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2024-05-13

读《论群众路线》心得体会(精选14篇)

读《论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第1篇

读《论群众路线》和《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学习心得

通过读《论群众路线》和《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以来,我认识到我们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

共产党员在工作中,应该十分廉洁,不用私心,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共产党员在民众运动中,应该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是诲人不倦的教师,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已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

为群众服务,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人们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不图进取,那末,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没有不走向衰落的。

今天,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已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

我们要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现在我们谈不上说一块苦,但一定要一块过,一块干,保持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工作做好。

韦德智

二〇一三年八月十五日

读《论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第2篇

读《论群众线路——重要论述摘编》的体会书名:《论群众线路——重要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作者:中共中心文献研究室。组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重要论述》、《***重要论述》、《***重要论述》、《***重要论述》、《***重要论述》和《习近平重要论述》。时间:《摘编》内容,最早的发表于19世纪40年代,最晚的发表于2013年5月,不管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内容:《摘编》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收进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习近平关于唯物史观和群众线路的论述,特别是为民务实清廉方面的论述,包括深进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等良好传统和作风方面的论述,反对情势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糜之风,严格党的纪律等方面的论述,共344条、7万多字。意义:《摘编》是这次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教材,其中的重要论述是从大量经典著作中精选出来的,内容前后联贯,思想深入,文风朴实,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现实针对性和可读性。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深入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对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情势下进一步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线路,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克服“四风”,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气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体会:联系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通过认真学习,主要有三点体会。一是强化宗旨意识,服务扶贫对象。***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说:“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人民群众是我们气力的源泉。”扶贫干部,都应当自觉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尊重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虚心向他们学习,而不是居高临下、高高在上,自我享受“救世主”的感觉。只能这样,才能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才能更好地服务扶贫对象。二是坚持实事求是,严厉抵制“四风”。***说:“我们党的良好作风之一就是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最少的原则。”“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华。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工作,特别需要坚持实事求是,而不是说谎话、不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宏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质,也才能严厉抵制“四风”,进步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进步能力水平,始终保持“两性”。***说:“进步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情势下,扶贫干部要努力进步了解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激起贫困群众内在活力、引导教育贫困群众觉醒、服务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调和关系化解矛盾、防范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做好群众工作的“六个能力”,而不是每天吼着进步扶贫对象素质却忘掉自我“充电”。

论群众路线与“中国梦” 第3篇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基本工作路线, 其基本内容在《党章》中阐释为“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其中“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讲的是党的工作目的和宗旨, 党的工作建立在群众利益的基础之上, 一切工作的意义都是为群众谋福祉, 为人民服务;“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讲的是党的工作方法和指导方针, 运用群众观点指导工作, 不能脱离群众。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 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表述“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中不难看出, 毛泽东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开创者。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必须走群众路线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2]“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由之路, 需要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更需要群众路线的承托和指引。

(一) 群众路线为“中国道路”的传承提供实践指南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这条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和奋斗中走出来的, 是以毛泽东同志开创的群众路线的实践中走出来的。群众路线从实践的高度承托着这条道路, 为“中国道路”的传承提供了实践指南。只有坚定不移地以群众路线为指导, 将“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进行深入研究并发扬光大, 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走歪路、偏路, 走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正路上来。

(二) 群众路线为弘扬“中国精神”奠定思想基础

毛泽东在他所写的《组织起来》一文中说到“‘三个臭皮匠, 合成一个诸葛亮’。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 向群众学习, 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 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 然后再告诉群众 (宣传) , 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 解决群众的问题, 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3]群众路线的思想正是从实际出发, 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切身的利益考虑。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如果没有群众, 那么民族精神将无从寻找根基。在实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核心的“中国精神”的路途中, 群众路线作为中国精神的“兴之魂、强之魂”, 为任重而道远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撑, 在中华民族的兴国、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必将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 群众路线为凝聚“中国力量”奏响时代华章

毛泽东在他所写的《论联合政府》中说:“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 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每到一地, 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 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 而是深入群众之中;根据群众的觉悟程度, 去启发和提高群众的觉悟, 在群众出于自愿的原则之下, 帮助群众逐步地组织起来, 逐步地展开为当时当地内外环境所许可的一切必要的斗争。”[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力量源起何处?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是群众的力量, 是群众路线的力量。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种无穷的力量不是自然生成的, 需要广大的党员干部的挖掘、鼓舞和带动, 需要群众路线的指引。在刻有时代印记的“正能量”的感召下, 广大人民群众必然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凝聚起磅礴的“中国力量”, 和着时代最强音, 追循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携手前行。

三、坚定不移地长期贯彻群众路线

历史事实证明, 群众路线走得好坏与否, 关乎到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已经证明, 在几十年的革命征途中, 党的群众路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大革命”的失败亦用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 如果脱离了党的群众路线, 那么任何事业都将导致彻底的失败。“文革”后的中国, 百废待兴, 邓小平用他的高瞻远瞩, “拨乱反正”, 为中国找到了新出路, 他提出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阶段”、“一国两制”等理论, 都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世纪之交的中国,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将党的群众路线继续深入贯彻,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成功地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了崭新的21世纪。面对新问题, 新挑战,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科学地将党的群众路线精神融入到“科学发展观”的真理中来, 为21世纪的中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铭记历史, 继往开来。在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今天,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全面分析了世情、国情、党情的严峻形势, 部署新一轮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即应运而生。深入扎实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 必将为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辟新的境界。

摘要:党的十八大决定, 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要理论前提和重要保证:群众路线为“中国道路”的传承提供实践指南, 群众路线为弘扬“中国精神”奠定思想基础, 群众路线为凝聚“中国力量”奏响时代华章。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 1991:138.

[3][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 1991:933, 1095.

论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第4篇

关键词:群众路线;丰富;发展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九十多年的历史,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果实和辉煌成就,都得益于我们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从毛泽东、邓小平到党的十八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对群众路线做出了新的阐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

一、毛泽东对群众路线的诠释

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路线,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方法。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我们历来主张革命要依靠人民群众,大家动手,反对只依靠少数人发号施令”;“凡属人民群众的正确的意见,党必须依据情况,领导群众,加以实现;而对于人民群众中发生的不正确意见,则必须教育群众,加以改正。[2]”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取得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的伟大胜利。毛泽东的群众观则是其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是整个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毛泽东群众观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

二、邓小平对群众路线的诠释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带领党和人民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他在领导党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同时,强调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纠正各种脱离群众的错误。他严肃地指出:“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他要求全党同志“经常用这个标准检查自己的一切言行”。[3]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后,邓小平在全会闭幕会上说,这个决议“对我们统一党内思想,有很重要的作用”。[4]正是邓小平领导下制定的这个决议,在对毛泽东思想的内容作全面系统的阐述后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重要论断对群众路线的内容做出了严格的完整的表述。

三、江泽民对群众路线的诠释

江泽民同志作为我们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全党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过程中,也一再强调从政治高度看待党群关系问题,不管形势怎样变化,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永远不能丢。1989年11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我们党始终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始终认为历史归根到底是人民创造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在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指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实践证明,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党才能团结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四、胡锦涛对群众路线的诠释

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对群众路线的体现,最突出的特点是把“以人为本”和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核心是以人为本。这“第一要义”和“核心”的统一,从根本上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以人为本之所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因为它明确规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就把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要求在当代最重要的发展问题上体现出来,从而规定了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同时也就确定了我们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统筹兼顾的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只有致力于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是它对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明确回答,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又一集中体现。

五、习近平对群众路线的诠释

2012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条基本要求。习近平指出,这些基本要求“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7]八条基本要求的第一条,就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它列于“基本要求”之首,表现了对群众路线的高度重视。十八大报告在论述“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指出,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毛泽东曾经指出,“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没有这种权利,劳动者的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权利,就没有保证”。[6]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社会地位与旧制度下相比的根本区别,在于掌握了国家政权。因此,“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贯彻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这既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要求,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作者单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4]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2-11-19(1)。

[6]毛泽东文集(第8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邹 滢.十八大党的群众路线的新发展及实践途径[J].改革与开放,2013,(14):16-17.

[8]陈胜男.论群众路线的丰富与发展[J].科技视界,2013,(22):75.

读《论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第5篇

《论群众路线》一书收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的论述343段。每一段精辟的论述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真理的灿烂光辉,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我们的每项工作都关乎着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医患关系也是党群关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党领导下的卫生计生事业中的具体体现。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完成疾病治疗的基础,是医学科技发展的保障,是卫生计生战线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我们身穿白大褂,从事救死扶伤的神圣事业,给人民带来的是希望和快乐,健康和长寿。所以,人民把医护人员赞颂为白衣天使,生命的守护神。我们怎样才能无愧于这一光荣的称号?

此时,让我想起了卫生系统最高的荣誉——“白求恩奖章”,让我想起了全国第一枚“白求恩奖章”获得者赵雪芳同志。她是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党支部书记。她身体的8个部位患着3种癌症,先后接受两次手术,仍以顽强的毅力战斗在工作岗位上,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医生圣洁、崇高的形象。家乡人民亲切地称她“太行山的好女儿”。1998年6月1日,赵雪芳同志不幸病逝。6月6日,她的遗体告别仪式在长治市殡仪馆举行。送别她的,不仅有中组部、中宣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和省、部等党政机关、社会团体送的花圈,而且还有全国人大吴阶平、彭佩云副委员长,卫生部陈敏章、张文康部长等领导同志送的花圈。更让人们感动的是,殡仪馆里里外外被前来送别的人围得水泄不通。其中,很多人都是几十年里赵雪芳亲手救治的病人、她接生的孩子,如今成家立业又带着他们的孩子来送别最后一程的。

太行山肃穆,漳河水咽泪。为什么“白求恩奖章”获得者赵雪芳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爱戴?答案是她用自己的行动回答的。她和许多卫生战线先进人物的事迹都在健康报上宣传报道过。健康报1931年诞于江西瑞金,是我党我军创办的第一份专业报,八十多年来一直秉承政治家办报原则,走在理论宣传和舆论主导前列,传播正能量,担当着党和政府向人民群众宣传卫生计生工作方针政策的重任,成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普及医学科学知识的窗口和园地。诚然,现在我们的医疗条件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在一定的时期内还将存在,医患关系还有不和谐的地方。这首先是因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医学科技的发展非常有局限性。但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越来越重视人民群众的健康,不断加大投入,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我们战斗在卫生计生战线的各级领导干部,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在努力地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出力流汗,献计献策。毛主席说,“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古往今来,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比喻来形容统治者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如油水关系、舟水关系、蛙水关系、水火关系。而我们的党与人民群众是须臾不可离开的鱼水关系,我们与人民群众是血肉相连、生死相依的亲人。我们是鱼,人民是水,水里可以无鱼,鱼永远也离不开水。如果我们都能够把病人视作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患者也把我们当作自己的亲人,这种信任感,本身就能够增强我们战胜疾病的免疫力,就能够有力的促进医学的发展,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也必定能够增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清人郑板桥在他画的一副墨竹图上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封建社会的一个县级干部,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的疾苦,表现出对百姓命运的关注和同情。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广博的胸怀。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更要有这样的情怀,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心”。我们来自人民,为着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国家卫生计生委党组启动“服务百姓健康行动”,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适应人民群众健康新需求,推动卫生计生事业科学发展。我们一定要响应委党组号召,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学习先进找差距,优质服务树形象,健康促进为百姓,让人民满意,让患者放心。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卫生计生事业的发展,为医疗卫生计生技术的提高,为医德医风建设的增强,为医患关系的和谐,积极投身到“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中来。

读群众路线心得体会[最终版] 第6篇

一、必须始终心系群众。与群众心相连、情相系,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这是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希看。情系百姓,奋发有为,扎实工作,艰苦奋斗,保全大局,公道正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谦虚谨慎,克己奉功。希看我们的领导干部把党的要求和人民的希看落实在行动上,不要把他当做一句空话、套话。要切切实实地想为群众所想、急为群众所急,把人民群众的冷热放在心上,惟有如此,才能改变目前有些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失信现象。

二、必须始终依托群众。当前,一些基层干部,对农民群众的感情淡了,官本位意识浓了;对农民群众的冷热、疾苦漠不关心,个别干部乃至以权谋私,欺压百姓,引发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并不是单纯的工作方法题目,究实在质是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感情和态度这个根本性题目出了偏差。因此,必须牢固建立群众观念,切实解决好对待农民群众的感情题目。廉洁自律不但是思想境地,也是责任要求。党纪条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党的事业说究竟是人民的事业,只有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广大党员必须强化党的意识,时刻不忘我是我党员,不忘党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时时刻刻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带领群众为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作出应尽的贡献。

论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第7篇

2013年8月我拿到《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结合近几个月的政治学习,我好好的学习了这段时间相当热的群众路线,收获颇丰,下面就我自己的心得体会跟大家交流一下。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坚持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显著的标志。目前,我们正面临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和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长期执政、市场经济、跨越式发展等等,都给我们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比如,如何处理人民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人民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关系,这一部分群众的利益和另一部分群众利益的关系等等。

胡锦涛同志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如何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防止因脱离群众而导致人亡政息的危险,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历史性课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共产党员要自觉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毫不动摇地相信和依靠群众,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始终心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一、坚持群众观点是筑牢党员先进性的思想基础

领导干部对群众持有什么态度,直接影响着决策的取向。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把这个根本立场端正了,党员先进性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作为决策者,要牢固确立以下三种思想:一是要确立群众整体觉悟最高的思想。二是要确立群众智慧最珍贵的思想。三是要确立群众利益最大的思想。

二、坚持群众观点是确保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前提

胡锦涛同志在分析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与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时指出:“有些党员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极少数党员一

切以自我为中心,对个人名利斤斤计较,有的甚至跌入腐败的泥坑”,有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对党和党的事业失去信任。很显然,这些问题的发生,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有些共产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缺乏、淡漠了群众观点,忘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希望和寄托。因此,在全党和广大党员中增强群众观点,大力克服脱离群众的种种问题,是确保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前提。作为决策者,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紧扣发展要务,坚持与群众合辙。二是多干平凡实事,坚持与群众合意。三是树立平民意识,坚持与群众合群。

三、坚持群众观点是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表现

坚持群众观点是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也是党的工作路线,更是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这其中包括了四层含义:一是能深入联系群众;二是能真心体贴群众;三是能真情感动群众;四是能正确引导群众。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历史证明,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凝聚起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唯物史观,就要坚持群众观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之所以取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它的付诸实践更是前无古人的伟业。

论群众路线教育的战略意义 第8篇

一、弘扬优良传统的历史必然

中国共产党92年的历史证明, 坚持群众路线,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我们党成立以来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

1.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

《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告诉我们: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 党的群众路线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 就明确认识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中共二大提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 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 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毛泽东在1929年4月的一次讲话中强调,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树立争取群众的观念, 要像和尚念“阿弥陀佛”一样, 随时都要叨念“争取群众”。1929年9月由陈毅根据周恩来等人意见起草的《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信中说一切工作都要依靠群众, “筹款工作亦要经过群众路线, 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党的七大, 群众路线被正式确定为党的根本的工作路线和组织路线。

3. 党建工作经验的决定

在两届党代会之间的5年里, 在全党开展一次集中学习教育实践活动, 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创举, 也是这些年来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例如, 在1998年开展的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从2000年12月开始的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2004年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8年以后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010年以后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等。我们党成立92年、执政64年来, 始终把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立党兴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而保证了党在各个时期历史任务的完成。

二、巩固执政地位的现实要求

我们党历来重视密切联系群众、抓好党的作风, 将其提到党的性质、宗旨和世界观的高度。早在1945年,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就提出了著名的“三大作风”, 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新中国成立前夕, 毛泽东同志又提出“两个务必”的要求。

1. 夯实基础之举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 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新的深刻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更加重视坚持群众路线,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作为治国理政的根基。2012年12月4日, 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呼声和愿望, 表明了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体现了中央关心群众生活、注重改善民生的为民情怀。

2. 党的性质、宗旨、思想路线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持久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 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中心, 为广大人民服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其中的求真务实正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之一。

3. 党的执政地位面临考验和挑战

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 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重大而紧迫课题。四大考验:一是长期执政考验。二是改革开放考验。三是市场经济考验。四是外部环境考验。四大危险:一是精神懈怠的危险。二是能力不足的危险。三是脱离群众的危险。四是消极腐败的危险。当前, 在群众路线教育中尤其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 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三、实现美好愿景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 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党带领人民圆梦必须切实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1. 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上午, 习近平同志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指出, 现在, 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 我以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命题的提出, 为我们指明了当前党带领人民群众奋斗的宏伟目标。

2. 中国梦的内涵

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一中全会上指出,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这就对中国梦进行了全新的诠释, 进一步揭示了中国梦的本质属性。他所强调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则是中国梦的科学内涵。这里, 他把人民群众能否过上幸福生活作为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为我们党的群众路线赋予了新的内涵。

3. 中国梦的践行

2013年3月17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讲话掷地有声、催人奋进, 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凝心聚力共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行动纲领。我们要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愿景, 就要切实加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 进而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摘要:坚持群众路线,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是弘扬优良传统的历史必然、巩固执政地位的现实要求、实现美好愿景的迫切需要。

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第9篇

【关键词】群众路线;研究;重要性

党的群众路线是根据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形成的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当今社会,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关于群众路线的论述,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深刻理解和深入实践群众路线,改进党的作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是我们党长期历史经验的总结。从建党初期,经过井冈山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同志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完备的科学形态和理论内容。1943年,他在为党中央所写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科学地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实施的步骤,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分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样一种正确的领导方法的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并指出这个过程的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1945年党的七大把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明确载入了党章的总纲,强调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

群众路线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无产阶级政党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展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是真正的英雄。工人阶级必须依靠本阶级的群众力量和全体劳动人民的力量,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只有牢牢坚持群众路线,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生存、发展和壮大。因此,群众路线既充分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又是实践党的宗旨的根本途径。毛泽东同志概括得好:“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09页)

可见,群众路线作为党的重要的领导方式、领导方法,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党的性质、宗旨提出来的。坚持群众路线,就能保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党的各项工作的成功。违背群众路线,我们就会在实践中走弯路,甚至遭到失败。党中央强调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其中最重大的问题,就是要通过走群众路线,不断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了这种联系,我们的各项事业就有了正确决策和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总之,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必须贯穿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之中。

二、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脱离群众是执政党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而脱离群众,当前群众反映最大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形式主义,二是官僚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与党的群众路线是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严重影响党群关系,败坏党的形象和威信。对此,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全党上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痛下决心把这两股歪风煞住,越快越好。

我们做任何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形式,但是,决不能为了图虚名而不顾实效、走形式、摆花架子,更不能不顾具体实际,一味盲目地照搬照抄上级的指示。早在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就是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当前,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做工作不去认真领会中央精神,也不去了解下情,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喊空头口号;沉湎于文山会海、应酬接待,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热衷于沽名钓誉,哗众取宠,应付上级,应付群众;搞各种名目的所谓“达标”活动,形式上热热闹闹,实则劳民伤财;只说空话套话,不干实事;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以致酿成恶果,等等。凡此种种,都是群众观念淡薄的表现,严重地败坏了党风政风,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实质,都是严重脱离群众。反对这两种坏的作风,发扬群众路线的好的作风,在今天来说,很重要的是要努力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了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有必要指出的是,在深化改革的今天出现一些社会矛盾本来是正常的,但有些矛盾的出现和存在,却与我们少数领导干部自身存在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矛盾的绝大部分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问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本来,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全可以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但恰恰因为有些干部置群众的一些合理要求于不顾,作风简单粗暴,伤害了群众的感情;有些干部则直接侵害群众的利益甚至群众的人身权利,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有些矛盾还引发了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了工作的大局,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危害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三、群众路线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90多年来,我们党根据不同时期的任务,及时转变自己的领导方式、领导方法,不断进行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向前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更是如此。但面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在出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新的情况下,如果再简单地套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命令的方式方法来管理社会经济活动,那肯定是不行的”。(《人民日报》)同样,不顾本地的实际,生硬地照搬外地的新方式新方法也是行不通的。必须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基础上,加紧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实现群众路线的创新,用以牢牢掌握各项事业的主动权。

论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第10篇

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我们党长时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通过系统的学习,我更加深切的感受到切实加强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为民意识和廉洁意识的自觉性;自觉做到秉公执政、勤政廉洁,情系民生,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重要性。

新时期,面对新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报告要求,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是针对当面临新形势对党的群众工作提出的重大部署。

群众路线简单说来: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近期的学习,我主要有以下感受:

一、学习贯彻群众路线,必须要树立群众观念,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要在思想上解决“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全部的奋斗实践中。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毛泽东同志讲,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来自群众,始终以人民为靠山。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党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凝聚起巨大的前进力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党的执政理念,也是每一个政府工作人员必须牢牢把握的工作准则,只有这样,才能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与群众站在一起,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

上。

二、学习贯彻群众路线,必须要时刻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学习贯彻群众路线,必须执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清楚认识“我是谁”的问题。我们党与人民群众长期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对党群关系,有像舟和水、鱼和水,像公仆和主人、学生和老师等比喻,这些都强调的是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告诫我们要牢记自己的位置和身份。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尊重群众意见,汲取群众智慧营养,不断开阔工作视野、完善工作思路。谋划工作、制定规划、出台政策,都要尽可能地扩大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范围,集思广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三、刻苦学习,切实打牢思想基础。因为学习是无止境的,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百宝箱,只有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吃深、吃透,才能打牢思想基础,才能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执行。我们在学习上要坚持活学活用,学用结合。现在学习的东西太多,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要选有用的学。只有坚持长期学习,打牢思想理论基础,在平时的工作中才能自觉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才能不偏离政治、不偏离民心,才能赢得人民群众信任。

四、保证时间,切实学到有用的东西。时间是学习的保证,不要老是强调我很忙,我没有时间学习。时间是挤出来的,是牺牲休息时间腾出来的。我们不但要积极参加党员干部学习,更应该安排好时间埋头学习、做好笔记,积累丰富的学习资源,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以党内的各个先进党员为榜样,通过先进事迹的学习,使我更加深切的感受到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基础,才能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大形势,从行动和思想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论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第11篇

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党的作风影响和决定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反映和体现着党的作风。十八大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总书记又在2012年11月17日《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文章中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的老传统,也是新时期新要求。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群众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根基,也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要弄清楚群众要我们做什么,能为群众做

什么,认识清楚,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才能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

在一个新时期中,认真的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只有做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群众的利益,服务群众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切勿在一片表态的声音中走了样,在一片落实的声音中落了空!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新时期下的工作。

读《论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第12篇

阳春三月万物生,路线教育涣然新,正值开春最美的季节里,梁家墩镇党委按照区委的要求,于3月16日下午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紧接着就是一周的集中学习,刚开始还有点坐不住,但是通过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关于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讲话和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还有历代领导人讲话选编等规定篇目,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如今社会飞速发展,但是面对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许多党员领导干部在人生道路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更没有守得住清平,没有耐的住寂寞,而且更多的党员领导干部,出现了信仰迷茫、信仰缺失问题,发生角色错位,不关心群众疾苦,与民争利等现象,举个例子,就如除夕晚会和网络纪实中,行走在街上的老人不小心摔倒了,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是扶还是不扶,小事情就能反映出大结果,我觉得就应该扶起来,生活就需要人人奉献爱心,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及时开展,就宛如那和煦的春风,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犹如大海中的灯塔,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会失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中国国情的再认识,对我们今后的发展道路坚定了信心、决心。特别是活动提出的总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对照自己通过认真学习理论,书写学习笔记,深刻反思工作以来的点点滴滴,生活当中的时时刻刻,让心灵得到了充实,灵魂得到了净化,浑身都感到很舒畅、很有劲,宛如骑车在那湿地美景中畅游,让浮躁的内心趋于宁静,而且暖暖的,愿那份感觉永远停留。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对照廉政准则,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对照群众期盼,对照先进典型,查找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的差距刻不容缓,不但要找,还要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既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解决思想问题。我认为: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除了认真参加镇机关组织的集中学习以外,还要努力自学,并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同近年来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学习结合起来,同自己所负责的几项业务工作学习结合起来,努力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杜绝形式主义,避免官僚主义,克服享乐主义,坚决做到思想上不放松、生活上不奢侈、物质上不浪费,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二是抢抓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机遇,切实改进工作作风。通过认真学习文件精神,进一步领会其精神实质,坚决忠诚于党的事业,兢兢业业,踏实工作,乐于奉献,把做好每项工作、每件事情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座标”,不断攀升,不断奋发,不断进步,全心全意,做服务于民的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出不平凡的价值。三是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树立群众观念。树立群众观念,也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要在思想上解决“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还必须执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摆正同群众的关系。我们党与人民群众长期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对党群关系,有如舟和水、鱼和水、公仆和主人、学生和老师等比喻,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党才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凝聚了巨大的前进力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也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牢牢把握的工作准则。只有这样,党的事业发展才能拥有不竭的动力。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四是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做好本职工作,服务群众。基层工作就是民生工作,作为基层干部就要弄清群众要我们做什么,我们能为群众做什么,认识清楚了,才能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心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要真心实意做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在涉及民生、民富、民难的问题上,切实做到“民困我解、民需我帮、民求我应”。

读《论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第13篇

关键词:党员干部,精神之“钙”,群众路线

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期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次集体会议相应学习期间指出, 理想信念乃是实现共产党人顽强奋斗且永恒发展的精神之‘钙’, 如若共产党没缺乏理想信念, 或者在理想信念方面存有不坚定状况, 则在其精神层级上就会出现‘缺钙’状况, 也就会患上‘软骨病’。”①之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次会议当中又再次指出, 理想信念乃是实现共产党人顽强奋斗且永恒发展的精神之‘钙’, 需检定信念不断将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进行强化, 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看准和做好, 真正做到把控好这一‘总开关’问题。”

一、党员干部精神之“钙”主要来源分析

所谓党员干部在精神方面的“钙”, 实质则为具体的理想信念, 其在内容方面主要有实现社会主义乃至共产处于的坚定信念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崇高信仰。理想信念作为党员干部开展工作及服务群众的的灵魂所在和精神支柱, 探索其来源, 不仅对理想信念在教育方面的针对性强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且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言, 其在一定程度上归属为意识形态, 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外在表现当中的本质内涵, 此外, 其还是党乃至国家对社会予以治理的重要支柱及精神依托, 同时也是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方面得以产生并维持的理论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也是最直接的来源, 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主要来源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尤其是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方面的迅猛发展, 国家在综合国力方面的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实质性改善, 此外, 在国际地位方面也得到显著性提升。时下所得到的所有成就, 对于共产党员在具体的自信道路、制度自信及理论自信等方面, 均得以增强, 同时也更加肯定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所发扬的崇高理想及信念。

二、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的价值意义

党员干部常补精神之“钙”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 它是永葆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元素; 其次, 精神之“钙”还是马克思主义在具体的哲学教育方面的基础性要求; 最后, 精神之“钙”也是对群众路线教育予以落实的必经选择和重要构成。

( 一) 精神之“钙”乃是党在先进性及纯洁性得以永葆的关键元素

党的先进性作为实现党在执政方面的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乃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得以顺利实现及长久发展的根本前提。永葆党的先进性, 同时也是对科学发展观及“三个代表”等思想予以贯彻的关键要求, 在党的建设进程中处于最为核心的地位。而针对党的纯洁性而言, 其则在在思想上予以体现, 其在指导思想方面则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并把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事业作为现今乃至今后所要秉持的理想信念, 此外, 还要将实事求是及解放思想作为始终坚持的永恒真理, 积极且勇敢与各种类型的错误思想进行深层次斗争。因此, 党员干部只有常补精神之“钙”, 才能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 坚持先进的组织原则, 贯彻先进的根本宗旨, 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 二)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本质要求

恩格斯曾指出: “现代唯物主义将科学社会主义作为其根本及理论基础。”就始终秉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而言, 其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世界观及方法论, 其和科学社会主义内容及思想相通, 在本质上一致。均为实现人民群众对世界予以认识, 及对世界进行改造的中坚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共产党人实现永恒发展及持久进步的的精神支撑。其所倡导的哲学教育, 将帮助人们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予以树立作为其最终目的, 至此实现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强化,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在信念方面予以持久坚定, 同时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的坚强信念, 并在具体的社会实践当中, 将目标找准且坚持奋斗, 便可将自身的个人价值以在整个社会中的价值予以实现。

( 三) 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必要环节

对党的群众路线给与深入贯彻, 需始终坚持党的理想信念教育。以实际实践落实党的群众路线, 乃是当前新的时代背景下, 我们党就自身执政地位得以巩固、实现执政能力的提升及在党群关系方面联系更为密切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构建的现实需要, 针对党员干部落实及主抓理想信念教育举措, 则需在精神方面常给与补“钙”, 此法不仅对党员干部在正确树价值观的树立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且对于自己在服务意识方面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通过将理想信念实施内化于心, 并且开展外化于行操作, 以自觉角度就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强化, 党员干部部件要相信群众及依靠群众, 还要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实现而不断奋斗, 并且为顺利贯彻群众路线提供更为可行且有效的思想保障。

三、党员干部精神缺“钙”的外在表现

党的先进性具体体现在, 始终将中国最为先进的生产力相应发展要求予以代表, 同时还代表我国现今的各层文化相应发展方向, 此外, 还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当前党内较多数党员干部均能将其先进性予以保持, 并且在具体的理想信念坚持方面也能够达成, 在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的未来发展方面也具有充足的勇气和信心。然而一小部分党员干部在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钙”状况, 突出表现为, 在具体的个人信仰方面出现迷茫状况,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方面信心不足, 此外, 在具体的服务意识方面出现淡化状况, 对人民群众在具体的切身利益方面较为缺乏; 淡薄纪律观念以及存在涣散的组织纪律状况。

( 一) 个人信仰迷茫,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

在我国, 由于信仰迷茫, 少数党员干部没有勇气和信心履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诺言。在他们那里, 马克思主义是过时空洞的理论, 没有实际效用, 平时学习就是为了应付上级走形式, 并没有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有些党员干部不信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 家里供奉神仙, 外出求访大师, 把鬼神作为精神寄托, 严重的信仰迷茫。一些党员干部在看待相应问题及作出最终决策时, 往往存在与历史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主义具体的方法、观点立场方面存在脱离状况, 不能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 所存在的复杂性、长期性及艰巨性给与正确看待, 此外, 针对具体改革当中所存在的一些新问题及新情况, 不能给与合理解决及正视, 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方面信心不足。

( 二) 服务意识淡化, 忽视广大人民群众利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永葆党的青春的基础性宗旨, 对于党的深层发展意义重大。但当前某些党员干部出现严重的理想信念危机, 公仆意识错位, 服务意识淡化, 对群众的利益和需求置之度外。一些党员干部存在十分严重的官僚主义思想。不仅喜大好功, 而且还有比较严重的形式主义。此外, 一些党员干部更是存在比较严重的崇尚享乐主义及奢靡的社会风气, 甘愿成为享乐主义的附庸及奴隶, 而不将自身价值给与充分体现。这些不良作风, 对于人民群众在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相应建设过程中的优良积极性具有严重负面影响。

( 三) 纪律观念淡薄, 组织纪律涣散

在党的纪律方面予以自觉遵守及维护, 乃是所有党员干部必须严格执行的职责。但某些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不够, 在遵守宪法和法律上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些党员干部缺乏大局观念; 对民主集中制予以忽视; 无视组织纪律及自由散漫等。

四、在践行群众路线中补足党员干部精神之“钙”

( 一) 通过理论学习重视及党性修养强化, 以此实现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方面的提升

党性作为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所存在却独有的一种本质属性, 同时也是对其他类型的政党进行区分的基础特征。就理想信念予以鉴定持有, 并对共产党人应有的价值追求予以坚持, 还要对党性修养进行强化。基于党性的增强, 还需要在党的要求、路线、基本理论及纲领等方面予以坚持, 并且在具体的思想及行动方面, 要始终一致于党中央, 并为更好的为党及人民服务而不断奋斗。加强党性修养要重视理论学习, 提升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把内心崇高的理想信念外化于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去。

( 二) 服务意识增强及群众利益重视, 实现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的强化目的

针对当前少部分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淡化, 忽视群众利益的问题, 必须要增强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 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首先, 要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要从人民利益出发, 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要自觉于首位放置国家及集体利益。其次, 在为民服务能力及水平方面给与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要将群众观点作为始终牢记并坚持的责任和义务, 对群众的实际需求进行了解, 还要对群众意愿给与尊重, 遇到人民群众在内部方面出现利益矛盾时, 要妥善化解。还要将服务领域进行不断拓宽, 将服务内容予以不断丰富, 并且将服务形式进行不断创新, 实现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的加深。此外, 还要不断探索为人民服务的新形式。

( 三) 就干部联系群众制度予以建立健全, 对群众干部相应理想信念予以支撑

为将党员干部在具体的联系群众及服务群众方面的途径进行扩宽, 且实现群众在自身表达意愿方面的相应渠道的畅通, 实现党在作风建设方面的加强, 并对党员干部在具体的理想信念方面的增强, 需要对干部联系群众方面的制度予以建立健全。建立这一制度要采取调查研究、座谈会、个别走访、谈心、网上问答等形式来进行。首先, 针对党员干部而言, 需要对走群众路线予以持久坚持, 善于自群众中来, 实现到群众中的作风建设。其次, 党员干部要充分了解自己领导范围内群众的实际情况, 要定期下基层, 了解群众意愿, 找群众谈心, 倾听群众心声, 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再次, 将群众来访方面的相应接待工作要做好, 真切让群众自内心感受到党及国家所带来的关怀。最后, 要大规模地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 提高其参与国家事务的积极性, 增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只有做到以上这些, 才能保证党员干部不脱离群众, 才能避免党执政最大危险的发生, 才能用制度支撑起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保证党员干部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坚定自己的信仰和信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版第四卷) [M].人民出版社, 2012.09.

[2]习近平.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02.

[3]张雪梅.群众路线面临的时代挑战与对策解析[J].求实, 2013, 01:30-34.

[4]张士海.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经验及启示[J].中州学刊, 2013, 12:19-23.

论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与当代意义 第14篇

关键词:群众路线 理论逻辑 当代意义

一、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路线

19世纪末,随着政党政治及选举制度的兴起,作为一支永久性的政治力量,群众开始走上了时代的舞台,并最终成为决定政治变迁和影响社会历史进程的决定性力量而存在。然而,在秉持英雄观的思想家眼里,群众被看作是思想觉悟落后、缺乏独立人格、判断能力低下、目光短浅的一类群体,甚至被视为历史进步的敌对分子。最早对西方英雄史观和主流群众理论进行价值颠覆的是马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科学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创立了我党在一切实际活动中的群众路线。

党在建设之初,从井冈山斗争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直至后来的延安整风时期,长期积累而来的革命斗争经验,毛泽东同志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完整的科学形态和理论内涵。1943年,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对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步骤进行了科学系统地阐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领导方法的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他指出,在我党的各项实际工作中,凡是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个过程的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1]p854-855

1945年党的七大,在刘少奇同志代表党中央所作的修改党章报告中,强调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的思想的核心观点: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可以说,这些核心观点浓缩性地提炼出党的群众路线的精华思想,把执行群众路线已清楚地上升到实现党的宗旨来强调。

1956年邓小平在党的八大所作的修改党章的报告时,结合我党面临的新情况,给予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认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1981年6月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群众路线做了简明的概括,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眾中去”。

可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创造,是党的传家宝,它既是一种思想路线,是形成正确理论的来源;也是一种组织路线,即按照组织原则的民主集中制;还是一种政治路线,即人民群众是政治民主化、制度化的重要参与者和力量之本。

二、群众路线的内在结构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行动的主体是我们党和政府,谈的是领导干部及领导行为,作用的是“群众—领导—群众”三段式的领导方法观;“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讲的是党群的关系问题,强调的是党的一切工作目标都是为了人民群众,党开展任何形式工作的依靠力是人民群众。在群众路线的组成部分中,群众观点显然居于基本的位置,群众路线是以群众观点为指导思想,至少包含着四个层面的内在结构:

1.在党的性质与作用问题上。一方面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走在群众前面,领导群众。正如董必武所说,有些同志以为实行群众路线不需要党来领导,这也不对。没有党的领导,群众利益是不能实现的。群众长远的利益或最高的利益,群众自身往往看不见,必须有党领导,群众才不致走错路。[2]p174另一方面,党要自觉地当好群众的工具。毛泽东指出,群众是从实践中来选择他们的领导工具的、他们的领导者。如果被选的人,自以为了不得,不能自觉地当工具,那就错了。中国共产党要使人民胜利,就要当工具,自觉地当工具。[3]p373-374

“共产党……之所以成为先进部队,它之所以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4]p206

因此,两方面结合起来,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人民群众的一分子;党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革命工具;党需要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人民需要党的正确领导,党是一时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5]

2.在如何看待群众的问题上。一方面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最聪明、最有智慧,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只有依靠了人民群众,面对一切困难才形成不可战胜的力量。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作者,真正的历史是人民群众自己的历史。另一方面,群众又是需要唤醒和被教育的对象。领导干部的工作就是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实行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有效地互动,只有在互动中才能听到群众真正的呼声,汲取群众智慧,内在地培植出群众观点。1933年,张闻天在《学习领导群众的艺术》一文中指出:“在群众之中,共产党不过如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所以除非我们正确地代表群众的意识,我们就不能管理,因为不然,共产党就不能领导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便不能领导群众,于是整个机器便会破碎了。”“要使我们党真正能够变成群众的领导者,我们不只要教育群众,而且要跟群众学习。”[6]p379;376-377

3.在决策问题上。一方面要充分倾听群众的呼声,听取基层群众的想法和经验,根据群众的意愿来形成决策。事实也证明,许多人并非在主观上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意愿,但是他们在工作中仍然把工作做坏了,使人民群众遭受到重大的损失。这是因为我们领导干部自以为是先进分子,是领导,比群众懂得多,因而遇事不向群众学习,不同群众商量,因而他们出的主意,经常在群众中行不通;但是,他们又不从错误和失败中吸取教训,以为错误和失败,只是由于群众落后和其他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因而滥用党的威信,继续一意孤行,这就使所犯的错误和失败愈来愈严重。[7]p206另一方面,“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8]p854-855毛泽东将“群众—领导—群众”的决策过程其实也是“实践—认识—实践”的实践认识过程。在这里,“实践”指的是对群众的特定社会实践和听取群众意见(其实际上价值、利益关涉紧密),“到群众中去”,则是把形成的理论和作出的政策拿回“实践”中去检验,即在群众中宣传和贯彻政策,以群众接受作为检验标准。说到底,群众路线的根本目的就是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4.在如何联系群众问题上。为把党的路线方针的制定和一切决策都体现在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中,应从群众的意愿及其利益表达出发。毛泽东总结得好,在一切工作中,我们必须既要反对不与群众商量就向他们发号施令的官僚作风,因为它超过群众的觉悟程度,违反了群众自愿的原则,害了急性病;同时又要反对听凭“群众要怎样就怎样”的尾巴主义,因为它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违反了领导群众前进一步的原则,害了慢性病。

群众路线告诉我们要重视倾听群众呼声,要充分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方能形成对群众的正确领导。这也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我们都要充分听取群众的各方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还要全面分析可能影响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各种问题,把决策的过程变成深入了解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寻求不同利益交汇点、获得群众普遍认同、取得群众支持和拥护的过程。

三、当代意义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的群众路线的环境和工作对象以及党的自身都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但群众路线的基本逻辑没有实质性改变,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众路线也将注入新的內容。主要表现在:

1.坚持群众路线有利于凝聚民心、铸造集体意志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逻辑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逻辑证明,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形成的最大政治优势。

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路线的时代涵义就是以坚定的政治方式团结人民群众,以切实有效的政策回应人民群众需求,唯有如此方能凝聚民心铸造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集体意志,这应该是群众路线的永恒价值体现。在当今时期,面对社会出现的各种危机冲击下的集体意志松懈和涣散,作为执政党自然要扛起群众路线这面大纛,凝聚和巩固集体意志,并将这种集体意志导向合理的目标。[9]

2.坚持群众路线有助于形成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氛围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10]p25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其中的关键是把握好领导和群众之间的关系。由于群众路线的执行水准主要有赖于领导者的个人素养,领导干部在不同形势下作出的判断、对群众意愿的了解、对政策目标的关切程度、对不同意见持有者的看法等等,其结果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所作出的决策的质量。因此,群众路线的作风需要经常提倡,要承认基层群众里面蕴藏的智慧,只有到群众中去,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才能形成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决策。新时期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以民主化决策氛围为依托,才能汇集各方意见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内容,提高决策质量,这是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群众路线的着力点与发展的方向。

3.坚持群众路线有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群众路线一个贯彻始终的内容,就是服务于人民,为人民谋利益。这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毛泽东一直重视党对人民群众服务的问题。他不仅从党的本质属性予以阐述,“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位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也从为人民服务的一些具体事例来说明,“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位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11]p138

2004年我国政府第一次鲜明提出了“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服务型政府的提出,代表党为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代表党在成功完成社会制度改革和取得丰硕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决定将社会的主要财富用之于民、用之于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发展的崭新阶段。可以说,这一历史性的政府转型将会使群众路线更加紧密地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幸福生活联系在一起。

总之,党的群众路线正在经历着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发掘群众路线的理论资源和历史价值对于发展党的根本路线,推动中国政治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时代价值。同时,也决定着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做到始终与人民群众紧紧地站在一起,始终忠实地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利益,进而增强对党的认同与支持,从而巩固执政的合法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A].毛泽东选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2]董必武.我们的财政任务与群众路线[A].董必武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A].邓小平文选(1938-196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5]杜李.论群众路线.[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6]张闻天文集(一)[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

[7]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报告[A].邓小平文选(1938—196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8]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A].毛泽东选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9]杨成虎.群众路线的逻辑、意义与限度.云南社会科学[J].2011,(4).

[1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上一篇:团日活动建党90周年活动主持稿下一篇:公司普通的员工辞职信