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评课稿

2024-05-13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评课稿(精选11篇)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评课稿 第1篇

今天听了王老师执教的《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的这节课,令我印象比较深刻,其主要特点我认为有: 重学习过程、重学习方法、重学以致用。

一、精心设计,调动了学自主学习的兴趣

这节课是学生实验探究为主的自主学习型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对常见化学现象的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分析整合,获取信息。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成功和科学探究的成就感,学生从中也体会到自己动手实验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对事物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实验的重要性,也增强了科学研究中实事求是的意识。

二、别具一格的引导过程,突出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节课是学生实验探究为主的自主学习型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对常见化学现象的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分析整合,获取信息。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成功和科学探究的成就感,学生从中也体会到自己动手实验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对事物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实验的重要性,也增强了科学研究中实事求是的意识。

三、师生、生生互动,较好地处理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单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这节课问题的设计较好地体现出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如:通过对古代字画的长期保存和一颗钻石永流传,引申出单质碳的稳定性,再由生活中的燃料使用,引出单质碳的可燃性,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进一步提出碳与氧气反应,既可生成CO2 ,又可生成CO 。那么,碳能否与氧化物(氧化铜)反应,即碳能否夺得氧化铜中的氧呢,这就引入了碳的还原性的实验探究过程,教师引导得十分的准确到位,这样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了,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适时,适当的点拨和评价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体现出重过程和方法教育。

教师准备实验相当充分,并且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这足可说明教师在钻研教材上是下了功夫的。

我认为,本节课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实验的操作有一定的错误,教师没有及时纠正。课堂氛围宽松有余,而有序不足。

(2) 整课,以提问作为全课贯穿的主线,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但提问太多,从而显得课堂平铺直叙,没有高潮的出现。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不成熟的几点看法,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评课稿 第2篇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七星二中的化学教师于生,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这节课的设计和处理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学习了氧气和水两种自然界常见的物质之后,我们学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是一种顺理成章的安排。通过学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为后面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和金属的冶炼做了很好的铺垫。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的能力。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我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2、教学目标

⑴ 知识与技能 知道碳的化学性质,能准确描述有关实验现象,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能运用碳的化学性质分析解释有关现象和问题。

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碳的化学性质。难点: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二、学情分析:

1、学情调查 九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和教材中学生已经获得了不少有关碳的知识,知道了碳具有可燃性,所以学习起来相对简单易于接受。

2、教法和学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所以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采用问题引导探究策略:通过设计一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参与课堂,在体验和感受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流程

我们的教学设计思路是以“碳的化学性质”为中心,结合我校的四步教学法将整堂课设计成四个环节。即:创设情境→探求新知→拓展应用→反思提升

环节一:创设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节课通过学生表演自编小品引入新课。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开始学习。

环节二:探求新知

碳的稳定性:首先利用图片设置问题引发思考,引入常温下碳的稳定性,并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加深对这一性质的理解。我们把学生带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明确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当然通过这几幅古代字画也能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碳的可燃性:紧接着追问如果温度升高碳的化学性质是否会改变呢?顺利过渡到第碳的可燃性。并结合生活中吃烧烤一氧化碳中毒的事例和学生一起探究氧气不足生成一氧化碳带来的危害。并结合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探究为什么碳和氧气反应有时生成二氧化碳、有时却生成一氧化碳。得出相同的反应物由于条件不同,现象不同产物也不同的结论。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而服务的深刻道理。

碳的还原性:碳的还原性是本课的难点,不但还原性难理解而且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也不好做。这个实验本身是演示实验,它不属于初中化学学生必做的八个实验中任何一个,所以我们没有设计为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做演示实验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实验的危险性,另一方面有一定的示范性,也规范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我们用酒精喷灯代替酒精灯用时短现象明显,有利于实验结束后有充分的时间分析实验从而引出还原性这一概念。还原性这一新的概念学生刚开始接触理解不透彻,只抓住要点点到为止,我们不再进行扩展。因为以后还会学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所以仅以炼铁为例简单说明即可。

环节三:拓展应用

有个成语叫“学以致用”所以根据本课题知识点我们设计了几个有梯度的习题对碳的化学性质加以巩固和理解,并适当延伸为下一课题的学习做铺垫。

环节四:反思提升

在这一阶段利用本课最后几分钟开展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研讨,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化学,结合本课内容倡导低碳生活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四、板书设计

板书采用框架式呈现给大家,这样设计既清晰又简洁,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的同时,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们团队对这节课的设计和处理,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第3篇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的内容中, 碳的可燃性在《氧气》一节已学习过, 本节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和完善;碳的还原性是本节课的新知识, 这两部分内容对后来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做了很好的铺垫, 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中“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我们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了解单质碳的用途和还原反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实验、总结归纳等方式, 使学生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教材情况的分析, 我们确立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重点解析:学好碳的三点化学性质, 可以有效地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增长生活经验, 还可以为接下来即将学习的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做好铺垫。

2.教学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难点解析: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生活中主要应用于冶金工业, 体现碳的还原性, 这部分内容学生甚少接触到, 故理解上比较困难。我们将通过分组实验以及学生讨论交流来攻克这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

化学是九年级刚开设不久的一门学科,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 并且“90后”的孩子生活常识都很匮乏, 团结协作精神也很欠缺, 但是他们思维活跃, 善于表现自己, 因此教学中应更多地将时间留给学生交流表达, 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实验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确定依据:依据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本节课我们主要借助导学案, 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交流;利用实验教学, 突破难点;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顺势而导, 巧妙点拨, 提高教与学双方的实效性。

四、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操作、合作交流。

确定依据:学生通过上述学习方式自主得出结论, 教师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 提出质疑, 互助解答, 交流心得, 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们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有关“钻石”的视频, 并提问钻石的成分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恒久远、永流传”?

设计意图:这样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并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

环节二:探求新知

怀着期待的心情, 学生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1.单质碳的稳定性与可燃性

学生阅读教材第110页, 并自主完成学案“自主学习”板块内容;随后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 解决心中疑惑, 最后教师给出答案并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独学”与“群学”, 已经基本掌握前两个基础知识点, 再加上教师的及时点评使学生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达成了部分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

2.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师组织学生操作改进后的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在等待试管冷却的同时, 学生阅读教材第111页的内容, 并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三”板块内容, 试管冷却后, 观察实验现象, 随后由学生分析碳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 进而加深对还原反应的理解同时得出单质碳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分组实验的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真切感受还原反应“夺氧”的过程, 从而突破难点。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增进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让学生体会到从实践中探求真理的乐趣, 情感目标得到升华。

环节三:巩固提升

“挑战自我”环节仿造“砸金蛋”, 幻灯片中展示八枚“金蛋”, 每一个“金蛋”都链接一道习题, 答对便给予适当奖励。教师借此机会鼓励学生, 要勇于挑战自我。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 颇有创意的反馈模式, 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环节四:盘点收获

由学生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 教师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 更加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六、板书设计

碳的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本节课板书设计打破传统模式, 简单明了, 美观大方, 重点突出, 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学生记忆深刻。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第4篇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的内容中,碳的可燃性在《氧气》一节已学习过,本节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和完善;碳的还原性是本节课的新知识,这两部分内容对后来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中“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们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了解单质碳的用途和还原反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实验、总结归纳等方式,使学生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教材情况的分析,我们确立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重点解析:学好碳的三点化学性质,可以有效地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增长生活经验,还可以为接下来即将学习的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做好铺垫。

2.教学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难点解析: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生活中主要应用于冶金工业,体现碳的还原性,这部分内容学生甚少接触到,故理解上比较困难。我们将通过分组实验以及学生讨论交流来攻克这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

化学是九年级刚开设不久的一门学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并且“90后”的孩子生活常识都很匮乏,团结协作精神也很欠缺,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善于表现自己,因此教学中应更多地将时间留给学生交流表达,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实验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确定依据:依据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节课我们主要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交流;利用实验教学,突破难点;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顺势而导,巧妙点拨,提高教与学双方的实效性。

四、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操作、合作交流。

确定依据:学生通过上述学习方式自主得出结论,教师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提出质疑,互助解答,交流心得,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们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有关“钻石”的视频,并提问钻石的成分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恒久远、永流传”?

设计意图:这样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

环节二:探求新知

怀着期待的心情,学生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1.单质碳的稳定性与可燃性

学生阅读教材第110页,并自主完成学案“自主学习”板块内容;随后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解决心中疑惑,最后教师给出答案并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独学”与“群学”,已经基本掌握前两个基础知识点,再加上教师的及时点评使学生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达成了部分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

2.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师组织学生操作改进后的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在等待试管冷却的同时,学生阅读教材第111页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三”板块内容,试管冷却后,观察实验现象,随后由学生分析碳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进而加深对还原反应的理解同时得出单质碳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分组实验的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感受还原反应“夺氧”的过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进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从实践中探求真理的乐趣,情感目标得到升华。

环节三:巩固提升

“挑战自我”环节仿造“砸金蛋”,幻灯片中展示八枚“金蛋”,每一个“金蛋”都链接一道习题,答对便给予适当奖励。教师借此机会鼓励学生,要勇于挑战自我。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颇有创意的反馈模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环节四:盘点收获

由学生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教师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更加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六、板书设计

碳的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本节课板书设计打破传统模式,简单明了,美观大方,重点突出,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学生记忆深刻。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重点内容完全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得,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的作用。通过合作探究、归纳分析等学习方式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锋农场学校)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

教材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第二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的内容中,碳的可燃性在《氧气》一节已学习过,本节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和完善;碳的还原性是本节课的新知识,这两部分内容对后来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中“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们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了解单质碳的用途和还原反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实验、总结归纳等方式,使学生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教材情况的分析,我们确立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重点解析:学好碳的三点化学性质,可以有效地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增长生活经验,还可以为接下来即将学习的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做好铺垫。

2.教学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难点解析: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生活中主要应用于冶金工业,体现碳的还原性,这部分内容学生甚少接触到,故理解上比较困难。我们将通过分组实验以及学生讨论交流来攻克这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

化学是九年级刚开设不久的一门学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并且“90后”的孩子生活常识都很匮乏,团结协作精神也很欠缺,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善于表现自己,因此教学中应更多地将时间留给学生交流表达,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实验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确定依据:依据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节课我们主要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交流;利用实验教学,突破难点;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顺势而导,巧妙点拨,提高教与学双方的实效性。

四、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操作、合作交流。

确定依据:学生通过上述学习方式自主得出结论,教师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提出质疑,互助解答,交流心得,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们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有关“钻石”的视频,并提问钻石的成分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恒久远、永流传”?

设计意图:这样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

环节二:探求新知

怀着期待的心情,学生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1.单质碳的稳定性与可燃性

学生阅读教材第110页,并自主完成学案“自主学习”板块内容;随后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解决心中疑惑,最后教师给出答案并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独学”与“群学”,已经基本掌握前两个基础知识点,再加上教师的及时点评使学生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达成了部分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

2.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师组织学生操作改进后的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在等待试管冷却的同时,学生阅读教材第111页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三”板块内容,试管冷却后,观察实验现象,随后由学生分析碳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进而加深对还原反应的理解同时得出单质碳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分组实验的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感受还原反应“夺氧”的过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进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从实践中探求真理的乐趣,情感目标得到升华。

环节三:巩固提升

“挑战自我”环节仿造“砸金蛋”,幻灯片中展示八枚“金蛋”,每一个“金蛋”都链接一道习题,答对便给予适当奖励。教师借此机会鼓励学生,要勇于挑战自我。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颇有创意的反馈模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环节四:盘点收获

由学生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教师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更加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六、板书设计

碳的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本节课板书设计打破传统模式,简单明了,美观大方,重点突出,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学生记忆深刻。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重点内容完全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得,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的作用。通过合作探究、归纳分析等学习方式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锋农场学校)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

教材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第二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的内容中,碳的可燃性在《氧气》一节已学习过,本节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和完善;碳的还原性是本节课的新知识,这两部分内容对后来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中“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们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了解单质碳的用途和还原反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实验、总结归纳等方式,使学生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教材情况的分析,我们确立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重点解析:学好碳的三点化学性质,可以有效地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增长生活经验,还可以为接下来即将学习的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做好铺垫。

2.教学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难点解析: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生活中主要应用于冶金工业,体现碳的还原性,这部分内容学生甚少接触到,故理解上比较困难。我们将通过分组实验以及学生讨论交流来攻克这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

化学是九年级刚开设不久的一门学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并且“90后”的孩子生活常识都很匮乏,团结协作精神也很欠缺,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善于表现自己,因此教学中应更多地将时间留给学生交流表达,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实验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确定依据:依据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节课我们主要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交流;利用实验教学,突破难点;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顺势而导,巧妙点拨,提高教与学双方的实效性。

四、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操作、合作交流。

确定依据:学生通过上述学习方式自主得出结论,教师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提出质疑,互助解答,交流心得,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们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有关“钻石”的视频,并提问钻石的成分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恒久远、永流传”?

设计意图:这样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

环节二:探求新知

怀着期待的心情,学生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1.单质碳的稳定性与可燃性

学生阅读教材第110页,并自主完成学案“自主学习”板块内容;随后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解决心中疑惑,最后教师给出答案并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独学”与“群学”,已经基本掌握前两个基础知识点,再加上教师的及时点评使学生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达成了部分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

2.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师组织学生操作改进后的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在等待试管冷却的同时,学生阅读教材第111页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三”板块内容,试管冷却后,观察实验现象,随后由学生分析碳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进而加深对还原反应的理解同时得出单质碳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分组实验的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感受还原反应“夺氧”的过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进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从实践中探求真理的乐趣,情感目标得到升华。

环节三:巩固提升

“挑战自我”环节仿造“砸金蛋”,幻灯片中展示八枚“金蛋”,每一个“金蛋”都链接一道习题,答对便给予适当奖励。教师借此机会鼓励学生,要勇于挑战自我。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颇有创意的反馈模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环节四:盘点收获

由学生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教师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更加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六、板书设计

碳的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本节课板书设计打破传统模式,简单明了,美观大方,重点突出,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学生记忆深刻。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重点内容完全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得,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的作用。通过合作探究、归纳分析等学习方式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锋农场学校)

碳的单质说课稿 第5篇

于忠勇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实施途径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碳的单质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的观点。

目标实施途径: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适时的进行指导和总结,师生一起完成课堂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确定和突破:

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难点: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突破方法:对于金刚石、石墨和C60中原子排列方式的处理,主要通过图片展示、结构分析的方法,抓住关键点,金刚石的网状结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石墨的层状结构和C60的球状结构;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主要通过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分析来逐步分化难点。

三、学法指导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教案 第6篇

(1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实验室利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2.置换反应。

3.用排水法和向下空气法收集氢气的方法。4.原子团的含义。二.重、难点

1.重点: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和基本操作。2.难点:置换反应的理解。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利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2.使学生理解置换反应。

3.学习用排水法和向下空气法收集氢气的方法。4.使学生了解原子团的含义。(二)整体感知

本节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入手,通过讨论,确定了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和收集氢气的方法。完整的阐述了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全过程,对学生来讲是一个完整的实验体系,对学生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的发展来说是很好的教材。此外,课本又从几个实验入手归纳总结出了置换反应。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进行对比加深理解。

另外,本节选学部分还介绍了启普发生器。此部分可以由学生在课下阅读,也可以在课上展示,使学生对它的结构、原理、适用范围有较深刻的了解。(三)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水的组成,知道了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会分解出氢气,那么,它为什么叫做氢气呢?这是因为氢气是在相同条件时,在所有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气体,也就是说,它是最轻的气体,因此,它的中文名称为氢,其含义为成水元素。早在16世纪,人们就已经发现了这种气体,但是人们并没有把它作为一种新的元素,而把它叫做可燃空气。直到18世纪,拉瓦锡才通过许许多多的实验证明了它是一种新的元素,它形成的单质是氢气。

[讲解]:那么,氢气是如何制取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氢气的制法。[板书]:一.氢气的制法

[讲解]:在上节课我们看到了电解水可以产生氢气,但是应当注意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所以成本较高,不适合在工业上大量生产氢气。在工业上,通常利用一些非常廉价的原料来制取氢气,常常是利用天然气或水煤气为原料来制取氢气的。

[板书]:1.工业制法

原料: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

水煤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讲解]:在实验室中是如何制取氢气的呢?这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主要内容。

[板书]:2.实验室制法

[讲解]:实验室制取氢气不可能使用电解水的方法,因为这样反应速度慢,产气量少,在实验室中我们一般情况下是利用金属与酸的反应来制取氢气的。

[板书]:(1)反应原理:金属与酸的反应 [实验]:演示实验3-3:锌与硫酸的反应。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讲解实验步骤及操作要求。[观察现象]:产生可燃性气体,反应后的液体蒸干后得到白色固体。[讨论]:气体和白色固体分别是什么?

[小结]:可燃性气体为氢气,反应后的白色固体为硫酸锌。[板书]:实验3-3:锌与硫酸的反应

现象:① 产生可燃性气体。

② 反应后的液体蒸干后得到白色固体。

反应表达式:锌 + 硫酸 → 硫酸锌 + 氢气 Zn + H2SO4 → ZnSO4 + H2

[讲解]:根据刚才实验3-3我们可以知道制取氢气简单的实验装置可以由试管、单孔橡皮塞和导管三部分组成。

[板书]:(2)实验装置:试管、单孔橡皮塞和导管

[提问]:根据生成氢气的状态,密度等,你认为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比较合适?(提示:氢气难溶于水)[总结板书]:(3)收集方法

① 向下排空气法(氢气密度小于空气)② 排水法(氢气难溶于水)

[演示实验]:氢气的制法,并且用两种方法收集。[注意]:充满氢气的容器应盖好并把口向下放置。[教师活动]:组织学生找出制氢气的简易装置的缺点。

[讲解]:有时为了能够不断地得到氢气,并且使用的量较大时,我们利用了另一种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叫做启普发生器来制取氢气。

[板书]:(4)启普发生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0-51页有关内容。[展示]:启普发生器。

[讲解]:我们在制取氢气时除了可以利用锌和硫酸反应外,还可以利用其他金属和酸的反应来制取氢气。

[实验]:镁与硫酸的反应,铁与盐酸的反应。[观察现象]:都产生了氧气。[总结板书]:化学反应表达式:

镁 + 硫酸 → 硫酸镁 + 氢气

Mg + H2SO4 → MgSO4 + H2 铁 + 盐酸 → 氯化亚铁 + 氢气

Fe + HCl → FeCl2 + H2

[提问]:观察制取氢气的三个反应,判断它们属于哪一种反应类型?有什么特点?

[结论]:这三个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这些反应是一类新的反应类型。

[板书]:二.置换反应

1.反应的特点:

(1)反应物有两种: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2)产物也有两种: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

[师生活动]: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给置换反应下一个定义。[板书]:2.置换反应的定义: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

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讲解]:在硫酸分子中,一个硫原子和四个氧原子结合成的SO4,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我们把硫酸中没有变化的SO4叫做原子团,称为硫酸根。

[板书]:3.原子团:MnO4(高锰酸根)、SO4(硫酸根)、PO4(磷酸根)NO3(硝酸根)、ClO3(氯酸根)、CO3(碳酸棍),OH(氢氧根)、NH4(铵根)等都叫做原子团。

[讲解]:应牢记常用原子团的符号,记忆的方法可以采用韵语记忆: [板书]:原子团,不难记,铵根NH4

酸根先记锰、硫、磷,符号后面添“O4” 酸根再记硝、氯、碳,符号后面添“O3”

[练习]:完成教材第52页第1题。(四)总结、扩展

本节内容我们主要学习了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和置换反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我们应该学会利用反应原理确定反应装置,利用产物特点确定收集方法。并且应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表达式和实验操作。对于置换反应我们应当学会根据反应物的特点和产物的特点判断反应类型。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个基本反应类型,下面我们对这三个反应类型进行一下总结: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第7篇

教学目的

1.了解碳的各种单质具有相同的化学稳定性和化学活动性。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掌握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3.初步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重点和难点

1.重点: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2.难点:碳与氧化铜、二氧化碳的反应。教学方法

实验、分析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复习上节课内容 [展示]观看图片

[提问]古代字画为什么能保存到现在而不变色呢? [结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引言]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碳的化学性质

[板书] 第二节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组织讨论] 根据碳原子的结构简图,分析碳单质的化学活动性。

[共同分析]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得到或失去4个电子成为稳定结构都比较困难,故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较稳定。(联系生活实际,以我国古代字画墨迹及焦炭、木炭等具有稳定性为例进行讨论。)[板书]

一、碳的化学性质 1.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探究]改变条件碳的化学性质还这么稳定? [回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 4 [板书]2.、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 [提问] 写出碳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展示图片]上述图片反应了怎样的化学原理

[讲解] 氧气不充足时,碳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也放出热量。

[板书]

[讲解] 煤的主要成份是碳,煤在空气充足和不充足时燃烧,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放出热量。煤是常用的燃料。冬天使用煤时一定要注意开窗通风,防止煤气中毒。[引入] 冬天使用煤时,还有这种情况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请看大屏幕

[讨论]烧的很旺的炉子中会产生大量的CO2,添入新煤(主要成分是C)后,发生反应:

高温

C+CO2=2CO(吸收热量)

[相关练习]煤炉里,煤燃烧时由下至上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下图中A、B、C处分别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请依次写出它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共同分析] 煤炉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新加的碳发生反应,碳夺取了二氧化碳中的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被还原,也生成一氧化碳。温度降低,说明发生该反应要吸收热量。

[板书] C+CO22CO 吸收热量

[过渡]碳看来改变条件,化学性质很活泼。下面我们一起探究氧化铜与木炭混合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展示]实验目的,仪器及用品

[讨论]根据提供的仪器,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装置

[演示实验]提示1.学生观察的重点:①反应物颜色的改变;②石灰水是否变化。

2.实验的注意事项

/ 4 播放木炭还原氧化铜视频

[提问]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反应产物是什么? [板书]

3、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回答]实验:氧化铜与木炭混合加热。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石灰水变浑浊。结论: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指定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教师检查后强调方程式书写要点。[板书]

3、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化学方程式: C+2CuO2Cu+CO2↑

[共同讨论] 还原反应是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上述反应中,氧化铜中的氧被碳夺走而还原成铜,碳是这个反应中的还原剂。

[讲解] 工业上,常利用碳的还原性,将金属从其氧化物矿石中还原出来。

[练习] 写出用碳还原赤铁矿(主要成份是Fe2O3)的化学方程式及碳还原氧化锌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注意检查学生书写情况。2Fe2O3+3C利用碳的还原性,可以冶炼金属。

4Fe+3CO2↑

[讲解] 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要吸热,而碳、镁带、氢气等燃烧时则放热。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吸热现象和放热现象。

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一种重要能源,可以供人们取暖、加热,或转变成电能、动能等。[设问] 假如没有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世界将是什么样子?

[共同讨论] 假如没有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我们将无法取暖、无法煮熟食物,汽车无法开动,工厂无法生产……我们的生活将黯然失色,世界将失去其勃勃生机。[练习] 展示练习,巩固本节课内容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补充讲解]通过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碳的化学性质。了解了碳单质的各种性质及应用。

/ 4 [作业] 略。

[板书设计]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碳的化学性质

一. 碳的化学性质

1.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2.碳与氧气反应-----可燃性

3.碳可与二氧化碳反应

C+CO22CO 吸收热量

4.碳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还原性

C+2CuO2Cu+CO2↑

1.在一个通风良好的煤炉中,最不易发生的反应是()1、2002年底江苏省考古专家对“泗水王陵”进行保护性挖掘,在考古的过程中发现在棺室外围的土层中有厚厚的一层一千多年前的木炭,这表明木炭具有()

A.可燃性

B.还原性

C.稳定性

D.吸附性

[练习] 展示练习,巩固本节课内容

1.2002年底江苏省考古专家对“泗水王陵”进行保护性挖掘,在考古的过程中发现在棺室外围的土层中有厚厚的一层一千多年前的木炭,这表明木炭具有()A.可燃性

B.还原性 C.稳定性

D.吸附性

2.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补充讲解]通过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碳的化学性质。了解了碳单质的各种性质及应用。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评课稿 第8篇

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碳的几种单质》之前,学生已有一定的化学积累,如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身边熟悉的物质——空气、氧气、水等、物质构成的奥秘、定量分析化学变化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开始从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角度,深入、细致地研究金刚石、石墨这两种物质,同时又穿插介绍了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及其用途,从而获得系统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方法,学习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衍变关系,为以后学习燃料及其利用、有机化合物、酸和碱、盐和化肥等单元的内容打下好基础。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在日常生活和化学学习中学生已经获得了较多与碳有关的知识,如碳的可燃性等,所以学习起来相对简单且易于接受。再加上九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简单问题及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能力,所以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采取了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观察分析等方法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在体验和感受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活动探究

师 :金刚石的硬可是出了名的。我们有句俗语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同学们都知道像瓷器、玻璃等物质很硬很脆,一不小心就会碎裂,要按照一定的要求把它们分割开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同学们的课桌上有一块小玻璃片,还有一把锋利的小刀,请大家用小刀在上面刻划一下,看有没有痕迹,有没有办法把它裁割成二片。

生 :用小刀按照直线进行分割,不成功。

师 :老师这里有一把刀,刀锋很粗钝,但它有特殊的功能。

学生活动 :两位学生合作,其中一位扶着尺,另一个学生拿刀靠着尺用力在玻璃片上一划,瓷片上出现一道划痕,然后轻轻一掰,分开了。

师 :这把刀并不锋利,但在刀刃上有颗小小的金刚石(投影放大给学生看)。见识到了金刚石的硬了吧。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矿物,利用金刚石的硬度, 常用它来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还可以制作钻头用于地质钻探、开采石油和打井等。金刚石是碳单质家庭中最光彩夺目的、最稀有和昂贵的,而同为碳元素组成的石墨和金刚石相比外表要暗淡许多,那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石墨。

二、交流讨论

师 :展示石墨。石墨的外表怎样来描述?

生 :灰黑色细鳞片状。

师演示 :用石墨在纸上轻轻一划就会留下一道痕迹。

师 :常用石墨来制铅笔芯。在使用中我们发现,有的铅笔写出来的字又浓又黑,而有的却很淡,有的很容易磨损,一支铅笔用不了多长时间,也有的很脆,很容易折断,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生讨论。)

师 :由于石墨太软,光用石墨作铅笔芯,既容易断又容易磨损。因此,生产上常在石墨粉末中掺入一些粘土粉末以增加硬度。粘土掺得越多,硬度就越大,但颜色也就越淡。所以铅笔芯有浓淡软硬的区别,在铅笔上就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

生 :交流展示自己铅笔的型号。

师 :数字可以比较大小,那字母H和B都表示了什么意思呢? 能找到对应的英文单词吗?

生 :交流讨论,争相回答。

师 :有的学生已经讲对了。“B”是英文“Black”(黑)的第一个字母,在铅笔中表示“软”;“H”是英文“Hard”(硬)的第一个字母,在铅笔中表示“硬”。“6B”铅笔最软,“6H”铅笔最硬,“HB”铅笔则软硬适中。

师 :现在同学们了解了铅笔上不同标号的意思了吗?

投影 :部分普通铅笔的标号及铅笔芯原料的配比 :

三、过程体验

师 :请同学们在纸上用小刀削一点铅笔芯的粉末,用手摸一下,有什么感觉?

生 :削笔芯粉末,用食指蘸一点,然后用大拇指配合轻轻研磨,体验滑腻感。

投影思考题 :如果有一把长期不用而开启不很灵活的铁锁,为了打开它,一般我们可采用什么方法?那通过刚才的感受与体验,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 :把铅笔芯的粉末放到锁孔里。因为铅笔芯的成分里有石墨,石墨具有润滑性,可以做润滑剂。

师 :好,这个实验留给同学们回家去做,好吗?

四、实验演示

师 :石墨除了做铅笔芯、润滑剂外,我们还经常把石墨做成电池的电极,这是由于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同学们打开过干电池吗?一般我们不要随意地打开电池,因为在电池里面会含有一些有害的物质,也不要随意丢弃,它对土壤的结构有很大的破坏性,废旧电池我们一般要回收后由专门人员进行处理。这是老师请专业人员从干电池中取出来的一个电极,主要成分就是石墨,也称为碳棒。现在我们就来验证一下石墨棒的导电情况。

演示 :这是一个试验导电的简单装置。把一根石墨电极和导线连接在一起,接通电源后,观察灯泡发亮,证明石墨是否具有导电性。

师 :刚才说到铅笔芯的成分里含有石墨,那现在我们一起来试验一下铅笔芯的导电情况。请同学们分组完成实验,试验你们铅笔芯的导电。

师 :同学们看到的灯泡都亮吗?这二支铅笔都能导电吗?这说明了什么?

师 :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一支小小的铅笔,在同学们探究中获得了这么多有价值的知识。在今后的学生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做个有心人,要随时处处留意我们身边的化学知识和科学知识。

五、模型辅助

师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这我们要从这二种物质的结构上来找答案。

展示 :出示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模型。

师 :这是金刚石的结构模型,从中我们看到, 在金刚石的内部的碳原子在三维空间形成了一个连续的、坚固的骨架结构,并向空间发展成立体网状结构,这种结构在各个方向联系力均匀,联结力很强,要破坏它很困难,需要很高的能量,这种刚性结构给金刚石以极高的硬度和极高的密度等。再来看看石墨的结构模型。石墨内部的碳原子呈层状排列,石墨就是由多个这样的“层”重叠在一起构成的。在石墨中,同一层上的碳原子之间连接的很紧密,三个碳原子联系很牢,所以在层平面方向有很好的导电性质。但是各层之间的距离很大,层与层之间联系力非常弱,强度也小的多,因此受力后层间就很容易滑动,所以石墨较软。

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很复杂也很深奥,今后还将进一步地进行学习。

六、视频拓展

师 :除了金刚石和石墨以外,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用到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等,它们主要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

在水的净化过程中,我们曾经提到用活性碳可以吸附水中异味及杂质,因为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效表面积很大,能把气体或溶液中的一些细微颗粒吸附在它的表面,因此可做吸附剂。木炭也有相类似的性质。

视频 :活性炭吸附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视频 :防毒面具构造(滤毒罐的原理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

师 :科学家发现,除了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些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其中,发现较早并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目前,人们已经在超导体方面发现了C60具有非常优异的性能,另外在增强金属的强度、光学应用、对癌细胞具有杀伤效应等方面也有着巨大的功效。科学家们正在进一步地研究C60分子的结构和性质,期待着它在其他领域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科学家又致力于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纳米碳管的研究。

视频 :纳米碳管材料的优越性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主动建构的”。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和能力,而不取决于学生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侧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利用各种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协作、会话等教学活动,以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良好认识结构。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同时也感受到用途反映性质,性质也体现了结构。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学习化学的意义,感受化学世界的魅力。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利用各种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协作、会话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以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评课稿 第9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2.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比较、分析能力,培养实验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3. 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增进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难点:单质碳与二氧化碳、氧化铜发生的化学反应。

一、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吗?

生:喜欢。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播放动画。)

师:想一想片中的悲剧是怎样发生的?

生1:煤燃烧要消耗氧气,我看到那个人把门窗都关严了,我想,是不透空气,房间里的氧气被消耗完了,那个人没有氧气可呼吸,死了。

生2:可能是煤气中毒。我听说过煤燃烧时产生煤气会使人中毒。

生3:煤炉中的煤在燃烧,就要有氧气,同时要将生成的气体和烟尘排到室外,一定有烟道,因此煤燃烧消耗尽房间里的空气不太可能,所以我也认为是煤气中毒。

二、新课

师:谁分析的对呢?(投影结论:煤气中毒。)

师: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实际上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煤燃烧产生煤气你能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出来吗?

(一生到黑板写,其他同学在本上写,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写得很好,关于碳的燃烧我们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已经学过了,让我们共同回忆一下。

(播放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师: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生到黑板写,其他同学在本上写,教师巡视。)

师:这既是氧气的化学性质,也是碳的化学性质。

(板书课题。)

师:这两个化学方程式说明碳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生(全体):可燃性。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化学方程式,从碳与氧气的量的关系上看,什么情况下生成一氧化碳,什么情况下生成二氧化碳?

生4:两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分子结合生成一氧化碳,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分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也就是24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时生成一氧化碳,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如果氧气的质量相等,需要碳的质量是2倍的关系。

师:你分析得太透彻了,我们习惯于将碳的质量确定为一定值,此时氧气的质量是2倍关系,氧气少则生成一氧化碳,氧气多则生成二氧化碳。笼统地说,是氧气不足或氧气充足。不仅如此,在煤炉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一氧化碳会燃烧。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完成这两个化学方程式,解释你这样写的原因。

(一生到黑板写,其他同学在本上写,教师巡视。)

生5:碳的氧化物我们只学过也只听说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这两个反应中,反应物只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生成物也只能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高温或点燃时氧气会参加反应,生成物中不会有氧气,只能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

师:你写得很正确,说的条理性也很强。在煤炉中我们有时会看到蓝色火焰,实际上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在一个燃烧得很旺的煤炉里会发生三个化学反应:自下而上分别是碳燃烧、碳与二氧化碳反应、一氧化碳燃烧。

(投影同时显示。)

如果煤炉上层温度过低,不能达到一氧化碳的着火点,一氧化碳就会扩散到空气中发生煤气中毒事件。

师:观察这四个化学方程式,有三个反应是在点燃后会燃烧,从能量的角度看燃烧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生1: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生2: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师:他们谁说得对?

生6:内能就是热能,热能又叫内能,他们都对。

师:在化学学科中我们多采用热能这个名词,有热能放出的反应,我们称之为放热反应,燃烧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再看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条件是加热,它需要外界不断地供给热量,否则反应不会发生或停止,我们称之为吸热反应。正是碳燃烧放出的热使碳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放出的热是一种重要能源,人类是怎样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的?

生1:生火、做饭、取暖。

生2:发电、驱动汽车、飞机。

生3:用火箭发射卫星、开动机器。

师:假如没有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

生1:没有火,吃生饭、不能发电,汽车、飞机不能开,化学反应也不能发生。

生2:人类没有用火的时候也能生存,现在科学这么发达,我们可以利用太阳能。

生3:没有热能,科学也不会这么发达,再说太阳放热也是因为太阳内部正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要是没有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地球将变得漆黑、冰冷,不会有任何生命。

师:同学们的想像力很丰富。我们来单独分析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它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生(全体):化合反应。

师:如何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生1: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碳得到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失去氧也生成一氧化碳,所以碳是还原剂,二氧化碳是氧化剂。

生2:化学方程式中的两个一氧化碳可以写成两个一氧化碳相加的形式,由一个碳原子得到一个氧原子生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失去一个氧原子生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碳得氧被氧化是还原剂,二氧化碳失氧被还原是氧化剂,这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师:你分析的和老师分析的一样(投影演示分析过程)。这说明碳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生(全体):还原性。

师:你能联想到碳与我们学过的哪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似?

生(全体):氢气。

师:我们来回忆一下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投影装置图),如果用木炭来还原氧化铜,你能猜测一下反应会如何进行吗?请你写出你猜测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写出两个化学方程式。)

生3:我想这两个反应也有可能同时发生。

师:谁的观点正确呢?请你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用于木炭还原氧化铜,同时验证生成的气体。把你的设计图画在纸上,一会儿请同学到前面来解释你的设计。

生3:这是铁架台、试管里装好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单孔胶塞将生成的气体导出,这支试管里装澄清的石灰水,这是酒精灯在加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否则就是一氧化碳。

生2:我们的设计跟生3的差不多,只不过导出的气体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直接

通到酒精灯的火焰上,如果气体燃烧就是一氧化碳,否则酒精灯火焰会变小,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生5:我们把他们俩的结论结合起来,让生成的气体先通过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生成二氧化碳,石灰水变浑浊,再导出在后面接一个气球,如果生成一氧化碳,气球就会鼓起来。

生7:生3的装置如果生成一氧化碳,从石灰水中出来会使人中毒,要是既生成一氧化碳又生成二氧化碳的话,生5、生2的装置都不行,我的设计跟生3的一样。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好,我们就按照既能验证是否有二氧化碳,又能验证是否有一氧化碳生成的装置来做实验。不过老师要求将气球改为酒精灯,如果有一氧化碳生成,我们当场处理掉。

(将用到的仪器发到小组。)

师:同学们注意看一下,老师也来完成这个实验,不过,老师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喷灯,同学们用酒精灯。各组实验的仪器气密性老师都在课前检查过了,请同学们直接来完成实验。(师到生处取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酒精喷灯点燃后请一位同学到前面观察实验,师到各组巡视指导)请同学们说一说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到的结论。

生4:我们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右侧点燃的酒精灯没有气体燃烧,说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不过我们没有看到红色的铜生成。

师:这是老师用的试管,这是第一组同学用的试管,都带着胶塞和胶管,止水夹夹着,这是第二组同学用的试管,胶塞已经拔掉,看一看里面的物质颜色有何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生8:我发现酒精喷灯火焰温度比酒精灯火焰温度高。老师用的那支试管里明显有红色的铜生成,而第一组试管里的物质颜色比第二组的浅,说明温度越高反应越快,越好。停止加热后,第二组敞口,生成的铜又变成了氧化铜,所以跟反应前一样黑,第一组试管里有一点铜,颜色浅一些。

师:既然如此,我们将错误的化学方程式擦去,将反应的条件改为高温。在这个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什么?

生(全体):氧化剂是氧化铜,还原剂是碳。

师:从黑板上四个有碳参加的化学反应的条件看,要么是点燃,要么是高温,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又如何呢?

(播放一组图片。)

生(全体):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相似:常温下性质不活泼或稳定,在点燃、高温或加热时表现出可燃性和还原性。下面,我就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两个实际问题。

三、练习

(投影问题一:怎样证明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的?)

生9:在密闭的容器中充入足量的氧气,放一小块金刚石,将金刚石点燃,检查生成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

生10:我认为应该先称量金刚石的质量,点燃金刚石后将气体全部通人足量的石灰水中,称量石灰水质量增加的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再由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碳元素的质量正好是金刚石的质量才行,否则金刚石中若含有氧元素也会出现生8的结论。

师:你掌握的知识太多了,解决问题干净利落。

(投影问题二:自然界中没有单质铁,高炉炼铁是用焦碳与三氧化二铁反应得到铁,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小结

练习后学生归纳本课内容、谈体会。

评析:

本节课教学运用新课改基本理念,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不仅重视知识与技能,更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调动学生的主体行为,使课堂生动活泼又富有吸引力,具体体现为:

1.以问题为线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多次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学生在不断提出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中逐步理解学习内容。从而使学习过程成为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体现了对学生质疑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2.多种学习方法并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假设、交流、探究、设计、实验等多种学习方法学习,使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尝试探究,感受、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获得的过程。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穷尽所有内容,而是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研究和创造的空间。教师从“导演”退位到“观众”,把舞台完全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而舒展地表达、发散、创新。

本节课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一是碳的还原性的教学中,三个对比实验现象还不明显,需进一步研究;二是一氧化碳燃烧在本节课出现是否合适。

第二节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第10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溶液、溶质、溶剂、溶解性以及浓溶液和稀溶液的概念。

2、了解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的概念。

3、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和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4、理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寻找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三》杂目标: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溶液、溶解度、溶质量分数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之间区别联系。

四、教具:

投影仪

五、教学方法:

讨论法

六、课型:

复习课

七、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采取边讨论边归纳的方法从溶液的组成、分类、量度、和混合物的分离等方面将本章的知识结构加以总结。

重要 概念的复习:

化学教案-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第11篇

碳单质跟氧化铜、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3.疑点

怎样证明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4.解决办法

(1)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经知道的许多事实,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和阅读材料,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思考新的问题,做到温故而知新。

(2)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启发学生用化学方法证明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做好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提出学生应注意观察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启发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本质上理解木炭的还原性。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及药品。

五、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第一段,举例说明碳在常温下稳定这一化学性质。

[目的]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练习写出本节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目的] 巩固元素符号、化学式的写法,掌握化学方程式。

3.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选学材料,分组讨论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目的]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学生观察教师演示[试验5―4],观察实验中所发生的现象,分析讨论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有什么物质生成。

[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稳定,在高温下化学活动性强。

(2)了解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有着相同的化学性质。

(3)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4)初步了解化学变化的热理变化。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理解问题的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使学生养成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整体感知

本节课主要学习碳的化学性质,是对以前学过的`化学用语的运用和巩固通过第一、二节对碳的学习,使对碳这种固态非金属单质所特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是学好本章的基础。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复习提问]

(1)碳的单质有哪几种?

(2)金刚石、石墨有哪些物理性质?为什么它们都由碳元素组成却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引言] 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碳的几种单质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是由于碳原子排列的不同。因为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下面我们学习碳的化学性质。

1.碳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

[学生活动]

(1)阅读教材第82页第一段,看插图5

(2)举例说明碳在常温下稳定。

[讲解] 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在高温下,它能和许多物质起反应。

2.碳的化学性质

(1)碳跟氧气的反应。

[复习提问]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什么?

[学生活动] 练习写出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讲解] 在氧气或在空气中,当氧气充足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如果氧气不充足,则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以燃煤的火炉为例加以说明,并指出这两个反应中有放热现象。

[学生活动] 配平碳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第83页选学材料,分组讨论: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讲解] 将金刚石和石墨分别燃烧,其产物都只有二氧化碳。

(2)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师活动]

①演示[实验5―4],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②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试管里的粉末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反应中生成了什么物质?

[学生活动]

①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实验,讨论并回答问题。

②练习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提问]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条件是什么?它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讲解] 在这个反应中,木炭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生成二氧化碳,木炭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氧化铜失去了氧被还原为铜。

[教师提问] 在燃烧很旺的炉火里,添上大量的新煤后,温度为什么会降低?

[讲解]

①下层的煤,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上层新煤中的碳会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这个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因而添加新煤后,炉温会降低。

②碳燃烧时放出热量,碳使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要吸收热量。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学生活动] 讨论如果没有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目的意图]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热能的重要性。

(四)总结、扩展

比较碳和氢气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七、布置作业

教材第85页习题1、2、5。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 碳的化学性质

一、碳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

二、碳的化学性质

1.碳的可燃性。

点燃

C + O2======== C02(碳充分燃烧)

点燃

2C + O2======== 2C0 (碳不充分燃烧)

2.碳的还原性(用于冶金工业)。

高温

CuO+ C ======== 2Cu +C02 ↑

现象:(1)有红色固体生成。

(2)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高温

CO2+C======= 2C0

三、化学反应中放热或吸热现象

转化

热能──→电能(如火力发电)、动能(如蒸气机)等

四、小结:碳与氢的化学性质比较。

氢气

常温下

化学性质稳定

化学性质稳定

可燃性

点燃

C + O2======== C02

(O2充足)

点燃

2C + O2========== 2C0

(O2不充足)

点燃

2H2 + O2======== 2H2O

还原性

高温

C + CO2======== 2C0

高温

C +2CuO========== 2Cu+C02 ↑

点燃

H2 + CuO======== 2H20

九、教学参考

1.《初中化学教学参考》(第7期)

上一篇:2024华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下一篇:濂水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检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