万多户承租公有住房的低收入家庭进行了租金减免,约有500多万城镇居民通过棚户区改造搬进了新居,另有4400多万职工通过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帮助,改善了居住条件;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2个百分点以上,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0%。

(单位:万平方米)

4、房价涨幅趋缓。自2007年11月份以来,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涨幅大体上逐月降低。2008年5月份以来,房价同比涨幅逐月降低,4月份为10.1%,5月份为9.2%,6月份为8%,7月份为7%,8月份为5.3%,9月份为3.5%。

5、不少城市出现商品房销售量下滑。由于受经济周期波动和全球性金融“海啸”的影响,加上高房价的报复性反应,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在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大幅增长的同时,不少城市出现商品房销售量下滑。2008年1~7月;全国商品住房竣工面积165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4%,增幅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销售面积2774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8%,增幅同比下降37.2个百分点,其中,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7.8%,增幅同比下降27.6个百分点;期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8.2%,增幅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

6、采取多种举措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问题。截至2008年10月底,已宣布的政策有:自1 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自10月27日起,金融机构对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性普通自住房提供贷款,其贷款利率的下限可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各档次利率分别下调0.27个百分点。此外,政府还决定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加大实物配租力度,扩大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范围,推进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多渠道改善居住房条件。

同时,为了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采取主动措施,未雨绸缪,9月25日,除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暂不下调外,央行下调了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8年9月16日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2008年10月08日宣布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些对稳定楼市无疑都是利好消息。

但由于楼市的观望气氛浓厚,这些政策能否收效,尚待一段时间的观察。

三、改革开放30年中国住房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的主要经验

首先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住宅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按照我国人多地少和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的基本国情,要大力发展“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环保”型的住宅和中小套型住宅。

其次,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政府要介入住房问题。主要是制定住房规划和政策,合理供应土地,搞好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高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主要通过市场调节解决。形成住房的“市场性分配和保障性分配两条腿走路”的格局。

第三,健全住房保障制度。

廉租住房制度,经济适用住房,住房公积金制度。这是我国目前住房保障体系的三个基本制度,要不断完善提高。

第四,建立住房保障的资金渠道。

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增加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投入。

第五,建立合理的的住房供应结构。

住房供应结构始终要和住房消费结构相契合。防止结构性的供大于求(例如目前的高端房)和结构性的供小于求(例如目前的普通商品住宅和保障房)。当前特别要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积极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积极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第六,建立合理的城市土地供给结构。

土地供应结构必须和住房供应结构相契合。当前要合理调整城市土地供给结构,增加中小套型住房用地。同时,要加强包括地价控制在内的土地市场管理。

第七,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

在高收入者住房靠市场,低收入者住房靠保障的格局下,尤其要建立银行、公积金等多种融资渠道来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

第八,建立有效的市场调控机制,保证房地产业持续稳步发展。

调控市场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一是直接调控方式。如发展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限价房等。二是间接调控方式。即综合运用税收、信贷、土地等手段来稳定市场。三是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监管。

楼市调控是个很复杂的过程,既要各种措施多元联动,更要妥善解决“两难选择”问题。如,稳定房价和拉动需求之间就会发生矛盾。需求上升,有可能拉动房价;而房价上涨,又会抑制需求。在“两难选择”之下,必须找到平衡点和调控重点。根据各个时期的调控重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实行动态调控。

本地购买力是楼市中的相对稳定的因素,决定着中、长期楼市的走向。游资和炒作是楼市中的冲击性的不稳定因素,影响房价的短期走向。保护本地需求,抑制游资和炒作,是市场调控的主要和经常的任务。

第九,合理的住房消费模式。

引导居民适度消费、梯级消费。安居乐业,安居先行。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拥有产权才是“住有所居”,要形成“购房和租赁两条腿走路”、“新房市场和旧房市场两条腿走路”的格局。市场经济是根据收入水平决定住房水平的,如果收入不允许,可以梯级消费,先租房后买房,先买旧房再换新房,先买小房再换大房。

第十,城乡统筹兼顾。

加强农村住房建设规划和管理,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特别是今年雪灾和震灾中许多农房倒塌,更要引起我们对农村住房安全和保障的关注,把它纳入住房保障体系的范畴。

四、对未来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一点希望

房地产业既要为发展国民经济服务,又要为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服务。同时做好两个服务,应当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基本宗旨。

当前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实际上是在抓两件事:一是引导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二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进一步解决住房问题。从而把发展房地产业和解决住房问题协调一致起来。

发展房地产业与解决住房问题应当是一致的。但如果协调不好,也会互相影响。例如,在房地产业发展中,部分城市商品住宅供应结构不合理,高档住宅供应过剩,普通住宅供应不足,加上因投资投机炒作,导致房价、地价上涨过快,就影响了住房问题的解决。

又如,在住房消费上,消费模式单一,消费需求超前,梯度消费意识淡薄等等,又对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造成了影响。

改革开放30年 兰台巨变30载 第5篇

在北京市档案局的指导和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改革开放30年来,门头沟区档案局(馆)发生了巨大变化,档案业务工作由单一的接收、查阅纸质档案发展到电子、纸质档案双重接收,档案的服务范围和涉及领域不断延伸,在为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过程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取得了显著成绩。

30年来,门头沟区档案馆从一个基础薄弱,设施简陋,条件艰苦的文化事业机构不断发展壮大,至1994年晋升为市二级档案馆,进一步朝着现代化档案馆和信息中心目标迈进,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档案馆主体设施建设七十年代的门头沟档案馆,在区政府后院,14间房子加起来仅有78平方米,设有办公室、阅览室、档案库房,由于没有温湿度调节设备,库房内冬天冷夏天热,条件简陋。1986年新建档案馆建筑面积为1633.8平方米,其中档案库房9间以及接待室、阅览室、会议室和办公室。2005年12月,区政府投资2000万元,历经一年半的建设,兴建了目前这座现代化的档案馆大楼,总面积为4681.3平方米。

新建档案馆位于门头沟区新南城三石路西侧邻街而建,占地6A亩,设有特殊载体库房,有必备的档案保管、保护和提供利用设备,库房有安全保管措施和与档案保管条件相匹配的灭火、除尘和温湿度控制设备。

档案机构和档案人员数量1986年7月区档案局与档案馆合署办公。内设2科1室,人员编制15人,有工作人员8人。1998年,根据区委、区政府机关机构改革工作部署,区档案局(馆)、区委党史办公室、区地方志办公室合并,成立门头沟区档案史志局。局内设5科1室,编制25人,实有工作人员24人。2001年由于行政机关体制改革,档案史志局列为事业编制。至2008年,实有事业编制26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大本学历17人,大专学历7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有6人。

档案人员的培训教育为进一步提高全区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档案局在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上,进一步加大了培训工作力度。1988至1990年,档案局与北京联合大学文法学院联合举办了档案学“专业证书”大专教学班(文书档案班和科技档案班)的培训,全区71名档案员经过严格的考试,取得了“档案学”专业证书。30年来,档案局多次举办“声像档案管理”、“会计档案管理”、“摄影、摄像”、“档案编研写作”、“文书档案管理及操作”、“电子档案管理”等专题培训,均取得了较好的收效。同时,每年还定期举办“档案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档案人员继续教育”、“档案执法联络员培训”,档案人员受教育覆盖面达到了100%。

档案资源数量、种类、载体门头沟档案馆现有档案资料4种,16001册,其中:文书档案62277卷(册)、科技档案534卷(册)、声像档案14盘、录像带69盘,照片档案3500余张、实物档案15种101件、碑帖档案100余件。

进入21世纪,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检索基本代替手工检索,2002年检索31万条20个数据库,同时对1942-1972年的11999卷档案经区政府批准正式向社会开放,到目前(2008年)馆藏全部档案62277卷、133个全宗、照片2405张、光盘14盘、录像带69盘,开放档案案卷级7557卷、文件级106285卷,馆藏资料16001册,专题数据库34个,文件级数据库87个,案卷级数据库128个。

档案征集与保管30年前的档案馆,由于人少,征集工作无法开展,且缺乏征集档案的意识,所以此项工作很少有人提起。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档案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档案法》的实施,馆内的征集工作逐渐走入正轨。尤其是近两年来档案馆面向社会征集各种门类、载体的方志、家谱、地契、书刊、音像、书画、碑帖托片等有价值的实物档案15种101件,其中油画87幅、实物类7种26件、照片3500余张,档案征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效。

2008年8月,门头沟区档案局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相关内容,面向全区开始了火炬传递活动及与奥运会相关的文件、照片、证件和其他与奥运相关的宣传活动实物资料的征集。

征集的主要内容有:火炬传递当天的市区两级工作证、记者证、摄像证、车证、宣传画、徽标、旗帜、演出服装、道具等相关物品;火炬手的火炬、服装、照片、简历、报道等相关物品;奥运会期间的其他物品,如门票、吉祥物、纪念品;街道社区举办宣传纪念活动的实物、档案资料;属于区内的奥运参赛选手的相关实物、档案资料;奥运文化广场活动的相关实物、档案资料。目前,已征集到18大类3530余件文书和实物档案。

档案利用与编研近30年来,档案利用由过去的内部查阅转为面向社会开放,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利用档案的人数越来越多,涉及的档案内容越来越广,主要有领导决策、制订规划、落实政策、科技研究、编史修志、办理手续、评定职称、调解纠纷、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查考等等。另外,区档案馆还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宣教活动,展览门头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脉络轨迹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至2008年底,共接待参观者300000余人次。

为满足社会利用需求,提供工作参考,馆内还积极开展档案编研,进一步开发利用档案资料。档案馆还围绕本地区的中心工作,开展深层次档案编研工作。“十五”期间,编辑了《门头沟英烈》、《门头沟百科全书》、《<档案法)知识问答》、《中共门头沟区历届党代会工作报告汇编》、《门头沟区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汇编》、《门头沟年鉴》、《京西革命斗争史》(丛书1-6辑)、《门头沟信息剪辑》、《门头沟区志》、《组织史》、《大事记》等具有较高水平的编研材料20种,约1000万字。

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要求档案馆在硬件建设达标的情况下,着重开展信息化建设,以便更好地发挥档案馆各种功能为社会各界服务。根据市、区委领导的指示精神,局党组明确提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门头沟区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既要积极参与电子政务建设,建立與其相符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又要全面开展馆藏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以档案数据库、档案全文数据库、现行文件阅览中心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化档案馆。“十一五”期间,馆藏档案全文数字化达到20%;逐步完成馆藏照片档案、已开放档案、特色档案和珍贵档案的数字化转换工作。2008年底,馆藏文件级目录全部实现计算机检索。

这一总体目标,得到了区委、区政府在财力上的大力支持,先后为局(馆)增加了服务器、扫描仪、触摸屏、查询电脑等设备,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档案局(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1997年10月经区政府批准建立并挂牌。10年

来,在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档案局(馆)严格贯彻执行《北京市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办法》,配合全区中心工作,与有关部门举办展览,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宣传馆藏档案和档案工作,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多年来,馆里先后举办了《门头沟区情展》、《编研成果展》、《门头沟区档案利用效果百例展》、《门头沟区书刊展》、《雁翅镇革命斗争展》、《中国共产党在门头沟》、《碑刻石刻拓片展》、《走向新世纪的门头沟》、《平西抗日根据地斋堂川斗争史展》、《青白口村革命斗争史展》、《门头沟抗日烽火巡展》等展览;拍摄、制作了电视资料片《不朽的丰碑》。

推进档案行政执法工作,不断提高依法治档能力近几年,区档案局注重加强档案档案法制建设,一是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突出执法检查工作重点。二是加强档案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三是开展档案监督指导工作。四是强化执法检查,健全档案执法网络。随着《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颁布,为加大执法力度,档案局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进行宣传,使全区各级领导和群众的档案法制意识不断加强。

30年来,档案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管理轨道,全区档案执法员、执法联络员队伍不断壮大。全区有53名档案执法联络员,18个执法联络小组,初步形成了以档案局为中心,以档案执法小组为点线的档案执法工作网络。

加强档案业务研究,推进档案现代化建设2005年在学习西城区档案局照片管理的基础上,馆内结合区里工作特点开展了《门头沟区数码照片档案管理软件》研制工作,同时,十五期间共完成了《门头沟农业观光园区档案管理》、《门头沟区档案管理软件》、《门头沟区数码照片档案管理软件》三个研究课题,上述课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尤其《门头沟区档案管理软件》的使用,保证了我区不立卷归档改革工作的顺利过渡。同年底,研制了《不立卷档案管理》软件,对立档单位电子目录归档格式、整理办法、数据报送等进行了规范,对接收电子档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加强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近几年来,档案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面向农村开展村级建档工作。2006年4月5日,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的毛福民同志和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和平、北京市档案局局长陈乐人等领导来到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就建設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服务工作进行了调研。毛福民等先后考察了潭柘寺镇赵家台村综合档案室、平原村的街坊路,对门头沟区的村级档案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农村本身的事情,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历史任务,对档案工作来说应是中心的大局,是前进的目标,是服务的方向。档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发挥两个方面作用。第一、档案工作要准确、全面记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过程,要参与谋划、服务决策、协调实施;第二,通过档案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有效的服务和帮助,做到城乡统筹,这项工作的关键在于对新兴农业的培养和帮助。

毛福民同志的讲话,对门头沟区档案局(馆)继续做好档案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给予很大鼓舞。为此,在不断巩固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基础上,区档案局(馆)连续两年编辑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手册》,下发到9个乡镇176个行政村。

改革开放30年来,门头沟档案馆紧紧围绕区委、政府工作中心,弘扬奉献精神,服务经济、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团结拼搏,扎实努力,把握重点,加强自身建设,勇立时代潮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主要得益于思想解放,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敢攀高峰;得益于门头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一个个的荣誉,是对改革开放30年档案事业发展的最好诠释。

思想汇报200810改革开放30年修改 第6篇

为总结我省建材行业30年的改革经验与收获, 宣传我省建材优秀企业和企业家的形象, 激励广东省建材行业的广大职工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鼓励企业进一步做好资源能源节约和治理排减的工作,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推动我省建材行业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 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决定授予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为“改革开放30年广东建材30强企业”荣誉称号, 授予广州市越堡水泥有限公司等单位为“广东建材节能减排优秀企业”荣誉称号, 授予许景新等人为“改革开放30年广东建材突出贡献企业家荣誉称号等。

改革开放30年广东建材30强企业

(排名不分先后)

改革开放30年广东建材突出贡献企业家

(工作者)

改革开放30年,我们更健康 第7篇

——刘克玲

近年来,广大城乡居民崇尚健康的热情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开始积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并不断地了解和学习科学健康知识。怎样吃出健康?怎样运动?怎样保持身心健康?怎样自我保健?等等已经成为百姓身边的话题。通过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特别是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个学习科学、拥有健康、享受生活的健康观正在促进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

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克玲说,任何时期,追求健康都是人类的共同愿望,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社会和谐和人民享有健康。在中国步入小康社会之后,人民追求健康比追求富裕更为迫切。改革开放30年,也是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事业开拓创新发展的30年。

改革开放的30年,解放思想为健康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最大的收获。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学习国际经验,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成为健康教育事业大发展的指导理念。

“改革开放以前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健康教育工作一直围绕‘卫生宣教’做文章,而很少注重行为干预。对‘健康’的理解,也只停留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上。这种说法只是强调了健康是从属于革命工作的人力资源,并没有全面准确表达健康与民生、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刘克玲回忆说。

经过30年的实践,我国的健康教育工作经历了一个由经验管理到以证据为基础的科学规划管理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领域更加拓展,包括派出学者、参加国际会议和请进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内容更加丰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深化,探索并建立了多种适宜城市、农村社区及重点场所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模式。

健康教育模式从“单纯”到“综合”

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我国的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实现了从“单纯”的卫生宣传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并重的健康行为、政策、环境“综合”干预模式的转变。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不能只跟着疾病走,而是要培养人们的健康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健康教育工作者付出了很多辛苦。”刘克玲告诉记者。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工作目标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卫生知识传播和行为干预,逐渐向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政策、社会环境转变。各级政府和部门团体对健康教育更加关注和支持,政府倡导、社会动员和社会参与的健康促进氛围逐步形成。

日益壮大的健康促进队伍

在不断探索中,我国的健康机构日趋健全,逐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套完整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管理体系,以及覆盖城乡各地和各类人群的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队伍的素质和装备水平大大提高,拥有了一批具有系统专业理论、专业学科及专业研究背景的队伍。

同时,在城乡社区和医院、学校、企业等工作场所,还有为数众多的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和志愿者。广泛覆盖城乡各地、各类人群的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成立于1984年的中国健康教育协会,由卫生部原部长黄树则、郭子恒、殷大奎先后担任会长。作为卫生部主管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以社会大联盟的形式实现了多方的良好沟通与合作。

刘克玲将协会的工作方针总结为“政府指导,协会搭台,多方参与,媒体放大,服务大众”。对于政府,协会做到帮忙不添乱;对于企业,协会帮助企业家们实现他们的社会责任;对于媒体,帮助它们提高科学传播健康信息的能力,使其得到更多受众的支持和认可。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关乎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各个发展阶段,党中央都明确指出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提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思想。

1997年1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十分重视健康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积极推进9亿农民的健康教育行动。这是我国政府重视和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七大中,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了“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并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奋斗目标。“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成为最有效的策略之一,排在社区卫生服务六大功能之首。”刘克玲说。

2003年抗击“非典”胜利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作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环节,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2005年,卫生部制定并下发了《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中央财政划出专项经费补助地方加强省市健康教育工作。2007年,卫生部下发了《〈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督导评估方案》,并开展中期督导评估工作,全面推进了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科学和规范地开展。

健康教育逐步社会化、大众化、规范化

目前,全社会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视、参与程度正在逐步提高,在社会化、大众化和规范化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我国城乡社区健康教育活动也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开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如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相约健康社区行、控烟健康教育,推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走向基层;以创建卫生城市(镇)、以疾病控制、以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特点的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日益覆盖并深入到更广泛的社区与人群。

刘克玲向记者介绍,2002年启动的全国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通过建立健全中央和省级健康教育巡讲专家网络,组织全国首席健康教育专家巡讲活动,推动“卫生进社区——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带动了“百(家社区)、千(个医务人员)、万(名群众)”等社区系列活动的开展。卫生部先后聘请100多名著名医学、公共卫生专家作为健康教育巡讲专家,每年深入全国各地,开展巡讲与咨询活动,营造了社区健康促进的氛围,促进了城市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据统计调查显示,5年来,全国各地每年有2800多名医疗卫生专家深入社区巡讲,社区居民参与人数也在1800多万以上。

学校、医院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乡镇卫生院,以及工矿企业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普遍有效地开展起来,为提高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知识与自我保健意识水平、促进传染病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促进全体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春秋游活动方案初探下一篇:谈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认定与规避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